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孩子不聽勸?越說越不聽?家長多說這3個字,化解孩子逆反心'

不完美媽媽 蘇洵 讀書 玩具 蘇轍 大果小果媽媽 2019-08-13
"

點擊右上角關注“大果小果媽媽”,每天分享育兒乾貨內容,解決爸媽育兒煩惱,讓爸媽和孩子一起快樂成長!

"

點擊右上角關注“大果小果媽媽”,每天分享育兒乾貨內容,解決爸媽育兒煩惱,讓爸媽和孩子一起快樂成長!

為何孩子不聽勸?越說越不聽?家長多說這3個字,化解孩子逆反心

文 | 大果小果媽媽

週末,外面下雨,嬌嬌想要出去玩,媽媽不許,說感冒剛好,不能出去,等會玩溼了,又感冒了。

嬌嬌不聽,硬要出去,自己跑去開門。

媽媽見狀一把抱住,對掙扎著的嬌嬌說外面下雨冷,出去感冒了你又要打針吃藥了,到時候可別哭鼻子。

嬌嬌吵著鬧著就是要出去。

媽媽生氣了:"你這麼不聽話,媽媽不理你了"

嬌嬌趁機推開媽媽直跑出去,又被媽媽抓了回來,不服氣的嬌嬌對媽媽拳打腳踢,最後直接躺地上哭鬧打滾。

"

點擊右上角關注“大果小果媽媽”,每天分享育兒乾貨內容,解決爸媽育兒煩惱,讓爸媽和孩子一起快樂成長!

為何孩子不聽勸?越說越不聽?家長多說這3個字,化解孩子逆反心

文 | 大果小果媽媽

週末,外面下雨,嬌嬌想要出去玩,媽媽不許,說感冒剛好,不能出去,等會玩溼了,又感冒了。

嬌嬌不聽,硬要出去,自己跑去開門。

媽媽見狀一把抱住,對掙扎著的嬌嬌說外面下雨冷,出去感冒了你又要打針吃藥了,到時候可別哭鼻子。

嬌嬌吵著鬧著就是要出去。

媽媽生氣了:"你這麼不聽話,媽媽不理你了"

嬌嬌趁機推開媽媽直跑出去,又被媽媽抓了回來,不服氣的嬌嬌對媽媽拳打腳踢,最後直接躺地上哭鬧打滾。

為何孩子不聽勸?越說越不聽?家長多說這3個字,化解孩子逆反心

後來,還是爸爸回來,說帶她去陽臺看雨,才結束了這場鬧劇。

有時候,孩子容易跟家長"槓"起來,越阻止反而越不聽,那是孩子逆反心理在作怪。

要想孩子能聽進去,家長需要明白"你說的"和孩子"想聽的"是不是一回事?又怎麼把它變成"一回事"?

一、 為什麼孩子越說越不聽?

拿嬌嬌母女來說,媽媽為了嬌嬌好,所以不希望她出去淋雨而阻止,但是嬌嬌想出去玩水,媽媽越是批評和阻止,她就越是要出去。

這裡就涉及到心理學上的一個”禁果效應“

即:越被禁止的東西,人們對它就越好奇,越想得到。

孩子的好奇心和逆反心,讓他們總喜歡。

"

點擊右上角關注“大果小果媽媽”,每天分享育兒乾貨內容,解決爸媽育兒煩惱,讓爸媽和孩子一起快樂成長!

為何孩子不聽勸?越說越不聽?家長多說這3個字,化解孩子逆反心

文 | 大果小果媽媽

週末,外面下雨,嬌嬌想要出去玩,媽媽不許,說感冒剛好,不能出去,等會玩溼了,又感冒了。

嬌嬌不聽,硬要出去,自己跑去開門。

媽媽見狀一把抱住,對掙扎著的嬌嬌說外面下雨冷,出去感冒了你又要打針吃藥了,到時候可別哭鼻子。

嬌嬌吵著鬧著就是要出去。

媽媽生氣了:"你這麼不聽話,媽媽不理你了"

嬌嬌趁機推開媽媽直跑出去,又被媽媽抓了回來,不服氣的嬌嬌對媽媽拳打腳踢,最後直接躺地上哭鬧打滾。

為何孩子不聽勸?越說越不聽?家長多說這3個字,化解孩子逆反心

後來,還是爸爸回來,說帶她去陽臺看雨,才結束了這場鬧劇。

有時候,孩子容易跟家長"槓"起來,越阻止反而越不聽,那是孩子逆反心理在作怪。

要想孩子能聽進去,家長需要明白"你說的"和孩子"想聽的"是不是一回事?又怎麼把它變成"一回事"?

