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抱怨是“不耐煩”?其實是家長的“挑剔”讓孩子無所適從'

"

文|C位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我這陣子有件煩心事,學琴的兒子總和我抱怨彈琴這件事:

只要一提醒他彈琴時間到了,我就能很明顯地感受到原本興高采烈的他,眼神馬上暗淡了下來。

他總是一邊不停地嘟噥著我真不喜歡彈琴,一邊慢吞吞地坐到琴凳上。

在彈琴的過程中也在不停地抱怨,說著“這曲子太難了,我彈不好怎麼辦”這類的話。這段時間我們倆聊天時,說到鋼琴,他總是表露不滿。

"

文|C位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我這陣子有件煩心事,學琴的兒子總和我抱怨彈琴這件事:

只要一提醒他彈琴時間到了,我就能很明顯地感受到原本興高采烈的他,眼神馬上暗淡了下來。

他總是一邊不停地嘟噥著我真不喜歡彈琴,一邊慢吞吞地坐到琴凳上。

在彈琴的過程中也在不停地抱怨,說著“這曲子太難了,我彈不好怎麼辦”這類的話。這段時間我們倆聊天時,說到鋼琴,他總是表露不滿。

經常抱怨是“不耐煩”?其實是家長的“挑剔”讓孩子無所適從

​聽到這話,我心裡很不舒服,當時是家長和孩子一起商量後才決定報名,我希望他是帶著對音樂的熱愛去學習一門樂器,在學習的過程中享受著音樂帶來的快樂,而不是為了學琴而學琴。

事實上,這之前大部分的時候他是很愉快的,每次聽到他對我說“我喜歡彈琴,我覺得彈琴很快樂的時候”,我就覺得這個音樂教育到目前為止還算順利。

可是現在的他開始抱怨,不耐煩,甚至有的時候會跟我耍“心眼”,為的就是逃避彈琴這件事,這讓我覺得兒子做事一點耐性也沒有,才堅持幾天就想放棄,為此我也很苦惱。

於是找了一位心理教育師,想著幫兒子建立一點耐性,沒想到,做錯的不是兒子,是我自己。

很多家長和我一樣總是錯誤地認為,孩子抱怨,吐槽,都是因為孩子不耐煩,沒耐心

很多家長包括我都有一種觀念:

自己和孩子說的,對他們提的要求都是正確的合理的,都為了孩子好,所以孩子必須按照家長的要求來完成任務。

如果他們有任何的抱怨和不滿,那就必定是孩子沒有耐心,沒有毅力做好一件事。

但經過兒子彈琴這件事,我反思:事實果真如此嗎?

我開始回憶兒子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抱怨的,一個月前似乎還很快樂地練琴啊。

難道是考級將近,這段時間我對他的催促和要求造成的?

馬上要考級了,我對他的要求也從原先的快樂練琴變成了好好練習,精準練習,從音符到節奏都不許有誤。原先彈錯一兩個音,他自己發現糾正了,我覺得就可以了,不太唸叨他。

現在因為顧慮到要考試,只要他一彈錯,或是節奏不和諧,我就會立即對他說“怎麼練了這麼久還不熟練?這段節奏不對,要按照考試的要求來彈…”似乎從那時起,兒子吐槽練琴的次數逐漸增多。

上週,孩子到爺爺家過週末,我去接他的時候,爺爺說孩子彈琴很自覺,練習了很久,彈得很不錯。爺爺說這話的時候,我注意到兒子臉上滿是驕傲的表情。

那一下,我突然反應過來,孩子並非不想彈琴,不喜歡彈琴,是因為我的態度,讓他心生排斥。

"

文|C位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我這陣子有件煩心事,學琴的兒子總和我抱怨彈琴這件事:

