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寫作業太慢、太磨蹭,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擺脫“學業拖延”?'

不完美媽媽 數學 時間管理 發現佩奇 家庭教育 技術 榮榮家庭關係教育 2019-08-04
"

小麗三年級,寫作業越來越慢,經常要寫到晚上11點。媽媽從回家做飯,到睡覺前一直不停催促,也於事無補,媽媽不明白,平時挺乖巧懂事的孩子,為什麼寫作業這麼困難?

小麗就是典型的小學生學業拖延問題。

"

小麗三年級,寫作業越來越慢,經常要寫到晚上11點。媽媽從回家做飯,到睡覺前一直不停催促,也於事無補,媽媽不明白,平時挺乖巧懂事的孩子,為什麼寫作業這麼困難?

小麗就是典型的小學生學業拖延問題。

孩子寫作業太慢、太磨蹭,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擺脫“學業拖延”?

一、什麼是學業拖延?

學業拖延(Academic Procrastination)是指學習者沒有在預定的時間內完成自己知道應該、也願意完成的學習任務,或學習者把應及時採取的行動推至將來的非理性行為,是一種非適應性學習行為習慣。

學業拖延作為一種不良的學習習慣,不但會導致小學生成績下降,出現消極情緒,甚至會影響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塞繆爾說過:我們一直推遲我們知道最終無法逃避的事情,這樣的蠢行是一個普通的人性弱點,它或多或少都盤踞在每個人的心靈之中。

二、孩子形成學業拖延的根源

1、逃避負面感受

很多孩子,在放學回家路上,就做好了不打算好好做作業的潛在暗示。所以從回家路上,就慢慢吞吞,表現毫無激情。做到課桌前,慢吞吞拿出作業書本,已經臉上掛滿了不情願。負面感受有:恐懼、煩躁。

這個時候,很多孩子是意識不到這些表面現象下的情緒波動,因為他們在用拖延來逃避不舒服的感受。

雖然,孩子們知道,父母在盯著他的行為,因動作緩慢、磨磨蹭蹭,受到家長的批判很難堪,但和內心的負面感受比,更願意接受這種行為批判。

2、時間概念

很多孩子認識鐘錶,但是並沒有時間概念。他不確定自己完成一件事情需要大概多長時間,沒有心理預期,就會有恐慌、看到任務,認為壓力很大,完不成。還有一種情況,孩子會對任務量和任務難度錯誤估計,認為自己能夠在短時間內快速完成,因此會有自信一拖再拖。這些表現都是對時間沒有概念,更無法進行時間管理,所以會造成拖延。

3、掩蓋弱項的心理策略

當孩子在學科中有強弱,就會在做弱項作業,表現出恐懼,害怕作業困難,不願意展示自己“不行”的一面,害怕失敗,有評價焦慮。

4、學習動機

很多孩子,從內心認為知識已經掌握,作業沒有意義,感受不到作業是學習的鞏固和深入理解記憶階段。

拖延行為,與成就動機之間存在顯著關聯。內部動機越強,學習越積極。

5、自制力不強,容易受到周圍環境影響

周圍環境有過多誘惑和過多幹擾,不能集中精力。如有很多孩子寫作業過程中,經常聽見聲音,就詢問,聽見說話,就想插嘴,注意完全不在作業上。

6、追求完美

低年級孩子,經常出現作業擦改痕跡嚴重,嚴重影響作業效率。很多孩子養成了,只有完美行程結果,才可以開展下一項計劃,反而孩子們處處受限,不希望每一步出現不滿意,甚至不敢開始,最終導致不斷拖延。

苛刻追求完美,多於家庭教育有關,父母對子女高標準、嚴要求或者對於子女忽視、不在意,都會導致孩子過分追求完美。

"

小麗三年級,寫作業越來越慢,經常要寫到晚上11點。媽媽從回家做飯,到睡覺前一直不停催促,也於事無補,媽媽不明白,平時挺乖巧懂事的孩子,為什麼寫作業這麼困難?

