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長,你做的有多少用?'

"

現在經濟條件好了,都很重視孩子的教育和成長,我周圍的家庭許多孩子都有各種各樣的本領,圍棋,舞蹈,畫畫,各種樂器,每次見了面都能像模像樣的討論表演一番,然後在其他人的讚美聲中心滿意足。

擁有了夢寐以求的容顏,是否就擁有春天? 孩子會了各種本領是不是等於有了獲得美好人生的能力?說說我看到的吧,我女兒八歲了,上次邀請一個同學來家裡玩,說是圍棋學的很是不錯,然而進門對我視而不見,在我女兒提醒下叫了聲阿姨,玩到最後一地狼藉說要走了,我女兒說我收拾下玩具送你,他說不用了開門下樓而去,留下大敞的門看得我目瞪口呆。還有一個樓下的十二歲的女孩,從小學習舞蹈和跆拳道,長的漂亮可人。當時我女兒養了一隻小雞,那幾天好像生病了,就在小雞的箱子外面寫了生病中請只看別摸。這女孩來玩一點也不在乎,拉拉這動動那說小雞有什麼好養的,我阿姨說送我一隻小泰迪。小小年紀動物就已然分了三六九等,只有無語。

差之毫釐,謬以千里 說起期許,家長們都會描繪出各種近乎完美的人設,然而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通往完美人設的第一步要如何去走?擁有武器重要還是知道要去哪重要?

無數專家說起教育,都會提到兩個字:陪伴。一起玩耍做遊戲,一起讀書講故事,一起出去旅遊吃喝玩逛都是陪伴,但這都是表象,陪伴最核心的作用其實是幫助孩子建立世界觀。什麼叫世界觀呢,就是觀世界。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應該要認識生命的多樣與差異,認識到生命的弱小與強大,認識所有生命的相存與相依。即便單從學習角度來說,孩子以後學的所有知識無論是自然科學還是人文科學,無不是源自自然,打下了好的自然基礎就是打下了所有學科的基礎。如果你希望孩子博採眾長,拜大自然為師吧,沒有比採天地之靈氣,取日月之精華更有營養的了。

舉個例子,我個人的親身經歷,我爸從年輕就喜歡養花,我在小學時候就已經認識四五十種植物,不是書本上圖片的認識,是見證了一年又一年的花開花落,死亡重生。長大後,對所有目之所及的植物都有好奇和關注成了一個習慣,這種對植物的感情深深的嵌在了我以後的生命之中,無論是中學時期學生物、寫作文,還是大學學景觀設計的專業課,還有我自己喜愛的剪紙刺繡創作中,都因為這些基礎在更加如魚得水。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認識的貫通從來都是一滴滴水成涓涓細流成汪洋大海。從一個饅頭可以聊到麥子有冬小麥和春小麥,冬小麥要比春小麥好吃,麥穗上面有刺叫芒,24個節氣有一個叫芒種就是種麥子取得,麥子是我們古代就有的同時還有稻菽稷黍合稱五穀,窩頭不算,因為玉米和土豆一樣明朝才傳入。對了,你能想到和麥子有什麼關的詩嗎?《觀刈麥》,行,咱倆一人一句,說不上來的洗碗……

你應該懂了我要說的是什麼。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