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中秋的風俗習慣以及傳統活動 #中秋晒團圓#'

"
"
各地中秋的風俗習慣以及傳統活動 #中秋晒團圓#

祭月、賞月、拜月,《禮記》早有記載:“秋暮夕月”,意為拜祭月神。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祭品,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

"
各地中秋的風俗習慣以及傳統活動 #中秋晒團圓#

祭月、賞月、拜月,《禮記》早有記載:“秋暮夕月”,意為拜祭月神。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祭品,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

各地中秋的風俗習慣以及傳統活動 #中秋晒團圓#

相傳古代齊國醜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後,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後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願“貌似嫦娥,面如皓月”。而云南傣族在中秋之夜,同樣盛行“拜月”風俗。

"
各地中秋的風俗習慣以及傳統活動 #中秋晒團圓#

祭月、賞月、拜月,《禮記》早有記載:“秋暮夕月”,意為拜祭月神。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祭品,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

各地中秋的風俗習慣以及傳統活動 #中秋晒團圓#

相傳古代齊國醜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後,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後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願“貌似嫦娥,面如皓月”。而云南傣族在中秋之夜,同樣盛行“拜月”風俗。

各地中秋的風俗習慣以及傳統活動 #中秋晒團圓#

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到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逢這日,“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佔酒樓玩月”。明清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中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等古蹟。

文人士大夫對賞月更情有獨鍾,或登樓攬月,或泛舟邀月,飲酒賦詩,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如杜甫《八月十五夜月》用象徵團圓的十五明月反襯自己飄泊異鄉的羈旅愁思;宋代文豪蘇軾,中秋歡飲達旦,大醉而作《水調歌頭》,借月之圓缺喻人之離合。直到今天,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欣賞皓月當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節必不可少的活動之一。

"
各地中秋的風俗習慣以及傳統活動 #中秋晒團圓#

祭月、賞月、拜月,《禮記》早有記載:“秋暮夕月”,意為拜祭月神。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祭品,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

各地中秋的風俗習慣以及傳統活動 #中秋晒團圓#

相傳古代齊國醜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後,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後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願“貌似嫦娥,面如皓月”。而云南傣族在中秋之夜,同樣盛行“拜月”風俗。

各地中秋的風俗習慣以及傳統活動 #中秋晒團圓#

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到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逢這日,“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佔酒樓玩月”。明清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中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等古蹟。

文人士大夫對賞月更情有獨鍾,或登樓攬月,或泛舟邀月,飲酒賦詩,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如杜甫《八月十五夜月》用象徵團圓的十五明月反襯自己飄泊異鄉的羈旅愁思;宋代文豪蘇軾,中秋歡飲達旦,大醉而作《水調歌頭》,借月之圓缺喻人之離合。直到今天,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欣賞皓月當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節必不可少的活動之一。

各地中秋的風俗習慣以及傳統活動 #中秋晒團圓#

在古代,浙江一帶除中秋賞月外,觀潮,可謂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觀潮的風俗由來已久,早在漢代枚乘的《七發》賦中就有了相當詳盡的記述。漢以後,中秋觀潮之風更盛。明朱廷煥《增補武林舊事》和宋吳自牧《夢粱錄》也有觀潮記載。

中秋之夜,有燃燈以助月色的風俗。如今湖廣一帶,仍有用瓦片疊塔於塔上燃燈的節俗。江南一帶,則有制燈船的節俗。

"
各地中秋的風俗習慣以及傳統活動 #中秋晒團圓#

祭月、賞月、拜月,《禮記》早有記載:“秋暮夕月”,意為拜祭月神。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祭品,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

各地中秋的風俗習慣以及傳統活動 #中秋晒團圓#

相傳古代齊國醜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後,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後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願“貌似嫦娥,面如皓月”。而云南傣族在中秋之夜,同樣盛行“拜月”風俗。

各地中秋的風俗習慣以及傳統活動 #中秋晒團圓#

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到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逢這日,“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佔酒樓玩月”。明清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中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等古蹟。

文人士大夫對賞月更情有獨鍾,或登樓攬月,或泛舟邀月,飲酒賦詩,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如杜甫《八月十五夜月》用象徵團圓的十五明月反襯自己飄泊異鄉的羈旅愁思;宋代文豪蘇軾,中秋歡飲達旦,大醉而作《水調歌頭》,借月之圓缺喻人之離合。直到今天,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欣賞皓月當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節必不可少的活動之一。

各地中秋的風俗習慣以及傳統活動 #中秋晒團圓#

在古代,浙江一帶除中秋賞月外,觀潮,可謂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觀潮的風俗由來已久,早在漢代枚乘的《七發》賦中就有了相當詳盡的記述。漢以後,中秋觀潮之風更盛。明朱廷煥《增補武林舊事》和宋吳自牧《夢粱錄》也有觀潮記載。

中秋之夜,有燃燈以助月色的風俗。如今湖廣一帶,仍有用瓦片疊塔於塔上燃燈的節俗。江南一帶,則有制燈船的節俗。

各地中秋的風俗習慣以及傳統活動 #中秋晒團圓#

"
各地中秋的風俗習慣以及傳統活動 #中秋晒團圓#

祭月、賞月、拜月,《禮記》早有記載:“秋暮夕月”,意為拜祭月神。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祭品,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

各地中秋的風俗習慣以及傳統活動 #中秋晒團圓#

相傳古代齊國醜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後,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後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願“貌似嫦娥,面如皓月”。而云南傣族在中秋之夜,同樣盛行“拜月”風俗。

各地中秋的風俗習慣以及傳統活動 #中秋晒團圓#

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到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逢這日,“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佔酒樓玩月”。明清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中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等古蹟。

文人士大夫對賞月更情有獨鍾,或登樓攬月,或泛舟邀月,飲酒賦詩,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如杜甫《八月十五夜月》用象徵團圓的十五明月反襯自己飄泊異鄉的羈旅愁思;宋代文豪蘇軾,中秋歡飲達旦,大醉而作《水調歌頭》,借月之圓缺喻人之離合。直到今天,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欣賞皓月當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節必不可少的活動之一。

各地中秋的風俗習慣以及傳統活動 #中秋晒團圓#

在古代,浙江一帶除中秋賞月外,觀潮,可謂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觀潮的風俗由來已久,早在漢代枚乘的《七發》賦中就有了相當詳盡的記述。漢以後,中秋觀潮之風更盛。明朱廷煥《增補武林舊事》和宋吳自牧《夢粱錄》也有觀潮記載。

中秋之夜,有燃燈以助月色的風俗。如今湖廣一帶,仍有用瓦片疊塔於塔上燃燈的節俗。江南一帶,則有制燈船的節俗。

各地中秋的風俗習慣以及傳統活動 #中秋晒團圓#

各地中秋的風俗習慣以及傳統活動 #中秋晒團圓#

中秋吃月餅

老話講,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可謂歷史悠久,“月餅”這個詞早在南宋時期就已經出現,但把月餅和中秋掛上鉤的是在明代的文獻《酌中志》裡的記載:十五日,家家供月餅瓜果,候月上焚香,後即大肆飲啖,多竟夜始散席者。如有剩月餅,仍整收於乾燥風涼之處,至歲暮閤家分用之,曰團圓餅也。在北京,在當時如前門正明齋,東四牌樓芙容齋,地安門外桂英齋都是做月餅非常出名的老字號。月餅除了寓意家人團圓,也被用來當做禮品送親贈友,聯絡感情。

總之,月餅是由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慢慢變成吃月餅團員的寓意,從這種轉變形式也能看出中秋節發展的脈絡。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