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去溼氣,這幾個穴位就夠了'

穴位 推拿 睡眠 艾灸 紅豆薏米粥 知爸知媽 2019-09-07
"

上週我們出了一篇《教你按摩去痰溼》的推文,大家對此的關注度挺高,於是乎,小編又精心整理了一份更為齊全的穴位去溼氣推文,收好!

豐隆穴

豐隆原意是指古代神話中的雷神。豐隆穴,顧名思義,就是假借豐隆這個象聲詞,把脾胃上的濁溼像打雷下雨一樣排出去。所以說多揉此穴,健脾祛溼的作用非常不錯。

它在外踝上8寸,脛骨前緣外側1.5寸,脛腓骨之間。一般每天2次,每次3分鐘。

"

上週我們出了一篇《教你按摩去痰溼》的推文,大家對此的關注度挺高,於是乎,小編又精心整理了一份更為齊全的穴位去溼氣推文,收好!

豐隆穴

豐隆原意是指古代神話中的雷神。豐隆穴,顧名思義,就是假借豐隆這個象聲詞,把脾胃上的濁溼像打雷下雨一樣排出去。所以說多揉此穴,健脾祛溼的作用非常不錯。

它在外踝上8寸,脛骨前緣外側1.5寸,脛腓骨之間。一般每天2次,每次3分鐘。

按摩去溼氣,這幾個穴位就夠了

陰陵泉

陰陵泉是脾經的合穴,從腳趾出發的脾經經氣在這兒往裡深入,可以健脾除溼。它在膝蓋下方,沿小腿內側骨往上捋,向內轉彎時的凹陷,就是陰陵泉所在。每天用手指按揉這裡10分鐘以上即可,如果你體內有脾溼,按這裡會疼,但是堅持按揉,你會發現疼痛再逐漸減輕,說明你的脾溼在好轉。

"

上週我們出了一篇《教你按摩去痰溼》的推文,大家對此的關注度挺高,於是乎,小編又精心整理了一份更為齊全的穴位去溼氣推文,收好!

豐隆穴

豐隆原意是指古代神話中的雷神。豐隆穴,顧名思義,就是假借豐隆這個象聲詞,把脾胃上的濁溼像打雷下雨一樣排出去。所以說多揉此穴,健脾祛溼的作用非常不錯。

它在外踝上8寸,脛骨前緣外側1.5寸,脛腓骨之間。一般每天2次,每次3分鐘。

按摩去溼氣,這幾個穴位就夠了

陰陵泉

陰陵泉是脾經的合穴,從腳趾出發的脾經經氣在這兒往裡深入,可以健脾除溼。它在膝蓋下方,沿小腿內側骨往上捋,向內轉彎時的凹陷,就是陰陵泉所在。每天用手指按揉這裡10分鐘以上即可,如果你體內有脾溼,按這裡會疼,但是堅持按揉,你會發現疼痛再逐漸減輕,說明你的脾溼在好轉。

按摩去溼氣,這幾個穴位就夠了

足三裡

是治脾健胃的第一穴,除溼當然也少不了它。刺激的最好方法是艾灸。每天睡覺前用艾條灸,可以協助陰陵泉祛溼。該穴是一個祛溼的要穴,而人體溼氣大就容易滋生細菌,引起水腫,以及各種炎症,包括皮炎、皮疹等。另外,脾是生痰之源,是管溼氣的,如果溼氣多了運化不出去,就會變成痰飲。所以,要從根本上解決生痰的問題就要健脾,而每天堅持多揉陰陵泉穴就好。

操作方法:空閒的時候按揉陰陵泉,一天要保證10分鐘。晚上睡覺前,用艾條灸兩側足三裡3-5分鐘,最好灸之前先按陰陵泉1-2分鐘。

"

上週我們出了一篇《教你按摩去痰溼》的推文,大家對此的關注度挺高,於是乎,小編又精心整理了一份更為齊全的穴位去溼氣推文,收好!

