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少年,家長應怎樣對待?

4 個回答
情感节日culture
2019-05-20

這是一個一直困擾著許多家庭的難題。很多的父母甚至會擔心和害怕孩子青春期的到來,害怕孩子青春期的叛逆。

那麼我們首先來分析一下,青春期孩子叛逆的行為有哪些:

1、開始用言行來頂撞父母,每當父母跟他說話的時候,孩子就會開始忤逆反駁

2、把自己關在房間裡,不出來,也不願意與父母交流

3、每次在家裡,當父母與他交流時,習慣性的塞上耳塞

4、當與父母發生爭執時,恐嚇威脅甚至離家出走

5、喜歡與一些看似混混的朋友玩,甚至還學會了抽菸

6、出現早戀現象

等等這些情況,經常會被成年人視為叛逆的青少年,他們沒有遵循父母的意願來行事,甚至故意做出違背父母意願的事情。

相信很多的父母在孩子進入青春期的時候,經常會接到科任老師的投訴電話,“XX 的爸爸、媽媽嗎?我是XX 的老師,今天XX同學 作業又沒做,上課還經常開小差,影響其他同學!”“XX的爸爸/媽媽嗎?我是XX 的老師,今天XX同學試卷發下來了,成績退步的厲害,上課經常打瞌睡,我想問下XX同學平時在家表現怎麼樣”等等,這時候,父母會覺得羞恥甚至憤怒,似乎想馬上去到學校把孩子訓斥一頓,時間久了,當父母再接到這樣的老師的投訴電話時,他們就會說:“老師,我們也管不了他啊,他不聽我們的話,平時我們上班很晚才回家,老師,請你對他嚴一點。”

那麼,父母為什麼會管不了自己的孩子?孩子為什麼不聽自己父母的話呢?父母平時與孩子是怎麼交流的?以及他們只關注的是什麼?這裡有一些父母與孩子交流的語言:

1、孩子放學回來,今天考試考得怎麼樣?

2、今天的作業做完了嗎?

3、今天老師給我打電話,說你成績退不了

4、我今天給你買了數學,地理的測試題,你今晚先做一套

5、又在玩手機,看電視,趕緊去寫作業

6、你們班上XX 又考了個全班第一

7、週末兩天我幫你報了補習班,我到時送你過去補課

......

父母與孩子的相處過程中,和孩子的溝通話題就是:父母總是拿自己的孩子和別的孩子進行比較,孩子會被激怒,他拼命地想要證明自己,他完全沒有辦法接受父母對他的負面評價。這個也是造成他和父母之間的最大的溝通障礙。這一種方式只會更加惡化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並沒有強化孩子的學習動機。

蘭海老師曾說過:典型的中國式家庭,在他們的成長當中,父母們過度關注他們的學習,而忽略了他們的心裡需求以及他們的表達能力提高的需求,所以到了青春期,這些問題都集中的凸顯出來,父母完全接受不了,但是在接受不了的背後,反應的是在成長當中爸爸媽媽們只關注於他們的學習成績,而沒有關心到他們作為人的最基本的需求。

那麼面對青春期的孩子,父母們應該怎麼做呢?首先我們需要知道,我們的角色是父母,而不是老師,所以我們和孩子的溝通應該是多於學習,其次在青春期的孩子,都渴望和外面的世界進行連接,我們是否能夠給孩子提供一個與社會接觸的機會,來實現自己的能力呢?那麼第三,在青春期的過程當中,爸爸的角色特別重要,爸爸如果能夠更好地和孩子建立一種單獨的溝通,實際上是起到了一個榜樣的作用。最後青春期的孩子有非常強烈的交往動機和成就動機,那麼爸爸媽媽需要幫助他們擁有實現自己價值的能力和機會,讓他們成為一個真正從內心進行自我認可的人。這一切恰恰是我們所有的父母和教育者應該幫助孩子們具備的。

唯课堂
2019-05-09

一、 保持成年人的優勢——更多的理性

小X的爸爸在他近40歲的時候,才有了小X。因此,平時對她很是寵愛。小X從小是奶奶帶大的,奶奶對她幾乎是言聽計從。從小X媽媽的表述中,我聽到了小X的奶奶就算在做飯,聽到了小X想要吃什麼東西時,也會立馬停下手裡的活兒出去給她買。疼愛程度,由此可見一斑。小X從小脾氣不好, 經常會在家裡大吼大叫,沉迷遊戲,漸漸地連她的父親也無法忍受她。小X有時還會抱怨父母不愛她,對她不夠好,突出表現在不能每天接送她。小X媽媽在講起這些事情中,言談中很是無奈、無措,當她提到小X在家與爸爸因為生氣互扔玻璃杯時,語氣中甚至還有痛恨。她甚至直言不諱地說偶爾想要遠離這個孩子,懷疑自己的孩子有精神病,有時恨不得殺了她。她問我:“這個小孩還有救嗎?”我笑了笑肯定地望著她:“我不覺得她有精神病,也不覺得她沒救了。”我舉了以往很多例子,也向她陳述了這個小孩在學校的表現,她似乎有些被我打動,漸漸相信我說的話。臨走前,她懇求我找時間跟她的孩子談談,因為這個孩子只聽老師的。望著她漸漸遠去的背影,我搖了搖頭,知識水平不等於家庭教育素養。當父母在孩子面前失去了理性,自然會輕而易舉地失去了家庭教育的陣地,孩子也會與之漸行漸遠。

二、 家庭教育中講原則,對孩子關注、關心但追求控制孩子。處理問題時“抓大放小”,切忌動輒得咎!
青春期的少年,家長應怎樣對待?青春期的少年,家長應怎樣對待?

