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娃立規矩要趁早,一句\'隨便他\',毀了多少孩子?'

"

二寶的音樂運動課上加入了新同學,上課後孩子們都圍著老師坐成一圈,這個小男孩卻不願意配合,跑到門前去開門,如果媽媽抱他回來,他就大哭大鬧滿地打滾,甚至破壞教室裡的教學設施。搞的媽媽尷尬不已,只能連連道歉,中途退課。

"

二寶的音樂運動課上加入了新同學,上課後孩子們都圍著老師坐成一圈,這個小男孩卻不願意配合,跑到門前去開門,如果媽媽抱他回來,他就大哭大鬧滿地打滾,甚至破壞教室裡的教學設施。搞的媽媽尷尬不已,只能連連道歉,中途退課。

給娃立規矩要趁早,一句'隨便他',毀了多少孩子?

下課時,我在活動區又碰到了這個小男孩,他正在把遊戲池中的沙子往地板上倒,媽媽正準備阻止。奶奶卻說,沒事兒,隨便他玩吧,那邊不是有人打掃嗎?瞬間我就明白了是怎麼回事兒。

一般寶寶在剛開始接觸課堂的時候,可能會因為不熟悉規則而到處亂跑,或者想要離開。但幾節課下來,即便是十一個月的寶寶,都能很好的參與。但為什麼有的孩子就永遠不願意"配合"呢?這跟家長"隨便他"的態度密不可分。

"

二寶的音樂運動課上加入了新同學,上課後孩子們都圍著老師坐成一圈,這個小男孩卻不願意配合,跑到門前去開門,如果媽媽抱他回來,他就大哭大鬧滿地打滾,甚至破壞教室裡的教學設施。搞的媽媽尷尬不已,只能連連道歉,中途退課。

給娃立規矩要趁早,一句'隨便他',毀了多少孩子?

下課時,我在活動區又碰到了這個小男孩,他正在把遊戲池中的沙子往地板上倒,媽媽正準備阻止。奶奶卻說,沒事兒,隨便他玩吧,那邊不是有人打掃嗎?瞬間我就明白了是怎麼回事兒。

一般寶寶在剛開始接觸課堂的時候,可能會因為不熟悉規則而到處亂跑,或者想要離開。但幾節課下來,即便是十一個月的寶寶,都能很好的參與。但為什麼有的孩子就永遠不願意"配合"呢?這跟家長"隨便他"的態度密不可分。

給娃立規矩要趁早,一句'隨便他',毀了多少孩子?

熊孩子是怎麼煉成的

《卡爾威特的教育》中寫:一種好的習慣在孩子幼小時很容易形成,但在他們長大後就很難養成。反之,孩子如果在小時候就有很多不良習慣,長大後也難以改掉。

小到公共場合大聲喧譁,大到在公交車上和司機爭執搶方向盤。那些無視別人感受,不遵守規則的熊大人,也是曾經的熊孩子。是不當的教養方式,讓孩子喪失了學習規則的機會。那麼,都有哪些行為,會讓孩子變得"無法無天"呢?

放任:隨便他。二寶同班的小男孩,因為奶奶的溺愛,獲得了極大的"自由",可以不上課,可以把沙子扔出池子。完全感覺不到有什麼事情是必須做的,或者必須不能做的。自然不知道什麼是規則。而有些家長自詡是新時代的開明家長,不加分辨的讓寶寶按照自己的意志做事情,認為孩子能"吃一塹長一智"。事實上在《正面管教》一書中,作者已經向我們指出,孩子是通過父母反饋來了解自己探索的邊界的,這種邊界讓寶寶內心覺得安全,而秩序感和規則是嬰兒的內在需求。

"

二寶的音樂運動課上加入了新同學,上課後孩子們都圍著老師坐成一圈,這個小男孩卻不願意配合,跑到門前去開門,如果媽媽抱他回來,他就大哭大鬧滿地打滾,甚至破壞教室裡的教學設施。搞的媽媽尷尬不已,只能連連道歉,中途退課。

給娃立規矩要趁早,一句'隨便他',毀了多少孩子?

