'面對孩子的消極情緒,媽媽的這3種方法都錯了,這樣才是聰明之舉'

不完美媽媽 家庭教育 跳槽那些事兒 動歷盒育兒袁老師 2019-08-20
"

我家兒子歡歡8歲時,有一個週末,姐妹們想聚一聚,約好帶孩子在農家樂裡玩一玩,各自的孩子都差不多大。當時,兩個8歲的男孩小乙與小然在這次聚會裡初次見面,兩人經過試探與磨合,開始進入互動的階段,就在他們交頭接耳,玩得很好的時候,突然發生了狀況。

由於小乙不給小然糖果吃,小然也不給小乙礦泉水喝,雙方都不讓步,小乙就在車裡發起了脾氣,鬧得很厲害。

這個時候,媽媽和爸爸就開始勸了。

"

我家兒子歡歡8歲時,有一個週末,姐妹們想聚一聚,約好帶孩子在農家樂裡玩一玩,各自的孩子都差不多大。當時,兩個8歲的男孩小乙與小然在這次聚會裡初次見面,兩人經過試探與磨合,開始進入互動的階段,就在他們交頭接耳,玩得很好的時候,突然發生了狀況。

由於小乙不給小然糖果吃,小然也不給小乙礦泉水喝,雙方都不讓步,小乙就在車裡發起了脾氣,鬧得很厲害。

這個時候,媽媽和爸爸就開始勸了。

面對孩子的消極情緒,媽媽的這3種方法都錯了,這樣才是聰明之舉

“快點下車,不要哭了,等一下給你好玩的、好吃的。”(想以好玩好吃的事物吸引孩子,立刻消除孩子的當下消極情緒)可孩子不為所動。

“不要再哭了,有什麼好哭的,不就是一瓶水嗎?至於哭嗎?怎麼這麼小氣呢?”(否定孩子的當下消極情緒)可孩子越哭越凶,越鬧越過分。

“不是說叫你不要哭嗎?再哭,媽媽就揍你了。還哭,等下就不理你了。再不聽的話我們就走了,你一個人留在車子裡。”(打壓孩子的當下消極情緒)媽媽抽腳要走,孩子緊抱著不放,看上去是那麼的無助。雖然過了一段時間,孩子的氣會消掉,但這種消極的感覺可能還會留在他的記憶當中。

上面這些場景所有的家長都會碰到,在我們的眼裡這是孩子任性的行為。但正因為是孩子,他們不能很好地去處理自己的情緒,所以會有哭鬧的行為。那這個時候我們家長該怎麼辦呢?

"

我家兒子歡歡8歲時,有一個週末,姐妹們想聚一聚,約好帶孩子在農家樂裡玩一玩,各自的孩子都差不多大。當時,兩個8歲的男孩小乙與小然在這次聚會裡初次見面,兩人經過試探與磨合,開始進入互動的階段,就在他們交頭接耳,玩得很好的時候,突然發生了狀況。

由於小乙不給小然糖果吃,小然也不給小乙礦泉水喝,雙方都不讓步,小乙就在車裡發起了脾氣,鬧得很厲害。

這個時候,媽媽和爸爸就開始勸了。

面對孩子的消極情緒,媽媽的這3種方法都錯了,這樣才是聰明之舉

“快點下車,不要哭了,等一下給你好玩的、好吃的。”(想以好玩好吃的事物吸引孩子,立刻消除孩子的當下消極情緒)可孩子不為所動。

“不要再哭了,有什麼好哭的,不就是一瓶水嗎?至於哭嗎?怎麼這麼小氣呢?”(否定孩子的當下消極情緒)可孩子越哭越凶,越鬧越過分。

“不是說叫你不要哭嗎?再哭,媽媽就揍你了。還哭,等下就不理你了。再不聽的話我們就走了,你一個人留在車子裡。”(打壓孩子的當下消極情緒)媽媽抽腳要走,孩子緊抱著不放,看上去是那麼的無助。雖然過了一段時間,孩子的氣會消掉,但這種消極的感覺可能還會留在他的記憶當中。

上面這些場景所有的家長都會碰到,在我們的眼裡這是孩子任性的行為。但正因為是孩子,他們不能很好地去處理自己的情緒,所以會有哭鬧的行為。那這個時候我們家長該怎麼辦呢?

面對孩子的消極情緒,媽媽的這3種方法都錯了,這樣才是聰明之舉

我們先來看看上面這些處理方式符不符合孩子的心理?

