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成長,要比重男輕女殘酷多了”

提起童年陰影,你會想到什麼?

我啊,今天上來給大家安利一部劇和一個電影,是我這幾天看的,關於童年和成長。❤️

追了國產劇《都挺好》,這讓我深刻地體會到:

不懂得養育和教育的父母,才是子女最大的童年陰影。


“真實的成長,要比重男輕女殘酷多了”



僅僅因為蘇明玉是個女孩,就被母親厭惡和輕視,蘇母還會時不時就對女兒使用語言暴力:

你是個女孩,怎麼能跟哥哥們比?我們只負責養你到18歲。

這些話,不會帶給你天塌地陷的痛苦,卻讓你根本無力回擊。

從小到大,蘇明玉從未感受過家庭的溫暖:

母親無視她,父親不護她,大哥冷眼旁觀,二哥從小欺凌她。

忍無可忍,還在上學的她絕望地質問媽媽:


“真實的成長,要比重男輕女殘酷多了”



幸運的人,可以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卻要用一生治癒童年。

然而真實的成長,遠比這些要殘酷得多……

今天最想和大家聊聊入圍今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五強”名單的電影——

《迦百農》。

這雖然是發生在黎巴嫩的故事,但能從中看到我們每一個人拼命討生活的影子,而且,它也與瑞典有關。

它通過男孩扎因的經歷,毫不留情地告訴我們,原來有些人的成長,是那麼疼痛的事情。


“真實的成長,要比重男輕女殘酷多了”



影片一開始,牙醫正在給一個瘦小的男孩看牙,但並不是為了檢查是否健康,而是在通過牙齒判斷他的年齡。


“真實的成長,要比重男輕女殘酷多了”



男孩扎因,早就忘記來到這個世上多久了,甚至連他的父母也不清楚。

他將父母告上了法庭,理由是他們將自己生下來,卻沒有能力撫養,導致他和弟妹們的童年苦不堪言。


“真實的成長,要比重男輕女殘酷多了”



影片隨著男孩在法庭上的控訴,通過閃回的形式,帶我們回顧了扎因殘酷的成長經歷。

扎因的父母是非法移民,通過灰色的毒品交易勉強度日。

幾乎每一年,扎因都會有一個新出生的弟弟或者妹妹,因為他的父母堅信——遲早可以生出一個有用的孩子。

正是這無知又愚蠢的心理,使這個家愈加糟糕。

他們全家都租住在貧民窟,他哥哥被抓進了監獄,下邊還有七個弟妹,但由於父母疏於管教,經常將“鐵鏈”當保姆。


“真實的成長,要比重男輕女殘酷多了”



作為家裡的老大,小小年紀的扎因,每天腦子裡想的全是怎麼賺錢。

他賣果汁、送煤氣罐、幫人送貨,只要是能賺錢,什麼髒活累活他都願意幹。


“真實的成長,要比重男輕女殘酷多了”



即便如此,扎因的努力得不到父母的半點疼愛,爸媽除了對他拳打腳踢,最常和孩子們說的就是髒話:


“真實的成長,要比重男輕女殘酷多了”



因為是黑戶,扎因和弟妹都無法上學。

正在幹繁重苦力的他,每每看到別的孩子放學回家,眼神裡充滿了嚮往。


“真實的成長,要比重男輕女殘酷多了”



12歲的扎因,有著與他年齡極不相符的成熟。

他知道成人的世界有多麼不堪,拼盡全力保護著弟妹,不受別人的侵犯。

只要有小混混敢調戲妹妹,無論與對方身高多麼懸殊,瘦小的扎因總會第一時間挺身而出。


“真實的成長,要比重男輕女殘酷多了”



有一天,扎因發現床單上有血跡,知道妹妹初潮來臨。


“真實的成長,要比重男輕女殘酷多了”



他趕忙幫妹妹清洗了被弄髒的衣褲,還教妹妹用背心墊在下面,千叮嚀萬囑咐不要讓妹妹把這件事告訴任何人。


“真實的成長,要比重男輕女殘酷多了”



因為扎因知道,很多貧民窟的女孩,一旦初潮了,就會被父母無情的賣掉,被迫給那些肥膩大叔當童妻。


“真實的成長,要比重男輕女殘酷多了”



但紙包不住火,這個祕密,還是被發現了。

很快,一個早就對妹妹圖謀不軌的雜貨店大叔,上門來提親。

父母談生意似得商量著彩禮錢,而11歲的妹妹,則被打扮成另外一幅模樣。


“真實的成長,要比重男輕女殘酷多了”



扎因不想心愛的妹妹這麼早就要嫁過去受苦,計劃著帶著妹妹逃離這裡。

可是,還沒等到計劃實施,妹妹已經要被父母強行帶到夫家了。


“真實的成長,要比重男輕女殘酷多了”



絕望的扎因帶著哭腔說:媽媽,她還是個孩子啊。

可無論紮營和妹妹如何痛哭求饒,媽媽也不為所動,反而大聲地朝他們罵著髒話,並讓爸爸帶走了妹妹。


“真實的成長,要比重男輕女殘酷多了”



日本作家伊阪幸太郎曾說:

一想到為人父母不用考試,就覺得實在是太可怕了。

我對扎因父母的絕情也感到脊背發涼。

因為這件事,扎因對父母徹底失望,他帶著十多年的苦難離開了家,開始了流浪……

但是身無分文的他,很難在這座城市裡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找工作也屢屢碰壁。


“真實的成長,要比重男輕女殘酷多了”