小麗就是典型的小學生學業拖延問題。

孩子寫作業太慢、太磨蹭,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擺脫“學業拖延”?

一、什麼是學業拖延?

學業拖延(Academic Procrastination)是指學習者沒有在預定的時間內完成自己知道應該、也願意完成的學習任務,或學習者把應及時採取的行動推至將來的非理性行為,是一種非適應性學習行為習慣。

學業拖延作為一種不良的學習習慣,不但會導致小學生成績下降,出現消極情緒,甚至會影響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塞繆爾說過:我們一直推遲我們知道最終無法逃避的事情,這樣的蠢行是一個普通的人性弱點,它或多或少都盤踞在每個人的心靈之中。

二、孩子形成學業拖延的根源

1、逃避負面感受

很多孩子,在放學回家路上,就做好了不打算好好做作業的潛在暗示。所以從回家路上,就慢慢吞吞,表現毫無激情。做到課桌前,慢吞吞拿出作業書本,已經臉上掛滿了不情願。負面感受有:恐懼、煩躁。

這個時候,很多孩子是意識不到這些表面現象下的情緒波動,因為他們在用拖延來逃避不舒服的感受。

雖然,孩子們知道,父母在盯著他的行為,因動作緩慢、磨磨蹭蹭,受到家長的批判很難堪,但和內心的負面感受比,更願意接受這種行為批判。

2、時間概念

很多孩子認識鐘錶,但是並沒有時間概念。他不確定自己完成一件事情需要大概多長時間,沒有心理預期,就會有恐慌、看到任務,認為壓力很大,完不成。還有一種情況,孩子會對任務量和任務難度錯誤估計,認為自己能夠在短時間內快速完成,因此會有自信一拖再拖。這些表現都是對時間沒有概念,更無法進行時間管理,所以會造成拖延。

3、掩蓋弱項的心理策略

當孩子在學科中有強弱,就會在做弱項作業,表現出恐懼,害怕作業困難,不願意展示自己“不行”的一面,害怕失敗,有評價焦慮。

4、學習動機

很多孩子,從內心認為知識已經掌握,作業沒有意義,感受不到作業是學習的鞏固和深入理解記憶階段。

拖延行為,與成就動機之間存在顯著關聯。內部動機越強,學習越積極。

5、自制力不強,容易受到周圍環境影響

周圍環境有過多誘惑和過多幹擾,不能集中精力。如有很多孩子寫作業過程中,經常聽見聲音,就詢問,聽見說話,就想插嘴,注意完全不在作業上。

6、追求完美

低年級孩子,經常出現作業擦改痕跡嚴重,嚴重影響作業效率。很多孩子養成了,只有完美行程結果,才可以開展下一項計劃,反而孩子們處處受限,不希望每一步出現不滿意,甚至不敢開始,最終導致不斷拖延。

苛刻追求完美,多於家庭教育有關,父母對子女高標準、嚴要求或者對於子女忽視、不在意,都會導致孩子過分追求完美。

孩子寫作業太慢、太磨蹭,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擺脫“學業拖延”?

二、 學業拖延的危害:

學業拖延是小學生非常常見的心理現象,習慣性的學業拖延不僅會對學生的學習成績產生影響,還會引發自責、內疚、焦慮、厭學等負性情緒體驗。學業拖延也會對家庭關係帶來困擾。

調查研究表明:30%~60%的大學生曾報告自己身上發生過學業延遲狀況,很多都是人是從小學時段就造成了學業延遲行為,形成習慣和心理暗示,很難擺脫。

三、 小學生學業拖延,家長需要注意什麼?

