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上火還怕冷?8成是中焦堵了,艾灸這幾個穴位全搞定'

艾灸 穴位 中醫 腹瀉 艾珍好艾灸 2019-08-30
"
"
經常上火還怕冷?8成是中焦堵了,艾灸這幾個穴位全搞定

在生活中看到很多人,他們的舌頭呈現典型的兩極分化,舌尖是發紅的,舌根卻是發白的,這樣的人就是典型的上火下寒的症狀。除了看舌頭,上火下寒還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上火”就是人體的上半身經常有“火”,像爆痘、喉嚨腫脹、易口臭、煩躁易怒、扁桃體發炎、易口腔潰瘍等等。“下寒”就是人體的下半身呈現典型的寒症,像月經不調、宮寒、雙腿冰涼、雙腳麻木、經常腹瀉腹脹、小腹寒涼等。

"
經常上火還怕冷?8成是中焦堵了,艾灸這幾個穴位全搞定

在生活中看到很多人,他們的舌頭呈現典型的兩極分化,舌尖是發紅的,舌根卻是發白的,這樣的人就是典型的上火下寒的症狀。除了看舌頭,上火下寒還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上火”就是人體的上半身經常有“火”,像爆痘、喉嚨腫脹、易口臭、煩躁易怒、扁桃體發炎、易口腔潰瘍等等。“下寒”就是人體的下半身呈現典型的寒症,像月經不調、宮寒、雙腿冰涼、雙腳麻木、經常腹瀉腹脹、小腹寒涼等。

經常上火還怕冷?8成是中焦堵了,艾灸這幾個穴位全搞定

很多人出現上火症狀的時候就選擇消火,出現寒性症狀的時候就去驅寒,消來驅去卻發現自己的火該上還是會上,下半身的寒一樣在持續,完全沒有改善的跡象。其實,這是沒找對上火下寒產生的真正原因,所以才“摸不著頭腦”。

上火下寒,“中焦淤堵”是根源!

什麼是中焦?你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這個我需要詳細的說一下:中醫中有“臟腑學說”,我們熟知的五臟六腑就在這個學說內,其中五臟:心、肝、脾、肺、腎,分別對應五腑:小腸、膽、胃、大腸、膀胱,而有一個腑是沒有髒與之對應的,那就是我們的三焦!

"
經常上火還怕冷?8成是中焦堵了,艾灸這幾個穴位全搞定

在生活中看到很多人,他們的舌頭呈現典型的兩極分化,舌尖是發紅的,舌根卻是發白的,這樣的人就是典型的上火下寒的症狀。除了看舌頭,上火下寒還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上火”就是人體的上半身經常有“火”,像爆痘、喉嚨腫脹、易口臭、煩躁易怒、扁桃體發炎、易口腔潰瘍等等。“下寒”就是人體的下半身呈現典型的寒症,像月經不調、宮寒、雙腿冰涼、雙腳麻木、經常腹瀉腹脹、小腹寒涼等。

經常上火還怕冷?8成是中焦堵了,艾灸這幾個穴位全搞定

很多人出現上火症狀的時候就選擇消火,出現寒性症狀的時候就去驅寒,消來驅去卻發現自己的火該上還是會上,下半身的寒一樣在持續,完全沒有改善的跡象。其實,這是沒找對上火下寒產生的真正原因,所以才“摸不著頭腦”。

上火下寒,“中焦淤堵”是根源!

什麼是中焦?你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這個我需要詳細的說一下:中醫中有“臟腑學說”,我們熟知的五臟六腑就在這個學說內,其中五臟:心、肝、脾、肺、腎,分別對應五腑:小腸、膽、胃、大腸、膀胱,而有一個腑是沒有髒與之對應的,那就是我們的三焦!