好在他遇到了一個善良的單親媽媽拉希爾收留了他,扎因才不必露宿街頭。

可是,作為埃塞俄比亞偷渡過來的難民,拉希爾的生活也是捉襟見肘。

為了謀生,她一人身兼數職,無奈只能把孩子放到菜籃裡藏起來,只有短暫的空閒才能溜出來給孩子餵奶。

“真實的成長,要比重男輕女殘酷多了”


“真實的成長,要比重男輕女殘酷多了”


拉希爾最大的願望,就是能賺夠錢辦個假證,好帶著沒斷奶的兒子在黎巴嫩定居下來。

因為“黑戶”在這個國家寸步難行,不僅沒有任何福利可言,甚至連基本的生存都無法保證,而且隨時都有可能被警方發現並驅逐出境。


“真實的成長,要比重男輕女殘酷多了”



因為扎因能夠幫她照看孩子,她正好可以更加安心的工作賺錢。

可是黑心老闆並沒有如期給她工資,急需要錢辦假證的拉希爾只好去當妓女,結果錢還沒賺到,她就被警察發現關進了監獄。


“真實的成長,要比重男輕女殘酷多了”



寶寶沒有了媽媽,又餓又無助,扎西只好搶別人家孩子的奶粉給他喝。


“真實的成長,要比重男輕女殘酷多了”



沒有拉希爾,扎因和一歲的寶寶很快就被房東趕走,流落街頭。

“真實的成長,要比重男輕女殘酷多了”


起初,扎因千方百計的賺錢、釣魚、偷吃的,甚至是叛賣致幻劑,希望能養活拉希爾的孩子。

“真實的成長,要比重男輕女殘酷多了”


沒有水,就給寶寶幹吃奶粉。

“真實的成長,要比重男輕女殘酷多了”


扎因的臉上只寫了三個字:活下去。


“真實的成長,要比重男輕女殘酷多了”



只要能活著,他什麼都願意去做。

然而,對於十二歲的扎因來說,帶著一個嬰兒活下去,太難了。

有些時候,你越努力,就會越絕望。


“真實的成長,要比重男輕女殘酷多了”



帶著一個孩子,怎麼方便掙錢呢?

他只好學著父母的樣子,把寶寶用繩子栓到馬路旁。


“真實的成長,要比重男輕女殘酷多了”



看著寶寶一個人在馬路旁的無助與哭嚎,這個只有12歲的男子漢,再一次流下來心酸的眼淚。


“真實的成長,要比重男輕女殘酷多了”



誰能料到,成長竟是這樣艱難與沉重?

因為實在撐不下去了,當扎因把嬰兒交給了走私販,收下了那髒兮兮的四百美元,他才明白自己誰都保護不了。

這已經不是道德的選擇,而是生存的選擇。

這也不是生存與人性的兩難決斷,而是社會碾壓人性的絕對無奈。


“真實的成長,要比重男輕女殘酷多了”



他久久地站在破敗的街角,彷彿人生走到盡頭。

攥著這骯髒的四百美元,扎因更加渴望美好的生活。

他只想回家去拿自己的出生證明,辦一張假證去他曾經夢想過的國度。


“真實的成長,要比重男輕女殘酷多了”



可是,扎因回到家,卻聽到一個噩耗。

原來,妹妹懷孕流產,因為是黑戶,醫院不接收,最終死在了醫院門口。

情緒徹底崩潰的扎因,拿著一把刀就向妹妹的夫家跑去,捅傷了妹妹的“丈夫”。

而正是因為這場復仇,讓他面臨長達五年的牢獄之災。

入獄的扎因原本萬念俱灰,沒想到雪上加霜的是,他得知媽媽再次懷孕了。

他明白:自己的母親不配為人母,因為她不能給孩子們應有的愛和教育。


“真實的成長,要比重男輕女殘酷多了”



我希望,大人可以聽我說:


“真實的成長,要比重男輕女殘酷多了”



雖然影片整體壓抑,窒息,不過好在是個圓滿的結局——在起訴父母的事被媒體報道後,警方及時找回了拉希爾的孩子,讓母子倆得以團聚。


“真實的成長,要比重男輕女殘酷多了”



而扎因也得到了一張可以證明自己身份的護照。

而這個滿臉寫著絕望的孩子,也終於在影片最後擠出了一個微笑。


“真實的成長,要比重男輕女殘酷多了”



導演娜丁·拉巴基在參加上海國際電影節時,曾說:

拍攝《迦百農》,目的是讓人們看到,孩子在成長中最重要的,其實是家長給予的關懷和教育。

故事講到這裡,扎因的人生仍未道盡。

但我們可以看到:

父母的愛與教育比物質的影響更為深遠,而健全的人格是面對苦難最好的解藥。

飛媽再聊五毛錢的:

這個故事並非杜撰,而是此時此刻,正在另外一個國度真實發生的事件。

令人感到欣慰的是:

為了這些人民能夠免受戰亂的迫害,過上更好的生活,很多國家也在努力。

歐洲統計局公佈的數字,自2011年起,北歐五國,特別是瑞典,扮演了重要的難民接收角色。❤️

在2011~2017年,瑞典接收了超過40萬難民,挪威接收了近8萬難民,丹麥接收了近6萬難民,芬蘭接收了約5萬難民,冰島接收了約2000名難民。

北歐五國在總體上接收了近60萬難民,佔歐盟國家接收難民總數的14%,特別是瑞典一個國家接收了9.3%的難民。

最最後。。

希望每一個做父母的我們,都能給予孩子一份沒有任何暴力的愛。每一個國家的統治者,都能給國民一個較為幸福的生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