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成都鄉村小學如何成為了“網紅”學校|IP打造

博物館 手工藝 語文 農村 社群思維 2017-04-18

即使導航告訴我目標就在前方,穿過這一條狹窄的鄉間小路,我仍然不太願意相信這裡會有一個讓我們往返100公里來專程拜訪的特色學校,直到我突然看到一個牌子——成都市萬春小學一個成都鄉村小學如何成為了“網紅”學校|IP打造

學校大門

進入學校,眼前的景象還是讓我稍微有點驚訝,原來成都市郊區也有這樣一所條件可以說非常普通的學校。

一個成都鄉村小學如何成為了“網紅”學校|IP打造

學校就一棟教學樓一個操場一個博物館組成

這麼想的一個學校,竟然用寶貴的空間修建了一個博物館(沒錯,這是學校除開教學樓的第二個建築)

一個成都鄉村小學如何成為了“網紅”學校|IP打造

教學樓胖的剪紙博物館

我們就是因為這個遠處的剪紙博物館莫名而來。之前我就聽說萬春小學不僅把剪紙這門中華傳統文化做成了每個年級的必修課、設計了自己的剪紙校本課程,還建立了剪紙博物館、開發了剪紙的衍生產品。

一個成都鄉村小學如何成為了“網紅”學校|IP打造

博物館內剪紙作品

一個成都鄉村小學如何成為了“網紅”學校|IP打造

小學生擔任博物館導覽員

一個成都鄉村小學如何成為了“網紅”學校|IP打造

剪紙博物館裡面的剪紙課

博物館參觀的流程是由學生為我們講解,原本掛在牆上的剪紙作品,通過小朋友生動的講解,形成了一個介質連接了觀看者和冰冷的作品,讓作品活了起來。男生女生不同的剪紙風格,傳統和現代剪紙的對比都讓我們歎為觀止。

在和萬春小學老師交流的過程中,她們告訴我們,作為一個條件並不好的鄉村小學,起初的萬春小學並不起眼也不受關注。當校長以“做有根的中國人”為宗旨,將中國傳統文化剪紙在學校發揚廣大的時候,神奇就逐漸發生了。特別是剪紙博物館建立以後,萬春小學就逐漸成為了“網紅”學校,來參觀交流學校的團隊一組組絡繹不絕。

剪紙成為了一個重要的IP和核心的媒介。學校通過剪紙博物館這個載體,讓很多人第一次認識了萬春小學,也給萬春小學帶來了很多優質的資源和機會。學生通過剪紙表達了自己,建立了自信(老師一再表示,和市區的孩子不一樣,這裡孩子展現自己的機會並不多,所以很珍惜和我們交流互動的機會)。更重要的是剪紙作為載體,混入了多學科的知識,讓孩子在親自動手參與中學習更多的知識。比如剪紙中融入了數學、語文、歷史等學科的知識,又起到了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價值。學校甚至也將剪紙和品德教育課程進行了融合,將學生的剪紙作品製作成為品德徽章,給到小朋友品德方面的激勵。

萬春小學通過不斷在剪紙這個點上做的疊加,逐漸做出了自己的特色,讓萬春小學的學生走向了更多人,也讓更多人瞭解到了萬春小學。

【啟示:不管是對於學校講也好,商業地產講也好,甚至對於公司來講也好,萬春小學的發展思路是值得借鑑的。在初始資源沒有任何優勢的情況下,找準差異化的小入口(這種入口需要符合主流價值,但又已不在熱點聚光燈下),以入口為特色IP為載體加以打造,跨界混合演變成不同的內容進行分發,疊加IP價值】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