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的孩子,都是父母“逼”出來的?'

不完美媽媽 讀書 五星級媽媽 2019-09-18
"

小媛剛剛確定懷上了寶寶,就開始迫不及待地規劃要怎麼養孩子了。

衣食住行就列了一張大單子,這還不算,連未來要讓孩子學什麼特長上什麼學校都寫成了計劃書。

"

小媛剛剛確定懷上了寶寶,就開始迫不及待地規劃要怎麼養孩子了。

衣食住行就列了一張大單子,這還不算,連未來要讓孩子學什麼特長上什麼學校都寫成了計劃書。

優秀的孩子,都是父母“逼”出來的?

她老公看了一眼吃驚得不行:

“孩子還沒生出來呢,他要不喜歡你的決定呢?你是不是該等孩子生出來以後尊重一下他的意見?”

小媛搶過單子對老公翻白眼:

“你真是一點危機意識都沒有,哪像當爸爸的樣子!”

她老公都無語了:“你也太著急了吧!”

"

小媛剛剛確定懷上了寶寶,就開始迫不及待地規劃要怎麼養孩子了。

衣食住行就列了一張大單子,這還不算,連未來要讓孩子學什麼特長上什麼學校都寫成了計劃書。

優秀的孩子,都是父母“逼”出來的?

她老公看了一眼吃驚得不行:

“孩子還沒生出來呢,他要不喜歡你的決定呢?你是不是該等孩子生出來以後尊重一下他的意見?”

小媛搶過單子對老公翻白眼:

“你真是一點危機意識都沒有,哪像當爸爸的樣子!”

她老公都無語了:“你也太著急了吧!”

優秀的孩子,都是父母“逼”出來的?

父母該不該逼孩子?兩難?

像小媛,就是比較典型的“焦慮”型家長,大部分家長可能沒她這麼焦慮,但說起給孩子報什麼班,相信肯定也是如數家珍的。

他們都信奉“孩子不逼不行”,覺得孩子沒有自覺性,要是沒有一個人替孩子把關、督促,孩子肯定什麼事都做不成,而這個人,自己責無旁貸。

事實是不是這樣呢?

"

小媛剛剛確定懷上了寶寶,就開始迫不及待地規劃要怎麼養孩子了。

衣食住行就列了一張大單子,這還不算,連未來要讓孩子學什麼特長上什麼學校都寫成了計劃書。

優秀的孩子,都是父母“逼”出來的?

她老公看了一眼吃驚得不行:

“孩子還沒生出來呢,他要不喜歡你的決定呢?你是不是該等孩子生出來以後尊重一下他的意見?”

小媛搶過單子對老公翻白眼:

“你真是一點危機意識都沒有,哪像當爸爸的樣子!”

她老公都無語了:“你也太著急了吧!”

優秀的孩子,都是父母“逼”出來的?

父母該不該逼孩子?兩難?

像小媛,就是比較典型的“焦慮”型家長,大部分家長可能沒她這麼焦慮,但說起給孩子報什麼班,相信肯定也是如數家珍的。

他們都信奉“孩子不逼不行”,覺得孩子沒有自覺性,要是沒有一個人替孩子把關、督促,孩子肯定什麼事都做不成,而這個人,自己責無旁貸。

事實是不是這樣呢?

優秀的孩子,都是父母“逼”出來的?

我讀書的時候也是報過培訓班的,我一向數理化都不好,用我爸媽的話說就是“不開竅”,他們也著急,高中就給我報了當時的名師班,還是我班主任推薦的幾位退休老教師開的聯合補習班。

這些退休老師都是相當厲害的老教師,報班也有限制,分數要在及格線上,每期只收15人,多了不收。

就是這樣一個補習班,一輪補下來,班上15個孩子,除了基礎本來就不差的幾個進步明顯,別的孩子,包括我在內,都沒有太大的進步。

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他們和我一樣,在父母那裡承受的無形壓力太大了。在補習班上學完了之後,回到家爸爸媽媽就會不停地問今天學了什麼,做了什麼題,然後就是不歇氣地做題做題做題,稍微露出一點想休息的意思,都會換來一頓訓斥。

"

小媛剛剛確定懷上了寶寶,就開始迫不及待地規劃要怎麼養孩子了。

衣食住行就列了一張大單子,這還不算,連未來要讓孩子學什麼特長上什麼學校都寫成了計劃書。

優秀的孩子,都是父母“逼”出來的?

