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孩子叫別人家”,這種盲目比較,會對孩子造成這幾點傷害'

"

有一種孩子叫別人家的孩子,別人家的孩子走路早,別人家的孩子說話早,別人家的孩子笑都比自己家孩子的甜。總之,別人家的孩子從頭到腳都是散發著一種光芒,讓自己家的父母羨慕。

"

有一種孩子叫別人家的孩子,別人家的孩子走路早,別人家的孩子說話早,別人家的孩子笑都比自己家孩子的甜。總之,別人家的孩子從頭到腳都是散發著一種光芒,讓自己家的父母羨慕。

“有一種孩子叫別人家”,這種盲目比較,會對孩子造成這幾點傷害

其實這是大多數父母的心理,無限的放大自己家孩子的缺點,放大其他家孩子的優點,明顯是不對等的比較,也給孩子造成了巨大的內心傷害。

“你看看人家孩子”VS“你看看人家媽媽”

家長在孩子的教育上最大的失敗就是隻要兩個孩子走在一起,就會無端的把兩個孩子做對比,有些離家近的也會成為媽媽對比的對象。

可是媽媽卻不知道,這種對比給孩子將來的怎樣的傷害,成長之後又會造成怎樣的局面。

小路今年十四歲,已經上初中了。

成績在班裡不好不壞,屬於中等,上不去下不來。不夠努力,但也不算不努力。總之,一切都平平。

有一次期中考試,開家長會,媽媽瞭解到鄰居家的孩子考了全班級第一,而且家長還特地上臺分享了關於教育孩子的經驗,小路的媽媽就非常羨慕。

這是一種多大的榮耀啊,再看看自己家孩子估計每天挑燈夜讀都爬不到第一名吧。於是回家之後,媽媽就對孩子一通大罵,希望孩子能夠上進。

“看看人家孩子,離得那麼近,一點好孩子的氣息都沒有吸到呢?為什麼別人家孩子就能那麼優秀,你看看你這成績簡直差的十萬八千里。”

孩子聽這話不滿意了:“你看人家是什麼樣的家庭,人家媽媽是國企的公司的員工,爸爸是醫院的醫生,人家媽媽的學歷就比你高很多,這樣家庭教育的孩子,我能比嗎?”

媽媽一聽心裡火冒三丈,孩子竟然敢拿父母和其他人家父母比,簡直目無尊長,於是順手拿了一把掃帚,就要往孩子身上打。

還有小路跑得快,躲過了一場浩劫。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小路從小深受“別人家孩子”的迫害。內心總是或多或少有些自卑。

儘管現如父母眼中所謂的別人家的好孩子,在工作各方面還不如小路,但是小路總是存在著自卑,似乎就成了與生俱來的一種東西。

"

有一種孩子叫別人家的孩子,別人家的孩子走路早,別人家的孩子說話早,別人家的孩子笑都比自己家孩子的甜。總之,別人家的孩子從頭到腳都是散發著一種光芒,讓自己家的父母羨慕。

“有一種孩子叫別人家”,這種盲目比較,會對孩子造成這幾點傷害

其實這是大多數父母的心理,無限的放大自己家孩子的缺點,放大其他家孩子的優點,明顯是不對等的比較,也給孩子造成了巨大的內心傷害。

“你看看人家孩子”VS“你看看人家媽媽”

家長在孩子的教育上最大的失敗就是隻要兩個孩子走在一起,就會無端的把兩個孩子做對比,有些離家近的也會成為媽媽對比的對象。

可是媽媽卻不知道,這種對比給孩子將來的怎樣的傷害,成長之後又會造成怎樣的局面。

小路今年十四歲,已經上初中了。

成績在班裡不好不壞,屬於中等,上不去下不來。不夠努力,但也不算不努力。總之,一切都平平。

有一次期中考試,開家長會,媽媽瞭解到鄰居家的孩子考了全班級第一,而且家長還特地上臺分享了關於教育孩子的經驗,小路的媽媽就非常羨慕。

這是一種多大的榮耀啊,再看看自己家孩子估計每天挑燈夜讀都爬不到第一名吧。於是回家之後,媽媽就對孩子一通大罵,希望孩子能夠上進。

“看看人家孩子,離得那麼近,一點好孩子的氣息都沒有吸到呢?為什麼別人家孩子就能那麼優秀,你看看你這成績簡直差的十萬八千里。”

孩子聽這話不滿意了:“你看人家是什麼樣的家庭,人家媽媽是國企的公司的員工,爸爸是醫院的醫生,人家媽媽的學歷就比你高很多,這樣家庭教育的孩子,我能比嗎?”

