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為鑑,中國的劫機事件分析

卓長仁 臺灣 上海 航空 遼寧 瀋陽 交通 修飛機的ME 2019-04-07

1948年7月16日傍晚,一架名為“澳門小姐”的PBY型雙引擎螺旋槳飛機從澳門飛往香港。那時搭飛機來往港澳的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澳門小姐”配備4名外籍機組,23名乘客中,有12名華人和11名美、英、葡籍外國人。

1個多小時後,香港民航處通知澳門司警,“澳門小姐”沒有按時抵達,同時華界(大陸)居民又報告稱,看到一架灰色飛機墜入九州洋。澳門方面隨即派出數條水警船前往搜救,但等水警趕到現場時,飛機已經被水淹沒,除了一名被漁民搭救的華裔乘客外,機上所有人全部罹難。

這名華裔乘客名叫黃裕,他自稱是為了前往香港謀生計,也是機上僅有的幾個並非來自上流社會的乘客。

黃裕告訴警方,飛機在空中就發生了爆炸,機身劇烈震盪,他隨即昏迷,直到被漁民搭救。

但目擊者卻稱,沒有看到飛機爆炸。

幾天後,澳門警方將飛機打撈出水,發現飛機艙壁有子彈射擊的痕跡,幾名遇難者遺體上也有槍傷痕跡。

在經過一番調查和審問後,黃裕交代,當時乘坐“澳門小姐”大都是富豪,身上會攜帶黃金。黃裕和他的同夥想要劫持飛機,降落到中山附近海面進行搶劫。

但是在劫持飛機時,劫機團伙遭到機上乘員的反抗,打鬥中,飛機失控墜毀。

沒想到,一機27人,活下來的卻是一個劫機犯。

不過移交法庭後,黃裕又全盤推翻自己的供詞卻,稱一切都是編的。由於當時葡澳當局和香港方面對審訊權所在有所爭議。

黃裕最終得以無罪釋放,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而在這之後,隨著民航業的發展,飛機在世界交通業務中所佔的比重迅速上升。劫機的故事,也越來越多開始發生。

以史為鑑,中國的劫機事件分析

1

從大陸去對岸的寶島只有兩種方法,要麼走海路要麼走空路。但是在講究意識形態的那些年,兩岸炮聲隆隆,在停炮的間隔時間,喇叭宣傳又從不停,人自然無法直接過去,不管海空,皆是如此。

但是,明面上的禁止,總擋不住部分人蠢蠢欲動的心。

海上的封鎖還好控制,可空中叛逃,所謂的禁令總是弱了一點。那些年,兩岸互有空軍飛行員,駕機“投誠”。

大陸這裡的飛行員,只要駕駛飛機落地臺灣,駕駛員甚至連帶機上反抗叛逃的乘員都會成為“反公義士”,獲得黃金千兩嘉獎。而臺灣空軍飛行員來大陸,屬於“起義”,一般都能官運亨達。

不過軍機叛逃終究是在小範圍內的,其他人幾乎沒有辦法通過海空直接來到臺灣。

隨著時間的積累,再小概率的事也總會發生。

1982年7月25日,中國民航一架伊爾18飛機從西安機場起飛,前往上海,航班號2505。伊爾-18是一款4發螺旋槳飛機,但在缺少噴氣飛機的時代中,這種蘇制飛機成為中國民航少有的選擇。

飛機飛至上海上空後,駕駛艙裡突然衝進了五名年輕小夥,為首的名叫孫雲平,在常年偷聽敵臺廣播後,他糾集了一批同在西安儀表廠工作的同夥,試圖劫持民航客機外逃。

孫雲平團伙準備不可謂不充足,除了匕首、炸藥外,甚至還有指北針,他們試圖讓駕駛員通過指北針來駕駛飛機前往臺灣。

不過,雖然氣勢洶洶,但是孫雲平一夥人的劫機企圖並沒有獲得成功。在機組的組織下,一夥人全被乘客制服。雖然在打鬥過程中,孫雲平引爆了炸藥,但是也沒有嚴重破壞飛機,反倒是孫雲平自己被人用斧子將腦袋砍成粉碎性骨折。

