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申通快遞是桐廬幫的鼻祖,沒想到最終的歸宿是阿里。

7月31日晚,申通快遞公告稱,德殷投資擬授予阿里或其指定第三方購買德殷德潤51%的股權,以及恭之潤100%的股權或恭之潤屆時持有上市公司16.1%的股份,並作價99.82億元。也就是說,阿里追加投資申通近100億元。

申通只是阿里快遞版圖的一角。這些年,國內的快遞巨頭“四通一達”百世匯通、申通、中通、圓通、韻達,“四通”已悉數被阿里收入麾下。而當初,阿里曾信誓旦旦表態永遠不做快遞。

除了順豐和京東物流,也許再也沒有誰能在快遞界抗衡阿里了。

馬雲沒想到

追加100億入股,申通卻跌停了

2019年3月,阿里以46.65億元的大手筆入股申通,這一筆收購案正式拉開序幕。

為了引入阿里這個股東,申通快遞此前進行了一系列的股權變動。截至2018年末,德殷投資持股53.76%,為申通快遞第一大股東;陳德軍和陳小英合計持有德殷投資100%的股權,為申通快遞實際控制人。2019年5月,德殷投資向德殷德潤、恭之潤出讓所持上市公司股份,轉讓份額分別為29.90%及16.10%。轉讓完成後,德殷投資直接持有申通快遞的股份為7.76%但同時,德殷投資持有德殷德潤和恭之潤100%的股權。除了申通快遞第一大股東變為德殷投資的全資子公司德殷德潤外,實際控制人仍為陳德軍和陳小英。

7月2日,阿里入股申通的交易完成,公告顯示德殷控股轉讓了將其持有的德殷德潤49%股權。但是,從申通之前一系列複雜的股權變動來看,這一筆交易顯然並不止於此

當大家都以為阿里對申通的入股告一段落的時候,申通突然宣佈阿里還將再以近100億的價格增持申通。

7月31日晚,申通快遞公告:德殷投資擬授予阿里或其指定第三方購買德殷德潤51%的股權,以及恭之潤100%的股權或恭之潤屆時持有上市公司16.1%的股份,並作價99.82億元。也就是說,如果阿里行使全部購股權,其將持有德殷德潤100%的股權,也就是申通快遞29.9%的股份,同時還可以拿下恭之潤持有申通快遞的16.1%的股份,有望共計持有申通快遞46%的股份,成為申通的實際控制方

耐人尋味的是,阿里百億入股申通本來是利好消息,但8月1日開盤後申通股價沒有上漲,反而迅速跳水,半個小時不到,市值蒸發45.3億元。

8月2日,申通股價再度下跌,甚至距離再度跌停只差一步之遙。好在陳德軍出來表態,這才沒有出現連續兩天跌停的慘狀。“和阿里合作半年以來,申通主營業務持續向好,增速大幅領先行業,申通管理層和網點穩定,全網運行處於最佳狀態。相信阿里投資物流業的初心和決心,申通將會深入開展與阿里、菜鳥的合作。”

事實也確實如此,自阿里入股申通以來,申通快遞今年上半年業務量完成30.11億票,同比增長50.74%。快遞收入97.26億元,同比增長48.35%。對比行業平均業務量增長25.8%、收入增長18.3%的數字,申通主營業務增速大幅領先行業平均水平。

“阿里永遠不做快遞”

但卻買下了快遞圈“半壁江山”

不知不覺,阿里成為中國快遞背後的最大“金主”。

在投資申通之前,百世、圓通和中通分別在2008年、2015年、2018年獲得了阿里的投資。

2008年,百世獲得了阿里和富士康1500萬美元的融資,成為最早納入阿里物流生態體系的物流企業。百世在上市之前就獲得了阿里系合計6輪的融資,阿里系的股份佔比在其上市時已達29%,投票權更是高達46.6%。目前,阿里持有百世約27.79%的股份,為第一大股東。

