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19位建築師好友今天聊起貝聿銘

獨家|19位建築師好友今天聊起貝聿銘獨家|19位建築師好友今天聊起貝聿銘

北京時間5月17日凌晨

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先生走了

享年102歲

從今早開始,朋友圈就刷屏了!

19位《安邸AD》的好友、建築界的傑出人士

紛紛向我們發來紀念感言

貝先生您聽到嗎?

這些來自中國建築界的深深敬意!

願您一路走好,天堂安息!

01

獨家|19位建築師好友今天聊起貝聿銘

張永和

非常建築事務所創始合夥人

我跟貝先生很熟,他是我父親的朋友,我們兩家都很熟,所以我受他的影響是很直接的。貝先生對現代建築的推動和發展貢獻特別大,主要有兩點:首先他對現代藝術特別熱愛,不是有很多建築師能夠把美術裡面的現代精髓融入其建築設計中,他是其中一位!包括大家最熟悉的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東館等;另一方面,貝先生對現代建築普及有很大貢獻,他帶著團隊蓋起一大批高層辦公樓,儘管在創意上不是最有特色的,但是在設計細節、質量上是很講究的。我看過貝先生的不少建築,有一個很想去看,因為它開門兒的時間實在太少。那就是在日本的美秀美術館,要穿過山洞,再過一個橋……貝先生當時的想法是從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來著,所以我很想去親身感受一下。

獨家|19位建築師好友今天聊起貝聿銘

© Dennis Brack/Black Star

獨家|19位建築師好友今天聊起貝聿銘

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東館由貝聿銘設計,並於1978年6月正式開放,為迎合特殊的場地條件,貝聿銘及其團隊研究了多種方案,以上手繪草圖展現了他們在設計中的思考和方案的演變。但他並不常手繪,他總說手繪太慢,跟不上自己活躍的思維。

02

獨家|19位建築師好友今天聊起貝聿銘

馬巖鬆

MAD建築事務所創始人

很多人認為貝聿銘具有中國傳統文化中謙和優雅的人文特質,但我覺得這可能是人的性格。在他最重要的中早期作品中,不論是東館還是盧浮宮都可以感受到反傳統的、堅定的力量。他屬於典型的西方現代主義建築師,做出這些作品不循規蹈矩,其實是需要很大勇氣的。他在後期作品中開始嘗試與各種地方文化的結合,包括中國的。但是我覺得他的香山飯店、北京的中國銀行等作品都非常清晰地帶著一個外國建築師的眼光,有很多表面符號化的東西,我其實並不覺得這是成功的做法。他晚期成功的美秀美術館甚至超越了一些古典建築,演繹出與自然環境對話的意境,這是很了不起的。他帶給我們更重要的啟發是一名建築師應該對整個世界、更大的文化和不同的文化有所關注、判斷和執行力。我覺得這種討論可能能給中國的年輕建築師很多啟發。

獨家|19位建築師好友今天聊起貝聿銘獨家|19位建築師好友今天聊起貝聿銘

建造於1996年的美秀美術館體現了設計師的創新。不論是細節的設計,還是傾斜的玻璃幕牆組成的空間框架,其構思都非常新穎。美秀美術館隱藏在自然山中,只有在爬過一個坡度平緩兩旁的樹木蔥蘢的坡路、穿過隧道、穿越橋之後才能發現它。貝聿銘將中國故事中的“桃花源”獻給了美秀美術館的創始人Mihoko Koyama女士。

03

獨家|19位建築師好友今天聊起貝聿銘

Lyndon Neri郭錫恩

Rossana Hu胡如珊

如恩設計研究室創始人

貝聿銘很多建築我們都非常喜歡,但位於美國康奈爾大學西北角的Herbert F. Johnson藝術博物館是我們最喜歡的。這棟建築擁有極強的結構性,但同時也沒有損失掉建築的功能性,是貝聿銘職業生涯中第二個非常重要的博物館項目。他帶著亞洲人的敏感、詩意,找到自己演繹現代建築的語言,從美國到歐洲,再到中國……為現代主義建築做出巨大貢獻!