經常上火還怕冷?8成是中焦堵了,艾灸這幾個穴位全搞定

三焦看不到摸不著,但卻是臟腑中最大的腑,分為上、中、下三部分,分別被稱為:上焦、中焦、下焦。我們今天所說的中焦包含了橫隔以下,肚臍以上的部分,包括了脾與胃這個主管消化的臟腑組合。

我們還必須要了解一下何為臟腑,髒就是藏精氣而不瀉,像是促存精氣的容器一般;腑是傳化物而不藏,像是輸送與轉化的通道,看一下咱們的五腑形狀,似乎都具有“管道”的特徵。當然,三焦也有“通道”般的作用,所以三焦如果堵了,那麼整個人的臟腑系統就會紊亂,尤其是處於最中間的中焦被堵了,那麼就會導致熱量輸送不下去,堆積在上,形成上熱下寒的症狀。

"
經常上火還怕冷?8成是中焦堵了,艾灸這幾個穴位全搞定

在生活中看到很多人,他們的舌頭呈現典型的兩極分化,舌尖是發紅的,舌根卻是發白的,這樣的人就是典型的上火下寒的症狀。除了看舌頭,上火下寒還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上火”就是人體的上半身經常有“火”,像爆痘、喉嚨腫脹、易口臭、煩躁易怒、扁桃體發炎、易口腔潰瘍等等。“下寒”就是人體的下半身呈現典型的寒症,像月經不調、宮寒、雙腿冰涼、雙腳麻木、經常腹瀉腹脹、小腹寒涼等。

經常上火還怕冷?8成是中焦堵了,艾灸這幾個穴位全搞定

很多人出現上火症狀的時候就選擇消火,出現寒性症狀的時候就去驅寒,消來驅去卻發現自己的火該上還是會上,下半身的寒一樣在持續,完全沒有改善的跡象。其實,這是沒找對上火下寒產生的真正原因,所以才“摸不著頭腦”。

上火下寒,“中焦淤堵”是根源!

什麼是中焦?你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這個我需要詳細的說一下:中醫中有“臟腑學說”,我們熟知的五臟六腑就在這個學說內,其中五臟:心、肝、脾、肺、腎,分別對應五腑:小腸、膽、胃、大腸、膀胱,而有一個腑是沒有髒與之對應的,那就是我們的三焦!

經常上火還怕冷?8成是中焦堵了,艾灸這幾個穴位全搞定

三焦看不到摸不著,但卻是臟腑中最大的腑,分為上、中、下三部分,分別被稱為:上焦、中焦、下焦。我們今天所說的中焦包含了橫隔以下,肚臍以上的部分,包括了脾與胃這個主管消化的臟腑組合。

我們還必須要了解一下何為臟腑,髒就是藏精氣而不瀉,像是促存精氣的容器一般;腑是傳化物而不藏,像是輸送與轉化的通道,看一下咱們的五腑形狀,似乎都具有“管道”的特徵。當然,三焦也有“通道”般的作用,所以三焦如果堵了,那麼整個人的臟腑系統就會紊亂,尤其是處於最中間的中焦被堵了,那麼就會導致熱量輸送不下去,堆積在上,形成上熱下寒的症狀。

經常上火還怕冷?8成是中焦堵了,艾灸這幾個穴位全搞定

三焦的包含了五臟五腑的全部,並用經絡將這些臟腑連接在一起,就好比是一道道交通網連接了大江南北一樣,因此說,三焦看似無形,實則作用極大。

通過三焦包含的區域,我們不難看出,上焦包含心肺,可將精氣傳達,所以中醫中認為“上焦主納”。中焦包含脾胃,所以“中焦主化”;下焦多包涵排洩、分泌的組織,所以“下焦主出”。

"
經常上火還怕冷?8成是中焦堵了,艾灸這幾個穴位全搞定

在生活中看到很多人,他們的舌頭呈現典型的兩極分化,舌尖是發紅的,舌根卻是發白的,這樣的人就是典型的上火下寒的症狀。除了看舌頭,上火下寒還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上火”就是人體的上半身經常有“火”,像爆痘、喉嚨腫脹、易口臭、煩躁易怒、扁桃體發炎、易口腔潰瘍等等。“下寒”就是人體的下半身呈現典型的寒症,像月經不調、宮寒、雙腿冰涼、雙腳麻木、經常腹瀉腹脹、小腹寒涼等。

經常上火還怕冷?8成是中焦堵了,艾灸這幾個穴位全搞定

很多人出現上火症狀的時候就選擇消火,出現寒性症狀的時候就去驅寒,消來驅去卻發現自己的火該上還是會上,下半身的寒一樣在持續,完全沒有改善的跡象。其實,這是沒找對上火下寒產生的真正原因,所以才“摸不著頭腦”。

上火下寒,“中焦淤堵”是根源!

