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社交能力差,父母只需要這麼做,再也不怕他交不到朋友了'

"

今天一開始先來請教大家兩個問題,身為父母親,以下兩的狀況,您覺得哪一個您會更關注呢?

第一個:孩子今天回來跟您說:“我今天沒考好,但是我的同學都喜歡跟我玩。”

第二個:你的孩子回來跟您說:“我的同學都不跟我玩,但是我考試考得很好,我考了第一名。”

請問您覺得這兩個狀況哪一個您會更關注,或者是哪一個其實更值得爸媽關注呢?

如果您問心理學家的話,心理學家們的答案肯定是:人際關係比學習成績更值的爸爸媽媽關注。這是為什麼呢?孩子上了學,明明學習成績就很重要。沒錯,然而把孩子送到學校,跟同學們一起學習,這個人際交往能力上的成長,更是父母親應該關注的孩子有沒有成長的一個重要點。

"

今天一開始先來請教大家兩個問題,身為父母親,以下兩的狀況,您覺得哪一個您會更關注呢?

第一個:孩子今天回來跟您說:“我今天沒考好,但是我的同學都喜歡跟我玩。”

第二個:你的孩子回來跟您說:“我的同學都不跟我玩,但是我考試考得很好,我考了第一名。”

請問您覺得這兩個狀況哪一個您會更關注,或者是哪一個其實更值得爸媽關注呢?

如果您問心理學家的話,心理學家們的答案肯定是:人際關係比學習成績更值的爸爸媽媽關注。這是為什麼呢?孩子上了學,明明學習成績就很重要。沒錯,然而把孩子送到學校,跟同學們一起學習,這個人際交往能力上的成長,更是父母親應該關注的孩子有沒有成長的一個重要點。

孩子社交能力差,父母只需要這麼做,再也不怕他交不到朋友了

過去有很多的心理學研究發現,孩子的人際關係比當下的學習成績更能夠預測他長大之後的幸福跟快樂感。其實這很容易理解的,請您想一想,當年我們自己讀書時,班上那些特別有人緣的同學們,你就會知道他們不但當時開心,現在工作之後,工作應該比較順遂,而且有很多的朋友,自己會過的比較開心許多。

而再換一個角度仔細想想,恐怕就會發現當時某一科考100分或者某一次考第一名,跟現在自己的工作表現以及生活的幸福感,其實關係不大。所以各位就可以倒退回來,你就會意識到,孩子現在學習人際交往對他未來整個人生有多重要,所以即使你覺得學習很重要,也千萬別忘了人際能力更重要。

我想起有一次,我碰到一個大班的孩子,我問他:“親愛的,請問你在幼兒園最好的朋友是誰?”
然後這個寶寶看了我一眼說:“我沒有朋友。”
他的媽媽立刻補充說:“這也是我們一直很擔心的,他在學校都不太跟人來往,都沒有朋友。然後老謝也說,他在班上總是獨來獨往了,就不跟別人交朋友的。”
而這個寶寶聽到媽媽這麼說,他立刻說了一句:“我討厭去幼兒園,他們都不跟我玩。”

其實孩子心裡頭是非常希望跟別的小朋友一起玩,但是目前沒有辦法達到這個狀況。如果家裡的孩子發生這樣的狀況,不管他是幼兒園小學或者是青少年,爸爸媽媽都該做些什麼來幫助他。

1、如果你希望有一個好的開端的話呢,跟孩子一起制定一個合理的人際交往目標是重要的。

例如,請你跟孩子一起坐下來,想一想有哪些行為自己可以做一些調整,很可能就會讓別人更喜歡跟自己來往。所以建議您可以這樣對孩子發問說:“好的,我們一起來想想有什麼行為你覺得如果你這樣子做了一些調整,別人就會更知道你很樂意跟他們來往,你會是一個很好的朋友了,有哪些行為呢?”

"

今天一開始先來請教大家兩個問題,身為父母親,以下兩的狀況,您覺得哪一個您會更關注呢?

第一個:孩子今天回來跟您說:“我今天沒考好,但是我的同學都喜歡跟我玩。”

第二個:你的孩子回來跟您說:“我的同學都不跟我玩,但是我考試考得很好,我考了第一名。”

請問您覺得這兩個狀況哪一個您會更關注,或者是哪一個其實更值得爸媽關注呢?

如果您問心理學家的話,心理學家們的答案肯定是:人際關係比學習成績更值的爸爸媽媽關注。這是為什麼呢?孩子上了學,明明學習成績就很重要。沒錯,然而把孩子送到學校,跟同學們一起學習,這個人際交往能力上的成長,更是父母親應該關注的孩子有沒有成長的一個重要點。

孩子社交能力差,父母只需要這麼做,再也不怕他交不到朋友了

過去有很多的心理學研究發現,孩子的人際關係比當下的學習成績更能夠預測他長大之後的幸福跟快樂感。其實這很容易理解的,請您想一想,當年我們自己讀書時,班上那些特別有人緣的同學們,你就會知道他們不但當時開心,現在工作之後,工作應該比較順遂,而且有很多的朋友,自己會過的比較開心許多。

而再換一個角度仔細想想,恐怕就會發現當時某一科考100分或者某一次考第一名,跟現在自己的工作表現以及生活的幸福感,其實關係不大。所以各位就可以倒退回來,你就會意識到,孩子現在學習人際交往對他未來整個人生有多重要,所以即使你覺得學習很重要,也千萬別忘了人際能力更重要。

我想起有一次,我碰到一個大班的孩子,我問他:“親愛的,請問你在幼兒園最好的朋友是誰?”
然後這個寶寶看了我一眼說:“我沒有朋友。”
他的媽媽立刻補充說:“這也是我們一直很擔心的,他在學校都不太跟人來往,都沒有朋友。然後老謝也說,他在班上總是獨來獨往了,就不跟別人交朋友的。”
而這個寶寶聽到媽媽這麼說,他立刻說了一句:“我討厭去幼兒園,他們都不跟我玩。”

其實孩子心裡頭是非常希望跟別的小朋友一起玩,但是目前沒有辦法達到這個狀況。如果家裡的孩子發生這樣的狀況,不管他是幼兒園小學或者是青少年,爸爸媽媽都該做些什麼來幫助他。

1、如果你希望有一個好的開端的話呢,跟孩子一起制定一個合理的人際交往目標是重要的。

例如,請你跟孩子一起坐下來,想一想有哪些行為自己可以做一些調整,很可能就會讓別人更喜歡跟自己來往。所以建議您可以這樣對孩子發問說:“好的,我們一起來想想有什麼行為你覺得如果你這樣子做了一些調整,別人就會更知道你很樂意跟他們來往,你會是一個很好的朋友了,有哪些行為呢?”

孩子社交能力差,父母只需要這麼做,再也不怕他交不到朋友了

這樣一想,可怕孩子就會想到了曾經被同學們抱怨過了一些行為,例如,“嗯,我可以不再搶話,當別的同學說話的時候呢,我不會打斷他們,然後就把話搶過來都在找自己自己如何如何好,都忘記了他們剛才講什麼”。

那麼當這些答案慢慢浮現之後呢?接下來,父母親要做的就是坐下來,跟孩子一起討論來制定一個比較合理的目標,一起去努力,剛剛談的那些行為,其實是一個努力的方向,但並不是一個明確的目標,建議爸媽應該要幫助孩子制定這個明確的目標。例如,“我再也不打斷同學說話了”,這個其實對孩子來講一下子要做到是有難度的,然而另外一個目標是,“本週我打斷同學說話的次數,要比以前少一半或者是我只能夠做三次”, 可以用這樣子很明確的目標呢,把它給制定下來,孩子就會覺得“這個我可以做到的,我脾氣很急,我常常會想打斷別人搶別人的話,然而讓我一次做到很難,但是我慢慢改進是有可能的”,所以孩子會產生的動力,開始關注自己在這方面的言行。

另外,如果這個孩子平常很少主動去跟別的小朋友打交道,爸爸媽媽也可以幫他制定一個合理的行為目標,例如,這一週,我們要去跟三個小朋友主動的說,“我願意跟你一起玩”。可以一起看書一起打遊戲等等,這個明確目標,爸爸媽媽就可以幫助他去確認是不是都有做到和執行。

2、在制定了合理的行為目標之後,接下來就是要開始採取行動了。

特別提醒,許多爸媽其實都低估了一件事,就是當孩子要發起人際交往,要想辦法加入到這些小夥伴當中,這個第一步所需要的能力。為什麼呢?你會發現其實很多孩子,他是想跟別人在一起的,但是他一出手,別人就嚇暈了,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所以往往都是在一開始就沒搞好。

"

今天一開始先來請教大家兩個問題,身為父母親,以下兩的狀況,您覺得哪一個您會更關注呢?

第一個:孩子今天回來跟您說:“我今天沒考好,但是我的同學都喜歡跟我玩。”

第二個:你的孩子回來跟您說:“我的同學都不跟我玩,但是我考試考得很好,我考了第一名。”

請問您覺得這兩個狀況哪一個您會更關注,或者是哪一個其實更值得爸媽關注呢?

如果您問心理學家的話,心理學家們的答案肯定是:人際關係比學習成績更值的爸爸媽媽關注。這是為什麼呢?孩子上了學,明明學習成績就很重要。沒錯,然而把孩子送到學校,跟同學們一起學習,這個人際交往能力上的成長,更是父母親應該關注的孩子有沒有成長的一個重要點。

孩子社交能力差,父母只需要這麼做,再也不怕他交不到朋友了

過去有很多的心理學研究發現,孩子的人際關係比當下的學習成績更能夠預測他長大之後的幸福跟快樂感。其實這很容易理解的,請您想一想,當年我們自己讀書時,班上那些特別有人緣的同學們,你就會知道他們不但當時開心,現在工作之後,工作應該比較順遂,而且有很多的朋友,自己會過的比較開心許多。

而再換一個角度仔細想想,恐怕就會發現當時某一科考100分或者某一次考第一名,跟現在自己的工作表現以及生活的幸福感,其實關係不大。所以各位就可以倒退回來,你就會意識到,孩子現在學習人際交往對他未來整個人生有多重要,所以即使你覺得學習很重要,也千萬別忘了人際能力更重要。

我想起有一次,我碰到一個大班的孩子,我問他:“親愛的,請問你在幼兒園最好的朋友是誰?”
然後這個寶寶看了我一眼說:“我沒有朋友。”
他的媽媽立刻補充說:“這也是我們一直很擔心的,他在學校都不太跟人來往,都沒有朋友。然後老謝也說,他在班上總是獨來獨往了,就不跟別人交朋友的。”
而這個寶寶聽到媽媽這麼說,他立刻說了一句:“我討厭去幼兒園,他們都不跟我玩。”

其實孩子心裡頭是非常希望跟別的小朋友一起玩,但是目前沒有辦法達到這個狀況。如果家裡的孩子發生這樣的狀況,不管他是幼兒園小學或者是青少年,爸爸媽媽都該做些什麼來幫助他。

1、如果你希望有一個好的開端的話呢,跟孩子一起制定一個合理的人際交往目標是重要的。

例如,請你跟孩子一起坐下來,想一想有哪些行為自己可以做一些調整,很可能就會讓別人更喜歡跟自己來往。所以建議您可以這樣對孩子發問說:“好的,我們一起來想想有什麼行為你覺得如果你這樣子做了一些調整,別人就會更知道你很樂意跟他們來往,你會是一個很好的朋友了,有哪些行為呢?”

