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家裡沒有錢”媽媽的回答影響孩子的一生'

"

家庭的經濟條件是影響一個人的生活習慣、消費習慣和性格的重要因素。

通常情況下,在富裕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性格可能會更開朗一些,因為他體會不到貧窮給生活帶來的壓力;生長在貧困家庭中的孩子,顧慮可能會更多,因為對他們來說生存不易。

剛開學不久,前幾天一個大一女生的求助帖就上了熱搜。

剛上大學的她要求母親每月給4500的生活費,被母親拒絕。倍感委屈之下發帖求助,認為一個月2000的生活費完全不夠。

"

家庭的經濟條件是影響一個人的生活習慣、消費習慣和性格的重要因素。

通常情況下,在富裕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性格可能會更開朗一些,因為他體會不到貧窮給生活帶來的壓力;生長在貧困家庭中的孩子,顧慮可能會更多,因為對他們來說生存不易。

剛開學不久,前幾天一個大一女生的求助帖就上了熱搜。

剛上大學的她要求母親每月給4500的生活費,被母親拒絕。倍感委屈之下發帖求助,認為一個月2000的生活費完全不夠。

“原因家裡沒有錢”媽媽的回答影響孩子的一生

在女生看來,每個月4500的生活費是基本配置,吃食堂只是沒錢之時的無奈之舉。

網友看到女孩的帖子全都氣到不行,更有甚者直接罵了出來:

"

家庭的經濟條件是影響一個人的生活習慣、消費習慣和性格的重要因素。

通常情況下,在富裕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性格可能會更開朗一些,因為他體會不到貧窮給生活帶來的壓力;生長在貧困家庭中的孩子,顧慮可能會更多,因為對他們來說生存不易。

剛開學不久,前幾天一個大一女生的求助帖就上了熱搜。

剛上大學的她要求母親每月給4500的生活費,被母親拒絕。倍感委屈之下發帖求助,認為一個月2000的生活費完全不夠。

“原因家裡沒有錢”媽媽的回答影響孩子的一生

在女生看來,每個月4500的生活費是基本配置,吃食堂只是沒錢之時的無奈之舉。

網友看到女孩的帖子全都氣到不行,更有甚者直接罵了出來:

“原因家裡沒有錢”媽媽的回答影響孩子的一生

"

家庭的經濟條件是影響一個人的生活習慣、消費習慣和性格的重要因素。

通常情況下,在富裕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性格可能會更開朗一些,因為他體會不到貧窮給生活帶來的壓力;生長在貧困家庭中的孩子,顧慮可能會更多,因為對他們來說生存不易。

剛開學不久,前幾天一個大一女生的求助帖就上了熱搜。

剛上大學的她要求母親每月給4500的生活費,被母親拒絕。倍感委屈之下發帖求助,認為一個月2000的生活費完全不夠。

“原因家裡沒有錢”媽媽的回答影響孩子的一生

在女生看來,每個月4500的生活費是基本配置,吃食堂只是沒錢之時的無奈之舉。

網友看到女孩的帖子全都氣到不行,更有甚者直接罵了出來:

“原因家裡沒有錢”媽媽的回答影響孩子的一生

“原因家裡沒有錢”媽媽的回答影響孩子的一生

"

家庭的經濟條件是影響一個人的生活習慣、消費習慣和性格的重要因素。

通常情況下,在富裕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性格可能會更開朗一些,因為他體會不到貧窮給生活帶來的壓力;生長在貧困家庭中的孩子,顧慮可能會更多,因為對他們來說生存不易。

剛開學不久,前幾天一個大一女生的求助帖就上了熱搜。

剛上大學的她要求母親每月給4500的生活費,被母親拒絕。倍感委屈之下發帖求助,認為一個月2000的生活費完全不夠。

“原因家裡沒有錢”媽媽的回答影響孩子的一生

在女生看來,每個月4500的生活費是基本配置,吃食堂只是沒錢之時的無奈之舉。

網友看到女孩的帖子全都氣到不行,更有甚者直接罵了出來:

“原因家裡沒有錢”媽媽的回答影響孩子的一生

“原因家裡沒有錢”媽媽的回答影響孩子的一生

“原因家裡沒有錢”媽媽的回答影響孩子的一生

"