豐隆穴

豐隆原意是指古代神話中的雷神。豐隆穴,顧名思義,就是假借豐隆這個象聲詞,把脾胃上的濁溼像打雷下雨一樣排出去。所以說多揉此穴,健脾祛溼的作用非常不錯。

它在外踝上8寸,脛骨前緣外側1.5寸,脛腓骨之間。一般每天2次,每次3分鐘。

按摩去溼氣,這幾個穴位就夠了

陰陵泉

陰陵泉是脾經的合穴,從腳趾出發的脾經經氣在這兒往裡深入,可以健脾除溼。它在膝蓋下方,沿小腿內側骨往上捋,向內轉彎時的凹陷,就是陰陵泉所在。每天用手指按揉這裡10分鐘以上即可,如果你體內有脾溼,按這裡會疼,但是堅持按揉,你會發現疼痛再逐漸減輕,說明你的脾溼在好轉。

按摩去溼氣,這幾個穴位就夠了

足三裡

是治脾健胃的第一穴,除溼當然也少不了它。刺激的最好方法是艾灸。每天睡覺前用艾條灸,可以協助陰陵泉祛溼。該穴是一個祛溼的要穴,而人體溼氣大就容易滋生細菌,引起水腫,以及各種炎症,包括皮炎、皮疹等。另外,脾是生痰之源,是管溼氣的,如果溼氣多了運化不出去,就會變成痰飲。所以,要從根本上解決生痰的問題就要健脾,而每天堅持多揉陰陵泉穴就好。

操作方法:空閒的時候按揉陰陵泉,一天要保證10分鐘。晚上睡覺前,用艾條灸兩側足三裡3-5分鐘,最好灸之前先按陰陵泉1-2分鐘。

按摩去溼氣,這幾個穴位就夠了

承山穴

承山穴也是最有效的祛除人體溼氣的穴位,其效果跟紅豆薏米粥有異曲同工之妙。因為承山穴在足太陽膀胱經上,膀胱經主人體一身之陽氣,所以,刺激它能通過振奮膀胱經的陽氣,排出人體溼氣。大多數人,只要輕輕一按他的承山穴,都會有明顯的酸脹痛感,這都是因為體內有溼的緣故;而按揉承山一段時間後,我們會感覺身上微微發熱,這就是膀胱經的陽氣在起作用了,身上的溼邪,正隨著上升的陽氣向外發散。所以溼熱體質者一定要注意記住這一保健大穴,合理地在生活中使用。

"

上週我們出了一篇《教你按摩去痰溼》的推文,大家對此的關注度挺高,於是乎,小編又精心整理了一份更為齊全的穴位去溼氣推文,收好!

豐隆穴

豐隆原意是指古代神話中的雷神。豐隆穴,顧名思義,就是假借豐隆這個象聲詞,把脾胃上的濁溼像打雷下雨一樣排出去。所以說多揉此穴,健脾祛溼的作用非常不錯。

它在外踝上8寸,脛骨前緣外側1.5寸,脛腓骨之間。一般每天2次,每次3分鐘。

按摩去溼氣,這幾個穴位就夠了

陰陵泉

陰陵泉是脾經的合穴,從腳趾出發的脾經經氣在這兒往裡深入,可以健脾除溼。它在膝蓋下方,沿小腿內側骨往上捋,向內轉彎時的凹陷,就是陰陵泉所在。每天用手指按揉這裡10分鐘以上即可,如果你體內有脾溼,按這裡會疼,但是堅持按揉,你會發現疼痛再逐漸減輕,說明你的脾溼在好轉。

按摩去溼氣,這幾個穴位就夠了

足三裡

是治脾健胃的第一穴,除溼當然也少不了它。刺激的最好方法是艾灸。每天睡覺前用艾條灸,可以協助陰陵泉祛溼。該穴是一個祛溼的要穴,而人體溼氣大就容易滋生細菌,引起水腫,以及各種炎症,包括皮炎、皮疹等。另外,脾是生痰之源,是管溼氣的,如果溼氣多了運化不出去,就會變成痰飲。所以,要從根本上解決生痰的問題就要健脾,而每天堅持多揉陰陵泉穴就好。