三、 尊重、傾聽與理解 七年級第一學期我們學到一篇名為《表哥駕到》的文章,文中的主人公是一對錶兄弟,一個溫文爾雅,一個善良體貼,各有各的優點。他們的母親是一對親姐妹,在教育自己的孩子的時候則不約而同地採用了讚美別人的孩子貶低自己的孩子的方式來達到自己的教育目的。殊不知,她們的這種教育方式卻大大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造成了孩子某種程度的自卑,在孩子的心理上留下了難以磨滅的灰色痕跡。這篇文章就像個導火索,引發了一片不平之聲,他們似乎都從表哥和“我”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對於自己家長這種教育方式深感受傷。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特點與特長,有自己的優點與缺點。用比較的方式激勵孩子上進,往往會讓這些敏感的青春期少年感到受傷,懷疑父母的愛,甚至失去自信心。作為父母,對於孩子,應是愛與幫助。

四、 成為孩子的榜樣 孩子在房間裡做作業,父母長輩在外面肆無忌憚地大聲開著電視機看電視、打遊戲或是平時在孩子面前也是手機不離手。當家長會結束後,我被一些媽媽包圍起來,抱怨著家裡爸爸平時在家裡不注意自己的學習對孩子造成的不好影響,我才知道,這一次關於“父母要成為孩子榜樣”的交代不是無足輕重的。有些媽媽面露輕鬆,說拿到尚方寶劍,終於可以爸爸們平時不注意的行為理直氣壯地教育教育。回想一次家訪,那家的家長一邊跟我說話偶爾還回頭看看電視機里正在播放的內容,我深深覺得: 就算不能成為孩子積極上進的偶像,也不能拖孩子的後腿啊!

五、 注重情感表達 去年的感恩節,我給班級的學生布置了個任務:尋找契機對父母或其他家人說聲“謝謝”,並擁抱他們一下,觀察下他們的反應,再在班會課上說說自己的感受。對於這項作業,有學生按照要求完成,也有學生提前告訴了家長這是老師佈置的作業,個別學生沒做。家長們的反應則可以分為3類:無明顯反應;意外;不以為然的反應。事後我與學生們總結:習以為常地是那些平時就經常擁抱,表達感謝的人;意外的是很少這樣做的人;不以為然的則是那些懷疑孩子有企圖的家長。似乎,我們越長大越吝嗇表達愛。親密,是表達愛的重要方式。如果人生的每個階段,我們與父母之間都能順暢地表達愛與親密,那麼與父母之間、與孩子之間的摩擦是不是會少很多?

六、 學習理論,瞭解青春期孩子的身心特點。 青春期階段的男生女生無論是心理還是生理都發生著重大變化。作為父母,對這些變化要充分了解,才能幫助孩子儘快適應並且過渡,獲得孩子更多的信任與依賴。
青春期的少年,家長應怎樣對待?

左养右学育儿
2019-08-18

青春期的孩子往往標誌就是背叛,不服管,這一時期家長要多操心了,教育應該得當,把孩子往正軌上引導才行,那麼面臨青春期的孩子,家長該怎樣教育比較好呢?

一、引導孩子多做一些有意義的工作,防止養成不良嗜好。

青春期的孩子經常會仿照,許多孩子去河濱游水,他也會去;許多孩子拿著ipad等平板電腦玩,他也會要電腦玩;有的孩子吸菸,他也會學著吸菸了。這些工作都有很大的負面影響,因而要及時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特別是假日,一定要保證孩子安全,不要接近河濱、水庫等地方。而且要注意儘量遠離電子產品,多讓孩子去看書,增加常識儲藏。

二、家長要注意尊重孩子。

面臨處於青春期的孩子,家長注意要對等的和他溝通,不要一副居高臨下的姿態,應該放下做爸爸媽媽的架子,多傾聽孩子的心聲,儘可能瞭解孩子真正的需求,凡事多和孩子商議,不要以“愛”的名義強行給予,例如,不要給孩子報名太多的培訓班、輔導班等,應該注意和孩子商議好,不然給孩子過多壓力會讓孩子很難受。

三、儘量和孩子樹立友誼。

家長在面臨青春期的孩子時,要注意儘量和孩子樹立友誼,讓家長能走進孩子心理。現在經常呈現這樣的狀況,孩子說話,家長聽不懂,就無法和孩子溝通了,容易導致孩子胡作非為。儘管代溝比較顯著,可是家長要注意儘量減少代溝的不好影響,以同輩的思維多關懷孩子。