家庭的經濟條件是影響一個人的生活習慣、消費習慣和性格的重要因素。

通常情況下,在富裕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性格可能會更開朗一些,因為他體會不到貧窮給生活帶來的壓力;生長在貧困家庭中的孩子,顧慮可能會更多,因為對他們來說生存不易。

剛開學不久,前幾天一個大一女生的求助帖就上了熱搜。

剛上大學的她要求母親每月給4500的生活費,被母親拒絕。倍感委屈之下發帖求助,認為一個月2000的生活費完全不夠。

“原因家裡沒有錢”媽媽的回答影響孩子的一生

在女生看來,每個月4500的生活費是基本配置,吃食堂只是沒錢之時的無奈之舉。

網友看到女孩的帖子全都氣到不行,更有甚者直接罵了出來:

“原因家裡沒有錢”媽媽的回答影響孩子的一生

“原因家裡沒有錢”媽媽的回答影響孩子的一生

“原因家裡沒有錢”媽媽的回答影響孩子的一生

“原因家裡沒有錢”媽媽的回答影響孩子的一生

最後一個網友的評論一語中的:

“怎麼好意思發出來的?父母的錢又不是大風颳來的,吃食堂很委屈麼?”

恐怕,在女生眼裡,父母的錢大概就是大風颳來的,不然她不會將每個月4500的生活費視作理所當然,母親不給還委屈到向網友求助。

顯然,她只看到了同宿舍的室友用的都是好的,自己也不能差。

完全沒有想過,父母給自己的每一分錢背後付出了什麼代價、付出了多少辛勞與汗水。

大幾千的補習費、生活費,在她眼裡,可能都只是輕飄飄的數字而已。

一個已經踏入大學的學生,基本是一個成年人了,金錢觀卻如此崩塌,怪誰?

怪她自己不懂事,但問題根源,還是出在父母身上。

"

家庭的經濟條件是影響一個人的生活習慣、消費習慣和性格的重要因素。

通常情況下,在富裕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性格可能會更開朗一些,因為他體會不到貧窮給生活帶來的壓力;生長在貧困家庭中的孩子,顧慮可能會更多,因為對他們來說生存不易。

剛開學不久,前幾天一個大一女生的求助帖就上了熱搜。

剛上大學的她要求母親每月給4500的生活費,被母親拒絕。倍感委屈之下發帖求助,認為一個月2000的生活費完全不夠。

“原因家裡沒有錢”媽媽的回答影響孩子的一生

在女生看來,每個月4500的生活費是基本配置,吃食堂只是沒錢之時的無奈之舉。

網友看到女孩的帖子全都氣到不行,更有甚者直接罵了出來:

“原因家裡沒有錢”媽媽的回答影響孩子的一生

“原因家裡沒有錢”媽媽的回答影響孩子的一生

“原因家裡沒有錢”媽媽的回答影響孩子的一生

“原因家裡沒有錢”媽媽的回答影響孩子的一生

最後一個網友的評論一語中的:

“怎麼好意思發出來的?父母的錢又不是大風颳來的,吃食堂很委屈麼?”

恐怕,在女生眼裡,父母的錢大概就是大風颳來的,不然她不會將每個月4500的生活費視作理所當然,母親不給還委屈到向網友求助。

顯然,她只看到了同宿舍的室友用的都是好的,自己也不能差。

完全沒有想過,父母給自己的每一分錢背後付出了什麼代價、付出了多少辛勞與汗水。

大幾千的補習費、生活費,在她眼裡,可能都只是輕飄飄的數字而已。

一個已經踏入大學的學生,基本是一個成年人了,金錢觀卻如此崩塌,怪誰?

