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孩子適應入園分離,父母這麼做能培養他面對不同挑戰的力量'

"

入園季進入倒計時,無論孩子還是大人,這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根據以往經驗,我們總結了父母們最常遇到的四大類入園難題,從各個層面為父母提供支持,為孩子提供幫助。在每一個問答的背後,我們努力的方向都是——

不斷優化親子關係,通過持續為孩子提供愛與支持,培養孩子自身適應不同環境,面對不同挑戰的力量。

"

入園季進入倒計時,無論孩子還是大人,這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根據以往經驗,我們總結了父母們最常遇到的四大類入園難題,從各個層面為父母提供支持,為孩子提供幫助。在每一個問答的背後,我們努力的方向都是——

不斷優化親子關係,通過持續為孩子提供愛與支持,培養孩子自身適應不同環境,面對不同挑戰的力量。

幫助孩子適應入園分離,父母這麼做能培養他面對不同挑戰的力量

第一類難題:送園難

送園路上,孩子不肯去,哭鬧,甚至掙脫大人的手往回跑……大人往往也有些手足無措,不知道怎麼辦才好。該怎麼安撫孩子的情緒,讓送園變得輕鬆一些呢?

答:我們首先要強調的是:分離焦慮是孩子的本能情緒,初入園階段哭鬧,甚至有強烈的情緒爆發是很正常的。

"

入園季進入倒計時,無論孩子還是大人,這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根據以往經驗,我們總結了父母們最常遇到的四大類入園難題,從各個層面為父母提供支持,為孩子提供幫助。在每一個問答的背後,我們努力的方向都是——

不斷優化親子關係,通過持續為孩子提供愛與支持,培養孩子自身適應不同環境,面對不同挑戰的力量。

幫助孩子適應入園分離,父母這麼做能培養他面對不同挑戰的力量

第一類難題:送園難

送園路上,孩子不肯去,哭鬧,甚至掙脫大人的手往回跑……大人往往也有些手足無措,不知道怎麼辦才好。該怎麼安撫孩子的情緒,讓送園變得輕鬆一些呢?

答:我們首先要強調的是:分離焦慮是孩子的本能情緒,初入園階段哭鬧,甚至有強烈的情緒爆發是很正常的。

幫助孩子適應入園分離,父母這麼做能培養他面對不同挑戰的力量

所以家長首先要調整心態,不要有不切實際的期待,併為孩子的哭鬧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有備而來,就容易保持冷靜,這一點非常重要。

上學路上孩子的情緒基本有三種類型,對不同類型的情緒,我們的應對方法也不一樣。

一:孩子情緒很激烈,大哭著不去幼兒園。

這時候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抱慰”——把孩子抱進懷裡,一邊撫摸,一邊在他耳邊輕輕地說:“嗯,我知道,寶貝在幼兒園很想媽媽。”

或者,如果孩子曾經明確表達過害怕上幼兒園,那麼也可以說:“我知道,寶貝害怕上幼兒園,因為跟老師、跟小朋友還不太熟呢。”

"

入園季進入倒計時,無論孩子還是大人,這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根據以往經驗,我們總結了父母們最常遇到的四大類入園難題,從各個層面為父母提供支持,為孩子提供幫助。在每一個問答的背後,我們努力的方向都是——

不斷優化親子關係,通過持續為孩子提供愛與支持,培養孩子自身適應不同環境,面對不同挑戰的力量。

幫助孩子適應入園分離,父母這麼做能培養他面對不同挑戰的力量

第一類難題:送園難

送園路上,孩子不肯去,哭鬧,甚至掙脫大人的手往回跑……大人往往也有些手足無措,不知道怎麼辦才好。該怎麼安撫孩子的情緒,讓送園變得輕鬆一些呢?

答:我們首先要強調的是:分離焦慮是孩子的本能情緒,初入園階段哭鬧,甚至有強烈的情緒爆發是很正常的。

幫助孩子適應入園分離,父母這麼做能培養他面對不同挑戰的力量

所以家長首先要調整心態,不要有不切實際的期待,併為孩子的哭鬧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有備而來,就容易保持冷靜,這一點非常重要。

上學路上孩子的情緒基本有三種類型,對不同類型的情緒,我們的應對方法也不一樣。

一:孩子情緒很激烈,大哭著不去幼兒園。

這時候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抱慰”——把孩子抱進懷裡,一邊撫摸,一邊在他耳邊輕輕地說:“嗯,我知道,寶貝在幼兒園很想媽媽。”

或者,如果孩子曾經明確表達過害怕上幼兒園,那麼也可以說:“我知道,寶貝害怕上幼兒園,因為跟老師、跟小朋友還不太熟呢。”

幫助孩子適應入園分離,父母這麼做能培養他面對不同挑戰的力量

二:只是不高興,情緒低落,但並沒有哭。

這時候,大人可以認真而輕鬆地認同孩子的感受,比如說:“就是啊,我也不想上班,這樣就能跟寶貝待在一起了,最好黏在一起,永遠不分開。”

在孩子情緒不是很激烈的時候,可以嘗試認真但輕鬆的語言迴應,認可孩子的感受,也就是語言上的共情。同時,可以試探著發起一些帶有遊戲性質的互動,尤其是能傳遞親密和愛意的遊戲。

比如,跟孩子說:“我現在就想跟你黏在一起。”然後假裝在自己和孩子的身上塗上膠水,和孩子緊緊抱在一起。

"

入園季進入倒計時,無論孩子還是大人,這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根據以往經驗,我們總結了父母們最常遇到的四大類入園難題,從各個層面為父母提供支持,為孩子提供幫助。在每一個問答的背後,我們努力的方向都是——

不斷優化親子關係,通過持續為孩子提供愛與支持,培養孩子自身適應不同環境,面對不同挑戰的力量。

幫助孩子適應入園分離,父母這麼做能培養他面對不同挑戰的力量

第一類難題:送園難

送園路上,孩子不肯去,哭鬧,甚至掙脫大人的手往回跑……大人往往也有些手足無措,不知道怎麼辦才好。該怎麼安撫孩子的情緒,讓送園變得輕鬆一些呢?

答:我們首先要強調的是:分離焦慮是孩子的本能情緒,初入園階段哭鬧,甚至有強烈的情緒爆發是很正常的。

幫助孩子適應入園分離,父母這麼做能培養他面對不同挑戰的力量

所以家長首先要調整心態,不要有不切實際的期待,併為孩子的哭鬧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有備而來,就容易保持冷靜,這一點非常重要。

上學路上孩子的情緒基本有三種類型,對不同類型的情緒,我們的應對方法也不一樣。

一:孩子情緒很激烈,大哭著不去幼兒園。

這時候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抱慰”——把孩子抱進懷裡,一邊撫摸,一邊在他耳邊輕輕地說:“嗯,我知道,寶貝在幼兒園很想媽媽。”

或者,如果孩子曾經明確表達過害怕上幼兒園,那麼也可以說:“我知道,寶貝害怕上幼兒園,因為跟老師、跟小朋友還不太熟呢。”

幫助孩子適應入園分離,父母這麼做能培養他面對不同挑戰的力量

二:只是不高興,情緒低落,但並沒有哭。

這時候,大人可以認真而輕鬆地認同孩子的感受,比如說:“就是啊,我也不想上班,這樣就能跟寶貝待在一起了,最好黏在一起,永遠不分開。”

在孩子情緒不是很激烈的時候,可以嘗試認真但輕鬆的語言迴應,認可孩子的感受,也就是語言上的共情。同時,可以試探著發起一些帶有遊戲性質的互動,尤其是能傳遞親密和愛意的遊戲。

比如,跟孩子說:“我現在就想跟你黏在一起。”然後假裝在自己和孩子的身上塗上膠水,和孩子緊緊抱在一起。

幫助孩子適應入園分離,父母這麼做能培養他面對不同挑戰的力量

三:孩子情緒正常。

這種情況下,很適合歡樂的打鬧遊戲。

遊戲推薦

快跑摩托車:讓上學路變得好玩起來

在上學路上,大人或者孩子假裝變成火車或者汽車,摩托車,載著“乘客”去各種車站——垃圾桶站,電線杆站……走走停停,最後到幼兒園站(也可以想個別的名字,比如米奇妙妙屋)

大人是司機:

我是火車,嗚嗚…,我要出發啦,有沒有人要上車呀?小朋友請上車!