媽媽一聽心裡火冒三丈,孩子竟然敢拿父母和其他人家父母比,簡直目無尊長,於是順手拿了一把掃帚,就要往孩子身上打。

還有小路跑得快,躲過了一場浩劫。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小路從小深受“別人家孩子”的迫害。內心總是或多或少有些自卑。

儘管現如父母眼中所謂的別人家的好孩子,在工作各方面還不如小路,但是小路總是存在著自卑,似乎就成了與生俱來的一種東西。

“有一種孩子叫別人家”,這種盲目比較,會對孩子造成這幾點傷害

父母為什麼總是熱衷用別人家的孩子,來和自己家的孩子做對比?

曾經有一個學校,一個班級倒數的孩子,父母去開家長會,竟然也聽到別人家的父母羨慕自己家的孩子。

其實所有的孩子都可能成為別人家的父母熱衷的對象,近香遠臭或許就是這個道理,存在這種心理一般無外乎這三種原因。

1、 盲目跟從

父母不知道教育孩子應該採用什麼樣的教育方式。所以當其他家孩子看著很優秀的時候,就會下意識的讓孩子去跟其他家孩子學習,這是盲目跟從的心理。

還有一種原因就是父母的顯微鏡眼光,選擇性的放大自己家孩子的缺點,忽略了自己家孩子的優點。

2、 打壓式教育

有些是獨生子的家庭,孩子在家庭中沒有對比,在成績上就沒有壓力。因此,家長總希望通過一些好的學生給孩子做一個好的榜樣,通過不斷的打壓孩子,讓孩子變得更加的優秀。

3、 希望激勵孩子

父母希望通過和其他家孩子的對比來不斷的激勵孩子,有時候還喜歡用一些“我都是為了你好”讓孩子去和其他家孩子學習,自以為是激勵孩子,可是往往造成的結果反而適得其反。

"

有一種孩子叫別人家的孩子,別人家的孩子走路早,別人家的孩子說話早,別人家的孩子笑都比自己家孩子的甜。總之,別人家的孩子從頭到腳都是散發著一種光芒,讓自己家的父母羨慕。

“有一種孩子叫別人家”,這種盲目比較,會對孩子造成這幾點傷害

其實這是大多數父母的心理,無限的放大自己家孩子的缺點,放大其他家孩子的優點,明顯是不對等的比較,也給孩子造成了巨大的內心傷害。

“你看看人家孩子”VS“你看看人家媽媽”

家長在孩子的教育上最大的失敗就是隻要兩個孩子走在一起,就會無端的把兩個孩子做對比,有些離家近的也會成為媽媽對比的對象。

可是媽媽卻不知道,這種對比給孩子將來的怎樣的傷害,成長之後又會造成怎樣的局面。

小路今年十四歲,已經上初中了。

成績在班裡不好不壞,屬於中等,上不去下不來。不夠努力,但也不算不努力。總之,一切都平平。

有一次期中考試,開家長會,媽媽瞭解到鄰居家的孩子考了全班級第一,而且家長還特地上臺分享了關於教育孩子的經驗,小路的媽媽就非常羨慕。

這是一種多大的榮耀啊,再看看自己家孩子估計每天挑燈夜讀都爬不到第一名吧。於是回家之後,媽媽就對孩子一通大罵,希望孩子能夠上進。

“看看人家孩子,離得那麼近,一點好孩子的氣息都沒有吸到呢?為什麼別人家孩子就能那麼優秀,你看看你這成績簡直差的十萬八千里。”

孩子聽這話不滿意了:“你看人家是什麼樣的家庭,人家媽媽是國企的公司的員工,爸爸是醫院的醫生,人家媽媽的學歷就比你高很多,這樣家庭教育的孩子,我能比嗎?”