怪她自己不懂事,但問題根源,還是出在父母身上。

“原因家裡沒有錢”媽媽的回答影響孩子的一生

2、金錢觀,影響孩子一生

女生的母親大概和一些父母一樣, 只要求孩子好好讀書,從來沒有和孩子認真地談過金錢。

他們會覺得,太早和孩子談錢,孩子根本聽不懂,而且擔心過早讓他們接觸金錢,會讓孩子變得世俗、物質。

不少家庭都有這樣的顧慮,因此產生了一個奇怪的現象:

父母會給講孩子各種各樣的道理、報各種各樣的補習班,卻獨獨忘記了教孩子怎麼去與和生活密切相關的金錢打交道。

缺乏財商教育,是現代家庭教育的通病。

孩子也難以形成正確的金錢觀。

"

家庭的經濟條件是影響一個人的生活習慣、消費習慣和性格的重要因素。

通常情況下,在富裕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性格可能會更開朗一些,因為他體會不到貧窮給生活帶來的壓力;生長在貧困家庭中的孩子,顧慮可能會更多,因為對他們來說生存不易。

剛開學不久,前幾天一個大一女生的求助帖就上了熱搜。

剛上大學的她要求母親每月給4500的生活費,被母親拒絕。倍感委屈之下發帖求助,認為一個月2000的生活費完全不夠。

“原因家裡沒有錢”媽媽的回答影響孩子的一生

在女生看來,每個月4500的生活費是基本配置,吃食堂只是沒錢之時的無奈之舉。

網友看到女孩的帖子全都氣到不行,更有甚者直接罵了出來:

“原因家裡沒有錢”媽媽的回答影響孩子的一生

“原因家裡沒有錢”媽媽的回答影響孩子的一生

“原因家裡沒有錢”媽媽的回答影響孩子的一生

“原因家裡沒有錢”媽媽的回答影響孩子的一生

最後一個網友的評論一語中的:

“怎麼好意思發出來的?父母的錢又不是大風颳來的,吃食堂很委屈麼?”

恐怕,在女生眼裡,父母的錢大概就是大風颳來的,不然她不會將每個月4500的生活費視作理所當然,母親不給還委屈到向網友求助。

顯然,她只看到了同宿舍的室友用的都是好的,自己也不能差。

完全沒有想過,父母給自己的每一分錢背後付出了什麼代價、付出了多少辛勞與汗水。

大幾千的補習費、生活費,在她眼裡,可能都只是輕飄飄的數字而已。

一個已經踏入大學的學生,基本是一個成年人了,金錢觀卻如此崩塌,怪誰?

怪她自己不懂事,但問題根源,還是出在父母身上。

“原因家裡沒有錢”媽媽的回答影響孩子的一生

2、金錢觀,影響孩子一生

女生的母親大概和一些父母一樣, 只要求孩子好好讀書,從來沒有和孩子認真地談過金錢。

他們會覺得,太早和孩子談錢,孩子根本聽不懂,而且擔心過早讓他們接觸金錢,會讓孩子變得世俗、物質。

不少家庭都有這樣的顧慮,因此產生了一個奇怪的現象:

父母會給講孩子各種各樣的道理、報各種各樣的補習班,卻獨獨忘記了教孩子怎麼去與和生活密切相關的金錢打交道。

缺乏財商教育,是現代家庭教育的通病。

孩子也難以形成正確的金錢觀。

“原因家裡沒有錢”媽媽的回答影響孩子的一生

如此一來的結果,輕之是和上文主人公一樣,養出了一個不知人間疾苦的白眼狼,重之則直接葬送了孩子未來、拖累整個家庭。

一個又一個慘痛的教訓就擺在我們眼前。

澎湃新聞此前報道,20歲的女生雪琪(化名)在借貸平臺以“裸貸”形式借款57萬元,後難籌還款,被借貸方逼債:

"

家庭的經濟條件是影響一個人的生活習慣、消費習慣和性格的重要因素。

通常情況下,在富裕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性格可能會更開朗一些,因為他體會不到貧窮給生活帶來的壓力;生長在貧困家庭中的孩子,顧慮可能會更多,因為對他們來說生存不易。

剛開學不久,前幾天一個大一女生的求助帖就上了熱搜。

剛上大學的她要求母親每月給4500的生活費,被母親拒絕。倍感委屈之下發帖求助,認為一個月2000的生活費完全不夠。

“原因家裡沒有錢”媽媽的回答影響孩子的一生

在女生看來,每個月4500的生活費是基本配置,吃食堂只是沒錢之時的無奈之舉。

網友看到女孩的帖子全都氣到不行,更有甚者直接罵了出來:

“原因家裡沒有錢”媽媽的回答影響孩子的一生

“原因家裡沒有錢”媽媽的回答影響孩子的一生

“原因家裡沒有錢”媽媽的回答影響孩子的一生

“原因家裡沒有錢”媽媽的回答影響孩子的一生

最後一個網友的評論一語中的:

“怎麼好意思發出來的?父母的錢又不是大風颳來的,吃食堂很委屈麼?”

