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沒有廢物意識,是家長沒有給孩子上好“斷舍離”的這堂課

不完美媽媽 玩具 服裝 文章 南夕媽媽 2019-06-23

文|南夕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同事劉姐最近一直在學習“斷舍離”的理念,看著自己“肚滿腸肥”的家覺得分外不舒服,打算給家庭來一次徹底的“斷舍離”大清理!

“老人不捨得扔東西,我打算趁著他們回老家的空做這件事兒,你猜怎麼著,沒想到我斷舍離的最大阻礙,竟然是我5歲的閨女!這孩子就跟個守財奴似的,什麼東西都是寶貝,不讓仍也不讓給,就連吃剩的糖紙皮都要留著,說這是什麼公主衣服,再過一陣家裡就該變成垃圾站啦!”

劉姐的話讓我回想到了兒時的故事:

當時我有一個玩了很久的娃娃,起名叫花花,它的頭髮禿了一半,眼珠也掉了一個,但我卻視若珍寶。
有一天,我找不到花花了,原來是我媽把它扔了,說要給我買個新的娃娃,為此我傷心了好幾天,新娃娃到手也並沒有很開心,直到成人長大,我依舊想要我的夥伴花花。

孩子眼中的世界跟大人是不同的,對物品的定義及價值認定也不盡相同,就比如一張糖紙,或者一個破爛的娃娃,於孩子和大人,就是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所以,孩子不願意扔掉自己的某些物品,肯定有很深的緣由在其中。

孩子沒有廢物意識,是家長沒有給孩子上好“斷舍離”的這堂課

你的嗤之以鼻,是孩子的怦然心動

有一次,我的侄子特別傷心,問其原因,是因為媽媽把他衣服上的防蚊貼撕掉扔了,我的嫂子不好意思地說道:“我只想到那個防蚊貼已經沒有效用了,所以洗衣服時隨手就扔掉了,後來才知道,那個是孩子最喜歡的幼兒園老師給貼的,說他貼上這個像一位戴了徽章的勇士,唉,沒想到孩子這麼看重那個,我眼中的垃圾,竟然是孩子心中的勇士徽章。”

山下英子的“斷舍離”理念裡,有一個幫助我們進行雜物取捨的方法,就是“怦然心動”法,即保留下最能讓你為之心動、喜愛的物品。

對於成年人,能讓其為之心動的物品,很多情況下會有兩種條件:

一是有金錢價值,如一款LV包包;
二是有特殊意義,比如初戀的一封情書。

但是對於孩子來說,能夠讓他怦然心動的物品,很可能只有特殊意義而無實際價值

家長看到的可能是一個能賣2毛錢的廢紙箱,孩子看到的沒準就是一座度假別墅,孩子眼中的物品或者玩具,往往是有多重作用的。

讓我們做一個小遊戲:

分別拿一個空罐子,一塊破布,和一個礦泉水瓶問孩子“這是什麼?你能用它做什麼呢?”

我相信,你會等到讓你驚奇的回答。比如太空船、公主的披風、潛水艇、城堡……這些隨手而來的簡單物品都會在孩子心中產生千變萬化的意義。

那麼,隨隨便便把孩子珍視的“垃圾”丟掉,你可能就會丟掉兒子的“精神宇宙”或者女兒的“童話世界”。而這些,往往只因為家長的自大和對孩子的理解缺失。

孩子沒有廢物意識,是家長沒有給孩子上好“斷舍離”的這堂課

不做孩子的“歲月神偷”

很多時候,家長會用成年人的價值觀念衡量孩子的物品價值,並且以居高臨下,或者“我為你好”的態度,為孩子做決策、做選擇。

童年的得不到或者失去都會在內心留下深深地印記,回想一下,你的童年肯定或多或少有類似的情況發生:

  • 忽然不見了的玩具

就像我那個被媽媽扔掉的花花,想必包括現在的一些父母,也會不經孩子同意,就扔掉一些他們眼中的“廢物”。

我們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在工作中,如果有人不經你同意就扔掉了你的東西,那會是什麼心情呢?偷偷扔掉孩子的物品,就是對孩子的不尊重,不要打著“我為你好”或者“你還小,啥也不懂”的幌子,忽略孩子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

