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賠2000萬關40家珠寶店 轉5家手作首飾店年入1000萬 獲天使輪投資

珠寶 投資 首飾 韓國 鉛筆道 2017-04-27
她賠2000萬關40家珠寶店 轉5家手作首飾店年入1000萬 獲天使輪投資

◆據劉冰回憶,她的爺爺是一名金屬手工匠人,她也深愛著設計與藝術。

文| 鉛筆道 記者 石 偉

導語

在珠寶首飾零售行業,這是劉冰的第二次創業。回憶起上次創業,劉冰曾經歷了在全國擁有40家門店的輝煌。

這次,她選擇為自有零售品牌,加上手作體驗。2014年12月,全愛工匠第一家體驗店在北京三元橋鳳凰匯開業。隨即,一份喜人的結果讓她重拾信心:7000~10000元/平米/月的績效。

之後的2015年,劉冰潛心打磨商業模式。去年一年,她憑藉5家門店,斬獲了一份不錯的年度報表:全年營業額1000萬元,稅前淨利潤為35%。

今年年初,兩家佔地近200平的旗艦店,相繼在上海靜安寺芮歐百貨、北京金源購物中心開業。接下來的3年,她的目標是在全國開辦100家店。

截至目前,全愛工匠一共擁有6家體驗店;同時,劉冰啟動Pre-A輪融資。未來,她是否能獲得投資方的青睞,並憑藉資本跑馬圈地呢?

注:劉冰承諾文中數據無誤,為其真實性負責,鉛筆道已備份錄音速記,為內容客觀性背書

切入珠寶首飾行業

國內互聯網起步之時,劉冰在香港鳳凰衛視中文臺已任職多年。為謀求多跑道發展,劉冰來到北京天意華廣告公司;當時,紙媒正鼎盛,後者被稱為媒體圈的黃埔軍校。

因業務能力突出,劉冰得到領導賞識,來到山東擔任地區的銷售總監。辭職之後,她與一位前輩成立一家媒體公司。公司雖小,但做得很成功,她獲得人生的第一桶金。

期間,劉冰結識了後來的合夥人Jeff 。當時的Jeff曾在高盛、美林等投行任職,在美國華爾街工作了10餘年,剛剛歸國。

兩人一見如故。受Jeff啟發,劉冰發現自己骨子裡熱愛藝術與設計;出於對生意機會天生的敏感,她對珠寶首飾零售行業進行一番調查。

輕物流、無倉儲、小空間運營,珠寶首飾行業的一系列優點,是極好的財務模型,打動了劉冰和合夥人的內心。

她賠2000萬關40家珠寶店 轉5家手作首飾店年入1000萬 獲天使輪投資

◆全愛工匠北京金源購物中心店鋪局部圖

當時,中國的貿易順差逐年加大,政府大力號召拉動內需。在劉冰及團隊看來,種種跡象均表明,中國的消費市場要迎來大爆發,“做品牌的福音期到來”。

確定創業方向後,團隊成員輾轉意大利、米蘭、法國、韓國等地,歷時兩年時間參觀品牌、學習設計、研究商品、打通供應鏈。

果真如他們期待,2010年是中國珠寶首飾火熱的一年:年交易額已達2千億元。同一年,劉冰啟動自有珠寶首飾品牌——全愛,組建團隊負責從設計、生產到線下零售的一條龍業務。

之後的兩年間,她的事業迎來大爆發。8家直營店、32家加盟店,劉冰迅速在全國圈了40家門店。

可好景不長,加盟商問題逐漸暴露。據劉冰回憶,這是因為當時加盟環境較差,加盟商並不尊重品牌;眾多加盟商獲得品牌授權後,往往為了盈利,小動作不斷。

隨著京東上市、馬雲敲鐘、陳歐跑到紐交所,互聯網對線下實體店的衝擊愈演愈烈,劉冰在2014年發現,銷售額呈指數級下降。

先後投入的2000萬元所剩無幾,她選擇及時止損。2013年年底,她不再與加盟商續約,並逐步關停不盈利的直營店。第一次做品牌以失敗告終,劉冰與先生決定去日本散心。

選擇手作體驗

在東京,劉冰來到有著百年曆史的皮具店Herz,其作坊專門接受客戶私人定製,純手工製作皮具。

前店後廠的模式,百年未變。櫃檯前,服務員接訂單;櫃檯後,工匠帶著學徒,從切割到縫製皮革,行雲流水。

客戶同樣沉澱了百年。小至六七歲的孩童,大至三四十歲的職業人士,均對這種帶有體驗性質的零售興趣濃厚。據她分析,該種模式下,店面沒有庫存壓力,僅需儲存皮革即可。

隨後,懷著好奇,她參觀了做三絃琴、陶瓷等百年老店。店內,老師傅均會手把手教授製作。

不久之後,劉冰又來到臺灣的誠品書店。在松煙店內的一層樓,木架上陳列著玻璃、陶瓷、木工、金工、皮具各式原創手作產品,顧客可參與制作。接下來的一週,劉冰體驗了整個臺北市的手作工作室。

