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管你了,愛咋咋”,父母這句話,對孩子的打擊堪比“末日”

不完美媽媽 讀書 發現佩奇 皮球兒媽媽 2019-05-27

文|皮球兒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父母教育孩子的時候,有一些話是高頻率出現的。例如說“我不管你了,你愛咋咋地吧”“你再不聽話,我就不管你了”。不知道閱讀本文的一些朋友是否說過類似的話,但我在生活中遇到過不少這樣的情況。

放學後果果的媽媽去接果果回家,在校門口等到了果果,剛開始還是一副母慈子孝,你好我也好的甜蜜景象,可是不知道果果說了什麼,媽媽生氣的對果果說,“我不管你了,你愛怎麼著怎麼著吧,你怎麼這麼氣人!”這話讓路人不禁側目觀看。

那究竟果果說了什麼讓他的媽媽這樣生氣,以至於說出不管他的話?原來,果果聽其他小朋友說他的爸爸給他買了一個新的小汽車,特別拉風,果果也想要一個。但是果果家裡已經有很多小汽車了,媽媽沒同意,在果果的百般懇求和糾纏之下,媽媽沒有辦法,說他又不聽,一時氣急,對果果說了不管他的話。

類似的情況我還聽鄰居對他的孩子說過,鄰居的小孩非要玩小區裡的一堆沙子,弄的身上髒兮兮的,他的媽媽怎麼制止,好言相勸,讓他回家他都不聽,最後他的媽媽實在不知道怎麼辦,對他說了一句“我不管你了,你愛怎麼玩怎麼玩吧”,嚇得孩子趕緊跟他回了家。

“我不管你了,愛咋咋”,父母這句話,對孩子的打擊堪比“末日”

是不是覺得以上的對話有點熟悉,貌似也出現在你和你的孩子的交流過程中,或者你也在生活中見到過其他父母這樣對孩子說。確實,父母對孩子說這種話的頻率實在不低,那父母為什麼對自己最愛的孩子說出這種話呢?

一、“我不管你了,愛咋咋”,父母說這句話背後的原因:

1、 對孩子無計可施

從實際情況來說,我不管你了愛咋咋,這句話是父母的最後防線,當父母對孩子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往往是父母無計可施,不知道該怎麼辦的時候。孩子提出過分的要求,家長通常會先給孩子講道理,拒絕孩子的要求,通過不同的方式和孩子溝通。但是當溝通無效的時候,父母實在沒有辦法就會祭出這個最終法寶。所以說,當父母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往往也代表了父母在和孩子的交鋒中處於下風。

2、 以親密關係約束孩子

都知道父母和孩子的關係是最親密的,是什麼也不能割捨的。父母是孩子的天空,孩子的依靠,但是當父母無法管束孩子的時候,父母就用這一層最親密的關係來約束孩子。當父母對孩子說出我不管你的時候,潛臺詞就是你還需要在我的庇護下成長,如果我不管你了你怎麼辦?你最好趕緊聽話。父母把本應該最親密的關係轉化成了對付孩子的刀劍。

3、一時衝動

人都有控制不住自己情緒的時候,雖然家長已經是成年人,但在熊孩子沒完沒了的折騰和沒完沒了的糾纏之下,也有可能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父母被孩子的無理請求所激怒的時候,往往會一時衝動,不管不顧的對孩子說出非常傷人的話。

4、恐嚇孩子

最過分的一種情況就是當父母的把這句話當成制約孩子的尚方寶劍。不聽話的時候,就拿出這個來恐嚇孩子。用不再管孩子來嚇唬孩子,孩子如果不聽話,不按照你的要求來做的話後果就是你不再對他負責了。孩子尚未長大成人,心理不夠成熟的時候,就容易被這句話嚇得只能乖乖聽話。

父母對孩子說這句話有種種不同的原因,心裡想的不一樣,有的出發點是好的,有的是沒有注意到。但是不管是什麼原因,父母都應該明白,這句話對孩子來說是非常嚴重的。

“我不管你了,愛咋咋”,父母這句話,對孩子的打擊堪比“末日”

二、聽這句話的孩子是什麼感覺?

