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遭專利“碰瓷兒”?

自行車 IPO 法律 創業 中國商網 2017-05-07

因陷入專利侵權糾紛,正在IPO的永安行,昨天猛踩一腳剎車,“共享單車第一股”的光環蒙上陰影。不光永安行,讓用戶感覺技術炫酷的摩拜單車,近來也接連傳出被訴專利侵權的消息。無樁還車、掃碼開鎖,共享單車俘獲數千萬用戶的技術優勢,竟然惹上知識產權糾紛,這是否會成為其全國擴張的“阿喀琉斯之踵”?

永安行IPO急踩剎車

共享單車引來各路資本入局,早已是熱門話題。3月24日,證監會披露的永安行IPO招股說明書顯示,公司將發行不超2400萬股股票,計劃募集資金5.98億元。永安行有望率先登陸資本市場成為“共享單車第一股”的光環,讓其備受外界關注。4月6日,永安行就順利過會,邁出其登陸資本市場的關鍵一步,進度可謂超出預期。

但近日,永安行遭實名舉報。舉報人顧泰來表示,永安行侵害其發明專利權,並表示已向中紀委實名舉報中國證監會發行部,要求暫緩或暫停永安行IPO。而在5月4日,永安行在其官網公告稱,對舉報信內容進行迴應,“我們認為,該信件內容大量信息嚴重失實,存在誇大事實、曲解相關法律法規、刻意誤導公眾的情形。”

永安行還稱,確認涉訴專利與公司相關業務在技術方案、功能方法等方面不同,不存在侵犯涉訴專利的行為。同時,由於涉訴專利對應的業務對公司整體營收貢獻極低,去年佔比還不到1%,因此,對公司業務不構成重大影響。

不過,到了昨天,永安行突然“服軟”。公司在早間公告表示,因發行人出現媒體質疑事項,發行人與保薦機構(主承銷商)中金公司協商決定暫緩後續發行工作,並暫停原計劃於當日舉行的網上路演。

“技術牌”屢遭侵權尷尬

顧泰來是首批國家“千人計劃”專家,江蘇先聯信息創始人,也是“無固定取還點的自行車租賃運營系統及其方法”專利持有人。此次他舉報永安行侵權一事,其實在永安行的招股說明書中也有披露。

在招股書中,永安行鍼對專利權糾紛事宜表示,顧某擁有專利屬於無固定點取還車方案,而發行人手機掃碼有樁公共自行車租賃業務屬於固定點取還車方案,技術原理完全不同,不存在顧某所述的侵權行為。

永安行還表示,為徹底消除該事項的潛在不利影響,如果侵權導致任何費用支出、經濟賠償等損失,公司實控人孫繼勝將無條件全額承擔賠償責任。然而,就在上月,顧泰來以侵害其發明專利權為由將永安行訴至公堂。根據顧泰來出示的法院傳票,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將於今年6月21日審理他與永安行的專利糾紛案。

近期共享單車惹上侵權官司的,還有摩拜。3月初,深圳市呤雲科技有限公司狀告摩拜侵犯其包括智能鎖在內的多項發明專利,目前已分別獲得北京市知識產權局和北京知識產權法院的立案受理。

另有報道顯示,上海知識產權法院近日受理了胡某訴摩拜侵害發明專利權糾紛一案。據瞭解,胡某是一位技術達人,他稱“掃碼開鎖”是其發明專利,要求摩拜立即停止相關侵權,並賠償經濟損失人民幣62萬元。

無樁模式、掃碼開鎖,這些讓共享單車引以為豪的“技術牌”,一時間紛紛陷入侵權糾紛,令外界大跌眼鏡。

“互聯網+”下半場有新玩法

風口之上的共享單車,受到資本狂熱追捧,但如果侵權成為事實,其市場拓展將大受影響。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劉遠舉認為,對這些互聯網企業來說,說不清知識產權問題,無論是上市,還是把公司賣掉,最直接的影響就是估值。

一般來說,專利侵權界定是一項非常專業而複雜的工作,訴訟週期可能非常漫長。

據瞭解,顧泰來曾在2009至2010年做過共享單車商業化努力,雖然當時未得到市場認可,但他已為模式概念申請了專利。劉遠舉分析稱,從專利內容看,顧泰來所訴“無固定取還點的自行車租賃運營系統及其方法”,覆蓋的是整個無樁自行車的租賃。而這正是共享單車的基礎技術特徵,以及整個商業模式的基礎。因此他認為,如果永安行敗訴,接來下摩拜、小黃車也可能受到牽連。

專利風險一直是創業公司面臨的一大考驗。業內人士指出,目前來看共享單車的技術模式很容易被複制,創業公司最好還是自己研發申請專利,以免受制於人陷入被動。不過,即便是在知識產權訴訟中敗訴,共享單車的擴張步伐也很難停止,只是會付出專利使用費的較高成本,或者通過私下和解的方式解決。

劉遠舉分析,“互聯網+”的下半場,玩法會有些改變,不再是資本主導一切,知識產權會佔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