1. 三年級最容易出現學業拖延

研究發現,小學階段,出現學業拖延最嚴重階段,就是小學三年級。三年的學習難度增加、學業任務繁重,部分學習任務需要孩子用抽象思維能力才能解決,而大部分孩子三年級,正處於具象思維向抽象思維轉變的過度階段。因此很多老師和家長,提到三年級時小學時期的學習成績“分水嶺”

不能適應這種變化的孩子會覺得學習枯燥,導致在學業上出現拖延和懈怠的行為。

另外,三年級的孩子自我管理能力薄弱,對時間的掌控和控制能力有待提高,從小沒有培養學習主動性,在這個階段會特別明顯顯現。

2、父母教養方式影響學業拖延

研究表明,父母關愛、鼓勵型教養方式減少小學生學業拖延出現,孩子在生活上、學業上得到父母情感的支持,更容易形成良好的獨立性和自我管理能力,有較強的學習願望和主動性。

父母溺愛、縱容和控制孩子的做法會增加孩子學業拖延現象,會增加孩子形成消極的自我意識,削弱其自我控制能力,降低其學習價值感。

"

小麗三年級,寫作業越來越慢,經常要寫到晚上11點。媽媽從回家做飯,到睡覺前一直不停催促,也於事無補,媽媽不明白,平時挺乖巧懂事的孩子,為什麼寫作業這麼困難?

小麗就是典型的小學生學業拖延問題。

孩子寫作業太慢、太磨蹭,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擺脫“學業拖延”?

一、什麼是學業拖延?

學業拖延(Academic Procrastination)是指學習者沒有在預定的時間內完成自己知道應該、也願意完成的學習任務,或學習者把應及時採取的行動推至將來的非理性行為,是一種非適應性學習行為習慣。

學業拖延作為一種不良的學習習慣,不但會導致小學生成績下降,出現消極情緒,甚至會影響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塞繆爾說過:我們一直推遲我們知道最終無法逃避的事情,這樣的蠢行是一個普通的人性弱點,它或多或少都盤踞在每個人的心靈之中。

二、孩子形成學業拖延的根源

1、逃避負面感受

很多孩子,在放學回家路上,就做好了不打算好好做作業的潛在暗示。所以從回家路上,就慢慢吞吞,表現毫無激情。做到課桌前,慢吞吞拿出作業書本,已經臉上掛滿了不情願。負面感受有:恐懼、煩躁。

這個時候,很多孩子是意識不到這些表面現象下的情緒波動,因為他們在用拖延來逃避不舒服的感受。

雖然,孩子們知道,父母在盯著他的行為,因動作緩慢、磨磨蹭蹭,受到家長的批判很難堪,但和內心的負面感受比,更願意接受這種行為批判。

2、時間概念

很多孩子認識鐘錶,但是並沒有時間概念。他不確定自己完成一件事情需要大概多長時間,沒有心理預期,就會有恐慌、看到任務,認為壓力很大,完不成。還有一種情況,孩子會對任務量和任務難度錯誤估計,認為自己能夠在短時間內快速完成,因此會有自信一拖再拖。這些表現都是對時間沒有概念,更無法進行時間管理,所以會造成拖延。

3、掩蓋弱項的心理策略

當孩子在學科中有強弱,就會在做弱項作業,表現出恐懼,害怕作業困難,不願意展示自己“不行”的一面,害怕失敗,有評價焦慮。

4、學習動機

很多孩子,從內心認為知識已經掌握,作業沒有意義,感受不到作業是學習的鞏固和深入理解記憶階段。

拖延行為,與成就動機之間存在顯著關聯。內部動機越強,學習越積極。

5、自制力不強,容易受到周圍環境影響

周圍環境有過多誘惑和過多幹擾,不能集中精力。如有很多孩子寫作業過程中,經常聽見聲音,就詢問,聽見說話,就想插嘴,注意完全不在作業上。

6、追求完美

低年級孩子,經常出現作業擦改痕跡嚴重,嚴重影響作業效率。很多孩子養成了,只有完美行程結果,才可以開展下一項計劃,反而孩子們處處受限,不希望每一步出現不滿意,甚至不敢開始,最終導致不斷拖延。

苛刻追求完美,多於家庭教育有關,父母對子女高標準、嚴要求或者對於子女忽視、不在意,都會導致孩子過分追求完美。

孩子寫作業太慢、太磨蹭,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擺脫“學業拖延”?