下課時,我在活動區又碰到了這個小男孩,他正在把遊戲池中的沙子往地板上倒,媽媽正準備阻止。奶奶卻說,沒事兒,隨便他玩吧,那邊不是有人打掃嗎?瞬間我就明白了是怎麼回事兒。

一般寶寶在剛開始接觸課堂的時候,可能會因為不熟悉規則而到處亂跑,或者想要離開。但幾節課下來,即便是十一個月的寶寶,都能很好的參與。但為什麼有的孩子就永遠不願意"配合"呢?這跟家長"隨便他"的態度密不可分。

給娃立規矩要趁早,一句'隨便他',毀了多少孩子?

熊孩子是怎麼煉成的

《卡爾威特的教育》中寫:一種好的習慣在孩子幼小時很容易形成,但在他們長大後就很難養成。反之,孩子如果在小時候就有很多不良習慣,長大後也難以改掉。

小到公共場合大聲喧譁,大到在公交車上和司機爭執搶方向盤。那些無視別人感受,不遵守規則的熊大人,也是曾經的熊孩子。是不當的教養方式,讓孩子喪失了學習規則的機會。那麼,都有哪些行為,會讓孩子變得"無法無天"呢?

放任:隨便他。二寶同班的小男孩,因為奶奶的溺愛,獲得了極大的"自由",可以不上課,可以把沙子扔出池子。完全感覺不到有什麼事情是必須做的,或者必須不能做的。自然不知道什麼是規則。而有些家長自詡是新時代的開明家長,不加分辨的讓寶寶按照自己的意志做事情,認為孩子能"吃一塹長一智"。事實上在《正面管教》一書中,作者已經向我們指出,孩子是通過父母反饋來了解自己探索的邊界的,這種邊界讓寶寶內心覺得安全,而秩序感和規則是嬰兒的內在需求。

給娃立規矩要趁早,一句'隨便他',毀了多少孩子?

驕縱:他只是個孩子。有的孩子在地鐵裡搶別人手機,有的孩子把酸奶塗的候機室到處都是,而熊家長或許會說:他還是個孩子,別那麼苛刻。但是即便是2歲的孩子,都能夠理解父母設置的簡單規則並且遵守,也是通過這些規則,孩子逐漸成為一個合格的社會成員。如果孩子違反的規則,家長的一句:他是隻是個孩子。實際上是在向孩子展示:你不需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孩子可以不遵守規則。

包辦:沒事兒,有媽媽。閨蜜在朋友圈發了一個兒子跪在香格里拉酒店大堂擦地的視頻,配文說:阿B在我登記的時候,把果凍弄了一地。我讓他對清潔工道歉,並且全部擦乾淨。當時我就感嘆她教子有方,是位有智慧的媽媽。

當孩子違反規則的產生的後果,要儘量讓孩子自己承擔。相反,一些爸媽會因為疼愛孩子,一邊抱怨,一邊幫孩子善後。而一個沒有承擔過後果的孩子,永遠不會學會遵守規則。

"

二寶的音樂運動課上加入了新同學,上課後孩子們都圍著老師坐成一圈,這個小男孩卻不願意配合,跑到門前去開門,如果媽媽抱他回來,他就大哭大鬧滿地打滾,甚至破壞教室裡的教學設施。搞的媽媽尷尬不已,只能連連道歉,中途退課。

給娃立規矩要趁早,一句'隨便他',毀了多少孩子?

下課時,我在活動區又碰到了這個小男孩,他正在把遊戲池中的沙子往地板上倒,媽媽正準備阻止。奶奶卻說,沒事兒,隨便他玩吧,那邊不是有人打掃嗎?瞬間我就明白了是怎麼回事兒。

一般寶寶在剛開始接觸課堂的時候,可能會因為不熟悉規則而到處亂跑,或者想要離開。但幾節課下來,即便是十一個月的寶寶,都能很好的參與。但為什麼有的孩子就永遠不願意"配合"呢?這跟家長"隨便他"的態度密不可分。

給娃立規矩要趁早,一句'隨便他',毀了多少孩子?

熊孩子是怎麼煉成的

《卡爾威特的教育》中寫:一種好的習慣在孩子幼小時很容易形成,但在他們長大後就很難養成。反之,孩子如果在小時候就有很多不良習慣,長大後也難以改掉。

小到公共場合大聲喧譁,大到在公交車上和司機爭執搶方向盤。那些無視別人感受,不遵守規則的熊大人,也是曾經的熊孩子。是不當的教養方式,讓孩子喪失了學習規則的機會。那麼,都有哪些行為,會讓孩子變得"無法無天"呢?