操作方法:空閒的時候按揉陰陵泉,一天要保證10分鐘。晚上睡覺前,用艾條灸兩側足三裡3-5分鐘,最好灸之前先按陰陵泉1-2分鐘。

按摩去溼氣,這幾個穴位就夠了

承山穴

承山穴也是最有效的祛除人體溼氣的穴位,其效果跟紅豆薏米粥有異曲同工之妙。因為承山穴在足太陽膀胱經上,膀胱經主人體一身之陽氣,所以,刺激它能通過振奮膀胱經的陽氣,排出人體溼氣。大多數人,只要輕輕一按他的承山穴,都會有明顯的酸脹痛感,這都是因為體內有溼的緣故;而按揉承山一段時間後,我們會感覺身上微微發熱,這就是膀胱經的陽氣在起作用了,身上的溼邪,正隨著上升的陽氣向外發散。所以溼熱體質者一定要注意記住這一保健大穴,合理地在生活中使用。

按摩去溼氣,這幾個穴位就夠了

天樞穴

天樞穴在肚臍旁開三個手指的位置。每天至少敲打兩次,每次10分鐘左右,敲至小腹發熱為止。民間有句話叫“揉腹治百病”,可見揉腹的好處。小腹是陰中之陰,是寒氣最愛聚集的地方,所以揉腹很關鍵。

"

上週我們出了一篇《教你按摩去痰溼》的推文,大家對此的關注度挺高,於是乎,小編又精心整理了一份更為齊全的穴位去溼氣推文,收好!

豐隆穴

豐隆原意是指古代神話中的雷神。豐隆穴,顧名思義,就是假借豐隆這個象聲詞,把脾胃上的濁溼像打雷下雨一樣排出去。所以說多揉此穴,健脾祛溼的作用非常不錯。

它在外踝上8寸,脛骨前緣外側1.5寸,脛腓骨之間。一般每天2次,每次3分鐘。

按摩去溼氣,這幾個穴位就夠了

陰陵泉

陰陵泉是脾經的合穴,從腳趾出發的脾經經氣在這兒往裡深入,可以健脾除溼。它在膝蓋下方,沿小腿內側骨往上捋,向內轉彎時的凹陷,就是陰陵泉所在。每天用手指按揉這裡10分鐘以上即可,如果你體內有脾溼,按這裡會疼,但是堅持按揉,你會發現疼痛再逐漸減輕,說明你的脾溼在好轉。

按摩去溼氣,這幾個穴位就夠了

足三裡

是治脾健胃的第一穴,除溼當然也少不了它。刺激的最好方法是艾灸。每天睡覺前用艾條灸,可以協助陰陵泉祛溼。該穴是一個祛溼的要穴,而人體溼氣大就容易滋生細菌,引起水腫,以及各種炎症,包括皮炎、皮疹等。另外,脾是生痰之源,是管溼氣的,如果溼氣多了運化不出去,就會變成痰飲。所以,要從根本上解決生痰的問題就要健脾,而每天堅持多揉陰陵泉穴就好。

操作方法:空閒的時候按揉陰陵泉,一天要保證10分鐘。晚上睡覺前,用艾條灸兩側足三裡3-5分鐘,最好灸之前先按陰陵泉1-2分鐘。

按摩去溼氣,這幾個穴位就夠了

承山穴

承山穴也是最有效的祛除人體溼氣的穴位,其效果跟紅豆薏米粥有異曲同工之妙。因為承山穴在足太陽膀胱經上,膀胱經主人體一身之陽氣,所以,刺激它能通過振奮膀胱經的陽氣,排出人體溼氣。大多數人,只要輕輕一按他的承山穴,都會有明顯的酸脹痛感,這都是因為體內有溼的緣故;而按揉承山一段時間後,我們會感覺身上微微發熱,這就是膀胱經的陽氣在起作用了,身上的溼邪,正隨著上升的陽氣向外發散。所以溼熱體質者一定要注意記住這一保健大穴,合理地在生活中使用。

按摩去溼氣,這幾個穴位就夠了

天樞穴

天樞穴在肚臍旁開三個手指的位置。每天至少敲打兩次,每次10分鐘左右,敲至小腹發熱為止。民間有句話叫“揉腹治百病”,可見揉腹的好處。小腹是陰中之陰,是寒氣最愛聚集的地方,所以揉腹很關鍵。