恐怕,在女生眼裡,父母的錢大概就是大風颳來的,不然她不會將每個月4500的生活費視作理所當然,母親不給還委屈到向網友求助。

顯然,她只看到了同宿舍的室友用的都是好的,自己也不能差。

完全沒有想過,父母給自己的每一分錢背後付出了什麼代價、付出了多少辛勞與汗水。

大幾千的補習費、生活費,在她眼裡,可能都只是輕飄飄的數字而已。

一個已經踏入大學的學生,基本是一個成年人了,金錢觀卻如此崩塌,怪誰?

怪她自己不懂事,但問題根源,還是出在父母身上。

“原因家裡沒有錢”媽媽的回答影響孩子的一生

2、金錢觀,影響孩子一生

女生的母親大概和一些父母一樣, 只要求孩子好好讀書,從來沒有和孩子認真地談過金錢。

他們會覺得,太早和孩子談錢,孩子根本聽不懂,而且擔心過早讓他們接觸金錢,會讓孩子變得世俗、物質。

不少家庭都有這樣的顧慮,因此產生了一個奇怪的現象:

父母會給講孩子各種各樣的道理、報各種各樣的補習班,卻獨獨忘記了教孩子怎麼去與和生活密切相關的金錢打交道。

缺乏財商教育,是現代家庭教育的通病。

孩子也難以形成正確的金錢觀。

“原因家裡沒有錢”媽媽的回答影響孩子的一生

如此一來的結果,輕之是和上文主人公一樣,養出了一個不知人間疾苦的白眼狼,重之則直接葬送了孩子未來、拖累整個家庭。

一個又一個慘痛的教訓就擺在我們眼前。

澎湃新聞此前報道,20歲的女生雪琪(化名)在借貸平臺以“裸貸”形式借款57萬元,後難籌還款,被借貸方逼債:

“原因家裡沒有錢”媽媽的回答影響孩子的一生

雪琪母親的手機上收到了女兒的上半身裸照;

父親手機被催債人瘋狂轟炸。

雪球越滾越大,壓得整個家庭喘不過氣。

絕望的雪琪最後選擇在一家小賓館結束自己的生命。

釀成這一切的凶手是誰?是借貸方?是她自己?還是金錢與慾望?

不得而知。

嘆息之下也要反思:作為父母,我們真的告訴孩子什麼是錢、怎麼用錢了嗎?

沒有的話,孩子又怎麼能夠避開成長路上遭遇的來自金錢的種種誘惑和陷阱?

沒有接受良好的財商教育的孩子,不能正確地認識金錢、更沒有辦法認清金錢和人生的關係,一不小心就踏入陷阱。

作家羅伯特・清崎說過:

如果你不能及時教孩子金錢知識,那麼將來就有人取代你,比如債主、警方、騙子,那時你和你的孩子恐怕要付出更大的代價。

財商教育,父母最不該缺席。

3、如何與孩子談錢?

後臺經常有粉絲問我:

“我要不要告訴孩子家裡有多少錢?”

“應該和孩子過早地談錢嗎?怎麼開口比較好呢?”

“物質上我不想虧待孩子,但又怕把他寵壞,談錢就更頭痛了!”

父母經常有這樣的困擾:

怎麼和孩子談錢才是最合適的?

帶著這個問題,我去採訪了《紐約時報》財商專欄作者羅恩·利伯,多年來他一直致力於研究兒童教育與金錢課題。

在其著作《反溺愛》一書中,從價值觀討論、消費原則到財務習慣,羅恩·利伯詳細解答了家庭教育中關於金錢的9個重要問題:

1、為什麼要和孩子談錢?

2、如何開始和孩子談錢?

3、如何給孩子零用錢?

4、如何讓孩子聰明消費?

5、如何不讓孩子重視物質?

6、如何和孩子談捐獻?