然後走一段就停下來,說,現在到了“垃圾桶”站,一會兒又停下來說,現在到了“鐵樹”站啦,一會兒又是什麼“電線杆站”…就這樣“停走停”的慢慢向幼兒園走去…

到門口了,就是“米奇妙妙屋”站了,我說“到站的乘客請下車,下午再見哦”,孩子下車時給他一個“親親印章”。

"

入園季進入倒計時,無論孩子還是大人,這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根據以往經驗,我們總結了父母們最常遇到的四大類入園難題,從各個層面為父母提供支持,為孩子提供幫助。在每一個問答的背後,我們努力的方向都是——

不斷優化親子關係,通過持續為孩子提供愛與支持,培養孩子自身適應不同環境,面對不同挑戰的力量。

幫助孩子適應入園分離,父母這麼做能培養他面對不同挑戰的力量

第一類難題:送園難

送園路上,孩子不肯去,哭鬧,甚至掙脫大人的手往回跑……大人往往也有些手足無措,不知道怎麼辦才好。該怎麼安撫孩子的情緒,讓送園變得輕鬆一些呢?

答:我們首先要強調的是:分離焦慮是孩子的本能情緒,初入園階段哭鬧,甚至有強烈的情緒爆發是很正常的。

幫助孩子適應入園分離,父母這麼做能培養他面對不同挑戰的力量

所以家長首先要調整心態,不要有不切實際的期待,併為孩子的哭鬧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有備而來,就容易保持冷靜,這一點非常重要。

上學路上孩子的情緒基本有三種類型,對不同類型的情緒,我們的應對方法也不一樣。

一:孩子情緒很激烈,大哭著不去幼兒園。

這時候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抱慰”——把孩子抱進懷裡,一邊撫摸,一邊在他耳邊輕輕地說:“嗯,我知道,寶貝在幼兒園很想媽媽。”

或者,如果孩子曾經明確表達過害怕上幼兒園,那麼也可以說:“我知道,寶貝害怕上幼兒園,因為跟老師、跟小朋友還不太熟呢。”

幫助孩子適應入園分離,父母這麼做能培養他面對不同挑戰的力量

二:只是不高興,情緒低落,但並沒有哭。

這時候,大人可以認真而輕鬆地認同孩子的感受,比如說:“就是啊,我也不想上班,這樣就能跟寶貝待在一起了,最好黏在一起,永遠不分開。”

在孩子情緒不是很激烈的時候,可以嘗試認真但輕鬆的語言迴應,認可孩子的感受,也就是語言上的共情。同時,可以試探著發起一些帶有遊戲性質的互動,尤其是能傳遞親密和愛意的遊戲。

比如,跟孩子說:“我現在就想跟你黏在一起。”然後假裝在自己和孩子的身上塗上膠水,和孩子緊緊抱在一起。

幫助孩子適應入園分離,父母這麼做能培養他面對不同挑戰的力量

三:孩子情緒正常。

這種情況下,很適合歡樂的打鬧遊戲。

遊戲推薦

快跑摩托車:讓上學路變得好玩起來

在上學路上,大人或者孩子假裝變成火車或者汽車,摩托車,載著“乘客”去各種車站——垃圾桶站,電線杆站……走走停停,最後到幼兒園站(也可以想個別的名字,比如米奇妙妙屋)

大人是司機:

我是火車,嗚嗚…,我要出發啦,有沒有人要上車呀?小朋友請上車!

然後走一段就停下來,說,現在到了“垃圾桶”站,一會兒又停下來說,現在到了“鐵樹”站啦,一會兒又是什麼“電線杆站”…就這樣“停走停”的慢慢向幼兒園走去…

到門口了,就是“米奇妙妙屋”站了,我說“到站的乘客請下車,下午再見哦”,孩子下車時給他一個“親親印章”。

幫助孩子適應入園分離,父母這麼做能培養他面對不同挑戰的力量

孩子是司機:

讓孩子主導,給去幼兒園的路上站取名字,經過某些站的時候,大人可以假裝說什麼站到了,米奇下車了,大恐龍下車了……最後到了終點站幼兒園,媽媽下車,孩子開車會庫嘍!

絕大部分孩子都喜歡這類遊戲,一方面是因為遊戲中充滿各種好玩逗趣的元素,另一方面是因為孩子在遊戲中是指揮者,獲得了充分的掌控感。這是一個可以同時為孩子補充正情緒和力量感的遊戲。

第二類難題:嚴重分離焦慮

當孩子出現了嚴重的分離焦慮,一整天情緒不好,夜裡還做噩夢……出現這樣的情況,還要堅持送幼兒園嗎?

答:建議家長在這種時候,不要輕易地說不去幼兒園了,而是要再仔細觀察一下孩子的情況。

我們遇到過很多類似的情況,大部分都不是因為在幼兒園發生了什麼,而是整個家庭當中的氣氛太緊張了。(當然也不排除說確實在極個別的一些幼兒園做的不好,給孩子造成一些情緒上的困擾。)

但是,最多的困擾就是:父母忽視孩子與其分離之後所產生的情緒。

這裡說的“忽視”,包括:

批評孩子(“有什麼可哭的?你看,那個小朋友就不哭……)
跟孩子講道理(“你長大了,就應該上幼兒園了。”“小朋友都得上幼兒園”……),還有的家長覺得“上幼兒園沒有不哭的,哭哭就好了,所以任由孩子哭,
試圖用轉移注意力或者“賄賂”的方法讓孩子停止哭泣。

首先大人要全力冷靜下來,冷靜下來才能夠更客觀地評估情況。如果說家裡有可以改善的地方,那麼可以先從我們家庭內部入手。因為這樣是最快的。而想改變其他的環境(如:改變幼兒園,想改變老師的觀念……),則不是一下子能做到。

"

入園季進入倒計時,無論孩子還是大人,這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根據以往經驗,我們總結了父母們最常遇到的四大類入園難題,從各個層面為父母提供支持,為孩子提供幫助。在每一個問答的背後,我們努力的方向都是——

不斷優化親子關係,通過持續為孩子提供愛與支持,培養孩子自身適應不同環境,面對不同挑戰的力量。

幫助孩子適應入園分離,父母這麼做能培養他面對不同挑戰的力量

第一類難題:送園難

送園路上,孩子不肯去,哭鬧,甚至掙脫大人的手往回跑……大人往往也有些手足無措,不知道怎麼辦才好。該怎麼安撫孩子的情緒,讓送園變得輕鬆一些呢?

答:我們首先要強調的是:分離焦慮是孩子的本能情緒,初入園階段哭鬧,甚至有強烈的情緒爆發是很正常的。

幫助孩子適應入園分離,父母這麼做能培養他面對不同挑戰的力量

所以家長首先要調整心態,不要有不切實際的期待,併為孩子的哭鬧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有備而來,就容易保持冷靜,這一點非常重要。

上學路上孩子的情緒基本有三種類型,對不同類型的情緒,我們的應對方法也不一樣。

一:孩子情緒很激烈,大哭著不去幼兒園。

這時候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抱慰”——把孩子抱進懷裡,一邊撫摸,一邊在他耳邊輕輕地說:“嗯,我知道,寶貝在幼兒園很想媽媽。”

或者,如果孩子曾經明確表達過害怕上幼兒園,那麼也可以說:“我知道,寶貝害怕上幼兒園,因為跟老師、跟小朋友還不太熟呢。”

幫助孩子適應入園分離,父母這麼做能培養他面對不同挑戰的力量

二:只是不高興,情緒低落,但並沒有哭。

這時候,大人可以認真而輕鬆地認同孩子的感受,比如說:“就是啊,我也不想上班,這樣就能跟寶貝待在一起了,最好黏在一起,永遠不分開。”

在孩子情緒不是很激烈的時候,可以嘗試認真但輕鬆的語言迴應,認可孩子的感受,也就是語言上的共情。同時,可以試探著發起一些帶有遊戲性質的互動,尤其是能傳遞親密和愛意的遊戲。

比如,跟孩子說:“我現在就想跟你黏在一起。”然後假裝在自己和孩子的身上塗上膠水,和孩子緊緊抱在一起。

幫助孩子適應入園分離,父母這麼做能培養他面對不同挑戰的力量

三:孩子情緒正常。

這種情況下,很適合歡樂的打鬧遊戲。

遊戲推薦

快跑摩托車:讓上學路變得好玩起來

在上學路上,大人或者孩子假裝變成火車或者汽車,摩托車,載著“乘客”去各種車站——垃圾桶站,電線杆站……走走停停,最後到幼兒園站(也可以想個別的名字,比如米奇妙妙屋)

大人是司機:

我是火車,嗚嗚…,我要出發啦,有沒有人要上車呀?小朋友請上車!