她老公看了一眼吃驚得不行:

“孩子還沒生出來呢,他要不喜歡你的決定呢?你是不是該等孩子生出來以後尊重一下他的意見?”

小媛搶過單子對老公翻白眼:

“你真是一點危機意識都沒有,哪像當爸爸的樣子!”

她老公都無語了:“你也太著急了吧!”

優秀的孩子,都是父母“逼”出來的?

父母該不該逼孩子?兩難?

像小媛,就是比較典型的“焦慮”型家長,大部分家長可能沒她這麼焦慮,但說起給孩子報什麼班,相信肯定也是如數家珍的。

他們都信奉“孩子不逼不行”,覺得孩子沒有自覺性,要是沒有一個人替孩子把關、督促,孩子肯定什麼事都做不成,而這個人,自己責無旁貸。

事實是不是這樣呢?

優秀的孩子,都是父母“逼”出來的?

我讀書的時候也是報過培訓班的,我一向數理化都不好,用我爸媽的話說就是“不開竅”,他們也著急,高中就給我報了當時的名師班,還是我班主任推薦的幾位退休老教師開的聯合補習班。

這些退休老師都是相當厲害的老教師,報班也有限制,分數要在及格線上,每期只收15人,多了不收。

就是這樣一個補習班,一輪補下來,班上15個孩子,除了基礎本來就不差的幾個進步明顯,別的孩子,包括我在內,都沒有太大的進步。

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他們和我一樣,在父母那裡承受的無形壓力太大了。在補習班上學完了之後,回到家爸爸媽媽就會不停地問今天學了什麼,做了什麼題,然後就是不歇氣地做題做題做題,稍微露出一點想休息的意思,都會換來一頓訓斥。

優秀的孩子,都是父母“逼”出來的?

越是這樣,我們的腦筋越是轉不動,對考試越是隻有茫然和害怕,要是考試還考不好,我們是不是真的沒救了?結果就是越怕什麼來什麼,補習下來,考試仍然沒什麼起色。

父母們看到成績都會罵孩子:“為你掏了這麼多錢,結果錢都白花了!”

如果報了班逼孩子讀書,孩子們就都能變“學霸”,我想,那可能“學渣”就沒什麼生存空間了。

相信大家都知道“功夫在詩外”這句話,學做詩,不是照著詩學詩就能學會做詩、也不是天天念:“你快做詩啊。”詩就能做出來的,而要把眼光放在知識與閱歷的積累上,只有積累夠了,才能下筆如有神。

教孩子讀書成材,也是一樣的道理。

"

小媛剛剛確定懷上了寶寶,就開始迫不及待地規劃要怎麼養孩子了。

衣食住行就列了一張大單子,這還不算,連未來要讓孩子學什麼特長上什麼學校都寫成了計劃書。

優秀的孩子,都是父母“逼”出來的?

她老公看了一眼吃驚得不行:

“孩子還沒生出來呢,他要不喜歡你的決定呢?你是不是該等孩子生出來以後尊重一下他的意見?”

小媛搶過單子對老公翻白眼:

“你真是一點危機意識都沒有,哪像當爸爸的樣子!”

她老公都無語了:“你也太著急了吧!”

優秀的孩子,都是父母“逼”出來的?

父母該不該逼孩子?兩難?

像小媛,就是比較典型的“焦慮”型家長,大部分家長可能沒她這麼焦慮,但說起給孩子報什麼班,相信肯定也是如數家珍的。

他們都信奉“孩子不逼不行”,覺得孩子沒有自覺性,要是沒有一個人替孩子把關、督促,孩子肯定什麼事都做不成,而這個人,自己責無旁貸。

事實是不是這樣呢?

優秀的孩子,都是父母“逼”出來的?

我讀書的時候也是報過培訓班的,我一向數理化都不好,用我爸媽的話說就是“不開竅”,他們也著急,高中就給我報了當時的名師班,還是我班主任推薦的幾位退休老教師開的聯合補習班。

這些退休老師都是相當厲害的老教師,報班也有限制,分數要在及格線上,每期只收15人,多了不收。

就是這樣一個補習班,一輪補下來,班上15個孩子,除了基礎本來就不差的幾個進步明顯,別的孩子,包括我在內,都沒有太大的進步。

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他們和我一樣,在父母那裡承受的無形壓力太大了。在補習班上學完了之後,回到家爸爸媽媽就會不停地問今天學了什麼,做了什麼題,然後就是不歇氣地做題做題做題,稍微露出一點想休息的意思,都會換來一頓訓斥。

優秀的孩子,都是父母“逼”出來的?