獨家|19位建築師好友今天聊起貝聿銘

Herbert F. Johnson藝術博物館

04

獨家|19位建築師好友今天聊起貝聿銘

柳亦春

大舍建築設計事務所聯合創始人

我讀建築學就是因為貝聿銘,所以他對我的影響可以說非常大了。貝聿銘一直被稱作現代主義建築之父,他一生理論不多,卻以豐富的建築實踐講述了現代主義的可能,惡女他在建築設計中的幾何構成更是堪稱一絕。我最喜歡貝聿銘1990年在日本神苑給小山美秀子設計的一座60米高的鐘塔,據說這座塔的設計是受到日本三味絃樂器撥子造型的影響。

05

獨家|19位建築師好友今天聊起貝聿銘

莊子玉

RSAA莊子玉工作室主理人

從建築師角度來說,貝先生在推動建築行業發展上居功至偉,有很多革新與創舉。他的作品多是基於結構創新,以及原生的基於類型學或結構形式的建築空間形態的重新塑造和推進。另一方面,作為華裔建築師他對在當代建築領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融合也是至今無人可比。而貝先生對超大型項目的控制力和落地的完成度也令人驚歎。我到訪過貝先生的很多建築作品,但最想去卻還沒有去過的恰恰是美秀美術館。這個項目令我感受到除去建築師身份之外的普通人與建築的連通與感動,而它所蘊含的東方性與當代性之間的關係,對我作為建築師目前的項目實踐也有很大的啟發。

獨家|19位建築師好友今天聊起貝聿銘

巴黎盧浮宮玻璃金字塔

06

獨家|19位建築師好友今天聊起貝聿銘

董灝

Crossboundaries建築事務所創始合夥人

貝老作為現代主義大師之一,起到了對於世界現代建築從開山鼻祖到今天的一個重要傳承、實踐和驗證!他對我的影響從學生時代就開始。他能將東方的美學非常好的融入在現代主義手法中,也是第一位載入世界建築史的華裔建築師。我非常喜歡貝老在盧浮宮前設計的金字塔。簡潔的幾何體、金字塔倒三角、玻璃結合體與傳統建築之間的強烈的對比與呼應等等,這些元素無論在美學還是觀念認知上,或是對於人類在傳統建築的改造上,都起到了開天闢地的作用。

獨家|19位建築師好友今天聊起貝聿銘

沒想到貝老也是個追星愛豆。據說,貝老的每天佩戴這個眼鏡是跟柯布西耶同款。因此每天佩戴,以此方式來追隨大師。

07

獨家|19位建築師好友今天聊起貝聿銘

蔣瓊耳

「上下」品牌總負責人

因為我父親設計了上海博物館,上博館開館以後,貝先生和他太太就想請建築師陪他們一起參觀一下,我就和我爸爸一起陪著。非常儒雅的一對夫妻,一邊看,一邊提了很多的問題,謙虛、平易近人、充滿好奇心,胸懷和知識面都很寬廣,令我非常欽佩!你的心有多大,天地有多大,通過那次直接接觸,你才知道為什麼他可以做出這樣偉大的建築。

08

獨家|19位建築師好友今天聊起貝聿銘

趙揚

趙揚工作室創始人

翻出三年前的朋友圈,看到當時重訪蘇博的一段體悟,“十年前來蘇博,使勁挑貝先生的‘陳詞濫調’;今天過來,卻頗為之動容。雖然還是為那個空空的大院子惋惜,大部分空間卻是溫柔坦蕩,老少咸宜……”貝老微笑著對路易·康的兒子說:“我不如康。”他說這話的時候,康已經去世多年。建築系的學生如果到了大三還張口閉口貝聿銘大概會被同學鄙視,因為他太大眾化了,你不需要學建築才知道貝聿銘,相反,有很多人是通過貝聿銘才知道建築的,比如我。21年前一個週日下午,我要回學校去填高考志願,剛要邁出家門,就被我爸叫住,“回來回來,看電視在演啥子”,那是楊瀾對貝聿銘的採訪。那時候不像現在,一個電視節目要是錯過了就真的錯過了。節目裡的貝老站在盧浮宮前接受採訪,平和的表情裡掩藏不住一絲激動,說“I’m proud.”就這樣點燃了一個窮小子的建築夢。