放任:隨便他。二寶同班的小男孩,因為奶奶的溺愛,獲得了極大的"自由",可以不上課,可以把沙子扔出池子。完全感覺不到有什麼事情是必須做的,或者必須不能做的。自然不知道什麼是規則。而有些家長自詡是新時代的開明家長,不加分辨的讓寶寶按照自己的意志做事情,認為孩子能"吃一塹長一智"。事實上在《正面管教》一書中,作者已經向我們指出,孩子是通過父母反饋來了解自己探索的邊界的,這種邊界讓寶寶內心覺得安全,而秩序感和規則是嬰兒的內在需求。

給娃立規矩要趁早,一句'隨便他',毀了多少孩子?

驕縱:他只是個孩子。有的孩子在地鐵裡搶別人手機,有的孩子把酸奶塗的候機室到處都是,而熊家長或許會說:他還是個孩子,別那麼苛刻。但是即便是2歲的孩子,都能夠理解父母設置的簡單規則並且遵守,也是通過這些規則,孩子逐漸成為一個合格的社會成員。如果孩子違反的規則,家長的一句:他是隻是個孩子。實際上是在向孩子展示:你不需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孩子可以不遵守規則。

包辦:沒事兒,有媽媽。閨蜜在朋友圈發了一個兒子跪在香格里拉酒店大堂擦地的視頻,配文說:阿B在我登記的時候,把果凍弄了一地。我讓他對清潔工道歉,並且全部擦乾淨。當時我就感嘆她教子有方,是位有智慧的媽媽。

當孩子違反規則的產生的後果,要儘量讓孩子自己承擔。相反,一些爸媽會因為疼愛孩子,一邊抱怨,一邊幫孩子善後。而一個沒有承擔過後果的孩子,永遠不會學會遵守規則。

給娃立規矩要趁早,一句'隨便他',毀了多少孩子?

怎麼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

在給寶寶確立規則時候,寶爸寶媽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有時候就算你很嚴厲的警告寶寶,他還是不會遵守你定下來的"規矩",就算提前約定,到了餐廳他還是會亂扔餐具,這是可能是我們建立規則的方法出了問題。

1、 規則應簡潔明瞭可執行

一位媽媽馬上要帶著她一歲半的寶寶去參加閨蜜的聚會,出門前她對娃說:寶寶今天你一定要乖哦,讓媽媽好好跟阿姨們聊聊。結果可以想到,寶寶還是會按照自己的方式,用勺子敲打餐盤,把食物扔到地上。因為孩子可聽不懂什麼叫做"乖"。如果我們想讓娃按照我們說的來,第一要讓要求簡單並且適合他的年齡發展。我們沒辦法要求一個學步期的孩子乖乖呆在一個地方看書,對四歲以上的娃還能試試。

"

二寶的音樂運動課上加入了新同學,上課後孩子們都圍著老師坐成一圈,這個小男孩卻不願意配合,跑到門前去開門,如果媽媽抱他回來,他就大哭大鬧滿地打滾,甚至破壞教室裡的教學設施。搞的媽媽尷尬不已,只能連連道歉,中途退課。

給娃立規矩要趁早,一句'隨便他',毀了多少孩子?

下課時,我在活動區又碰到了這個小男孩,他正在把遊戲池中的沙子往地板上倒,媽媽正準備阻止。奶奶卻說,沒事兒,隨便他玩吧,那邊不是有人打掃嗎?瞬間我就明白了是怎麼回事兒。

一般寶寶在剛開始接觸課堂的時候,可能會因為不熟悉規則而到處亂跑,或者想要離開。但幾節課下來,即便是十一個月的寶寶,都能很好的參與。但為什麼有的孩子就永遠不願意"配合"呢?這跟家長"隨便他"的態度密不可分。

給娃立規矩要趁早,一句'隨便他',毀了多少孩子?