二、 學業拖延的危害:

學業拖延是小學生非常常見的心理現象,習慣性的學業拖延不僅會對學生的學習成績產生影響,還會引發自責、內疚、焦慮、厭學等負性情緒體驗。學業拖延也會對家庭關係帶來困擾。

調查研究表明:30%~60%的大學生曾報告自己身上發生過學業延遲狀況,很多都是人是從小學時段就造成了學業延遲行為,形成習慣和心理暗示,很難擺脫。

三、 小學生學業拖延,家長需要注意什麼?

1. 三年級最容易出現學業拖延

研究發現,小學階段,出現學業拖延最嚴重階段,就是小學三年級。三年的學習難度增加、學業任務繁重,部分學習任務需要孩子用抽象思維能力才能解決,而大部分孩子三年級,正處於具象思維向抽象思維轉變的過度階段。因此很多老師和家長,提到三年級時小學時期的學習成績“分水嶺”

不能適應這種變化的孩子會覺得學習枯燥,導致在學業上出現拖延和懈怠的行為。

另外,三年級的孩子自我管理能力薄弱,對時間的掌控和控制能力有待提高,從小沒有培養學習主動性,在這個階段會特別明顯顯現。

2、父母教養方式影響學業拖延

研究表明,父母關愛、鼓勵型教養方式減少小學生學業拖延出現,孩子在生活上、學業上得到父母情感的支持,更容易形成良好的獨立性和自我管理能力,有較強的學習願望和主動性。

父母溺愛、縱容和控制孩子的做法會增加孩子學業拖延現象,會增加孩子形成消極的自我意識,削弱其自我控制能力,降低其學習價值感。

孩子寫作業太慢、太磨蹭,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擺脫“學業拖延”?

三,如何解決孩子的學業拖延症狀?

1、幫助孩子把任務分解

心理學家認為:拖延企圖逃避的不是某個任務,而是由這個任務引發的感受?

大部分孩子對於作業拖延,主要因為這項任務有難度,不管是技術上的,還是時間上的,都有可能造成了很強的心理暗示。

如果這種情況,家長需要及時觀察,且少量干預,幫助孩子學會分解任務,會降低難度,容易達成。

如:小麗面對數學作業,愁眉不展,遲遲不肯動筆。媽媽溝通後瞭解到,小麗覺得數學作業太多,且計算和應用題題型多樣複雜,不知道從何開始。媽媽幫助小麗分解一下作業:數學書上課後練習10道計算題,和卷子上10道計算題,可以計劃在一起先完成。做完,可以讓媽媽檢查,並休息10分鐘。數學書上3道應用題和卷子上5道應用題,放在一起,因為題型有類似,可以融會貫通。做完這寫應用題,再一起檢查,並改錯。

媽媽做的計劃清晰,歸類學習,有助於解決拖延問題。

2、幫助孩子瞭解自己的時間概念

幫助孩子建立時間概念可以有2種方式:

1、 家長和孩子在做事情前,可以讓孩子提前判斷用時,練習時間概念。

如:家長做晚飯可以提前和孩子玩個遊戲,讓他估算一下,媽媽燜米飯的時間,和做好某一個菜品的時間,然後一起用計時器,孩子預估時間的準確性。

發現孩子喜歡這種方式,可以轉到預估他自己的行為時間。先從生活各個方面,如家長可以問:明天咱去圖書館,你覺得路上會用多長時間?或者,今天午飯我們去圖書館附近吃飯,你覺得我們用多長時間合適?

孩子越拉越覺得對之間有概念,能夠掌控時間時,會有很強的成就感。這個時候,每天做作業前。

家長可以問:“今天數學作業多嗎?你覺得用多長時間可以做完?”

“我們可以用計時器看看你猜測的準不準確?”

