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生涯≠能力,很多家長誤區在於不會對孩子的啟蒙'

"

王沾吉: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在家庭教育上引導孩子的能力體系要從娃娃抓起。

最近我看到一篇文章研究美國家庭教育在孩子職業生涯規劃的文獻資料,然後又對比了一些中國家庭教育對於孩子職業生涯規劃的資料,對於我個人來講是比較驚訝的,即便職業生涯規劃提出的非常早,心理學對於此也做了很多研究,提出過很多重要的言論,但我仔細回想了一下我讀過的國學資料,發現實際上對於孩子從小的職業規劃教育已經有了成熟的體系,只是我們很多的父母一個是不重視,一個是不知道如何培養。

"

王沾吉: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在家庭教育上引導孩子的能力體系要從娃娃抓起。

最近我看到一篇文章研究美國家庭教育在孩子職業生涯規劃的文獻資料,然後又對比了一些中國家庭教育對於孩子職業生涯規劃的資料,對於我個人來講是比較驚訝的,即便職業生涯規劃提出的非常早,心理學對於此也做了很多研究,提出過很多重要的言論,但我仔細回想了一下我讀過的國學資料,發現實際上對於孩子從小的職業規劃教育已經有了成熟的體系,只是我們很多的父母一個是不重視,一個是不知道如何培養。

職業≠生涯≠能力,很多家長誤區在於不會對孩子的啟蒙

今天我們就這一問題與大家詳細的探討一下。

先來看一個例子

李某夫婦因為孩子上學問題,和孩子鬧掰,訴說孩子與其冷戰兩個星期想要離家出走,沒辦法找到了心理諮詢師來調節,起因是因為孩子喜歡進行科學研究,而父母因為覺得英語好給孩子報了英語專業,並且孩子一直以來英語成績都非常好,但孩子覺得父母安排了一輩子,好不容易到了大學,想學自己想學的,與父母的期望產生了衝突,引發了矛盾。

這個案例在所有的家庭幾乎都存在這種現象,孩子想要的與父母期望的不一致產生的矛盾糾紛,而很多家長其實都把這種現象當成了必然現象,實則不然。

"

王沾吉: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在家庭教育上引導孩子的能力體系要從娃娃抓起。

最近我看到一篇文章研究美國家庭教育在孩子職業生涯規劃的文獻資料,然後又對比了一些中國家庭教育對於孩子職業生涯規劃的資料,對於我個人來講是比較驚訝的,即便職業生涯規劃提出的非常早,心理學對於此也做了很多研究,提出過很多重要的言論,但我仔細回想了一下我讀過的國學資料,發現實際上對於孩子從小的職業規劃教育已經有了成熟的體系,只是我們很多的父母一個是不重視,一個是不知道如何培養。

職業≠生涯≠能力,很多家長誤區在於不會對孩子的啟蒙

今天我們就這一問題與大家詳細的探討一下。

先來看一個例子

李某夫婦因為孩子上學問題,和孩子鬧掰,訴說孩子與其冷戰兩個星期想要離家出走,沒辦法找到了心理諮詢師來調節,起因是因為孩子喜歡進行科學研究,而父母因為覺得英語好給孩子報了英語專業,並且孩子一直以來英語成績都非常好,但孩子覺得父母安排了一輩子,好不容易到了大學,想學自己想學的,與父母的期望產生了衝突,引發了矛盾。

這個案例在所有的家庭幾乎都存在這種現象,孩子想要的與父母期望的不一致產生的矛盾糾紛,而很多家長其實都把這種現象當成了必然現象,實則不然。

職業≠生涯≠能力,很多家長誤區在於不會對孩子的啟蒙

家長要做孩子的啟蒙者,而不是安排者

在家庭教育這方面一直都在講蒙氏教育,意思是要做孩子思想、生涯規劃的啟蒙老師,在美國教育體系當中,提到幾個很有意思的場景:

第一:帶孩子上班日。顧名思義,母親帶著孩子去上班,並且企業基於張燈結綵的歡迎儀式,旨在增加孩子對於職業的好感度,也滿足孩子對於爸爸媽媽每天忙什麼的好奇心理。

第二:美國小學還會有“Career Day (職業日)”。顧名思義,是美國的小學會邀請一些退休或者在職的某一行業的職業人來到學校與孩子進行分享,並且還有開設模擬職業的課程,供孩子模擬體驗相關職業。