只要一提醒他彈琴時間到了,我就能很明顯地感受到原本興高采烈的他,眼神馬上暗淡了下來。

他總是一邊不停地嘟噥著我真不喜歡彈琴,一邊慢吞吞地坐到琴凳上。

在彈琴的過程中也在不停地抱怨,說著“這曲子太難了,我彈不好怎麼辦”這類的話。這段時間我們倆聊天時,說到鋼琴,他總是表露不滿。

經常抱怨是“不耐煩”?其實是家長的“挑剔”讓孩子無所適從

​聽到這話,我心裡很不舒服,當時是家長和孩子一起商量後才決定報名,我希望他是帶著對音樂的熱愛去學習一門樂器,在學習的過程中享受著音樂帶來的快樂,而不是為了學琴而學琴。

事實上,這之前大部分的時候他是很愉快的,每次聽到他對我說“我喜歡彈琴,我覺得彈琴很快樂的時候”,我就覺得這個音樂教育到目前為止還算順利。

可是現在的他開始抱怨,不耐煩,甚至有的時候會跟我耍“心眼”,為的就是逃避彈琴這件事,這讓我覺得兒子做事一點耐性也沒有,才堅持幾天就想放棄,為此我也很苦惱。

於是找了一位心理教育師,想著幫兒子建立一點耐性,沒想到,做錯的不是兒子,是我自己。

很多家長和我一樣總是錯誤地認為,孩子抱怨,吐槽,都是因為孩子不耐煩,沒耐心

很多家長包括我都有一種觀念:

自己和孩子說的,對他們提的要求都是正確的合理的,都為了孩子好,所以孩子必須按照家長的要求來完成任務。

如果他們有任何的抱怨和不滿,那就必定是孩子沒有耐心,沒有毅力做好一件事。

但經過兒子彈琴這件事,我反思:事實果真如此嗎?

我開始回憶兒子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抱怨的,一個月前似乎還很快樂地練琴啊。

難道是考級將近,這段時間我對他的催促和要求造成的?

馬上要考級了,我對他的要求也從原先的快樂練琴變成了好好練習,精準練習,從音符到節奏都不許有誤。原先彈錯一兩個音,他自己發現糾正了,我覺得就可以了,不太唸叨他。

現在因為顧慮到要考試,只要他一彈錯,或是節奏不和諧,我就會立即對他說“怎麼練了這麼久還不熟練?這段節奏不對,要按照考試的要求來彈…”似乎從那時起,兒子吐槽練琴的次數逐漸增多。

上週,孩子到爺爺家過週末,我去接他的時候,爺爺說孩子彈琴很自覺,練習了很久,彈得很不錯。爺爺說這話的時候,我注意到兒子臉上滿是驕傲的表情。

那一下,我突然反應過來,孩子並非不想彈琴,不喜歡彈琴,是因為我的態度,讓他心生排斥。

經常抱怨是“不耐煩”?其實是家長的“挑剔”讓孩子無所適從

​其實,孩子的抱怨不是對所做事情的抱怨,而是抱怨家長的嘮叨和挑剔

在爺爺家練琴:

他是主角,其他人是安靜聆聽的欣賞者。
沒有耳邊不停的嘮叨,沒有人不停的提要求,他不會無所適從,又變回了快樂的演奏者。

但是在家裡練琴:

只要他有一些小毛病,不等他自己糾正,我便急於指出。
我逐漸變成了他耳邊一隻嗡嗡叫的蚊子,他對我的挑剔極不耐煩,練琴的興致也不斷地降低。

這麼看來,我們家長的抱怨、挑剔和嘮叨才是致命的毒藥,才是讓孩子喪失興趣的罪魁禍首。有句話說的好“我們總是太急了,不願意給孩子等待的時間,我們總是把自己的焦慮轉化成孩子的焦慮”。帶著焦慮去做事,這件事怎麼可能帶來快樂和滿足?