獨家|19位建築師好友今天聊起貝聿銘

09

獨家|19位建築師好友今天聊起貝聿銘

Andrea Destefanis

Kokaistudios合夥創始人及首席建築師

儘管貝聿銘一直被譽為現代主義大師,但他亦提倡根據當下語境做設計而不是盲從所謂的“潮流趨勢”。他的作品總是在時間、空間和設計意圖中逡巡,最終找到其中的完美平衡。他從改造中創新,在當代語境下延續歷史文化的神髓,且豪不憚於留下自己的印記,深深根植於他的每一個作品中。他架設在東方與西方、傳統與創新之間的紐帶精神也一直深刻地影響著我們。我14歲那年和家人一同參觀了盧浮宮,那時金字塔的全新入口剛剛開放,是年少的我與當代建築大師作品的邂逅。時至今日,我仍然記得穿過拿破崙中庭,進入通透的玻璃結構之後拾級而下旋轉樓梯的感覺,那是我終生難忘的旅程。

獨家|19位建築師好友今天聊起貝聿銘獨家|19位建築師好友今天聊起貝聿銘獨家|19位建築師好友今天聊起貝聿銘

Grand Louvre Modernization,1983-1993 ©PCF&P

貝聿銘直言盧浮宮金字塔無疑是他職業生涯中最艱難的一個項目。作為非法國籍建築師,設計之初他花費四個月研究巴黎和盧浮宮的歷史,但仍然因金字塔與身後古典建築的強烈對比而遭到法國內外的謾罵無數。當時的法國媒體笑稱這座金字塔是“迪士尼建築”,更有環境組織稱其應該被搬到沙漠中去。但歷史終向人們證明了這座建築存在的意義。

10

獨家|19位建築師好友今天聊起貝聿銘

馬科元

素建築聯合創始人

貝聿銘對於世界建築行業的貢獻在於把現代主義的實驗推向了全面商業化、全球化和大眾化,使得現代主義成為主流貢獻重要力量。於中國建築界的影響來說,他是第一位獲得西方學術界、商界和大眾認可的華裔建築師。他的文人建築功底同時又推動了中國文人建築的實踐。是學跨中西、不斷嘗試並實踐的重要華人建築師,承上啟下,於中國建築界貢獻極大。

11

獨家|19位建築師好友今天聊起貝聿銘

張迪

WAA(未覺建築設計事務所)創始人

我覺得貝先生對建築行業最大的貢獻就在於,他讓所有人都瞭解到做建築是一輩子的職業。他直到90多歲的時候都還在從事著這份職業,而他職業生涯的每一個階段也都展現了新的思考,並將這個思考付諸實踐。在這樣一個人人都可能會輕言放棄的時代裡,他卻初心不改。我非常想去看由他設計的多哈博物館。儘管他每一個時代的作品非常具有代表性,但在職業生涯的後期,我相信這件作品將會是他對於建築學思考的一個完整體現。

獨家|19位建築師好友今天聊起貝聿銘

卡塔爾多哈伊斯蘭藝術博物館是貝聿銘91歲時的建築作品。他坦言自己並不瞭解伊斯蘭文化和宗教,並因此花費幾個月時間在中東尋找靈感。這棟看似線條簡單的建築體現出伊斯蘭建築的本質和精華。剝離掉多餘裝飾的建築,僅在熾烈的陽光下展現出光影的變化,莊重又有力量。

12

獨家|19位建築師好友今天聊起貝聿銘

王暉

建築師

貝聿銘的建築作品所表現出來的雕塑感和紀念性、光線和空間的交融以及光線對體量的刻畫,都對我有非常大的影響和觸動。他在處理建築設計與地域文化之間的關係上,有非常大的思考貢獻。學生時代就一直想去他設計的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東館,希望有機會。