越是這樣,我們的腦筋越是轉不動,對考試越是隻有茫然和害怕,要是考試還考不好,我們是不是真的沒救了?結果就是越怕什麼來什麼,補習下來,考試仍然沒什麼起色。

父母們看到成績都會罵孩子:“為你掏了這麼多錢,結果錢都白花了!”

如果報了班逼孩子讀書,孩子們就都能變“學霸”,我想,那可能“學渣”就沒什麼生存空間了。

相信大家都知道“功夫在詩外”這句話,學做詩,不是照著詩學詩就能學會做詩、也不是天天念:“你快做詩啊。”詩就能做出來的,而要把眼光放在知識與閱歷的積累上,只有積累夠了,才能下筆如有神。

教孩子讀書成材,也是一樣的道理。

優秀的孩子,都是父母“逼”出來的?

如何正確的“逼”孩子?

那麼想要讓孩子成材,父母的功夫又該下到哪裡呢?

其實,說孩子“不逼不成材”,這話不算錯,但是怎麼逼孩子,卻是有方法的。這個方法當然跟逼著孩子上培訓班做練習題是沒什麼關係的。

那應該怎麼逼呢?

01.與孩子一起制訂、完成目標

父母給孩子報培訓班,可不是報完班就結束任務了。

"

小媛剛剛確定懷上了寶寶,就開始迫不及待地規劃要怎麼養孩子了。

衣食住行就列了一張大單子,這還不算,連未來要讓孩子學什麼特長上什麼學校都寫成了計劃書。

優秀的孩子,都是父母“逼”出來的?

她老公看了一眼吃驚得不行:

“孩子還沒生出來呢,他要不喜歡你的決定呢?你是不是該等孩子生出來以後尊重一下他的意見?”

小媛搶過單子對老公翻白眼:

“你真是一點危機意識都沒有,哪像當爸爸的樣子!”

她老公都無語了:“你也太著急了吧!”

優秀的孩子,都是父母“逼”出來的?

父母該不該逼孩子?兩難?

像小媛,就是比較典型的“焦慮”型家長,大部分家長可能沒她這麼焦慮,但說起給孩子報什麼班,相信肯定也是如數家珍的。

他們都信奉“孩子不逼不行”,覺得孩子沒有自覺性,要是沒有一個人替孩子把關、督促,孩子肯定什麼事都做不成,而這個人,自己責無旁貸。

事實是不是這樣呢?

優秀的孩子,都是父母“逼”出來的?

我讀書的時候也是報過培訓班的,我一向數理化都不好,用我爸媽的話說就是“不開竅”,他們也著急,高中就給我報了當時的名師班,還是我班主任推薦的幾位退休老教師開的聯合補習班。

這些退休老師都是相當厲害的老教師,報班也有限制,分數要在及格線上,每期只收15人,多了不收。

就是這樣一個補習班,一輪補下來,班上15個孩子,除了基礎本來就不差的幾個進步明顯,別的孩子,包括我在內,都沒有太大的進步。

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他們和我一樣,在父母那裡承受的無形壓力太大了。在補習班上學完了之後,回到家爸爸媽媽就會不停地問今天學了什麼,做了什麼題,然後就是不歇氣地做題做題做題,稍微露出一點想休息的意思,都會換來一頓訓斥。

優秀的孩子,都是父母“逼”出來的?

越是這樣,我們的腦筋越是轉不動,對考試越是隻有茫然和害怕,要是考試還考不好,我們是不是真的沒救了?結果就是越怕什麼來什麼,補習下來,考試仍然沒什麼起色。

父母們看到成績都會罵孩子:“為你掏了這麼多錢,結果錢都白花了!”

如果報了班逼孩子讀書,孩子們就都能變“學霸”,我想,那可能“學渣”就沒什麼生存空間了。

相信大家都知道“功夫在詩外”這句話,學做詩,不是照著詩學詩就能學會做詩、也不是天天念:“你快做詩啊。”詩就能做出來的,而要把眼光放在知識與閱歷的積累上,只有積累夠了,才能下筆如有神。

教孩子讀書成材,也是一樣的道理。

優秀的孩子,都是父母“逼”出來的?

如何正確的“逼”孩子?

那麼想要讓孩子成材,父母的功夫又該下到哪裡呢?

