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提醒:這3點會讓你患上艾滋病!現在就要預防,別太晚知道了

艾滋病 腫瘤 懷孕 腹瀉 母乳餵養 康愛多網上藥店 2018-12-08
再次提醒:這3點會讓你患上艾滋病!現在就要預防,別太晚知道了

近幾日,兩則新聞的出現引起了公眾的熱議——一名艾滋病患者欺騙廣大女性,惡意傳播艾滋病毒;另一則是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編輯嬰兒誕生。兩則新聞的出現,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再度將公眾的目光聚焦到了"艾滋病"這一恐怖疾病之上。曾經在黑猩猩上傳播的疾病,現今成為了全球人們心中的陰影。面對急劇增長的艾滋病患者,我們任何人都應該主動了解,積極應對。

艾滋病是什麼?

再次提醒:這3點會讓你患上艾滋病!現在就要預防,別太晚知道了

艾滋病的英文簡稱是"AIDS",全名叫做"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徵",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致。HIV侵入人體,攻擊體內的T淋巴細胞,破壞人體的免疫系統,導致人體免疫系統下降或缺失,最終引起嚴重感染或腫瘤而死亡。

艾滋病的傳播途徑

艾滋病的傳播途徑現在主要有三種:性傳播、母嬰傳播和血液傳播。

1. 性傳播

"食色性也",對情感與生理的滿足任何人無法阻止。但是過度性交,濫交,卻容易"引火燒身"。性交過程中由於摩擦導致黏膜出現傷口,HIV可以通過此傷口進入人體。因此如果性交一方是艾滋病毒攜帶者,病毒便能從中傳染給另一方,引發感染。

再次提醒:這3點會讓你患上艾滋病!現在就要預防,別太晚知道了

2. 母嬰傳播

如果母親是艾滋病毒攜帶者,HIV病毒則可以進入母親的胎盤,由此進入嬰兒,或是胎兒出生時進過產道發生感染,或是母親在哺乳時傳播給孩子。

3. 血液傳播

輸入了被HIV感染的血液,或者共同使用被HIV感染又未進行消毒的注射器材,或是使用了被HIV感染的個人生活用品等等,都會引起艾滋病毒感染。

若是一般的接觸,例如握手、擁抱、接吻、吃飯,共用餐具、學習用品都不會被傳染,打噴嚏、咳嗽的行為也不會發生感染。

感染了艾滋病的表現

再次提醒:這3點會讓你患上艾滋病!現在就要預防,別太晚知道了

感染了艾滋病,身體會有所表現,主要分為三個時期:急性期、無症狀期、艾滋病期。

急性期的表現:時間通常是感染HIV病毒後的2~4周,此時病毒開始全身擴散,身體會出現相應的發熱、噁心、頭痛、腹瀉、關節痛、肌肉痛、淋巴結腫大、各種皮疹等,等到1~3周後又會開始緩和。

無症狀期:此階段如其名稱,沒有明顯的症狀表現,可以是急性之後的好轉,也可以是越過急性期直接來到無症狀時期。

艾滋病期:此階段可能會出現發熱、腹瀉、體重快速下降、淋巴腫大等HIV有關症狀;結核菌、念珠菌、帶狀皰疹病毒等機會感染;皮膚癌、惡性淋巴瘤等腫瘤。

人體感染了HIV並不會使人立即死亡,而是會經過一段時間,數個月,乃至十幾年都有可能。HIV感染後,人體的免疫系統會遭到破壞,對常人普普通通的病毒侵入體內很容易就會威脅艾滋病患者的生命。

如果自身有過高危行為,身體出現不適,懷疑有感染艾滋病的風險,此時檢查是否存在感染行為則顯得十分必要。

如何檢測艾滋病

1. 購買艾滋病檢測試紙

此種方法屬於快速檢查艾滋病的方法。艾滋病檢測試紙可以通過檢查血漿和血清中的HIV-1/2特有性抗體,判斷病情。整個操作過程時間約為15~20分鐘左右。現今推出的第4代檢測試劑,窗口期為2~6周,建議可以在一段時間後去疾控中心檢測,以免存在一定誤差。需要提醒的是,艾滋病檢查試紙一定要是認準正品。

2. 去疾病預防中心檢測

如果對試紙檢測抱有懷疑性,可以去周圍的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進行有關艾滋病的檢測。一般而言,這些檢測都是免費的。如果是去醫院檢查還需要上報有關檢測結果。而艾滋病免費自願的諮詢監測點,專業、免費,且較少涉及個人隱私,也可以選擇去那裡。

目前對於艾滋病尚不存在治癒藥物,我們更需要的是做好預防措施。

預防艾滋病的方法

1. 個人生活的潔淨

性生活不過於混雜,瞭解親密接觸之人的狀況,進行性生活最好採取相關措施(避孕套),降低艾滋病感染;不吸毒,不與艾滋病人共用個人衛生用品。

2. 對患者進行思想教育

對感染艾滋病患者要進行相應的心理健康教育,預防其報復心理;醫院發生相關患者要及時上報;有過與患者親密接觸的,要及時進行檢查。

3. 阻斷傳播途徑

除了第一條說的幾點,感染艾滋病途徑還有母嬰傳播,因此懷孕婦女不要進行哺乳,也不建議感染婦女有懷孕行為。

4. 保護易感染者

對那些容易受到感染的人,或是接觸艾滋病者,要做好相應的心理教育和保護措施。

再次提醒:這3點會讓你患上艾滋病!現在就要預防,別太晚知道了

備孕、溼氣重、腎虛、減肥、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肝病、皮膚病等等,怎麼調理最有效?

想了解更多,請點擊 文章最上方的 紅色「關注」按鈕 關注我們!

康愛多每天為您推送各種專業、趣味的健康知識,幫您識破健康謠言,走出用藥誤區!

更多健康資訊,也可點擊下方“瞭解更多”進行查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