按摩去溼氣,這幾個穴位就夠了

太沖穴、少府穴、商丘穴、合谷穴、湧泉穴

足厥陰肝經的太沖穴(足背第一、二跖骨結合部之前的凹陷中)、手少陰心經的少府穴(手掌面,第 4、5 掌骨之間)、足太陰脾經的商丘穴(內踝前下方的凹陷中)、手陽明大腸經的合谷穴(手背,第 1、2 掌骨間)、足少陰腎經的湧泉穴(足底的前 1/3 之處),這些穴位經常按壓揉搓,可以促進經絡的正常運行,排出人體氣滯、血瘀、痰溼等毒素。

"

上週我們出了一篇《教你按摩去痰溼》的推文,大家對此的關注度挺高,於是乎,小編又精心整理了一份更為齊全的穴位去溼氣推文,收好!

豐隆穴

豐隆原意是指古代神話中的雷神。豐隆穴,顧名思義,就是假借豐隆這個象聲詞,把脾胃上的濁溼像打雷下雨一樣排出去。所以說多揉此穴,健脾祛溼的作用非常不錯。

它在外踝上8寸,脛骨前緣外側1.5寸,脛腓骨之間。一般每天2次,每次3分鐘。

按摩去溼氣,這幾個穴位就夠了

陰陵泉

陰陵泉是脾經的合穴,從腳趾出發的脾經經氣在這兒往裡深入,可以健脾除溼。它在膝蓋下方,沿小腿內側骨往上捋,向內轉彎時的凹陷,就是陰陵泉所在。每天用手指按揉這裡10分鐘以上即可,如果你體內有脾溼,按這裡會疼,但是堅持按揉,你會發現疼痛再逐漸減輕,說明你的脾溼在好轉。

按摩去溼氣,這幾個穴位就夠了

足三裡

是治脾健胃的第一穴,除溼當然也少不了它。刺激的最好方法是艾灸。每天睡覺前用艾條灸,可以協助陰陵泉祛溼。該穴是一個祛溼的要穴,而人體溼氣大就容易滋生細菌,引起水腫,以及各種炎症,包括皮炎、皮疹等。另外,脾是生痰之源,是管溼氣的,如果溼氣多了運化不出去,就會變成痰飲。所以,要從根本上解決生痰的問題就要健脾,而每天堅持多揉陰陵泉穴就好。

操作方法:空閒的時候按揉陰陵泉,一天要保證10分鐘。晚上睡覺前,用艾條灸兩側足三裡3-5分鐘,最好灸之前先按陰陵泉1-2分鐘。

按摩去溼氣,這幾個穴位就夠了

承山穴

承山穴也是最有效的祛除人體溼氣的穴位,其效果跟紅豆薏米粥有異曲同工之妙。因為承山穴在足太陽膀胱經上,膀胱經主人體一身之陽氣,所以,刺激它能通過振奮膀胱經的陽氣,排出人體溼氣。大多數人,只要輕輕一按他的承山穴,都會有明顯的酸脹痛感,這都是因為體內有溼的緣故;而按揉承山一段時間後,我們會感覺身上微微發熱,這就是膀胱經的陽氣在起作用了,身上的溼邪,正隨著上升的陽氣向外發散。所以溼熱體質者一定要注意記住這一保健大穴,合理地在生活中使用。

按摩去溼氣,這幾個穴位就夠了

天樞穴

天樞穴在肚臍旁開三個手指的位置。每天至少敲打兩次,每次10分鐘左右,敲至小腹發熱為止。民間有句話叫“揉腹治百病”,可見揉腹的好處。小腹是陰中之陰,是寒氣最愛聚集的地方,所以揉腹很關鍵。

按摩去溼氣,這幾個穴位就夠了

太沖穴、少府穴、商丘穴、合谷穴、湧泉穴

足厥陰肝經的太沖穴(足背第一、二跖骨結合部之前的凹陷中)、手少陰心經的少府穴(手掌面,第 4、5 掌骨之間)、足太陰脾經的商丘穴(內踝前下方的凹陷中)、手陽明大腸經的合谷穴(手背,第 1、2 掌骨間)、足少陰腎經的湧泉穴(足底的前 1/3 之處),這些穴位經常按壓揉搓,可以促進經絡的正常運行,排出人體氣滯、血瘀、痰溼等毒素。

按摩去溼氣,這幾個穴位就夠了

"

上週我們出了一篇《教你按摩去痰溼》的推文,大家對此的關注度挺高,於是乎,小編又精心整理了一份更為齊全的穴位去溼氣推文,收好!

