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沉迷手機?聰明家長都這樣做,簡單有效'

"
"
初中生沉迷手機?聰明家長都這樣做,簡單有效

孩子一放假,就抱著手機整天整天地玩,這讓不少家長都十分煩惱。

"
初中生沉迷手機?聰明家長都這樣做,簡單有效

孩子一放假,就抱著手機整天整天地玩,這讓不少家長都十分煩惱。

初中生沉迷手機?聰明家長都這樣做,簡單有效

但是轉念一想,家長自己可以玩手機,孩子卻不可以玩遊戲/iPad?這好像不太公平。

畢竟有一個現實擺在我們面前——00後、10後本身就是網絡時代的原住民,他們一出生就處於數碼時代,這就註定了孩子不可能一輩子都不接觸電子產品。

既然躲不開,不如直接正視。孩子為什麼會沉迷手機?我們又該如何引導?

一起來看看今天的文章,相信你會有所收穫。

01 孩子放假=玩手機?

最近,鄰居小孩放寒假了。昨天晚上,我隔著牆壁隱約聽到小白媽媽吼孩子的聲音。正巧早上出門時碰到了小白媽媽,打過招呼後得知她是要去辦寬帶斷網。不等我再問,小白媽媽便竹筒倒豆子似的向我傾訴起來。

原來,小白放假幾天來,整天手機、電腦輪番上陣地玩電子遊戲,不肯出門,也不做作業,吃飯時間到了也要媽媽一喊再喊才肯上桌。媽媽心中惱火,就逼著小白出門去找小夥伴玩。

結果呢,到了晚飯時間,小白媽媽去接小白回家,卻看到他正和小夥伴坐在沙發上捧著iPad對戰,媽媽進來連頭都沒抬一下。這件事讓小白媽媽憋了一肚子火,回家就爆發了出來,於是決定迅速去辦斷網手續。

如今,孩子們沉迷於電子設備的時間越來越多,隨處可見捧著手機、iPad玩個不停的學生。但電子設備帶來新鮮好玩的體驗的同時,也在無孔不入地誘惑著孩子們尚不成熟的心智,一不小心就容易讓他們迷失其中。

這一年中孩子玩遊戲大量充值、健康受到影響的新聞屢見不鮮。

網絡信息已經像空氣一樣滲透到我們生活中,無孔不入。不是我們拿走孩子的手機、掐斷孩子的網絡就能夠完全禁止的。

與其嚴防死守,不如理性思考:如何幫助孩子理性解決問題,合理使用手機。

"
初中生沉迷手機?聰明家長都這樣做,簡單有效

孩子一放假,就抱著手機整天整天地玩,這讓不少家長都十分煩惱。

初中生沉迷手機?聰明家長都這樣做,簡單有效

但是轉念一想,家長自己可以玩手機,孩子卻不可以玩遊戲/iPad?這好像不太公平。

畢竟有一個現實擺在我們面前——00後、10後本身就是網絡時代的原住民,他們一出生就處於數碼時代,這就註定了孩子不可能一輩子都不接觸電子產品。

既然躲不開,不如直接正視。孩子為什麼會沉迷手機?我們又該如何引導?

一起來看看今天的文章,相信你會有所收穫。

01 孩子放假=玩手機?

最近,鄰居小孩放寒假了。昨天晚上,我隔著牆壁隱約聽到小白媽媽吼孩子的聲音。正巧早上出門時碰到了小白媽媽,打過招呼後得知她是要去辦寬帶斷網。不等我再問,小白媽媽便竹筒倒豆子似的向我傾訴起來。

原來,小白放假幾天來,整天手機、電腦輪番上陣地玩電子遊戲,不肯出門,也不做作業,吃飯時間到了也要媽媽一喊再喊才肯上桌。媽媽心中惱火,就逼著小白出門去找小夥伴玩。

結果呢,到了晚飯時間,小白媽媽去接小白回家,卻看到他正和小夥伴坐在沙發上捧著iPad對戰,媽媽進來連頭都沒抬一下。這件事讓小白媽媽憋了一肚子火,回家就爆發了出來,於是決定迅速去辦斷網手續。

