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錯怪了孩子:心理學家說,孩子不分享,不是自私,而是自我

別錯怪了孩子:心理學家說,孩子不分享,不是自私,而是自我

作者簡介

最近有一位讀者的留言引發了我的思考。

我家孩子今年四歲了,別人家孩子都能看出有"暖男"的氣質,偏偏我們家被說暖了,連基本的對父母的心疼都沒有。

我們買回來好吃的,他總是搶過來就吃。就在昨天,爸爸問他:"你可以給爸爸吃一口嗎?"結果孩子竟然說:"你等等,我還沒有吃夠呢"。

出去玩兒也是一樣,凡是他喜歡的就只能他一個人玩兒,哪怕他不玩兒了,也得放在自己身邊,誰都不能碰。孩子這樣的行為弄得我們都沒法帶他去淘氣堡了,因為每次去,他都會和其他小朋友吵起來。

我們家孩子怎麼就這麼自私呢?

其實,類似這樣的事情在很多家庭中都會出現,家裡有好吃的,孩子只顧著自己吃,卻從來不會拿給父母;玩玩具的時候,不管喜歡不喜歡,都得自己拿著,其他的小朋友誰也不許碰。

很多父母都反映過這個問題,現在的孩子怎麼都這麼自私呢?我們付出了全部給孩子,孩子怎麼連一點兒吃的都不捨得給父母?小的時候就這樣,長大了還怎麼孩子養我們老呢?

別錯怪了孩子:心理學家說,孩子不分享,不是自私,而是自我

父母擔心,孩子這麼小就自私,以後長大了怎麼辦

關於自私,很多父母都很擔心,畢竟這不僅僅是行為問題,還涉及到品德問題。通俗地講,自私就是一種損人利己的行為,它的存在會損害他人正當權益,同時也會損傷個體的社會關係。

但是,兒童的自私行為與成年人的自私行為不同,兒童的自私不僅僅是一種主觀意願,更多的是受到幼兒心理髮展水平的制約與周圍環境的影響。所以,面對孩子的自私行為,父母不必要過於擔心,首先應該充分地進行了解,之後我們再採取方法應對。

為什麼這麼小的孩子,就那麼自私呢?

首先,孩子之所以自私,是受心理髮展水平的制約。

每當看到孩子不讓別人玩自己喜歡的玩具,吃東西只想著自己的時候,父母就會覺得孩子怎麼這麼自私呢?他怎麼就只考慮自己的感受,而不在意其他人呢?父母不要覺得疑惑,你的感受完全是正確的。因為對於這個階段的孩子而言,他們就是不會理解別人的感受。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孩子的這種表現叫做"自我中心主義"。自我中心是指孩子完全以自己的感受為中心,從自己的角度去理解事物。對於成年人來說,自私行為很難被接受,它的存在會嚴重個體的社交行為,但是對於孩子來說,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別錯怪了孩子:心理學家說,孩子不分享,不是自私,而是自我

對於處於自我中心階段的孩子來說,他們的確無法做到考慮別人的感受

一般來說,孩子在兩歲半左右開始進入自我意識的第一次飛躍期,從這個時候開始,他們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他們開始懂得自我保護,這個時候,孩子可能就會出現一些"以自我為中心"的行為。成年人會覺得這些都是自私行為,但是其實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更願意將其界定為一種本能。

著名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就將幼兒的自私行為用自我中心一詞來解釋,以此將其與成人的自私行為進行區別。皮亞傑認為兒童的思維發展分為四個階段,其中第二個階段被稱之為前運算階段,處於這個階段的孩子自我中心的傾向就會比較嚴重。

但是,這個階段是孩子思維發展的必經階段,只有經歷過了自我中心,孩子才會逐漸瞭解,自己與別人的想法不一樣,從而逐漸學會接受和妥協,也就是做到"去中心化"。

別錯怪了孩子:心理學家說,孩子不分享,不是自私,而是自我

從只關注自己到懂得關注他人,這是孩子成長必經的過程

其次,孩子的自私行為受家庭環境的影響。

不過,隨著孩子越來越大,他們漸漸脫離了自我中心的階段,開始懂得自己與他人的區別的時候,如果孩子還是有自私行為,那麼父母就不得不考慮一下,是不是家庭環境給孩子帶來的負面影響。