豐隆穴

豐隆原意是指古代神話中的雷神。豐隆穴,顧名思義,就是假借豐隆這個象聲詞,把脾胃上的濁溼像打雷下雨一樣排出去。所以說多揉此穴,健脾祛溼的作用非常不錯。

它在外踝上8寸,脛骨前緣外側1.5寸,脛腓骨之間。一般每天2次,每次3分鐘。

按摩去溼氣,這幾個穴位就夠了

陰陵泉

陰陵泉是脾經的合穴,從腳趾出發的脾經經氣在這兒往裡深入,可以健脾除溼。它在膝蓋下方,沿小腿內側骨往上捋,向內轉彎時的凹陷,就是陰陵泉所在。每天用手指按揉這裡10分鐘以上即可,如果你體內有脾溼,按這裡會疼,但是堅持按揉,你會發現疼痛再逐漸減輕,說明你的脾溼在好轉。

按摩去溼氣,這幾個穴位就夠了

足三裡

是治脾健胃的第一穴,除溼當然也少不了它。刺激的最好方法是艾灸。每天睡覺前用艾條灸,可以協助陰陵泉祛溼。該穴是一個祛溼的要穴,而人體溼氣大就容易滋生細菌,引起水腫,以及各種炎症,包括皮炎、皮疹等。另外,脾是生痰之源,是管溼氣的,如果溼氣多了運化不出去,就會變成痰飲。所以,要從根本上解決生痰的問題就要健脾,而每天堅持多揉陰陵泉穴就好。

操作方法:空閒的時候按揉陰陵泉,一天要保證10分鐘。晚上睡覺前,用艾條灸兩側足三裡3-5分鐘,最好灸之前先按陰陵泉1-2分鐘。

按摩去溼氣,這幾個穴位就夠了

承山穴

承山穴也是最有效的祛除人體溼氣的穴位,其效果跟紅豆薏米粥有異曲同工之妙。因為承山穴在足太陽膀胱經上,膀胱經主人體一身之陽氣,所以,刺激它能通過振奮膀胱經的陽氣,排出人體溼氣。大多數人,只要輕輕一按他的承山穴,都會有明顯的酸脹痛感,這都是因為體內有溼的緣故;而按揉承山一段時間後,我們會感覺身上微微發熱,這就是膀胱經的陽氣在起作用了,身上的溼邪,正隨著上升的陽氣向外發散。所以溼熱體質者一定要注意記住這一保健大穴,合理地在生活中使用。

按摩去溼氣,這幾個穴位就夠了

天樞穴

天樞穴在肚臍旁開三個手指的位置。每天至少敲打兩次,每次10分鐘左右,敲至小腹發熱為止。民間有句話叫“揉腹治百病”,可見揉腹的好處。小腹是陰中之陰,是寒氣最愛聚集的地方,所以揉腹很關鍵。

按摩去溼氣,這幾個穴位就夠了

太沖穴、少府穴、商丘穴、合谷穴、湧泉穴

足厥陰肝經的太沖穴(足背第一、二跖骨結合部之前的凹陷中)、手少陰心經的少府穴(手掌面,第 4、5 掌骨之間)、足太陰脾經的商丘穴(內踝前下方的凹陷中)、手陽明大腸經的合谷穴(手背,第 1、2 掌骨間)、足少陰腎經的湧泉穴(足底的前 1/3 之處),這些穴位經常按壓揉搓,可以促進經絡的正常運行,排出人體氣滯、血瘀、痰溼等毒素。

按摩去溼氣,這幾個穴位就夠了

按摩去溼氣,這幾個穴位就夠了

"

上週我們出了一篇《教你按摩去痰溼》的推文,大家對此的關注度挺高,於是乎,小編又精心整理了一份更為齊全的穴位去溼氣推文,收好!