什麼是中焦?你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這個我需要詳細的說一下:中醫中有“臟腑學說”,我們熟知的五臟六腑就在這個學說內,其中五臟:心、肝、脾、肺、腎,分別對應五腑:小腸、膽、胃、大腸、膀胱,而有一個腑是沒有髒與之對應的,那就是我們的三焦!

經常上火還怕冷?8成是中焦堵了,艾灸這幾個穴位全搞定

三焦看不到摸不著,但卻是臟腑中最大的腑,分為上、中、下三部分,分別被稱為:上焦、中焦、下焦。我們今天所說的中焦包含了橫隔以下,肚臍以上的部分,包括了脾與胃這個主管消化的臟腑組合。

我們還必須要了解一下何為臟腑,髒就是藏精氣而不瀉,像是促存精氣的容器一般;腑是傳化物而不藏,像是輸送與轉化的通道,看一下咱們的五腑形狀,似乎都具有“管道”的特徵。當然,三焦也有“通道”般的作用,所以三焦如果堵了,那麼整個人的臟腑系統就會紊亂,尤其是處於最中間的中焦被堵了,那麼就會導致熱量輸送不下去,堆積在上,形成上熱下寒的症狀。

經常上火還怕冷?8成是中焦堵了,艾灸這幾個穴位全搞定

三焦的包含了五臟五腑的全部,並用經絡將這些臟腑連接在一起,就好比是一道道交通網連接了大江南北一樣,因此說,三焦看似無形,實則作用極大。

通過三焦包含的區域,我們不難看出,上焦包含心肺,可將精氣傳達,所以中醫中認為“上焦主納”。中焦包含脾胃,所以“中焦主化”;下焦多包涵排洩、分泌的組織,所以“下焦主出”。

經常上火還怕冷?8成是中焦堵了,艾灸這幾個穴位全搞定

中焦一堵,脾胃不足,脾胃功能變弱之後,就導致了中氣不足,這個中氣變弱,就成為了上火下寒產生的根本原因。

在此,我們就有必要了解一下什麼是中氣:

人體是水火相融的整體,水是向下流的,而火是向上升的,如果沒有外力的干擾,人體就會形成“上火下水”的不良格局。因此,人體有一個推力來使得咱們體內的火向下,使得水向上,這樣就做到了水火良性循環,人體也就平衡了。

"
經常上火還怕冷?8成是中焦堵了,艾灸這幾個穴位全搞定

在生活中看到很多人,他們的舌頭呈現典型的兩極分化,舌尖是發紅的,舌根卻是發白的,這樣的人就是典型的上火下寒的症狀。除了看舌頭,上火下寒還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上火”就是人體的上半身經常有“火”,像爆痘、喉嚨腫脹、易口臭、煩躁易怒、扁桃體發炎、易口腔潰瘍等等。“下寒”就是人體的下半身呈現典型的寒症,像月經不調、宮寒、雙腿冰涼、雙腳麻木、經常腹瀉腹脹、小腹寒涼等。

經常上火還怕冷?8成是中焦堵了,艾灸這幾個穴位全搞定

很多人出現上火症狀的時候就選擇消火,出現寒性症狀的時候就去驅寒,消來驅去卻發現自己的火該上還是會上,下半身的寒一樣在持續,完全沒有改善的跡象。其實,這是沒找對上火下寒產生的真正原因,所以才“摸不著頭腦”。

上火下寒,“中焦淤堵”是根源!

什麼是中焦?你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這個我需要詳細的說一下:中醫中有“臟腑學說”,我們熟知的五臟六腑就在這個學說內,其中五臟:心、肝、脾、肺、腎,分別對應五腑:小腸、膽、胃、大腸、膀胱,而有一個腑是沒有髒與之對應的,那就是我們的三焦!