熊孩子是怎麼煉成的

《卡爾威特的教育》中寫:一種好的習慣在孩子幼小時很容易形成,但在他們長大後就很難養成。反之,孩子如果在小時候就有很多不良習慣,長大後也難以改掉。

小到公共場合大聲喧譁,大到在公交車上和司機爭執搶方向盤。那些無視別人感受,不遵守規則的熊大人,也是曾經的熊孩子。是不當的教養方式,讓孩子喪失了學習規則的機會。那麼,都有哪些行為,會讓孩子變得"無法無天"呢?

放任:隨便他。二寶同班的小男孩,因為奶奶的溺愛,獲得了極大的"自由",可以不上課,可以把沙子扔出池子。完全感覺不到有什麼事情是必須做的,或者必須不能做的。自然不知道什麼是規則。而有些家長自詡是新時代的開明家長,不加分辨的讓寶寶按照自己的意志做事情,認為孩子能"吃一塹長一智"。事實上在《正面管教》一書中,作者已經向我們指出,孩子是通過父母反饋來了解自己探索的邊界的,這種邊界讓寶寶內心覺得安全,而秩序感和規則是嬰兒的內在需求。

給娃立規矩要趁早,一句'隨便他',毀了多少孩子?

驕縱:他只是個孩子。有的孩子在地鐵裡搶別人手機,有的孩子把酸奶塗的候機室到處都是,而熊家長或許會說:他還是個孩子,別那麼苛刻。但是即便是2歲的孩子,都能夠理解父母設置的簡單規則並且遵守,也是通過這些規則,孩子逐漸成為一個合格的社會成員。如果孩子違反的規則,家長的一句:他是隻是個孩子。實際上是在向孩子展示:你不需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孩子可以不遵守規則。

包辦:沒事兒,有媽媽。閨蜜在朋友圈發了一個兒子跪在香格里拉酒店大堂擦地的視頻,配文說:阿B在我登記的時候,把果凍弄了一地。我讓他對清潔工道歉,並且全部擦乾淨。當時我就感嘆她教子有方,是位有智慧的媽媽。

當孩子違反規則的產生的後果,要儘量讓孩子自己承擔。相反,一些爸媽會因為疼愛孩子,一邊抱怨,一邊幫孩子善後。而一個沒有承擔過後果的孩子,永遠不會學會遵守規則。

給娃立規矩要趁早,一句'隨便他',毀了多少孩子?

怎麼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

在給寶寶確立規則時候,寶爸寶媽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有時候就算你很嚴厲的警告寶寶,他還是不會遵守你定下來的"規矩",就算提前約定,到了餐廳他還是會亂扔餐具,這是可能是我們建立規則的方法出了問題。

1、 規則應簡潔明瞭可執行

一位媽媽馬上要帶著她一歲半的寶寶去參加閨蜜的聚會,出門前她對娃說:寶寶今天你一定要乖哦,讓媽媽好好跟阿姨們聊聊。結果可以想到,寶寶還是會按照自己的方式,用勺子敲打餐盤,把食物扔到地上。因為孩子可聽不懂什麼叫做"乖"。如果我們想讓娃按照我們說的來,第一要讓要求簡單並且適合他的年齡發展。我們沒辦法要求一個學步期的孩子乖乖呆在一個地方看書,對四歲以上的娃還能試試。

給娃立規矩要趁早,一句'隨便他',毀了多少孩子?

2、 向孩子講解行為帶來的後果

對一個四五歲的男孩子說,你不能在公交車上吃雪糕。他可能一方面很難剋制自己對雪糕的興趣;一方面因為逆反心理想要挑戰權威。如果寶爸寶媽能耐心一點,解釋一下這個"規矩"的原因,以及可能會帶來的後果,對孩子來說,就很好接受了

妹妹有一次給外甥解釋了不能在車上吃雪糕的原因,有一次我提議給他買冰激凌的時候,他主動對我說,如果在車上吃冰激凌,就可能會不小心弄到別人身上,這樣他們回家就必須洗衣服了。

"

二寶的音樂運動課上加入了新同學,上課後孩子們都圍著老師坐成一圈,這個小男孩卻不願意配合,跑到門前去開門,如果媽媽抱他回來,他就大哭大鬧滿地打滾,甚至破壞教室裡的教學設施。搞的媽媽尷尬不已,只能連連道歉,中途退課。

給娃立規矩要趁早,一句'隨便他',毀了多少孩子?