然後走一段就停下來,說,現在到了“垃圾桶”站,一會兒又停下來說,現在到了“鐵樹”站啦,一會兒又是什麼“電線杆站”…就這樣“停走停”的慢慢向幼兒園走去…

到門口了,就是“米奇妙妙屋”站了,我說“到站的乘客請下車,下午再見哦”,孩子下車時給他一個“親親印章”。

幫助孩子適應入園分離,父母這麼做能培養他面對不同挑戰的力量

孩子是司機:

讓孩子主導,給去幼兒園的路上站取名字,經過某些站的時候,大人可以假裝說什麼站到了,米奇下車了,大恐龍下車了……最後到了終點站幼兒園,媽媽下車,孩子開車會庫嘍!

絕大部分孩子都喜歡這類遊戲,一方面是因為遊戲中充滿各種好玩逗趣的元素,另一方面是因為孩子在遊戲中是指揮者,獲得了充分的掌控感。這是一個可以同時為孩子補充正情緒和力量感的遊戲。

第二類難題:嚴重分離焦慮

當孩子出現了嚴重的分離焦慮,一整天情緒不好,夜裡還做噩夢……出現這樣的情況,還要堅持送幼兒園嗎?

答:建議家長在這種時候,不要輕易地說不去幼兒園了,而是要再仔細觀察一下孩子的情況。

我們遇到過很多類似的情況,大部分都不是因為在幼兒園發生了什麼,而是整個家庭當中的氣氛太緊張了。(當然也不排除說確實在極個別的一些幼兒園做的不好,給孩子造成一些情緒上的困擾。)

但是,最多的困擾就是:父母忽視孩子與其分離之後所產生的情緒。

這裡說的“忽視”,包括:

批評孩子(“有什麼可哭的?你看,那個小朋友就不哭……)
跟孩子講道理(“你長大了,就應該上幼兒園了。”“小朋友都得上幼兒園”……),還有的家長覺得“上幼兒園沒有不哭的,哭哭就好了,所以任由孩子哭,
試圖用轉移注意力或者“賄賂”的方法讓孩子停止哭泣。

首先大人要全力冷靜下來,冷靜下來才能夠更客觀地評估情況。如果說家裡有可以改善的地方,那麼可以先從我們家庭內部入手。因為這樣是最快的。而想改變其他的環境(如:改變幼兒園,想改變老師的觀念……),則不是一下子能做到。

幫助孩子適應入園分離,父母這麼做能培養他面對不同挑戰的力量

我們一邊先改善家庭氛圍,同時再去仔細觀察。

在大部分案例中,改善家庭這個範圍就足夠解決問題了。除非確實是幼兒園裡面情況很不好,老師的情況不好,那麼這個時候可以考慮換一家幼兒園。

總而言之,孩子有這種激烈的情緒反應時,我們不要立刻就下結論認為幼兒園有問題了。我們應該從更多的方面去幫助孩子緩解情緒。

第三類難題:為什麼接園也哭?

不僅上學哭,放學接孩子的時候,孩子也哭,這是為什麼呢?是幼兒園裡發生什麼不好的事了嗎?

答:先提醒大家,接到孩子時,孩子有可能會哭。通常,這並不說明孩子今天過得不好。

即便確實發生了什麼不高興的事,咱們也要控制好自己,應該首先用鎮定的態度來安慰孩子的心情,然後再找機會了解事情。

"

入園季進入倒計時,無論孩子還是大人,這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根據以往經驗,我們總結了父母們最常遇到的四大類入園難題,從各個層面為父母提供支持,為孩子提供幫助。在每一個問答的背後,我們努力的方向都是——

不斷優化親子關係,通過持續為孩子提供愛與支持,培養孩子自身適應不同環境,面對不同挑戰的力量。

幫助孩子適應入園分離,父母這麼做能培養他面對不同挑戰的力量

第一類難題:送園難

送園路上,孩子不肯去,哭鬧,甚至掙脫大人的手往回跑……大人往往也有些手足無措,不知道怎麼辦才好。該怎麼安撫孩子的情緒,讓送園變得輕鬆一些呢?

答:我們首先要強調的是:分離焦慮是孩子的本能情緒,初入園階段哭鬧,甚至有強烈的情緒爆發是很正常的。

幫助孩子適應入園分離,父母這麼做能培養他面對不同挑戰的力量

所以家長首先要調整心態,不要有不切實際的期待,併為孩子的哭鬧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有備而來,就容易保持冷靜,這一點非常重要。

上學路上孩子的情緒基本有三種類型,對不同類型的情緒,我們的應對方法也不一樣。

一:孩子情緒很激烈,大哭著不去幼兒園。

這時候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抱慰”——把孩子抱進懷裡,一邊撫摸,一邊在他耳邊輕輕地說:“嗯,我知道,寶貝在幼兒園很想媽媽。”

或者,如果孩子曾經明確表達過害怕上幼兒園,那麼也可以說:“我知道,寶貝害怕上幼兒園,因為跟老師、跟小朋友還不太熟呢。”

幫助孩子適應入園分離,父母這麼做能培養他面對不同挑戰的力量

二:只是不高興,情緒低落,但並沒有哭。

這時候,大人可以認真而輕鬆地認同孩子的感受,比如說:“就是啊,我也不想上班,這樣就能跟寶貝待在一起了,最好黏在一起,永遠不分開。”

在孩子情緒不是很激烈的時候,可以嘗試認真但輕鬆的語言迴應,認可孩子的感受,也就是語言上的共情。同時,可以試探著發起一些帶有遊戲性質的互動,尤其是能傳遞親密和愛意的遊戲。

比如,跟孩子說:“我現在就想跟你黏在一起。”然後假裝在自己和孩子的身上塗上膠水,和孩子緊緊抱在一起。

幫助孩子適應入園分離,父母這麼做能培養他面對不同挑戰的力量

三:孩子情緒正常。

這種情況下,很適合歡樂的打鬧遊戲。

遊戲推薦

快跑摩托車:讓上學路變得好玩起來

在上學路上,大人或者孩子假裝變成火車或者汽車,摩托車,載著“乘客”去各種車站——垃圾桶站,電線杆站……走走停停,最後到幼兒園站(也可以想個別的名字,比如米奇妙妙屋)

大人是司機:

我是火車,嗚嗚…,我要出發啦,有沒有人要上車呀?小朋友請上車!

然後走一段就停下來,說,現在到了“垃圾桶”站,一會兒又停下來說,現在到了“鐵樹”站啦,一會兒又是什麼“電線杆站”…就這樣“停走停”的慢慢向幼兒園走去…

到門口了,就是“米奇妙妙屋”站了,我說“到站的乘客請下車,下午再見哦”,孩子下車時給他一個“親親印章”。

幫助孩子適應入園分離,父母這麼做能培養他面對不同挑戰的力量

孩子是司機:

讓孩子主導,給去幼兒園的路上站取名字,經過某些站的時候,大人可以假裝說什麼站到了,米奇下車了,大恐龍下車了……最後到了終點站幼兒園,媽媽下車,孩子開車會庫嘍!

絕大部分孩子都喜歡這類遊戲,一方面是因為遊戲中充滿各種好玩逗趣的元素,另一方面是因為孩子在遊戲中是指揮者,獲得了充分的掌控感。這是一個可以同時為孩子補充正情緒和力量感的遊戲。

第二類難題:嚴重分離焦慮

當孩子出現了嚴重的分離焦慮,一整天情緒不好,夜裡還做噩夢……出現這樣的情況,還要堅持送幼兒園嗎?

答:建議家長在這種時候,不要輕易地說不去幼兒園了,而是要再仔細觀察一下孩子的情況。

我們遇到過很多類似的情況,大部分都不是因為在幼兒園發生了什麼,而是整個家庭當中的氣氛太緊張了。(當然也不排除說確實在極個別的一些幼兒園做的不好,給孩子造成一些情緒上的困擾。)

但是,最多的困擾就是:父母忽視孩子與其分離之後所產生的情緒。

這裡說的“忽視”,包括:

批評孩子(“有什麼可哭的?你看,那個小朋友就不哭……)
跟孩子講道理(“你長大了,就應該上幼兒園了。”“小朋友都得上幼兒園”……),還有的家長覺得“上幼兒園沒有不哭的,哭哭就好了,所以任由孩子哭,
試圖用轉移注意力或者“賄賂”的方法讓孩子停止哭泣。

首先大人要全力冷靜下來,冷靜下來才能夠更客觀地評估情況。如果說家裡有可以改善的地方,那麼可以先從我們家庭內部入手。因為這樣是最快的。而想改變其他的環境(如:改變幼兒園,想改變老師的觀念……),則不是一下子能做到。

幫助孩子適應入園分離,父母這麼做能培養他面對不同挑戰的力量

我們一邊先改善家庭氛圍,同時再去仔細觀察。

在大部分案例中,改善家庭這個範圍就足夠解決問題了。除非確實是幼兒園裡面情況很不好,老師的情況不好,那麼這個時候可以考慮換一家幼兒園。

總而言之,孩子有這種激烈的情緒反應時,我們不要立刻就下結論認為幼兒園有問題了。我們應該從更多的方面去幫助孩子緩解情緒。

第三類難題:為什麼接園也哭?