那麼想要孩子不抱怨,家長首先要改變

托爾斯泰有句名言:

全部教育,或者說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歸結到榜樣上,歸結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

意識到這點,我自己就很注意平時的言行了。

之前孩子吃飯常把飯菜掉在地上,弄得地板髒兮兮的,我特別煩,只要他把食物掉地上,我脫口而出的必然是“煩死了,你怎麼又這樣。”

現在我有意識剋制自己的情緒。上次他又把一塊蘋果掉在了地上,我看著惴惴不安的孩子,

對他說“媽媽知道你是不小心的,咱們想想,現在該怎麼辦?”
孩子想了會說“要把它撿起來扔掉。”
我繼續問“那地板髒了,我們該做什麼呢?”
孩子說“拿餐巾紙擦乾淨。”

然後自己動手收拾。下次食物掉了之後,我也不再指責他,他自己也知道怎麼做了。

育兒的過程其實更是自己重新接受教育的過程。都說父母是孩子的鏡子,孩子是父母的縮影。父母為人處世的方式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

試想一下,家長若是遇到不順心的事就不停地埋怨,不用想也知道孩子必然是有樣學樣,他們無法用更積極的方式來處理事情,除了抱怨,別無他法。

我一直覺得自己不是個嘮叨的母親,但是曾經有一次問孩子,媽媽有哪裡不好嗎?

孩子說“媽媽很嘮叨,太煩人了,一件事說好幾遍。”

我當時很吃驚孩子的評價,後來自我反思,也確實如此。比如,之前指出他音彈錯了,我肯定還會帶出一大段話,類似彈了這麼久了,還這麼不熟練這類的。

這些在孩子耳邊就是噪音。這些噪音應該被及時砍掉。真的有必要提醒的時候,簡單的一句“音錯了”就行。不要再借題發揮,把所有犯過的錯羅列一邊。

我想大多數母親的嘮叨應該能排到前三名。

什麼是嘮叨,嘮叨就是反覆不停地說一件事情,翻來覆去,沒有新意。

試想一個場景:

當孩子做錯事的時候,一開始他們心裡肯定會有愧疚,想要儘量彌補改正錯誤。

如果這時母親不懂適可而止,還在不停責備他們,必然使孩子煩躁不已,心生叛逆。

他們會產生自己已經接受懲罰了的想法,那麼他們原先的愧疚感便會蕩然無存,想要彌補錯誤的行動也嘎然停止。同時,他們會越來越反抗家長的說教,不耐煩與家長交流,並對家長產生抱怨。

"

文|C位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我這陣子有件煩心事,學琴的兒子總和我抱怨彈琴這件事:

只要一提醒他彈琴時間到了,我就能很明顯地感受到原本興高采烈的他,眼神馬上暗淡了下來。

他總是一邊不停地嘟噥著我真不喜歡彈琴,一邊慢吞吞地坐到琴凳上。

在彈琴的過程中也在不停地抱怨,說著“這曲子太難了,我彈不好怎麼辦”這類的話。這段時間我們倆聊天時,說到鋼琴,他總是表露不滿。

經常抱怨是“不耐煩”?其實是家長的“挑剔”讓孩子無所適從

​聽到這話,我心裡很不舒服,當時是家長和孩子一起商量後才決定報名,我希望他是帶著對音樂的熱愛去學習一門樂器,在學習的過程中享受著音樂帶來的快樂,而不是為了學琴而學琴。

事實上,這之前大部分的時候他是很愉快的,每次聽到他對我說“我喜歡彈琴,我覺得彈琴很快樂的時候”,我就覺得這個音樂教育到目前為止還算順利。

可是現在的他開始抱怨,不耐煩,甚至有的時候會跟我耍“心眼”,為的就是逃避彈琴這件事,這讓我覺得兒子做事一點耐性也沒有,才堅持幾天就想放棄,為此我也很苦惱。

於是找了一位心理教育師,想著幫兒子建立一點耐性,沒想到,做錯的不是兒子,是我自己。

很多家長和我一樣總是錯誤地認為,孩子抱怨,吐槽,都是因為孩子不耐煩,沒耐心

很多家長包括我都有一種觀念:

自己和孩子說的,對他們提的要求都是正確的合理的,都為了孩子好,所以孩子必須按照家長的要求來完成任務。

如果他們有任何的抱怨和不滿,那就必定是孩子沒有耐心,沒有毅力做好一件事。

但經過兒子彈琴這件事,我反思:事實果真如此嗎?

我開始回憶兒子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抱怨的,一個月前似乎還很快樂地練琴啊。

難道是考級將近,這段時間我對他的催促和要求造成的?