飛機最後成功落地上海,劫機分子則被移交公安。

這是新中國成立後,公開報道的第一起劫機事件,也是官方稱的“新中國第一起劫機”。

由於影響惡劣,同年8月歹徒五人全部被判處死刑並處決,連帶其在西安的同夥也被處以死刑、死緩、無期徒刑等處罰。機組則獲“中國民航英雄機組”稱號,另外還獲得特等功、大功及現金嘉獎。

但是,不知道是不是劫機的報道,又啟發了其他人。

2

在孫雲平伏法時,瀋陽一名叫卓長仁的汽車計劃員因犯法後試圖逃避法律制裁,組織了五人開始謀劃自己的劫機大業。

以史為鑑,中國的劫機事件分析

卓長仁是遼寧瀋陽人,從遼寧省航校畢業後加入遼寧省機電設備公司工作。當時,大陸還處於文革結束、改革開放的陣痛期。社會上有大量流氓團伙,而且國內對槍支管理還不是特別嚴格。

1983年5月5日,通過團伙內在瀋陽體育學院保安處工作的安衛建,卓長仁一夥人弄到了四把美製手槍和30發子彈。

同一天,他們六人登上了從瀋陽起飛前往上海的一架三叉戟客機。

飛機飛至渤海灣上空後,卓長仁一夥人闖進了駕駛艙,並強迫飛行員操縱飛機飛往南朝鮮(韓國)。卓長仁上過航校,航空基礎知識顯然比失敗的孫雲平好,機組幾次試圖改變航線降落都被其察覺,沒有成功。

選擇南朝鮮自然也是有道理的,當時大陸和韓國還沒有建交,韓國仍舊保持和臺灣地區的外交關係,這樣也可以加大卓長仁一夥人尋求庇護成功的可能性。

飛機最終降落在一個美軍基地中,卓長仁當時就要求面見臺灣駐南朝鮮“大使”,但遭到拒絕。

當時,美軍士兵已經將這架被劫持的三叉戟團團包圍,看著窗外身著綠色軍裝又荷槍實彈的美軍,在對峙數小時後,卓長仁團伙最終還是繳械投降。

隨後,大陸和臺灣當局都針對此事展開在南朝鮮的談判活動。大陸政府強烈要求將卓長仁等人遣返大陸接受審判,臺灣當局則稱這批人是義士,要求南朝鮮將人全部交由臺灣。

當時南朝鮮也想與大陸建交,劫機正好給了南朝鮮和大陸政府接觸的藉口。為釋放善意,韓國以高標準招待了機組和乘客。

最終,在兩方平衡下,卓長仁六人最終分別被判處2-6年有期徒刑,並在韓國服刑。

但是臺灣當局的活動還是獲得一定成效,卓長仁一夥人僅服刑1年3個月,就獲韓國特赦,並移交臺灣當局。

到達臺灣後,六人立即被稱為“六義士”,並獲得黃金千兩獎勵。

卓長仁還開始全臺灣巡迴進行演講,從罪犯搖身一變成為成功人士,住上了臺北千呎豪宅。

3

以史為鑑,中國的劫機事件分析

事實證明,想從大陸跑去寶島的都是些狠人,不是在國內犯了事,就是對生活不如意。但是在臺灣地區黃金獎勵下,不少窮凶惡極之徒,一旦在國內犯事,就想通過劫機前往臺灣,改變自己的“命運”。

1988年,為尊重國際反劫機的行為標準,同時兩岸關係逐漸回暖,臺灣地區取消對劫持民航飛機的獎勵,對劫機犯以“劫機罪”判刑。

“劫機義士”一詞從此成為歷史。

但是,觀念的扭轉自然沒這麼簡單,在90年代初那個動盪的時間節點上,沒有人能預知後面還會發生什麼。

1990年10月2日,從廣州飛往廈門的廈航8301航班在空中被劫持。劫機者名叫蔣曉峰,時年21歲,是湖南的一名採購員,因為騙取公司17000元的鉅款,踏上逃亡之路。