一、 為什麼孩子越說越不聽?

拿嬌嬌母女來說,媽媽為了嬌嬌好,所以不希望她出去淋雨而阻止,但是嬌嬌想出去玩水,媽媽越是批評和阻止,她就越是要出去。

這裡就涉及到心理學上的一個”禁果效應“

即:越被禁止的東西,人們對它就越好奇,越想得到。

孩子的好奇心和逆反心,讓他們總喜歡。

為何孩子不聽勸?越說越不聽?家長多說這3個字,化解孩子逆反心

其實不是要挑戰父母的權威,而是每個孩子都會經歷這麼一個時期,隨著孩子自我意識的發展,會試圖用反抗來證明自我。

父母想方設法的阻止,反而會激起他們的"鬥志",越好奇越逆反,從而產生禁果效應。

在解決這個問題之前,我們要先認清我們喜歡禁止孩子的原因,深刻認識之後,重新認識到自己行為,實行起來才更簡單。

二、為什麼我們會常嘮叨、禁止孩子某些行為?

在家長看來,孩子的很多行為都是不對的,所以該禁止,而禁止的理由就是"為了你好"。

可孩子偏偏不領情,為什麼?

明明自己說的是對的,是為了孩子好,孩子怎麼就不能理解父母的苦心呢。

究其原因,在我們看來是為孩子好,但在孩子看來,你就是剝奪了他的權利,你是在禁止他。

我們很多時候,對孩子說的"不",你不可以怎麼怎麼樣,實際上,並不是為了小孩,而是為了我們自己。

"

點擊右上角關注“大果小果媽媽”,每天分享育兒乾貨內容,解決爸媽育兒煩惱,讓爸媽和孩子一起快樂成長!

為何孩子不聽勸?越說越不聽?家長多說這3個字,化解孩子逆反心

文 | 大果小果媽媽

週末,外面下雨,嬌嬌想要出去玩,媽媽不許,說感冒剛好,不能出去,等會玩溼了,又感冒了。

嬌嬌不聽,硬要出去,自己跑去開門。

媽媽見狀一把抱住,對掙扎著的嬌嬌說外面下雨冷,出去感冒了你又要打針吃藥了,到時候可別哭鼻子。

嬌嬌吵著鬧著就是要出去。

媽媽生氣了:"你這麼不聽話,媽媽不理你了"

嬌嬌趁機推開媽媽直跑出去,又被媽媽抓了回來,不服氣的嬌嬌對媽媽拳打腳踢,最後直接躺地上哭鬧打滾。

為何孩子不聽勸?越說越不聽?家長多說這3個字,化解孩子逆反心

後來,還是爸爸回來,說帶她去陽臺看雨,才結束了這場鬧劇。

有時候,孩子容易跟家長"槓"起來,越阻止反而越不聽,那是孩子逆反心理在作怪。

要想孩子能聽進去,家長需要明白"你說的"和孩子"想聽的"是不是一回事?又怎麼把它變成"一回事"?

一、 為什麼孩子越說越不聽?

拿嬌嬌母女來說,媽媽為了嬌嬌好,所以不希望她出去淋雨而阻止,但是嬌嬌想出去玩水,媽媽越是批評和阻止,她就越是要出去。

這裡就涉及到心理學上的一個”禁果效應“

即:越被禁止的東西,人們對它就越好奇,越想得到。

孩子的好奇心和逆反心,讓他們總喜歡。

為何孩子不聽勸?越說越不聽?家長多說這3個字,化解孩子逆反心

其實不是要挑戰父母的權威,而是每個孩子都會經歷這麼一個時期,隨著孩子自我意識的發展,會試圖用反抗來證明自我。

父母想方設法的阻止,反而會激起他們的"鬥志",越好奇越逆反,從而產生禁果效應。

在解決這個問題之前,我們要先認清我們喜歡禁止孩子的原因,深刻認識之後,重新認識到自己行為,實行起來才更簡單。

二、為什麼我們會常嘮叨、禁止孩子某些行為?