媽媽一聽心裡火冒三丈,孩子竟然敢拿父母和其他人家父母比,簡直目無尊長,於是順手拿了一把掃帚,就要往孩子身上打。

還有小路跑得快,躲過了一場浩劫。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小路從小深受“別人家孩子”的迫害。內心總是或多或少有些自卑。

儘管現如父母眼中所謂的別人家的好孩子,在工作各方面還不如小路,但是小路總是存在著自卑,似乎就成了與生俱來的一種東西。

“有一種孩子叫別人家”,這種盲目比較,會對孩子造成這幾點傷害

父母為什麼總是熱衷用別人家的孩子,來和自己家的孩子做對比?

曾經有一個學校,一個班級倒數的孩子,父母去開家長會,竟然也聽到別人家的父母羨慕自己家的孩子。

其實所有的孩子都可能成為別人家的父母熱衷的對象,近香遠臭或許就是這個道理,存在這種心理一般無外乎這三種原因。

1、 盲目跟從

父母不知道教育孩子應該採用什麼樣的教育方式。所以當其他家孩子看著很優秀的時候,就會下意識的讓孩子去跟其他家孩子學習,這是盲目跟從的心理。

還有一種原因就是父母的顯微鏡眼光,選擇性的放大自己家孩子的缺點,忽略了自己家孩子的優點。

2、 打壓式教育

有些是獨生子的家庭,孩子在家庭中沒有對比,在成績上就沒有壓力。因此,家長總希望通過一些好的學生給孩子做一個好的榜樣,通過不斷的打壓孩子,讓孩子變得更加的優秀。

3、 希望激勵孩子

父母希望通過和其他家孩子的對比來不斷的激勵孩子,有時候還喜歡用一些“我都是為了你好”讓孩子去和其他家孩子學習,自以為是激勵孩子,可是往往造成的結果反而適得其反。

“有一種孩子叫別人家”,這種盲目比較,會對孩子造成這幾點傷害

父母總是把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做對比,對孩子成長的壞處

其實很多的父母都喜歡把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去做對比,有一些平常人家如此,其實有一些明星家庭也是這樣。

之前看過宋丹丹和兒子的一組節目,宋丹丹就特別嫌棄兒子,當別人家的兒子起來把早飯做好了,而自己家的兒子連弄個東西都弄不好的時候。

宋丹丹的第一反應就是你怎麼那麼笨,你看看人家,其實這種對比對孩子的成長非常的不利。

1、自卑

宋丹丹的兒子叫巴圖,之前也曾經上過一檔綜藝節目是唱歌的。可以看出來,巴圖對自己沒有自信,當然其能力還是很強的。

巴圖在節目中非常想得到媽媽對自己的肯定。其實這和宋丹丹長期以來的打壓式教育非常有關。

經常的把孩子和別人家孩子做對比,無形中就會讓孩子覺得自己不如他人,漸漸形成一種自卑的心理。孩童時期的自卑心理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2、限制孩子的天性

父母總是把孩子放在一個條條框框之內,通過不斷的做對比,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

但是孩子也有自己的天性,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如果一味的限制孩子,無疑會讓孩子成長為他人的模樣。

3、親子關係越來越差

其實父母的每一次對比都是對孩子的一種傷害,父母於孩子而言是最重要的人,但是最重要的人卻總是將自己和別人家的孩子做對比,作為孩子的內心會非常的受傷。

長此以往,孩子會離父母越來越遠,覺得父母不理解自己,親子關係也會越來越差。

"

有一種孩子叫別人家的孩子,別人家的孩子走路早,別人家的孩子說話早,別人家的孩子笑都比自己家孩子的甜。總之,別人家的孩子從頭到腳都是散發著一種光芒,讓自己家的父母羨慕。