孩子社交能力差,父母只需要這麼做,再也不怕他交不到朋友了

這樣一想,可怕孩子就會想到了曾經被同學們抱怨過了一些行為,例如,“嗯,我可以不再搶話,當別的同學說話的時候呢,我不會打斷他們,然後就把話搶過來都在找自己自己如何如何好,都忘記了他們剛才講什麼”。

那麼當這些答案慢慢浮現之後呢?接下來,父母親要做的就是坐下來,跟孩子一起討論來制定一個比較合理的目標,一起去努力,剛剛談的那些行為,其實是一個努力的方向,但並不是一個明確的目標,建議爸媽應該要幫助孩子制定這個明確的目標。例如,“我再也不打斷同學說話了”,這個其實對孩子來講一下子要做到是有難度的,然而另外一個目標是,“本週我打斷同學說話的次數,要比以前少一半或者是我只能夠做三次”, 可以用這樣子很明確的目標呢,把它給制定下來,孩子就會覺得“這個我可以做到的,我脾氣很急,我常常會想打斷別人搶別人的話,然而讓我一次做到很難,但是我慢慢改進是有可能的”,所以孩子會產生的動力,開始關注自己在這方面的言行。

另外,如果這個孩子平常很少主動去跟別的小朋友打交道,爸爸媽媽也可以幫他制定一個合理的行為目標,例如,這一週,我們要去跟三個小朋友主動的說,“我願意跟你一起玩”。可以一起看書一起打遊戲等等,這個明確目標,爸爸媽媽就可以幫助他去確認是不是都有做到和執行。

2、在制定了合理的行為目標之後,接下來就是要開始採取行動了。

特別提醒,許多爸媽其實都低估了一件事,就是當孩子要發起人際交往,要想辦法加入到這些小夥伴當中,這個第一步所需要的能力。為什麼呢?你會發現其實很多孩子,他是想跟別人在一起的,但是他一出手,別人就嚇暈了,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所以往往都是在一開始就沒搞好。

孩子社交能力差,父母只需要這麼做,再也不怕他交不到朋友了

例如,我見過一個初中的男生,一見到同學先在他們的臉上輕輕打一下,同學當然不爽,可是我問他為什麼這麼做,他告訴我說“我是在告訴他,我來了,你們可以跟我一起玩”。這當然把別人都嚇暈了,而對小孩來講,往往他會有一些行動讓別人會誤會,以為他在發脾氣,比如他一見到朋友就就大叫,其實他是想表達他來了,他好高興看到他們,但是別的小朋友被他給嚇壞了,因此往往轉身就逃。

所以,如果您發現孩子往往是在跟別人互動的一開始就碰了一鼻子灰,那麼其實您特別需要幫忙孩子的去告訴他怎麼開始,那到底可以做些什麼呢?

1、 要等待和觀察

父母親應該教孩子,在開始跟別人說話之前先要等等,觀察一下他們在做什麼,看著這些同學聊得很開心,他們在聊什麼呢?他們在玩什麼呢?現在開口說話好嗎?我會打斷別人嗎?還是我應該在旁邊稍等一會兒,等大家發表的差不多了,然後我再來發表自己意見。 一個好方法是爸媽可以利用角色扮演來幫助孩子練習,並且獲得這樣子的開場能力。

例如,您可以扮演他的同學,假裝跟另外一個同學在聊得很開心,你開始說,“我好喜歡我這個偶像,他最近出了一個新的專輯,我才去聽過他的演唱會等等”。聊著聊著你可以停下來說,“請問你覺得現在加入我們談話好嗎?還是要稍微再等一會兒呢,如果你現在說喜歡跟同意我剛剛講的話比較好的,還是你會說你討厭那個偶像,你為什麼喜歡這個偶像呢?說哪一個話你覺得正在聊天的我會覺得比較喜歡跟你說話呢?”

"

今天一開始先來請教大家兩個問題,身為父母親,以下兩的狀況,您覺得哪一個您會更關注呢?

第一個:孩子今天回來跟您說:“我今天沒考好,但是我的同學都喜歡跟我玩。”

第二個:你的孩子回來跟您說:“我的同學都不跟我玩,但是我考試考得很好,我考了第一名。”

請問您覺得這兩個狀況哪一個您會更關注,或者是哪一個其實更值得爸媽關注呢?

如果您問心理學家的話,心理學家們的答案肯定是:人際關係比學習成績更值的爸爸媽媽關注。這是為什麼呢?孩子上了學,明明學習成績就很重要。沒錯,然而把孩子送到學校,跟同學們一起學習,這個人際交往能力上的成長,更是父母親應該關注的孩子有沒有成長的一個重要點。

孩子社交能力差,父母只需要這麼做,再也不怕他交不到朋友了

過去有很多的心理學研究發現,孩子的人際關係比當下的學習成績更能夠預測他長大之後的幸福跟快樂感。其實這很容易理解的,請您想一想,當年我們自己讀書時,班上那些特別有人緣的同學們,你就會知道他們不但當時開心,現在工作之後,工作應該比較順遂,而且有很多的朋友,自己會過的比較開心許多。

而再換一個角度仔細想想,恐怕就會發現當時某一科考100分或者某一次考第一名,跟現在自己的工作表現以及生活的幸福感,其實關係不大。所以各位就可以倒退回來,你就會意識到,孩子現在學習人際交往對他未來整個人生有多重要,所以即使你覺得學習很重要,也千萬別忘了人際能力更重要。

我想起有一次,我碰到一個大班的孩子,我問他:“親愛的,請問你在幼兒園最好的朋友是誰?”
然後這個寶寶看了我一眼說:“我沒有朋友。”
他的媽媽立刻補充說:“這也是我們一直很擔心的,他在學校都不太跟人來往,都沒有朋友。然後老謝也說,他在班上總是獨來獨往了,就不跟別人交朋友的。”
而這個寶寶聽到媽媽這麼說,他立刻說了一句:“我討厭去幼兒園,他們都不跟我玩。”

其實孩子心裡頭是非常希望跟別的小朋友一起玩,但是目前沒有辦法達到這個狀況。如果家裡的孩子發生這樣的狀況,不管他是幼兒園小學或者是青少年,爸爸媽媽都該做些什麼來幫助他。

1、如果你希望有一個好的開端的話呢,跟孩子一起制定一個合理的人際交往目標是重要的。

例如,請你跟孩子一起坐下來,想一想有哪些行為自己可以做一些調整,很可能就會讓別人更喜歡跟自己來往。所以建議您可以這樣對孩子發問說:“好的,我們一起來想想有什麼行為你覺得如果你這樣子做了一些調整,別人就會更知道你很樂意跟他們來往,你會是一個很好的朋友了,有哪些行為呢?”

孩子社交能力差,父母只需要這麼做,再也不怕他交不到朋友了

這樣一想,可怕孩子就會想到了曾經被同學們抱怨過了一些行為,例如,“嗯,我可以不再搶話,當別的同學說話的時候呢,我不會打斷他們,然後就把話搶過來都在找自己自己如何如何好,都忘記了他們剛才講什麼”。

那麼當這些答案慢慢浮現之後呢?接下來,父母親要做的就是坐下來,跟孩子一起討論來制定一個比較合理的目標,一起去努力,剛剛談的那些行為,其實是一個努力的方向,但並不是一個明確的目標,建議爸媽應該要幫助孩子制定這個明確的目標。例如,“我再也不打斷同學說話了”,這個其實對孩子來講一下子要做到是有難度的,然而另外一個目標是,“本週我打斷同學說話的次數,要比以前少一半或者是我只能夠做三次”, 可以用這樣子很明確的目標呢,把它給制定下來,孩子就會覺得“這個我可以做到的,我脾氣很急,我常常會想打斷別人搶別人的話,然而讓我一次做到很難,但是我慢慢改進是有可能的”,所以孩子會產生的動力,開始關注自己在這方面的言行。

另外,如果這個孩子平常很少主動去跟別的小朋友打交道,爸爸媽媽也可以幫他制定一個合理的行為目標,例如,這一週,我們要去跟三個小朋友主動的說,“我願意跟你一起玩”。可以一起看書一起打遊戲等等,這個明確目標,爸爸媽媽就可以幫助他去確認是不是都有做到和執行。

2、在制定了合理的行為目標之後,接下來就是要開始採取行動了。

特別提醒,許多爸媽其實都低估了一件事,就是當孩子要發起人際交往,要想辦法加入到這些小夥伴當中,這個第一步所需要的能力。為什麼呢?你會發現其實很多孩子,他是想跟別人在一起的,但是他一出手,別人就嚇暈了,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所以往往都是在一開始就沒搞好。

孩子社交能力差,父母只需要這麼做,再也不怕他交不到朋友了

例如,我見過一個初中的男生,一見到同學先在他們的臉上輕輕打一下,同學當然不爽,可是我問他為什麼這麼做,他告訴我說“我是在告訴他,我來了,你們可以跟我一起玩”。這當然把別人都嚇暈了,而對小孩來講,往往他會有一些行動讓別人會誤會,以為他在發脾氣,比如他一見到朋友就就大叫,其實他是想表達他來了,他好高興看到他們,但是別的小朋友被他給嚇壞了,因此往往轉身就逃。

所以,如果您發現孩子往往是在跟別人互動的一開始就碰了一鼻子灰,那麼其實您特別需要幫忙孩子的去告訴他怎麼開始,那到底可以做些什麼呢?

1、 要等待和觀察

父母親應該教孩子,在開始跟別人說話之前先要等等,觀察一下他們在做什麼,看著這些同學聊得很開心,他們在聊什麼呢?他們在玩什麼呢?現在開口說話好嗎?我會打斷別人嗎?還是我應該在旁邊稍等一會兒,等大家發表的差不多了,然後我再來發表自己意見。 一個好方法是爸媽可以利用角色扮演來幫助孩子練習,並且獲得這樣子的開場能力。

例如,您可以扮演他的同學,假裝跟另外一個同學在聊得很開心,你開始說,“我好喜歡我這個偶像,他最近出了一個新的專輯,我才去聽過他的演唱會等等”。聊著聊著你可以停下來說,“請問你覺得現在加入我們談話好嗎?還是要稍微再等一會兒呢,如果你現在說喜歡跟同意我剛剛講的話比較好的,還是你會說你討厭那個偶像,你為什麼喜歡這個偶像呢?說哪一個話你覺得正在聊天的我會覺得比較喜歡跟你說話呢?”

孩子社交能力差,父母只需要這麼做,再也不怕他交不到朋友了

2、角色扮演

爸媽就可以用這樣子的方式來幫助孩子去判斷什麼時機開口,開口說什麼話會更好,如果有可能還可以角色對調,讓他演那個同學,您來扮演不同的開場方式,讓他們能夠感同深受,知道怎麼做對方會感覺比較好,比較願意跟他做朋友。

如果有孩子問我該怎麼樣可以跟大家變成朋友的時候,我都會推薦他們的四個步驟,叫做:等一等、看一看、笑一笑、說一說。當你要跟別人互動的時候,你得先等一下確認他現在是有心情聽別人說話的,然後看一看他們都在說什麼,聽聽他們目前的想法,然後決定什麼時候加入,笑一笑的找其中一兩個你覺得比較有效的人,先對他們微笑,確信他們也看到你的時候才是好的說一說的時候,用這四個步驟就很容易開始輕鬆的建立連接。

說起這個,說實話我覺得很多大人我們自己都沒做到。你看很多時候,孩子正在跟同學一起玩兒或者是找電話什麼的,然後爸媽一上來劈頭蓋臉就說一句,“現在你幹什麼去”,完全不管不顧孩子正在做什麼,這種很魯莽的動作也給孩子做一個示範,如果他想要加入別人的談話,他就直接切入就好了,這個其實叫做打斷、插嘴,是不太禮貌的行為。因此,孩子也就學不會他其實需要等一等、看一看、笑一笑之後再說一說。

"

今天一開始先來請教大家兩個問題,身為父母親,以下兩的狀況,您覺得哪一個您會更關注呢?

第一個:孩子今天回來跟您說:“我今天沒考好,但是我的同學都喜歡跟我玩。”

第二個:你的孩子回來跟您說:“我的同學都不跟我玩,但是我考試考得很好,我考了第一名。”

請問您覺得這兩個狀況哪一個您會更關注,或者是哪一個其實更值得爸媽關注呢?

如果您問心理學家的話,心理學家們的答案肯定是:人際關係比學習成績更值的爸爸媽媽關注。這是為什麼呢?孩子上了學,明明學習成績就很重要。沒錯,然而把孩子送到學校,跟同學們一起學習,這個人際交往能力上的成長,更是父母親應該關注的孩子有沒有成長的一個重要點。

孩子社交能力差,父母只需要這麼做,再也不怕他交不到朋友了

過去有很多的心理學研究發現,孩子的人際關係比當下的學習成績更能夠預測他長大之後的幸福跟快樂感。其實這很容易理解的,請您想一想,當年我們自己讀書時,班上那些特別有人緣的同學們,你就會知道他們不但當時開心,現在工作之後,工作應該比較順遂,而且有很多的朋友,自己會過的比較開心許多。

而再換一個角度仔細想想,恐怕就會發現當時某一科考100分或者某一次考第一名,跟現在自己的工作表現以及生活的幸福感,其實關係不大。所以各位就可以倒退回來,你就會意識到,孩子現在學習人際交往對他未來整個人生有多重要,所以即使你覺得學習很重要,也千萬別忘了人際能力更重要。

我想起有一次,我碰到一個大班的孩子,我問他:“親愛的,請問你在幼兒園最好的朋友是誰?”
然後這個寶寶看了我一眼說:“我沒有朋友。”
他的媽媽立刻補充說:“這也是我們一直很擔心的,他在學校都不太跟人來往,都沒有朋友。然後老謝也說,他在班上總是獨來獨往了,就不跟別人交朋友的。”
而這個寶寶聽到媽媽這麼說,他立刻說了一句:“我討厭去幼兒園,他們都不跟我玩。”

其實孩子心裡頭是非常希望跟別的小朋友一起玩,但是目前沒有辦法達到這個狀況。如果家裡的孩子發生這樣的狀況,不管他是幼兒園小學或者是青少年,爸爸媽媽都該做些什麼來幫助他。

1、如果你希望有一個好的開端的話呢,跟孩子一起制定一個合理的人際交往目標是重要的。

例如,請你跟孩子一起坐下來,想一想有哪些行為自己可以做一些調整,很可能就會讓別人更喜歡跟自己來往。所以建議您可以這樣對孩子發問說:“好的,我們一起來想想有什麼行為你覺得如果你這樣子做了一些調整,別人就會更知道你很樂意跟他們來往,你會是一個很好的朋友了,有哪些行為呢?”