豐隆穴

豐隆原意是指古代神話中的雷神。豐隆穴,顧名思義,就是假借豐隆這個象聲詞,把脾胃上的濁溼像打雷下雨一樣排出去。所以說多揉此穴,健脾祛溼的作用非常不錯。

它在外踝上8寸,脛骨前緣外側1.5寸,脛腓骨之間。一般每天2次,每次3分鐘。

按摩去溼氣,這幾個穴位就夠了

陰陵泉

陰陵泉是脾經的合穴,從腳趾出發的脾經經氣在這兒往裡深入,可以健脾除溼。它在膝蓋下方,沿小腿內側骨往上捋,向內轉彎時的凹陷,就是陰陵泉所在。每天用手指按揉這裡10分鐘以上即可,如果你體內有脾溼,按這裡會疼,但是堅持按揉,你會發現疼痛再逐漸減輕,說明你的脾溼在好轉。

按摩去溼氣,這幾個穴位就夠了

足三裡

是治脾健胃的第一穴,除溼當然也少不了它。刺激的最好方法是艾灸。每天睡覺前用艾條灸,可以協助陰陵泉祛溼。該穴是一個祛溼的要穴,而人體溼氣大就容易滋生細菌,引起水腫,以及各種炎症,包括皮炎、皮疹等。另外,脾是生痰之源,是管溼氣的,如果溼氣多了運化不出去,就會變成痰飲。所以,要從根本上解決生痰的問題就要健脾,而每天堅持多揉陰陵泉穴就好。

操作方法:空閒的時候按揉陰陵泉,一天要保證10分鐘。晚上睡覺前,用艾條灸兩側足三裡3-5分鐘,最好灸之前先按陰陵泉1-2分鐘。

按摩去溼氣,這幾個穴位就夠了

承山穴

承山穴也是最有效的祛除人體溼氣的穴位,其效果跟紅豆薏米粥有異曲同工之妙。因為承山穴在足太陽膀胱經上,膀胱經主人體一身之陽氣,所以,刺激它能通過振奮膀胱經的陽氣,排出人體溼氣。大多數人,只要輕輕一按他的承山穴,都會有明顯的酸脹痛感,這都是因為體內有溼的緣故;而按揉承山一段時間後,我們會感覺身上微微發熱,這就是膀胱經的陽氣在起作用了,身上的溼邪,正隨著上升的陽氣向外發散。所以溼熱體質者一定要注意記住這一保健大穴,合理地在生活中使用。

按摩去溼氣,這幾個穴位就夠了

天樞穴

天樞穴在肚臍旁開三個手指的位置。每天至少敲打兩次,每次10分鐘左右,敲至小腹發熱為止。民間有句話叫“揉腹治百病”,可見揉腹的好處。小腹是陰中之陰,是寒氣最愛聚集的地方,所以揉腹很關鍵。

按摩去溼氣,這幾個穴位就夠了

太沖穴、少府穴、商丘穴、合谷穴、湧泉穴

足厥陰肝經的太沖穴(足背第一、二跖骨結合部之前的凹陷中)、手少陰心經的少府穴(手掌面,第 4、5 掌骨之間)、足太陰脾經的商丘穴(內踝前下方的凹陷中)、手陽明大腸經的合谷穴(手背,第 1、2 掌骨間)、足少陰腎經的湧泉穴(足底的前 1/3 之處),這些穴位經常按壓揉搓,可以促進經絡的正常運行,排出人體氣滯、血瘀、痰溼等毒素。

按摩去溼氣,這幾個穴位就夠了

按摩去溼氣,這幾個穴位就夠了

按摩去溼氣,這幾個穴位就夠了

"

上週我們出了一篇《教你按摩去痰溼》的推文,大家對此的關注度挺高,於是乎,小編又精心整理了一份更為齊全的穴位去溼氣推文,收好!

