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說'都是為了孩子好',教育中的'食鹽效應',父母最好知道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週末在家我看了一部電影——《天才少女》。這部電影是圍繞一個智力過人的天才少女的撫養權爭奪而展開的。

天才少女瑪麗在母親自殺後就一直被舅舅領養著,本來日子過得平靜安好,但有一天瑪麗的外祖母伊芙琳發現了她的數學天賦,一心想要培養數學天才的她也因此想要搶奪孩子的撫養權,一場關於天才少女的撫養權爭奪戰也正式拉開。

他們的爭論在法庭中展開,而他們爭論的爆發點聚焦在瑪麗的母親黛安的自殺身上。瑪麗的母親也具備超高的數學天賦, 黛安的母親出於培養孩子,為孩子好的初心,對黛安進行了嚴苛甚至是變態的教育,也正是在這種近乎冷血的教育方式下,戴安喪失了童年的所有快樂,甚至最後在"我是為你好"的道德綁架中喪失了生命。

在戴安母親心中,女兒來到這個世界上是有使命的,因此普通孩子應有的童年、親情、愛情……她都不應該有,她的世界裡只能有數學。

伊芙琳認為,她是為了戴安好,就連戴安自殺後,她都不知道戴安真正想要的生活方式是什麼,甚至還一味地埋怨戴安脆弱、不理解她的良苦用心。

戴安在生下瑪麗後,將瑪麗留給弟弟撫養,她對瑪麗唯一的期望便是:"讓瑪麗可以像普通人一樣,自由自在地玩耍。"

這是戴安一直以來想要的生活方式,但是她的母親卻不知道,甚至一直以"為你好"之名,行"傷害"之實。

別再說'都是為了孩子好',教育中的'食鹽效應',父母最好知道

相信"我是為你好"這句話在家庭中並不少見,甚至伴隨著孩子成長的每一個階段。從孩子一出生,父母就是傾盡所有地付出,處處以孩子為出發點,為孩子做的任何事情都是"為孩子好"。然而,父母"為孩子好"的行為也會得不到孩子的理解,甚至是造成孩子的壓力,而這也往往是父母與孩子產生分歧的原因。

"都是為孩子好"是父母為孩子精心熬製的"蜜糖",但許多孩子卻視為"毒藥",很大的原因便是父母不懂適度原則,沒有運用好"食鹽效應"。

一、何為"食鹽效應"?

"食鹽效應"其實就是堅持適度原則,它指的是任何好的東西並不是越多越好的,而是"需要的才是最好的",因而要適度。

別再說'都是為了孩子好',教育中的'食鹽效應',父母最好知道

就像我們炒菜,食鹽是料理中不可缺少的一種調料,無論是技藝多麼高超的廚師,沒有鹽也無法做出好的料理。鹽是料理中的"寶藏",但是在料理中是不是鹽越多就越好呢?答案顯然不是的,放太多的鹽會直接影響菜的味道,甚至是讓人無法入口下肚。

"食鹽效應"其實就是告訴我們,任何事情都要有個度,即使是對我們好的、有利的事情,只要超過一個度,就會"變質"。

"為孩子好"也一樣,"為孩子好"本是一件好事情,但是如果沒有把握好度,也可以演變為傷害孩子的"利器"。

二、 "為孩子好"的兩大極端表現

"為孩子好"之所以逐漸被人詬病,逐漸變成孩子成長的壓力就是因為家長沒有掌握好"度",而沒有掌握好"度"往往有以下兩種極端表現:

別再說'都是為了孩子好',教育中的'食鹽效應',父母最好知道

1. 過度溺愛,包辦一切

"溺愛"是"為孩子好"的一大表現形式,許多家長會認為孩子還小,或者擔心孩子受傷,或者是不相信孩子能夠適應這個嚴酷的社會環境,於是從家庭環境到社會環境,家長們都恨不得用一根繩把自己系在孩子的身上。

為孩子包辦一切確實在當下是"為孩子好",可以提升孩子當下的幸福感。但是父母不可能跟著孩子一輩子,孩子也不能一輩子依賴父母,"過度溺愛、包辦一切"勢必會讓孩子永遠長不大而沒有能力去應對社會正常的挑戰與人際關係。

2."挫折成才"的嚴苛教育方式

在現在的教育理念裡,還有不少的家長奉行"棒棍底下出天才"的教育理念,堅信挫折教育有利於孩子成長,因而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特意為孩子製造挫折,出於"鍛鍊孩子、為孩子好"的初心。