7、為什麼孩子必須工作?

8、讓孩子知道自己足夠幸運?

9、多少錢才夠?

本次採訪也將以此書為基礎,與羅恩·利伯做進一步的交流。(以下為採訪節選,M=筆者、R=羅恩·利伯)

M:您是什麼時候開始研究對孩子的金錢教育的?研究中你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R:剛開始是我三歲的女兒問我問題。

她的第一個問題是:為什麼我們沒有第二個房子?

她想知道為什麼爸爸媽媽沒有足夠的錢來做這件事,她試圖找出我們在這個問題上的立場和決定。

我不知道該對她說些什麼。這個問題對父母來說似乎有點兒尷尬,但她確實很好奇。

像任何三歲的孩子一樣,她非常忙於弄清楚世界是如何運作的,以及成年人如何做出決定。金錢在世界工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所以當然她提出這樣的問題是很自然的。

我最大的一個思考是如何回答這樣的問題 :你為什麼這麼問?

如果不知道是什麼激發了這個問題,很難找到孩子好奇心的根源。

M:你女兒經常問你有關金錢的問題嗎?

R:我現在有兩個女兒, 一個13歲,一個3歲。小一點的孩子早在姐姐那裡就問過很多關於金錢的問題。但其實由父母來解答會更好!

孩子越大,問的問題就越少。我認為這是父母與她談論金錢的次數足夠多的結果,於是她覺得沒有必要提出這麼多問題。

所以我覺得父母應該及時解答孩子的疑問和好奇心。

M:許多父母會認為他們的孩子還小,沒有必要過早與他們談錢。您怎看待這個觀點?

R:這樣的父母都在努力保護自己的孩子。他們認為談論金錢會導致對金錢的貪婪。

但貪婪並非不可避免。

父母可以事先對關於金錢的話題定下基調,可以以身作則,告訴孩子要勤儉節約、合理消費。

孩子僅僅想知道錢,這並不意味著他們註定要貪婪或擔心金錢!

M:告訴孩子錢,這會對孩子的情緒產生不良影響嗎?或者,給孩子帶來不必要的物質焦慮?

R:父母應該嘗試將其視為必要的教育或培訓, 這是必要的,我們總要將孩子培養成一個獨立的成年人去獨自面對世界。

如果父母不為他們解答,孩子會相信他們從老師、朋友、或網絡上聽到的內容。

金錢很重要,那麼為什麼我們不想認真地向孩子介紹這個話題呢?

在羅恩·利伯看來,面對金錢問題,父母應該鼓勵孩子提出疑問,瞭解孩子為什麼這樣問,並誠實回答。

如他在《反溺愛》一書中寫到的:

“父母為孩子提供解答,不只是一種教育,更是對孩子的一種保護”。

而針對“家長究竟要不要告訴孩子家裡有多少錢?”這一問題,《反溺愛》中也給出了答案:

“家長賺多少錢以及如何賺錢,是生活中最關鍵的一件事。因此即使是最低層次的遮掩、沉默,也是不對的。

我們應該坦誠回答,告訴孩子適當的用錢條件,並提醒他們,無論什麼情況下,這個信息對他們交友都沒有太大價值。”

金錢是一種重要的教育工具,作為父母,我們實在有必要去學會怎麼運用好它。

"

家庭的經濟條件是影響一個人的生活習慣、消費習慣和性格的重要因素。

通常情況下,在富裕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性格可能會更開朗一些,因為他體會不到貧窮給生活帶來的壓力;生長在貧困家庭中的孩子,顧慮可能會更多,因為對他們來說生存不易。

剛開學不久,前幾天一個大一女生的求助帖就上了熱搜。

剛上大學的她要求母親每月給4500的生活費,被母親拒絕。倍感委屈之下發帖求助,認為一個月2000的生活費完全不夠。

“原因家裡沒有錢”媽媽的回答影響孩子的一生

在女生看來,每個月4500的生活費是基本配置,吃食堂只是沒錢之時的無奈之舉。

網友看到女孩的帖子全都氣到不行,更有甚者直接罵了出來:

“原因家裡沒有錢”媽媽的回答影響孩子的一生

“原因家裡沒有錢”媽媽的回答影響孩子的一生

“原因家裡沒有錢”媽媽的回答影響孩子的一生

“原因家裡沒有錢”媽媽的回答影響孩子的一生

最後一個網友的評論一語中的:

“怎麼好意思發出來的?父母的錢又不是大風颳來的,吃食堂很委屈麼?”