“有一種孩子叫別人家”,這種盲目比較,會對孩子造成這幾點傷害

其實這是大多數父母的心理,無限的放大自己家孩子的缺點,放大其他家孩子的優點,明顯是不對等的比較,也給孩子造成了巨大的內心傷害。

“你看看人家孩子”VS“你看看人家媽媽”

家長在孩子的教育上最大的失敗就是隻要兩個孩子走在一起,就會無端的把兩個孩子做對比,有些離家近的也會成為媽媽對比的對象。

可是媽媽卻不知道,這種對比給孩子將來的怎樣的傷害,成長之後又會造成怎樣的局面。

小路今年十四歲,已經上初中了。

成績在班裡不好不壞,屬於中等,上不去下不來。不夠努力,但也不算不努力。總之,一切都平平。

有一次期中考試,開家長會,媽媽瞭解到鄰居家的孩子考了全班級第一,而且家長還特地上臺分享了關於教育孩子的經驗,小路的媽媽就非常羨慕。

這是一種多大的榮耀啊,再看看自己家孩子估計每天挑燈夜讀都爬不到第一名吧。於是回家之後,媽媽就對孩子一通大罵,希望孩子能夠上進。

“看看人家孩子,離得那麼近,一點好孩子的氣息都沒有吸到呢?為什麼別人家孩子就能那麼優秀,你看看你這成績簡直差的十萬八千里。”

孩子聽這話不滿意了:“你看人家是什麼樣的家庭,人家媽媽是國企的公司的員工,爸爸是醫院的醫生,人家媽媽的學歷就比你高很多,這樣家庭教育的孩子,我能比嗎?”

媽媽一聽心裡火冒三丈,孩子竟然敢拿父母和其他人家父母比,簡直目無尊長,於是順手拿了一把掃帚,就要往孩子身上打。

還有小路跑得快,躲過了一場浩劫。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小路從小深受“別人家孩子”的迫害。內心總是或多或少有些自卑。

儘管現如父母眼中所謂的別人家的好孩子,在工作各方面還不如小路,但是小路總是存在著自卑,似乎就成了與生俱來的一種東西。

“有一種孩子叫別人家”,這種盲目比較,會對孩子造成這幾點傷害

父母為什麼總是熱衷用別人家的孩子,來和自己家的孩子做對比?

曾經有一個學校,一個班級倒數的孩子,父母去開家長會,竟然也聽到別人家的父母羨慕自己家的孩子。

其實所有的孩子都可能成為別人家的父母熱衷的對象,近香遠臭或許就是這個道理,存在這種心理一般無外乎這三種原因。

1、 盲目跟從

父母不知道教育孩子應該採用什麼樣的教育方式。所以當其他家孩子看著很優秀的時候,就會下意識的讓孩子去跟其他家孩子學習,這是盲目跟從的心理。

還有一種原因就是父母的顯微鏡眼光,選擇性的放大自己家孩子的缺點,忽略了自己家孩子的優點。

2、 打壓式教育

有些是獨生子的家庭,孩子在家庭中沒有對比,在成績上就沒有壓力。因此,家長總希望通過一些好的學生給孩子做一個好的榜樣,通過不斷的打壓孩子,讓孩子變得更加的優秀。

3、 希望激勵孩子

父母希望通過和其他家孩子的對比來不斷的激勵孩子,有時候還喜歡用一些“我都是為了你好”讓孩子去和其他家孩子學習,自以為是激勵孩子,可是往往造成的結果反而適得其反。

“有一種孩子叫別人家”,這種盲目比較,會對孩子造成這幾點傷害

父母總是把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做對比,對孩子成長的壞處

其實很多的父母都喜歡把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去做對比,有一些平常人家如此,其實有一些明星家庭也是這樣。