孩子社交能力差,父母只需要這麼做,再也不怕他交不到朋友了

這樣一想,可怕孩子就會想到了曾經被同學們抱怨過了一些行為,例如,“嗯,我可以不再搶話,當別的同學說話的時候呢,我不會打斷他們,然後就把話搶過來都在找自己自己如何如何好,都忘記了他們剛才講什麼”。

那麼當這些答案慢慢浮現之後呢?接下來,父母親要做的就是坐下來,跟孩子一起討論來制定一個比較合理的目標,一起去努力,剛剛談的那些行為,其實是一個努力的方向,但並不是一個明確的目標,建議爸媽應該要幫助孩子制定這個明確的目標。例如,“我再也不打斷同學說話了”,這個其實對孩子來講一下子要做到是有難度的,然而另外一個目標是,“本週我打斷同學說話的次數,要比以前少一半或者是我只能夠做三次”, 可以用這樣子很明確的目標呢,把它給制定下來,孩子就會覺得“這個我可以做到的,我脾氣很急,我常常會想打斷別人搶別人的話,然而讓我一次做到很難,但是我慢慢改進是有可能的”,所以孩子會產生的動力,開始關注自己在這方面的言行。

另外,如果這個孩子平常很少主動去跟別的小朋友打交道,爸爸媽媽也可以幫他制定一個合理的行為目標,例如,這一週,我們要去跟三個小朋友主動的說,“我願意跟你一起玩”。可以一起看書一起打遊戲等等,這個明確目標,爸爸媽媽就可以幫助他去確認是不是都有做到和執行。

2、在制定了合理的行為目標之後,接下來就是要開始採取行動了。

特別提醒,許多爸媽其實都低估了一件事,就是當孩子要發起人際交往,要想辦法加入到這些小夥伴當中,這個第一步所需要的能力。為什麼呢?你會發現其實很多孩子,他是想跟別人在一起的,但是他一出手,別人就嚇暈了,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所以往往都是在一開始就沒搞好。

孩子社交能力差,父母只需要這麼做,再也不怕他交不到朋友了

例如,我見過一個初中的男生,一見到同學先在他們的臉上輕輕打一下,同學當然不爽,可是我問他為什麼這麼做,他告訴我說“我是在告訴他,我來了,你們可以跟我一起玩”。這當然把別人都嚇暈了,而對小孩來講,往往他會有一些行動讓別人會誤會,以為他在發脾氣,比如他一見到朋友就就大叫,其實他是想表達他來了,他好高興看到他們,但是別的小朋友被他給嚇壞了,因此往往轉身就逃。

所以,如果您發現孩子往往是在跟別人互動的一開始就碰了一鼻子灰,那麼其實您特別需要幫忙孩子的去告訴他怎麼開始,那到底可以做些什麼呢?

1、 要等待和觀察

父母親應該教孩子,在開始跟別人說話之前先要等等,觀察一下他們在做什麼,看著這些同學聊得很開心,他們在聊什麼呢?他們在玩什麼呢?現在開口說話好嗎?我會打斷別人嗎?還是我應該在旁邊稍等一會兒,等大家發表的差不多了,然後我再來發表自己意見。 一個好方法是爸媽可以利用角色扮演來幫助孩子練習,並且獲得這樣子的開場能力。

例如,您可以扮演他的同學,假裝跟另外一個同學在聊得很開心,你開始說,“我好喜歡我這個偶像,他最近出了一個新的專輯,我才去聽過他的演唱會等等”。聊著聊著你可以停下來說,“請問你覺得現在加入我們談話好嗎?還是要稍微再等一會兒呢,如果你現在說喜歡跟同意我剛剛講的話比較好的,還是你會說你討厭那個偶像,你為什麼喜歡這個偶像呢?說哪一個話你覺得正在聊天的我會覺得比較喜歡跟你說話呢?”

孩子社交能力差,父母只需要這麼做,再也不怕他交不到朋友了

2、角色扮演

爸媽就可以用這樣子的方式來幫助孩子去判斷什麼時機開口,開口說什麼話會更好,如果有可能還可以角色對調,讓他演那個同學,您來扮演不同的開場方式,讓他們能夠感同深受,知道怎麼做對方會感覺比較好,比較願意跟他做朋友。

如果有孩子問我該怎麼樣可以跟大家變成朋友的時候,我都會推薦他們的四個步驟,叫做:等一等、看一看、笑一笑、說一說。當你要跟別人互動的時候,你得先等一下確認他現在是有心情聽別人說話的,然後看一看他們都在說什麼,聽聽他們目前的想法,然後決定什麼時候加入,笑一笑的找其中一兩個你覺得比較有效的人,先對他們微笑,確信他們也看到你的時候才是好的說一說的時候,用這四個步驟就很容易開始輕鬆的建立連接。

說起這個,說實話我覺得很多大人我們自己都沒做到。你看很多時候,孩子正在跟同學一起玩兒或者是找電話什麼的,然後爸媽一上來劈頭蓋臉就說一句,“現在你幹什麼去”,完全不管不顧孩子正在做什麼,這種很魯莽的動作也給孩子做一個示範,如果他想要加入別人的談話,他就直接切入就好了,這個其實叫做打斷、插嘴,是不太禮貌的行為。因此,孩子也就學不會他其實需要等一等、看一看、笑一笑之後再說一說。

孩子社交能力差,父母只需要這麼做,再也不怕他交不到朋友了

3、以身作則

如果老爸老媽平常都能夠以身作則,不管是跟孩子說話或者是跟其他大人說話的時候,都會這麼做的話,其實您就在做個非常好的示範,跟別人說話其實是要有禮貌、要有技巧、要尊重別人的,不但孩子的人際關係會因此提高,同時親子關係也會因此更好。

而如果是比較年幼的孩子,還建議您可以教孩子怎麼開口說話。例如,“我可以跟你們一起玩這個玩具嗎?”或者是“你們願意跟我一起來玩這個好玩的玩具嗎?”

而萬一提出了邀請之後,對方的回答是,“不要我們不要跟你玩”,那該怎麼辦呢?老爸老媽也需要先幫助孩子做好迴應的方式,所以也可以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可以教孩子,雖然難過,但請你不要動口,也不要動手,你可以怎麼說呢,你可以禮貌的說“好吧,謝謝,我們下一次玩好了。”

"

今天一開始先來請教大家兩個問題,身為父母親,以下兩的狀況,您覺得哪一個您會更關注呢?

第一個:孩子今天回來跟您說:“我今天沒考好,但是我的同學都喜歡跟我玩。”

第二個:你的孩子回來跟您說:“我的同學都不跟我玩,但是我考試考得很好,我考了第一名。”

請問您覺得這兩個狀況哪一個您會更關注,或者是哪一個其實更值得爸媽關注呢?

如果您問心理學家的話,心理學家們的答案肯定是:人際關係比學習成績更值的爸爸媽媽關注。這是為什麼呢?孩子上了學,明明學習成績就很重要。沒錯,然而把孩子送到學校,跟同學們一起學習,這個人際交往能力上的成長,更是父母親應該關注的孩子有沒有成長的一個重要點。

孩子社交能力差,父母只需要這麼做,再也不怕他交不到朋友了

過去有很多的心理學研究發現,孩子的人際關係比當下的學習成績更能夠預測他長大之後的幸福跟快樂感。其實這很容易理解的,請您想一想,當年我們自己讀書時,班上那些特別有人緣的同學們,你就會知道他們不但當時開心,現在工作之後,工作應該比較順遂,而且有很多的朋友,自己會過的比較開心許多。

而再換一個角度仔細想想,恐怕就會發現當時某一科考100分或者某一次考第一名,跟現在自己的工作表現以及生活的幸福感,其實關係不大。所以各位就可以倒退回來,你就會意識到,孩子現在學習人際交往對他未來整個人生有多重要,所以即使你覺得學習很重要,也千萬別忘了人際能力更重要。

我想起有一次,我碰到一個大班的孩子,我問他:“親愛的,請問你在幼兒園最好的朋友是誰?”
然後這個寶寶看了我一眼說:“我沒有朋友。”
他的媽媽立刻補充說:“這也是我們一直很擔心的,他在學校都不太跟人來往,都沒有朋友。然後老謝也說,他在班上總是獨來獨往了,就不跟別人交朋友的。”
而這個寶寶聽到媽媽這麼說,他立刻說了一句:“我討厭去幼兒園,他們都不跟我玩。”

其實孩子心裡頭是非常希望跟別的小朋友一起玩,但是目前沒有辦法達到這個狀況。如果家裡的孩子發生這樣的狀況,不管他是幼兒園小學或者是青少年,爸爸媽媽都該做些什麼來幫助他。

1、如果你希望有一個好的開端的話呢,跟孩子一起制定一個合理的人際交往目標是重要的。

例如,請你跟孩子一起坐下來,想一想有哪些行為自己可以做一些調整,很可能就會讓別人更喜歡跟自己來往。所以建議您可以這樣對孩子發問說:“好的,我們一起來想想有什麼行為你覺得如果你這樣子做了一些調整,別人就會更知道你很樂意跟他們來往,你會是一個很好的朋友了,有哪些行為呢?”

孩子社交能力差,父母只需要這麼做,再也不怕他交不到朋友了

這樣一想,可怕孩子就會想到了曾經被同學們抱怨過了一些行為,例如,“嗯,我可以不再搶話,當別的同學說話的時候呢,我不會打斷他們,然後就把話搶過來都在找自己自己如何如何好,都忘記了他們剛才講什麼”。

那麼當這些答案慢慢浮現之後呢?接下來,父母親要做的就是坐下來,跟孩子一起討論來制定一個比較合理的目標,一起去努力,剛剛談的那些行為,其實是一個努力的方向,但並不是一個明確的目標,建議爸媽應該要幫助孩子制定這個明確的目標。例如,“我再也不打斷同學說話了”,這個其實對孩子來講一下子要做到是有難度的,然而另外一個目標是,“本週我打斷同學說話的次數,要比以前少一半或者是我只能夠做三次”, 可以用這樣子很明確的目標呢,把它給制定下來,孩子就會覺得“這個我可以做到的,我脾氣很急,我常常會想打斷別人搶別人的話,然而讓我一次做到很難,但是我慢慢改進是有可能的”,所以孩子會產生的動力,開始關注自己在這方面的言行。

另外,如果這個孩子平常很少主動去跟別的小朋友打交道,爸爸媽媽也可以幫他制定一個合理的行為目標,例如,這一週,我們要去跟三個小朋友主動的說,“我願意跟你一起玩”。可以一起看書一起打遊戲等等,這個明確目標,爸爸媽媽就可以幫助他去確認是不是都有做到和執行。

2、在制定了合理的行為目標之後,接下來就是要開始採取行動了。

特別提醒,許多爸媽其實都低估了一件事,就是當孩子要發起人際交往,要想辦法加入到這些小夥伴當中,這個第一步所需要的能力。為什麼呢?你會發現其實很多孩子,他是想跟別人在一起的,但是他一出手,別人就嚇暈了,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所以往往都是在一開始就沒搞好。

孩子社交能力差,父母只需要這麼做,再也不怕他交不到朋友了

例如,我見過一個初中的男生,一見到同學先在他們的臉上輕輕打一下,同學當然不爽,可是我問他為什麼這麼做,他告訴我說“我是在告訴他,我來了,你們可以跟我一起玩”。這當然把別人都嚇暈了,而對小孩來講,往往他會有一些行動讓別人會誤會,以為他在發脾氣,比如他一見到朋友就就大叫,其實他是想表達他來了,他好高興看到他們,但是別的小朋友被他給嚇壞了,因此往往轉身就逃。

所以,如果您發現孩子往往是在跟別人互動的一開始就碰了一鼻子灰,那麼其實您特別需要幫忙孩子的去告訴他怎麼開始,那到底可以做些什麼呢?