在家長看來,孩子的很多行為都是不對的,所以該禁止,而禁止的理由就是"為了你好"。

可孩子偏偏不領情,為什麼?

明明自己說的是對的,是為了孩子好,孩子怎麼就不能理解父母的苦心呢。

究其原因,在我們看來是為孩子好,但在孩子看來,你就是剝奪了他的權利,你是在禁止他。

我們很多時候,對孩子說的"不",你不可以怎麼怎麼樣,實際上,並不是為了小孩,而是為了我們自己。

為何孩子不聽勸?越說越不聽?家長多說這3個字,化解孩子逆反心

因為,禁止,是最簡單的管教方式。

1、為了自己方便而設置的"不可以"

不要踩水、不要玩沙子、不要亂動……

其實,我們真正害怕的是孩子弄髒了自己,我們清洗、整理起來會很麻煩,我們不喜歡的是這種行為帶來的後果,而不是這些行為。

2、為了避免他人眼觀而設的"不可以"

不可以不分享,不可以亂動別人的東西……

看起來是對孩子的要求,其實是說給旁人聽的,期待自己的管教得到別人的理解和贊同。

"

點擊右上角關注“大果小果媽媽”,每天分享育兒乾貨內容,解決爸媽育兒煩惱,讓爸媽和孩子一起快樂成長!

為何孩子不聽勸?越說越不聽?家長多說這3個字,化解孩子逆反心

文 | 大果小果媽媽

週末,外面下雨,嬌嬌想要出去玩,媽媽不許,說感冒剛好,不能出去,等會玩溼了,又感冒了。

嬌嬌不聽,硬要出去,自己跑去開門。

媽媽見狀一把抱住,對掙扎著的嬌嬌說外面下雨冷,出去感冒了你又要打針吃藥了,到時候可別哭鼻子。

嬌嬌吵著鬧著就是要出去。

媽媽生氣了:"你這麼不聽話,媽媽不理你了"

嬌嬌趁機推開媽媽直跑出去,又被媽媽抓了回來,不服氣的嬌嬌對媽媽拳打腳踢,最後直接躺地上哭鬧打滾。

為何孩子不聽勸?越說越不聽?家長多說這3個字,化解孩子逆反心

後來,還是爸爸回來,說帶她去陽臺看雨,才結束了這場鬧劇。

有時候,孩子容易跟家長"槓"起來,越阻止反而越不聽,那是孩子逆反心理在作怪。

要想孩子能聽進去,家長需要明白"你說的"和孩子"想聽的"是不是一回事?又怎麼把它變成"一回事"?

一、 為什麼孩子越說越不聽?

拿嬌嬌母女來說,媽媽為了嬌嬌好,所以不希望她出去淋雨而阻止,但是嬌嬌想出去玩水,媽媽越是批評和阻止,她就越是要出去。

這裡就涉及到心理學上的一個”禁果效應“

即:越被禁止的東西,人們對它就越好奇,越想得到。

孩子的好奇心和逆反心,讓他們總喜歡。

為何孩子不聽勸?越說越不聽?家長多說這3個字,化解孩子逆反心

其實不是要挑戰父母的權威,而是每個孩子都會經歷這麼一個時期,隨著孩子自我意識的發展,會試圖用反抗來證明自我。

父母想方設法的阻止,反而會激起他們的"鬥志",越好奇越逆反,從而產生禁果效應。

在解決這個問題之前,我們要先認清我們喜歡禁止孩子的原因,深刻認識之後,重新認識到自己行為,實行起來才更簡單。

二、為什麼我們會常嘮叨、禁止孩子某些行為?

在家長看來,孩子的很多行為都是不對的,所以該禁止,而禁止的理由就是"為了你好"。

可孩子偏偏不領情,為什麼?