曾經新聞報道過,一名出國留學生為了一盤番茄炒蛋,凌晨四點給父母打電話,讓父母幫他錄製做菜的視頻;還有因為母親拿不出來錢,在機場捅母親就9刀的留學生。

別錯怪了孩子:心理學家說,孩子不分享,不是自私,而是自我

孩子對父母的傷害,源於孩子認為自己得到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

這些孩子他們只在乎自己的感受,在乎自己的需求是否得到滿足,但是他們卻不去想父母為他們做過什麼,付出了什麼。這些行為真的就是自私行為。但是,家庭環境卻脫不了干係。

很多家庭就只有一個孩子,孩子是父母的寶貝,"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碰了"。父母把自己認為最好的都毫無保留地送給孩子,但是卻沒有讓孩子去了解,父母付出的過程有多艱辛。時間久了,孩子就覺得自己得到的一切都是理所應當的,孩子變得麻木,他自然也就不會去關注父母,不懂得感恩。

第三,孩子的自私行為受成年人的"榜樣"影響。

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孩子很多的自私行為都是從身邊人那裡學習而來的。

著名心理學家班杜拉提出過一個理論,叫做社會學習理論。班杜拉認為,人的行為主要是後天習得的。尤其是對於模仿能力超強的幼兒來說,班杜拉說:兒童總是"睜大眼睛和撐起耳朵"觀察和模仿周圍人們的那些有意或 無意的反應,其觀察、模仿帶有選擇性"

別錯怪了孩子:心理學家說,孩子不分享,不是自私,而是自我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父母的行為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

班杜拉曾經做過一個波比娃娃實驗。實驗者讓孩子觀察成年人對波比娃娃進行攻擊行為,結果顯示,孩子會通過觀察模仿學習到攻擊性行為模式。不僅僅是攻擊性行為,孩子的自私行為是通過模仿成年人而來的,尤其是父母。

比如,父母在對待爺爺奶奶的時候,也不會把好吃的留給老人,那麼孩子自然也就不會惦記著父母;又或者,父母在平時的生活中,只是關注自己的感受,從來不考慮別人,那麼孩子也會變成這個樣子。

別錯怪了孩子:心理學家說,孩子不分享,不是自私,而是自我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很多行為都是從父母那裡學習而來的

所以,當我們埋怨自私的時候,一定要先審視一下自己的行為,我們是不是也表現出了自私行為,讓自己成為了孩子的"反面教材"。

父母應該如何應對孩子的自私行為呢?

前段時間,一個姑娘上了熱搜。原因是她在一個淘寶店裡買了18件衣服,結果五一小長假過後,忽然告訴店主自己不喜歡,要求全部退貨。店主覺得很納悶,想和這個姑娘溝通一下,添加微信之後才發現原來這個姑娘穿著自己家的衣服玩兒了好幾天,穿過的衣服竟然拿回來退貨。

店主和姑娘理論,結果姑娘理直氣壯,店主沒有辦法發了朋友圈,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

別錯怪了孩子:心理學家說,孩子不分享,不是自私,而是自我

小姑娘只考慮自己,不考慮其他人的做法,讓很多人氣憤不已

小姑娘最讓人無法接受的一點就是自私,她只在乎自己是不是開心,只想免費穿幾天衣服,但是卻沒有想過賣家辛苦進貨、賣貨,這中間付出了多少辛苦。她也沒有想過,就算是這些衣服再一次被賣了出去,買到舊衣服的人會作何感想。

不過,當一個成年人成為一個自私的人的時候,想要改變他並不容易。好在小孩子具有極大的可塑性,就算孩子一開始的行為有失偏頗,但是,只要父母好好地引導,孩子行為還是會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第一點,父母應該客觀地對待孩子的自私行為。