如今,孩子們沉迷於電子設備的時間越來越多,隨處可見捧著手機、iPad玩個不停的學生。但電子設備帶來新鮮好玩的體驗的同時,也在無孔不入地誘惑著孩子們尚不成熟的心智,一不小心就容易讓他們迷失其中。

這一年中孩子玩遊戲大量充值、健康受到影響的新聞屢見不鮮。

網絡信息已經像空氣一樣滲透到我們生活中,無孔不入。不是我們拿走孩子的手機、掐斷孩子的網絡就能夠完全禁止的。

與其嚴防死守,不如理性思考:如何幫助孩子理性解決問題,合理使用手機。

初中生沉迷手機?聰明家長都這樣做,簡單有效

02 孩子為什麼依賴手機?

孩子依賴手機的原因不盡相同:

社交型依賴。手機通訊錄裡有200個好友,微信朋友圈裡有300個好友,各種QQ群裡面還有4000多好友,這麼強大的人脈關係讓孩子難以割捨。

遊戲型依賴。手機裡面的網絡遊戲特別多,在長期的戰鬥中積累下來的功勳和經驗使得孩子成就感爆棚,倍感滿足。

娛樂型依賴。手機裡面好友不多,遊戲不多,全部都是電影、音樂、照片,弄得孩子心猿意馬,不想寫作業總想摸手機。

如果孩子特別依賴手機,作為家長,最好先分析一下自己孩子到底是屬於哪一類的,然後再對症下藥,找到應對方法。

"
初中生沉迷手機?聰明家長都這樣做,簡單有效

孩子一放假,就抱著手機整天整天地玩,這讓不少家長都十分煩惱。

初中生沉迷手機?聰明家長都這樣做,簡單有效

但是轉念一想,家長自己可以玩手機,孩子卻不可以玩遊戲/iPad?這好像不太公平。

畢竟有一個現實擺在我們面前——00後、10後本身就是網絡時代的原住民,他們一出生就處於數碼時代,這就註定了孩子不可能一輩子都不接觸電子產品。

既然躲不開,不如直接正視。孩子為什麼會沉迷手機?我們又該如何引導?

一起來看看今天的文章,相信你會有所收穫。

01 孩子放假=玩手機?

最近,鄰居小孩放寒假了。昨天晚上,我隔著牆壁隱約聽到小白媽媽吼孩子的聲音。正巧早上出門時碰到了小白媽媽,打過招呼後得知她是要去辦寬帶斷網。不等我再問,小白媽媽便竹筒倒豆子似的向我傾訴起來。

原來,小白放假幾天來,整天手機、電腦輪番上陣地玩電子遊戲,不肯出門,也不做作業,吃飯時間到了也要媽媽一喊再喊才肯上桌。媽媽心中惱火,就逼著小白出門去找小夥伴玩。

結果呢,到了晚飯時間,小白媽媽去接小白回家,卻看到他正和小夥伴坐在沙發上捧著iPad對戰,媽媽進來連頭都沒抬一下。這件事讓小白媽媽憋了一肚子火,回家就爆發了出來,於是決定迅速去辦斷網手續。

如今,孩子們沉迷於電子設備的時間越來越多,隨處可見捧著手機、iPad玩個不停的學生。但電子設備帶來新鮮好玩的體驗的同時,也在無孔不入地誘惑著孩子們尚不成熟的心智,一不小心就容易讓他們迷失其中。

這一年中孩子玩遊戲大量充值、健康受到影響的新聞屢見不鮮。

網絡信息已經像空氣一樣滲透到我們生活中,無孔不入。不是我們拿走孩子的手機、掐斷孩子的網絡就能夠完全禁止的。

與其嚴防死守,不如理性思考:如何幫助孩子理性解決問題,合理使用手機。

初中生沉迷手機?聰明家長都這樣做,簡單有效

02 孩子為什麼依賴手機?

