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現代的考驗:存量時代已到來,質量提升是出路

瞬息萬變的市場表明,北京現代的好運在各種因素的折騰下,已經所剩無幾了。

之前,北京現代是憑藉較高的性價比起家的。比同類合資品牌稍低的價格,比自主品牌較好的產品質量,讓北京現代前十幾年走的順風順水。銷量不斷上漲,產能不斷擴張,工廠不斷建設。

現在,北京現代面臨產品質量投訴增多、途勝車主維權、銷量無太大起色、產能嚴重過剩以及產業整頓等問題。北京現代市場地位也較為尷尬,夾在自主品牌和合資品牌之間,無論是價格,產品競爭力,還是品牌影響力,都是不太出挑。


北京現代的考驗:存量時代已到來,質量提升是出路


這幾年,受到非市場因素影響,很多消費者對韓系車的觀感大不如前,對北京現代的銷量造成了一定影響。且隨著自主品牌不斷向上,正向研發實力增強,市場認可度和認購度的提高,與合資品牌之間的產品力差距不斷縮小,再加上價格和配置優勢,均對北京現代造成了極大的衝擊。

為了搏一條出路,北京現代走上了以價換量的日子。北京現代1月銷量回暖,也與此有關。然而這不是長久之計,如果北京現代不能成功完成向上的轉型,或許未來,將被自主品牌超越,五大工廠的產能利用率必將進一步降低。

對於現代集團對於中國市場的規劃和佈局,北京現代的未來產品發佈時間等問題,筆者諮詢了北京現代市場部相關人員。截至發稿前,未得到回覆。

銷量回暖靠以價換量

合資品牌中,走以價換量路線的不少,但在產品定價上多還講究體面,最多就是在終端優惠上想點折。像北京現代一樣,直接推出6萬以下車型,自降身份搶奪末端市場,僅是少數。

前段時間,有消息稱豐田有意將廉價車型引入中國,價格或低於6萬元。豐田立馬否認了這一說法,解釋這是為保護商標保護,並不是拓展廉價車市場。目前合資品牌低端車型的售價基本上守住了6萬的門檻,6萬以下車型主要是自主品牌的戰場。


北京現代的考驗:存量時代已到來,質量提升是出路


圖片來自汽車之家

北京現代在2010年就突破了6萬的底線,瑞納指導價僅為4.99-7.39萬。除了鈴木,很難找到第二家合資品牌旗下車型,可與瑞納價格相匹配。

除了瑞納外,北京現代目前在售的18款車型中,只有4款車型售價超過20萬,其餘價格多在15萬以下。中國汽車市場15萬以下區間,是購車主力人群集中地,同時也是合資品牌和自主品牌火力交纏最為激烈的場所。

車型雖然,市場競爭力卻不強。北京現代月銷量能破萬的僅寥寥四五款車型,多數還在千輛徘徊。北京現代產品銷量呈現兩頭少,中間多的格局,可見其無底線的價格下探之路並不成功。以瑞納為首的低端車型月均銷量不過千輛,勝達等高端車型銷量更是不濟。處在中間層的領動、ix35和菲斯塔是銷量主力,月均銷量破萬。

一位深知北京現代產品佈局的知情人士告訴筆者,別看北京現代產品眾多,卻存在新老車型同堂銷售的情況。一般情況下,車企更新換代後,會停售老款車型。北京現代的這波操作,在整個車圈中極為少見。有媒體調侃,領動、蘭特、悅動、朗動是四世同堂銷售。


北京現代的考驗:存量時代已到來,質量提升是出路


上述知情人士認為,北京現代本意是好的,老款車型降價銷售,新款車型按現價出售,能給消費者提供更多的選擇。但是大部分消費者並不吃這一套,認為北京現代的做法讓人膈應,有投機取巧之嫌。

北京現代的溢價能力和保值率,也是不招消費者待見的原因之一。北京現代產品不僅定價低,終端優惠力度也不小。以熱銷車型領動為例,最高優惠價格達3萬,售價不到10萬的悅納最高優惠達2萬。另外,北京現代推出了“廠家直購,購置稅減半”的活動,新車也在優惠之列。價格不夠堅挺,產品的溢價能力和保值率都容易受損。