1、 要等待和觀察

父母親應該教孩子,在開始跟別人說話之前先要等等,觀察一下他們在做什麼,看著這些同學聊得很開心,他們在聊什麼呢?他們在玩什麼呢?現在開口說話好嗎?我會打斷別人嗎?還是我應該在旁邊稍等一會兒,等大家發表的差不多了,然後我再來發表自己意見。 一個好方法是爸媽可以利用角色扮演來幫助孩子練習,並且獲得這樣子的開場能力。

例如,您可以扮演他的同學,假裝跟另外一個同學在聊得很開心,你開始說,“我好喜歡我這個偶像,他最近出了一個新的專輯,我才去聽過他的演唱會等等”。聊著聊著你可以停下來說,“請問你覺得現在加入我們談話好嗎?還是要稍微再等一會兒呢,如果你現在說喜歡跟同意我剛剛講的話比較好的,還是你會說你討厭那個偶像,你為什麼喜歡這個偶像呢?說哪一個話你覺得正在聊天的我會覺得比較喜歡跟你說話呢?”

孩子社交能力差,父母只需要這麼做,再也不怕他交不到朋友了

2、角色扮演

爸媽就可以用這樣子的方式來幫助孩子去判斷什麼時機開口,開口說什麼話會更好,如果有可能還可以角色對調,讓他演那個同學,您來扮演不同的開場方式,讓他們能夠感同深受,知道怎麼做對方會感覺比較好,比較願意跟他做朋友。

如果有孩子問我該怎麼樣可以跟大家變成朋友的時候,我都會推薦他們的四個步驟,叫做:等一等、看一看、笑一笑、說一說。當你要跟別人互動的時候,你得先等一下確認他現在是有心情聽別人說話的,然後看一看他們都在說什麼,聽聽他們目前的想法,然後決定什麼時候加入,笑一笑的找其中一兩個你覺得比較有效的人,先對他們微笑,確信他們也看到你的時候才是好的說一說的時候,用這四個步驟就很容易開始輕鬆的建立連接。

說起這個,說實話我覺得很多大人我們自己都沒做到。你看很多時候,孩子正在跟同學一起玩兒或者是找電話什麼的,然後爸媽一上來劈頭蓋臉就說一句,“現在你幹什麼去”,完全不管不顧孩子正在做什麼,這種很魯莽的動作也給孩子做一個示範,如果他想要加入別人的談話,他就直接切入就好了,這個其實叫做打斷、插嘴,是不太禮貌的行為。因此,孩子也就學不會他其實需要等一等、看一看、笑一笑之後再說一說。

孩子社交能力差,父母只需要這麼做,再也不怕他交不到朋友了

3、以身作則

如果老爸老媽平常都能夠以身作則,不管是跟孩子說話或者是跟其他大人說話的時候,都會這麼做的話,其實您就在做個非常好的示範,跟別人說話其實是要有禮貌、要有技巧、要尊重別人的,不但孩子的人際關係會因此提高,同時親子關係也會因此更好。

而如果是比較年幼的孩子,還建議您可以教孩子怎麼開口說話。例如,“我可以跟你們一起玩這個玩具嗎?”或者是“你們願意跟我一起來玩這個好玩的玩具嗎?”

而萬一提出了邀請之後,對方的回答是,“不要我們不要跟你玩”,那該怎麼辦呢?老爸老媽也需要先幫助孩子做好迴應的方式,所以也可以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可以教孩子,雖然難過,但請你不要動口,也不要動手,你可以怎麼說呢,你可以禮貌的說“好吧,謝謝,我們下一次玩好了。”

孩子社交能力差,父母只需要這麼做,再也不怕他交不到朋友了

過去曾經有一個孩子,以前被拒絕,他都特別難過,往往會罵人或打人,在經過我的建議之後,他回去就這麼做了,結果回來告訴我,後來小朋友就主動來邀請他了,為什麼呢?因為他們發現他不在那麼容易生氣了,也就是說發現他比較討人喜歡了。

所以你看,孩子在接受人際挫折的時候的當下反應,往往也會決定了其他的人怎麼看他,願不願意繼續跟他來往的意願。

那麼接下來該開始關注的就是孩子跟別人的溝通跟交流能力,不曉得您覺得您自己在這方面做得好不好?而孩子在這方面表現又如何呢?

怎麼知道一個人的溝通能力到底好不好呢?作者在書中特別提出來了10個題目的測試,我們一起來看看您覺得孩子做的如何?

1,和別人說話的時候,孩子是否會看別人的眼睛呢?

2,和別人說話的時候,孩子是否會積極地傾聽?

3,和別人交談時,孩子是否給別人說話的機會?

4,孩子說話的時候,語氣是否冷靜,而且友好呢?

5,孩子是否會通過問問題來表示對別人的興趣?

6,和別人交談的時候,孩子的身體語言是分很合適,不會亂動亂抖?

7,孩子是否能經常主動的跟別人交談?

8,孩子提出的問題或者是表達的內容,是否跟正在討論的問題是有關的?

9,肢體語言是不是合適呢?

10,孩子是否會使用正面的表達方式?

如果十個題目都做到了,恭喜!這就代表孩子的溝通能力相當不錯,如果不是的話,就代表爸爸媽媽其實有些能力是還可以幫助孩子培養的。

"

今天一開始先來請教大家兩個問題,身為父母親,以下兩的狀況,您覺得哪一個您會更關注呢?

第一個:孩子今天回來跟您說:“我今天沒考好,但是我的同學都喜歡跟我玩。”

第二個:你的孩子回來跟您說:“我的同學都不跟我玩,但是我考試考得很好,我考了第一名。”

請問您覺得這兩個狀況哪一個您會更關注,或者是哪一個其實更值得爸媽關注呢?

如果您問心理學家的話,心理學家們的答案肯定是:人際關係比學習成績更值的爸爸媽媽關注。這是為什麼呢?孩子上了學,明明學習成績就很重要。沒錯,然而把孩子送到學校,跟同學們一起學習,這個人際交往能力上的成長,更是父母親應該關注的孩子有沒有成長的一個重要點。

孩子社交能力差,父母只需要這麼做,再也不怕他交不到朋友了

過去有很多的心理學研究發現,孩子的人際關係比當下的學習成績更能夠預測他長大之後的幸福跟快樂感。其實這很容易理解的,請您想一想,當年我們自己讀書時,班上那些特別有人緣的同學們,你就會知道他們不但當時開心,現在工作之後,工作應該比較順遂,而且有很多的朋友,自己會過的比較開心許多。

而再換一個角度仔細想想,恐怕就會發現當時某一科考100分或者某一次考第一名,跟現在自己的工作表現以及生活的幸福感,其實關係不大。所以各位就可以倒退回來,你就會意識到,孩子現在學習人際交往對他未來整個人生有多重要,所以即使你覺得學習很重要,也千萬別忘了人際能力更重要。

我想起有一次,我碰到一個大班的孩子,我問他:“親愛的,請問你在幼兒園最好的朋友是誰?”
然後這個寶寶看了我一眼說:“我沒有朋友。”
他的媽媽立刻補充說:“這也是我們一直很擔心的,他在學校都不太跟人來往,都沒有朋友。然後老謝也說,他在班上總是獨來獨往了,就不跟別人交朋友的。”
而這個寶寶聽到媽媽這麼說,他立刻說了一句:“我討厭去幼兒園,他們都不跟我玩。”

其實孩子心裡頭是非常希望跟別的小朋友一起玩,但是目前沒有辦法達到這個狀況。如果家裡的孩子發生這樣的狀況,不管他是幼兒園小學或者是青少年,爸爸媽媽都該做些什麼來幫助他。

1、如果你希望有一個好的開端的話呢,跟孩子一起制定一個合理的人際交往目標是重要的。

例如,請你跟孩子一起坐下來,想一想有哪些行為自己可以做一些調整,很可能就會讓別人更喜歡跟自己來往。所以建議您可以這樣對孩子發問說:“好的,我們一起來想想有什麼行為你覺得如果你這樣子做了一些調整,別人就會更知道你很樂意跟他們來往,你會是一個很好的朋友了,有哪些行為呢?”

孩子社交能力差,父母只需要這麼做,再也不怕他交不到朋友了

這樣一想,可怕孩子就會想到了曾經被同學們抱怨過了一些行為,例如,“嗯,我可以不再搶話,當別的同學說話的時候呢,我不會打斷他們,然後就把話搶過來都在找自己自己如何如何好,都忘記了他們剛才講什麼”。

那麼當這些答案慢慢浮現之後呢?接下來,父母親要做的就是坐下來,跟孩子一起討論來制定一個比較合理的目標,一起去努力,剛剛談的那些行為,其實是一個努力的方向,但並不是一個明確的目標,建議爸媽應該要幫助孩子制定這個明確的目標。例如,“我再也不打斷同學說話了”,這個其實對孩子來講一下子要做到是有難度的,然而另外一個目標是,“本週我打斷同學說話的次數,要比以前少一半或者是我只能夠做三次”, 可以用這樣子很明確的目標呢,把它給制定下來,孩子就會覺得“這個我可以做到的,我脾氣很急,我常常會想打斷別人搶別人的話,然而讓我一次做到很難,但是我慢慢改進是有可能的”,所以孩子會產生的動力,開始關注自己在這方面的言行。

另外,如果這個孩子平常很少主動去跟別的小朋友打交道,爸爸媽媽也可以幫他制定一個合理的行為目標,例如,這一週,我們要去跟三個小朋友主動的說,“我願意跟你一起玩”。可以一起看書一起打遊戲等等,這個明確目標,爸爸媽媽就可以幫助他去確認是不是都有做到和執行。

2、在制定了合理的行為目標之後,接下來就是要開始採取行動了。

特別提醒,許多爸媽其實都低估了一件事,就是當孩子要發起人際交往,要想辦法加入到這些小夥伴當中,這個第一步所需要的能力。為什麼呢?你會發現其實很多孩子,他是想跟別人在一起的,但是他一出手,別人就嚇暈了,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所以往往都是在一開始就沒搞好。

孩子社交能力差,父母只需要這麼做,再也不怕他交不到朋友了

例如,我見過一個初中的男生,一見到同學先在他們的臉上輕輕打一下,同學當然不爽,可是我問他為什麼這麼做,他告訴我說“我是在告訴他,我來了,你們可以跟我一起玩”。這當然把別人都嚇暈了,而對小孩來講,往往他會有一些行動讓別人會誤會,以為他在發脾氣,比如他一見到朋友就就大叫,其實他是想表達他來了,他好高興看到他們,但是別的小朋友被他給嚇壞了,因此往往轉身就逃。

所以,如果您發現孩子往往是在跟別人互動的一開始就碰了一鼻子灰,那麼其實您特別需要幫忙孩子的去告訴他怎麼開始,那到底可以做些什麼呢?

1、 要等待和觀察

父母親應該教孩子,在開始跟別人說話之前先要等等,觀察一下他們在做什麼,看著這些同學聊得很開心,他們在聊什麼呢?他們在玩什麼呢?現在開口說話好嗎?我會打斷別人嗎?還是我應該在旁邊稍等一會兒,等大家發表的差不多了,然後我再來發表自己意見。 一個好方法是爸媽可以利用角色扮演來幫助孩子練習,並且獲得這樣子的開場能力。

例如,您可以扮演他的同學,假裝跟另外一個同學在聊得很開心,你開始說,“我好喜歡我這個偶像,他最近出了一個新的專輯,我才去聽過他的演唱會等等”。聊著聊著你可以停下來說,“請問你覺得現在加入我們談話好嗎?還是要稍微再等一會兒呢,如果你現在說喜歡跟同意我剛剛講的話比較好的,還是你會說你討厭那個偶像,你為什麼喜歡這個偶像呢?說哪一個話你覺得正在聊天的我會覺得比較喜歡跟你說話呢?”