孩子建立時間概念,是一個長期系統的過程,也是一個他自己探索的過程。但需要家長去引導,孩子對於判斷時間準確性,可以增強孩子的計劃性、主動性。

3、解決難題,攻堅成就

孩子寫作業,遲遲不肯動筆,也許是因為此項作業,對他來說,是個難點。但並不代表他不會做,只是內心會有心理暗示:寫不好。索性拖延,不想寫。

出現這種情況,大部分孩子是在寫作文或者數學單元難題。他對自己能否完成滿意成果,有很大不確定性,這個時候,需要家長適當參與,幫助孩子解決遇到的難題關鍵點。

如:小麗對寫作文一直有畏懼,想不出好的選題,自然就學不出好文章。今天的作文題目是:“第一次學會了……”

媽媽瞭解問題根源,適度提示,提問:

“小麗現在都學會了哪些引以為傲的能力呢?”

“我會做飯!”

“你什麼時候學會的?媽媽怎麼不知道”

“就上次姥姥教我的西紅柿炒雞蛋,我還等你下班回家,讓你嘗的你忘記了?”

“可惜媽媽沒看到你做飯的過程,你能給我講一下嗎?首先……”

在媽媽的引導下,小麗回憶了整件事情的完整經過,在付諸寫作的時候,就簡單瞭然於心,選題已有,開筆不難,自然就擺脫了拖延。

4、 營造安靜學習氛圍

在學習過程中,孩子一會尿尿、一會吃零食、一會兒需要肚子不舒服……找各種事情,中斷學習。這種情況,也許孩子需要榜樣和陪伴的力量。家長可以找適合整段時間,陪伴孩子相鄰,但互不打擾,一起讀書或者完成工作。在開始前,先一起做好準備工作,如上廁所和吃點零食水果,約定好時間,各自忙碌,中間不打擾對方。孩子如果有難點問題,可以先行跳過,待約定結束,一起講解難題。

如果孩子注意力差,家長要保持認真態度,不可以做家務、或者用手機工作陪伴,最好是紙質書籍或者報紙,或者寫字,電腦打字,讓孩子認為家長也是在學習輸入或者是工作任務。

5、教育孩子學習的重要性

孩子在內心不想完成作業,是因為沒有足夠的內驅力,不知道此刻的堅持學習,對未來的重要性。

家長可以給孩子演示、講解學習的目的,和深遠影響。建議和孩子讀名人傳記,所有人的成功人士都少不了年少的刻意練習。寫作業是體育、藝術技能的變相練習,檢測本身學習效果、成果的最佳方式。

"

小麗三年級,寫作業越來越慢,經常要寫到晚上11點。媽媽從回家做飯,到睡覺前一直不停催促,也於事無補,媽媽不明白,平時挺乖巧懂事的孩子,為什麼寫作業這麼困難?

小麗就是典型的小學生學業拖延問題。

孩子寫作業太慢、太磨蹭,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擺脫“學業拖延”?

一、什麼是學業拖延?

學業拖延(Academic Procrastination)是指學習者沒有在預定的時間內完成自己知道應該、也願意完成的學習任務,或學習者把應及時採取的行動推至將來的非理性行為,是一種非適應性學習行為習慣。

學業拖延作為一種不良的學習習慣,不但會導致小學生成績下降,出現消極情緒,甚至會影響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塞繆爾說過:我們一直推遲我們知道最終無法逃避的事情,這樣的蠢行是一個普通的人性弱點,它或多或少都盤踞在每個人的心靈之中。

二、孩子形成學業拖延的根源

1、逃避負面感受

很多孩子,在放學回家路上,就做好了不打算好好做作業的潛在暗示。所以從回家路上,就慢慢吞吞,表現毫無激情。做到課桌前,慢吞吞拿出作業書本,已經臉上掛滿了不情願。負面感受有:恐懼、煩躁。

這個時候,很多孩子是意識不到這些表面現象下的情緒波動,因為他們在用拖延來逃避不舒服的感受。

雖然,孩子們知道,父母在盯著他的行為,因動作緩慢、磨磨蹭蹭,受到家長的批判很難堪,但和內心的負面感受比,更願意接受這種行為批判。

2、時間概念

很多孩子認識鐘錶,但是並沒有時間概念。他不確定自己完成一件事情需要大概多長時間,沒有心理預期,就會有恐慌、看到任務,認為壓力很大,完不成。還有一種情況,孩子會對任務量和任務難度錯誤估計,認為自己能夠在短時間內快速完成,因此會有自信一拖再拖。這些表現都是對時間沒有概念,更無法進行時間管理,所以會造成拖延。