如此大的優惠,北京現代今年1月銷量回暖實在意料之中,但這不是長久之計。

北京現代如今與經銷商關係的維持,是靠向他們提供業內有競爭力的銷售補貼。現代汽車CEO李源熙(Lee Won-Hee)在開放日活動對媒體透露,短期能提振銷量,但會對公司的整體收益造成影響。

現代集團已經將目光轉向在華推出更多較高質量及合適定位的汽車,以期減少經銷商庫存,

逐步降低銷售補貼及銷售終端的折扣力度。

銷量下滑導致的惡性循環

自2017年起,受多重因素影響,北京現代退出了年銷量百萬俱樂部。2017年-2018年這兩年,北京現代年銷量約80萬輛。相對於165萬輛的年總產能,工廠產能利用率還未過半。

北京現代現有五大工廠,北京順義有三座整車生產工廠、三座發動機生產工廠,和一座技術中心,整車年生產能力為105萬輛。北京現代還在河北滄州工廠和重慶工廠項目,兩座新工廠全部投產後,北京現代年現在年產能突破165萬輛。


北京現代的考驗:存量時代已到來,質量提升是出路


實際上,在2012年銷量破百萬後,北京現代銷量增速就開始放緩甚至停滯。2012年-2016年五年時間內,北京現代銷量一直沒能突破120萬輛。年銷量剛破百萬時,北京現代產能還處於緊張的狀態,又加上對市場發展態勢的盲目自信,便馬不停蹄地加建新工廠以滿足市場需求。

進入2017年後,北京現代受非市場因素影響,在華低位變得尷尬,銷量更是暴跌。2018年又遇到整體經濟放緩,北京現代銷量與2017年基本持平。沒有起色的銷量,導致北京現代工廠產能嚴重過剩。有媒體報道,北京現代重慶工廠年產能利用率還不到30%。

工廠產能利用率低導致北京現代各項成本加劇,虧損嚴重。有媒體曝出,北京現代鼓勵員工離職或前往外地工廠。

對此,北京現代的迴應是,人員內部流動主要為優化工廠人員配置,提升外埠工廠員工熟練程度,提高生產品質和生產效率。不存在大規模強制裁員情況。

無風不起浪,還有多位員工曾向媒體確認離職的消息。一位資深汽車媒體人分析道,在北京工廠的部分員工,應該不太願意背井離鄉,前往河北滄州和重慶工廠上班,離職是必然的選擇。

車企生存的根基是銷量,銷量的下滑將導致一系列不良結果,產能過剩、生產線調整、裁員或離職等等,都是廠家無奈的選擇。


北京現代的考驗:存量時代已到來,質量提升是出路


現代集團總部似乎也意識到此問題,正試圖通過戰略調整改變北京現代產能過剩現狀。李源熙在開放日活動對媒體透露,現代汽車集團提供了多個可行性方案,包括削減北京現代的閒置產能,考慮調整中國工廠的人事架構,降低向經銷商端提供的補貼,向東南亞及南美市場出口北京現代製造的汽車等。

據瞭解,北京現代一工廠或許是最先被調整的工廠之一,在五個工廠中一工廠生產線更老舊,2022年還面臨合約到期的問題。這也從側面證實,北京工廠前段時間沸沸揚揚的裁員實為內部調整。

現階段,提高質量是根本

業內人士認為,北京現代在中國市場地位不上不下,處境尷尬。與此同時,自主品牌的崛起,其市場競爭力的不斷提升,逐步蠶食北京現代的市場份額北。這讓北京現代的處境更加危險,地位不保。

另外,中國消費者消費觀念趨於理性,賣方市場正在向買方市場轉變。像北京現代推出的“四世同堂”車型,瞭解內情的消費者或許已難以接受。


北京現代的考驗:存量時代已到來,質量提升是出路


在產品質量方面,北京現代最近的表現也令人失望。北京現代產品質量投訴不斷,使其口碑形象不斷,銷量受損。如筆者在上文提到的途勝機油門增多問題,由於北京現代召回失敗後,激起了途勝車主更大的怒火和不滿。據瞭解,40萬途勝車主正在通過各種渠道,投訴北京現代。這對北京現代來說,不僅口碑受損,還會失去大量車主的忠誠度。

經過這部分車主的“努力”,北京現代今年1月投訴量在多個質量檢測平臺高居前五名。其中,熱銷車型途勝和領動是被投訴的主角,其中全新途勝因發動機率不足、油耗高、噪音大等問題位居多家投訴平臺榜首。