別再說'都是為了孩子好',教育中的'食鹽效應',父母最好知道

前幾年一部很火的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中的爸爸就將這個理念貫徹得很徹底,有著金牌夢的前摔跤運動員因沒有為自己國家拿到金牌而一直耿耿於懷,所以他就將自己的夢想全部寄託在他的女兒身上。

為了讓孩子拿到金牌,他對孩子進行了極為嚴苛的訓練。在沒有詢問孩子真實意願的情況下就讓女兒每天早上四五點起床跑步鍛鍊,而且在訓練期間不允許孩子出去玩,甚至想讓孩子放棄學業。更可怕的是,因為女兒偷跑出去參加聚會而剃光了女兒的頭髮。

他是為了孩子好,想讓孩子專注於摔跤訓練,但是在這種高壓下的"挫折教育"下孩子並不能真正體會他的用心,相反地,父女因此產生了矛盾,甚至成為敵對的狀態。

這是"為孩子好"的另一種形式,想要鍛鍊孩子的意志,想要孩子在短時間內迅速成長以應對社會的競爭,但卻沒有考慮到孩子的承受能力。

三、孩子需要的才是最好的

"食鹽效應"告訴我們任何東西,只有適合的才是最好的,"為孩子好"也一樣,只有這一份"好"是適合孩子的,是孩子真正需要的,才是真正"為孩子好"。相信家長們每一次的"為孩子好"都是寄予真心的,但是如果達不到好的效果,也應該去思考是否用對了方式方法。

1. 學會反思

在"為孩子好"卻得不到孩子的理解時,家長們第一反應不應該是覺得委屈、或者用"我都是為你好,你怎麼不聽我的"這樣的話對孩子進行道德綁架。由於家長與孩子的年齡、經歷、見識都不同,因而兩者發生分歧是十分正常的事。

家長們也要認識到,並不是自己為孩子做的每一個決定、做的每一次選擇都是正確的,又或者說就算做的選擇是正確的,但不一定是適合孩子的。所以家長要有"反思"的意識,只有不斷地"反思",不斷進行調賬,才是真正"為孩子好"。

別再說'都是為了孩子好',教育中的'食鹽效應',父母最好知道

2. 學會傾聽

傾聽是瞭解孩子內心世界的一個捷徑。當我們真正放下父母的架子,和孩子站在同一水平線上去認真傾聽孩子的聲音時,我們才能越來越瞭解孩子的內心所想,也因此才能更加知道孩子需要的是什麼,也才能為孩子提供更有針對性的幫助。

父母不要帶有過往的經驗對孩子進行審批,社會不斷在改變,經驗不一定適用每一個時代,而且每一個獨立的個體都有不同的特點與特長,我們不能一概而論。我們要認真地、積極地去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找到最適合孩子成長的方式。

3.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

父母與孩子產生分歧往往都是因為彼此站的角度不同,彼此的出發點不同。同樣一件事情,當父母與孩子的選擇不同時,不妨試著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問題,並且給孩子"試錯"的空間。對於孩子的"有可能犯錯",父母不要大驚小怪,要知道在孩子的成長過程,孩子犯錯、選錯路在所難免。

在不涉及"大是大非"的事情上,家長們可以在背後陪同著孩子,讓孩子自己去嘗試自己選擇的道路,如果失敗,可以為孩子及時的鼓勵和支持,如果成功,那麼更要為孩子開心。有時候,並不是家長的選擇就是正確的,因為畢竟家長和孩子站的角度截然不同。

別再說'都是為了孩子好',教育中的'食鹽效應',父母最好知道

4. 學會給自己自由和空間

大部分中國式的父母在孩子一出生就喪失了自我,整個世界都是圍著孩子轉,做的任何事情都是為了孩子。我們無法否認這種"愛"的偉大,但是這種"愛"確實給了孩子與父母強大的壓力。

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上都不是為別人活的,就算是為了再親的人,也不要丟失了自己。家長們要學會給自己自由和空間,同時也給孩子成長的自由與空間。

家長們一心一意為孩子好無可厚非,但是"為孩子好"就像是料理中的食鹽,適度添加可以讓料理更加美味,但是如果添加過度可能會毀了整個料理的味道。各位爸爸媽媽,當你們說出"都是為孩子好"這樣的話時,請思考是否是孩子真正想要的,孩子真正所需的。

我是鯨魚媽媽,也是3歲寶寶的媽媽,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