3、掩蓋弱項的心理策略

當孩子在學科中有強弱,就會在做弱項作業,表現出恐懼,害怕作業困難,不願意展示自己“不行”的一面,害怕失敗,有評價焦慮。

4、學習動機

很多孩子,從內心認為知識已經掌握,作業沒有意義,感受不到作業是學習的鞏固和深入理解記憶階段。

拖延行為,與成就動機之間存在顯著關聯。內部動機越強,學習越積極。

5、自制力不強,容易受到周圍環境影響

周圍環境有過多誘惑和過多幹擾,不能集中精力。如有很多孩子寫作業過程中,經常聽見聲音,就詢問,聽見說話,就想插嘴,注意完全不在作業上。

6、追求完美

低年級孩子,經常出現作業擦改痕跡嚴重,嚴重影響作業效率。很多孩子養成了,只有完美行程結果,才可以開展下一項計劃,反而孩子們處處受限,不希望每一步出現不滿意,甚至不敢開始,最終導致不斷拖延。

苛刻追求完美,多於家庭教育有關,父母對子女高標準、嚴要求或者對於子女忽視、不在意,都會導致孩子過分追求完美。

孩子寫作業太慢、太磨蹭,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擺脫“學業拖延”?

二、 學業拖延的危害:

學業拖延是小學生非常常見的心理現象,習慣性的學業拖延不僅會對學生的學習成績產生影響,還會引發自責、內疚、焦慮、厭學等負性情緒體驗。學業拖延也會對家庭關係帶來困擾。

調查研究表明:30%~60%的大學生曾報告自己身上發生過學業延遲狀況,很多都是人是從小學時段就造成了學業延遲行為,形成習慣和心理暗示,很難擺脫。

三、 小學生學業拖延,家長需要注意什麼?

1. 三年級最容易出現學業拖延

研究發現,小學階段,出現學業拖延最嚴重階段,就是小學三年級。三年的學習難度增加、學業任務繁重,部分學習任務需要孩子用抽象思維能力才能解決,而大部分孩子三年級,正處於具象思維向抽象思維轉變的過度階段。因此很多老師和家長,提到三年級時小學時期的學習成績“分水嶺”

不能適應這種變化的孩子會覺得學習枯燥,導致在學業上出現拖延和懈怠的行為。

另外,三年級的孩子自我管理能力薄弱,對時間的掌控和控制能力有待提高,從小沒有培養學習主動性,在這個階段會特別明顯顯現。

2、父母教養方式影響學業拖延

研究表明,父母關愛、鼓勵型教養方式減少小學生學業拖延出現,孩子在生活上、學業上得到父母情感的支持,更容易形成良好的獨立性和自我管理能力,有較強的學習願望和主動性。

父母溺愛、縱容和控制孩子的做法會增加孩子學業拖延現象,會增加孩子形成消極的自我意識,削弱其自我控制能力,降低其學習價值感。

孩子寫作業太慢、太磨蹭,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擺脫“學業拖延”?

三,如何解決孩子的學業拖延症狀?

1、幫助孩子把任務分解

心理學家認為:拖延企圖逃避的不是某個任務,而是由這個任務引發的感受?

大部分孩子對於作業拖延,主要因為這項任務有難度,不管是技術上的,還是時間上的,都有可能造成了很強的心理暗示。

如果這種情況,家長需要及時觀察,且少量干預,幫助孩子學會分解任務,會降低難度,容易達成。

如:小麗面對數學作業,愁眉不展,遲遲不肯動筆。媽媽溝通後瞭解到,小麗覺得數學作業太多,且計算和應用題題型多樣複雜,不知道從何開始。媽媽幫助小麗分解一下作業:數學書上課後練習10道計算題,和卷子上10道計算題,可以計劃在一起先完成。做完,可以讓媽媽檢查,並休息10分鐘。數學書上3道應用題和卷子上5道應用題,放在一起,因為題型有類似,可以融會貫通。做完這寫應用題,再一起檢查,並改錯。