13

獨家|19位建築師好友今天聊起貝聿銘

阮昊

零壹城市建築事務所創始人

我去看過很多貝老的建築但都不是刻意去看的,是在波士頓、巴黎、柏林、香港等這些我曾經生活和遊歷過的城市中,他的建築就在那裡。當你不必帶著一種“設計師”的狀態邂逅這些建築時,才會理解這些建築對於高密度的城市的意義。它是一種純淨的迴歸,一抹讓人忘卻喧囂的靜謐。甚至一個生活在城市中的普通人都可以用最簡單質樸的語言和筆觸去勾勒它的作品,這才是建築該有的力量。

14

獨家|19位建築師好友今天聊起貝聿銘

徐千禾

匯一建築主持建築師

貝先生的建築作品並沒有簡單的平行於現代建築的發展浪潮,而是始終保持著極深的對空間和生活的理解。很明顯這來自於他身後的中國儒家文化。我曾經在他創立的事務所工作過一段時間,記憶最深的片段是他站在繁忙的街道旁揮手叫出租車,臉上掛著微微的笑容。即便是面對事務所的繁忙和各種突發狀況,他依然能不疾不徐地去面對。他的很多作品我都喜歡,但1952年他為自己設計的住宅,和1946年他在哈佛設計學院的畢業設計作品都沒能有幸親眼一見。他在這兩件現代主義作品中植入了無以名狀的中式空間經驗,特別是自宅中生活的“間”和外牆之間的類似遊廊的空間。他將中國的人文精神和底蘊融入進了現代主義建築之中,讓中國文化沒有缺席這場建築盛筵。

獨家|19位建築師好友今天聊起貝聿銘

貝聿銘為自己設計的住宅

15

獨家|19位建築師好友今天聊起貝聿銘

孫大勇

槃達建築事務所創始人

我覺得貝老的建築為現代建築注入了具有東方特質的人文性一面。現代主義冰冷和無差別的特點在貝老那一代建築師中開始有了反思和改變,獨特的中國文化基因是貝老與同時代其他建築師最大的不同之處,我上大學的時候曾經去蘇州獅子林參觀,也曾假想幼年的貝聿銘在這石洞中游戲穿梭的場景,我覺得藝術大師的靈感都離不開他們的童年。十年前在德國工作的時候,我去參觀了貝老剛落成不久的德國曆史博物館新館,典型的貝式三角形佈局洋溢著現代主義風格。展館內的歷史陳述由昏暗逐漸走向明朗,讓我驚呼貝老的設計之妙。與裡伯斯金的再現式提醒、埃森曼的抽象式的內觀相比,貝老的建築更加包容和充滿希望,給人一種心靈的慰藉。或許這也是當初柏林市長力排眾議,欽點貝老設計的初衷吧!

獨家|19位建築師好友今天聊起貝聿銘

德國曆史博物館新館 ,2003

16

獨家|19位建築師好友今天聊起貝聿銘

胡倩

磯崎新+胡倩工作室中國負責人

巴黎盧浮宮金字塔是貝聿銘以其獨特的個人背景,加上對歐洲文化的理解,並運用其最標誌性的抽象幾何學和當時最具時代性的玻璃建造工藝打造的現代主義建築。這棟玻璃金字塔是很多人對現代主義建築的第一認知,這無疑是貝老對世界的最大貢獻。作為長壽建築師,他能長期保持著國際高水準作品的問世和先驅地位,著實令人敬仰和鼓舞。我非常喜歡他的蘇州博物館項目。和他其他項目相比,這也許並非是最精美的,卻是集中國歷史、當地人文及物理環境、政治、技術和造價考慮等在內的特優解。特別當自己有了在中國參與設計建設的經驗後,更深知實現此類建築的不易及貝老高超的能力。