馬上要考級了,我對他的要求也從原先的快樂練琴變成了好好練習,精準練習,從音符到節奏都不許有誤。原先彈錯一兩個音,他自己發現糾正了,我覺得就可以了,不太唸叨他。

現在因為顧慮到要考試,只要他一彈錯,或是節奏不和諧,我就會立即對他說“怎麼練了這麼久還不熟練?這段節奏不對,要按照考試的要求來彈…”似乎從那時起,兒子吐槽練琴的次數逐漸增多。

上週,孩子到爺爺家過週末,我去接他的時候,爺爺說孩子彈琴很自覺,練習了很久,彈得很不錯。爺爺說這話的時候,我注意到兒子臉上滿是驕傲的表情。

那一下,我突然反應過來,孩子並非不想彈琴,不喜歡彈琴,是因為我的態度,讓他心生排斥。

經常抱怨是“不耐煩”?其實是家長的“挑剔”讓孩子無所適從

​其實,孩子的抱怨不是對所做事情的抱怨,而是抱怨家長的嘮叨和挑剔

在爺爺家練琴:

他是主角,其他人是安靜聆聽的欣賞者。
沒有耳邊不停的嘮叨,沒有人不停的提要求,他不會無所適從,又變回了快樂的演奏者。

但是在家裡練琴:

只要他有一些小毛病,不等他自己糾正,我便急於指出。
我逐漸變成了他耳邊一隻嗡嗡叫的蚊子,他對我的挑剔極不耐煩,練琴的興致也不斷地降低。

這麼看來,我們家長的抱怨、挑剔和嘮叨才是致命的毒藥,才是讓孩子喪失興趣的罪魁禍首。有句話說的好“我們總是太急了,不願意給孩子等待的時間,我們總是把自己的焦慮轉化成孩子的焦慮”。帶著焦慮去做事,這件事怎麼可能帶來快樂和滿足?

那麼想要孩子不抱怨,家長首先要改變

托爾斯泰有句名言:

全部教育,或者說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歸結到榜樣上,歸結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

意識到這點,我自己就很注意平時的言行了。

之前孩子吃飯常把飯菜掉在地上,弄得地板髒兮兮的,我特別煩,只要他把食物掉地上,我脫口而出的必然是“煩死了,你怎麼又這樣。”

現在我有意識剋制自己的情緒。上次他又把一塊蘋果掉在了地上,我看著惴惴不安的孩子,

對他說“媽媽知道你是不小心的,咱們想想,現在該怎麼辦?”
孩子想了會說“要把它撿起來扔掉。”
我繼續問“那地板髒了,我們該做什麼呢?”
孩子說“拿餐巾紙擦乾淨。”

然後自己動手收拾。下次食物掉了之後,我也不再指責他,他自己也知道怎麼做了。

育兒的過程其實更是自己重新接受教育的過程。都說父母是孩子的鏡子,孩子是父母的縮影。父母為人處世的方式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

試想一下,家長若是遇到不順心的事就不停地埋怨,不用想也知道孩子必然是有樣學樣,他們無法用更積極的方式來處理事情,除了抱怨,別無他法。

我一直覺得自己不是個嘮叨的母親,但是曾經有一次問孩子,媽媽有哪裡不好嗎?

孩子說“媽媽很嘮叨,太煩人了,一件事說好幾遍。”

我當時很吃驚孩子的評價,後來自我反思,也確實如此。比如,之前指出他音彈錯了,我肯定還會帶出一大段話,類似彈了這麼久了,還這麼不熟練這類的。

這些在孩子耳邊就是噪音。這些噪音應該被及時砍掉。真的有必要提醒的時候,簡單的一句“音錯了”就行。不要再借題發揮,把所有犯過的錯羅列一邊。

我想大多數母親的嘮叨應該能排到前三名。

什麼是嘮叨,嘮叨就是反覆不停地說一件事情,翻來覆去,沒有新意。

試想一個場景:

當孩子做錯事的時候,一開始他們心裡肯定會有愧疚,想要儘量彌補改正錯誤。

如果這時母親不懂適可而止,還在不停責備他們,必然使孩子煩躁不已,心生叛逆。

他們會產生自己已經接受懲罰了的想法,那麼他們原先的愧疚感便會蕩然無存,想要彌補錯誤的行動也嘎然停止。同時,他們會越來越反抗家長的說教,不耐煩與家長交流,並對家長產生抱怨。

經常抱怨是“不耐煩”?其實是家長的“挑剔”讓孩子無所適從

有的時候我們做家長的可以靜下來問問呢你自己:​真的有用心去了解和體會孩子的真實感受嗎?其實並沒有。讓我意識到這一點的是一件小事:

有一天晚上,我讓孩子做題目,他和我討價還價,要少做,而且久不行動。我當時就火了,說了句“你愛做不做。”兒子臉色馬上拉了下來。

我心裡納悶,他平時還算比較自覺,怎麼今天會這樣。聯想到整個白天他都在外面玩耍跑跳,會不會是累了?於是我問他 “你是不是因為累了,所以今天想少做一些?”兒子馬上委屈地哭了起來。

所以自此之後,如果他有什麼抱怨或是不滿,我總要多想想是什麼原因,多問問他,而不再是先入為主地把自己的主觀想法強加在他身上。

孩子會抱怨,說明孩子長大了,慢慢有了自己的想法。這個想法和大人的不一致,因此才會產生衝突。有心的家長應該看到孩子成長的這個變化,用心去體會和感受。

我們常常以己度人,用成年人的想法揣測孩子不想彈琴,不想寫作業的原因只是因為懶惰或貪玩。其實背後的真實原因很可能不是這樣的。可能他們遇到了困難,卻無法很好地表達他們的需求;

也可能他們有別的需要我們關注的地方。家長應該關注孩子抱怨背後的真實想法,而不是關注孩子不停的抱怨這一現象。

與其嘮叨不如學會發現孩子的閃光點,給孩子時間,靜待花開

不知道是哪位大神說了一句話“孩子需要鼓勵,正如植物需要水”。

真誠的鼓勵和讚賞能讓孩子發現自己的優點,找到自信,更有動力堅持接受教育。鼓勵教育無論對家長還是對孩子都非常重要。家長要學會發掘孩子身上的亮點,激勵孩子展現更好的自己;

比如:

“今天書包收拾得真好”
“厲害啊,已經會自己穿襪子了”
“這個玩具原來是這麼玩的,你比爸爸厲害多了”

孩子感受到家長的信任和認可,會對自己產生認同感,他們的自尊與驕傲會讓他們更具有自驅力,自覺鞭策自己前行。

"

文|C位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我這陣子有件煩心事,學琴的兒子總和我抱怨彈琴這件事:

只要一提醒他彈琴時間到了,我就能很明顯地感受到原本興高采烈的他,眼神馬上暗淡了下來。

他總是一邊不停地嘟噥著我真不喜歡彈琴,一邊慢吞吞地坐到琴凳上。

在彈琴的過程中也在不停地抱怨,說著“這曲子太難了,我彈不好怎麼辦”這類的話。這段時間我們倆聊天時,說到鋼琴,他總是表露不滿。

經常抱怨是“不耐煩”?其實是家長的“挑剔”讓孩子無所適從

​聽到這話,我心裡很不舒服,當時是家長和孩子一起商量後才決定報名,我希望他是帶著對音樂的熱愛去學習一門樂器,在學習的過程中享受著音樂帶來的快樂,而不是為了學琴而學琴。

事實上,這之前大部分的時候他是很愉快的,每次聽到他對我說“我喜歡彈琴,我覺得彈琴很快樂的時候”,我就覺得這個音樂教育到目前為止還算順利。

可是現在的他開始抱怨,不耐煩,甚至有的時候會跟我耍“心眼”,為的就是逃避彈琴這件事,這讓我覺得兒子做事一點耐性也沒有,才堅持幾天就想放棄,為此我也很苦惱。

於是找了一位心理教育師,想著幫兒子建立一點耐性,沒想到,做錯的不是兒子,是我自己。

很多家長和我一樣總是錯誤地認為,孩子抱怨,吐槽,都是因為孩子不耐煩,沒耐心

很多家長包括我都有一種觀念:

自己和孩子說的,對他們提的要求都是正確的合理的,都為了孩子好,所以孩子必須按照家長的要求來完成任務。

如果他們有任何的抱怨和不滿,那就必定是孩子沒有耐心,沒有毅力做好一件事。

但經過兒子彈琴這件事,我反思:事實果真如此嗎?