"

王沾吉: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在家庭教育上引導孩子的能力體系要從娃娃抓起。

最近我看到一篇文章研究美國家庭教育在孩子職業生涯規劃的文獻資料,然後又對比了一些中國家庭教育對於孩子職業生涯規劃的資料,對於我個人來講是比較驚訝的,即便職業生涯規劃提出的非常早,心理學對於此也做了很多研究,提出過很多重要的言論,但我仔細回想了一下我讀過的國學資料,發現實際上對於孩子從小的職業規劃教育已經有了成熟的體系,只是我們很多的父母一個是不重視,一個是不知道如何培養。

職業≠生涯≠能力,很多家長誤區在於不會對孩子的啟蒙

今天我們就這一問題與大家詳細的探討一下。

先來看一個例子

李某夫婦因為孩子上學問題,和孩子鬧掰,訴說孩子與其冷戰兩個星期想要離家出走,沒辦法找到了心理諮詢師來調節,起因是因為孩子喜歡進行科學研究,而父母因為覺得英語好給孩子報了英語專業,並且孩子一直以來英語成績都非常好,但孩子覺得父母安排了一輩子,好不容易到了大學,想學自己想學的,與父母的期望產生了衝突,引發了矛盾。

這個案例在所有的家庭幾乎都存在這種現象,孩子想要的與父母期望的不一致產生的矛盾糾紛,而很多家長其實都把這種現象當成了必然現象,實則不然。

職業≠生涯≠能力,很多家長誤區在於不會對孩子的啟蒙

家長要做孩子的啟蒙者,而不是安排者

在家庭教育這方面一直都在講蒙氏教育,意思是要做孩子思想、生涯規劃的啟蒙老師,在美國教育體系當中,提到幾個很有意思的場景:

第一:帶孩子上班日。顧名思義,母親帶著孩子去上班,並且企業基於張燈結綵的歡迎儀式,旨在增加孩子對於職業的好感度,也滿足孩子對於爸爸媽媽每天忙什麼的好奇心理。

第二:美國小學還會有“Career Day (職業日)”。顧名思義,是美國的小學會邀請一些退休或者在職的某一行業的職業人來到學校與孩子進行分享,並且還有開設模擬職業的課程,供孩子模擬體驗相關職業。

職業≠生涯≠能力,很多家長誤區在於不會對孩子的啟蒙

參考網站:https://kids.usa.gov/teens/index.html

但在美國的一些一流大學的言論當中也非常排斥對於孩子教育以職業為導向。並且這種做法在業界也得到很多反對的聲音。

但實際上我們把職業換成能力素質就OK了。

中國的四大名著當中《紅樓夢》開篇對於賈寶玉幼年時擺了一堆東西讓孩子自己去選擇,結果賈寶玉選了胭脂粉,老人怒罵,此子長大後必定風流,甩手走了,結果等賈寶玉長大了果真如老人所料,確實如此。

也就是說,古人對於孩子未來職業的評判方法自有一套體系,並且還很“準”。但沒有去運用,也就是說明古人很不提倡以職業為導向教育孩子。

反過來我們再來談一談什麼是啟蒙教育,其實很多人都是誤解了啟蒙的意思,我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我們對於啟蒙老師的評判標準是什麼?其實很簡單,不是在於老師是數學老師還是語文老師,而是在於激發了孩子的學習興趣。

這樣來理解美國對於孩子職業的教育就不難理解了,其目的本身也在於激發孩子對於職業的興趣,有了興趣就有想要了解的願望,最終便可以有了自己的人生規劃。

對於開篇舉得例子,就說明了這一矛盾現象,那就是孩子的願望與父母的期望不在一個頻道,古話說:“阻人前程若殺人父母。”然後在孩子的視角里,“父母殺了我的父母。”

能力與知識無關

我們在社會上去評價一個人有沒有能力的時候,不會因為其某某學歷而直接判定某個人具有從事職業的能力,所以不管簡歷上面學歷再高,也要有試用期,特別是對於海歸這個群體,之前海歸熱,只要是海歸,回國之後就能找到高工資,但隨著這幾年熱度的下降,海外留學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因為行業普遍發現海歸不一定具備工作的能力,所以就像90年代大學生是香餑餑一樣,現在學歷不是評判的標準了。