明明自己說的是對的,是為了孩子好,孩子怎麼就不能理解父母的苦心呢。

究其原因,在我們看來是為孩子好,但在孩子看來,你就是剝奪了他的權利,你是在禁止他。

我們很多時候,對孩子說的"不",你不可以怎麼怎麼樣,實際上,並不是為了小孩,而是為了我們自己。

為何孩子不聽勸?越說越不聽?家長多說這3個字,化解孩子逆反心

因為,禁止,是最簡單的管教方式。

1、為了自己方便而設置的"不可以"

不要踩水、不要玩沙子、不要亂動……

其實,我們真正害怕的是孩子弄髒了自己,我們清洗、整理起來會很麻煩,我們不喜歡的是這種行為帶來的後果,而不是這些行為。

2、為了避免他人眼觀而設的"不可以"

不可以不分享,不可以亂動別人的東西……

看起來是對孩子的要求,其實是說給旁人聽的,期待自己的管教得到別人的理解和贊同。

為何孩子不聽勸?越說越不聽?家長多說這3個字,化解孩子逆反心

3、為了解決自己的焦慮和擔心,而設的"不可以"

不要亂跑、不要爬樹……

其實,是家長個性比較謹慎、保守,擔心孩子的安全,所以禁止孩子做類似活動,其實,你不擅長的東西,可能是孩子擅長的。

"不要幹什麼""不可以幹什麼",如此限定孩子,確實可以給大人省下不少麻煩。但與此同時,也限定了孩子嘗試和探索這個世界的方式和途徑。

而且,你直接對孩子說不可以,孩子不服啊,總是不聽,甚至反抗,所以,我們到底該怎麼樣讓孩子理解自己的苦心,也讓孩子能進去勸?

三、怎麼說孩子才會聽?

1、以退為進

"可以":屬於成長型思維,鼓勵孩子不斷探索、不斷學習,孩子是主動方。

"不可以":固定型思維,讓孩子感受到的是一個世界的封閉和危險。

多說"我們可以……"

這種以退為進的說話技巧,既可以讓孩子感受到主動權,又可以給與孩子具體的操作方法,還能讓孩子感受到你是站在他這邊的,一舉三得。

"

點擊右上角關注“大果小果媽媽”,每天分享育兒乾貨內容,解決爸媽育兒煩惱,讓爸媽和孩子一起快樂成長!

為何孩子不聽勸?越說越不聽?家長多說這3個字,化解孩子逆反心

文 | 大果小果媽媽

週末,外面下雨,嬌嬌想要出去玩,媽媽不許,說感冒剛好,不能出去,等會玩溼了,又感冒了。

嬌嬌不聽,硬要出去,自己跑去開門。

媽媽見狀一把抱住,對掙扎著的嬌嬌說外面下雨冷,出去感冒了你又要打針吃藥了,到時候可別哭鼻子。

嬌嬌吵著鬧著就是要出去。

媽媽生氣了:"你這麼不聽話,媽媽不理你了"

嬌嬌趁機推開媽媽直跑出去,又被媽媽抓了回來,不服氣的嬌嬌對媽媽拳打腳踢,最後直接躺地上哭鬧打滾。

為何孩子不聽勸?越說越不聽?家長多說這3個字,化解孩子逆反心

後來,還是爸爸回來,說帶她去陽臺看雨,才結束了這場鬧劇。

有時候,孩子容易跟家長"槓"起來,越阻止反而越不聽,那是孩子逆反心理在作怪。

要想孩子能聽進去,家長需要明白"你說的"和孩子"想聽的"是不是一回事?又怎麼把它變成"一回事"?

一、 為什麼孩子越說越不聽?

拿嬌嬌母女來說,媽媽為了嬌嬌好,所以不希望她出去淋雨而阻止,但是嬌嬌想出去玩水,媽媽越是批評和阻止,她就越是要出去。

這裡就涉及到心理學上的一個”禁果效應“

即:越被禁止的東西,人們對它就越好奇,越想得到。

孩子的好奇心和逆反心,讓他們總喜歡。

為何孩子不聽勸?越說越不聽?家長多說這3個字,化解孩子逆反心

其實不是要挑戰父母的權威,而是每個孩子都會經歷這麼一個時期,隨著孩子自我意識的發展,會試圖用反抗來證明自我。

父母想方設法的阻止,反而會激起他們的"鬥志",越好奇越逆反,從而產生禁果效應。

在解決這個問題之前,我們要先認清我們喜歡禁止孩子的原因,深刻認識之後,重新認識到自己行為,實行起來才更簡單。

二、為什麼我們會常嘮叨、禁止孩子某些行為?

在家長看來,孩子的很多行為都是不對的,所以該禁止,而禁止的理由就是"為了你好"。

可孩子偏偏不領情,為什麼?