經常上火還怕冷?8成是中焦堵了,艾灸這幾個穴位全搞定

三焦看不到摸不著,但卻是臟腑中最大的腑,分為上、中、下三部分,分別被稱為:上焦、中焦、下焦。我們今天所說的中焦包含了橫隔以下,肚臍以上的部分,包括了脾與胃這個主管消化的臟腑組合。

我們還必須要了解一下何為臟腑,髒就是藏精氣而不瀉,像是促存精氣的容器一般;腑是傳化物而不藏,像是輸送與轉化的通道,看一下咱們的五腑形狀,似乎都具有“管道”的特徵。當然,三焦也有“通道”般的作用,所以三焦如果堵了,那麼整個人的臟腑系統就會紊亂,尤其是處於最中間的中焦被堵了,那麼就會導致熱量輸送不下去,堆積在上,形成上熱下寒的症狀。

經常上火還怕冷?8成是中焦堵了,艾灸這幾個穴位全搞定

三焦的包含了五臟五腑的全部,並用經絡將這些臟腑連接在一起,就好比是一道道交通網連接了大江南北一樣,因此說,三焦看似無形,實則作用極大。

通過三焦包含的區域,我們不難看出,上焦包含心肺,可將精氣傳達,所以中醫中認為“上焦主納”。中焦包含脾胃,所以“中焦主化”;下焦多包涵排洩、分泌的組織,所以“下焦主出”。

經常上火還怕冷?8成是中焦堵了,艾灸這幾個穴位全搞定

中焦一堵,脾胃不足,脾胃功能變弱之後,就導致了中氣不足,這個中氣變弱,就成為了上火下寒產生的根本原因。

在此,我們就有必要了解一下什麼是中氣:

人體是水火相融的整體,水是向下流的,而火是向上升的,如果沒有外力的干擾,人體就會形成“上火下水”的不良格局。因此,人體有一個推力來使得咱們體內的火向下,使得水向上,這樣就做到了水火良性循環,人體也就平衡了。

經常上火還怕冷?8成是中焦堵了,艾灸這幾個穴位全搞定

而這個推力就是上面說到的中氣,產生中氣的臟腑組織就是中焦的脾胃!因此,說到這裡,就解釋清楚了,為什麼中焦淤堵會導致人體形成上火下寒的情況了。大致的理論可以這樣總結:中焦瘀堵——脾胃功能下降——中氣不足——水火失衡——上火下寒。

如何改變上火下寒?

改變上火下寒,最需要解決的就是脾胃的中氣,讓脾胃正常工作,這中氣恢復正常,上火下寒的症狀自然就消失了。所以,幾個對脾胃極佳的穴位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像:脾俞穴、胃俞穴、中脘穴、太白穴、足三裡穴等。

"
經常上火還怕冷?8成是中焦堵了,艾灸這幾個穴位全搞定

在生活中看到很多人,他們的舌頭呈現典型的兩極分化,舌尖是發紅的,舌根卻是發白的,這樣的人就是典型的上火下寒的症狀。除了看舌頭,上火下寒還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上火”就是人體的上半身經常有“火”,像爆痘、喉嚨腫脹、易口臭、煩躁易怒、扁桃體發炎、易口腔潰瘍等等。“下寒”就是人體的下半身呈現典型的寒症,像月經不調、宮寒、雙腿冰涼、雙腳麻木、經常腹瀉腹脹、小腹寒涼等。

經常上火還怕冷?8成是中焦堵了,艾灸這幾個穴位全搞定

很多人出現上火症狀的時候就選擇消火,出現寒性症狀的時候就去驅寒,消來驅去卻發現自己的火該上還是會上,下半身的寒一樣在持續,完全沒有改善的跡象。其實,這是沒找對上火下寒產生的真正原因,所以才“摸不著頭腦”。

上火下寒,“中焦淤堵”是根源!

什麼是中焦?你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這個我需要詳細的說一下:中醫中有“臟腑學說”,我們熟知的五臟六腑就在這個學說內,其中五臟:心、肝、脾、肺、腎,分別對應五腑:小腸、膽、胃、大腸、膀胱,而有一個腑是沒有髒與之對應的,那就是我們的三焦!