恐怕,在女生眼裡,父母的錢大概就是大風颳來的,不然她不會將每個月4500的生活費視作理所當然,母親不給還委屈到向網友求助。

顯然,她只看到了同宿舍的室友用的都是好的,自己也不能差。

完全沒有想過,父母給自己的每一分錢背後付出了什麼代價、付出了多少辛勞與汗水。

大幾千的補習費、生活費,在她眼裡,可能都只是輕飄飄的數字而已。

一個已經踏入大學的學生,基本是一個成年人了,金錢觀卻如此崩塌,怪誰?

怪她自己不懂事,但問題根源,還是出在父母身上。

“原因家裡沒有錢”媽媽的回答影響孩子的一生

2、金錢觀,影響孩子一生

女生的母親大概和一些父母一樣, 只要求孩子好好讀書,從來沒有和孩子認真地談過金錢。

他們會覺得,太早和孩子談錢,孩子根本聽不懂,而且擔心過早讓他們接觸金錢,會讓孩子變得世俗、物質。

不少家庭都有這樣的顧慮,因此產生了一個奇怪的現象:

父母會給講孩子各種各樣的道理、報各種各樣的補習班,卻獨獨忘記了教孩子怎麼去與和生活密切相關的金錢打交道。

缺乏財商教育,是現代家庭教育的通病。

孩子也難以形成正確的金錢觀。

“原因家裡沒有錢”媽媽的回答影響孩子的一生

如此一來的結果,輕之是和上文主人公一樣,養出了一個不知人間疾苦的白眼狼,重之則直接葬送了孩子未來、拖累整個家庭。

一個又一個慘痛的教訓就擺在我們眼前。

澎湃新聞此前報道,20歲的女生雪琪(化名)在借貸平臺以“裸貸”形式借款57萬元,後難籌還款,被借貸方逼債:

“原因家裡沒有錢”媽媽的回答影響孩子的一生

雪琪母親的手機上收到了女兒的上半身裸照;

父親手機被催債人瘋狂轟炸。

雪球越滾越大,壓得整個家庭喘不過氣。

絕望的雪琪最後選擇在一家小賓館結束自己的生命。

釀成這一切的凶手是誰?是借貸方?是她自己?還是金錢與慾望?

不得而知。

嘆息之下也要反思:作為父母,我們真的告訴孩子什麼是錢、怎麼用錢了嗎?

沒有的話,孩子又怎麼能夠避開成長路上遭遇的來自金錢的種種誘惑和陷阱?

沒有接受良好的財商教育的孩子,不能正確地認識金錢、更沒有辦法認清金錢和人生的關係,一不小心就踏入陷阱。

作家羅伯特・清崎說過:

如果你不能及時教孩子金錢知識,那麼將來就有人取代你,比如債主、警方、騙子,那時你和你的孩子恐怕要付出更大的代價。

財商教育,父母最不該缺席。

3、如何與孩子談錢?

後臺經常有粉絲問我:

“我要不要告訴孩子家裡有多少錢?”

“應該和孩子過早地談錢嗎?怎麼開口比較好呢?”

“物質上我不想虧待孩子,但又怕把他寵壞,談錢就更頭痛了!”

父母經常有這樣的困擾:

怎麼和孩子談錢才是最合適的?

帶著這個問題,我去採訪了《紐約時報》財商專欄作者羅恩·利伯,多年來他一直致力於研究兒童教育與金錢課題。

在其著作《反溺愛》一書中,從價值觀討論、消費原則到財務習慣,羅恩·利伯詳細解答了家庭教育中關於金錢的9個重要問題:

1、為什麼要和孩子談錢?

2、如何開始和孩子談錢?

3、如何給孩子零用錢?

4、如何讓孩子聰明消費?

5、如何不讓孩子重視物質?

6、如何和孩子談捐獻?

7、為什麼孩子必須工作?