我開始回憶兒子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抱怨的,一個月前似乎還很快樂地練琴啊。

難道是考級將近,這段時間我對他的催促和要求造成的?

馬上要考級了,我對他的要求也從原先的快樂練琴變成了好好練習,精準練習,從音符到節奏都不許有誤。原先彈錯一兩個音,他自己發現糾正了,我覺得就可以了,不太唸叨他。

現在因為顧慮到要考試,只要他一彈錯,或是節奏不和諧,我就會立即對他說“怎麼練了這麼久還不熟練?這段節奏不對,要按照考試的要求來彈…”似乎從那時起,兒子吐槽練琴的次數逐漸增多。

上週,孩子到爺爺家過週末,我去接他的時候,爺爺說孩子彈琴很自覺,練習了很久,彈得很不錯。爺爺說這話的時候,我注意到兒子臉上滿是驕傲的表情。

那一下,我突然反應過來,孩子並非不想彈琴,不喜歡彈琴,是因為我的態度,讓他心生排斥。

經常抱怨是“不耐煩”?其實是家長的“挑剔”讓孩子無所適從

​其實,孩子的抱怨不是對所做事情的抱怨,而是抱怨家長的嘮叨和挑剔

在爺爺家練琴:

他是主角,其他人是安靜聆聽的欣賞者。
沒有耳邊不停的嘮叨,沒有人不停的提要求,他不會無所適從,又變回了快樂的演奏者。

但是在家裡練琴:

只要他有一些小毛病,不等他自己糾正,我便急於指出。
我逐漸變成了他耳邊一隻嗡嗡叫的蚊子,他對我的挑剔極不耐煩,練琴的興致也不斷地降低。

這麼看來,我們家長的抱怨、挑剔和嘮叨才是致命的毒藥,才是讓孩子喪失興趣的罪魁禍首。有句話說的好“我們總是太急了,不願意給孩子等待的時間,我們總是把自己的焦慮轉化成孩子的焦慮”。帶著焦慮去做事,這件事怎麼可能帶來快樂和滿足?

那麼想要孩子不抱怨,家長首先要改變

托爾斯泰有句名言:

全部教育,或者說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歸結到榜樣上,歸結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

意識到這點,我自己就很注意平時的言行了。

之前孩子吃飯常把飯菜掉在地上,弄得地板髒兮兮的,我特別煩,只要他把食物掉地上,我脫口而出的必然是“煩死了,你怎麼又這樣。”

現在我有意識剋制自己的情緒。上次他又把一塊蘋果掉在了地上,我看著惴惴不安的孩子,

對他說“媽媽知道你是不小心的,咱們想想,現在該怎麼辦?”
孩子想了會說“要把它撿起來扔掉。”
我繼續問“那地板髒了,我們該做什麼呢?”
孩子說“拿餐巾紙擦乾淨。”

然後自己動手收拾。下次食物掉了之後,我也不再指責他,他自己也知道怎麼做了。

育兒的過程其實更是自己重新接受教育的過程。都說父母是孩子的鏡子,孩子是父母的縮影。父母為人處世的方式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

試想一下,家長若是遇到不順心的事就不停地埋怨,不用想也知道孩子必然是有樣學樣,他們無法用更積極的方式來處理事情,除了抱怨,別無他法。

我一直覺得自己不是個嘮叨的母親,但是曾經有一次問孩子,媽媽有哪裡不好嗎?