孩子依賴手機的原因不盡相同:

社交型依賴。手機通訊錄裡有200個好友,微信朋友圈裡有300個好友,各種QQ群裡面還有4000多好友,這麼強大的人脈關係讓孩子難以割捨。

遊戲型依賴。手機裡面的網絡遊戲特別多,在長期的戰鬥中積累下來的功勳和經驗使得孩子成就感爆棚,倍感滿足。

娛樂型依賴。手機裡面好友不多,遊戲不多,全部都是電影、音樂、照片,弄得孩子心猿意馬,不想寫作業總想摸手機。

如果孩子特別依賴手機,作為家長,最好先分析一下自己孩子到底是屬於哪一類的,然後再對症下藥,找到應對方法。

初中生沉迷手機?聰明家長都這樣做,簡單有效

03 如何判斷一個孩子是否手機上癮?

1.社會功能是否受損,即學習、社交、身體狀況如何

什麼叫做社會功能受損呢?一個孩子玩手機,但是他學習還是很好,社交功能還是很好,包括身體功能也很好。他還是在鍛鍊身體,按時吃飯,按時睡覺。那這種情況你根本不用太擔心。

如果一個孩子玩手機,即使看上去玩得比較多,但是功能性沒有太大受損的話,父母暫時可以不用太擔心。

2.人際關係是否受影響,即和家長、同學、老師之間關係如何

要重點觀察,孩子在玩手機,特別是遊戲之後,他和周圍人的人際關係是否是和諧的?這個人際關係,主要是指他和家長之間的,他和同學之間的,還有他和老師之間的。

也許有些孩子的功能性沒有受損,但是你會發現他和周圍人的人際關係,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比如說,他開始變得非常暴躁、易怒,或者他開始變得很不耐心,開始變得特別忤逆,不過這些也是青春期本身的一些特質。

但是,也需要區分,究竟這些是遊戲帶來的,還是因為青春期他本身的特質。

如果圍繞著遊戲這個過程本身,產生了很多衝突的話,說明某種程度上,遊戲成為了家庭或者其他關係中,張力和衝突的載體。這個時候就是去審視這些關係的時候。

3.是否發展了不良癖好——熬夜、花錢

比如有的小孩,他因為玩手機而開始熬夜,這是一個非常糟糕的習慣。或者有的小孩,他因為玩遊戲發展出了偷錢買裝備的習慣。這些不良癖好的產生,也是一種非常糟糕,需要被注意的狀態。

4.作息或性情突變——是否早上起不來、不吃飯、講話煩躁

可以舉例為,孩子是不是現在早上起不來,飯都不吃,包括性情大變,講話很不耐煩,或者說把自己包裹起來,用很沉默的狀態去進行迴應。這些都是需要被注意的狀態。

"
初中生沉迷手機?聰明家長都這樣做,簡單有效

孩子一放假,就抱著手機整天整天地玩,這讓不少家長都十分煩惱。

初中生沉迷手機?聰明家長都這樣做,簡單有效

但是轉念一想,家長自己可以玩手機,孩子卻不可以玩遊戲/iPad?這好像不太公平。

畢竟有一個現實擺在我們面前——00後、10後本身就是網絡時代的原住民,他們一出生就處於數碼時代,這就註定了孩子不可能一輩子都不接觸電子產品。

既然躲不開,不如直接正視。孩子為什麼會沉迷手機?我們又該如何引導?

一起來看看今天的文章,相信你會有所收穫。

01 孩子放假=玩手機?

最近,鄰居小孩放寒假了。昨天晚上,我隔著牆壁隱約聽到小白媽媽吼孩子的聲音。正巧早上出門時碰到了小白媽媽,打過招呼後得知她是要去辦寬帶斷網。不等我再問,小白媽媽便竹筒倒豆子似的向我傾訴起來。

原來,小白放假幾天來,整天手機、電腦輪番上陣地玩電子遊戲,不肯出門,也不做作業,吃飯時間到了也要媽媽一喊再喊才肯上桌。媽媽心中惱火,就逼著小白出門去找小夥伴玩。

結果呢,到了晚飯時間,小白媽媽去接小白回家,卻看到他正和小夥伴坐在沙發上捧著iPad對戰,媽媽進來連頭都沒抬一下。這件事讓小白媽媽憋了一肚子火,回家就爆發了出來,於是決定迅速去辦斷網手續。