明明自己說的是對的,是為了孩子好,孩子怎麼就不能理解父母的苦心呢。

究其原因,在我們看來是為孩子好,但在孩子看來,你就是剝奪了他的權利,你是在禁止他。

我們很多時候,對孩子說的"不",你不可以怎麼怎麼樣,實際上,並不是為了小孩,而是為了我們自己。

為何孩子不聽勸?越說越不聽?家長多說這3個字,化解孩子逆反心

因為,禁止,是最簡單的管教方式。

1、為了自己方便而設置的"不可以"

不要踩水、不要玩沙子、不要亂動……

其實,我們真正害怕的是孩子弄髒了自己,我們清洗、整理起來會很麻煩,我們不喜歡的是這種行為帶來的後果,而不是這些行為。

2、為了避免他人眼觀而設的"不可以"

不可以不分享,不可以亂動別人的東西……

看起來是對孩子的要求,其實是說給旁人聽的,期待自己的管教得到別人的理解和贊同。

為何孩子不聽勸?越說越不聽?家長多說這3個字,化解孩子逆反心

3、為了解決自己的焦慮和擔心,而設的"不可以"

不要亂跑、不要爬樹……

其實,是家長個性比較謹慎、保守,擔心孩子的安全,所以禁止孩子做類似活動,其實,你不擅長的東西,可能是孩子擅長的。

"不要幹什麼""不可以幹什麼",如此限定孩子,確實可以給大人省下不少麻煩。但與此同時,也限定了孩子嘗試和探索這個世界的方式和途徑。

而且,你直接對孩子說不可以,孩子不服啊,總是不聽,甚至反抗,所以,我們到底該怎麼樣讓孩子理解自己的苦心,也讓孩子能進去勸?

三、怎麼說孩子才會聽?

1、以退為進

"可以":屬於成長型思維,鼓勵孩子不斷探索、不斷學習,孩子是主動方。

"不可以":固定型思維,讓孩子感受到的是一個世界的封閉和危險。

多說"我們可以……"

這種以退為進的說話技巧,既可以讓孩子感受到主動權,又可以給與孩子具體的操作方法,還能讓孩子感受到你是站在他這邊的,一舉三得。

為何孩子不聽勸?越說越不聽?家長多說這3個字,化解孩子逆反心

比如說:孩子想要去踩水,你跟孩子說:"我們可以先去穿雨靴",這樣一來,孩子鞋子不會溼,等他回去後說不定就忘記要踩水了。

2、在遊戲中讓孩子合作

孩子都喜歡玩遊戲,只要你換一種說話方式,通過遊戲方式來表達,在樂趣和肯定中,孩子更願意合作。

比如說:孩子不願意收拾散亂一地的玩具。

你可以跟孩子說:"我知道你玩累了對不對,那稍微休息一會會,等你充滿電了,就去收拾";然後,你可以用超級誇張的動作表示在給他充電,順便問問他"充滿了嗎"。

如此一來,孩子就有動力了。

"

點擊右上角關注“大果小果媽媽”,每天分享育兒乾貨內容,解決爸媽育兒煩惱,讓爸媽和孩子一起快樂成長!

為何孩子不聽勸?越說越不聽?家長多說這3個字,化解孩子逆反心

文 | 大果小果媽媽

週末,外面下雨,嬌嬌想要出去玩,媽媽不許,說感冒剛好,不能出去,等會玩溼了,又感冒了。

嬌嬌不聽,硬要出去,自己跑去開門。

媽媽見狀一把抱住,對掙扎著的嬌嬌說外面下雨冷,出去感冒了你又要打針吃藥了,到時候可別哭鼻子。

嬌嬌吵著鬧著就是要出去。

媽媽生氣了:"你這麼不聽話,媽媽不理你了"

嬌嬌趁機推開媽媽直跑出去,又被媽媽抓了回來,不服氣的嬌嬌對媽媽拳打腳踢,最後直接躺地上哭鬧打滾。

為何孩子不聽勸?越說越不聽?家長多說這3個字,化解孩子逆反心

後來,還是爸爸回來,說帶她去陽臺看雨,才結束了這場鬧劇。

有時候,孩子容易跟家長"槓"起來,越阻止反而越不聽,那是孩子逆反心理在作怪。

要想孩子能聽進去,家長需要明白"你說的"和孩子"想聽的"是不是一回事?又怎麼把它變成"一回事"?

一、 為什麼孩子越說越不聽?