根據同機倖存旅客回憶,蔣曉峰當時身穿黑色西裝,攜帶一個小的行李箱。起飛後其從後排起身直接闖入駕駛艙,並宣佈身上綁有炸彈,要求飛行員駕機飛往臺北中正機場。

飛行員最終答應了他的請求,但表示油料不足,要求前往香港啟德機場先行加油,再繼續飛往臺灣。蔣曉峰拒絕了這一要求,並表示如果這麼做,就把飛機炸燬。

最終,飛機沒有飛向臺灣也沒有飛向香港,而是降落在廣州白雲機場。但還在地面滑行時,蔣曉峰就開始搶奪飛機控制權。

這架737客機轉眼變成在地面的洪荒莽獸,猛地衝向跑道旁草地,並在彈跳後衝向白雲機場的停機坪。

在撞上一架707後,廈航737客機繼續向前,直直的撞擊在一架南航嶄新757的中部,並繼續向前飛了300多米墜地翻滾解體。

最終,121人在這場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最大劫機案中遇難,而這當中也包括30名臺灣同胞,成為當時臺灣遊客死亡人數最多的事件。

惡果終究傷己也傷人。

在廣州劫機事件後,中國改變鼓勵機組和乘客與劫機者對抗的政策,轉而以保護乘客和飛機安全為第一要素。

兩岸關係也在悄然發生變化。1991年,臺灣地區宣佈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同年,失去利用價值的卓長仁因為投資失敗陷入金錢危機,隨後其再次夥同另兩名所謂的“反公義士”鋌而走險,綁架臺北市國泰醫院副院長王欲明之子王俊傑,並將其撕票。

當年的“義士”再次迴歸本性,打的究竟是誰的臉?

4

以史為鑑,中國的劫機事件分析

1990年後,中國劫機案並沒有減少,反而繼續上升,到1993年達到頂峰。當年,中國民航共發生21起劫機事件,其中成功10起,目的地均是臺灣。

雖然臺灣會以劫機罪判處劫機犯“徒刑”,但是卻時常有假釋的可能。這些劫機犯在大陸不是負債累累就是犯有罪行,因此,依舊想前往臺灣“拼”一下機會。但頻繁劫機還是讓人警醒,兩岸交流後,決定將所有劫機犯移交客機所屬方處理。

1997年,臺灣遠東航空一架757客機被劫持。劫機犯劉善忠以全身淋汽油的方式,要求機組駕機前往廈門。雖然劉善忠劫機成功,但大陸方面依照此前達成的協定,將其移交臺灣地區司法部門。而臺灣地區,也將此前劫機潮中大部分劫機犯,遣回大陸。

此後,兩岸間劫機案逐步減少直至不再發生。

目前兩岸居民已經可以乘坐普通民航客機方便來往。大陸民航安檢水平也愈加嚴格,近十幾年來,不再有成功的劫機案發生。

其實,經濟和發展,才是解決問題根源的最好辦法。

隨著大陸經濟迅速發展,臺灣地區的“魅力”早已經迴歸到正常水平。越來越多的大陸游客將臺灣作為自己的旅遊目的地。而大陸的機遇也吸引源源不斷的中國青年“北上”。

和平與發展正成為主流,中國劫機,已成往事。

本文轉載自網易航空

作者:Henry Lin

參考資料:

[1] 為黃金騎劫“澳門小姐”,東周刊 翁靜晶

[2] 親歷者講述卓長仁劫機內幕,新民晚報

[3] 孫雲平劫機,1982年 陝西省地方誌辦公室

[4] 1993年震驚世界的中國“劫機潮”,中國網

[5] 遠航廈門包機首航機組人員曾經被劫機到廈門,中華日報

[6] 六義士境遇大不同 有人遭槍決、有人變老闆、有人成貧戶,今日新聞網

[7] 白雲機場“10·2”特大空難揭祕,週末 周益 朱林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