8、讓孩子知道自己足夠幸運?

9、多少錢才夠?

本次採訪也將以此書為基礎,與羅恩·利伯做進一步的交流。(以下為採訪節選,M=筆者、R=羅恩·利伯)

M:您是什麼時候開始研究對孩子的金錢教育的?研究中你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R:剛開始是我三歲的女兒問我問題。

她的第一個問題是:為什麼我們沒有第二個房子?

她想知道為什麼爸爸媽媽沒有足夠的錢來做這件事,她試圖找出我們在這個問題上的立場和決定。

我不知道該對她說些什麼。這個問題對父母來說似乎有點兒尷尬,但她確實很好奇。

像任何三歲的孩子一樣,她非常忙於弄清楚世界是如何運作的,以及成年人如何做出決定。金錢在世界工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所以當然她提出這樣的問題是很自然的。

我最大的一個思考是如何回答這樣的問題 :你為什麼這麼問?

如果不知道是什麼激發了這個問題,很難找到孩子好奇心的根源。

M:你女兒經常問你有關金錢的問題嗎?

R:我現在有兩個女兒, 一個13歲,一個3歲。小一點的孩子早在姐姐那裡就問過很多關於金錢的問題。但其實由父母來解答會更好!

孩子越大,問的問題就越少。我認為這是父母與她談論金錢的次數足夠多的結果,於是她覺得沒有必要提出這麼多問題。

所以我覺得父母應該及時解答孩子的疑問和好奇心。

M:許多父母會認為他們的孩子還小,沒有必要過早與他們談錢。您怎看待這個觀點?

R:這樣的父母都在努力保護自己的孩子。他們認為談論金錢會導致對金錢的貪婪。

但貪婪並非不可避免。

父母可以事先對關於金錢的話題定下基調,可以以身作則,告訴孩子要勤儉節約、合理消費。

孩子僅僅想知道錢,這並不意味著他們註定要貪婪或擔心金錢!

M:告訴孩子錢,這會對孩子的情緒產生不良影響嗎?或者,給孩子帶來不必要的物質焦慮?

R:父母應該嘗試將其視為必要的教育或培訓, 這是必要的,我們總要將孩子培養成一個獨立的成年人去獨自面對世界。

如果父母不為他們解答,孩子會相信他們從老師、朋友、或網絡上聽到的內容。

金錢很重要,那麼為什麼我們不想認真地向孩子介紹這個話題呢?

在羅恩·利伯看來,面對金錢問題,父母應該鼓勵孩子提出疑問,瞭解孩子為什麼這樣問,並誠實回答。

如他在《反溺愛》一書中寫到的:

“父母為孩子提供解答,不只是一種教育,更是對孩子的一種保護”。

而針對“家長究竟要不要告訴孩子家裡有多少錢?”這一問題,《反溺愛》中也給出了答案:

“家長賺多少錢以及如何賺錢,是生活中最關鍵的一件事。因此即使是最低層次的遮掩、沉默,也是不對的。

我們應該坦誠回答,告訴孩子適當的用錢條件,並提醒他們,無論什麼情況下,這個信息對他們交友都沒有太大價值。”

金錢是一種重要的教育工具,作為父母,我們實在有必要去學會怎麼運用好它。

“原因家裡沒有錢”媽媽的回答影響孩子的一生

羅恩·利伯有一個觀點我非常贊同:

談錢就是談價值觀。

每一個有關金錢的問題,背後都隱藏著價值觀。

零用錢對應著孩子的耐心、捐獻對應著孩子的慷慨、工作對應著孩子的毅力......

父母大大方方和孩子談錢,才能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孩子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優秀的品格。

而且,孩子永遠比我們想象得要聰明。

你若隱瞞,他會自己去尋找你不可控的答案;

你若坦誠,他也許會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

正如知乎上一位網友所說:

“為人父母,不要高估我們自己,不要低估我們的孩子。”

其實,絕大多數因為爸媽怕孩子亂花錢,想用“沒錢”來約束孩子,讓孩子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

但往往,這樣,有時候給孩子養成的是習慣,也有時候,給孩子造成的是自卑,給孩子背上了沉重的負擔,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後很可能為了錢做很多錯事,因為小時候“窮怕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