不僅上學哭,放學接孩子的時候,孩子也哭,這是為什麼呢?是幼兒園裡發生什麼不好的事了嗎?

答:先提醒大家,接到孩子時,孩子有可能會哭。通常,這並不說明孩子今天過得不好。

即便確實發生了什麼不高興的事,咱們也要控制好自己,應該首先用鎮定的態度來安慰孩子的心情,然後再找機會了解事情。

幫助孩子適應入園分離,父母這麼做能培養他面對不同挑戰的力量

李巖老師分享過一個自己家的故事:

暑假,我女兒第一天去夏令營,下午回來一進家門就趴在沙發上了,顯然是累得夠嗆。

之前兩週我們出去旅遊了,頭一天剛回到家,因為有時差,週日晚折騰到快1點才睡,週一早晨6點半就被揪起來了,夏令營的活動又都是運動項目,所以肯定筋疲力盡了。

這時候,姥姥過來問:“跳跳,今天怎麼樣,夏令營玩得開不開心?”女兒回答:“不開心,糟透了!”姥姥一聽這話就趕緊接著問:“喲,為什麼呀,怎麼了呀?”我女兒也就接著回答:“午飯難吃死了,校車太擠了。”姥姥不甘心,因為還是想聽到點正面信息,又問:“那你們的活動肯定挺好玩的吧。”“不好玩,一點都不好玩!這是我上過的最糟的夏令營。”

"

入園季進入倒計時,無論孩子還是大人,這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根據以往經驗,我們總結了父母們最常遇到的四大類入園難題,從各個層面為父母提供支持,為孩子提供幫助。在每一個問答的背後,我們努力的方向都是——

不斷優化親子關係,通過持續為孩子提供愛與支持,培養孩子自身適應不同環境,面對不同挑戰的力量。

幫助孩子適應入園分離,父母這麼做能培養他面對不同挑戰的力量

第一類難題:送園難

送園路上,孩子不肯去,哭鬧,甚至掙脫大人的手往回跑……大人往往也有些手足無措,不知道怎麼辦才好。該怎麼安撫孩子的情緒,讓送園變得輕鬆一些呢?

答:我們首先要強調的是:分離焦慮是孩子的本能情緒,初入園階段哭鬧,甚至有強烈的情緒爆發是很正常的。

幫助孩子適應入園分離,父母這麼做能培養他面對不同挑戰的力量

所以家長首先要調整心態,不要有不切實際的期待,併為孩子的哭鬧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有備而來,就容易保持冷靜,這一點非常重要。

上學路上孩子的情緒基本有三種類型,對不同類型的情緒,我們的應對方法也不一樣。

一:孩子情緒很激烈,大哭著不去幼兒園。

這時候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抱慰”——把孩子抱進懷裡,一邊撫摸,一邊在他耳邊輕輕地說:“嗯,我知道,寶貝在幼兒園很想媽媽。”

或者,如果孩子曾經明確表達過害怕上幼兒園,那麼也可以說:“我知道,寶貝害怕上幼兒園,因為跟老師、跟小朋友還不太熟呢。”

幫助孩子適應入園分離,父母這麼做能培養他面對不同挑戰的力量

二:只是不高興,情緒低落,但並沒有哭。

這時候,大人可以認真而輕鬆地認同孩子的感受,比如說:“就是啊,我也不想上班,這樣就能跟寶貝待在一起了,最好黏在一起,永遠不分開。”

在孩子情緒不是很激烈的時候,可以嘗試認真但輕鬆的語言迴應,認可孩子的感受,也就是語言上的共情。同時,可以試探著發起一些帶有遊戲性質的互動,尤其是能傳遞親密和愛意的遊戲。

比如,跟孩子說:“我現在就想跟你黏在一起。”然後假裝在自己和孩子的身上塗上膠水,和孩子緊緊抱在一起。

幫助孩子適應入園分離,父母這麼做能培養他面對不同挑戰的力量

三:孩子情緒正常。

這種情況下,很適合歡樂的打鬧遊戲。

遊戲推薦

快跑摩托車:讓上學路變得好玩起來

在上學路上,大人或者孩子假裝變成火車或者汽車,摩托車,載著“乘客”去各種車站——垃圾桶站,電線杆站……走走停停,最後到幼兒園站(也可以想個別的名字,比如米奇妙妙屋)

大人是司機:

我是火車,嗚嗚…,我要出發啦,有沒有人要上車呀?小朋友請上車!

然後走一段就停下來,說,現在到了“垃圾桶”站,一會兒又停下來說,現在到了“鐵樹”站啦,一會兒又是什麼“電線杆站”…就這樣“停走停”的慢慢向幼兒園走去…

到門口了,就是“米奇妙妙屋”站了,我說“到站的乘客請下車,下午再見哦”,孩子下車時給他一個“親親印章”。

幫助孩子適應入園分離,父母這麼做能培養他面對不同挑戰的力量

孩子是司機:

讓孩子主導,給去幼兒園的路上站取名字,經過某些站的時候,大人可以假裝說什麼站到了,米奇下車了,大恐龍下車了……最後到了終點站幼兒園,媽媽下車,孩子開車會庫嘍!

絕大部分孩子都喜歡這類遊戲,一方面是因為遊戲中充滿各種好玩逗趣的元素,另一方面是因為孩子在遊戲中是指揮者,獲得了充分的掌控感。這是一個可以同時為孩子補充正情緒和力量感的遊戲。

第二類難題:嚴重分離焦慮

當孩子出現了嚴重的分離焦慮,一整天情緒不好,夜裡還做噩夢……出現這樣的情況,還要堅持送幼兒園嗎?

答:建議家長在這種時候,不要輕易地說不去幼兒園了,而是要再仔細觀察一下孩子的情況。

我們遇到過很多類似的情況,大部分都不是因為在幼兒園發生了什麼,而是整個家庭當中的氣氛太緊張了。(當然也不排除說確實在極個別的一些幼兒園做的不好,給孩子造成一些情緒上的困擾。)

但是,最多的困擾就是:父母忽視孩子與其分離之後所產生的情緒。

這裡說的“忽視”,包括:

批評孩子(“有什麼可哭的?你看,那個小朋友就不哭……)
跟孩子講道理(“你長大了,就應該上幼兒園了。”“小朋友都得上幼兒園”……),還有的家長覺得“上幼兒園沒有不哭的,哭哭就好了,所以任由孩子哭,
試圖用轉移注意力或者“賄賂”的方法讓孩子停止哭泣。

首先大人要全力冷靜下來,冷靜下來才能夠更客觀地評估情況。如果說家裡有可以改善的地方,那麼可以先從我們家庭內部入手。因為這樣是最快的。而想改變其他的環境(如:改變幼兒園,想改變老師的觀念……),則不是一下子能做到。

幫助孩子適應入園分離,父母這麼做能培養他面對不同挑戰的力量

我們一邊先改善家庭氛圍,同時再去仔細觀察。

在大部分案例中,改善家庭這個範圍就足夠解決問題了。除非確實是幼兒園裡面情況很不好,老師的情況不好,那麼這個時候可以考慮換一家幼兒園。

總而言之,孩子有這種激烈的情緒反應時,我們不要立刻就下結論認為幼兒園有問題了。我們應該從更多的方面去幫助孩子緩解情緒。

第三類難題:為什麼接園也哭?

不僅上學哭,放學接孩子的時候,孩子也哭,這是為什麼呢?是幼兒園裡發生什麼不好的事了嗎?

