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史學家王蘧常為你揭祕“八分”書

書法研究 2017-04-26

何謂“八分”?它起源何時,由何人所創?

今天我們來看看著名中國哲學史家、歷史學家、著名書法家王蘧常先生是怎麼論證的。

王蘧常:

八分二字,從古以來,解釋紛紜,莫衷一是。茲舉其尤著者如下:

(一)唐張懷《書斷》雲;八分,秦羽人上谷王次仲所作。唐無名氏《墨藪》亦以為八分書為次仲作,魏鍾繇謂為章程書。

(二)元吾丘衍《字源七辯》雲:八分者,漢隸之未有挑法者也。比秦篆則易識,比隸書則微似篆,若用篆筆作漢隸字,即得之矣。

(三)清包世臣《藝舟雙楫·歷下筆譚》雲:秦程邈作隸書,蓋省篆之環曲,以為易直。世所傳秦、漢金石,凡筆近篆而體近真者,皆隸書也。及中郎(蔡邕)變隸而作八分。八、背也,言其勢左右分背然也,魏晉以來,皆傳中郎之法,則又以八分入隸,始成今真書之形。

(四)近人康有為《書鏡》(原稱《廣藝舟雙楫》,用包世臣書名也。包論書外,復有散文,故曰“雙楫”。康只論書,故晚易此名。)雲:八分以度言,本是活稱,伸縮無施不可。石鼓為孔子時正文,秦篆得正文之八分,名曰秦分;西漢無挑法而在篆隸之間者,名曰西漢分;東漢有挑者,為東漢分,楷書為今分。善乎劉熙載《藝概》雲:漢隸可當作小篆之八分,是小篆亦為大篆之八分,近書亦為漢隸之八分。真知古今分合轉變之由,其識甚通。

蘧常案以上諸說,莫不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茲分疏之,妄欲稍定是非,惟滿內學者教之,王次仲造八分,其傳最久亦最廣,然最不可信。相傳他是秦代上谷地方的羽人(修仙的道士)。年未弱冠,變倉頡書為今隸書。始皇時,官務繁多,得次仲文簡略,赴急疾之用,甚喜!遣使召之。三徵不至,始皇大怒,檻車囚之,化為大鳥,翻然長引,至於西山,落二翮于山,今為大翮小翮山。見張懷罐《書斷》引《述仙記》,完全是神話,此不可信者一也。又王愔則以為建初時人,去秦遠矣。韋續又以為靈帝時人,去章帝亦遠。一人而相距百餘年或數百年,此不可信者二也。—迷離荒誕之傳說人物,何得謂為八分之祖耶?

包世臣則謂後漢末蔡邕始創八分,謂其始用挑法也,蓋據其所書石經等言之。然康有為《書鏡》言中郎之前《王稚子闕》、《嵩高銘》、《封龍山》、《乙瑛》等碑已有挑法,何待中郎。然案康氏所言,特其濫觴,至蔡氏始漸備耳。其女琰述其父說,曰:去隸八分取二分,去篆二分取八分。其語雖不甚明晰,亦可知其大概了。

我上面所引吾丘衍之說,很有近似,惟謂無挑者為八分,則與蔡氏有不同,此正蔡氏所獨擅者。

總上所言,八分不過隸書之一種,隸書可以包之。故前人論隸釋、隸續、隸韻等,不別言八分也。凡書體之成,亦事勢所趨,必謂何人所刨,實難確指,八分之名,自以蔡琰述其父說為近是,包解八為背,其說雖新,然隸書其勢無一非左右分背然也。康氏解八分以度言,是活稱,無施而不可,創為秦分,西漢分,東漢分及今分,推而言之,則亦可雲晉分,唐分,宋分矣,豈不河議而無極嗎?

著名史學家王蘧常為你揭祕“八分”書

王稚子闕

著名史學家王蘧常為你揭祕“八分”書

封龍山頌

著名史學家王蘧常為你揭祕“八分”書

乙瑛碑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