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在邵伯的童年時光(揚州江都邵伯鎮)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著名散文家,揚州人)祖籍紹興,清光緒年間其祖父朱則餘(號菊坡)在東海任承審官10多年,朱全家便隨之在東海居住,朱自清亦出生於此。

朱自清的父親朱鴻鈞(號小坡),曾任高郵知州,因仕途不暢,於光緒二十七年(1901)貶為九品典吏,到邵伯任職。當年,4歲的朱自清從東海移居邵伯,6歲時又隨家遷入揚州城裡,他在古老而又美麗的邵伯鎮上度過了兩年的童年時光。

朱自清在邵伯的童年時光(揚州江都邵伯鎮)

雖然只是短短的兩年時間,但是,“青燈有味是兒時”,這兩年無疑對朱自清的成長起著重要作用,並深深地留在了他的記憶深處。

朱自清在邵伯時,家居在運河邊上的萬壽宮內。萬壽宮是祀宋許旌陽真君的,其址在現在邵伯輪船碼頭北側,那是一座清代建築。萬壽宮飛簷翹壁,高牆深院,異常寂靜幽深。院中既有黃楊、紫藤等名貴樹木,又有雞冠花等尋常花卉。夏日的夜晚,靜坐院中納涼,耳邊傳來古運河水輕輕拍打堤岸的濤聲,聆聽紫藤花架下油蛉歡快的鳴唱,那是何其愜意。朱自清很是喜歡這裡的環境與氛圍,自小養成了喜幽靜、愛獨處的習性。

朱自清在邵伯的童年時光(揚州江都邵伯鎮)

在邵伯,朱自清接受了早期的文化啟蒙教育。他曾在《我是揚州人》一文中寫道:“鎮裡的情形,我也差不多忘記了。只記得住在鎮裡一家人的私塾裡讀過書,在那裡認識了一個朋友叫江家振,我常到他家玩兒,傍晚和他坐在他家花園裡的一根橫倒的枯樹幹上說著話,依依不捨,不想回家。”而在家裡,朱自清則多留在室內成半天地讀書習字,無需大人照料。平時,除了母親周氏綺桐輔導課讀外,父親在公務之餘也常教他讀書練字,給他講些天文地理和風土人情知識,還常帶他沿運河漫步,領略兩岸秀麗的風光。

到運河邊上去玩,那是朱自清童年時最大的樂趣。他曾在文章裡寫道:“門口就是運河,河坎很高,我常向河裡扔瓦片玩兒。邵伯有個鐵牛灣,那兒有一條鐵牛鎮壓著。父親的當差常抱我去看它,騎它,撫摸它。”朱自清用他那稚嫩的小手,從高高的堤岸上扔出瓦片,在運河水面上滑翔,串起一個又一個漣漪,心中充滿了喜悅和歡樂。他叉開雙腿,騎在鐵牛身上,舉首遠望寬闊無垠的湖面,俯身靜聽鐵牛肚子裡的聲響,引起了他無比地好奇。

朱自清在邵伯的童年時光(揚州江都邵伯鎮)

住萬壽宮,爬運河堤,遊鐵牛灣,上私塾,跟好朋友玩兒,這些孩提時代再平常不過的生活情景,竟使朱自清走南闖北經歷了大半生後,仍未嘗忘懷,在他的筆下可以感受到一份淡淡的鄉愁和一絲濃濃的柔情。邵伯這座蘇北大運河邊上的小鎮,給朱自清的人生最初階段刻下了美妙的印記,使他對金色的童年產生無限的眷戀,一股故鄉之情油然而起。正如他在文中所說:“童年的記憶最單純最真切,影響最深最久……回想起來最有意思。”“‘青燈有味是兒時’,其實不止青燈,兒時的一切都是有味的。這樣看,在那兒度過童年,就算那兒是故鄉,大概差不多罷?”所以,朱自清又說:“有些國語教科書裡選得有我的文章,註解裡或說我是浙江紹興人,或說我是江蘇江都人……有人疑心江蘇江都人是錯了,特地老遠的寫信託人來問我,我說兩個籍貫都不算錯。”

朱自清在邵伯的童年時光(揚州江都邵伯鎮)

朱自清稱他自己是揚州人,說他籍貫是江蘇江都不算錯,可見他對“童年故鄉”邵伯的感情是多麼地深厚。他的愛子朱閏生在探尋父親生前足跡時,曾於1995年專程從山西太原來到邵伯。只可惜,與朱先生兒時生活有關的事物,除了到萬壽宮遺址前搜尋那殘磚斷瓦,到運河堤壩上眺望那浩渺的煙波外,只有去摩挲那無言的鐵牛了。朱閏生也騎上了當年他父親曾經騎過的鐵牛,想到父親有趣的兒時生活,不禁發出了會心的微笑。

(朱毓麒)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