答:先提醒大家,接到孩子時,孩子有可能會哭。通常,這並不說明孩子今天過得不好。

即便確實發生了什麼不高興的事,咱們也要控制好自己,應該首先用鎮定的態度來安慰孩子的心情,然後再找機會了解事情。

幫助孩子適應入園分離,父母這麼做能培養他面對不同挑戰的力量

李巖老師分享過一個自己家的故事:

暑假,我女兒第一天去夏令營,下午回來一進家門就趴在沙發上了,顯然是累得夠嗆。

之前兩週我們出去旅遊了,頭一天剛回到家,因為有時差,週日晚折騰到快1點才睡,週一早晨6點半就被揪起來了,夏令營的活動又都是運動項目,所以肯定筋疲力盡了。

這時候,姥姥過來問:“跳跳,今天怎麼樣,夏令營玩得開不開心?”女兒回答:“不開心,糟透了!”姥姥一聽這話就趕緊接著問:“喲,為什麼呀,怎麼了呀?”我女兒也就接著回答:“午飯難吃死了,校車太擠了。”姥姥不甘心,因為還是想聽到點正面信息,又問:“那你們的活動肯定挺好玩的吧。”“不好玩,一點都不好玩!這是我上過的最糟的夏令營。”

幫助孩子適應入園分離,父母這麼做能培養他面對不同挑戰的力量

第二天,因為頭天睡覺睡足了,她回家時候就沒那麼累了,吃完飯和我出去買了冰激凌,一邊吃一邊繪聲繪色地教我玩一個夏令營學的遊戲。

我問她是今天第一次玩的嗎,她說昨天就玩了,特別好玩。我又問還有什麼好玩的,她就又說了好幾個,總之,在她的描述中,夏令營的活動好玩極了。

夏令營為什麼在第一天是“上過的最糟的夏令營”,而第二天又變得“特別好玩”了呢?真的是因為兩天的活動有這麼天差地別嗎?

其實,相信大家也能看出來,兩天的活動在趣味性上,肯定沒什麼差別。差別在於孩子的心情。心情好的時候,她就想起了高興的事情,而心情不好的時候,想起來的就都是不順心的事情。

李巖老師說:“我女兒都快10歲了,還這麼不客觀呢,那麼對於剛要上幼兒園的孩子就更會是這樣。”

所以,總結經驗就是——

接園後,不要急於問“今天發生了什麼”、“今天怎麼樣”。小齡孩子對事情的的描述,多數是不符合我們大人的所謂客觀標準的。他的描述多半與當時的心情直接相關。

那麼接到孩子後第一件事應該做什麼呢?用我們常說的話就是:把孩子心中的“杯子”蓄滿。也就是,充分表達我們對孩子的愛與思念,充分接納孩子的各種情緒,保持家庭氣氛的輕鬆愉快,讓孩子可以放鬆下來,好好休息。

"

入園季進入倒計時,無論孩子還是大人,這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根據以往經驗,我們總結了父母們最常遇到的四大類入園難題,從各個層面為父母提供支持,為孩子提供幫助。在每一個問答的背後,我們努力的方向都是——

不斷優化親子關係,通過持續為孩子提供愛與支持,培養孩子自身適應不同環境,面對不同挑戰的力量。

幫助孩子適應入園分離,父母這麼做能培養他面對不同挑戰的力量

第一類難題:送園難

送園路上,孩子不肯去,哭鬧,甚至掙脫大人的手往回跑……大人往往也有些手足無措,不知道怎麼辦才好。該怎麼安撫孩子的情緒,讓送園變得輕鬆一些呢?

答:我們首先要強調的是:分離焦慮是孩子的本能情緒,初入園階段哭鬧,甚至有強烈的情緒爆發是很正常的。

幫助孩子適應入園分離,父母這麼做能培養他面對不同挑戰的力量

所以家長首先要調整心態,不要有不切實際的期待,併為孩子的哭鬧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有備而來,就容易保持冷靜,這一點非常重要。

上學路上孩子的情緒基本有三種類型,對不同類型的情緒,我們的應對方法也不一樣。

一:孩子情緒很激烈,大哭著不去幼兒園。

這時候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抱慰”——把孩子抱進懷裡,一邊撫摸,一邊在他耳邊輕輕地說:“嗯,我知道,寶貝在幼兒園很想媽媽。”

或者,如果孩子曾經明確表達過害怕上幼兒園,那麼也可以說:“我知道,寶貝害怕上幼兒園,因為跟老師、跟小朋友還不太熟呢。”

幫助孩子適應入園分離,父母這麼做能培養他面對不同挑戰的力量

二:只是不高興,情緒低落,但並沒有哭。

這時候,大人可以認真而輕鬆地認同孩子的感受,比如說:“就是啊,我也不想上班,這樣就能跟寶貝待在一起了,最好黏在一起,永遠不分開。”

在孩子情緒不是很激烈的時候,可以嘗試認真但輕鬆的語言迴應,認可孩子的感受,也就是語言上的共情。同時,可以試探著發起一些帶有遊戲性質的互動,尤其是能傳遞親密和愛意的遊戲。

比如,跟孩子說:“我現在就想跟你黏在一起。”然後假裝在自己和孩子的身上塗上膠水,和孩子緊緊抱在一起。

幫助孩子適應入園分離,父母這麼做能培養他面對不同挑戰的力量

三:孩子情緒正常。

這種情況下,很適合歡樂的打鬧遊戲。

遊戲推薦

快跑摩托車:讓上學路變得好玩起來

在上學路上,大人或者孩子假裝變成火車或者汽車,摩托車,載著“乘客”去各種車站——垃圾桶站,電線杆站……走走停停,最後到幼兒園站(也可以想個別的名字,比如米奇妙妙屋)

大人是司機:

我是火車,嗚嗚…,我要出發啦,有沒有人要上車呀?小朋友請上車!

然後走一段就停下來,說,現在到了“垃圾桶”站,一會兒又停下來說,現在到了“鐵樹”站啦,一會兒又是什麼“電線杆站”…就這樣“停走停”的慢慢向幼兒園走去…

到門口了,就是“米奇妙妙屋”站了,我說“到站的乘客請下車,下午再見哦”,孩子下車時給他一個“親親印章”。

幫助孩子適應入園分離,父母這麼做能培養他面對不同挑戰的力量

孩子是司機:

讓孩子主導,給去幼兒園的路上站取名字,經過某些站的時候,大人可以假裝說什麼站到了,米奇下車了,大恐龍下車了……最後到了終點站幼兒園,媽媽下車,孩子開車會庫嘍!

絕大部分孩子都喜歡這類遊戲,一方面是因為遊戲中充滿各種好玩逗趣的元素,另一方面是因為孩子在遊戲中是指揮者,獲得了充分的掌控感。這是一個可以同時為孩子補充正情緒和力量感的遊戲。

第二類難題:嚴重分離焦慮

當孩子出現了嚴重的分離焦慮,一整天情緒不好,夜裡還做噩夢……出現這樣的情況,還要堅持送幼兒園嗎?

答:建議家長在這種時候,不要輕易地說不去幼兒園了,而是要再仔細觀察一下孩子的情況。

我們遇到過很多類似的情況,大部分都不是因為在幼兒園發生了什麼,而是整個家庭當中的氣氛太緊張了。(當然也不排除說確實在極個別的一些幼兒園做的不好,給孩子造成一些情緒上的困擾。)

但是,最多的困擾就是:父母忽視孩子與其分離之後所產生的情緒。

這裡說的“忽視”,包括:

批評孩子(“有什麼可哭的?你看,那個小朋友就不哭……)
跟孩子講道理(“你長大了,就應該上幼兒園了。”“小朋友都得上幼兒園”……),還有的家長覺得“上幼兒園沒有不哭的,哭哭就好了,所以任由孩子哭,
試圖用轉移注意力或者“賄賂”的方法讓孩子停止哭泣。

首先大人要全力冷靜下來,冷靜下來才能夠更客觀地評估情況。如果說家裡有可以改善的地方,那麼可以先從我們家庭內部入手。因為這樣是最快的。而想改變其他的環境(如:改變幼兒園,想改變老師的觀念……),則不是一下子能做到。

幫助孩子適應入園分離,父母這麼做能培養他面對不同挑戰的力量

我們一邊先改善家庭氛圍,同時再去仔細觀察。

在大部分案例中,改善家庭這個範圍就足夠解決問題了。除非確實是幼兒園裡面情況很不好,老師的情況不好,那麼這個時候可以考慮換一家幼兒園。

總而言之,孩子有這種激烈的情緒反應時,我們不要立刻就下結論認為幼兒園有問題了。我們應該從更多的方面去幫助孩子緩解情緒。

第三類難題:為什麼接園也哭?

不僅上學哭,放學接孩子的時候,孩子也哭,這是為什麼呢?是幼兒園裡發生什麼不好的事了嗎?