她賠2000萬關40家珠寶店 轉5家手作首飾店年入1000萬 獲天使輪投資

◆臺灣吹玻璃體驗

歸京後,劉冰構思出新的商業想法:用手作體驗的方式,打造全新的珠寶首飾零售品牌——全愛工匠。因為上次的創業失利,項目還未啟動,她就遭到了朋友的反對。

但她仍做了一份介紹商業模式的PPT,發給了做商業地產的人士。首先拋來橄欖枝是太古集團旗下的北京頤堤港。當時總經理是一名英國人,對手作體驗興趣盎然,願意提供優良位置的Shopping Mall店面。

為低成本啟動,劉冰婉拒其好意,最終選擇了位於三元橋的鳳凰匯社區Mall,面積僅30.8平米的一家門店。花費了8萬元的改裝費後,全愛工匠的第一家體驗店在2014年12月開業。

團隊的自有設計師負責教授手作課程。他們大多具有4~5年的設計經驗,大部分來自北服、央美及國外藝術院校。

她賠2000萬關40家珠寶店 轉5家手作首飾店年入1000萬 獲天使輪投資

◆全愛工匠講師團隊

店內,在專業老師的帶領下,小白客戶60-90分鐘可以親手完成一件首飾作品。其中,課程以金屬工藝體驗課(主要是金工飾品、琺琅和鍛造等)為主。

基本上,製作一個手工首飾需要8項流程。比如戒指要經歷煺火、 刻字符、量戒圍、鋸切、焊接整形、研磨、拋光。

她賠2000萬關40家珠寶店 轉5家手作首飾店年入1000萬 獲天使輪投資

◆金工體驗

這次創業,劉冰缺少推廣資金。於是,她邀請微信好友體驗課程,再由其口碑傳播。第一個月,店鋪交了一份不錯的成績:7000元/平米/月的績效考核。

開春後,情人節來臨,店鋪績效升至10000元/平米/月,劉冰彷彿看見了勝利女神在向她招手。這時,搭檔及公司的CFO提醒她,需要驗證商業模式的可行性。

接下來的半年,團隊仔細打磨培訓體系與課程體系、打磨財務模塊,以及培養老師團隊。

課程被重新規劃,分為60、90、120分鐘三種不同層次。課件則擴充到300餘個,70%課件的基礎工藝相同,只有30%會略有差異;老師則來自知名院校首飾設計系,經過3周培訓,便可上崗教學。

單店盈利模式也已跑通。以100平米的標準店面計算,前期投入成本在50~100萬元,需要6~8個月可回收成本。

基於此,劉冰於2015年9月陸續在北京、天津、蘇州、上海各開一家體驗店。選址標準有二:一類是中糧、華潤等優勢賣場,一類是太古、K11等趨勢賣場。

她賠2000萬關40家珠寶店 轉5家手作首飾店年入1000萬 獲天使輪投資

上海靜安寺芮歐百貨中心店

這次,吸取前次教訓,劉冰放棄盲目擴張,轉而深耕門店。

年終,一份報表放在劉冰桌前:5家門店全年營業額1000萬元,稅前淨利潤35%。

期間,全愛工匠得到資本垂青,於去年9月獲得來自寒武創投的天使輪融資。

增加手作輕金工

雖然去年的財務報表讓劉冰很滿意,但覆盤時卻發現:手作技術門檻太高,限制了顧客的興趣培養。這是因為金屬工藝體驗課既需專業設備,又離不開老師指導。

在開拓前端市場的同時,她有意提高用戶黏性。面向設計師與消費者,劉冰一方面與國際知名品牌“施華洛世奇”、日本百年曆史品牌MIYUKI等手作材料商達成合作,為其提供水晶、玻璃珠等1萬SKU的原材料;另一方面,全愛工匠推出設計包、工具包,並增加手作輕金工項目(手作DIY、串珠、編織等),鼓勵消費者在家進行製作。

此外,劉冰為12名知名設計師合作推廣品牌,銷售產品。設計師分別來自日本、中國、法國,均具備設計、生產能力,僅欠缺銷售渠道。

她賠2000萬關40家珠寶店 轉5家手作首飾店年入1000萬 獲天使輪投資

◆設計師主師

未來, 除了直營店外,劉冰將以城市合夥人的方式擴張店鋪。

截至目前,全愛工匠累計開設6家線下店。近期,劉冰啟動Pre-A輪融資。

/The End/

編輯 趙芳馨 校對 毛 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