拿嬌嬌母女來說,媽媽為了嬌嬌好,所以不希望她出去淋雨而阻止,但是嬌嬌想出去玩水,媽媽越是批評和阻止,她就越是要出去。

這裡就涉及到心理學上的一個”禁果效應“

即:越被禁止的東西,人們對它就越好奇,越想得到。

孩子的好奇心和逆反心,讓他們總喜歡。

為何孩子不聽勸?越說越不聽?家長多說這3個字,化解孩子逆反心

其實不是要挑戰父母的權威,而是每個孩子都會經歷這麼一個時期,隨著孩子自我意識的發展,會試圖用反抗來證明自我。

父母想方設法的阻止,反而會激起他們的"鬥志",越好奇越逆反,從而產生禁果效應。

在解決這個問題之前,我們要先認清我們喜歡禁止孩子的原因,深刻認識之後,重新認識到自己行為,實行起來才更簡單。

二、為什麼我們會常嘮叨、禁止孩子某些行為?

在家長看來,孩子的很多行為都是不對的,所以該禁止,而禁止的理由就是"為了你好"。

可孩子偏偏不領情,為什麼?

明明自己說的是對的,是為了孩子好,孩子怎麼就不能理解父母的苦心呢。

究其原因,在我們看來是為孩子好,但在孩子看來,你就是剝奪了他的權利,你是在禁止他。

我們很多時候,對孩子說的"不",你不可以怎麼怎麼樣,實際上,並不是為了小孩,而是為了我們自己。

為何孩子不聽勸?越說越不聽?家長多說這3個字,化解孩子逆反心

因為,禁止,是最簡單的管教方式。

1、為了自己方便而設置的"不可以"

不要踩水、不要玩沙子、不要亂動……

其實,我們真正害怕的是孩子弄髒了自己,我們清洗、整理起來會很麻煩,我們不喜歡的是這種行為帶來的後果,而不是這些行為。

2、為了避免他人眼觀而設的"不可以"

不可以不分享,不可以亂動別人的東西……

看起來是對孩子的要求,其實是說給旁人聽的,期待自己的管教得到別人的理解和贊同。

為何孩子不聽勸?越說越不聽?家長多說這3個字,化解孩子逆反心

3、為了解決自己的焦慮和擔心,而設的"不可以"

不要亂跑、不要爬樹……

其實,是家長個性比較謹慎、保守,擔心孩子的安全,所以禁止孩子做類似活動,其實,你不擅長的東西,可能是孩子擅長的。

"不要幹什麼""不可以幹什麼",如此限定孩子,確實可以給大人省下不少麻煩。但與此同時,也限定了孩子嘗試和探索這個世界的方式和途徑。

而且,你直接對孩子說不可以,孩子不服啊,總是不聽,甚至反抗,所以,我們到底該怎麼樣讓孩子理解自己的苦心,也讓孩子能進去勸?

三、怎麼說孩子才會聽?

1、以退為進

"可以":屬於成長型思維,鼓勵孩子不斷探索、不斷學習,孩子是主動方。

"不可以":固定型思維,讓孩子感受到的是一個世界的封閉和危險。

多說"我們可以……"

這種以退為進的說話技巧,既可以讓孩子感受到主動權,又可以給與孩子具體的操作方法,還能讓孩子感受到你是站在他這邊的,一舉三得。

為何孩子不聽勸?越說越不聽?家長多說這3個字,化解孩子逆反心

比如說:孩子想要去踩水,你跟孩子說:"我們可以先去穿雨靴",這樣一來,孩子鞋子不會溼,等他回去後說不定就忘記要踩水了。

2、在遊戲中讓孩子合作

孩子都喜歡玩遊戲,只要你換一種說話方式,通過遊戲方式來表達,在樂趣和肯定中,孩子更願意合作。

比如說:孩子不願意收拾散亂一地的玩具。

你可以跟孩子說:"我知道你玩累了對不對,那稍微休息一會會,等你充滿電了,就去收拾";然後,你可以用超級誇張的動作表示在給他充電,順便問問他"充滿了嗎"。

如此一來,孩子就有動力了。

為何孩子不聽勸?越說越不聽?家長多說這3個字,化解孩子逆反心

當然,遊戲的方法多種多樣,父母可以根據具體的情景去設置,只要是能勾起孩子的主動性就算合格的遊戲法。

3、發揮禁果效應的積極作用

禁果效應,是一把雙刃劍,有積極與消極兩面。

我們越是不允許孩子幹什麼,孩子就越是要對著幹,這就是消極作用。

所以,我們可以反其道行之。

具體來看個故事: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洵,有兩個兒子,蘇轍和蘇軾。

小時候兩個孩子很頑皮,任何說服教育都無濟於事,只知道貪玩,看書也不起勁。

蘇洵,怎麼做的呢?