答:先提醒大家,接到孩子時,孩子有可能會哭。通常,這並不說明孩子今天過得不好。

即便確實發生了什麼不高興的事,咱們也要控制好自己,應該首先用鎮定的態度來安慰孩子的心情,然後再找機會了解事情。

幫助孩子適應入園分離,父母這麼做能培養他面對不同挑戰的力量

李巖老師分享過一個自己家的故事:

暑假,我女兒第一天去夏令營,下午回來一進家門就趴在沙發上了,顯然是累得夠嗆。

之前兩週我們出去旅遊了,頭一天剛回到家,因為有時差,週日晚折騰到快1點才睡,週一早晨6點半就被揪起來了,夏令營的活動又都是運動項目,所以肯定筋疲力盡了。

這時候,姥姥過來問:“跳跳,今天怎麼樣,夏令營玩得開不開心?”女兒回答:“不開心,糟透了!”姥姥一聽這話就趕緊接著問:“喲,為什麼呀,怎麼了呀?”我女兒也就接著回答:“午飯難吃死了,校車太擠了。”姥姥不甘心,因為還是想聽到點正面信息,又問:“那你們的活動肯定挺好玩的吧。”“不好玩,一點都不好玩!這是我上過的最糟的夏令營。”

幫助孩子適應入園分離,父母這麼做能培養他面對不同挑戰的力量

第二天,因為頭天睡覺睡足了,她回家時候就沒那麼累了,吃完飯和我出去買了冰激凌,一邊吃一邊繪聲繪色地教我玩一個夏令營學的遊戲。

我問她是今天第一次玩的嗎,她說昨天就玩了,特別好玩。我又問還有什麼好玩的,她就又說了好幾個,總之,在她的描述中,夏令營的活動好玩極了。

夏令營為什麼在第一天是“上過的最糟的夏令營”,而第二天又變得“特別好玩”了呢?真的是因為兩天的活動有這麼天差地別嗎?

其實,相信大家也能看出來,兩天的活動在趣味性上,肯定沒什麼差別。差別在於孩子的心情。心情好的時候,她就想起了高興的事情,而心情不好的時候,想起來的就都是不順心的事情。

李巖老師說:“我女兒都快10歲了,還這麼不客觀呢,那麼對於剛要上幼兒園的孩子就更會是這樣。”

所以,總結經驗就是——

接園後,不要急於問“今天發生了什麼”、“今天怎麼樣”。小齡孩子對事情的的描述,多數是不符合我們大人的所謂客觀標準的。他的描述多半與當時的心情直接相關。

那麼接到孩子後第一件事應該做什麼呢?用我們常說的話就是:把孩子心中的“杯子”蓄滿。也就是,充分表達我們對孩子的愛與思念,充分接納孩子的各種情緒,保持家庭氣氛的輕鬆愉快,讓孩子可以放鬆下來,好好休息。

幫助孩子適應入園分離,父母這麼做能培養他面對不同挑戰的力量

第四類難題:不參與班級活動

孩子剛去幼兒園,總是黏著一個老師,不願進班,不參與班級活動,不和其他老師,同學互動怎麼辦?

答:先聽聽“過來人媽媽”的經驗。

我家妞當年也是一樣一樣的,就跟著生活老師,生活老師去哪,她就去哪,儼然生活老師的小尾巴。老師去端菜了,她就眼巴巴地看著門那邊,老師回來了她就跑過去。

"

入園季進入倒計時,無論孩子還是大人,這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根據以往經驗,我們總結了父母們最常遇到的四大類入園難題,從各個層面為父母提供支持,為孩子提供幫助。在每一個問答的背後,我們努力的方向都是——

不斷優化親子關係,通過持續為孩子提供愛與支持,培養孩子自身適應不同環境,面對不同挑戰的力量。

幫助孩子適應入園分離,父母這麼做能培養他面對不同挑戰的力量

第一類難題:送園難

送園路上,孩子不肯去,哭鬧,甚至掙脫大人的手往回跑……大人往往也有些手足無措,不知道怎麼辦才好。該怎麼安撫孩子的情緒,讓送園變得輕鬆一些呢?

答:我們首先要強調的是:分離焦慮是孩子的本能情緒,初入園階段哭鬧,甚至有強烈的情緒爆發是很正常的。

幫助孩子適應入園分離,父母這麼做能培養他面對不同挑戰的力量

所以家長首先要調整心態,不要有不切實際的期待,併為孩子的哭鬧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有備而來,就容易保持冷靜,這一點非常重要。

上學路上孩子的情緒基本有三種類型,對不同類型的情緒,我們的應對方法也不一樣。

一:孩子情緒很激烈,大哭著不去幼兒園。

這時候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抱慰”——把孩子抱進懷裡,一邊撫摸,一邊在他耳邊輕輕地說:“嗯,我知道,寶貝在幼兒園很想媽媽。”

或者,如果孩子曾經明確表達過害怕上幼兒園,那麼也可以說:“我知道,寶貝害怕上幼兒園,因為跟老師、跟小朋友還不太熟呢。”

幫助孩子適應入園分離,父母這麼做能培養他面對不同挑戰的力量

二:只是不高興,情緒低落,但並沒有哭。

這時候,大人可以認真而輕鬆地認同孩子的感受,比如說:“就是啊,我也不想上班,這樣就能跟寶貝待在一起了,最好黏在一起,永遠不分開。”

在孩子情緒不是很激烈的時候,可以嘗試認真但輕鬆的語言迴應,認可孩子的感受,也就是語言上的共情。同時,可以試探著發起一些帶有遊戲性質的互動,尤其是能傳遞親密和愛意的遊戲。

比如,跟孩子說:“我現在就想跟你黏在一起。”然後假裝在自己和孩子的身上塗上膠水,和孩子緊緊抱在一起。

幫助孩子適應入園分離,父母這麼做能培養他面對不同挑戰的力量

三:孩子情緒正常。

這種情況下,很適合歡樂的打鬧遊戲。

遊戲推薦

快跑摩托車:讓上學路變得好玩起來

在上學路上,大人或者孩子假裝變成火車或者汽車,摩托車,載著“乘客”去各種車站——垃圾桶站,電線杆站……走走停停,最後到幼兒園站(也可以想個別的名字,比如米奇妙妙屋)

大人是司機:

我是火車,嗚嗚…,我要出發啦,有沒有人要上車呀?小朋友請上車!

然後走一段就停下來,說,現在到了“垃圾桶”站,一會兒又停下來說,現在到了“鐵樹”站啦,一會兒又是什麼“電線杆站”…就這樣“停走停”的慢慢向幼兒園走去…

到門口了,就是“米奇妙妙屋”站了,我說“到站的乘客請下車,下午再見哦”,孩子下車時給他一個“親親印章”。

幫助孩子適應入園分離,父母這麼做能培養他面對不同挑戰的力量

孩子是司機:

讓孩子主導,給去幼兒園的路上站取名字,經過某些站的時候,大人可以假裝說什麼站到了,米奇下車了,大恐龍下車了……最後到了終點站幼兒園,媽媽下車,孩子開車會庫嘍!

絕大部分孩子都喜歡這類遊戲,一方面是因為遊戲中充滿各種好玩逗趣的元素,另一方面是因為孩子在遊戲中是指揮者,獲得了充分的掌控感。這是一個可以同時為孩子補充正情緒和力量感的遊戲。

第二類難題:嚴重分離焦慮

當孩子出現了嚴重的分離焦慮,一整天情緒不好,夜裡還做噩夢……出現這樣的情況,還要堅持送幼兒園嗎?

答:建議家長在這種時候,不要輕易地說不去幼兒園了,而是要再仔細觀察一下孩子的情況。

我們遇到過很多類似的情況,大部分都不是因為在幼兒園發生了什麼,而是整個家庭當中的氣氛太緊張了。(當然也不排除說確實在極個別的一些幼兒園做的不好,給孩子造成一些情緒上的困擾。)

但是,最多的困擾就是:父母忽視孩子與其分離之後所產生的情緒。

這裡說的“忽視”,包括:

批評孩子(“有什麼可哭的?你看,那個小朋友就不哭……)
跟孩子講道理(“你長大了,就應該上幼兒園了。”“小朋友都得上幼兒園”……),還有的家長覺得“上幼兒園沒有不哭的,哭哭就好了,所以任由孩子哭,
試圖用轉移注意力或者“賄賂”的方法讓孩子停止哭泣。

首先大人要全力冷靜下來,冷靜下來才能夠更客觀地評估情況。如果說家裡有可以改善的地方,那麼可以先從我們家庭內部入手。因為這樣是最快的。而想改變其他的環境(如:改變幼兒園,想改變老師的觀念……),則不是一下子能做到。

幫助孩子適應入園分離,父母這麼做能培養他面對不同挑戰的力量

我們一邊先改善家庭氛圍,同時再去仔細觀察。

在大部分案例中,改善家庭這個範圍就足夠解決問題了。除非確實是幼兒園裡面情況很不好,老師的情況不好,那麼這個時候可以考慮換一家幼兒園。

總而言之,孩子有這種激烈的情緒反應時,我們不要立刻就下結論認為幼兒園有問題了。我們應該從更多的方面去幫助孩子緩解情緒。

第三類難題:為什麼接園也哭?