第一種方法是代償式的許諾。

家長以好聽的、好玩的東西或事情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讓他們儘快忘記。這種做法無疑讓孩子們感覺消極的情緒是不好的,他們應該馬上逃避,有可能逃避一時起效了,但是真正的源頭並沒有消除,那種情緒可能還積壓在孩子的內心。時間久了,孩子以後碰到這種消極情緒,不習慣去面對,會選擇逃避或者替代物。

第二種方法是以大人的思維來判斷事理。

覺得孩子小題大作,對這種小事不屑一顧,馬上否定孩子的當下消極情緒,可孩子根本聽不進去,因為他會覺得爸爸媽媽是不理解他的,也會覺得自己很無能,但就是沒法控制住這種情緒,當更多的大人來勸說的時候,他可能會哭得更厲害了。

第三種方法是以大人的高勢態打壓孩子的消極情緒。

以“要挾或威嚇”的方式壓制孩子的情緒,希望孩子能受其控制。當媽媽抽腿而走,孩子緊抱著不放,他當時的心理是無助的,他覺得沒有能力去處理自己的情緒,也沒人幫他,而且跟他越來越對立,這時候可能媽媽的一個擁抱就能讓他的心暫時穩下來。

"

我家兒子歡歡8歲時,有一個週末,姐妹們想聚一聚,約好帶孩子在農家樂裡玩一玩,各自的孩子都差不多大。當時,兩個8歲的男孩小乙與小然在這次聚會裡初次見面,兩人經過試探與磨合,開始進入互動的階段,就在他們交頭接耳,玩得很好的時候,突然發生了狀況。

由於小乙不給小然糖果吃,小然也不給小乙礦泉水喝,雙方都不讓步,小乙就在車裡發起了脾氣,鬧得很厲害。

這個時候,媽媽和爸爸就開始勸了。

面對孩子的消極情緒,媽媽的這3種方法都錯了,這樣才是聰明之舉

“快點下車,不要哭了,等一下給你好玩的、好吃的。”(想以好玩好吃的事物吸引孩子,立刻消除孩子的當下消極情緒)可孩子不為所動。

“不要再哭了,有什麼好哭的,不就是一瓶水嗎?至於哭嗎?怎麼這麼小氣呢?”(否定孩子的當下消極情緒)可孩子越哭越凶,越鬧越過分。

“不是說叫你不要哭嗎?再哭,媽媽就揍你了。還哭,等下就不理你了。再不聽的話我們就走了,你一個人留在車子裡。”(打壓孩子的當下消極情緒)媽媽抽腳要走,孩子緊抱著不放,看上去是那麼的無助。雖然過了一段時間,孩子的氣會消掉,但這種消極的感覺可能還會留在他的記憶當中。

上面這些場景所有的家長都會碰到,在我們的眼裡這是孩子任性的行為。但正因為是孩子,他們不能很好地去處理自己的情緒,所以會有哭鬧的行為。那這個時候我們家長該怎麼辦呢?

面對孩子的消極情緒,媽媽的這3種方法都錯了,這樣才是聰明之舉

我們先來看看上面這些處理方式符不符合孩子的心理?

第一種方法是代償式的許諾。

家長以好聽的、好玩的東西或事情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讓他們儘快忘記。這種做法無疑讓孩子們感覺消極的情緒是不好的,他們應該馬上逃避,有可能逃避一時起效了,但是真正的源頭並沒有消除,那種情緒可能還積壓在孩子的內心。時間久了,孩子以後碰到這種消極情緒,不習慣去面對,會選擇逃避或者替代物。

第二種方法是以大人的思維來判斷事理。

覺得孩子小題大作,對這種小事不屑一顧,馬上否定孩子的當下消極情緒,可孩子根本聽不進去,因為他會覺得爸爸媽媽是不理解他的,也會覺得自己很無能,但就是沒法控制住這種情緒,當更多的大人來勸說的時候,他可能會哭得更厲害了。

第三種方法是以大人的高勢態打壓孩子的消極情緒。

以“要挾或威嚇”的方式壓制孩子的情緒,希望孩子能受其控制。當媽媽抽腿而走,孩子緊抱著不放,他當時的心理是無助的,他覺得沒有能力去處理自己的情緒,也沒人幫他,而且跟他越來越對立,這時候可能媽媽的一個擁抱就能讓他的心暫時穩下來。

面對孩子的消極情緒,媽媽的這3種方法都錯了,這樣才是聰明之舉

那麼我們該怎樣處理孩子的情緒呢?

一、孩子的各種情緒表現是正常的,我們要正視它。

人有七情六慾,孩子更是如此,他們更不懂得去遮掩什麼,有情緒就直接表現出來。情緒有正向和反向的,有積極和消極的,但沒有好壞之分,所以我們要正視孩子所有情緒的存在,也要引導孩子學會面對自己的情緒,學會跟這些情緒做朋友,這些情緒就會像小精靈一樣,帶給孩子不一樣的情感體驗。

二、接納孩子的情緒

家長在做到正視孩子情緒時,再學著接納他們的情緒,瞭解產生這些情緒的原因,與孩子溝通與探討。當你接納了孩子的情緒時,這種同理心就會產生很微妙的感覺,孩子發覺你跟他站在一起了,你懂他的情緒了,他小小的心就暫時平穩了下來。下面的疏導工作就好做了,事理也聽得進去了,在這次狀況中他也學會了如何去面對與處理自己的情緒。

"

我家兒子歡歡8歲時,有一個週末,姐妹們想聚一聚,約好帶孩子在農家樂裡玩一玩,各自的孩子都差不多大。當時,兩個8歲的男孩小乙與小然在這次聚會裡初次見面,兩人經過試探與磨合,開始進入互動的階段,就在他們交頭接耳,玩得很好的時候,突然發生了狀況。