之前看過宋丹丹和兒子的一組節目,宋丹丹就特別嫌棄兒子,當別人家的兒子起來把早飯做好了,而自己家的兒子連弄個東西都弄不好的時候。

宋丹丹的第一反應就是你怎麼那麼笨,你看看人家,其實這種對比對孩子的成長非常的不利。

1、自卑

宋丹丹的兒子叫巴圖,之前也曾經上過一檔綜藝節目是唱歌的。可以看出來,巴圖對自己沒有自信,當然其能力還是很強的。

巴圖在節目中非常想得到媽媽對自己的肯定。其實這和宋丹丹長期以來的打壓式教育非常有關。

經常的把孩子和別人家孩子做對比,無形中就會讓孩子覺得自己不如他人,漸漸形成一種自卑的心理。孩童時期的自卑心理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2、限制孩子的天性

父母總是把孩子放在一個條條框框之內,通過不斷的做對比,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

但是孩子也有自己的天性,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如果一味的限制孩子,無疑會讓孩子成長為他人的模樣。

3、親子關係越來越差

其實父母的每一次對比都是對孩子的一種傷害,父母於孩子而言是最重要的人,但是最重要的人卻總是將自己和別人家的孩子做對比,作為孩子的內心會非常的受傷。

長此以往,孩子會離父母越來越遠,覺得父母不理解自己,親子關係也會越來越差。

“有一種孩子叫別人家”,這種盲目比較,會對孩子造成這幾點傷害

家長應該戒掉對比的模式,採用正確的教育方式

無論家長是多麼的喜歡將孩子和其他家的孩子做對比,也一定要學會戒掉這個對比的模式,因為它對孩子有害無益,正確的教育方式,應該是愛的環境中溝通、交流和鼓勵。

1、 多和孩子溝通交流

家長與其的一味去貶低孩子,壓榨孩子,還不如用心多和孩子溝通和交流,瞭解孩子最近的想法。

比如孩子成績不好,究竟是哪方面出現了問題,一味的語言刺激,或許會讓孩子短暫性的上進,但同時也會造成另外一種情況自暴自棄。

總之,有害無益,不如多溝通交流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愛,更願意去努力上進。

2、 尊重孩子的選擇

在孩子的人生路上,可能會有很多的選擇和父母相違背,這個時候,家長不要盲目地去給孩子一些果斷的抉擇。

父母應該學會尊重孩子的想法,當孩子的選擇是100%錯誤的時候,家長可以慢慢的去引導孩子,但是堅決不要去吼叫孩子,並且強行壓制。

3、 鼓勵孩子自我對比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可以對比,但絕對不是和其他家的孩子做對比,而是和孩子自己對比。

在孩子的一個階段到另外一個階段,如果有了成長性的進步,家長可以鼓勵孩子再接再厲,通過孩子的自我對比,讓孩子不斷的努力提升自己。

父母的教育心切,總是會犯錯誤,以下三點是教育的大忌

父母教育孩子初衷都是好的,都希望孩子能夠成才,但是教育心切也難免會犯一些錯誤。以下三點是教育中的大忌。

1、不隨意比較

千萬不能隨意的將孩子和其他家孩子做對比,這種比較不會讓孩子變得更好,反而會讓孩子產生一系列的心理問題,有時候這種問題會伴隨孩子的一生。

2、不幫助孩子設定機械的時間表

家長為了讓孩子有自律性,所以給孩子固定的設置機械的時間表,讓孩子在固定的時間段完成固定的事情,這種想法是好的。

但是長期的限制孩子會讓孩子變得過於死板,限制了孩子的成長方式,反而不利於孩子的發展。

3、不代替孩子做選擇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堅決不能替孩子做選擇,孩子需要學會獨立,也必須從小就對自己的選擇負責任,將來才能夠面對社會上立足。

家長代替抉擇也只能代替一陣子,代替不了未來,與其這樣,不如學會放手。

每個家長都是愛孩子的,但是愛孩子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因為教育心急,就採用一些極端的教育方式,讓孩子受到傷害,讓親子關係發生變化。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民主、平等、尊重,讓孩子在一個有愛的環境長大,可以做好引導作用,但堅決不強制孩子做任何的選擇,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愛,就是適當的放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