"

王沾吉: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在家庭教育上引導孩子的能力體系要從娃娃抓起。

最近我看到一篇文章研究美國家庭教育在孩子職業生涯規劃的文獻資料,然後又對比了一些中國家庭教育對於孩子職業生涯規劃的資料,對於我個人來講是比較驚訝的,即便職業生涯規劃提出的非常早,心理學對於此也做了很多研究,提出過很多重要的言論,但我仔細回想了一下我讀過的國學資料,發現實際上對於孩子從小的職業規劃教育已經有了成熟的體系,只是我們很多的父母一個是不重視,一個是不知道如何培養。

職業≠生涯≠能力,很多家長誤區在於不會對孩子的啟蒙

今天我們就這一問題與大家詳細的探討一下。

先來看一個例子

李某夫婦因為孩子上學問題,和孩子鬧掰,訴說孩子與其冷戰兩個星期想要離家出走,沒辦法找到了心理諮詢師來調節,起因是因為孩子喜歡進行科學研究,而父母因為覺得英語好給孩子報了英語專業,並且孩子一直以來英語成績都非常好,但孩子覺得父母安排了一輩子,好不容易到了大學,想學自己想學的,與父母的期望產生了衝突,引發了矛盾。

這個案例在所有的家庭幾乎都存在這種現象,孩子想要的與父母期望的不一致產生的矛盾糾紛,而很多家長其實都把這種現象當成了必然現象,實則不然。

職業≠生涯≠能力,很多家長誤區在於不會對孩子的啟蒙

家長要做孩子的啟蒙者,而不是安排者

在家庭教育這方面一直都在講蒙氏教育,意思是要做孩子思想、生涯規劃的啟蒙老師,在美國教育體系當中,提到幾個很有意思的場景:

第一:帶孩子上班日。顧名思義,母親帶著孩子去上班,並且企業基於張燈結綵的歡迎儀式,旨在增加孩子對於職業的好感度,也滿足孩子對於爸爸媽媽每天忙什麼的好奇心理。

第二:美國小學還會有“Career Day (職業日)”。顧名思義,是美國的小學會邀請一些退休或者在職的某一行業的職業人來到學校與孩子進行分享,並且還有開設模擬職業的課程,供孩子模擬體驗相關職業。

職業≠生涯≠能力,很多家長誤區在於不會對孩子的啟蒙

參考網站:https://kids.usa.gov/teens/index.html

但在美國的一些一流大學的言論當中也非常排斥對於孩子教育以職業為導向。並且這種做法在業界也得到很多反對的聲音。

但實際上我們把職業換成能力素質就OK了。

中國的四大名著當中《紅樓夢》開篇對於賈寶玉幼年時擺了一堆東西讓孩子自己去選擇,結果賈寶玉選了胭脂粉,老人怒罵,此子長大後必定風流,甩手走了,結果等賈寶玉長大了果真如老人所料,確實如此。

也就是說,古人對於孩子未來職業的評判方法自有一套體系,並且還很“準”。但沒有去運用,也就是說明古人很不提倡以職業為導向教育孩子。

反過來我們再來談一談什麼是啟蒙教育,其實很多人都是誤解了啟蒙的意思,我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我們對於啟蒙老師的評判標準是什麼?其實很簡單,不是在於老師是數學老師還是語文老師,而是在於激發了孩子的學習興趣。

這樣來理解美國對於孩子職業的教育就不難理解了,其目的本身也在於激發孩子對於職業的興趣,有了興趣就有想要了解的願望,最終便可以有了自己的人生規劃。

對於開篇舉得例子,就說明了這一矛盾現象,那就是孩子的願望與父母的期望不在一個頻道,古話說:“阻人前程若殺人父母。”然後在孩子的視角里,“父母殺了我的父母。”

能力與知識無關

我們在社會上去評價一個人有沒有能力的時候,不會因為其某某學歷而直接判定某個人具有從事職業的能力,所以不管簡歷上面學歷再高,也要有試用期,特別是對於海歸這個群體,之前海歸熱,只要是海歸,回國之後就能找到高工資,但隨著這幾年熱度的下降,海外留學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因為行業普遍發現海歸不一定具備工作的能力,所以就像90年代大學生是香餑餑一樣,現在學歷不是評判的標準了。

職業≠生涯≠能力,很多家長誤區在於不會對孩子的啟蒙

所以家長一定要明白,對於孩子的啟蒙指的是能力的啟蒙,其實歸根結底,父母是害怕孩子沒有能力適應社會環境,並不是孩子必須要上什麼大學,學什麼專業,所以在最後的調節當中,孩子也退步了,父母也退步了,最後和解。

孩子能力的啟蒙如何做?