經常上火還怕冷?8成是中焦堵了,艾灸這幾個穴位全搞定

三焦看不到摸不著,但卻是臟腑中最大的腑,分為上、中、下三部分,分別被稱為:上焦、中焦、下焦。我們今天所說的中焦包含了橫隔以下,肚臍以上的部分,包括了脾與胃這個主管消化的臟腑組合。

我們還必須要了解一下何為臟腑,髒就是藏精氣而不瀉,像是促存精氣的容器一般;腑是傳化物而不藏,像是輸送與轉化的通道,看一下咱們的五腑形狀,似乎都具有“管道”的特徵。當然,三焦也有“通道”般的作用,所以三焦如果堵了,那麼整個人的臟腑系統就會紊亂,尤其是處於最中間的中焦被堵了,那麼就會導致熱量輸送不下去,堆積在上,形成上熱下寒的症狀。

經常上火還怕冷?8成是中焦堵了,艾灸這幾個穴位全搞定

三焦的包含了五臟五腑的全部,並用經絡將這些臟腑連接在一起,就好比是一道道交通網連接了大江南北一樣,因此說,三焦看似無形,實則作用極大。

通過三焦包含的區域,我們不難看出,上焦包含心肺,可將精氣傳達,所以中醫中認為“上焦主納”。中焦包含脾胃,所以“中焦主化”;下焦多包涵排洩、分泌的組織,所以“下焦主出”。

經常上火還怕冷?8成是中焦堵了,艾灸這幾個穴位全搞定

中焦一堵,脾胃不足,脾胃功能變弱之後,就導致了中氣不足,這個中氣變弱,就成為了上火下寒產生的根本原因。

在此,我們就有必要了解一下什麼是中氣:

人體是水火相融的整體,水是向下流的,而火是向上升的,如果沒有外力的干擾,人體就會形成“上火下水”的不良格局。因此,人體有一個推力來使得咱們體內的火向下,使得水向上,這樣就做到了水火良性循環,人體也就平衡了。

經常上火還怕冷?8成是中焦堵了,艾灸這幾個穴位全搞定

而這個推力就是上面說到的中氣,產生中氣的臟腑組織就是中焦的脾胃!因此,說到這裡,就解釋清楚了,為什麼中焦淤堵會導致人體形成上火下寒的情況了。大致的理論可以這樣總結:中焦瘀堵——脾胃功能下降——中氣不足——水火失衡——上火下寒。

如何改變上火下寒?

改變上火下寒,最需要解決的就是脾胃的中氣,讓脾胃正常工作,這中氣恢復正常,上火下寒的症狀自然就消失了。所以,幾個對脾胃極佳的穴位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像:脾俞穴、胃俞穴、中脘穴、太白穴、足三裡穴等。

經常上火還怕冷?8成是中焦堵了,艾灸這幾個穴位全搞定

當然,這還不夠,因為脾胃出現的問題多種多樣,還要“對症下藥”才能健脾強胃,比如脾虛的時候我們還要加灸氣海穴;本身溼氣重的時候就要加灸解溪穴、豐隆穴、陰陵泉穴。

因為健脾胃的穴位大多位於人體的上半身,因此艾灸後很容易導致“上火”的情況,於是我們根據自己的情況可以適當的加灸幾個下肢的穴位來平衡瀉火,比如像足三裡穴、陰陵泉穴、三陰交穴、 湧泉穴等,尤其是湧泉穴,只要是艾灸後上火,一般都是要加灸它的。

"
經常上火還怕冷?8成是中焦堵了,艾灸這幾個穴位全搞定

在生活中看到很多人,他們的舌頭呈現典型的兩極分化,舌尖是發紅的,舌根卻是發白的,這樣的人就是典型的上火下寒的症狀。除了看舌頭,上火下寒還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上火”就是人體的上半身經常有“火”,像爆痘、喉嚨腫脹、易口臭、煩躁易怒、扁桃體發炎、易口腔潰瘍等等。“下寒”就是人體的下半身呈現典型的寒症,像月經不調、宮寒、雙腿冰涼、雙腳麻木、經常腹瀉腹脹、小腹寒涼等。

經常上火還怕冷?8成是中焦堵了,艾灸這幾個穴位全搞定

很多人出現上火症狀的時候就選擇消火,出現寒性症狀的時候就去驅寒,消來驅去卻發現自己的火該上還是會上,下半身的寒一樣在持續,完全沒有改善的跡象。其實,這是沒找對上火下寒產生的真正原因,所以才“摸不著頭腦”。

上火下寒,“中焦淤堵”是根源!