獨家|19位建築師好友今天聊起貝聿銘

蘇州博物館 2006

17

獨家|19位建築師好友今天聊起貝聿銘

袁烽

上海創盟國際創始人

貝先生不僅是中國建築史也是在世界建築史上具有特殊位置的建築師。作為華裔建築師能在全球建築舞臺上取得這樣的成就,目前為止也是無人能及的。他能將中國文化的精神和全球化、現代主義的理念做到平衡、消化和再創作,並能通過他的作品清晰地展示給世人。他的設計不僅展現出很深的學院派功底,更重要的是他能把物像的幾何上升到抽象的層面。這種具有精神性的幾何空間平衡了物像與抽象,從幾何通過光影再到重力的感覺,背後體現了一種沉浸的、具有多場景體驗的、身心一體的參與性的空間。他的“幾何”可以“大”到一目瞭然,也有“小”到光影和材料的細膩變化。同時,他作品中包含很強的紀念性和理性成分,但同時又具有不確定性,能讓人有身心一體的體驗感。我曾多次到訪他的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東館和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這兩件設計作品,每次都會深受啟發。

獨家|19位建築師好友今天聊起貝聿銘獨家|19位建築師好友今天聊起貝聿銘

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1963 圖片來自東海大學

18

獨家|19位建築師好友今天聊起貝聿銘

張西

EXH印西訶建築事務所聯合創始人

貝聿銘是這一百年來,中國建築從傳統走向當代過程中的旗幟人物。我當初上建築學院讀的第一本書就是貝聿銘傳,他可以說是我建築學思考的啟蒙者。從業這麼多年來我一直想體驗一場貝聿銘博物館之旅,如果能在旅途中把他各個時期的作品串聯起來,或許就能夠深刻體會到這些建築背後的思考與創新。

19

獨家|19位建築師好友今天聊起貝聿銘

俞挺

Wutopia Lab創始人

貝聿銘毫無疑問是載入建築歷史史冊的。但關於他的“晚期現代主義大師”、“現代主義最後一個大師”的標籤,我認為是不確切的。現代主義的建築思想尚未結束,只是現代主義建築早期形成的風格發生了變化。貝聿銘用純粹的幾何形狀組合成令人印象深刻的空間,這些創作值得載入建築史冊。再他的設計項目中,我最喜歡的是美國國家大氣層研究中心和東館。而他更為廣知的作品盧浮宮金字塔遊客太多,影響對建築崇高性的判斷。

獨家|19位建築師好友今天聊起貝聿銘獨家|19位建築師好友今天聊起貝聿銘

美國國家大氣層研究中心

獨家預告

用一本書攝影紀念冊追憶貝老

早在1997年初,貝老找到中國藝術家高波,邀請他為其拍攝一本告別建築生涯的畫冊,作為將在盧浮宮舉行的80壽誕上回饋全球重要賓客的紀念禮物。因此,高波在15天內前往6個國家拍攝了貝聿銘的建築代表作品,又通過設計、編輯的方式,最終集合成了——《貝氏實本》(I.M.PEI Essences)紀念畫冊。

獨家|19位建築師好友今天聊起貝聿銘

在這本限量僅500本的精美手工線裝的紀念冊中,高波以攝影作品和貝氏金句互為對照,從藝術和建築角度呈現出貝聿銘的東方美學、視覺構景、信仰意念以及他的故土情結。形成了一場精彩的紙面對談。將貝聿銘先生近50年建築生涯進行了一次精彩的記錄與回望。

獨家|19位建築師好友今天聊起貝聿銘

展覽現場。

“《貝氏實本》| 1998年高波受託為貝聿銘完成的一本書”專題展覽今日在北京開幕,通過展出《貝氏實本》手工線裝善本、黑白建築攝影原作、圖書設計手稿、貝聿銘設計手稿等方式來追憶這位“現代主義建築大師”的建築生涯。

獨家|19位建築師好友今天聊起貝聿銘

高波拍攝的盧浮宮玻璃金字塔。

獨家|19位建築師好友今天聊起貝聿銘

策劃/《安邸AD》編輯部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獨家|19位建築師好友今天聊起貝聿銘獨家|19位建築師好友今天聊起貝聿銘獨家|19位建築師好友今天聊起貝聿銘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