孩子社交能力差,父母只需要這麼做,再也不怕他交不到朋友了

2、角色扮演

爸媽就可以用這樣子的方式來幫助孩子去判斷什麼時機開口,開口說什麼話會更好,如果有可能還可以角色對調,讓他演那個同學,您來扮演不同的開場方式,讓他們能夠感同深受,知道怎麼做對方會感覺比較好,比較願意跟他做朋友。

如果有孩子問我該怎麼樣可以跟大家變成朋友的時候,我都會推薦他們的四個步驟,叫做:等一等、看一看、笑一笑、說一說。當你要跟別人互動的時候,你得先等一下確認他現在是有心情聽別人說話的,然後看一看他們都在說什麼,聽聽他們目前的想法,然後決定什麼時候加入,笑一笑的找其中一兩個你覺得比較有效的人,先對他們微笑,確信他們也看到你的時候才是好的說一說的時候,用這四個步驟就很容易開始輕鬆的建立連接。

說起這個,說實話我覺得很多大人我們自己都沒做到。你看很多時候,孩子正在跟同學一起玩兒或者是找電話什麼的,然後爸媽一上來劈頭蓋臉就說一句,“現在你幹什麼去”,完全不管不顧孩子正在做什麼,這種很魯莽的動作也給孩子做一個示範,如果他想要加入別人的談話,他就直接切入就好了,這個其實叫做打斷、插嘴,是不太禮貌的行為。因此,孩子也就學不會他其實需要等一等、看一看、笑一笑之後再說一說。

孩子社交能力差,父母只需要這麼做,再也不怕他交不到朋友了

3、以身作則

如果老爸老媽平常都能夠以身作則,不管是跟孩子說話或者是跟其他大人說話的時候,都會這麼做的話,其實您就在做個非常好的示範,跟別人說話其實是要有禮貌、要有技巧、要尊重別人的,不但孩子的人際關係會因此提高,同時親子關係也會因此更好。

而如果是比較年幼的孩子,還建議您可以教孩子怎麼開口說話。例如,“我可以跟你們一起玩這個玩具嗎?”或者是“你們願意跟我一起來玩這個好玩的玩具嗎?”

而萬一提出了邀請之後,對方的回答是,“不要我們不要跟你玩”,那該怎麼辦呢?老爸老媽也需要先幫助孩子做好迴應的方式,所以也可以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可以教孩子,雖然難過,但請你不要動口,也不要動手,你可以怎麼說呢,你可以禮貌的說“好吧,謝謝,我們下一次玩好了。”

孩子社交能力差,父母只需要這麼做,再也不怕他交不到朋友了

過去曾經有一個孩子,以前被拒絕,他都特別難過,往往會罵人或打人,在經過我的建議之後,他回去就這麼做了,結果回來告訴我,後來小朋友就主動來邀請他了,為什麼呢?因為他們發現他不在那麼容易生氣了,也就是說發現他比較討人喜歡了。

所以你看,孩子在接受人際挫折的時候的當下反應,往往也會決定了其他的人怎麼看他,願不願意繼續跟他來往的意願。

那麼接下來該開始關注的就是孩子跟別人的溝通跟交流能力,不曉得您覺得您自己在這方面做得好不好?而孩子在這方面表現又如何呢?

怎麼知道一個人的溝通能力到底好不好呢?作者在書中特別提出來了10個題目的測試,我們一起來看看您覺得孩子做的如何?

1,和別人說話的時候,孩子是否會看別人的眼睛呢?

2,和別人說話的時候,孩子是否會積極地傾聽?

3,和別人交談時,孩子是否給別人說話的機會?

4,孩子說話的時候,語氣是否冷靜,而且友好呢?

5,孩子是否會通過問問題來表示對別人的興趣?

6,和別人交談的時候,孩子的身體語言是分很合適,不會亂動亂抖?

7,孩子是否能經常主動的跟別人交談?

8,孩子提出的問題或者是表達的內容,是否跟正在討論的問題是有關的?

9,肢體語言是不是合適呢?

10,孩子是否會使用正面的表達方式?

如果十個題目都做到了,恭喜!這就代表孩子的溝通能力相當不錯,如果不是的話,就代表爸爸媽媽其實有些能力是還可以幫助孩子培養的。

孩子社交能力差,父母只需要這麼做,再也不怕他交不到朋友了

1、跟別人說話的時候,需要有很好的眼神交流。

說起來,這點應該算是常識,不知道您平常做的好不好,如果爸媽在跟孩子溝通的時候,都會看著他的眼睛,然後再開始說話,孩子就習慣在跟人交流的時候需要跟對方有眼神的交流。

那麼如果出門在外,您發現孩子一下子跟別人說話的時候沒有看對方眼睛,您可以簡單地提醒,請千萬別在別人的面前嘮嘮叨叨的罵孩子,例如說“你怎麼回事,那麼沒有禮貌,跟別人講話都不看別人眼睛”。如果這麼做,其實會讓孩子更討厭跟別人交流的時候有目光的接觸。

2、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溝通技巧,就是主動傾聽的技巧。

中間包括最簡單的,“我理解了,我聽懂了”,像這樣子的方式就代表我有在聽,我點點頭表示理解。同時,也可以包括更主動一點的反饋,“你的意思是說,你把這個事情做完了或者你上次考了第一名,你特別高興,對吧?”

許多大人認為,這些主動傾聽的技巧往往是大人才會運用的,孩子是不懂的,事實上,各位很驚訝的發現其實很多孩子很小,就已經會這麼做了。而這樣的溝通技巧,對孩子的人際關係起到很大的幫助。

"

今天一開始先來請教大家兩個問題,身為父母親,以下兩的狀況,您覺得哪一個您會更關注呢?

第一個:孩子今天回來跟您說:“我今天沒考好,但是我的同學都喜歡跟我玩。”

第二個:你的孩子回來跟您說:“我的同學都不跟我玩,但是我考試考得很好,我考了第一名。”

請問您覺得這兩個狀況哪一個您會更關注,或者是哪一個其實更值得爸媽關注呢?

如果您問心理學家的話,心理學家們的答案肯定是:人際關係比學習成績更值的爸爸媽媽關注。這是為什麼呢?孩子上了學,明明學習成績就很重要。沒錯,然而把孩子送到學校,跟同學們一起學習,這個人際交往能力上的成長,更是父母親應該關注的孩子有沒有成長的一個重要點。

孩子社交能力差,父母只需要這麼做,再也不怕他交不到朋友了

過去有很多的心理學研究發現,孩子的人際關係比當下的學習成績更能夠預測他長大之後的幸福跟快樂感。其實這很容易理解的,請您想一想,當年我們自己讀書時,班上那些特別有人緣的同學們,你就會知道他們不但當時開心,現在工作之後,工作應該比較順遂,而且有很多的朋友,自己會過的比較開心許多。

而再換一個角度仔細想想,恐怕就會發現當時某一科考100分或者某一次考第一名,跟現在自己的工作表現以及生活的幸福感,其實關係不大。所以各位就可以倒退回來,你就會意識到,孩子現在學習人際交往對他未來整個人生有多重要,所以即使你覺得學習很重要,也千萬別忘了人際能力更重要。

我想起有一次,我碰到一個大班的孩子,我問他:“親愛的,請問你在幼兒園最好的朋友是誰?”
然後這個寶寶看了我一眼說:“我沒有朋友。”
他的媽媽立刻補充說:“這也是我們一直很擔心的,他在學校都不太跟人來往,都沒有朋友。然後老謝也說,他在班上總是獨來獨往了,就不跟別人交朋友的。”
而這個寶寶聽到媽媽這麼說,他立刻說了一句:“我討厭去幼兒園,他們都不跟我玩。”

其實孩子心裡頭是非常希望跟別的小朋友一起玩,但是目前沒有辦法達到這個狀況。如果家裡的孩子發生這樣的狀況,不管他是幼兒園小學或者是青少年,爸爸媽媽都該做些什麼來幫助他。

1、如果你希望有一個好的開端的話呢,跟孩子一起制定一個合理的人際交往目標是重要的。

例如,請你跟孩子一起坐下來,想一想有哪些行為自己可以做一些調整,很可能就會讓別人更喜歡跟自己來往。所以建議您可以這樣對孩子發問說:“好的,我們一起來想想有什麼行為你覺得如果你這樣子做了一些調整,別人就會更知道你很樂意跟他們來往,你會是一個很好的朋友了,有哪些行為呢?”

孩子社交能力差,父母只需要這麼做,再也不怕他交不到朋友了

這樣一想,可怕孩子就會想到了曾經被同學們抱怨過了一些行為,例如,“嗯,我可以不再搶話,當別的同學說話的時候呢,我不會打斷他們,然後就把話搶過來都在找自己自己如何如何好,都忘記了他們剛才講什麼”。

那麼當這些答案慢慢浮現之後呢?接下來,父母親要做的就是坐下來,跟孩子一起討論來制定一個比較合理的目標,一起去努力,剛剛談的那些行為,其實是一個努力的方向,但並不是一個明確的目標,建議爸媽應該要幫助孩子制定這個明確的目標。例如,“我再也不打斷同學說話了”,這個其實對孩子來講一下子要做到是有難度的,然而另外一個目標是,“本週我打斷同學說話的次數,要比以前少一半或者是我只能夠做三次”, 可以用這樣子很明確的目標呢,把它給制定下來,孩子就會覺得“這個我可以做到的,我脾氣很急,我常常會想打斷別人搶別人的話,然而讓我一次做到很難,但是我慢慢改進是有可能的”,所以孩子會產生的動力,開始關注自己在這方面的言行。

另外,如果這個孩子平常很少主動去跟別的小朋友打交道,爸爸媽媽也可以幫他制定一個合理的行為目標,例如,這一週,我們要去跟三個小朋友主動的說,“我願意跟你一起玩”。可以一起看書一起打遊戲等等,這個明確目標,爸爸媽媽就可以幫助他去確認是不是都有做到和執行。

2、在制定了合理的行為目標之後,接下來就是要開始採取行動了。

特別提醒,許多爸媽其實都低估了一件事,就是當孩子要發起人際交往,要想辦法加入到這些小夥伴當中,這個第一步所需要的能力。為什麼呢?你會發現其實很多孩子,他是想跟別人在一起的,但是他一出手,別人就嚇暈了,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所以往往都是在一開始就沒搞好。

孩子社交能力差,父母只需要這麼做,再也不怕他交不到朋友了

例如,我見過一個初中的男生,一見到同學先在他們的臉上輕輕打一下,同學當然不爽,可是我問他為什麼這麼做,他告訴我說“我是在告訴他,我來了,你們可以跟我一起玩”。這當然把別人都嚇暈了,而對小孩來講,往往他會有一些行動讓別人會誤會,以為他在發脾氣,比如他一見到朋友就就大叫,其實他是想表達他來了,他好高興看到他們,但是別的小朋友被他給嚇壞了,因此往往轉身就逃。

所以,如果您發現孩子往往是在跟別人互動的一開始就碰了一鼻子灰,那麼其實您特別需要幫忙孩子的去告訴他怎麼開始,那到底可以做些什麼呢?

1、 要等待和觀察

父母親應該教孩子,在開始跟別人說話之前先要等等,觀察一下他們在做什麼,看著這些同學聊得很開心,他們在聊什麼呢?他們在玩什麼呢?現在開口說話好嗎?我會打斷別人嗎?還是我應該在旁邊稍等一會兒,等大家發表的差不多了,然後我再來發表自己意見。 一個好方法是爸媽可以利用角色扮演來幫助孩子練習,並且獲得這樣子的開場能力。

例如,您可以扮演他的同學,假裝跟另外一個同學在聊得很開心,你開始說,“我好喜歡我這個偶像,他最近出了一個新的專輯,我才去聽過他的演唱會等等”。聊著聊著你可以停下來說,“請問你覺得現在加入我們談話好嗎?還是要稍微再等一會兒呢,如果你現在說喜歡跟同意我剛剛講的話比較好的,還是你會說你討厭那個偶像,你為什麼喜歡這個偶像呢?說哪一個話你覺得正在聊天的我會覺得比較喜歡跟你說話呢?”