豐隆穴

豐隆原意是指古代神話中的雷神。豐隆穴,顧名思義,就是假借豐隆這個象聲詞,把脾胃上的濁溼像打雷下雨一樣排出去。所以說多揉此穴,健脾祛溼的作用非常不錯。

它在外踝上8寸,脛骨前緣外側1.5寸,脛腓骨之間。一般每天2次,每次3分鐘。

按摩去溼氣,這幾個穴位就夠了

陰陵泉

陰陵泉是脾經的合穴,從腳趾出發的脾經經氣在這兒往裡深入,可以健脾除溼。它在膝蓋下方,沿小腿內側骨往上捋,向內轉彎時的凹陷,就是陰陵泉所在。每天用手指按揉這裡10分鐘以上即可,如果你體內有脾溼,按這裡會疼,但是堅持按揉,你會發現疼痛再逐漸減輕,說明你的脾溼在好轉。

按摩去溼氣,這幾個穴位就夠了

足三裡

是治脾健胃的第一穴,除溼當然也少不了它。刺激的最好方法是艾灸。每天睡覺前用艾條灸,可以協助陰陵泉祛溼。該穴是一個祛溼的要穴,而人體溼氣大就容易滋生細菌,引起水腫,以及各種炎症,包括皮炎、皮疹等。另外,脾是生痰之源,是管溼氣的,如果溼氣多了運化不出去,就會變成痰飲。所以,要從根本上解決生痰的問題就要健脾,而每天堅持多揉陰陵泉穴就好。

操作方法:空閒的時候按揉陰陵泉,一天要保證10分鐘。晚上睡覺前,用艾條灸兩側足三裡3-5分鐘,最好灸之前先按陰陵泉1-2分鐘。

按摩去溼氣,這幾個穴位就夠了

承山穴

承山穴也是最有效的祛除人體溼氣的穴位,其效果跟紅豆薏米粥有異曲同工之妙。因為承山穴在足太陽膀胱經上,膀胱經主人體一身之陽氣,所以,刺激它能通過振奮膀胱經的陽氣,排出人體溼氣。大多數人,只要輕輕一按他的承山穴,都會有明顯的酸脹痛感,這都是因為體內有溼的緣故;而按揉承山一段時間後,我們會感覺身上微微發熱,這就是膀胱經的陽氣在起作用了,身上的溼邪,正隨著上升的陽氣向外發散。所以溼熱體質者一定要注意記住這一保健大穴,合理地在生活中使用。

按摩去溼氣,這幾個穴位就夠了

天樞穴

天樞穴在肚臍旁開三個手指的位置。每天至少敲打兩次,每次10分鐘左右,敲至小腹發熱為止。民間有句話叫“揉腹治百病”,可見揉腹的好處。小腹是陰中之陰,是寒氣最愛聚集的地方,所以揉腹很關鍵。

按摩去溼氣,這幾個穴位就夠了

太沖穴、少府穴、商丘穴、合谷穴、湧泉穴

足厥陰肝經的太沖穴(足背第一、二跖骨結合部之前的凹陷中)、手少陰心經的少府穴(手掌面,第 4、5 掌骨之間)、足太陰脾經的商丘穴(內踝前下方的凹陷中)、手陽明大腸經的合谷穴(手背,第 1、2 掌骨間)、足少陰腎經的湧泉穴(足底的前 1/3 之處),這些穴位經常按壓揉搓,可以促進經絡的正常運行,排出人體氣滯、血瘀、痰溼等毒素。

按摩去溼氣,這幾個穴位就夠了

按摩去溼氣,這幾個穴位就夠了

按摩去溼氣,這幾個穴位就夠了

按摩去溼氣,這幾個穴位就夠了

"

上週我們出了一篇《教你按摩去痰溼》的推文,大家對此的關注度挺高,於是乎,小編又精心整理了一份更為齊全的穴位去溼氣推文,收好!

