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這麼神奇,這三感讓孩子自發地想變好

最近在學習“自我決定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SDT),裡面提到了影響一個人自我驅動力的三大因素,分別是:能力、自主和歸屬。

SDT理論指出,人對這三大因素是與生俱來的需求,如果一個人可以擁有這三個因素,那他心理滿足感就會很高,從而就會有良好的表現。

而且這種良好表現是自發的,不需要外力推動,還能有巨大的意願越來越好。

學著學著就覺得很有意思啊,這不就是我們做父母的終極育兒目標嗎?讓孩子可以自發地管理自己,而不需要父母總是人盯人地監督。

就是這麼神奇,這三感讓孩子自發地想變好

我學完就在想,這個理論如果運用到育兒是怎樣的呢?這就是我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

我認為對孩子最好的養育,就是培養這三感:親密感、力量感、掌控感

1、親密感(歸屬)

這就是我們經常提的親子關係,和孩子的聯結。但是親密感不是我們來判斷的,而是孩子來判斷的。

孩子在遊樂場被人插隊玩滑梯了,他愣了愣看了你一下,也沒響默默就讓後面的孩子先玩了。

然後他就拉著你走了,去了另外一邊,本來自己一個人玩的好好的,換了地方後他非要粘著你,一定要你和他一起玩。

這時,經常的,我們父母心裡急啊,立馬腦補了未來無數孩子可能會被欺負的場景。玩什麼玩啊,一個勁地想抓住機會進行復盤和引導。

結果孩子不聽,父母心裡更著急,不斷要求孩子看著我們眼睛聽我們說,結果孩子更加不聽。

最終,父母心疼又很氣,開始數落孩子,結果雙方都不開心,也許這樣的情緒低氣壓還會影響接下來的整一天。

父母做錯了嗎?根本沒錯,都是育兒書上教的。但是從父母的行動上,有沒有依稀看到我們自己父母的影子呢?

的確都是為了孩子好,但是總是沒在第一時間去看到孩子在向我們尋求安慰和肯定的信號。

我們總是低估了愛的力量,親密感就這樣一次一次被破壞了。

就是這麼神奇,這三感讓孩子自發地想變好

什麼是親密感?對我來說,就是在那個人身邊踏實的感覺,他可以放心地知道,自己是不會被評判的。

遊樂場上的那一幕,不管孩子是否在意,他們都能從我們的表情上看到我們內心的波動。

當孩子遠離那邊開始粘著我們時,其實他就是在用行為向我們試探,我剛剛是不是做的不夠好?那你還愛我嗎?

我們到底是因為孩子“是誰”,還是因為孩子“做了什麼”而開心,這就是孩子可以感知的親密感。

先愛再教,這個順序永遠不能顛倒。但也要記得,不能只愛不教。


2、力量感(能力)

每個人如果可以做成一件事,都會自發地覺得自己很棒的,這一點對任何人都是一樣的,這個過程中就是在積累力量感,反之就是在消耗力量感。

人的記憶裡有一部分記憶叫隱性記憶,這些積累或者消耗的經歷,也許你以為都忘記了。

但是每當遇到一些重大事件,隱性記憶就會干預我們的判斷,這也就是我們內心的聲音。

而人都是害怕無力的,如果當他發現自己沒有能力,那麼他本能就會逃避。

有時還會為了掩飾這樣的的無力感而表現出,我不介意,我只不過不想做,我就是這樣的了(嗯,很多成人也是這樣不是嗎)。

這也是為什麼說,敢於直視自己脆弱的人是非常有力量的,這個是一輩子需要修煉的課題。那對於孩子來說,這需要我們幫一把。

就是這麼神奇,這三感讓孩子自發地想變好

小D出生早產的歷史導致她運動延誤,當時學騎車時非常困難,協調能力不行,平衡也不行,而且肌肉力量也差,試了幾次就有點喪氣,準備放棄了。

不知道你們面對這個會怎麼處理?是鼓勵幾句,堅持讓她再試試?還是不騎就不騎了?

