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租一年後,我終於看清了室友的真面目……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遇見霞光裡 9 號」。

以防你不知道“遇見霞光裡 9 號”是什麼——這裡是都市孤獨青年的集散地,是愛與情緒的收容所。

記得美劇《生活大爆炸》裡有一集,Howard的母親去世了,當他為此感到難過時,毒蛇、木訥又有些自我的Sheldon對他說:“當我失去了自己的父親,我沒有任何朋友來幫助我度過難關。你有。”

那時,我加班到很晚剛剛回到出租屋,屋裡逼仄、安靜又冷清,無意中點開這集下飯,這句話就這樣擊中了我的心。雖然這部劇以搞笑為主,但其中展現的喜劇之外的另一面,卻出乎意料地打動人心。幾個性格迥異的人成為室友,日常毒舌互懟、關鍵時刻鼓勵包容。這樣的溫馨一面大概也是《生活大爆炸》如此受歡迎的原因之一。

合租一年後,我終於看清了室友的真面目……

“一群最有趣的人一起做最無聊的事,就是最有聊的時光”,相信很多人看完,都會表示這才是室友的正確打開方式啊。我們喜歡看這樣的劇情,是因為那是豐滿的理想和骨感現實的反差,因為他們將我們嚮往的與室友的“無界限”關係真實地展現了出來。

對於漂泊在大城市的年輕人來說,合租是不可避免會遇到的事情。據2018全國租金的數據顯示,21歲-35歲是租房主力人群,年輕人合租已成普遍現象。住房問題雖然得以解決,但年輕人的“後遺症”卻愈演愈烈。《中國青年報》曾對2000人進行問卷調查。64.3%的受訪者表示面臨最大的困境是“缺乏真實社交”。

社交恐懼症患者、享受孤獨成為了合租青年的標籤,網上吐槽室友的帖子也層出不窮。面對熟悉的陌生人,與室友其樂融融歡聚一堂的場面反而稀少。為此,我和合租的朋友們聊了一下,想看看室友對他們來說到底是一種怎樣的存在。

因為室友,我搬了家

同事小M第一次租房就遇到了兩個跟他性別不同、三觀不合、還有時差的室友。他不止一次猜測過室友的職業,因為她們的作息太過詭異,行蹤也太過神祕。本該是晚上睡覺的時光,卻變成了室友們起床梳妝打扮的高峰期。房子隔音不好,室友的每個動靜他都能聽得清清楚楚。

終於等到凌晨兩點,室友們出了門。小M本以為可以安心睡覺,卻萬萬沒想到才清晨六點,她們又回來了。

不僅如此,在神經衰弱邊緣試探的小M還要面對三觀的崩塌。他說室友每天都會帶男朋友回家,但據他觀察,男朋友都不是同一個人。今天是年輕帥氣的小夥,第二天變成了中年禿頂的大叔,第三天又成了聲音洪亮的大漢。這在室友看來,是更多選擇更多歡笑,而對只有一牆之隔的小M來說卻並不是一次愉悅的體驗。於是,剛在大城市找到落腳地的小M,決定搬走。

合租一年後,我終於看清了室友的真面目……

室友就在隔壁,卻只活在我的手機裡

朋友小南入住的第一天,室友就建了一個群,群名是“我們是一家人”。然而,這個群除了在交電費時用來結算,其他時間都淹沒在茫茫微信列表裡。小南把她和室友的關係總結成五個字——塑料室友情。

今天,他們還在為忘帶鑰匙被鎖在門外而進行親切友好的交談,第二天在樓道里碰到卻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合租的三間屋子是緊挨著的,“門”卻成了小南和室友之間一道跨不過去的障礙。室友從來都是在她的微信裡出現:“可以借我用下鍋嗎”、“洗衣機裡的衣服是你的嗎”、“借我用下洗潔精吧”……

有一次因為轉電費,小南加了室友的支付寶。於是他開始頻繁光顧她的螞蟻森林和螞蟻莊園,也就是在看到室友朋友圈動態和螞蟻森林被偷能量提醒時,小南才會覺得對方是生動活潑的。“但‘相敬如賓’沒什麼不好”,她說,“不找麻煩的室友就是好室友,我希望這種狀態一直持續下去。”

合租一年後,我終於看清了室友的真面目……

被子外面很危險,包括室友

朋友花花是典型的社交恐懼症患者。在熟人面前動如脫兔,在陌生人面前“安靜如雞”。當然,室友被她歸類為陌生人群。錯開的上班時間給了她不見室友的便利條件。花花每天回到出租屋後都會開啟一套固定模式:鎖上房門——鑽進被子——世界寧靜祥和。如果不是去廁所和拿外賣,花花不會輕易邁出房門一步。

她覺得,除自己屋子以外的地方都不是舒適區。所以每次決定要踏出房門之前,花花總會小心翼翼地把門拉開一條縫,暗中觀察室友的動靜。如果門外有人,就迅速關上門回到屋裡,儘量不給自己和室友寒暄的機會。租房快一年了,花花也沒怎麼見過室友。

談到箇中原因,她說:“上了一天班已經夠累了,只想在屬於自己的世界裡享受孤獨。”但最近,她有些動搖。因為過節回家的室友給她帶了很多家鄉特產。在難得的聊天過程中,她發現室友是個溫柔和善的人,也就不再逃避社交。“我覺得我多了一個朋友了”,花花開心地說。

合租一年後,我終於看清了室友的真面目……

跟他們聊過之後,我想,電視裡呈現的令人嚮往的生活方式是“合租”這道題的高分答案,但並不是唯一的滿分答案。在生活這道主觀題裡,沒有哪種方式是一定正確的。每個擁有不同夢想、不同性格的人,被生活隨機分配到了同一屋簷下,給出什麼樣的答案,只要是適合他們的,都是正確的。所以,我們可以一邊羨慕著別人完滿的生活,一邊按照自己的理解過好人生。

我很認同王小波的一句話:“我既可以生活在這裡,也可以生活在別處。但是眼前的一切決定了,我必須生活在此時此地。”與室友相處,就是一個求同存異的過程,既然相遇,就是一種緣分。希望生活在此處的人們都能給彼此多一些包容和理解,也願漂泊的我們都能遇到讓我們看清生活真相依然熱愛生活的那個人。

- END -

編輯 | 小圓

場地提供 | 三聯中讀

關 於 遇 見 霞 光 裡 9 號

喜愛《三聯生活週刊》的大朋友和小朋友們,如果你在嚴肅新聞報道之外還喜歡有趣的話題和故事,還擁有豐沛的情愫和柔軟的內心——歡迎來[遇見霞光裡9號]看看。(識別上方二維碼即可)

這裡有你無處安放的情緒和牢騷,有你的愛與理想,還有我們的平凡又溫暖的生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