豐隆穴

豐隆原意是指古代神話中的雷神。豐隆穴,顧名思義,就是假借豐隆這個象聲詞,把脾胃上的濁溼像打雷下雨一樣排出去。所以說多揉此穴,健脾祛溼的作用非常不錯。

它在外踝上8寸,脛骨前緣外側1.5寸,脛腓骨之間。一般每天2次,每次3分鐘。

按摩去溼氣,這幾個穴位就夠了

陰陵泉

陰陵泉是脾經的合穴,從腳趾出發的脾經經氣在這兒往裡深入,可以健脾除溼。它在膝蓋下方,沿小腿內側骨往上捋,向內轉彎時的凹陷,就是陰陵泉所在。每天用手指按揉這裡10分鐘以上即可,如果你體內有脾溼,按這裡會疼,但是堅持按揉,你會發現疼痛再逐漸減輕,說明你的脾溼在好轉。

按摩去溼氣,這幾個穴位就夠了

足三裡

是治脾健胃的第一穴,除溼當然也少不了它。刺激的最好方法是艾灸。每天睡覺前用艾條灸,可以協助陰陵泉祛溼。該穴是一個祛溼的要穴,而人體溼氣大就容易滋生細菌,引起水腫,以及各種炎症,包括皮炎、皮疹等。另外,脾是生痰之源,是管溼氣的,如果溼氣多了運化不出去,就會變成痰飲。所以,要從根本上解決生痰的問題就要健脾,而每天堅持多揉陰陵泉穴就好。

操作方法:空閒的時候按揉陰陵泉,一天要保證10分鐘。晚上睡覺前,用艾條灸兩側足三裡3-5分鐘,最好灸之前先按陰陵泉1-2分鐘。

按摩去溼氣,這幾個穴位就夠了

承山穴

承山穴也是最有效的祛除人體溼氣的穴位,其效果跟紅豆薏米粥有異曲同工之妙。因為承山穴在足太陽膀胱經上,膀胱經主人體一身之陽氣,所以,刺激它能通過振奮膀胱經的陽氣,排出人體溼氣。大多數人,只要輕輕一按他的承山穴,都會有明顯的酸脹痛感,這都是因為體內有溼的緣故;而按揉承山一段時間後,我們會感覺身上微微發熱,這就是膀胱經的陽氣在起作用了,身上的溼邪,正隨著上升的陽氣向外發散。所以溼熱體質者一定要注意記住這一保健大穴,合理地在生活中使用。

按摩去溼氣,這幾個穴位就夠了

天樞穴

天樞穴在肚臍旁開三個手指的位置。每天至少敲打兩次,每次10分鐘左右,敲至小腹發熱為止。民間有句話叫“揉腹治百病”,可見揉腹的好處。小腹是陰中之陰,是寒氣最愛聚集的地方,所以揉腹很關鍵。

按摩去溼氣,這幾個穴位就夠了

太沖穴、少府穴、商丘穴、合谷穴、湧泉穴

足厥陰肝經的太沖穴(足背第一、二跖骨結合部之前的凹陷中)、手少陰心經的少府穴(手掌面,第 4、5 掌骨之間)、足太陰脾經的商丘穴(內踝前下方的凹陷中)、手陽明大腸經的合谷穴(手背,第 1、2 掌骨間)、足少陰腎經的湧泉穴(足底的前 1/3 之處),這些穴位經常按壓揉搓,可以促進經絡的正常運行,排出人體氣滯、血瘀、痰溼等毒素。

按摩去溼氣,這幾個穴位就夠了

按摩去溼氣,這幾個穴位就夠了

按摩去溼氣,這幾個穴位就夠了

按摩去溼氣,這幾個穴位就夠了

按摩去溼氣,這幾個穴位就夠了

每週拍腹排毒一次,就可無毒一身輕

在肚臍兩邊脂肪最豐厚的地方,或者摁上去有脂肪結塊的地方,用雙手用力拍打10分鐘。大多數人都能拍出紅、紫、青、黑等不同顏色的痧斑、包點,這就是體內淤滯的寒溼、火毒被拍出來的表現。拍完後馬上喝一杯溫水,能加速排毒。

每週拍一次,連續幾次,您就會發現拍出的痧斑逐漸減少,到最後基本上不會再出現了。寒溼淤滯排乾淨了,減肥自然就快。

*以上內容整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本圖文摘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