其實,說孩子“不逼不成材”,這話不算錯,但是怎麼逼孩子,卻是有方法的。這個方法當然跟逼著孩子上培訓班做練習題是沒什麼關係的。

那應該怎麼逼呢?

01.與孩子一起制訂、完成目標

父母給孩子報培訓班,可不是報完班就結束任務了。

優秀的孩子,都是父母“逼”出來的?

班報完了,你應該和孩子坐下來討論,上這個班,要達到什麼效果,學會哪些知識,這些是需要作為父母的你和孩子都必須搞明白的——也就是目標。

有了目標之後,還要和孩子一起制定計劃,俗話說“一口吃不成胖子”,目標也不可能一步達成,在大目標之外,還應分若干個小目標,這樣有助於孩子一步一步去完成。

02.讓孩子體驗“成功”的喜悅

有了這些小目標的幫助,孩子就能比較輕鬆地體會到“成功”的感覺。就好像是打算跑馬拉松,要是一開始就訂42公里,等跑起來,感覺就跟望不到盡頭沒兩樣,一旦跑累了,就特別容易放棄。

"

小媛剛剛確定懷上了寶寶,就開始迫不及待地規劃要怎麼養孩子了。

衣食住行就列了一張大單子,這還不算,連未來要讓孩子學什麼特長上什麼學校都寫成了計劃書。

優秀的孩子,都是父母“逼”出來的?

她老公看了一眼吃驚得不行:

“孩子還沒生出來呢,他要不喜歡你的決定呢?你是不是該等孩子生出來以後尊重一下他的意見?”

小媛搶過單子對老公翻白眼:

“你真是一點危機意識都沒有,哪像當爸爸的樣子!”

她老公都無語了:“你也太著急了吧!”

優秀的孩子,都是父母“逼”出來的?

父母該不該逼孩子?兩難?

像小媛,就是比較典型的“焦慮”型家長,大部分家長可能沒她這麼焦慮,但說起給孩子報什麼班,相信肯定也是如數家珍的。

他們都信奉“孩子不逼不行”,覺得孩子沒有自覺性,要是沒有一個人替孩子把關、督促,孩子肯定什麼事都做不成,而這個人,自己責無旁貸。

事實是不是這樣呢?

優秀的孩子,都是父母“逼”出來的?

我讀書的時候也是報過培訓班的,我一向數理化都不好,用我爸媽的話說就是“不開竅”,他們也著急,高中就給我報了當時的名師班,還是我班主任推薦的幾位退休老教師開的聯合補習班。

這些退休老師都是相當厲害的老教師,報班也有限制,分數要在及格線上,每期只收15人,多了不收。

就是這樣一個補習班,一輪補下來,班上15個孩子,除了基礎本來就不差的幾個進步明顯,別的孩子,包括我在內,都沒有太大的進步。

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他們和我一樣,在父母那裡承受的無形壓力太大了。在補習班上學完了之後,回到家爸爸媽媽就會不停地問今天學了什麼,做了什麼題,然後就是不歇氣地做題做題做題,稍微露出一點想休息的意思,都會換來一頓訓斥。

優秀的孩子,都是父母“逼”出來的?

越是這樣,我們的腦筋越是轉不動,對考試越是隻有茫然和害怕,要是考試還考不好,我們是不是真的沒救了?結果就是越怕什麼來什麼,補習下來,考試仍然沒什麼起色。

父母們看到成績都會罵孩子:“為你掏了這麼多錢,結果錢都白花了!”

如果報了班逼孩子讀書,孩子們就都能變“學霸”,我想,那可能“學渣”就沒什麼生存空間了。

相信大家都知道“功夫在詩外”這句話,學做詩,不是照著詩學詩就能學會做詩、也不是天天念:“你快做詩啊。”詩就能做出來的,而要把眼光放在知識與閱歷的積累上,只有積累夠了,才能下筆如有神。

教孩子讀書成材,也是一樣的道理。

優秀的孩子,都是父母“逼”出來的?

如何正確的“逼”孩子?

那麼想要讓孩子成材,父母的功夫又該下到哪裡呢?

其實,說孩子“不逼不成材”,這話不算錯,但是怎麼逼孩子,卻是有方法的。這個方法當然跟逼著孩子上培訓班做練習題是沒什麼關係的。

那應該怎麼逼呢?

01.與孩子一起制訂、完成目標

父母給孩子報培訓班,可不是報完班就結束任務了。

優秀的孩子,都是父母“逼”出來的?