  • 隨便就轉贈的“寶貝”

在一些親戚見面或朋友做客的場合,有些家長為了“面子”、未經孩子允許就把其物品轉贈他人,那些“留著也沒用”或者“小弟弟喜歡就拿著玩去吧我再給哥哥買新的”之類的話語,會深深刺痛孩子的心。

並且,更深層次的講,這種行為也會影響孩子的安全感和佔有感,嚴重的會導致兩個極端:

  1. 孩子毫無主見,唯唯諾諾,不知道要什麼;
  2. 孩子變成控制狂和佔有慾極強的人。

不管哪種,都是家長不想面對的情況。

孩子沒有廢物意識,是家長沒有給孩子上好“斷舍離”的這堂課

​那些被家長偷偷扔掉的、或者強制轉贈他人的“心頭好”,會如同一個“歲月神偷”,在成年的每一次求而不得或悵然若失時,都會在你心頭竊竊私語,告訴你家長曾經偷走了你的多少“寶物”。

家長們,收起所謂的“霸權主義”和“無用論”,請不要讓這個影子,以同樣的方式復刻在孩子的心頭。讓我們懷著尊重的態度,理解孩子的世界,同時協助孩子進行適當合理的“斷舍離”。

和孩子一起,斷舍離

紛亂的物品,堆砌的雜物,擁擠的房間,這些確實會影響人的心情和注意力的集中,如果想給家庭做“斷舍離”或者幫助孩子理解“斷舍離”,你可以這樣做:

01.理解彼此的差異,尊重孩子的訴求

家長的心態首先要放在和孩子平等的位置,在整理孩子的物品時,徵求孩子的意見,傾聽他的訴求,比如說:

  • “寶貝,這件東西你感覺怎麼樣,你現在還需要嗎?”;
  • “你能把你自己的東西先分一下類嗎,看看哪些你現在不太需要。”

此方式不但能夠讓孩子感受尊重他人的重要性,還能鍛鍊孩子的決策力。

02.讓孩子有參與感

家長在對自己的物品進行斷舍離時,可以邀請孩子幫忙,家長在決策時可以說出捨棄的所以然,比如說:

  • “媽媽決定把這條連衣裙轉賣掉,因為當時腦子一熱買的,錢花的很衝動,這條裙子並不適合媽媽,材質也不太好,賣掉還能多少收回一點錢減少損失哦~”

這樣不但是有意思的親子活動,並且會潛移默化地幫孩子形成財務意識

03.做完整的告別體

有時孩子下定決心捨棄一些玩具時,可能心裡並不好受,家長可以幫助孩子感知自己的內心情緒,並且指導孩子對物品做一個可愛的“告別”,比如說:

  • “我知道這件玩具陪伴你了很久,你現在肯定會有些傷心,沒準明天還會想念它一下的。”
  • “咱們把玩具擦乾淨,收到這個專門的小倉庫裡,到時候我們把這些放到回收站,讓他們在工人叔叔的幫助下重新發揮作用好不好?你可以跟他們說再見的。”

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幫助孩子塑造“同理心”,還能在另一方面鍛鍊孩子的“受挫力”,增強其調節情緒的能力。

孩子沒有廢物意識,是家長沒有給孩子上好“斷舍離”的這堂課

父母為孩子上好“斷舍離”這堂課,不僅是告訴孩子怎麼對自己物品的選擇取捨,更是幫助孩子樹立自我觀念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培養孩子的決斷力和選擇力。

但是,家長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避免用大人的視角影響孩子的價值觀,請高高的你蹲下來,用孩子的角度,審視外物和內心,與孩子一起,用斷舍離的方法,體會心情的“新陳代謝”吧!

互動小窗口:家長們是怎麼處理孩子的舊物呢?歡迎下方留言評論。

————————

在孩子的成長中,出現了任何問題都可以找我解答。希望我的這些建議對你的煩惱和困擾有所幫助。

我是南夕媽媽,有一雙可愛的兒女,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我們一起交流育兒經驗;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