不僅上學哭,放學接孩子的時候,孩子也哭,這是為什麼呢?是幼兒園裡發生什麼不好的事了嗎?

答:先提醒大家,接到孩子時,孩子有可能會哭。通常,這並不說明孩子今天過得不好。

即便確實發生了什麼不高興的事,咱們也要控制好自己,應該首先用鎮定的態度來安慰孩子的心情,然後再找機會了解事情。

幫助孩子適應入園分離,父母這麼做能培養他面對不同挑戰的力量

李巖老師分享過一個自己家的故事:

暑假,我女兒第一天去夏令營,下午回來一進家門就趴在沙發上了,顯然是累得夠嗆。

之前兩週我們出去旅遊了,頭一天剛回到家,因為有時差,週日晚折騰到快1點才睡,週一早晨6點半就被揪起來了,夏令營的活動又都是運動項目,所以肯定筋疲力盡了。

這時候,姥姥過來問:“跳跳,今天怎麼樣,夏令營玩得開不開心?”女兒回答:“不開心,糟透了!”姥姥一聽這話就趕緊接著問:“喲,為什麼呀,怎麼了呀?”我女兒也就接著回答:“午飯難吃死了,校車太擠了。”姥姥不甘心,因為還是想聽到點正面信息,又問:“那你們的活動肯定挺好玩的吧。”“不好玩,一點都不好玩!這是我上過的最糟的夏令營。”

幫助孩子適應入園分離,父母這麼做能培養他面對不同挑戰的力量

第二天,因為頭天睡覺睡足了,她回家時候就沒那麼累了,吃完飯和我出去買了冰激凌,一邊吃一邊繪聲繪色地教我玩一個夏令營學的遊戲。

我問她是今天第一次玩的嗎,她說昨天就玩了,特別好玩。我又問還有什麼好玩的,她就又說了好幾個,總之,在她的描述中,夏令營的活動好玩極了。

夏令營為什麼在第一天是“上過的最糟的夏令營”,而第二天又變得“特別好玩”了呢?真的是因為兩天的活動有這麼天差地別嗎?

其實,相信大家也能看出來,兩天的活動在趣味性上,肯定沒什麼差別。差別在於孩子的心情。心情好的時候,她就想起了高興的事情,而心情不好的時候,想起來的就都是不順心的事情。

李巖老師說:“我女兒都快10歲了,還這麼不客觀呢,那麼對於剛要上幼兒園的孩子就更會是這樣。”

所以,總結經驗就是——

接園後,不要急於問“今天發生了什麼”、“今天怎麼樣”。小齡孩子對事情的的描述,多數是不符合我們大人的所謂客觀標準的。他的描述多半與當時的心情直接相關。

那麼接到孩子後第一件事應該做什麼呢?用我們常說的話就是:把孩子心中的“杯子”蓄滿。也就是,充分表達我們對孩子的愛與思念,充分接納孩子的各種情緒,保持家庭氣氛的輕鬆愉快,讓孩子可以放鬆下來,好好休息。

幫助孩子適應入園分離,父母這麼做能培養他面對不同挑戰的力量

第四類難題:不參與班級活動

孩子剛去幼兒園,總是黏著一個老師,不願進班,不參與班級活動,不和其他老師,同學互動怎麼辦?

答:先聽聽“過來人媽媽”的經驗。

我家妞當年也是一樣一樣的,就跟著生活老師,生活老師去哪,她就去哪,儼然生活老師的小尾巴。老師去端菜了,她就眼巴巴地看著門那邊,老師回來了她就跑過去。

幫助孩子適應入園分離,父母這麼做能培養他面對不同挑戰的力量

其實,這位老師可以說就是孩子在幼兒園找的避風港灣哈。想想看,如果咱們大人到一個陌生的地方,肯定也會願意跟著一個熟悉的人。

我的建議是:

媽媽接園的時候,如果園方允許,可以帶著孩子在操場或者幼兒園附近玩一會,增加孩子對幼兒園的愉快記憶。

週末約上幾個幼兒園的小朋友媽媽和孩子一起去公園或者廣場玩玩,孩子們彼此熟悉了,就會喜歡一起玩了。

再聽聽幼兒園老師說:

媽媽別擔心,寶貝現在這個現象是正常的。

孩子在幼兒園適應階段一般會經歷這樣的過程:會先黏其中一位老師,和這位老師建立聯結,這個過程是孩子與新環境建立初步信任的過程;以後逐漸和所有老師建立聯結;然後和小朋友建立聯結。

這個階段是很多新生都會經歷的(因個體差異所需時間長短不同而已)。孩子在逐漸平靜下來,用自己的節奏去接受、信任這個環境。

如果孩子不參與活動,可以與老師溝通,不強迫孩子必須進入課堂,如果可以的話,允許孩子坐在他覺得舒服的地方上課。

強迫孩子反而會讓他對新環境更加沒有安全感。所以,儘量給孩子時間。

"

入園季進入倒計時,無論孩子還是大人,這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根據以往經驗,我們總結了父母們最常遇到的四大類入園難題,從各個層面為父母提供支持,為孩子提供幫助。在每一個問答的背後,我們努力的方向都是——

不斷優化親子關係,通過持續為孩子提供愛與支持,培養孩子自身適應不同環境,面對不同挑戰的力量。

幫助孩子適應入園分離,父母這麼做能培養他面對不同挑戰的力量

第一類難題:送園難

送園路上,孩子不肯去,哭鬧,甚至掙脫大人的手往回跑……大人往往也有些手足無措,不知道怎麼辦才好。該怎麼安撫孩子的情緒,讓送園變得輕鬆一些呢?

答:我們首先要強調的是:分離焦慮是孩子的本能情緒,初入園階段哭鬧,甚至有強烈的情緒爆發是很正常的。

幫助孩子適應入園分離,父母這麼做能培養他面對不同挑戰的力量

所以家長首先要調整心態,不要有不切實際的期待,併為孩子的哭鬧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有備而來,就容易保持冷靜,這一點非常重要。

上學路上孩子的情緒基本有三種類型,對不同類型的情緒,我們的應對方法也不一樣。

一:孩子情緒很激烈,大哭著不去幼兒園。

這時候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抱慰”——把孩子抱進懷裡,一邊撫摸,一邊在他耳邊輕輕地說:“嗯,我知道,寶貝在幼兒園很想媽媽。”

或者,如果孩子曾經明確表達過害怕上幼兒園,那麼也可以說:“我知道,寶貝害怕上幼兒園,因為跟老師、跟小朋友還不太熟呢。”

幫助孩子適應入園分離,父母這麼做能培養他面對不同挑戰的力量

二:只是不高興,情緒低落,但並沒有哭。

這時候,大人可以認真而輕鬆地認同孩子的感受,比如說:“就是啊,我也不想上班,這樣就能跟寶貝待在一起了,最好黏在一起,永遠不分開。”

在孩子情緒不是很激烈的時候,可以嘗試認真但輕鬆的語言迴應,認可孩子的感受,也就是語言上的共情。同時,可以試探著發起一些帶有遊戲性質的互動,尤其是能傳遞親密和愛意的遊戲。

比如,跟孩子說:“我現在就想跟你黏在一起。”然後假裝在自己和孩子的身上塗上膠水,和孩子緊緊抱在一起。

幫助孩子適應入園分離,父母這麼做能培養他面對不同挑戰的力量

三:孩子情緒正常。

這種情況下,很適合歡樂的打鬧遊戲。

遊戲推薦

快跑摩托車:讓上學路變得好玩起來

在上學路上,大人或者孩子假裝變成火車或者汽車,摩托車,載著“乘客”去各種車站——垃圾桶站,電線杆站……走走停停,最後到幼兒園站(也可以想個別的名字,比如米奇妙妙屋)

大人是司機:

我是火車,嗚嗚…,我要出發啦,有沒有人要上車呀?小朋友請上車!