班報完了,你應該和孩子坐下來討論,上這個班,要達到什麼效果,學會哪些知識,這些是需要作為父母的你和孩子都必須搞明白的——也就是目標。

有了目標之後,還要和孩子一起制定計劃,俗話說“一口吃不成胖子”,目標也不可能一步達成,在大目標之外,還應分若干個小目標,這樣有助於孩子一步一步去完成。

02.讓孩子體驗“成功”的喜悅

有了這些小目標的幫助,孩子就能比較輕鬆地體會到“成功”的感覺。就好像是打算跑馬拉松,要是一開始就訂42公里,等跑起來,感覺就跟望不到盡頭沒兩樣,一旦跑累了,就特別容易放棄。

優秀的孩子,都是父母“逼”出來的?

可是如果在這條道路上,多設幾個小站點,每跑到一站,就有人告訴:“你很棒,你已經跑到這兒了,要加油哦!”聽了這樣的話,當然就會生出更多動力,努力堅持跑下去,有更高的機率跑到終點。

制定小目標的目的,就是讓孩子檢驗到這種實現小目標之後的“成功”,喜悅和自豪的心情是持續推動孩子堅持下去的法寶哦!

03.關鍵時候,推孩子一把

所謂關鍵時候,一般就是感覺到孩子懈怠、不肯堅持的時候。畢竟要持之一恆確實是很辛苦的事情,孩子會在途中出現這樣的情緒是正常反應。

"

小媛剛剛確定懷上了寶寶,就開始迫不及待地規劃要怎麼養孩子了。

衣食住行就列了一張大單子,這還不算,連未來要讓孩子學什麼特長上什麼學校都寫成了計劃書。

優秀的孩子,都是父母“逼”出來的?

她老公看了一眼吃驚得不行:

“孩子還沒生出來呢,他要不喜歡你的決定呢?你是不是該等孩子生出來以後尊重一下他的意見?”

小媛搶過單子對老公翻白眼:

“你真是一點危機意識都沒有,哪像當爸爸的樣子!”

她老公都無語了:“你也太著急了吧!”

優秀的孩子,都是父母“逼”出來的?

父母該不該逼孩子?兩難?

像小媛,就是比較典型的“焦慮”型家長,大部分家長可能沒她這麼焦慮,但說起給孩子報什麼班,相信肯定也是如數家珍的。

他們都信奉“孩子不逼不行”,覺得孩子沒有自覺性,要是沒有一個人替孩子把關、督促,孩子肯定什麼事都做不成,而這個人,自己責無旁貸。

事實是不是這樣呢?

優秀的孩子,都是父母“逼”出來的?

我讀書的時候也是報過培訓班的,我一向數理化都不好,用我爸媽的話說就是“不開竅”,他們也著急,高中就給我報了當時的名師班,還是我班主任推薦的幾位退休老教師開的聯合補習班。

這些退休老師都是相當厲害的老教師,報班也有限制,分數要在及格線上,每期只收15人,多了不收。

就是這樣一個補習班,一輪補下來,班上15個孩子,除了基礎本來就不差的幾個進步明顯,別的孩子,包括我在內,都沒有太大的進步。

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他們和我一樣,在父母那裡承受的無形壓力太大了。在補習班上學完了之後,回到家爸爸媽媽就會不停地問今天學了什麼,做了什麼題,然後就是不歇氣地做題做題做題,稍微露出一點想休息的意思,都會換來一頓訓斥。

優秀的孩子,都是父母“逼”出來的?

越是這樣,我們的腦筋越是轉不動,對考試越是隻有茫然和害怕,要是考試還考不好,我們是不是真的沒救了?結果就是越怕什麼來什麼,補習下來,考試仍然沒什麼起色。

父母們看到成績都會罵孩子:“為你掏了這麼多錢,結果錢都白花了!”

如果報了班逼孩子讀書,孩子們就都能變“學霸”,我想,那可能“學渣”就沒什麼生存空間了。

相信大家都知道“功夫在詩外”這句話,學做詩,不是照著詩學詩就能學會做詩、也不是天天念:“你快做詩啊。”詩就能做出來的,而要把眼光放在知識與閱歷的積累上,只有積累夠了,才能下筆如有神。

教孩子讀書成材,也是一樣的道理。

優秀的孩子,都是父母“逼”出來的?

如何正確的“逼”孩子?

那麼想要讓孩子成材,父母的功夫又該下到哪裡呢?

