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現這3種情況,說明已經被慣壞了,有些愛別太滿!

不完美媽媽 讀書 興智教育 2019-04-04

孩子出現這3種情況,說明已經被慣壞了,有些愛別太滿!

前些天,我媽和我閒聊,說我們隔壁村子的有個男孩子,26歲了還在家裡啃老,附近村落的人都在說他,但是他覺得無所謂。媽媽和我一閒聊,就讓我想起了之前看過的一個新聞:長沙一個29歲的小夥,小學輟學,一直無所事事,而後跟著他爸爸做苦力來維持生計,但因為活太重,沒幾天他就不想幹了,然後又去學理髮,理髮學了半個月,又沒幹了,說是那個帶他的師傅老是刁難他。

後來又去玩具廠、製衣廠打過工,都沒幹過多久,不是被人誤認為小偷就是老闆嫌棄他幹活不認真。


孩子出現這3種情況,說明已經被慣壞了,有些愛別太滿!


後來他就一直呆在家裡,除了吃飯睡覺就是玩手機,大夏天的,患糖尿病的爸爸還要出去靠搬磚賺錢來維持這個家裡的開銷,在家一個家務活都不做,他爸爸把他趕了出去,他還理直氣壯的說:既然家裡有能力養活我,我沒能力掙錢,他們就得養活我。

為此他還把他們家裡人告上了法庭。鄰居們看著他這樣都很生氣,都說成了這樣,也怪他娘,從小不讓他做事,弄得現在不肯做事了。

這和之前的48歲的海歸博士是一樣的,從小就溺愛慣了,所以現在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只知道吃現成的了。

親愛的父母們,我們不求孩子多麼快意人生,起碼不能讓他四十歲了還躲在我們的羽翼下瑟瑟發抖。

孩子出現這3種情況,說明已經被慣壞了,有些愛別太滿!


一個健全的成年人,不能為自己的生活負責,這是件很可悲的事情,人們常常把這樣的成年人稱作“巨嬰”,缺乏自己獨立的思想意志,只能依賴父母,很難脫離父母獨立生活。

而這樣的巨嬰,絕大多數都是由我們父母慣出來的,每個父母在樣樣替孩子包辦的時候,都不會意識到自己在害孩子。

所以,愛孩子真的不能愛太滿。

愛太滿最容易以下幾種結果。

1. 孩子缺少獨立

楊絳的父親楊蔭杭說:教育孩子獨立,勝過當第一。

但在中國許多家庭中,總是在上演這一幕,孩子寫作業,家長給他準備好桌子,筆,泡好牛奶。

於是,孩子寫作業時,房間總是響起,媽,我口渴了,媽,我的筆不好寫了,那個書怎麼找不到啊等等。

孩子出現這3種情況,說明已經被慣壞了,有些愛別太滿!


這樣一來,孩子很喜歡依靠父母,甚至他都會把學習當做是父母的事情,看到這,估計很多父母都會說,我也想放手啊,但孩子他不幹啊,也有些父母會說,等他長大了就好,現在只管讀書就行。

其實很多時候,孩子的一生不僅僅是讀書,你時時在孩子身邊,孩子獨立完成一件事的機率很低,最終抹殺了孩子學習的能力,就折斷了他飛向藍天的翅膀,長大了自然不願思考、不願去獨立解決問題。

2. 不懂感恩

不懂感恩的孩子,再優秀也沒有用,只是個“優秀”的白眼狼。

還記得那個機場弒殺親媽的留學生汪佳晶嗎?

留學多年,媽媽在機場接他,他不僅沒有感激,而是兩把尖刀刺殺了媽媽9刀。


孩子出現這3種情況,說明已經被慣壞了,有些愛別太滿!


他留學的所有費用都是靠他媽媽微薄的薪水支撐,什麼時候兒子需要錢,自己手頭沒錢, 他媽也會去借錢給他,就是這樣,汪佳晶不僅沒有心疼媽媽的錢來之不易,反而還天天去高端區消費,本是自食其力的年紀,卻還要靠父母來養活自己,當媽媽拿不錢時,他竟然親手刺殺那個為他傾盡所有,愛他至深的媽媽。

不懂感恩的孩子,父母對他付出再多,也是徒勞。當滿足不了他的慾望時,他的厭恨之心就會產生,就會做出非人哉的行徑。

3. 缺少責任感

培養孩子的責任感,第一個地方就是家庭,我有一朋友從不做家務,他老婆天天發脾氣,說家都成豬窩了,你都不知道整理下,是我一個人的家嗎?

結果他老公說:我壓根就不會做家務,以前都是我媽做的,所以就只能辛苦你一下了。

孩子出現這3種情況,說明已經被慣壞了,有些愛別太滿!


聽著也是好笑,但這的確是一個事情,一個從沒有讀過書的孩子,你確實不能指望他去考大學就能考上啊!雖然這個例子有點特殊,但話糙理不糙。

也從側面體現一個問題:父母對孩子本是愛,卻沒想到釀成禍,以至於我朋友的老公,他不懂為家庭付出自己承擔的責任感。


孩子出現這3種情況,說明已經被慣壞了,有些愛別太滿!


所以,很多時候,對孩子好的教育不是幫助孩子做了許多,而是通過自己的行為引導孩子學會自己該學會的,這才是為人父母該做的!

畢竟我們不能陪孩子一輩子,孩子的路還是得孩子自己走啊,所以,親愛的父母們,放手吧!少替孩子走他該走的路,他的人生應該由他自己去闖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