孩子不願意分享,又或者只關心自己,而不關心他人,這樣的表現究竟能不能定義成為自私,需要父母們去思考和認定。

如果孩子是處於自我中心的階段,那麼孩子的自私行為,其實就是成長中的一個必經階段,那麼父母就不必要過分擔心,自私只是孩子在這個階段的一種特殊表現而已。

別錯怪了孩子:心理學家說,孩子不分享,不是自私,而是自我

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不要簡單地給孩子貼上自私的標籤

若是在這個時候,父母總是給孩子貼上自私、小氣這樣的標籤,那麼就會對孩子的自尊心有所損傷,明明不是自私,最終也變成了自私的人。但是,隨著孩子越來越大,當他已經可以考慮別人的感受的時候,如果孩子還是隻關心自己,那麼父母就要有所警惕了。

第二點,父母可以通過強化,鼓勵孩子進行分享。

父母時刻都以孩子為中心,孩子需要什麼就給予孩子什麼,這樣模式教育出來的孩子自然不懂得分享和禮讓,他們會將自己得到的一切都看成是理所應當。

所以,想要讓孩子不自私,最好的辦法就是鼓勵孩子進行分享。在心理學上,有一個效應叫做皮格瑪利翁效應,它是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雅格布森提出來的,意思是說,期望者通過一種強烈的,使被期望者的行為達到他的預期要求

別錯怪了孩子:心理學家說,孩子不分享,不是自私,而是自我

皮格瑪利翁效應告訴我們,要及時地鼓勵孩子,這樣才會讓孩子的行為得以保留和發展

所以,當孩子表現出分享行為的時候,父母最好馬上就給予強化和鼓勵,這樣孩子的行為就會長久地保持下來。這種獎勵不一定非得是物質獎勵,口頭表揚或者是一個擁抱都是可以的。父母在發現孩子的分享行為之後,及時地進行表示。有研究表明,強化行為越是及時,效果就越好。

但是,有一點父母要注意,獎勵也好、鼓勵也罷,我們要關注的是孩子分享的過程,而絕不僅僅是結果。有些父母會在孩子分享玩具之後,告訴孩子,"你真棒"。這樣的表揚對於孩子來說,未必是好事兒。因為它很容易導致孩子為了得到表揚,而僅僅去關注結果。

別錯怪了孩子:心理學家說,孩子不分享,不是自私,而是自我

父母表揚孩子,不要只是關注結果,更要關注過程

但是,實際上,孩子能得到表揚,是因為分享的過程。所以,父母在稱讚孩子的時候,最好根據事實,描述過程,讓孩子明白自己被表揚是以為分享行為,這樣才會激發孩子更多的分享行為。而且,孩子也會理解,自己給予別人,自己也會得到"回饋"。所謂"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就是這個道理。

第三點,父母還可以藉助各種方式,引導孩子產生合作行為。

父母的引導對於孩子而言十分重要,但是如果只是乾巴巴地說教,一方面孩子也許不能深刻理解,另一方面,孩子可能還會產生牴觸情緒,從而更加抗拒與別人進行分享或是合作。

所以,父母想要引導孩子,就要按照孩子能夠接受的方式來進行,比如,參加遊戲、角色扮演、閱讀繪本等等這些方式,都有助於孩子學會分享,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集體的一部分,分享也會給自己帶來快樂,讓孩子盡情地體會分享帶來的樂趣。

別錯怪了孩子:心理學家說,孩子不分享,不是自私,而是自我

父母要為孩子創設環境,引導孩子學會合作和分享

對於自私心理比較嚴重的孩子,父母還可以使用"自然後果法"來教育孩子。也就是讓孩子自己去感受自私行為帶來的壞處,比如沒有人願意和他一起玩兒,又或者他喜歡的玩具自己也得不到等等。在這個時候,父母再去抓住這個時機,因勢利導,從而幫助孩子糾正自私行為,學會分享與合作。

參考文獻:

【1】袁礪石.試論自私的實質和特點[J].廣東石油化工專科學校學報(社科版),1993,(01):39.

【2】張永紅.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3】馮夏婷.幼兒問題行為的識別與應對(家長篇)[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1.

陸北老師專業解密青春期,做你最溫暖的陪伴。我的頭條號是陸北老師,歡迎大家關注!同時,也十分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下你的育兒煩惱,陸北老師將陪你一起面對解決。

本文由陸北老師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如需轉載,私信聯繫哦~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