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智慧的家長,培養孩子自律性

“本文由媽咪參考原創,感謝支持,歡迎轉發分享”

小琪今年4年級,提起她的課業,媽媽就會火大。不愛寫作業,坐在書桌前半天也解不出一道題來。

這天媽媽下班,去奶奶家接小琪回家,進屋看到小琪在看電視。

媽媽:“晚飯吃了嗎?”

小琪:“吃過了。”

媽媽:“作業做完了嗎?就看電視。”

小琪:“還沒做完……”

作業沒做完,放學回來又一直看電視看到現在,媽媽頓時想發火。

老人帶孩子從來都是慣著孩子,以前不是沒跟婆婆聊過關於小琪的教育問題,結果就是婆婆嘴上答應,卻不幹實事。

小琪一天天長大,已經四年級了,夫妻倆工作也不太能顧得上多些時間帶小琪。

眼看著自己閨女現在做事懶散,沒有時間觀念,寫作業不專心,就乾著急。每天下班看著孩子寫作業,也沒什麼效果。

應該不僅是小琪的媽媽有這種苦惱,很多家長都有類似的問題。教給孩子如何自律,讓那個孩子終身受用。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智慧的家長,培養孩子自律性

如今很多的孩子不成熟的表現,往往就是不能自律,很多的事情要父母催促才會去做。

如今很多的孩子不成熟的表現,往往就是不能自律,很多的事情要父母催促才會去做。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智慧的家長,培養孩子自律性


如何培養孩子自律

一.秩序敏感期

兒童心理專家進行研究,孩子的敏感期多發生在6歲以前,一般在2歲半左右出現,。

秩序敏感期是一種“直線式思維”,其固有的秩序原則能使孩子有安全感,孩子的自我意識,就是在這一階段萌芽的,形成一種自己的內在邏輯。

如果家長能合理的利用時許敏感期,讓孩子形成自己的邏輯架構,而孩子再長大的一外界接觸的過程中,逐漸褪去邏輯的固有模式,形成靈活的自我管理邏輯,這就是自律。

若在此階段家長沒有合理教導,反而對孩子的“不聽話”、“不進去”等表現,以批評訓斥等行為強加管束。這種行為其實是在破壞孩子的內在秩序,阻斷了孩子自律性的形成。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智慧的家長,培養孩子自律性

家長應在此階段,合理規劃,幫助孩子建立秩序感,進而養成自律性。

二. 父母要嚴於自律,給孩子做出好榜樣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阿爾伯特·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對此作了充分的論證。班杜拉認為:從模擬動作到掌握語言,從態度的習得到人格的形成,均可以通過對榜樣的觀察和模仿加以完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啟蒙老師,從孩子初生接收到的外界信息都是父母所給予的。如果家長在家庭中對自己的要求也非常嚴格、夫妻感情和睦、心態積極樂觀,這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提供了良好的氛圍。

榜樣教育是不可替代的,尤其是在社會環境成長過程中。

三.學會自我管理

當寶寶的認知達到一定積累,但還無法做到自我控制時,孩子的行為都是依附慾望實現的,由於孩子對外界充滿好奇,所以一旦發現誘惑,就會放下手上的活動,去做其他的事情,說以孩子很難長時間做一件事。

家長應耐心引導孩子,幫助孩子提高專注力,學會自我管理,形成自律性。

例如孩子喜歡吃巧克力,但家長不讓吃,於是就把橋可以藏起來,但孩子知道家裡有巧克力,於是到處翻找。一但找到巧克力就會全部吃掉。

家長不如就通過這巧克力培養孩子的自我管理。將巧克力都教給孩子,並告訴孩子,為什麼不讓他多吃巧克力的原因。並與孩子協商每天可以吃幾塊,協商好後就可以孩子按照自己說的去做。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智慧的家長,培養孩子自律性

開始實行的時候,孩子未必能按照保證的去做,但家長不要責怪孩子,而是鼓勵他,並表示自己相信他可以做到。逐漸讓孩子養成自控能力。

當孩子能夠按照之前所保證的控制自己吃巧克力得數量時,家長可以實行下一個更高級的規則。

如,告訴孩子,巧克力放在哪裡,並說明如果孩子能在晚飯前一塊都沒有吃,就可以得到比巧克力更有誘惑和更難得到的獎勵。

這是一個非常經典的培養孩子自制力的例子,孩子通過對誘惑進行比較選擇自己更想要的,通過控制自己的慾望來實現目的,讓孩子裡自律更進一步。

四.時間管理

鼕鼕有個壞習慣,在家每次上廁所都要超過20分鐘。刷牙也不好好刷,有一次鼕鼕媽看鼕鼕在衛生間半天也沒出來,進去一看,鼕鼕根本沒有在刷牙,而是在那裡玩水。

鼕鼕媽媽說:“孩子一點時間觀念都沒有,這種情況也不是第一次發生。可是不管你怎麼說他,他都態度極好的聽著,然後還會犯。”

許多家長都有著跟鼕鼕媽媽一樣的哭鬧,孩子動作太慢,做事慢條斯理,只玩自己的不幹正事。

家長可以陪孩子做一個To Do List,和孩子寫下要做的功課,也將孩子平時想做但被限制的事情一同寫下。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智慧的家長,培養孩子自律性

做一個排序,答應孩子,按照這個To Do List做完前一項就可以進行下一項,關於孩子喜歡但卻被限制的活動,傢伙在那個可以讓那個孩子自己分配時間,,如看多久的電視,玩多久的遊戲等。

慢慢的讓孩子自己完成每日To Do List,養成計劃制定可時間分配的能力,並按照計劃實行。

五.稱讚

說道鼓勵,家長都具備稱讚孩子的能力。但很多家長都選擇誇獎結果,如:你真棒、你真聰明。

美國的研究人員曾經做過一項測試:他們將12道難題交給幼兒園的孩子解決,將孩子分成兩組,一組等到的稱讚是:“你們真聰明,答對了10道題!”;另一組得到的稱讚是:“答對了10道題,你們努力哦!”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智慧的家長,培養孩子自律性

又給這些孩子兩個任務,讓其選擇:①有自信做好的任務;②沒有把握都做好,但具有挑戰性,可以學到新知識。

結果2/3的被誇聰明的孩子選擇了第一個任務;被誇努力的孩子90%選擇了第二個任務。

根據上面的研究,我們得出誇讚孩子的過程,比誇讚結果效果更好。

好的稱讚與激勵對培養孩子的自律能力,起到正向作用。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在健康平安的成長基礎上,可以成才、自立等。但“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與其強迫監督孩子寫作業、看到孩子的懷習慣批評了一遍又一遍,不如教會孩子如何自律。

媽咪參考,用科學的育兒經驗,給你絕對的乾貨分享,用專業知識為孕媽和寶寶護航~[心][心][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