其實,說孩子“不逼不成材”,這話不算錯,但是怎麼逼孩子,卻是有方法的。這個方法當然跟逼著孩子上培訓班做練習題是沒什麼關係的。

那應該怎麼逼呢?

01.與孩子一起制訂、完成目標

父母給孩子報培訓班,可不是報完班就結束任務了。

優秀的孩子,都是父母“逼”出來的?

班報完了,你應該和孩子坐下來討論,上這個班,要達到什麼效果,學會哪些知識,這些是需要作為父母的你和孩子都必須搞明白的——也就是目標。

有了目標之後,還要和孩子一起制定計劃,俗話說“一口吃不成胖子”,目標也不可能一步達成,在大目標之外,還應分若干個小目標,這樣有助於孩子一步一步去完成。

02.讓孩子體驗“成功”的喜悅

有了這些小目標的幫助,孩子就能比較輕鬆地體會到“成功”的感覺。就好像是打算跑馬拉松,要是一開始就訂42公里,等跑起來,感覺就跟望不到盡頭沒兩樣,一旦跑累了,就特別容易放棄。

優秀的孩子,都是父母“逼”出來的?

可是如果在這條道路上,多設幾個小站點,每跑到一站,就有人告訴:“你很棒,你已經跑到這兒了,要加油哦!”聽了這樣的話,當然就會生出更多動力,努力堅持跑下去,有更高的機率跑到終點。

制定小目標的目的,就是讓孩子檢驗到這種實現小目標之後的“成功”,喜悅和自豪的心情是持續推動孩子堅持下去的法寶哦!

03.關鍵時候,推孩子一把

所謂關鍵時候,一般就是感覺到孩子懈怠、不肯堅持的時候。畢竟要持之一恆確實是很辛苦的事情,孩子會在途中出現這樣的情緒是正常反應。

優秀的孩子,都是父母“逼”出來的?

身為父母,在這樣的時候作用力就凸顯出來了:如果父母也跟著懈怠,那麼孩子就算是半途而廢了;而如果父母太過急躁,孩子則會反彈。

在這種時候,就最忌諱這兩點,我們絕不能當揮舞著鞭子抽著孩子前進的父母,而應該是孩子能尋求幫助獲取力量的對象。

如果孩子在前進的道路上慢下來了,一定要記得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必要的情況下也可以修正目標,以避免孩子太過吃力。

避免武斷和不懈的堅持,才是讓孩子成材的良方!

"

小媛剛剛確定懷上了寶寶,就開始迫不及待地規劃要怎麼養孩子了。

衣食住行就列了一張大單子,這還不算,連未來要讓孩子學什麼特長上什麼學校都寫成了計劃書。

優秀的孩子,都是父母“逼”出來的?

她老公看了一眼吃驚得不行:

“孩子還沒生出來呢,他要不喜歡你的決定呢?你是不是該等孩子生出來以後尊重一下他的意見?”

小媛搶過單子對老公翻白眼:

“你真是一點危機意識都沒有,哪像當爸爸的樣子!”

她老公都無語了:“你也太著急了吧!”

優秀的孩子,都是父母“逼”出來的?

父母該不該逼孩子?兩難?

像小媛,就是比較典型的“焦慮”型家長,大部分家長可能沒她這麼焦慮,但說起給孩子報什麼班,相信肯定也是如數家珍的。

他們都信奉“孩子不逼不行”,覺得孩子沒有自覺性,要是沒有一個人替孩子把關、督促,孩子肯定什麼事都做不成,而這個人,自己責無旁貸。

事實是不是這樣呢?

優秀的孩子,都是父母“逼”出來的?

我讀書的時候也是報過培訓班的,我一向數理化都不好,用我爸媽的話說就是“不開竅”,他們也著急,高中就給我報了當時的名師班,還是我班主任推薦的幾位退休老教師開的聯合補習班。

這些退休老師都是相當厲害的老教師,報班也有限制,分數要在及格線上,每期只收15人,多了不收。

就是這樣一個補習班,一輪補下來,班上15個孩子,除了基礎本來就不差的幾個進步明顯,別的孩子,包括我在內,都沒有太大的進步。

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他們和我一樣,在父母那裡承受的無形壓力太大了。在補習班上學完了之後,回到家爸爸媽媽就會不停地問今天學了什麼,做了什麼題,然後就是不歇氣地做題做題做題,稍微露出一點想休息的意思,都會換來一頓訓斥。

優秀的孩子,都是父母“逼”出來的?