1、缺乏安全感

當孩子年紀尚小的時候還未建立足夠的安全感,在這個時候父母就是他的一切。我們都見過有的人會這樣逗孩子,說你媽媽不要你了,孩子就會嚎啕大哭。作為成年人我們可能明白,我們的父母永遠不會拋棄我們。當你對一個孩子說,我不要你了,孩子就會陷入失去父母,離開父母的恐懼當中。

2、產生逆反心理

孩子還小的時候面對父母的這句話,可能會感覺到恐懼,擔心失去父母。但隨著孩子的成長,隨著父母說這句話的次數越來越多,孩子就會產生逆反心理。當孩子到了青春期的時候,如果你對孩子說我不管你了,孩子很有可能就一氣之下離家出走,這樣子的案例在網絡上、電視上並不少見。

3、不再相信父母

我們都聽過狼來了的故事,當你第一次說狼來了的時候,人們還會相信,當你說第二次、第三次的時候,人們就不會再相信。所以說當父母對孩子說了太多次,我不再管你了,你想怎麼樣就怎麼樣的時候,孩子就會對這句話麻木,並且不再相信父母。如果父母喪失孩子的信任,就會在教育中越來越被動。

4、缺乏責任感

父母如果對孩子說,我不再管你了,這句話是一種非常沒有責任感的話。父母的這種行為,會給孩子帶來不良的影響,樹立一個壞榜樣。孩子也會慢慢的越來越沒有責任感。在我們的社會團體生活中,一個沒有責任心的人是不被所有人所看好的。

5、影響親子關係

父母和孩子之間應該建立起一個良好的、平等的親子關係。如果父母經常對孩子說,我不管你了,這種不負責任的話。每說一次就是對親子關係的一次傷害,說的越多傷害越大。長期積累下去,必然影響父母孩子之間的互動,造成父母和孩子關係緊張。

看到這裡可能有的家長十分擔心,會說既然對孩子說這句話有這麼多不良的影響,我以後可千萬不能說了,但是我又不知道該如何正確的教育引導孩子。

“我不管你了,愛咋咋”,父母這句話,對孩子的打擊堪比“末日”

三、怎樣正確的教導孩子?

1、 使用更準確地語言溝通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大家感受一下。假如你家的孩子,不依不饒的想先看電視再寫作業。你肯定不同意,這個時候在數輪的溝通無果之後,你一氣之下對孩子說,我不管你了,你想看就看吧。但是明智的家長會對孩子說,如果你實在想看電視,雖然我不支持,但是,我不阻止你,那麼你自己要承擔不寫作業的後果,今天晚上不管到幾點你都要把作業寫完才能睡覺。孩子到晚上完不成作業就會明白看電視的壞處,下次就不會非得看電視了。

2、 保持冷靜

網上不都流行說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千萬不能生氣,心裡要默唸這是親生的、親生的。實際上這句話也是有一定道理的,自己的孩子,在教育過程中,不管再生氣都不應該衝孩子發火。

3、 理解孩子

可以回想一下我們的孩童時期,是不是也有許多請求父母不願意同意。站在孩子的立場上替孩子考慮一下,能夠走入孩子的內心,更加理解孩子需求背後的真正原因。

4、尊重孩子的選擇

然後在可能的情況下、在父母的監護下讓孩子摔一跤吃點苦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家長要尊重孩子的選擇,如果孩子堅持的話讓他嘗試一番,嘗試後明白這件事情的後果就知道父母說的是對的了。

“我不管你了,愛咋咋”,父母這句話,對孩子的打擊堪比“末日”

如果想讓自家的孩子,有充足的安全感,家長朋友們千萬不要再對孩子說,我不管你了。採用更合適的方法,會有更好的效果。我們不能再打著對孩子好的名義來傷害孩子了。

你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對孩子說過這樣的話嗎?你家的孩子有什麼反應?歡迎在文章下方留言討論。

-----------------------

在育兒過程中,無論遇到任何問題都可以找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幫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煩惱與困惑。

我是皮球兒媽媽,是一名高級育嬰師、家庭教育指導師,也是3歲寶寶的媽媽,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