下課時,我在活動區又碰到了這個小男孩,他正在把遊戲池中的沙子往地板上倒,媽媽正準備阻止。奶奶卻說,沒事兒,隨便他玩吧,那邊不是有人打掃嗎?瞬間我就明白了是怎麼回事兒。

一般寶寶在剛開始接觸課堂的時候,可能會因為不熟悉規則而到處亂跑,或者想要離開。但幾節課下來,即便是十一個月的寶寶,都能很好的參與。但為什麼有的孩子就永遠不願意"配合"呢?這跟家長"隨便他"的態度密不可分。

給娃立規矩要趁早,一句'隨便他',毀了多少孩子?

熊孩子是怎麼煉成的

《卡爾威特的教育》中寫:一種好的習慣在孩子幼小時很容易形成,但在他們長大後就很難養成。反之,孩子如果在小時候就有很多不良習慣,長大後也難以改掉。

小到公共場合大聲喧譁,大到在公交車上和司機爭執搶方向盤。那些無視別人感受,不遵守規則的熊大人,也是曾經的熊孩子。是不當的教養方式,讓孩子喪失了學習規則的機會。那麼,都有哪些行為,會讓孩子變得"無法無天"呢?

放任:隨便他。二寶同班的小男孩,因為奶奶的溺愛,獲得了極大的"自由",可以不上課,可以把沙子扔出池子。完全感覺不到有什麼事情是必須做的,或者必須不能做的。自然不知道什麼是規則。而有些家長自詡是新時代的開明家長,不加分辨的讓寶寶按照自己的意志做事情,認為孩子能"吃一塹長一智"。事實上在《正面管教》一書中,作者已經向我們指出,孩子是通過父母反饋來了解自己探索的邊界的,這種邊界讓寶寶內心覺得安全,而秩序感和規則是嬰兒的內在需求。

給娃立規矩要趁早,一句'隨便他',毀了多少孩子?

驕縱:他只是個孩子。有的孩子在地鐵裡搶別人手機,有的孩子把酸奶塗的候機室到處都是,而熊家長或許會說:他還是個孩子,別那麼苛刻。但是即便是2歲的孩子,都能夠理解父母設置的簡單規則並且遵守,也是通過這些規則,孩子逐漸成為一個合格的社會成員。如果孩子違反的規則,家長的一句:他是隻是個孩子。實際上是在向孩子展示:你不需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孩子可以不遵守規則。

包辦:沒事兒,有媽媽。閨蜜在朋友圈發了一個兒子跪在香格里拉酒店大堂擦地的視頻,配文說:阿B在我登記的時候,把果凍弄了一地。我讓他對清潔工道歉,並且全部擦乾淨。當時我就感嘆她教子有方,是位有智慧的媽媽。

當孩子違反規則的產生的後果,要儘量讓孩子自己承擔。相反,一些爸媽會因為疼愛孩子,一邊抱怨,一邊幫孩子善後。而一個沒有承擔過後果的孩子,永遠不會學會遵守規則。

給娃立規矩要趁早,一句'隨便他',毀了多少孩子?

怎麼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

在給寶寶確立規則時候,寶爸寶媽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有時候就算你很嚴厲的警告寶寶,他還是不會遵守你定下來的"規矩",就算提前約定,到了餐廳他還是會亂扔餐具,這是可能是我們建立規則的方法出了問題。

1、 規則應簡潔明瞭可執行

一位媽媽馬上要帶著她一歲半的寶寶去參加閨蜜的聚會,出門前她對娃說:寶寶今天你一定要乖哦,讓媽媽好好跟阿姨們聊聊。結果可以想到,寶寶還是會按照自己的方式,用勺子敲打餐盤,把食物扔到地上。因為孩子可聽不懂什麼叫做"乖"。如果我們想讓娃按照我們說的來,第一要讓要求簡單並且適合他的年齡發展。我們沒辦法要求一個學步期的孩子乖乖呆在一個地方看書,對四歲以上的娃還能試試。

給娃立規矩要趁早,一句'隨便他',毀了多少孩子?