越是這樣,我們的腦筋越是轉不動,對考試越是隻有茫然和害怕,要是考試還考不好,我們是不是真的沒救了?結果就是越怕什麼來什麼,補習下來,考試仍然沒什麼起色。

父母們看到成績都會罵孩子:“為你掏了這麼多錢,結果錢都白花了!”

如果報了班逼孩子讀書,孩子們就都能變“學霸”,我想,那可能“學渣”就沒什麼生存空間了。

相信大家都知道“功夫在詩外”這句話,學做詩,不是照著詩學詩就能學會做詩、也不是天天念:“你快做詩啊。”詩就能做出來的,而要把眼光放在知識與閱歷的積累上,只有積累夠了,才能下筆如有神。

教孩子讀書成材,也是一樣的道理。

優秀的孩子,都是父母“逼”出來的?

如何正確的“逼”孩子?

那麼想要讓孩子成材,父母的功夫又該下到哪裡呢?

其實,說孩子“不逼不成材”,這話不算錯,但是怎麼逼孩子,卻是有方法的。這個方法當然跟逼著孩子上培訓班做練習題是沒什麼關係的。

那應該怎麼逼呢?

01.與孩子一起制訂、完成目標

父母給孩子報培訓班,可不是報完班就結束任務了。

優秀的孩子,都是父母“逼”出來的?

班報完了,你應該和孩子坐下來討論,上這個班,要達到什麼效果,學會哪些知識,這些是需要作為父母的你和孩子都必須搞明白的——也就是目標。

有了目標之後,還要和孩子一起制定計劃,俗話說“一口吃不成胖子”,目標也不可能一步達成,在大目標之外,還應分若干個小目標,這樣有助於孩子一步一步去完成。

02.讓孩子體驗“成功”的喜悅

有了這些小目標的幫助,孩子就能比較輕鬆地體會到“成功”的感覺。就好像是打算跑馬拉松,要是一開始就訂42公里,等跑起來,感覺就跟望不到盡頭沒兩樣,一旦跑累了,就特別容易放棄。

優秀的孩子,都是父母“逼”出來的?

可是如果在這條道路上,多設幾個小站點,每跑到一站,就有人告訴:“你很棒,你已經跑到這兒了,要加油哦!”聽了這樣的話,當然就會生出更多動力,努力堅持跑下去,有更高的機率跑到終點。

制定小目標的目的,就是讓孩子檢驗到這種實現小目標之後的“成功”,喜悅和自豪的心情是持續推動孩子堅持下去的法寶哦!

03.關鍵時候,推孩子一把

所謂關鍵時候,一般就是感覺到孩子懈怠、不肯堅持的時候。畢竟要持之一恆確實是很辛苦的事情,孩子會在途中出現這樣的情緒是正常反應。

優秀的孩子,都是父母“逼”出來的?

身為父母,在這樣的時候作用力就凸顯出來了:如果父母也跟著懈怠,那麼孩子就算是半途而廢了;而如果父母太過急躁,孩子則會反彈。

在這種時候,就最忌諱這兩點,我們絕不能當揮舞著鞭子抽著孩子前進的父母,而應該是孩子能尋求幫助獲取力量的對象。

如果孩子在前進的道路上慢下來了,一定要記得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必要的情況下也可以修正目標,以避免孩子太過吃力。

避免武斷和不懈的堅持,才是讓孩子成材的良方!

優秀的孩子,都是父母“逼”出來的?

"

小媛剛剛確定懷上了寶寶,就開始迫不及待地規劃要怎麼養孩子了。

衣食住行就列了一張大單子,這還不算,連未來要讓孩子學什麼特長上什麼學校都寫成了計劃書。

優秀的孩子,都是父母“逼”出來的?

她老公看了一眼吃驚得不行:

“孩子還沒生出來呢,他要不喜歡你的決定呢?你是不是該等孩子生出來以後尊重一下他的意見?”

小媛搶過單子對老公翻白眼:

“你真是一點危機意識都沒有,哪像當爸爸的樣子!”

她老公都無語了:“你也太著急了吧!”

優秀的孩子,都是父母“逼”出來的?

父母該不該逼孩子?兩難?

像小媛,就是比較典型的“焦慮”型家長,大部分家長可能沒她這麼焦慮,但說起給孩子報什麼班,相信肯定也是如數家珍的。

他們都信奉“孩子不逼不行”,覺得孩子沒有自覺性,要是沒有一個人替孩子把關、督促,孩子肯定什麼事都做不成,而這個人,自己責無旁貸。

事實是不是這樣呢?