孩子社交能力差,父母只需要這麼做,再也不怕他交不到朋友了

2、角色扮演

爸媽就可以用這樣子的方式來幫助孩子去判斷什麼時機開口,開口說什麼話會更好,如果有可能還可以角色對調,讓他演那個同學,您來扮演不同的開場方式,讓他們能夠感同深受,知道怎麼做對方會感覺比較好,比較願意跟他做朋友。

如果有孩子問我該怎麼樣可以跟大家變成朋友的時候,我都會推薦他們的四個步驟,叫做:等一等、看一看、笑一笑、說一說。當你要跟別人互動的時候,你得先等一下確認他現在是有心情聽別人說話的,然後看一看他們都在說什麼,聽聽他們目前的想法,然後決定什麼時候加入,笑一笑的找其中一兩個你覺得比較有效的人,先對他們微笑,確信他們也看到你的時候才是好的說一說的時候,用這四個步驟就很容易開始輕鬆的建立連接。

說起這個,說實話我覺得很多大人我們自己都沒做到。你看很多時候,孩子正在跟同學一起玩兒或者是找電話什麼的,然後爸媽一上來劈頭蓋臉就說一句,“現在你幹什麼去”,完全不管不顧孩子正在做什麼,這種很魯莽的動作也給孩子做一個示範,如果他想要加入別人的談話,他就直接切入就好了,這個其實叫做打斷、插嘴,是不太禮貌的行為。因此,孩子也就學不會他其實需要等一等、看一看、笑一笑之後再說一說。

孩子社交能力差,父母只需要這麼做,再也不怕他交不到朋友了

3、以身作則

如果老爸老媽平常都能夠以身作則,不管是跟孩子說話或者是跟其他大人說話的時候,都會這麼做的話,其實您就在做個非常好的示範,跟別人說話其實是要有禮貌、要有技巧、要尊重別人的,不但孩子的人際關係會因此提高,同時親子關係也會因此更好。

而如果是比較年幼的孩子,還建議您可以教孩子怎麼開口說話。例如,“我可以跟你們一起玩這個玩具嗎?”或者是“你們願意跟我一起來玩這個好玩的玩具嗎?”

而萬一提出了邀請之後,對方的回答是,“不要我們不要跟你玩”,那該怎麼辦呢?老爸老媽也需要先幫助孩子做好迴應的方式,所以也可以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可以教孩子,雖然難過,但請你不要動口,也不要動手,你可以怎麼說呢,你可以禮貌的說“好吧,謝謝,我們下一次玩好了。”

孩子社交能力差,父母只需要這麼做,再也不怕他交不到朋友了

過去曾經有一個孩子,以前被拒絕,他都特別難過,往往會罵人或打人,在經過我的建議之後,他回去就這麼做了,結果回來告訴我,後來小朋友就主動來邀請他了,為什麼呢?因為他們發現他不在那麼容易生氣了,也就是說發現他比較討人喜歡了。

所以你看,孩子在接受人際挫折的時候的當下反應,往往也會決定了其他的人怎麼看他,願不願意繼續跟他來往的意願。

那麼接下來該開始關注的就是孩子跟別人的溝通跟交流能力,不曉得您覺得您自己在這方面做得好不好?而孩子在這方面表現又如何呢?

怎麼知道一個人的溝通能力到底好不好呢?作者在書中特別提出來了10個題目的測試,我們一起來看看您覺得孩子做的如何?

1,和別人說話的時候,孩子是否會看別人的眼睛呢?

2,和別人說話的時候,孩子是否會積極地傾聽?

3,和別人交談時,孩子是否給別人說話的機會?

4,孩子說話的時候,語氣是否冷靜,而且友好呢?

5,孩子是否會通過問問題來表示對別人的興趣?

6,和別人交談的時候,孩子的身體語言是分很合適,不會亂動亂抖?

7,孩子是否能經常主動的跟別人交談?

8,孩子提出的問題或者是表達的內容,是否跟正在討論的問題是有關的?

9,肢體語言是不是合適呢?

10,孩子是否會使用正面的表達方式?

如果十個題目都做到了,恭喜!這就代表孩子的溝通能力相當不錯,如果不是的話,就代表爸爸媽媽其實有些能力是還可以幫助孩子培養的。

孩子社交能力差,父母只需要這麼做,再也不怕他交不到朋友了

1、跟別人說話的時候,需要有很好的眼神交流。

說起來,這點應該算是常識,不知道您平常做的好不好,如果爸媽在跟孩子溝通的時候,都會看著他的眼睛,然後再開始說話,孩子就習慣在跟人交流的時候需要跟對方有眼神的交流。

那麼如果出門在外,您發現孩子一下子跟別人說話的時候沒有看對方眼睛,您可以簡單地提醒,請千萬別在別人的面前嘮嘮叨叨的罵孩子,例如說“你怎麼回事,那麼沒有禮貌,跟別人講話都不看別人眼睛”。如果這麼做,其實會讓孩子更討厭跟別人交流的時候有目光的接觸。

2、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溝通技巧,就是主動傾聽的技巧。

中間包括最簡單的,“我理解了,我聽懂了”,像這樣子的方式就代表我有在聽,我點點頭表示理解。同時,也可以包括更主動一點的反饋,“你的意思是說,你把這個事情做完了或者你上次考了第一名,你特別高興,對吧?”

許多大人認為,這些主動傾聽的技巧往往是大人才會運用的,孩子是不懂的,事實上,各位很驚訝的發現其實很多孩子很小,就已經會這麼做了。而這樣的溝通技巧,對孩子的人際關係起到很大的幫助。

孩子社交能力差,父母只需要這麼做,再也不怕他交不到朋友了

因此,爸媽平時就可以以身作則、如此溝通,並且教孩子這麼做。例如,聽完別人說話之後,先彆著急說自己的意見,而是把對方說的話用自己的方式說出來,表示自己聽懂了、理解了,如果其他的小夥伴說,“我好喜歡某一個電視節目當中的某個明星”,那麼孩子要說的不只是“我也是,或者是我不喜歡他,或者是我喜歡別人”,而是先把對方說再說一次,於是孩子就可以這麼複述,“我理解你很喜歡那個電視節目中那個人,對吧?我也是(或者是我更喜歡的是另外一個人)。”

這麼做孩子就學會了積極傾聽這個特別重要的人際溝通技巧。

3、接下來,下一個重要的人際交往能力就是要讀懂別人的社交信號。

之前,有一次聽到一位媽咪跟我抱怨,說幼兒園的老師反應他的孩子太愛表現,班裡的小朋友都不喜歡跟她家的寶貝玩,結果她回家問孩子發生了什麼,孩子並不知道,孩子只是說“我很用力的跟他們表演故事,他們就嫌我煩”,而之所以會發現這樣的狀況,非常有可能是因為孩子沒有很好的讀懂和理解別的孩子所釋放出來的社交信號。

這些社交能力很強的孩子,有一個特別重要的功力,就是他很容易的去融入到周遭的環境當中,可以感受到別人不同的情緒,並且能夠用適當的方法來表達跟做出反應。

"

今天一開始先來請教大家兩個問題,身為父母親,以下兩的狀況,您覺得哪一個您會更關注呢?

第一個:孩子今天回來跟您說:“我今天沒考好,但是我的同學都喜歡跟我玩。”

第二個:你的孩子回來跟您說:“我的同學都不跟我玩,但是我考試考得很好,我考了第一名。”

請問您覺得這兩個狀況哪一個您會更關注,或者是哪一個其實更值得爸媽關注呢?

如果您問心理學家的話,心理學家們的答案肯定是:人際關係比學習成績更值的爸爸媽媽關注。這是為什麼呢?孩子上了學,明明學習成績就很重要。沒錯,然而把孩子送到學校,跟同學們一起學習,這個人際交往能力上的成長,更是父母親應該關注的孩子有沒有成長的一個重要點。

孩子社交能力差,父母只需要這麼做,再也不怕他交不到朋友了

過去有很多的心理學研究發現,孩子的人際關係比當下的學習成績更能夠預測他長大之後的幸福跟快樂感。其實這很容易理解的,請您想一想,當年我們自己讀書時,班上那些特別有人緣的同學們,你就會知道他們不但當時開心,現在工作之後,工作應該比較順遂,而且有很多的朋友,自己會過的比較開心許多。

而再換一個角度仔細想想,恐怕就會發現當時某一科考100分或者某一次考第一名,跟現在自己的工作表現以及生活的幸福感,其實關係不大。所以各位就可以倒退回來,你就會意識到,孩子現在學習人際交往對他未來整個人生有多重要,所以即使你覺得學習很重要,也千萬別忘了人際能力更重要。

我想起有一次,我碰到一個大班的孩子,我問他:“親愛的,請問你在幼兒園最好的朋友是誰?”
然後這個寶寶看了我一眼說:“我沒有朋友。”
他的媽媽立刻補充說:“這也是我們一直很擔心的,他在學校都不太跟人來往,都沒有朋友。然後老謝也說,他在班上總是獨來獨往了,就不跟別人交朋友的。”
而這個寶寶聽到媽媽這麼說,他立刻說了一句:“我討厭去幼兒園,他們都不跟我玩。”

其實孩子心裡頭是非常希望跟別的小朋友一起玩,但是目前沒有辦法達到這個狀況。如果家裡的孩子發生這樣的狀況,不管他是幼兒園小學或者是青少年,爸爸媽媽都該做些什麼來幫助他。

1、如果你希望有一個好的開端的話呢,跟孩子一起制定一個合理的人際交往目標是重要的。

例如,請你跟孩子一起坐下來,想一想有哪些行為自己可以做一些調整,很可能就會讓別人更喜歡跟自己來往。所以建議您可以這樣對孩子發問說:“好的,我們一起來想想有什麼行為你覺得如果你這樣子做了一些調整,別人就會更知道你很樂意跟他們來往,你會是一個很好的朋友了,有哪些行為呢?”

孩子社交能力差,父母只需要這麼做,再也不怕他交不到朋友了

這樣一想,可怕孩子就會想到了曾經被同學們抱怨過了一些行為,例如,“嗯,我可以不再搶話,當別的同學說話的時候呢,我不會打斷他們,然後就把話搶過來都在找自己自己如何如何好,都忘記了他們剛才講什麼”。

那麼當這些答案慢慢浮現之後呢?接下來,父母親要做的就是坐下來,跟孩子一起討論來制定一個比較合理的目標,一起去努力,剛剛談的那些行為,其實是一個努力的方向,但並不是一個明確的目標,建議爸媽應該要幫助孩子制定這個明確的目標。例如,“我再也不打斷同學說話了”,這個其實對孩子來講一下子要做到是有難度的,然而另外一個目標是,“本週我打斷同學說話的次數,要比以前少一半或者是我只能夠做三次”, 可以用這樣子很明確的目標呢,把它給制定下來,孩子就會覺得“這個我可以做到的,我脾氣很急,我常常會想打斷別人搶別人的話,然而讓我一次做到很難,但是我慢慢改進是有可能的”,所以孩子會產生的動力,開始關注自己在這方面的言行。

另外,如果這個孩子平常很少主動去跟別的小朋友打交道,爸爸媽媽也可以幫他制定一個合理的行為目標,例如,這一週,我們要去跟三個小朋友主動的說,“我願意跟你一起玩”。可以一起看書一起打遊戲等等,這個明確目標,爸爸媽媽就可以幫助他去確認是不是都有做到和執行。

2、在制定了合理的行為目標之後,接下來就是要開始採取行動了。

特別提醒,許多爸媽其實都低估了一件事,就是當孩子要發起人際交往,要想辦法加入到這些小夥伴當中,這個第一步所需要的能力。為什麼呢?你會發現其實很多孩子,他是想跟別人在一起的,但是他一出手,別人就嚇暈了,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所以往往都是在一開始就沒搞好。

孩子社交能力差,父母只需要這麼做,再也不怕他交不到朋友了

例如,我見過一個初中的男生,一見到同學先在他們的臉上輕輕打一下,同學當然不爽,可是我問他為什麼這麼做,他告訴我說“我是在告訴他,我來了,你們可以跟我一起玩”。這當然把別人都嚇暈了,而對小孩來講,往往他會有一些行動讓別人會誤會,以為他在發脾氣,比如他一見到朋友就就大叫,其實他是想表達他來了,他好高興看到他們,但是別的小朋友被他給嚇壞了,因此往往轉身就逃。

所以,如果您發現孩子往往是在跟別人互動的一開始就碰了一鼻子灰,那麼其實您特別需要幫忙孩子的去告訴他怎麼開始,那到底可以做些什麼呢?

1、 要等待和觀察

父母親應該教孩子,在開始跟別人說話之前先要等等,觀察一下他們在做什麼,看著這些同學聊得很開心,他們在聊什麼呢?他們在玩什麼呢?現在開口說話好嗎?我會打斷別人嗎?還是我應該在旁邊稍等一會兒,等大家發表的差不多了,然後我再來發表自己意見。 一個好方法是爸媽可以利用角色扮演來幫助孩子練習,並且獲得這樣子的開場能力。

例如,您可以扮演他的同學,假裝跟另外一個同學在聊得很開心,你開始說,“我好喜歡我這個偶像,他最近出了一個新的專輯,我才去聽過他的演唱會等等”。聊著聊著你可以停下來說,“請問你覺得現在加入我們談話好嗎?還是要稍微再等一會兒呢,如果你現在說喜歡跟同意我剛剛講的話比較好的,還是你會說你討厭那個偶像,你為什麼喜歡這個偶像呢?說哪一個話你覺得正在聊天的我會覺得比較喜歡跟你說話呢?”