對於途勝車主的投訴,北京現代不應按普通投訴處理。全新途勝的投訴背後牽涉的是召回失敗的40萬車主,如果北京現代以冷漠待之,或許將失去最忠實的一批客戶。如果北京現代無法提供有效的發動機ECU升級程序,那麼這部分車主在選擇置換車型時,勢必將拋棄北京現代,甚至還會告知親朋好友原因。口口相傳,這對北京現代的打擊是致命的。

產品質量問題是亟需解決的問題,不過為了長期持續發展,北京現代必須加快轉型調整的步伐。

雖然北京現代在2016年就推出了“NEW計劃”,提出未來將全線運用EV、HEV、PHEV以及氫燃料技術。根據計劃,北京現代將在2020年前推出9款新能源產品。但就目前市場發展的進度來看,北京現代的產品計劃並不佔先發優勢,只是隨波逐流而已。要想脫穎而出,北京現代必須加強產品競爭力,但這塊並不是它的強項。

按照規劃,北京現代今明兩年都將投放數款車型。今年有8款產品將上市,包括三款“D+S”(D級車和SUV)全新戰略車型、兩款轎車改款車型,以及三款新能源車型。具體到上市產品,有第四代勝達、全新一代索納塔、全新一代ix25、領動PHEV等多款熱銷車型。

北京現代加大產品投放力度的目的很簡單,“重回年銷量百萬俱樂部”。


北京現代的考驗:存量時代已到來,質量提升是出路


對於北京現代想重回巔峰的雄心,資深汽車分析師管學軍認為這已經不是現階段的根本問題,降低價格甩賣不是真本事,重要的是要有質量上的提升。他表示,現在中國汽車行業已經由增量市場變為存量市場。“所以現在最重要的,是企業和經銷商要保持一種健康狀態,銷量是不是100萬輛不重要。”

管老師表示,企業要和經銷商保持健康狀態得做到三點:工廠要掙錢,經銷商要掙錢,消費者手上的車要保值。

要做到這三點並不容易,就目前來看,北京現代沒一點做到。北京現代工廠產能利用率低,經營出現虧損;產品質量問題頻發,降價優惠活動多,保值率與日系車相差甚大;至於經銷商這一塊,有媒體曝出,北京現代有部分經銷商因為虧損,發不出工資。

不過,我們應看到,北京現代正在積極調整中。第一財經報道,現代集團已經著力在華推出“較高質量及合適定位”的汽車,減少經銷商庫存,逐步降低銷售補貼及銷售終端的折扣力度。現代集團的措施是基於北京現代的長遠發展考量。

須得指出,北京現代要做到保持健康狀態,比吉利等民營企業要難。一位不願具名的行業人士分析道,由於國企和民營企業在管理和經營方面有著本質的區別,國企聘請的職業經理人,出於業績、保值增值以及名聲地位等考量,為了完成銷量任務步伐較為急促,招數頻出。這也導致國企內部矛盾和問題頗多,與經銷商之間的關係較為複雜。


北京現代的考驗:存量時代已到來,質量提升是出路


而民營企業一把手又是最終決策者,著眼未來,更加在乎企業健康長遠發展,沒有銷量任務和業績收入等硬性要求。所以,民營企業更容易和經銷商保持一種健康狀態。

北京現代中方企業是國企北汽集團,銷售任務和業績壓力大,在制定市場政策時較為激進。與之相比的吉利旗下的沃爾沃品牌壓力就較小,銷售步伐較為穩健。當銷售結果未能達到預期時,公司人事調整就成了一種手段。北京現代股東無論是中方還是外方,人事調整都極為頻繁,過去7年內換了六任總經理。

結語:中國車市已從增量市場轉變為存量市場,到了真正拼產品力的時候。相對日系德系品牌,作為韓系車的北京現代,是最先感知到市場競爭壓力的。

對於北京現代來說,現在重回年銷量百萬俱樂部不是最重要的事,關鍵是改善現在的不健康狀態,轉變工廠虧損、改善經銷商現狀以及提高產品保值率。而要做到這點,並不是加大產品投放力度就能解決的。

本文為財經網汽車頻道(極速俠)原創文章,如轉載請標註來源及作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