然後走一段就停下來,說,現在到了“垃圾桶”站,一會兒又停下來說,現在到了“鐵樹”站啦,一會兒又是什麼“電線杆站”…就這樣“停走停”的慢慢向幼兒園走去…

到門口了,就是“米奇妙妙屋”站了,我說“到站的乘客請下車,下午再見哦”,孩子下車時給他一個“親親印章”。

幫助孩子適應入園分離,父母這麼做能培養他面對不同挑戰的力量

孩子是司機:

讓孩子主導,給去幼兒園的路上站取名字,經過某些站的時候,大人可以假裝說什麼站到了,米奇下車了,大恐龍下車了……最後到了終點站幼兒園,媽媽下車,孩子開車會庫嘍!

絕大部分孩子都喜歡這類遊戲,一方面是因為遊戲中充滿各種好玩逗趣的元素,另一方面是因為孩子在遊戲中是指揮者,獲得了充分的掌控感。這是一個可以同時為孩子補充正情緒和力量感的遊戲。

第二類難題:嚴重分離焦慮

當孩子出現了嚴重的分離焦慮,一整天情緒不好,夜裡還做噩夢……出現這樣的情況,還要堅持送幼兒園嗎?

答:建議家長在這種時候,不要輕易地說不去幼兒園了,而是要再仔細觀察一下孩子的情況。

我們遇到過很多類似的情況,大部分都不是因為在幼兒園發生了什麼,而是整個家庭當中的氣氛太緊張了。(當然也不排除說確實在極個別的一些幼兒園做的不好,給孩子造成一些情緒上的困擾。)

但是,最多的困擾就是:父母忽視孩子與其分離之後所產生的情緒。

這裡說的“忽視”,包括:

批評孩子(“有什麼可哭的?你看,那個小朋友就不哭……)
跟孩子講道理(“你長大了,就應該上幼兒園了。”“小朋友都得上幼兒園”……),還有的家長覺得“上幼兒園沒有不哭的,哭哭就好了,所以任由孩子哭,
試圖用轉移注意力或者“賄賂”的方法讓孩子停止哭泣。

首先大人要全力冷靜下來,冷靜下來才能夠更客觀地評估情況。如果說家裡有可以改善的地方,那麼可以先從我們家庭內部入手。因為這樣是最快的。而想改變其他的環境(如:改變幼兒園,想改變老師的觀念……),則不是一下子能做到。

幫助孩子適應入園分離,父母這麼做能培養他面對不同挑戰的力量

我們一邊先改善家庭氛圍,同時再去仔細觀察。

在大部分案例中,改善家庭這個範圍就足夠解決問題了。除非確實是幼兒園裡面情況很不好,老師的情況不好,那麼這個時候可以考慮換一家幼兒園。

總而言之,孩子有這種激烈的情緒反應時,我們不要立刻就下結論認為幼兒園有問題了。我們應該從更多的方面去幫助孩子緩解情緒。

第三類難題:為什麼接園也哭?

不僅上學哭,放學接孩子的時候,孩子也哭,這是為什麼呢?是幼兒園裡發生什麼不好的事了嗎?

答:先提醒大家,接到孩子時,孩子有可能會哭。通常,這並不說明孩子今天過得不好。

即便確實發生了什麼不高興的事,咱們也要控制好自己,應該首先用鎮定的態度來安慰孩子的心情,然後再找機會了解事情。

幫助孩子適應入園分離,父母這麼做能培養他面對不同挑戰的力量

李巖老師分享過一個自己家的故事:

暑假,我女兒第一天去夏令營,下午回來一進家門就趴在沙發上了,顯然是累得夠嗆。

之前兩週我們出去旅遊了,頭一天剛回到家,因為有時差,週日晚折騰到快1點才睡,週一早晨6點半就被揪起來了,夏令營的活動又都是運動項目,所以肯定筋疲力盡了。

這時候,姥姥過來問:“跳跳,今天怎麼樣,夏令營玩得開不開心?”女兒回答:“不開心,糟透了!”姥姥一聽這話就趕緊接著問:“喲,為什麼呀,怎麼了呀?”我女兒也就接著回答:“午飯難吃死了,校車太擠了。”姥姥不甘心,因為還是想聽到點正面信息,又問:“那你們的活動肯定挺好玩的吧。”“不好玩,一點都不好玩!這是我上過的最糟的夏令營。”

幫助孩子適應入園分離,父母這麼做能培養他面對不同挑戰的力量

第二天,因為頭天睡覺睡足了,她回家時候就沒那麼累了,吃完飯和我出去買了冰激凌,一邊吃一邊繪聲繪色地教我玩一個夏令營學的遊戲。

我問她是今天第一次玩的嗎,她說昨天就玩了,特別好玩。我又問還有什麼好玩的,她就又說了好幾個,總之,在她的描述中,夏令營的活動好玩極了。

夏令營為什麼在第一天是“上過的最糟的夏令營”,而第二天又變得“特別好玩”了呢?真的是因為兩天的活動有這麼天差地別嗎?

其實,相信大家也能看出來,兩天的活動在趣味性上,肯定沒什麼差別。差別在於孩子的心情。心情好的時候,她就想起了高興的事情,而心情不好的時候,想起來的就都是不順心的事情。

李巖老師說:“我女兒都快10歲了,還這麼不客觀呢,那麼對於剛要上幼兒園的孩子就更會是這樣。”

所以,總結經驗就是——

接園後,不要急於問“今天發生了什麼”、“今天怎麼樣”。小齡孩子對事情的的描述,多數是不符合我們大人的所謂客觀標準的。他的描述多半與當時的心情直接相關。

那麼接到孩子後第一件事應該做什麼呢?用我們常說的話就是:把孩子心中的“杯子”蓄滿。也就是,充分表達我們對孩子的愛與思念,充分接納孩子的各種情緒,保持家庭氣氛的輕鬆愉快,讓孩子可以放鬆下來,好好休息。

幫助孩子適應入園分離,父母這麼做能培養他面對不同挑戰的力量

第四類難題:不參與班級活動

孩子剛去幼兒園,總是黏著一個老師,不願進班,不參與班級活動,不和其他老師,同學互動怎麼辦?

答:先聽聽“過來人媽媽”的經驗。

我家妞當年也是一樣一樣的,就跟著生活老師,生活老師去哪,她就去哪,儼然生活老師的小尾巴。老師去端菜了,她就眼巴巴地看著門那邊,老師回來了她就跑過去。

幫助孩子適應入園分離,父母這麼做能培養他面對不同挑戰的力量

其實,這位老師可以說就是孩子在幼兒園找的避風港灣哈。想想看,如果咱們大人到一個陌生的地方,肯定也會願意跟著一個熟悉的人。

我的建議是:

媽媽接園的時候,如果園方允許,可以帶著孩子在操場或者幼兒園附近玩一會,增加孩子對幼兒園的愉快記憶。

週末約上幾個幼兒園的小朋友媽媽和孩子一起去公園或者廣場玩玩,孩子們彼此熟悉了,就會喜歡一起玩了。

再聽聽幼兒園老師說:

媽媽別擔心,寶貝現在這個現象是正常的。

孩子在幼兒園適應階段一般會經歷這樣的過程:會先黏其中一位老師,和這位老師建立聯結,這個過程是孩子與新環境建立初步信任的過程;以後逐漸和所有老師建立聯結;然後和小朋友建立聯結。

這個階段是很多新生都會經歷的(因個體差異所需時間長短不同而已)。孩子在逐漸平靜下來,用自己的節奏去接受、信任這個環境。

如果孩子不參與活動,可以與老師溝通,不強迫孩子必須進入課堂,如果可以的話,允許孩子坐在他覺得舒服的地方上課。

強迫孩子反而會讓他對新環境更加沒有安全感。所以,儘量給孩子時間。

幫助孩子適應入園分離,父母這麼做能培養他面對不同挑戰的力量

上面這些問題,僅僅是我們面對的入園問題的一部分。

孩子入園適應,絕不僅僅是鍛鍊好自理能力,提前參觀幼兒園,買個新書包……這麼簡單。

因為是第一次面對長時間的親子分離,幾乎每個家庭,每個孩子,都會經歷一段難熬的時間,會各自面對不同的挑戰。這段經歷,又剛好是幫助孩子打好安全感和自信心的基礎,培養長期的適應能力的重要過程。爸爸媽媽一定要好好陪著孩子度過噢!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