只要我們認清啟蒙這件事情,是為了激發孩子對於某種能力的興趣,所以只要激發孩子某種能力,比如說社交能力、學習能力、適應能力,就可以放心孩子自己選專業了,再加上適當的引導,就不會有問題。

第一:分清能力體系,知曉適應社會的能力種類。

關於能力的文獻網上有很多,在這裡不做過多贅述,因為摘過來也只不是複製粘貼,家長朋友們可以自行去百度查詢。我這裡摘出一個能力來做著重介紹“模仿能力”,什麼叫模仿能力,除開官方介紹之外,模仿能力實際上來源於一句古話:“熟而精,精而巧,巧而變。”就是什麼意思呢,一開始我們不懂,需要模仿去做,做著做著熟練了就會精通,精通了就會自己摸索出很多竅門,有了竅門就是一個新興的行業了,就是變成了三百六十行某一行裡的狀元。那麼包括現在社會上的一大部分的職業人都不具備模仿能力,這也是大學生失業啃老族的原因所在。而這種能力實際上要從娃娃開始抓起,並且一些教育機構已經在做嘗試,並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為了防止錯誤的引導,這裡就不用教育機構的例子,這裡我拿運動健身舉例子,就模仿能力來講,不會引導孩子模仿能力的是這樣做的,每天督促或者陪練孩子跑步,短時間有效果,隨著孩子成長,由於內在動力並沒有激發逐漸厭煩,就像著名的鋼琴家剛剛在訪談時說過,我這輩子最痛恨的就是彈鋼琴;會引導孩子模仿能力的家長不會一開始就教孩子如何做,而是家長做示範,讓孩子學,讓孩子主動去模仿,每一種運動方式技巧,都會做示範或者視頻示範,讓孩子自己摸索中產生樂趣,在模仿過程中出現不規範的地方,家長進行正確的引導。

第二:能力的啟蒙要離開職業傾向

因為目前對於職業和能力的分類並沒有明確的分界線,特別有些大學的課程是職業生涯能力指導課程,把職業、生涯、能力混為一談,這實際上是非常不合適做法,因為誤導了學生職業=生涯=能力。現在的社會已經不是當初鐵飯碗的時代了,所以職業不能等同於生涯,更不能等同於能力,而鐵飯碗時代,也只不過是社會發展階段所促成的結果,而不是定律。

所以在引導的時候,我還是拿運動舉例,如果給孩子樹立某一個運動員或者明星為偶像,對於孩子來講,那是大錯特錯,這樣相當於讓孩子直接活在了別人的世界裡,對於孩子的一生都是相當被動的,但可以用過去的聖賢,比如說毛澤東和讀書學習、周恩來和交際能力等等作為偶像,這樣對於孩子而言可以達到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效果。

"

王沾吉: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在家庭教育上引導孩子的能力體系要從娃娃抓起。

最近我看到一篇文章研究美國家庭教育在孩子職業生涯規劃的文獻資料,然後又對比了一些中國家庭教育對於孩子職業生涯規劃的資料,對於我個人來講是比較驚訝的,即便職業生涯規劃提出的非常早,心理學對於此也做了很多研究,提出過很多重要的言論,但我仔細回想了一下我讀過的國學資料,發現實際上對於孩子從小的職業規劃教育已經有了成熟的體系,只是我們很多的父母一個是不重視,一個是不知道如何培養。