2、 向孩子講解行為帶來的後果

對一個四五歲的男孩子說,你不能在公交車上吃雪糕。他可能一方面很難剋制自己對雪糕的興趣;一方面因為逆反心理想要挑戰權威。如果寶爸寶媽能耐心一點,解釋一下這個"規矩"的原因,以及可能會帶來的後果,對孩子來說,就很好接受了

妹妹有一次給外甥解釋了不能在車上吃雪糕的原因,有一次我提議給他買冰激凌的時候,他主動對我說,如果在車上吃冰激凌,就可能會不小心弄到別人身上,這樣他們回家就必須洗衣服了。

給娃立規矩要趁早,一句'隨便他',毀了多少孩子?

3、 溫柔而堅定的執行規則

"溫柔堅定"的原則來自【正面管教】,在給孩子建立規則意識的過程中,肯定會遇到一些娃不願意配合的時候。如:我就是不想在睡前刷牙,我不想吃飯,我要看電視。有些爸媽會在這個時候火冒三丈,但仔細想來,背後的原因並不是孩子不去睡覺,而是對自己權威的挑戰。家長髮火併不會讓孩子記住規則,而會記住權威。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之前的養育方式,看起來很有規矩,但卻會損害孩子的創造性。

正確的做法是:溫柔的告訴孩子他必須遵守規則,並堅定的執行起來,關掉電視讓娃睡覺,抱他到洗手池前刷牙。

"

二寶的音樂運動課上加入了新同學,上課後孩子們都圍著老師坐成一圈,這個小男孩卻不願意配合,跑到門前去開門,如果媽媽抱他回來,他就大哭大鬧滿地打滾,甚至破壞教室裡的教學設施。搞的媽媽尷尬不已,只能連連道歉,中途退課。

給娃立規矩要趁早,一句'隨便他',毀了多少孩子?

下課時,我在活動區又碰到了這個小男孩,他正在把遊戲池中的沙子往地板上倒,媽媽正準備阻止。奶奶卻說,沒事兒,隨便他玩吧,那邊不是有人打掃嗎?瞬間我就明白了是怎麼回事兒。

一般寶寶在剛開始接觸課堂的時候,可能會因為不熟悉規則而到處亂跑,或者想要離開。但幾節課下來,即便是十一個月的寶寶,都能很好的參與。但為什麼有的孩子就永遠不願意"配合"呢?這跟家長"隨便他"的態度密不可分。

給娃立規矩要趁早,一句'隨便他',毀了多少孩子?

熊孩子是怎麼煉成的

《卡爾威特的教育》中寫:一種好的習慣在孩子幼小時很容易形成,但在他們長大後就很難養成。反之,孩子如果在小時候就有很多不良習慣,長大後也難以改掉。

小到公共場合大聲喧譁,大到在公交車上和司機爭執搶方向盤。那些無視別人感受,不遵守規則的熊大人,也是曾經的熊孩子。是不當的教養方式,讓孩子喪失了學習規則的機會。那麼,都有哪些行為,會讓孩子變得"無法無天"呢?

放任:隨便他。二寶同班的小男孩,因為奶奶的溺愛,獲得了極大的"自由",可以不上課,可以把沙子扔出池子。完全感覺不到有什麼事情是必須做的,或者必須不能做的。自然不知道什麼是規則。而有些家長自詡是新時代的開明家長,不加分辨的讓寶寶按照自己的意志做事情,認為孩子能"吃一塹長一智"。事實上在《正面管教》一書中,作者已經向我們指出,孩子是通過父母反饋來了解自己探索的邊界的,這種邊界讓寶寶內心覺得安全,而秩序感和規則是嬰兒的內在需求。

給娃立規矩要趁早,一句'隨便他',毀了多少孩子?