我當時是這麼做的,和她一起發牢騷,“這個真的太難了,誰能騎會自行車啊,這個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然後我“哎”,她也“哎”,我還故意“哎”得比她還響。

我的帶頭牢騷反而讓她心情輕鬆了不少。這時,我對她說,“我們再試一次,這次媽媽會幫你,試完了我們今天就不騎了”。

這最後一次,我明顯幫的更多了,我是推著小D的自行車讓她騎了起來,小D也感受到了速度感。非常開心的,我們結束了第一次騎自行車的經歷。

這個過程中,小D是賦能的,因為她並沒有在感覺最糟糕的情況下終止了活動,即使我幫助了,她還是開心的,這就是力量感。

孩子並沒有覺得自己“垮掉”了,我們把“再試試”的可能性保留著,後來果然小D的確主動想再試試。

就是這麼神奇,這三感讓孩子自發地想變好

那我是如何保護了這份力量感呢?回到第一條,我先去愛她了,一起發牢騷,一起抱怨,這是我和她的親密感。

同時,為了幫助她第二次的經歷更成功,我在日常活動中開始有意識地加入一些協調能力鍛鍊的遊戲,比如開合跳,空中騎腳踏車,單腳跳,單腳站立等。

這些都是為了讓她下一次的騎自行車成功做準備,當那一次真的到來時,仍然有困難,但她果然承受力比上次好很多了。

這就是力量感,它不是幫助孩子“一次成功”,而是通過過往經歷讓他們內心永遠有這樣的聲音:

現在不成功沒關係,因為我有能力最終做成功,因為我以前成功過。

3、掌控感(自主)

以前管理團隊時,最忌諱的就是說,這是大家的事,經常的這件事就變成“沒人的事”。如果非常明確地知道“這是我的事”,我們肯定就會更上心,這就是掌控感。

我們經常頭疼的“可怕的兩歲”,應該就算是孩子第一次在尋求掌控感的全面爆發。

他們之前的生活大部分都是被我們安排的,這是第一次大部分孩子開始對我們說“不”。

很多時候不是他們真的不想吃飯、不要睡覺、不肯出門,他們只是享受對我們說“不”時的掌控,這讓他們可以確切地體會到,“我的生活我可以做主了”。

這樣的掌控感從兩歲開始一直陪伴我們到成年,只不過引導的好就是獨立自主,引導不好就是叛逆任性。

面對孩子掌控感,父母最需要做的就是認清“界限”,這是大部分父母都缺乏的技能。


就是這麼神奇,這三感讓孩子自發地想變好

小D 3歲多的時候,某個夏天早上起床非要穿一套泳衣去學校。你會怎麼做?共情然後講道理?堅決不允許?

我當時第一反應也是選擇前者,但我突然腦海裡閃現出一個問句,這是誰的事情?她的啊,她當然有權利決定自己穿什麼衣服。

但有一點我是清楚的,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能力還是不足的,也就是第二點提到的“力量感”。

我所要做的,就是基於我比她多那麼一點點的人生經驗,先幫助她提高她應對未知事件後的力量感。

我就和她說,“嗯,你當然可以穿泳衣去學校的。不過呢,我們大部分人都是去游泳池和海灘才會穿泳衣,你這樣去學校,我估計你的同學會笑話你的“。

”如果他們說,你好怪啊,你為什麼要穿泳衣?甚至因此他們不願意和你一起玩,你怎麼辦?”

小D和我說,她不介意,她就想穿泳衣。我說好的,那我們就穿泳衣吧。與此同時,我不做聲色地帶了一套換洗衣服送到了學校,並且寫了一張條子給幼兒園的老師。

後來聽老師反饋,當第三個同學來問小D,你今天是要去游泳嗎?小D回覆他們,我喜歡就好。但也找到了平時和她關係最好的老師,要求換衣服。

就是這麼神奇,這三感讓孩子自發地想變好

那天回家後,我就和小D聊起了這件事,她主動和我分享了(這說明我們有親密感),心情似乎並沒有受到其他孩子提問而影響(力量感也沒受損),同時和我說,“媽媽,以後上學不穿泳衣”。

這個過程中,她體會到了強烈的掌控感,而且最終她自己通過掌控形成了判斷。

當然,我們這件事是有一點點極端,大家也不要急著找外部原因,比如我們這邊學校老師肯定不同意的,這些。

小D穿泳衣的事情的確是個案,但是我們生活中父母越界、變成蒼蠅一樣盯著孩子的事情真的很多很多,這才是值得我們去反思的點。

很多父母的“越界”是在剝奪孩子的掌控感,比孩子更著急,那麼孩子自然就不急。

但放手並不意味著不管,而是需要我們提前幫助孩子預知,她這個選擇背後意味著什麼。

就是這麼神奇,這三感讓孩子自發地想變好

這就是結合“三感”,想和大家分享的三個小故事。

這“三感”是心法,每個家庭的處理方式不需要完全一致,但這個心法卻是值得每個家庭都去反思自測,是否能做到。

並不是孩子有了能力,我們才去信任他們,而是我們信任了他們,我們才願意越來越有能力。

信任不是空中樓閣,信任一定是基於我們給予了孩子充足的親密感、力量感和掌控感。

在管和不管孩子之間,其實還有一個選擇,那就是喚醒這三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