職業≠生涯≠能力,很多家長誤區在於不會對孩子的啟蒙

今天我們就這一問題與大家詳細的探討一下。

先來看一個例子

李某夫婦因為孩子上學問題,和孩子鬧掰,訴說孩子與其冷戰兩個星期想要離家出走,沒辦法找到了心理諮詢師來調節,起因是因為孩子喜歡進行科學研究,而父母因為覺得英語好給孩子報了英語專業,並且孩子一直以來英語成績都非常好,但孩子覺得父母安排了一輩子,好不容易到了大學,想學自己想學的,與父母的期望產生了衝突,引發了矛盾。

這個案例在所有的家庭幾乎都存在這種現象,孩子想要的與父母期望的不一致產生的矛盾糾紛,而很多家長其實都把這種現象當成了必然現象,實則不然。

職業≠生涯≠能力,很多家長誤區在於不會對孩子的啟蒙

家長要做孩子的啟蒙者,而不是安排者

在家庭教育這方面一直都在講蒙氏教育,意思是要做孩子思想、生涯規劃的啟蒙老師,在美國教育體系當中,提到幾個很有意思的場景:

第一:帶孩子上班日。顧名思義,母親帶著孩子去上班,並且企業基於張燈結綵的歡迎儀式,旨在增加孩子對於職業的好感度,也滿足孩子對於爸爸媽媽每天忙什麼的好奇心理。

第二:美國小學還會有“Career Day (職業日)”。顧名思義,是美國的小學會邀請一些退休或者在職的某一行業的職業人來到學校與孩子進行分享,並且還有開設模擬職業的課程,供孩子模擬體驗相關職業。

職業≠生涯≠能力,很多家長誤區在於不會對孩子的啟蒙

參考網站:https://kids.usa.gov/teens/index.html

但在美國的一些一流大學的言論當中也非常排斥對於孩子教育以職業為導向。並且這種做法在業界也得到很多反對的聲音。

但實際上我們把職業換成能力素質就OK了。

中國的四大名著當中《紅樓夢》開篇對於賈寶玉幼年時擺了一堆東西讓孩子自己去選擇,結果賈寶玉選了胭脂粉,老人怒罵,此子長大後必定風流,甩手走了,結果等賈寶玉長大了果真如老人所料,確實如此。

也就是說,古人對於孩子未來職業的評判方法自有一套體系,並且還很“準”。但沒有去運用,也就是說明古人很不提倡以職業為導向教育孩子。

反過來我們再來談一談什麼是啟蒙教育,其實很多人都是誤解了啟蒙的意思,我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我們對於啟蒙老師的評判標準是什麼?其實很簡單,不是在於老師是數學老師還是語文老師,而是在於激發了孩子的學習興趣。

這樣來理解美國對於孩子職業的教育就不難理解了,其目的本身也在於激發孩子對於職業的興趣,有了興趣就有想要了解的願望,最終便可以有了自己的人生規劃。

對於開篇舉得例子,就說明了這一矛盾現象,那就是孩子的願望與父母的期望不在一個頻道,古話說:“阻人前程若殺人父母。”然後在孩子的視角里,“父母殺了我的父母。”

能力與知識無關

我們在社會上去評價一個人有沒有能力的時候,不會因為其某某學歷而直接判定某個人具有從事職業的能力,所以不管簡歷上面學歷再高,也要有試用期,特別是對於海歸這個群體,之前海歸熱,只要是海歸,回國之後就能找到高工資,但隨著這幾年熱度的下降,海外留學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因為行業普遍發現海歸不一定具備工作的能力,所以就像90年代大學生是香餑餑一樣,現在學歷不是評判的標準了。

職業≠生涯≠能力,很多家長誤區在於不會對孩子的啟蒙

所以家長一定要明白,對於孩子的啟蒙指的是能力的啟蒙,其實歸根結底,父母是害怕孩子沒有能力適應社會環境,並不是孩子必須要上什麼大學,學什麼專業,所以在最後的調節當中,孩子也退步了,父母也退步了,最後和解。

孩子能力的啟蒙如何做?

