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農村吃飯為啥叫喝湯?這習俗已有600多年曆史
河南農村吃飯為啥叫喝湯?這習俗已有600多年曆史
河南農村吃飯為啥叫喝湯?這習俗已有600多年曆史
河南農村吃飯為啥叫喝湯?這習俗已有600多年曆史
河南農村吃飯為啥叫喝湯?這習俗已有600多年曆史
河南農村吃飯為啥叫喝湯?這習俗已有600多年曆史
河南農村吃飯為啥叫喝湯?這習俗已有600多年曆史
河南農村吃飯為啥叫喝湯?這習俗已有600多年曆史
河南農村吃飯為啥叫喝湯?這習俗已有600多年曆史
河南農村吃飯為啥叫喝湯?這習俗已有600多年曆史
河南農村吃飯為啥叫喝湯?這習俗已有600多年曆史
河南農村吃飯為啥叫喝湯?這習俗已有600多年曆史
農家記憶
1/11 週末回了趟河南老家,正趕上母親軋麵條做晚飯。做好的這碗湯麵裡面有豆腐絲、青菜,滴幾滴小磨香油,味道真香。老家晚飯叫喝湯,以“喝湯”代替“晚飯”,來源於一段民間傳說。
2/11 據傳明朝永樂二年,南陽唐定王朱桱為徵繳糧食強令百姓把一日三餐改為一日兩餐。有位石匠夜晚回家後挖些野菜熬湯充飢。不料被朱桱發現,石匠辯解說沒有做飯,只是煮一點野菜湯,石匠倖免一死。人們都紛紛仿效,傍晚見面時都互致問候,問“喝湯了沒有?”這種習俗保持至今。
3/11 農村現在做麵條,除了手擀麵外,多了一樣小型壓麵條機,這樣省事。忙可以趁著閒的時候軋麵條,放在冰箱裡能夠保鮮兩天。因為家裡人口多,家裡這臺軋麵條機算是稍微大點的,電動的、省勁,是母親託人從城裡花300元買回來的。為了節省空間,麵條機放在牆角處。
4/11 家裡的這個鋁盆用了十多年了,裡的面有一碗,大概一斤左右,加上二兩水,用手拌勻實了,才好軋。這面活的不像包餃子和手擀麵那樣成圓團,倒是像面普穗一樣。
5/11 母親手裡洗的青菜,也是自己家院裡種的,沒有上化肥,綠色健康。
6/11 活好的面一般初步軋成寬條狀的麵餅後,兩層疊加在機器上軋五六遍,這樣麵條吃著勁道。
7/11 軋的過程中,根據面的乾溼程度,還得用乾麵往上面稍微撒點,以防麵條水分多了下鍋裡不好吃。不過麵條鋪裡的麵條,人家一般軋兩三遍就上刀切了。
8/11 麵條已經軋好了,由麵粉變成了細細的麵條。這一排子麵條夠四口人喝湯麵條兩頓了。
9/11 母親說,這兩天地裡有點活,有些忙,多軋點能吃兩頓。
10/11 母親做湯麵條,一般勾些粉芡,這樣做出來的麵條黏糊,吃著口感好。
11/11 河南農村晚飯叫喝湯,一般會將中午的剩菜兌鍋裡下面條,這樣不但有味而且還不浪費。
2017-08-26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