孩子說“媽媽很嘮叨,太煩人了,一件事說好幾遍。”

我當時很吃驚孩子的評價,後來自我反思,也確實如此。比如,之前指出他音彈錯了,我肯定還會帶出一大段話,類似彈了這麼久了,還這麼不熟練這類的。

這些在孩子耳邊就是噪音。這些噪音應該被及時砍掉。真的有必要提醒的時候,簡單的一句“音錯了”就行。不要再借題發揮,把所有犯過的錯羅列一邊。

我想大多數母親的嘮叨應該能排到前三名。

什麼是嘮叨,嘮叨就是反覆不停地說一件事情,翻來覆去,沒有新意。

試想一個場景:

當孩子做錯事的時候,一開始他們心裡肯定會有愧疚,想要儘量彌補改正錯誤。

如果這時母親不懂適可而止,還在不停責備他們,必然使孩子煩躁不已,心生叛逆。

他們會產生自己已經接受懲罰了的想法,那麼他們原先的愧疚感便會蕩然無存,想要彌補錯誤的行動也嘎然停止。同時,他們會越來越反抗家長的說教,不耐煩與家長交流,並對家長產生抱怨。

經常抱怨是“不耐煩”?其實是家長的“挑剔”讓孩子無所適從

有的時候我們做家長的可以靜下來問問呢你自己:​真的有用心去了解和體會孩子的真實感受嗎?其實並沒有。讓我意識到這一點的是一件小事:

有一天晚上,我讓孩子做題目,他和我討價還價,要少做,而且久不行動。我當時就火了,說了句“你愛做不做。”兒子臉色馬上拉了下來。

我心裡納悶,他平時還算比較自覺,怎麼今天會這樣。聯想到整個白天他都在外面玩耍跑跳,會不會是累了?於是我問他 “你是不是因為累了,所以今天想少做一些?”兒子馬上委屈地哭了起來。

所以自此之後,如果他有什麼抱怨或是不滿,我總要多想想是什麼原因,多問問他,而不再是先入為主地把自己的主觀想法強加在他身上。

孩子會抱怨,說明孩子長大了,慢慢有了自己的想法。這個想法和大人的不一致,因此才會產生衝突。有心的家長應該看到孩子成長的這個變化,用心去體會和感受。

我們常常以己度人,用成年人的想法揣測孩子不想彈琴,不想寫作業的原因只是因為懶惰或貪玩。其實背後的真實原因很可能不是這樣的。可能他們遇到了困難,卻無法很好地表達他們的需求;

也可能他們有別的需要我們關注的地方。家長應該關注孩子抱怨背後的真實想法,而不是關注孩子不停的抱怨這一現象。

與其嘮叨不如學會發現孩子的閃光點,給孩子時間,靜待花開

不知道是哪位大神說了一句話“孩子需要鼓勵,正如植物需要水”。

真誠的鼓勵和讚賞能讓孩子發現自己的優點,找到自信,更有動力堅持接受教育。鼓勵教育無論對家長還是對孩子都非常重要。家長要學會發掘孩子身上的亮點,激勵孩子展現更好的自己;

比如:

“今天書包收拾得真好”
“厲害啊,已經會自己穿襪子了”
“這個玩具原來是這麼玩的,你比爸爸厲害多了”

孩子感受到家長的信任和認可,會對自己產生認同感,他們的自尊與驕傲會讓他們更具有自驅力,自覺鞭策自己前行。

經常抱怨是“不耐煩”?其實是家長的“挑剔”讓孩子無所適從

​父母是天下最偉大的職業之一,可是這一職業沒有上崗證,我們都在邊做邊學,並接受時間來的檢驗。

只是若是做得不對,做得不好,我們也再沒有改正的機會。

家庭教育其實是家長的自我修行。優秀的家長是用愛去感受孩子的內心,尊重孩子的想法,以身作則,用自己的行動去引導他們,而不是為了教育而教育。

今日互動:你也會經常挑剔孩子嗎?歡迎評論區留言互動。

——————————

在育兒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都可以找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幫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煩惱與困惑。

關注【C位媽媽】,棘手的育兒難題和倍感幸福得育兒瞬間都能得到幫助和迴應,經歷和經驗可能不同,但我們愛孩子的心始終一樣。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