如今,孩子們沉迷於電子設備的時間越來越多,隨處可見捧著手機、iPad玩個不停的學生。但電子設備帶來新鮮好玩的體驗的同時,也在無孔不入地誘惑著孩子們尚不成熟的心智,一不小心就容易讓他們迷失其中。

這一年中孩子玩遊戲大量充值、健康受到影響的新聞屢見不鮮。

網絡信息已經像空氣一樣滲透到我們生活中,無孔不入。不是我們拿走孩子的手機、掐斷孩子的網絡就能夠完全禁止的。

與其嚴防死守,不如理性思考:如何幫助孩子理性解決問題,合理使用手機。

初中生沉迷手機?聰明家長都這樣做,簡單有效

02 孩子為什麼依賴手機?

孩子依賴手機的原因不盡相同:

社交型依賴。手機通訊錄裡有200個好友,微信朋友圈裡有300個好友,各種QQ群裡面還有4000多好友,這麼強大的人脈關係讓孩子難以割捨。

遊戲型依賴。手機裡面的網絡遊戲特別多,在長期的戰鬥中積累下來的功勳和經驗使得孩子成就感爆棚,倍感滿足。

娛樂型依賴。手機裡面好友不多,遊戲不多,全部都是電影、音樂、照片,弄得孩子心猿意馬,不想寫作業總想摸手機。

如果孩子特別依賴手機,作為家長,最好先分析一下自己孩子到底是屬於哪一類的,然後再對症下藥,找到應對方法。

初中生沉迷手機?聰明家長都這樣做,簡單有效

03 如何判斷一個孩子是否手機上癮?

1.社會功能是否受損,即學習、社交、身體狀況如何

什麼叫做社會功能受損呢?一個孩子玩手機,但是他學習還是很好,社交功能還是很好,包括身體功能也很好。他還是在鍛鍊身體,按時吃飯,按時睡覺。那這種情況你根本不用太擔心。

如果一個孩子玩手機,即使看上去玩得比較多,但是功能性沒有太大受損的話,父母暫時可以不用太擔心。

2.人際關係是否受影響,即和家長、同學、老師之間關係如何

要重點觀察,孩子在玩手機,特別是遊戲之後,他和周圍人的人際關係是否是和諧的?這個人際關係,主要是指他和家長之間的,他和同學之間的,還有他和老師之間的。

也許有些孩子的功能性沒有受損,但是你會發現他和周圍人的人際關係,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比如說,他開始變得非常暴躁、易怒,或者他開始變得很不耐心,開始變得特別忤逆,不過這些也是青春期本身的一些特質。

但是,也需要區分,究竟這些是遊戲帶來的,還是因為青春期他本身的特質。

如果圍繞著遊戲這個過程本身,產生了很多衝突的話,說明某種程度上,遊戲成為了家庭或者其他關係中,張力和衝突的載體。這個時候就是去審視這些關係的時候。

3.是否發展了不良癖好——熬夜、花錢

比如有的小孩,他因為玩手機而開始熬夜,這是一個非常糟糕的習慣。或者有的小孩,他因為玩遊戲發展出了偷錢買裝備的習慣。這些不良癖好的產生,也是一種非常糟糕,需要被注意的狀態。

4.作息或性情突變——是否早上起不來、不吃飯、講話煩躁

可以舉例為,孩子是不是現在早上起不來,飯都不吃,包括性情大變,講話很不耐煩,或者說把自己包裹起來,用很沉默的狀態去進行迴應。這些都是需要被注意的狀態。

初中生沉迷手機?聰明家長都這樣做,簡單有效

04 當孩子沉迷手機無法自拔的時候


1.家長首先需要“閉門反思”