驕縱:他只是個孩子。有的孩子在地鐵裡搶別人手機,有的孩子把酸奶塗的候機室到處都是,而熊家長或許會說:他還是個孩子,別那麼苛刻。但是即便是2歲的孩子,都能夠理解父母設置的簡單規則並且遵守,也是通過這些規則,孩子逐漸成為一個合格的社會成員。如果孩子違反的規則,家長的一句:他是隻是個孩子。實際上是在向孩子展示:你不需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孩子可以不遵守規則。

包辦:沒事兒,有媽媽。閨蜜在朋友圈發了一個兒子跪在香格里拉酒店大堂擦地的視頻,配文說:阿B在我登記的時候,把果凍弄了一地。我讓他對清潔工道歉,並且全部擦乾淨。當時我就感嘆她教子有方,是位有智慧的媽媽。

當孩子違反規則的產生的後果,要儘量讓孩子自己承擔。相反,一些爸媽會因為疼愛孩子,一邊抱怨,一邊幫孩子善後。而一個沒有承擔過後果的孩子,永遠不會學會遵守規則。

給娃立規矩要趁早,一句'隨便他',毀了多少孩子?

怎麼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

在給寶寶確立規則時候,寶爸寶媽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有時候就算你很嚴厲的警告寶寶,他還是不會遵守你定下來的"規矩",就算提前約定,到了餐廳他還是會亂扔餐具,這是可能是我們建立規則的方法出了問題。

1、 規則應簡潔明瞭可執行

一位媽媽馬上要帶著她一歲半的寶寶去參加閨蜜的聚會,出門前她對娃說:寶寶今天你一定要乖哦,讓媽媽好好跟阿姨們聊聊。結果可以想到,寶寶還是會按照自己的方式,用勺子敲打餐盤,把食物扔到地上。因為孩子可聽不懂什麼叫做"乖"。如果我們想讓娃按照我們說的來,第一要讓要求簡單並且適合他的年齡發展。我們沒辦法要求一個學步期的孩子乖乖呆在一個地方看書,對四歲以上的娃還能試試。

給娃立規矩要趁早,一句'隨便他',毀了多少孩子?

2、 向孩子講解行為帶來的後果

對一個四五歲的男孩子說,你不能在公交車上吃雪糕。他可能一方面很難剋制自己對雪糕的興趣;一方面因為逆反心理想要挑戰權威。如果寶爸寶媽能耐心一點,解釋一下這個"規矩"的原因,以及可能會帶來的後果,對孩子來說,就很好接受了

妹妹有一次給外甥解釋了不能在車上吃雪糕的原因,有一次我提議給他買冰激凌的時候,他主動對我說,如果在車上吃冰激凌,就可能會不小心弄到別人身上,這樣他們回家就必須洗衣服了。

給娃立規矩要趁早,一句'隨便他',毀了多少孩子?

3、 溫柔而堅定的執行規則

"溫柔堅定"的原則來自【正面管教】,在給孩子建立規則意識的過程中,肯定會遇到一些娃不願意配合的時候。如:我就是不想在睡前刷牙,我不想吃飯,我要看電視。有些爸媽會在這個時候火冒三丈,但仔細想來,背後的原因並不是孩子不去睡覺,而是對自己權威的挑戰。家長髮火併不會讓孩子記住規則,而會記住權威。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之前的養育方式,看起來很有規矩,但卻會損害孩子的創造性。

正確的做法是:溫柔的告訴孩子他必須遵守規則,並堅定的執行起來,關掉電視讓娃睡覺,抱他到洗手池前刷牙。

給娃立規矩要趁早,一句'隨便他',毀了多少孩子?

4、 遵守規則以身作則

建立孩子的規則意識,並不是為了讓還自己記住生活中固定的幾點"規矩"。而是在心中建立遵守秩序的認同。在6歲之前,孩子處於規則他律階段,也就是說會對成人建立起來的規則,非常認同,並且很難接受例外發生。因此寶爸寶媽在要求寶寶遵守的同時,自己也要儘量給孩子做好榜樣。讓娃知道,規則是適用於所有人的。

枕邊育兒寄語:

兒童教育專家孫瑞雪說,規則可以使孩子擁有心理的力量,使孩子擁有安全感,使孩子有序的和環境及他人相處。而一句"隨便他"的背後,並不是讓孩子自由的發展,而是溺愛和規則教育的缺失。在日常中建立規則意識讓孩子獲得健康有序的生活,在群體中遵守一定秩序,則是獲得尊重,融入群體的前提。

多平臺邀約原創作者,高級育嬰師,一位兒童心理學專業的二胎媽媽,專注孕期、育兒、早教、餵養與護理知識分享!希望這篇文章對您有所幫助!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