2015年,阿里聯合旗下雲鋒基金投資圓通,當時持股約11%。2016年10月圓通借殼上市。目前,阿里與雲鋒基金持有圓通約17.03%的股份,為第二大股東。2018年5月,阿里系向中通快遞投資13.8億美元,持股約10%。目前,阿里對中通快遞持股約8.43%,為其第三大股東。

除了投錢,阿里還找到了一個和快遞公司連接起來的新方式。2013年,阿里、銀泰集團聯合復星、富春、順豐、申通、圓通、中通、韻達及相關金融機構共同合作組建菜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在菜鳥成立之初,馬雲明確表示,阿里集團永遠不做快遞,菜鳥網絡的“智能骨幹網”建起來後,不會搶快遞公司的生意。

"

申通快遞是桐廬幫的鼻祖,沒想到最終的歸宿是阿里。

7月31日晚,申通快遞公告稱,德殷投資擬授予阿里或其指定第三方購買德殷德潤51%的股權,以及恭之潤100%的股權或恭之潤屆時持有上市公司16.1%的股份,並作價99.82億元。也就是說,阿里追加投資申通近100億元。

申通只是阿里快遞版圖的一角。這些年,國內的快遞巨頭“四通一達”百世匯通、申通、中通、圓通、韻達,“四通”已悉數被阿里收入麾下。而當初,阿里曾信誓旦旦表態永遠不做快遞。

除了順豐和京東物流,也許再也沒有誰能在快遞界抗衡阿里了。

馬雲沒想到

追加100億入股,申通卻跌停了

2019年3月,阿里以46.65億元的大手筆入股申通,這一筆收購案正式拉開序幕。

為了引入阿里這個股東,申通快遞此前進行了一系列的股權變動。截至2018年末,德殷投資持股53.76%,為申通快遞第一大股東;陳德軍和陳小英合計持有德殷投資100%的股權,為申通快遞實際控制人。2019年5月,德殷投資向德殷德潤、恭之潤出讓所持上市公司股份,轉讓份額分別為29.90%及16.10%。轉讓完成後,德殷投資直接持有申通快遞的股份為7.76%但同時,德殷投資持有德殷德潤和恭之潤100%的股權。除了申通快遞第一大股東變為德殷投資的全資子公司德殷德潤外,實際控制人仍為陳德軍和陳小英。

7月2日,阿里入股申通的交易完成,公告顯示德殷控股轉讓了將其持有的德殷德潤49%股權。但是,從申通之前一系列複雜的股權變動來看,這一筆交易顯然並不止於此

當大家都以為阿里對申通的入股告一段落的時候,申通突然宣佈阿里還將再以近100億的價格增持申通。

7月31日晚,申通快遞公告:德殷投資擬授予阿里或其指定第三方購買德殷德潤51%的股權,以及恭之潤100%的股權或恭之潤屆時持有上市公司16.1%的股份,並作價99.82億元。也就是說,如果阿里行使全部購股權,其將持有德殷德潤100%的股權,也就是申通快遞29.9%的股份,同時還可以拿下恭之潤持有申通快遞的16.1%的股份,有望共計持有申通快遞46%的股份,成為申通的實際控制方

耐人尋味的是,阿里百億入股申通本來是利好消息,但8月1日開盤後申通股價沒有上漲,反而迅速跳水,半個小時不到,市值蒸發45.3億元。

8月2日,申通股價再度下跌,甚至距離再度跌停只差一步之遙。好在陳德軍出來表態,這才沒有出現連續兩天跌停的慘狀。“和阿里合作半年以來,申通主營業務持續向好,增速大幅領先行業,申通管理層和網點穩定,全網運行處於最佳狀態。相信阿里投資物流業的初心和決心,申通將會深入開展與阿里、菜鳥的合作。”