由於小乙不給小然糖果吃,小然也不給小乙礦泉水喝,雙方都不讓步,小乙就在車裡發起了脾氣,鬧得很厲害。

這個時候,媽媽和爸爸就開始勸了。

面對孩子的消極情緒,媽媽的這3種方法都錯了,這樣才是聰明之舉

“快點下車,不要哭了,等一下給你好玩的、好吃的。”(想以好玩好吃的事物吸引孩子,立刻消除孩子的當下消極情緒)可孩子不為所動。

“不要再哭了,有什麼好哭的,不就是一瓶水嗎?至於哭嗎?怎麼這麼小氣呢?”(否定孩子的當下消極情緒)可孩子越哭越凶,越鬧越過分。

“不是說叫你不要哭嗎?再哭,媽媽就揍你了。還哭,等下就不理你了。再不聽的話我們就走了,你一個人留在車子裡。”(打壓孩子的當下消極情緒)媽媽抽腳要走,孩子緊抱著不放,看上去是那麼的無助。雖然過了一段時間,孩子的氣會消掉,但這種消極的感覺可能還會留在他的記憶當中。

上面這些場景所有的家長都會碰到,在我們的眼裡這是孩子任性的行為。但正因為是孩子,他們不能很好地去處理自己的情緒,所以會有哭鬧的行為。那這個時候我們家長該怎麼辦呢?

面對孩子的消極情緒,媽媽的這3種方法都錯了,這樣才是聰明之舉

我們先來看看上面這些處理方式符不符合孩子的心理?

第一種方法是代償式的許諾。

家長以好聽的、好玩的東西或事情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讓他們儘快忘記。這種做法無疑讓孩子們感覺消極的情緒是不好的,他們應該馬上逃避,有可能逃避一時起效了,但是真正的源頭並沒有消除,那種情緒可能還積壓在孩子的內心。時間久了,孩子以後碰到這種消極情緒,不習慣去面對,會選擇逃避或者替代物。

第二種方法是以大人的思維來判斷事理。

覺得孩子小題大作,對這種小事不屑一顧,馬上否定孩子的當下消極情緒,可孩子根本聽不進去,因為他會覺得爸爸媽媽是不理解他的,也會覺得自己很無能,但就是沒法控制住這種情緒,當更多的大人來勸說的時候,他可能會哭得更厲害了。

第三種方法是以大人的高勢態打壓孩子的消極情緒。

以“要挾或威嚇”的方式壓制孩子的情緒,希望孩子能受其控制。當媽媽抽腿而走,孩子緊抱著不放,他當時的心理是無助的,他覺得沒有能力去處理自己的情緒,也沒人幫他,而且跟他越來越對立,這時候可能媽媽的一個擁抱就能讓他的心暫時穩下來。

面對孩子的消極情緒,媽媽的這3種方法都錯了,這樣才是聰明之舉

那麼我們該怎樣處理孩子的情緒呢?

一、孩子的各種情緒表現是正常的,我們要正視它。

人有七情六慾,孩子更是如此,他們更不懂得去遮掩什麼,有情緒就直接表現出來。情緒有正向和反向的,有積極和消極的,但沒有好壞之分,所以我們要正視孩子所有情緒的存在,也要引導孩子學會面對自己的情緒,學會跟這些情緒做朋友,這些情緒就會像小精靈一樣,帶給孩子不一樣的情感體驗。

二、接納孩子的情緒

家長在做到正視孩子情緒時,再學著接納他們的情緒,瞭解產生這些情緒的原因,與孩子溝通與探討。當你接納了孩子的情緒時,這種同理心就會產生很微妙的感覺,孩子發覺你跟他站在一起了,你懂他的情緒了,他小小的心就暫時平穩了下來。下面的疏導工作就好做了,事理也聽得進去了,在這次狀況中他也學會了如何去面對與處理自己的情緒。

面對孩子的消極情緒,媽媽的這3種方法都錯了,這樣才是聰明之舉

家長可以試著這樣說:“媽媽知道你難過,這糖是你的,你有權不給他是嗎?”隨時看看孩子的反應,調整自己的語言。“這礦泉水也是你的,他不給你,你覺得他這是在跟你挑戰,是嗎?所以你覺得很難過,對不對?”當孩子的心有點平穩下來的時候,他內心的通道就打開了,語言就順暢了,再來說說“分享的事理”或是“應對衝突”的方法,孩子就能明白了。

所以說我們正視和接納孩子的情緒很重要,在這個過程中,也引導孩子懂得去面對自己的情緒,正確處理自己的情緒,這一點影響著孩子未來的發展和幸福指數。人的一生當中會有各種各樣的情緒,替代、逃避與自我壓制都不是好辦法。

我是動歷盒袁老師,動歷盒創始人,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兒童正念教育、原創育兒工具和學習單推行者,從事過十多年的家庭教育輔導、兒童培訓和心理諮詢工作,擁有家庭教育類版權245項,專注於3-12歲孩子的家庭教育,致力於將家庭教育方法圖表化、工具化。歡迎關注,一起探討!點擊下方【瞭解更多】,進入我原創育兒產品小鋪。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