孩子社交能力差,父母只需要這麼做,再也不怕他交不到朋友了

2、角色扮演

爸媽就可以用這樣子的方式來幫助孩子去判斷什麼時機開口,開口說什麼話會更好,如果有可能還可以角色對調,讓他演那個同學,您來扮演不同的開場方式,讓他們能夠感同深受,知道怎麼做對方會感覺比較好,比較願意跟他做朋友。

如果有孩子問我該怎麼樣可以跟大家變成朋友的時候,我都會推薦他們的四個步驟,叫做:等一等、看一看、笑一笑、說一說。當你要跟別人互動的時候,你得先等一下確認他現在是有心情聽別人說話的,然後看一看他們都在說什麼,聽聽他們目前的想法,然後決定什麼時候加入,笑一笑的找其中一兩個你覺得比較有效的人,先對他們微笑,確信他們也看到你的時候才是好的說一說的時候,用這四個步驟就很容易開始輕鬆的建立連接。

說起這個,說實話我覺得很多大人我們自己都沒做到。你看很多時候,孩子正在跟同學一起玩兒或者是找電話什麼的,然後爸媽一上來劈頭蓋臉就說一句,“現在你幹什麼去”,完全不管不顧孩子正在做什麼,這種很魯莽的動作也給孩子做一個示範,如果他想要加入別人的談話,他就直接切入就好了,這個其實叫做打斷、插嘴,是不太禮貌的行為。因此,孩子也就學不會他其實需要等一等、看一看、笑一笑之後再說一說。

孩子社交能力差,父母只需要這麼做,再也不怕他交不到朋友了

3、以身作則

如果老爸老媽平常都能夠以身作則,不管是跟孩子說話或者是跟其他大人說話的時候,都會這麼做的話,其實您就在做個非常好的示範,跟別人說話其實是要有禮貌、要有技巧、要尊重別人的,不但孩子的人際關係會因此提高,同時親子關係也會因此更好。

而如果是比較年幼的孩子,還建議您可以教孩子怎麼開口說話。例如,“我可以跟你們一起玩這個玩具嗎?”或者是“你們願意跟我一起來玩這個好玩的玩具嗎?”

而萬一提出了邀請之後,對方的回答是,“不要我們不要跟你玩”,那該怎麼辦呢?老爸老媽也需要先幫助孩子做好迴應的方式,所以也可以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可以教孩子,雖然難過,但請你不要動口,也不要動手,你可以怎麼說呢,你可以禮貌的說“好吧,謝謝,我們下一次玩好了。”

孩子社交能力差,父母只需要這麼做,再也不怕他交不到朋友了

過去曾經有一個孩子,以前被拒絕,他都特別難過,往往會罵人或打人,在經過我的建議之後,他回去就這麼做了,結果回來告訴我,後來小朋友就主動來邀請他了,為什麼呢?因為他們發現他不在那麼容易生氣了,也就是說發現他比較討人喜歡了。

所以你看,孩子在接受人際挫折的時候的當下反應,往往也會決定了其他的人怎麼看他,願不願意繼續跟他來往的意願。

那麼接下來該開始關注的就是孩子跟別人的溝通跟交流能力,不曉得您覺得您自己在這方面做得好不好?而孩子在這方面表現又如何呢?

怎麼知道一個人的溝通能力到底好不好呢?作者在書中特別提出來了10個題目的測試,我們一起來看看您覺得孩子做的如何?

1,和別人說話的時候,孩子是否會看別人的眼睛呢?

2,和別人說話的時候,孩子是否會積極地傾聽?

3,和別人交談時,孩子是否給別人說話的機會?

4,孩子說話的時候,語氣是否冷靜,而且友好呢?

5,孩子是否會通過問問題來表示對別人的興趣?

6,和別人交談的時候,孩子的身體語言是分很合適,不會亂動亂抖?

7,孩子是否能經常主動的跟別人交談?

8,孩子提出的問題或者是表達的內容,是否跟正在討論的問題是有關的?

9,肢體語言是不是合適呢?

10,孩子是否會使用正面的表達方式?

如果十個題目都做到了,恭喜!這就代表孩子的溝通能力相當不錯,如果不是的話,就代表爸爸媽媽其實有些能力是還可以幫助孩子培養的。

孩子社交能力差,父母只需要這麼做,再也不怕他交不到朋友了

1、跟別人說話的時候,需要有很好的眼神交流。

說起來,這點應該算是常識,不知道您平常做的好不好,如果爸媽在跟孩子溝通的時候,都會看著他的眼睛,然後再開始說話,孩子就習慣在跟人交流的時候需要跟對方有眼神的交流。

那麼如果出門在外,您發現孩子一下子跟別人說話的時候沒有看對方眼睛,您可以簡單地提醒,請千萬別在別人的面前嘮嘮叨叨的罵孩子,例如說“你怎麼回事,那麼沒有禮貌,跟別人講話都不看別人眼睛”。如果這麼做,其實會讓孩子更討厭跟別人交流的時候有目光的接觸。

2、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溝通技巧,就是主動傾聽的技巧。

中間包括最簡單的,“我理解了,我聽懂了”,像這樣子的方式就代表我有在聽,我點點頭表示理解。同時,也可以包括更主動一點的反饋,“你的意思是說,你把這個事情做完了或者你上次考了第一名,你特別高興,對吧?”

許多大人認為,這些主動傾聽的技巧往往是大人才會運用的,孩子是不懂的,事實上,各位很驚訝的發現其實很多孩子很小,就已經會這麼做了。而這樣的溝通技巧,對孩子的人際關係起到很大的幫助。

孩子社交能力差,父母只需要這麼做,再也不怕他交不到朋友了

因此,爸媽平時就可以以身作則、如此溝通,並且教孩子這麼做。例如,聽完別人說話之後,先彆著急說自己的意見,而是把對方說的話用自己的方式說出來,表示自己聽懂了、理解了,如果其他的小夥伴說,“我好喜歡某一個電視節目當中的某個明星”,那麼孩子要說的不只是“我也是,或者是我不喜歡他,或者是我喜歡別人”,而是先把對方說再說一次,於是孩子就可以這麼複述,“我理解你很喜歡那個電視節目中那個人,對吧?我也是(或者是我更喜歡的是另外一個人)。”

這麼做孩子就學會了積極傾聽這個特別重要的人際溝通技巧。

3、接下來,下一個重要的人際交往能力就是要讀懂別人的社交信號。

之前,有一次聽到一位媽咪跟我抱怨,說幼兒園的老師反應他的孩子太愛表現,班裡的小朋友都不喜歡跟她家的寶貝玩,結果她回家問孩子發生了什麼,孩子並不知道,孩子只是說“我很用力的跟他們表演故事,他們就嫌我煩”,而之所以會發現這樣的狀況,非常有可能是因為孩子沒有很好的讀懂和理解別的孩子所釋放出來的社交信號。

這些社交能力很強的孩子,有一個特別重要的功力,就是他很容易的去融入到周遭的環境當中,可以感受到別人不同的情緒,並且能夠用適當的方法來表達跟做出反應。

孩子社交能力差,父母只需要這麼做,再也不怕他交不到朋友了

例如,有別的孩子大叫,“你不要這樣做了”,然後孩子就能夠立刻理解到別人的感受和想法,因此立刻停下來自己的行為,或者是他也可以感受到其他的小夥伴特別的傷心或者難過,而接下來會去安慰對方,那麼要能夠做到這一點,是需要一個特別重要的情商力,這叫做“共情”,能夠理解,並且感受別人的想法和情緒的這個能力。

那麼父母親該做些什麼幫助孩子培養他的共情,提高他的人際交往能力,讀懂別人的社交信號呢?有幾個好的做法和建議:

(1)幫助孩子認識,並且瞭解更多的情緒。和孩子說話的時候,請多用情緒的詞彙,高興、傷心、難過、生氣等等。

(2)鼓勵孩子去思考別人的感受。例如,孩子如果回到家跟你說,今天在班上有兩個同學打架了,爸媽就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問問孩子,你覺得當他們居然打架的時候,他們是什麼感受?

(3)幫助孩子去了解肢體語言以及面部的情緒表情。例如,當別人面紅耳赤說話聲音很大的時候,就表示他很生氣了,所以在外面看到一個怒氣衝衝的人,爸爸媽媽就可以問很小的孩子,你認為這個人現在是什麼情緒呢?

(4)幫助孩子留意話語中的暗示。當別人說“你不要再做什麼什麼”的時候,孩子就應該要理解別人的意思是他很煩了、很生氣了,如果他繼續做的話,就會引起別人的反感。

"

今天一開始先來請教大家兩個問題,身為父母親,以下兩的狀況,您覺得哪一個您會更關注呢?

第一個:孩子今天回來跟您說:“我今天沒考好,但是我的同學都喜歡跟我玩。”

第二個:你的孩子回來跟您說:“我的同學都不跟我玩,但是我考試考得很好,我考了第一名。”

請問您覺得這兩個狀況哪一個您會更關注,或者是哪一個其實更值得爸媽關注呢?

如果您問心理學家的話,心理學家們的答案肯定是:人際關係比學習成績更值的爸爸媽媽關注。這是為什麼呢?孩子上了學,明明學習成績就很重要。沒錯,然而把孩子送到學校,跟同學們一起學習,這個人際交往能力上的成長,更是父母親應該關注的孩子有沒有成長的一個重要點。

孩子社交能力差,父母只需要這麼做,再也不怕他交不到朋友了

過去有很多的心理學研究發現,孩子的人際關係比當下的學習成績更能夠預測他長大之後的幸福跟快樂感。其實這很容易理解的,請您想一想,當年我們自己讀書時,班上那些特別有人緣的同學們,你就會知道他們不但當時開心,現在工作之後,工作應該比較順遂,而且有很多的朋友,自己會過的比較開心許多。

而再換一個角度仔細想想,恐怕就會發現當時某一科考100分或者某一次考第一名,跟現在自己的工作表現以及生活的幸福感,其實關係不大。所以各位就可以倒退回來,你就會意識到,孩子現在學習人際交往對他未來整個人生有多重要,所以即使你覺得學習很重要,也千萬別忘了人際能力更重要。

我想起有一次,我碰到一個大班的孩子,我問他:“親愛的,請問你在幼兒園最好的朋友是誰?”
然後這個寶寶看了我一眼說:“我沒有朋友。”
他的媽媽立刻補充說:“這也是我們一直很擔心的,他在學校都不太跟人來往,都沒有朋友。然後老謝也說,他在班上總是獨來獨往了,就不跟別人交朋友的。”
而這個寶寶聽到媽媽這麼說,他立刻說了一句:“我討厭去幼兒園,他們都不跟我玩。”

其實孩子心裡頭是非常希望跟別的小朋友一起玩,但是目前沒有辦法達到這個狀況。如果家裡的孩子發生這樣的狀況,不管他是幼兒園小學或者是青少年,爸爸媽媽都該做些什麼來幫助他。

1、如果你希望有一個好的開端的話呢,跟孩子一起制定一個合理的人際交往目標是重要的。

例如,請你跟孩子一起坐下來,想一想有哪些行為自己可以做一些調整,很可能就會讓別人更喜歡跟自己來往。所以建議您可以這樣對孩子發問說:“好的,我們一起來想想有什麼行為你覺得如果你這樣子做了一些調整,別人就會更知道你很樂意跟他們來往,你會是一個很好的朋友了,有哪些行為呢?”