事實也確實如此,自阿里入股申通以來,申通快遞今年上半年業務量完成30.11億票,同比增長50.74%。快遞收入97.26億元,同比增長48.35%。對比行業平均業務量增長25.8%、收入增長18.3%的數字,申通主營業務增速大幅領先行業平均水平。

“阿里永遠不做快遞”

但卻買下了快遞圈“半壁江山”

不知不覺,阿里成為中國快遞背後的最大“金主”。

在投資申通之前,百世、圓通和中通分別在2008年、2015年、2018年獲得了阿里的投資。

2008年,百世獲得了阿里和富士康1500萬美元的融資,成為最早納入阿里物流生態體系的物流企業。百世在上市之前就獲得了阿里系合計6輪的融資,阿里系的股份佔比在其上市時已達29%,投票權更是高達46.6%。目前,阿里持有百世約27.79%的股份,為第一大股東。

2015年,阿里聯合旗下雲鋒基金投資圓通,當時持股約11%。2016年10月圓通借殼上市。目前,阿里與雲鋒基金持有圓通約17.03%的股份,為第二大股東。2018年5月,阿里系向中通快遞投資13.8億美元,持股約10%。目前,阿里對中通快遞持股約8.43%,為其第三大股東。

除了投錢,阿里還找到了一個和快遞公司連接起來的新方式。2013年,阿里、銀泰集團聯合復星、富春、順豐、申通、圓通、中通、韻達及相關金融機構共同合作組建菜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在菜鳥成立之初,馬雲明確表示,阿里集團永遠不做快遞,菜鳥網絡的“智能骨幹網”建起來後,不會搶快遞公司的生意。

快遞江湖,還有誰不歸順阿里?

這些年,阿里通過直接投資或者藉助菜鳥網絡、雲鋒基金打造一個快遞物流生態,築起自己的快遞帝國。

快遞江湖

還有誰不歸順阿里?

有意思的是,順豐也是菜鳥網絡的創始方之一,但如今漸漸地和阿里走到了對立面。

阿里和順豐不斷地在物流領域攻城略地,最終爆發了摩擦。2017年6月,菜鳥和順豐圍繞數據傳輸和信息安全問題掀起一場“互撕大戰”,雙方各執一詞。隨後,騰訊、京東、美團、圓通、蘇寧等公司悉數捲入並各自站隊,最後還是在國家郵政局的協調之下雙方“握手言和”。

至此,快遞江湖的勢力格局逐漸明晰,桐廬幫的四通一達、以及蘇寧旗下的天天快遞成為“阿里派”,而順豐、京東物流不歸順阿里,自成一派。

早先,桐廬幫既參與了阿里發起的菜鳥網絡,也參與了順豐發起的豐巢,很難說站在兩者的哪一方。但是在2018年5月,圓通、中通、申通、百世等向菜鳥供應鏈全資子公司浙江驛棧合計再次增資31.67億人民幣,這一舉動讓順豐如鯁在喉。更戲劇性的是,一個月後,申通快遞、韻達股份相繼發佈公告,宣佈全資子公司轉讓持有的“豐巢科技”全部股權。通達系快遞公司退出了豐巢的股份,宣示著桐廬幫從此站到了阿里的一方。

失掉了桐廬棒,現在快遞市場上唯一可以和順豐結盟的只有京東物流。劉強東曾多次放言,未來快遞的天下只有兩家,京東物流和順豐。京東和阿里這對“友商”的明爭暗鬥可謂是從電商打到了物流。

相比阿里,京東更早重視物流。2010年,劉強東只想融資7500萬美元,但是高瓴資本張磊堅持給劉強東3億美元。張磊也深知京東做的是燒錢的生意,構建核心競爭力就需要在物流和供應鏈上燒錢。

而在外界看來,阿里已經入股“四通”,憑藉著韻達和菜鳥的關係,阿里將韻達收入囊中可能也是早晚的事情了。最後的結果是,宣稱永遠不做快遞的阿里,卻一統“物流江湖”,成為武林盟主。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