當兩個孩子玩耍的時候,蘇洵就躲在角落裡讀書,看到孩子來了,就趕緊把書藏起來。

兩個孩子發現這一狀況後,以為父親偷藏了什麼好書,於是等父親外出時,就把書偷出來,慢慢的就把讀書當成了一種樂趣。後來,父子三人都成了唐宋八大家,還並列為"三蘇"。

蘇洵,正是巧妙利用了禁果效應。

"

點擊右上角關注“大果小果媽媽”,每天分享育兒乾貨內容,解決爸媽育兒煩惱,讓爸媽和孩子一起快樂成長!

為何孩子不聽勸?越說越不聽?家長多說這3個字,化解孩子逆反心

文 | 大果小果媽媽

週末,外面下雨,嬌嬌想要出去玩,媽媽不許,說感冒剛好,不能出去,等會玩溼了,又感冒了。

嬌嬌不聽,硬要出去,自己跑去開門。

媽媽見狀一把抱住,對掙扎著的嬌嬌說外面下雨冷,出去感冒了你又要打針吃藥了,到時候可別哭鼻子。

嬌嬌吵著鬧著就是要出去。

媽媽生氣了:"你這麼不聽話,媽媽不理你了"

嬌嬌趁機推開媽媽直跑出去,又被媽媽抓了回來,不服氣的嬌嬌對媽媽拳打腳踢,最後直接躺地上哭鬧打滾。

為何孩子不聽勸?越說越不聽?家長多說這3個字,化解孩子逆反心

後來,還是爸爸回來,說帶她去陽臺看雨,才結束了這場鬧劇。

有時候,孩子容易跟家長"槓"起來,越阻止反而越不聽,那是孩子逆反心理在作怪。

要想孩子能聽進去,家長需要明白"你說的"和孩子"想聽的"是不是一回事?又怎麼把它變成"一回事"?

一、 為什麼孩子越說越不聽?

拿嬌嬌母女來說,媽媽為了嬌嬌好,所以不希望她出去淋雨而阻止,但是嬌嬌想出去玩水,媽媽越是批評和阻止,她就越是要出去。

這裡就涉及到心理學上的一個”禁果效應“

即:越被禁止的東西,人們對它就越好奇,越想得到。

孩子的好奇心和逆反心,讓他們總喜歡。

為何孩子不聽勸?越說越不聽?家長多說這3個字,化解孩子逆反心

其實不是要挑戰父母的權威,而是每個孩子都會經歷這麼一個時期,隨著孩子自我意識的發展,會試圖用反抗來證明自我。

父母想方設法的阻止,反而會激起他們的"鬥志",越好奇越逆反,從而產生禁果效應。

在解決這個問題之前,我們要先認清我們喜歡禁止孩子的原因,深刻認識之後,重新認識到自己行為,實行起來才更簡單。

二、為什麼我們會常嘮叨、禁止孩子某些行為?

在家長看來,孩子的很多行為都是不對的,所以該禁止,而禁止的理由就是"為了你好"。

可孩子偏偏不領情,為什麼?

明明自己說的是對的,是為了孩子好,孩子怎麼就不能理解父母的苦心呢。

究其原因,在我們看來是為孩子好,但在孩子看來,你就是剝奪了他的權利,你是在禁止他。

我們很多時候,對孩子說的"不",你不可以怎麼怎麼樣,實際上,並不是為了小孩,而是為了我們自己。

為何孩子不聽勸?越說越不聽?家長多說這3個字,化解孩子逆反心

因為,禁止,是最簡單的管教方式。

1、為了自己方便而設置的"不可以"

不要踩水、不要玩沙子、不要亂動……

其實,我們真正害怕的是孩子弄髒了自己,我們清洗、整理起來會很麻煩,我們不喜歡的是這種行為帶來的後果,而不是這些行為。

2、為了避免他人眼觀而設的"不可以"