有些時候手機本身是一個“替罪羔羊”,它反映的是親子關係當中,本身就結下的一些“樑子”。通過手機能看到,孩子在關係當中所承受的,都是怎樣在虛擬世界當中被滿足。

所以當家長在思考自己該怎麼做的時候,第一點是要關起門去反思一下,在自己和孩子的這種親子關係中,是否出現了一些壓力或者狀況是需要去面對的。

這裡要強調的不是說,孩子玩手機就要去反思。這個語境是說,當孩子已經沉迷於手機成癮的時候,父母要去思考的一點。

如果孩子只是玩兒,但是不符合剛才講的那些上癮的標準,父母大可不必太過焦慮。


2.家長要抓住孩子對“夠酷”的需求

建議父母適當地去了解一些手機上的新興事物,和年輕人的一些語境。比如說遊戲、直播、二次元等等。

因為青春期有一種非常典型的心態,就是我得做一些和爸媽、老師不一樣的事情,不允許的事情才夠酷,對不對?

那換句話說,從一個稍微狡猾一點的角度,如果一件事情爸媽跟老師自己也做得挺來勁的,一個小孩兒他可能就覺得沒興趣了。他就覺得這個不夠酷,好像連我爸媽都做的事情,我就覺得很沒勁。

所以,當一個爸媽對於遊戲持一個比較中立、溫和的態度,而不是把他當敵人的話,有些小孩兒他自動就覺得這事兒也就這樣。

但如果說,你非常嚴肅地去反對孩子,可能會適得其反。他反而就像找到了一個青春期叛逆的抓手一樣,開始死死地抱住手機不放。

所以最好去了解一下,遊戲的行業發展和年輕人的語境。包括如何幫助孩子去選擇相對適合的一些遊戲。

其實,網絡遊戲也分很多種,這個網上可能有幾百萬款遊戲。有些遊戲非常益智,而有些遊戲除了宣揚暴力和色情,騙裝備的錢之外就真的沒有什麼好處。


3.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

在玩手機這件事情上,需要把制定規則的權利去交給孩子,然後把監督執行的功能留給自己。有些孩子玩手機,爸媽難免會擔心說孩子沉溺。我覺得與其把擔心悶在心裡,不如和孩子坐下來好好聊一聊。

跟孩子聊的姿態,可以是:你玩手機我並不會反對,但是我希望你可以自己去制定一個規則,去更好地進行自我管理。也就是讓孩子自己來說,他怎麼玩手機。

比如,有的小孩兒說每天做完作業,可以玩兒半個小時,有的小孩兒說我每天睡覺之前可以玩20分鐘。但是,這個規則需要讓孩子自己去制定,不然就變成了父母的一種高壓政策。

自我管理的感覺,是給予孩子一種自我效能感和自律的感覺。這種自由度是不一樣的。

監督執行也是父母需要去看到的一個邊界。就是,當這些規則被制定出來之後,去監督他從始到終的執行,這個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4.幫助孩子認識網絡背後的東西

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去探索這個爆紅的手機現象背後的一些東西。這個是指,現在網上也有很多學者或者文章在討論說,遊戲動漫究竟為什麼會讓人成癮,或者說設計者設計的時候究竟有哪些元素是吸引人的。

父母和孩子完全可以去討論這些內容。就相當於你去解剖這個遊戲或者動漫的過程,也能幫助孩子認識到遊戲背後的一些東西。

說不定,以後他長大真的會去變成一個遊戲設計師或者漫畫家呢。家長可以在有引導的狀況下,和孩子一起去看這些。用一個非常理智化的方式,幫助孩子建立起對於網絡更加健康的態度。


5.幫助孩子從遊戲中學習做一個有趣的人

在有很多企業,尤其是一些年輕的公司在進行遊戲化的管理。比如說,員工打卡不再需要考勤機,而是用積分或者說像那種玩遊戲的方式來進行。

那麼,在一個家庭當中進行這種遊戲化的思考,父母也是可以去學習和借鑑的。

比如說,當你希望孩子在學業上取得一些成就的時候,你怎樣通過一種遊戲化的設置能讓他感覺到更多的成就感。

或者說在你們的溝通過程中,有沒有一些遊戲化的元素,讓孩子即使到了青春期,依舊覺得你是一個有趣的人。這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是很重要的。

編輯:楊希敏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