四、對青少年多從側面教育。

青春期的孩子往往會呈現許多問題的,家長應該注意多從旁邊面進行教育,比方如吸菸問題,家長不要直接和孩子正面衝突,直接制止孩子反而會遭到孩子頂嘴的。家長能夠裝著不經意在孩子面前聊聊,說某某朋友由於長時間吸菸得了肺癌等,知道這些不良的結果,孩子就知道吸菸的不對了。

五、不要揭穿青少年的短處。

青春期的孩子往往自尊心很強的,家長要特別注意說話幹事不要揭穿青少年的短處,特別是在公共場合和外人面前,應該注意維護青少年的隱私和矮處。能夠委婉的說一下,比方孩子邏輯思維能力不強,理科常識欠好,那麼能夠從文科上多鼓舞孩子,提高孩子自信心。

六、教育孩子不要盛氣凌人。

現在許多家庭教育,對青春期的孩子來說很有壓力,比方爸爸對孩子的逃學、玩電腦遊戲等行為十分憤慨,常常面臨孩子一副盛氣凌人的氣勢,乃至想打孩子,這樣會導致矛盾激化的,孩子正處於背叛時期,不能太強勢的逼他,應該多和孩子談心,用心靈和孩子攀談才更有用。

每日影讯
2019-08-18

你知道你或她的孩子是一個青少年(半成人)

給你以前從未有過問題的態度。

拒絕做你要求的事。

同意這樣做,然後有意識地“忘記”

否認他們曾經同意過任何事情。

說“你不明白!”每天至少兩次。

在他/她的呼吸下侮辱你。

嘲笑你的臉。

不發短信然後發誓他們從來沒有得到過消息。

猛擊門,尖叫,咆哮,經常哭泣。

住在一起並不是很有趣。

專家告訴青少年的父母,“不要親自接受他們的言行。”建議,現實嗎?沒那麼多。我們要一個擁抱。他們想要分手。儘量不要親自接受。

那麼,我們有什麼選擇呢? A:繼續戰鬥讓他們改變。 B:改變自己,給青少年空間變得更加人性化。提示:理智的回答是B.

青春期的少年,家長應怎樣對待?

以下是從今天開始改善父母與青少年的10種方法:

1.記住你是父母。

您的工作是讓您的孩子成為一名獨立的,功能齊全的成年人。作為一個有遠見,富有同情心的導師比成為你青少年的朋友更重要。無論如何,他們不需要你的友誼。他們需要的是你的道德領導力。

2.在變革的風中保持冷靜。

當你壓力太大而無法思考時,什麼都解決了。如果你不能理性地迴應你的孩子所做的事情,請休息一下,直到可以。

3.少說話,多聽。

就像我們完全成熟的人類一樣,青少年希望得到尊重。始終是一個“安全”和可供您的孩子與之交談的人。這並不意味著你必須接受或同意一切,但讓你的青少年公開談話(不打斷),讓他們有機會聽到他們自己的想法大聲播放。它還為解決問題的優勢和侷限提供了一個窗口。你可以用它來幫助他們。

4.尊重邊界。

對於父母來說,給予青少年越來越多的隱私和自主權往往是一個挑戰。但是為了培養良好的判斷力,他們需要很多機會犯錯誤並從中吸取教訓。鼓勵他們學習。

他們總是在看。

您希望您的孩子值得信賴,負責任,誠實,有韌性並且善良。確保你在自己的生活中模擬這些價值觀。當你在它的時候,談談你走路時的走路。

青春期的少年,家長應怎樣對待?

6.明確你的期望。

當孩子們瞭解你的核心價值觀時,已經購買了家庭規則,並意識到打破它們的後果,他們更有可能在網上和關閉時做出更健康的選擇。沒有保證,但你的聲音將在混合中。

7.抓住你的孩子做正確的事。

青少年在自信心中掙扎。當他們沒有傾倒自己時,他們的同伴可能會為他們做這件事。不要把你的聲音添加到消極的合唱中。積極尋找孩子正在做的事情。你的讚美表明你注意的不僅僅是他們的缺點。它還會增加他們的能力感。

8.要真實。

父親/母親並不總是最瞭解。承認自己的困惑和錯誤。在適當的時候道歉。向你的孩子展示他們就像他們一樣,你也是“正在進行中的工作。”這就是我們任何人都可以期待自己和他人......進步,而不是完美。

9.安排定期不插電時間以享受成為一個家庭。

廚師。吃。步行。自行車。碗。隨你。重點是:在沒有屏幕的情況下一起放鬆是一種帶來持久益處的禮物。

10.減輕!

幽默是一種很好的減壓器。請記住,沒有人永遠留在青少年(或一個人的父母)!

你學到了什麼智慧幫助你成為青少年的父母?

青春期的少年,家長應怎樣對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