什麼是中焦?你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這個我需要詳細的說一下:中醫中有“臟腑學說”,我們熟知的五臟六腑就在這個學說內,其中五臟:心、肝、脾、肺、腎,分別對應五腑:小腸、膽、胃、大腸、膀胱,而有一個腑是沒有髒與之對應的,那就是我們的三焦!

經常上火還怕冷?8成是中焦堵了,艾灸這幾個穴位全搞定

三焦看不到摸不著,但卻是臟腑中最大的腑,分為上、中、下三部分,分別被稱為:上焦、中焦、下焦。我們今天所說的中焦包含了橫隔以下,肚臍以上的部分,包括了脾與胃這個主管消化的臟腑組合。

我們還必須要了解一下何為臟腑,髒就是藏精氣而不瀉,像是促存精氣的容器一般;腑是傳化物而不藏,像是輸送與轉化的通道,看一下咱們的五腑形狀,似乎都具有“管道”的特徵。當然,三焦也有“通道”般的作用,所以三焦如果堵了,那麼整個人的臟腑系統就會紊亂,尤其是處於最中間的中焦被堵了,那麼就會導致熱量輸送不下去,堆積在上,形成上熱下寒的症狀。

經常上火還怕冷?8成是中焦堵了,艾灸這幾個穴位全搞定

三焦的包含了五臟五腑的全部,並用經絡將這些臟腑連接在一起,就好比是一道道交通網連接了大江南北一樣,因此說,三焦看似無形,實則作用極大。

通過三焦包含的區域,我們不難看出,上焦包含心肺,可將精氣傳達,所以中醫中認為“上焦主納”。中焦包含脾胃,所以“中焦主化”;下焦多包涵排洩、分泌的組織,所以“下焦主出”。

經常上火還怕冷?8成是中焦堵了,艾灸這幾個穴位全搞定

中焦一堵,脾胃不足,脾胃功能變弱之後,就導致了中氣不足,這個中氣變弱,就成為了上火下寒產生的根本原因。

在此,我們就有必要了解一下什麼是中氣:

人體是水火相融的整體,水是向下流的,而火是向上升的,如果沒有外力的干擾,人體就會形成“上火下水”的不良格局。因此,人體有一個推力來使得咱們體內的火向下,使得水向上,這樣就做到了水火良性循環,人體也就平衡了。

經常上火還怕冷?8成是中焦堵了,艾灸這幾個穴位全搞定

而這個推力就是上面說到的中氣,產生中氣的臟腑組織就是中焦的脾胃!因此,說到這裡,就解釋清楚了,為什麼中焦淤堵會導致人體形成上火下寒的情況了。大致的理論可以這樣總結:中焦瘀堵——脾胃功能下降——中氣不足——水火失衡——上火下寒。

如何改變上火下寒?

改變上火下寒,最需要解決的就是脾胃的中氣,讓脾胃正常工作,這中氣恢復正常,上火下寒的症狀自然就消失了。所以,幾個對脾胃極佳的穴位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像:脾俞穴、胃俞穴、中脘穴、太白穴、足三裡穴等。

經常上火還怕冷?8成是中焦堵了,艾灸這幾個穴位全搞定

當然,這還不夠,因為脾胃出現的問題多種多樣,還要“對症下藥”才能健脾強胃,比如脾虛的時候我們還要加灸氣海穴;本身溼氣重的時候就要加灸解溪穴、豐隆穴、陰陵泉穴。

因為健脾胃的穴位大多位於人體的上半身,因此艾灸後很容易導致“上火”的情況,於是我們根據自己的情況可以適當的加灸幾個下肢的穴位來平衡瀉火,比如像足三裡穴、陰陵泉穴、三陰交穴、 湧泉穴等,尤其是湧泉穴,只要是艾灸後上火,一般都是要加灸它的。

經常上火還怕冷?8成是中焦堵了,艾灸這幾個穴位全搞定

在此,我推薦一種非常適合現代人艾灸的方法,既可以實現晚上艾灸的方法,又能夠消除掉上火下寒症狀,並且不會造成上火的情況,那就是在晚上的時候先泡腳,然後再進行艾灸。泡腳時不僅可以刺激到湧泉穴,還可以導通下身的經絡,這樣更有利於艾灸時將中焦與下焦相通,艾灸的效果也會更好。

(本文所涉及的穴位,均在下方的“瞭解更多”鏈接中,歡迎點擊查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