孩子社交能力差,父母只需要這麼做,再也不怕他交不到朋友了

這樣一想,可怕孩子就會想到了曾經被同學們抱怨過了一些行為,例如,“嗯,我可以不再搶話,當別的同學說話的時候呢,我不會打斷他們,然後就把話搶過來都在找自己自己如何如何好,都忘記了他們剛才講什麼”。

那麼當這些答案慢慢浮現之後呢?接下來,父母親要做的就是坐下來,跟孩子一起討論來制定一個比較合理的目標,一起去努力,剛剛談的那些行為,其實是一個努力的方向,但並不是一個明確的目標,建議爸媽應該要幫助孩子制定這個明確的目標。例如,“我再也不打斷同學說話了”,這個其實對孩子來講一下子要做到是有難度的,然而另外一個目標是,“本週我打斷同學說話的次數,要比以前少一半或者是我只能夠做三次”, 可以用這樣子很明確的目標呢,把它給制定下來,孩子就會覺得“這個我可以做到的,我脾氣很急,我常常會想打斷別人搶別人的話,然而讓我一次做到很難,但是我慢慢改進是有可能的”,所以孩子會產生的動力,開始關注自己在這方面的言行。

另外,如果這個孩子平常很少主動去跟別的小朋友打交道,爸爸媽媽也可以幫他制定一個合理的行為目標,例如,這一週,我們要去跟三個小朋友主動的說,“我願意跟你一起玩”。可以一起看書一起打遊戲等等,這個明確目標,爸爸媽媽就可以幫助他去確認是不是都有做到和執行。

2、在制定了合理的行為目標之後,接下來就是要開始採取行動了。

特別提醒,許多爸媽其實都低估了一件事,就是當孩子要發起人際交往,要想辦法加入到這些小夥伴當中,這個第一步所需要的能力。為什麼呢?你會發現其實很多孩子,他是想跟別人在一起的,但是他一出手,別人就嚇暈了,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所以往往都是在一開始就沒搞好。

孩子社交能力差,父母只需要這麼做,再也不怕他交不到朋友了

例如,我見過一個初中的男生,一見到同學先在他們的臉上輕輕打一下,同學當然不爽,可是我問他為什麼這麼做,他告訴我說“我是在告訴他,我來了,你們可以跟我一起玩”。這當然把別人都嚇暈了,而對小孩來講,往往他會有一些行動讓別人會誤會,以為他在發脾氣,比如他一見到朋友就就大叫,其實他是想表達他來了,他好高興看到他們,但是別的小朋友被他給嚇壞了,因此往往轉身就逃。

所以,如果您發現孩子往往是在跟別人互動的一開始就碰了一鼻子灰,那麼其實您特別需要幫忙孩子的去告訴他怎麼開始,那到底可以做些什麼呢?

1、 要等待和觀察

父母親應該教孩子,在開始跟別人說話之前先要等等,觀察一下他們在做什麼,看著這些同學聊得很開心,他們在聊什麼呢?他們在玩什麼呢?現在開口說話好嗎?我會打斷別人嗎?還是我應該在旁邊稍等一會兒,等大家發表的差不多了,然後我再來發表自己意見。 一個好方法是爸媽可以利用角色扮演來幫助孩子練習,並且獲得這樣子的開場能力。

例如,您可以扮演他的同學,假裝跟另外一個同學在聊得很開心,你開始說,“我好喜歡我這個偶像,他最近出了一個新的專輯,我才去聽過他的演唱會等等”。聊著聊著你可以停下來說,“請問你覺得現在加入我們談話好嗎?還是要稍微再等一會兒呢,如果你現在說喜歡跟同意我剛剛講的話比較好的,還是你會說你討厭那個偶像,你為什麼喜歡這個偶像呢?說哪一個話你覺得正在聊天的我會覺得比較喜歡跟你說話呢?”

孩子社交能力差,父母只需要這麼做,再也不怕他交不到朋友了

2、角色扮演

爸媽就可以用這樣子的方式來幫助孩子去判斷什麼時機開口,開口說什麼話會更好,如果有可能還可以角色對調,讓他演那個同學,您來扮演不同的開場方式,讓他們能夠感同深受,知道怎麼做對方會感覺比較好,比較願意跟他做朋友。

如果有孩子問我該怎麼樣可以跟大家變成朋友的時候,我都會推薦他們的四個步驟,叫做:等一等、看一看、笑一笑、說一說。當你要跟別人互動的時候,你得先等一下確認他現在是有心情聽別人說話的,然後看一看他們都在說什麼,聽聽他們目前的想法,然後決定什麼時候加入,笑一笑的找其中一兩個你覺得比較有效的人,先對他們微笑,確信他們也看到你的時候才是好的說一說的時候,用這四個步驟就很容易開始輕鬆的建立連接。

說起這個,說實話我覺得很多大人我們自己都沒做到。你看很多時候,孩子正在跟同學一起玩兒或者是找電話什麼的,然後爸媽一上來劈頭蓋臉就說一句,“現在你幹什麼去”,完全不管不顧孩子正在做什麼,這種很魯莽的動作也給孩子做一個示範,如果他想要加入別人的談話,他就直接切入就好了,這個其實叫做打斷、插嘴,是不太禮貌的行為。因此,孩子也就學不會他其實需要等一等、看一看、笑一笑之後再說一說。

孩子社交能力差,父母只需要這麼做,再也不怕他交不到朋友了

3、以身作則

如果老爸老媽平常都能夠以身作則,不管是跟孩子說話或者是跟其他大人說話的時候,都會這麼做的話,其實您就在做個非常好的示範,跟別人說話其實是要有禮貌、要有技巧、要尊重別人的,不但孩子的人際關係會因此提高,同時親子關係也會因此更好。

而如果是比較年幼的孩子,還建議您可以教孩子怎麼開口說話。例如,“我可以跟你們一起玩這個玩具嗎?”或者是“你們願意跟我一起來玩這個好玩的玩具嗎?”

而萬一提出了邀請之後,對方的回答是,“不要我們不要跟你玩”,那該怎麼辦呢?老爸老媽也需要先幫助孩子做好迴應的方式,所以也可以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可以教孩子,雖然難過,但請你不要動口,也不要動手,你可以怎麼說呢,你可以禮貌的說“好吧,謝謝,我們下一次玩好了。”

孩子社交能力差,父母只需要這麼做,再也不怕他交不到朋友了

過去曾經有一個孩子,以前被拒絕,他都特別難過,往往會罵人或打人,在經過我的建議之後,他回去就這麼做了,結果回來告訴我,後來小朋友就主動來邀請他了,為什麼呢?因為他們發現他不在那麼容易生氣了,也就是說發現他比較討人喜歡了。

所以你看,孩子在接受人際挫折的時候的當下反應,往往也會決定了其他的人怎麼看他,願不願意繼續跟他來往的意願。

那麼接下來該開始關注的就是孩子跟別人的溝通跟交流能力,不曉得您覺得您自己在這方面做得好不好?而孩子在這方面表現又如何呢?

怎麼知道一個人的溝通能力到底好不好呢?作者在書中特別提出來了10個題目的測試,我們一起來看看您覺得孩子做的如何?

1,和別人說話的時候,孩子是否會看別人的眼睛呢?

2,和別人說話的時候,孩子是否會積極地傾聽?

3,和別人交談時,孩子是否給別人說話的機會?

4,孩子說話的時候,語氣是否冷靜,而且友好呢?

5,孩子是否會通過問問題來表示對別人的興趣?

6,和別人交談的時候,孩子的身體語言是分很合適,不會亂動亂抖?

7,孩子是否能經常主動的跟別人交談?

8,孩子提出的問題或者是表達的內容,是否跟正在討論的問題是有關的?

9,肢體語言是不是合適呢?

10,孩子是否會使用正面的表達方式?

如果十個題目都做到了,恭喜!這就代表孩子的溝通能力相當不錯,如果不是的話,就代表爸爸媽媽其實有些能力是還可以幫助孩子培養的。

孩子社交能力差,父母只需要這麼做,再也不怕他交不到朋友了

1、跟別人說話的時候,需要有很好的眼神交流。

說起來,這點應該算是常識,不知道您平常做的好不好,如果爸媽在跟孩子溝通的時候,都會看著他的眼睛,然後再開始說話,孩子就習慣在跟人交流的時候需要跟對方有眼神的交流。

那麼如果出門在外,您發現孩子一下子跟別人說話的時候沒有看對方眼睛,您可以簡單地提醒,請千萬別在別人的面前嘮嘮叨叨的罵孩子,例如說“你怎麼回事,那麼沒有禮貌,跟別人講話都不看別人眼睛”。如果這麼做,其實會讓孩子更討厭跟別人交流的時候有目光的接觸。

2、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溝通技巧,就是主動傾聽的技巧。

中間包括最簡單的,“我理解了,我聽懂了”,像這樣子的方式就代表我有在聽,我點點頭表示理解。同時,也可以包括更主動一點的反饋,“你的意思是說,你把這個事情做完了或者你上次考了第一名,你特別高興,對吧?”

許多大人認為,這些主動傾聽的技巧往往是大人才會運用的,孩子是不懂的,事實上,各位很驚訝的發現其實很多孩子很小,就已經會這麼做了。而這樣的溝通技巧,對孩子的人際關係起到很大的幫助。

孩子社交能力差,父母只需要這麼做,再也不怕他交不到朋友了

因此,爸媽平時就可以以身作則、如此溝通,並且教孩子這麼做。例如,聽完別人說話之後,先彆著急說自己的意見,而是把對方說的話用自己的方式說出來,表示自己聽懂了、理解了,如果其他的小夥伴說,“我好喜歡某一個電視節目當中的某個明星”,那麼孩子要說的不只是“我也是,或者是我不喜歡他,或者是我喜歡別人”,而是先把對方說再說一次,於是孩子就可以這麼複述,“我理解你很喜歡那個電視節目中那個人,對吧?我也是(或者是我更喜歡的是另外一個人)。”

這麼做孩子就學會了積極傾聽這個特別重要的人際溝通技巧。

3、接下來,下一個重要的人際交往能力就是要讀懂別人的社交信號。

之前,有一次聽到一位媽咪跟我抱怨,說幼兒園的老師反應他的孩子太愛表現,班裡的小朋友都不喜歡跟她家的寶貝玩,結果她回家問孩子發生了什麼,孩子並不知道,孩子只是說“我很用力的跟他們表演故事,他們就嫌我煩”,而之所以會發現這樣的狀況,非常有可能是因為孩子沒有很好的讀懂和理解別的孩子所釋放出來的社交信號。

這些社交能力很強的孩子,有一個特別重要的功力,就是他很容易的去融入到周遭的環境當中,可以感受到別人不同的情緒,並且能夠用適當的方法來表達跟做出反應。

孩子社交能力差,父母只需要這麼做,再也不怕他交不到朋友了

例如,有別的孩子大叫,“你不要這樣做了”,然後孩子就能夠立刻理解到別人的感受和想法,因此立刻停下來自己的行為,或者是他也可以感受到其他的小夥伴特別的傷心或者難過,而接下來會去安慰對方,那麼要能夠做到這一點,是需要一個特別重要的情商力,這叫做“共情”,能夠理解,並且感受別人的想法和情緒的這個能力。

那麼父母親該做些什麼幫助孩子培養他的共情,提高他的人際交往能力,讀懂別人的社交信號呢?有幾個好的做法和建議:

(1)幫助孩子認識,並且瞭解更多的情緒。和孩子說話的時候,請多用情緒的詞彙,高興、傷心、難過、生氣等等。

(2)鼓勵孩子去思考別人的感受。例如,孩子如果回到家跟你說,今天在班上有兩個同學打架了,爸媽就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問問孩子,你覺得當他們居然打架的時候,他們是什麼感受?

(3)幫助孩子去了解肢體語言以及面部的情緒表情。例如,當別人面紅耳赤說話聲音很大的時候,就表示他很生氣了,所以在外面看到一個怒氣衝衝的人,爸爸媽媽就可以問很小的孩子,你認為這個人現在是什麼情緒呢?

(4)幫助孩子留意話語中的暗示。當別人說“你不要再做什麼什麼”的時候,孩子就應該要理解別人的意思是他很煩了、很生氣了,如果他繼續做的話,就會引起別人的反感。

孩子社交能力差,父母只需要這麼做,再也不怕他交不到朋友了

(5)教孩子用有同理心的方式來回應別人。爸爸媽媽應該儘量避免在孩子面前說“這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你不需要難過的,你不需要生氣的”,因為如果這樣說,其實就在做一個示範:別人的情緒不重要,他不應該有這樣的反應。孩子也就沒有辦法真正理解並且尊重別人的感受,所以爸爸媽媽其實該做得師範是,當孩子有情緒的時候,第一個是理解,同時鼓勵孩子也用這樣子的方式來去理解和尊重別人的感受。常常這麼做,就能夠幫助孩子培養,很好的共情能力。


今天的內容就先聊到這裡,下篇文章我會繼續聊聊當孩子被嘲弄的時候,他該怎麼做?以及衝突管理的一些重要的人際溝通技巧,如果你也感興趣,明天我們不見不散。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