優秀的孩子,都是父母“逼”出來的?

我讀書的時候也是報過培訓班的,我一向數理化都不好,用我爸媽的話說就是“不開竅”,他們也著急,高中就給我報了當時的名師班,還是我班主任推薦的幾位退休老教師開的聯合補習班。

這些退休老師都是相當厲害的老教師,報班也有限制,分數要在及格線上,每期只收15人,多了不收。

就是這樣一個補習班,一輪補下來,班上15個孩子,除了基礎本來就不差的幾個進步明顯,別的孩子,包括我在內,都沒有太大的進步。

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他們和我一樣,在父母那裡承受的無形壓力太大了。在補習班上學完了之後,回到家爸爸媽媽就會不停地問今天學了什麼,做了什麼題,然後就是不歇氣地做題做題做題,稍微露出一點想休息的意思,都會換來一頓訓斥。

優秀的孩子,都是父母“逼”出來的?

越是這樣,我們的腦筋越是轉不動,對考試越是隻有茫然和害怕,要是考試還考不好,我們是不是真的沒救了?結果就是越怕什麼來什麼,補習下來,考試仍然沒什麼起色。

父母們看到成績都會罵孩子:“為你掏了這麼多錢,結果錢都白花了!”

如果報了班逼孩子讀書,孩子們就都能變“學霸”,我想,那可能“學渣”就沒什麼生存空間了。

相信大家都知道“功夫在詩外”這句話,學做詩,不是照著詩學詩就能學會做詩、也不是天天念:“你快做詩啊。”詩就能做出來的,而要把眼光放在知識與閱歷的積累上,只有積累夠了,才能下筆如有神。

教孩子讀書成材,也是一樣的道理。

優秀的孩子,都是父母“逼”出來的?

如何正確的“逼”孩子?

那麼想要讓孩子成材,父母的功夫又該下到哪裡呢?

其實,說孩子“不逼不成材”,這話不算錯,但是怎麼逼孩子,卻是有方法的。這個方法當然跟逼著孩子上培訓班做練習題是沒什麼關係的。

那應該怎麼逼呢?

01.與孩子一起制訂、完成目標

父母給孩子報培訓班,可不是報完班就結束任務了。

優秀的孩子,都是父母“逼”出來的?

班報完了,你應該和孩子坐下來討論,上這個班,要達到什麼效果,學會哪些知識,這些是需要作為父母的你和孩子都必須搞明白的——也就是目標。

有了目標之後,還要和孩子一起制定計劃,俗話說“一口吃不成胖子”,目標也不可能一步達成,在大目標之外,還應分若干個小目標,這樣有助於孩子一步一步去完成。

02.讓孩子體驗“成功”的喜悅

有了這些小目標的幫助,孩子就能比較輕鬆地體會到“成功”的感覺。就好像是打算跑馬拉松,要是一開始就訂42公里,等跑起來,感覺就跟望不到盡頭沒兩樣,一旦跑累了,就特別容易放棄。

優秀的孩子,都是父母“逼”出來的?

可是如果在這條道路上,多設幾個小站點,每跑到一站,就有人告訴:“你很棒,你已經跑到這兒了,要加油哦!”聽了這樣的話,當然就會生出更多動力,努力堅持跑下去,有更高的機率跑到終點。

制定小目標的目的,就是讓孩子檢驗到這種實現小目標之後的“成功”,喜悅和自豪的心情是持續推動孩子堅持下去的法寶哦!

03.關鍵時候,推孩子一把

所謂關鍵時候,一般就是感覺到孩子懈怠、不肯堅持的時候。畢竟要持之一恆確實是很辛苦的事情,孩子會在途中出現這樣的情緒是正常反應。

優秀的孩子,都是父母“逼”出來的?

身為父母,在這樣的時候作用力就凸顯出來了:如果父母也跟著懈怠,那麼孩子就算是半途而廢了;而如果父母太過急躁,孩子則會反彈。

在這種時候,就最忌諱這兩點,我們絕不能當揮舞著鞭子抽著孩子前進的父母,而應該是孩子能尋求幫助獲取力量的對象。

如果孩子在前進的道路上慢下來了,一定要記得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必要的情況下也可以修正目標,以避免孩子太過吃力。

避免武斷和不懈的堅持,才是讓孩子成材的良方!

優秀的孩子,都是父母“逼”出來的?

優秀的孩子,都是父母“逼”出來的?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