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裂縫可塞人,卻不能證明是危樓
住宅裂縫可塞人,卻不能證明是危樓
住宅裂縫可塞人,卻不能證明是危樓
住宅裂縫可塞人,卻不能證明是危樓
住宅裂縫可塞人,卻不能證明是危樓
住宅裂縫可塞人,卻不能證明是危樓
住宅裂縫可塞人,卻不能證明是危樓
住宅裂縫可塞人,卻不能證明是危樓
住宅裂縫可塞人,卻不能證明是危樓
住宅裂縫可塞人,卻不能證明是危樓
住宅裂縫可塞人,卻不能證明是危樓
住宅裂縫可塞人,卻不能證明是危樓
住宅裂縫可塞人,卻不能證明是危樓
住宅裂縫可塞人,卻不能證明是危樓
住宅裂縫可塞人,卻不能證明是危樓
住宅裂縫可塞人,卻不能證明是危樓
住宅裂縫可塞人,卻不能證明是危樓
住宅裂縫可塞人,卻不能證明是危樓
住宅裂縫可塞人,卻不能證明是危樓
乙圖
1/18 當下,能夠在城市有一套住房,是很多年輕人的夢想。但安徽蕪湖奇瑞新里程觀瀾苑9號樓的業主們,雖然有了房,卻陷入無限煩惱當中。
2/18 入住不到三年的房子,樓體就發生了整體傾斜,很多住戶家的牆壁出現了貫穿性裂縫,門框被擠壓變形導致關不上門,兩個單元之間的錐形裂縫已經能夠容納一個成年人的身軀,半夜經常能聽到裂縫裡傳來的巨大聲響。
3/18 開發商最近一段時間,用鐵皮從樓頂到樓下,將不斷擴大的裂縫遮蓋起來。
4/18 ​業主將鐵皮扒開,一個巨大的縫隙顯露出來。
5/18 站在樓頂,一眼看下去,縫隙黑洞洞的,深不見底……
6/18 一位業主用捲尺量了一下,樓頂兩個單元之間的縫隙距離已經擴大到30釐米。
7/18 但一樓樓底,兩個單元之間的縫隙只有15釐米。
8/18 2013年年底,9號樓正式交房,陸續有業主裝修入住。2014年開始,他們開始發現家中牆體開裂,多次找到物業上門維修,最頻繁的一家修了近5次,但兩個月後又恢復原狀。無奈,物業回覆業主:“這是建築質量問題,簡單刷白修復根本無效。”圖為9號樓904家裂縫曾經維修過,不久又出現。
9/18 此後,不好的消息越來越多。先是有人發現整個單元樓開裂的是同一位置,而且愈來愈大,頂樓的業主家甚至屋頂出現了蜘蛛網般的密集裂紋。同時,地下室經常傳來巨大的不明聲響。偶然的一天,業主在遠處散步,突然發現整棟樓西低東高,成了“樓歪歪”。圖為1樓住戶牆體也多處開裂。
10/18 業主們緊急成立維權群,越來越多壞消息傳來:9號樓西邊所在位置前身是個魚塘,土質鬆軟;開發商早就有所發現,地下室的不明聲響是他們偷偷打樁所致。圖為衛生間的瓷磚也被裂開。
11/18 最讓人氣憤的是,9號樓當年還有少量存量房,2016年樓市上漲期間,開發商偷偷將有問題的房子低價賣給了更多不明就裡的業主,2016年年底,仍有業主搬遷入住。圖為這些出現的裂縫都多次維修過。
12/18 3月25日上午, 91年的小孫抱著五歲的女兒,告訴記者:自己和丈夫攢了三年的打工錢,2016年1月付了房子首付8萬元,剛入住,就聽講房子質量有問題。本想抱著得僥倖的心理,可現在家裡裂縫越來越大,半夜經常聽到轟的一聲,總感覺樓房隨時要倒。圖為小易和愛人帶著七個月大的孩子,每天提心吊膽地住在房子裡。
13/18 一想到年邁的父母,幼小的孩子,一家人每個月1\/3的收入還要去還房貸,小孫和丈夫就不知道該怎麼辦。圖為小易和丈夫就在這個新房裡結婚,結婚照下的裂縫已經修過幾次,卻怎麼也蓋不住。
14/18 採訪的過程中,小孫再三叮囑記者,不要拍到自己的臉,怕遠在老家的父母看到,又要擔心。圖為9號樓的地下室內,一片狼藉,開發商在悄悄施工,最近被業主強行制止。
15/18 圖為開發商在地下室鑽洞,準備打樁支撐9號樓。
16/18 圖為地下室內,開發商打樁鑽出的混凝土塊。據悉目前已經打了200多個樁,總共要打400多根樁。此前開發商跟業主說,目前不能證明這棟樓是危樓,打樁是為了加固。
17/18 據悉,9號樓和小孫情況類似的還有很多,因為當初價格便宜,周邊配套還算齊全,購房的100多戶業主以剛需為主,入住後陸續結婚生子。目前,在住的業主裡,還有兩位待產的孕婦,和幾十個孩子,“給家人一個安全的環境”成了他們最迫切的心願。圖為業主們提到房子,個個憂心忡忡。
18/18 截止記者發稿,小區開發商已經在蕪湖市經開區與蕪湖市信訪辦的協調下,於與該樓的業主代表達成協議,將按照業主的要求尋找正規的檢測機構對這棟樓進行安全檢測。如果一切順利他們下週左右就將簽訂合同並委派對方對樓體質量進行檢測。圖為現在9號樓東西兩個單元現在東高西低。 江雨\/攝影 更多精彩故事,請關注“乙圖”微信公眾號(yi_photos),歡迎留言。 原創作品,未經授權,嚴禁任何形式轉載,侵權必究!
2017-04-02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