不可以不分享,不可以亂動別人的東西……

看起來是對孩子的要求,其實是說給旁人聽的,期待自己的管教得到別人的理解和贊同。

為何孩子不聽勸?越說越不聽?家長多說這3個字,化解孩子逆反心

3、為了解決自己的焦慮和擔心,而設的"不可以"

不要亂跑、不要爬樹……

其實,是家長個性比較謹慎、保守,擔心孩子的安全,所以禁止孩子做類似活動,其實,你不擅長的東西,可能是孩子擅長的。

"不要幹什麼""不可以幹什麼",如此限定孩子,確實可以給大人省下不少麻煩。但與此同時,也限定了孩子嘗試和探索這個世界的方式和途徑。

而且,你直接對孩子說不可以,孩子不服啊,總是不聽,甚至反抗,所以,我們到底該怎麼樣讓孩子理解自己的苦心,也讓孩子能進去勸?

三、怎麼說孩子才會聽?

1、以退為進

"可以":屬於成長型思維,鼓勵孩子不斷探索、不斷學習,孩子是主動方。

"不可以":固定型思維,讓孩子感受到的是一個世界的封閉和危險。

多說"我們可以……"

這種以退為進的說話技巧,既可以讓孩子感受到主動權,又可以給與孩子具體的操作方法,還能讓孩子感受到你是站在他這邊的,一舉三得。

為何孩子不聽勸?越說越不聽?家長多說這3個字,化解孩子逆反心

比如說:孩子想要去踩水,你跟孩子說:"我們可以先去穿雨靴",這樣一來,孩子鞋子不會溼,等他回去後說不定就忘記要踩水了。

2、在遊戲中讓孩子合作

孩子都喜歡玩遊戲,只要你換一種說話方式,通過遊戲方式來表達,在樂趣和肯定中,孩子更願意合作。

比如說:孩子不願意收拾散亂一地的玩具。

你可以跟孩子說:"我知道你玩累了對不對,那稍微休息一會會,等你充滿電了,就去收拾";然後,你可以用超級誇張的動作表示在給他充電,順便問問他"充滿了嗎"。

如此一來,孩子就有動力了。

為何孩子不聽勸?越說越不聽?家長多說這3個字,化解孩子逆反心

當然,遊戲的方法多種多樣,父母可以根據具體的情景去設置,只要是能勾起孩子的主動性就算合格的遊戲法。

3、發揮禁果效應的積極作用

禁果效應,是一把雙刃劍,有積極與消極兩面。

我們越是不允許孩子幹什麼,孩子就越是要對著幹,這就是消極作用。

所以,我們可以反其道行之。

具體來看個故事: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洵,有兩個兒子,蘇轍和蘇軾。

小時候兩個孩子很頑皮,任何說服教育都無濟於事,只知道貪玩,看書也不起勁。

蘇洵,怎麼做的呢?

當兩個孩子玩耍的時候,蘇洵就躲在角落裡讀書,看到孩子來了,就趕緊把書藏起來。

兩個孩子發現這一狀況後,以為父親偷藏了什麼好書,於是等父親外出時,就把書偷出來,慢慢的就把讀書當成了一種樂趣。後來,父子三人都成了唐宋八大家,還並列為"三蘇"。

蘇洵,正是巧妙利用了禁果效應。

為何孩子不聽勸?越說越不聽?家長多說這3個字,化解孩子逆反心

果媽寄語

總之,父母在教育孩子時,要懂得如何正確、有效的利用孩子的逆反心理,這樣才能提高教育效果,讓孩子按照父母的期望去做,去學習。

記住,孩子不聽的時候,可以多說"我們可以……",而不是"你不準……";可以讓孩子在遊戲中主動配合;可以利用禁果效應來說服孩子。


更多好文:

1)跪著的父母,教不出站著的孩子

2)孩子說“媽媽,我想玩手機”,你的回答可能改變孩子的一生

3)為何孩子膽小敏感、遇事退縮?培養孩子自信,心理學家的6點建議

我是糖果媽,一直從事教育行業,正面管教踐行者,專注分享育兒知識及乾貨文,解決爸媽育兒煩惱,讓爸媽和孩子一起快樂成長。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個贊,或轉發哦。你們的鼓勵是我不斷前行的動力~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