只要我們認清啟蒙這件事情,是為了激發孩子對於某種能力的興趣,所以只要激發孩子某種能力,比如說社交能力、學習能力、適應能力,就可以放心孩子自己選專業了,再加上適當的引導,就不會有問題。

第一:分清能力體系,知曉適應社會的能力種類。

關於能力的文獻網上有很多,在這裡不做過多贅述,因為摘過來也只不是複製粘貼,家長朋友們可以自行去百度查詢。我這裡摘出一個能力來做著重介紹“模仿能力”,什麼叫模仿能力,除開官方介紹之外,模仿能力實際上來源於一句古話:“熟而精,精而巧,巧而變。”就是什麼意思呢,一開始我們不懂,需要模仿去做,做著做著熟練了就會精通,精通了就會自己摸索出很多竅門,有了竅門就是一個新興的行業了,就是變成了三百六十行某一行裡的狀元。那麼包括現在社會上的一大部分的職業人都不具備模仿能力,這也是大學生失業啃老族的原因所在。而這種能力實際上要從娃娃開始抓起,並且一些教育機構已經在做嘗試,並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為了防止錯誤的引導,這裡就不用教育機構的例子,這裡我拿運動健身舉例子,就模仿能力來講,不會引導孩子模仿能力的是這樣做的,每天督促或者陪練孩子跑步,短時間有效果,隨著孩子成長,由於內在動力並沒有激發逐漸厭煩,就像著名的鋼琴家剛剛在訪談時說過,我這輩子最痛恨的就是彈鋼琴;會引導孩子模仿能力的家長不會一開始就教孩子如何做,而是家長做示範,讓孩子學,讓孩子主動去模仿,每一種運動方式技巧,都會做示範或者視頻示範,讓孩子自己摸索中產生樂趣,在模仿過程中出現不規範的地方,家長進行正確的引導。

第二:能力的啟蒙要離開職業傾向

因為目前對於職業和能力的分類並沒有明確的分界線,特別有些大學的課程是職業生涯能力指導課程,把職業、生涯、能力混為一談,這實際上是非常不合適做法,因為誤導了學生職業=生涯=能力。現在的社會已經不是當初鐵飯碗的時代了,所以職業不能等同於生涯,更不能等同於能力,而鐵飯碗時代,也只不過是社會發展階段所促成的結果,而不是定律。

所以在引導的時候,我還是拿運動舉例,如果給孩子樹立某一個運動員或者明星為偶像,對於孩子來講,那是大錯特錯,這樣相當於讓孩子直接活在了別人的世界裡,對於孩子的一生都是相當被動的,但可以用過去的聖賢,比如說毛澤東和讀書學習、周恩來和交際能力等等作為偶像,這樣對於孩子而言可以達到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效果。

職業≠生涯≠能力,很多家長誤區在於不會對孩子的啟蒙

因為孩子沒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如果和某一球星形成偶像模仿聯繫,那麼當這個球星打架鬥毆、酗酒出軌,對於孩子而言,就會認為理所應當,那樣後悔都來不及,所以在與孩子談論某項能力有什麼好處的時候,千萬不要以當下的明星舉例,要以歷史文獻為例子,這樣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孩子想要去了解,也要經過自己對歷史文獻資料的認真研讀,這樣而言開發孩子的眼界都是有好處的。

第三:能力的啟蒙不要侷限於某一項類別

這個是什麼意思呢?我還是拿運動舉例,通過各種運動動作的模仿,讓孩子在模仿上有了一個比較深刻的認知,實際上也是感統訓練的一部分內容,那麼在學習上一樣如此,孩子可以模仿運動的動作,那麼可以讓孩子朗讀,給孩子聽一遍少量的朗讀,讓孩子像模仿運動動作一樣去模仿朗讀,你會發現孩子很快就會進入狀態,再轉變到其他的領域一樣如此,能力是不分領域限制,多領域同樣能力的啟蒙引導,當孩子具備了模仿的能力,你根本就不需要擔心孩子未來是否能夠在社會上生存。

第四:能力的啟蒙要有紅線禁令

為什麼我用紅線禁令這麼嚴肅的詞語來描述,因為孩子的模仿能力強,在其三觀並沒有形成的時候,很容易去做一些出格的事情,就比如談戀愛,在早戀期間,即便沒有可以去引導模仿的孩子,在荷爾蒙的驅動力下,也會去做一些模仿的事情,這個時候,家長樣對孩子進行命令禁止,讓孩子知曉什麼該模仿,什麼不該模仿,等孩子三觀形成,具有了自控能力,自然知曉該如何運用自己的能力,這樣的孩子與同齡人相比就會遠遠超出適應社會的能力。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