媽媽做的計劃清晰,歸類學習,有助於解決拖延問題。

2、幫助孩子瞭解自己的時間概念

幫助孩子建立時間概念可以有2種方式:

1、 家長和孩子在做事情前,可以讓孩子提前判斷用時,練習時間概念。

如:家長做晚飯可以提前和孩子玩個遊戲,讓他估算一下,媽媽燜米飯的時間,和做好某一個菜品的時間,然後一起用計時器,孩子預估時間的準確性。

發現孩子喜歡這種方式,可以轉到預估他自己的行為時間。先從生活各個方面,如家長可以問:明天咱去圖書館,你覺得路上會用多長時間?或者,今天午飯我們去圖書館附近吃飯,你覺得我們用多長時間合適?

孩子越拉越覺得對之間有概念,能夠掌控時間時,會有很強的成就感。這個時候,每天做作業前。

家長可以問:“今天數學作業多嗎?你覺得用多長時間可以做完?”

“我們可以用計時器看看你猜測的準不準確?”

孩子建立時間概念,是一個長期系統的過程,也是一個他自己探索的過程。但需要家長去引導,孩子對於判斷時間準確性,可以增強孩子的計劃性、主動性。

3、解決難題,攻堅成就

孩子寫作業,遲遲不肯動筆,也許是因為此項作業,對他來說,是個難點。但並不代表他不會做,只是內心會有心理暗示:寫不好。索性拖延,不想寫。

出現這種情況,大部分孩子是在寫作文或者數學單元難題。他對自己能否完成滿意成果,有很大不確定性,這個時候,需要家長適當參與,幫助孩子解決遇到的難題關鍵點。

如:小麗對寫作文一直有畏懼,想不出好的選題,自然就學不出好文章。今天的作文題目是:“第一次學會了……”

媽媽瞭解問題根源,適度提示,提問:

“小麗現在都學會了哪些引以為傲的能力呢?”

“我會做飯!”

“你什麼時候學會的?媽媽怎麼不知道”

“就上次姥姥教我的西紅柿炒雞蛋,我還等你下班回家,讓你嘗的你忘記了?”

“可惜媽媽沒看到你做飯的過程,你能給我講一下嗎?首先……”

在媽媽的引導下,小麗回憶了整件事情的完整經過,在付諸寫作的時候,就簡單瞭然於心,選題已有,開筆不難,自然就擺脫了拖延。

4、 營造安靜學習氛圍

在學習過程中,孩子一會尿尿、一會吃零食、一會兒需要肚子不舒服……找各種事情,中斷學習。這種情況,也許孩子需要榜樣和陪伴的力量。家長可以找適合整段時間,陪伴孩子相鄰,但互不打擾,一起讀書或者完成工作。在開始前,先一起做好準備工作,如上廁所和吃點零食水果,約定好時間,各自忙碌,中間不打擾對方。孩子如果有難點問題,可以先行跳過,待約定結束,一起講解難題。

如果孩子注意力差,家長要保持認真態度,不可以做家務、或者用手機工作陪伴,最好是紙質書籍或者報紙,或者寫字,電腦打字,讓孩子認為家長也是在學習輸入或者是工作任務。

5、教育孩子學習的重要性

孩子在內心不想完成作業,是因為沒有足夠的內驅力,不知道此刻的堅持學習,對未來的重要性。

家長可以給孩子演示、講解學習的目的,和深遠影響。建議和孩子讀名人傳記,所有人的成功人士都少不了年少的刻意練習。寫作業是體育、藝術技能的變相練習,檢測本身學習效果、成果的最佳方式。

孩子寫作業太慢、太磨蹭,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擺脫“學業拖延”?

孩子有學業拖延現象,終究不是因為某一點原因造成的,大多數孩子是多項原因,多項困難,特別需要家長細心發現、聆聽,而不是一味的口頭督促,更不可以單一使用言語暴力。多種方法混合交替試用,一同發掘孩子的學習內驅力。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