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禪:掌握兩大法門,生活才能真正成為修行

莊子 佛教 王陽明 憨山德清 大陰陽論 大陰陽論 2017-11-06

來源:大陰陽論/專注佛、道、易、王陽明的高品質原創公號。

莊子禪:掌握兩大法門,生活才能真正成為修行

很多人對修行有熱情,對覺悟有渴望,卻常常感覺為塵世所困,即使知道世間即道場,也總脫不開抽不出時間、時間不夠用、靜不下來等感慨。生活到底是不是修行?當然是,無論在事理的洞明還是心性的磨礪上,生活的閱歷都大有裨益,這每個人都知道。但總歸這是被動的,我們需要承認,我們在心底裡實際是將生活與修行劃了一道分界線的,我們認為的生活即修行,很多時候只是一種不得已之下的自我安慰。

生活與修行到底能不能真正融合在一起?生活中究竟有沒有與真正的修行功效一樣的法門?答案是肯定的。莊子指給我們的,就是這樣一條路,這樣兩個法門。這條路,完完全全就在實際生活中;這兩個法門,真真實實就是修道。

看透身邊因果,就是悟道

第一個法門,在上篇《莊子禪:所謂覺悟,就是清醒地做夢》的結尾,已經簡單帶了一下,便是“觀如夢”三個字。而很多人都沒意識到它究竟意味著什麼。

明代高僧憨山大師對莊子第一名篇《齊物論》的結構和主旨,曾這樣概括:

要悟本來真宰,須是忘我,然忘我工夫,先觀人世如夢,是非之辯,如夢中事,正是非者,如夢中占夢之人,若以夢觀人世,則人我之見亦自解矣。雖解人我而未能忘言,若觀音聲如響,則言語相空,如此則言自忘矣。言雖忘而未能忘我,則觀自己如影外之影,觀血肉之軀如蛇蚹蜩翼,此則頓忘我相,不必似前分析也。

也就是說,莊子的境界歸根結底是“忘我”二字,《逍遙遊》所謂“至人無己”,《齊物論》開篇所謂“吾喪我”。這背後告訴我們,我執是一切虛妄的根源,因為有我執在,所以有了以言行為載體的造作,因為眾生造作的共業,而有了人間。《唯識述記》所以說:“煩惱障品類眾多,我執為根,生諸煩惱,若不執我,無煩惱故。”

如何抵達無我呢?先觀人世如夢,再觀言行如幻,最後觀寄身於這一切的“我”,從身到心也是空幻。這是從大處到微處、從明白處到隱祕處的層層深入,最終解脫掉施加於人的一切困縛,而成忘我之境、見真我之性。

只是這“觀”的下手處是什麼?《齊物論》全篇反覆在說的,就是萬事萬物在因緣中相互依附一體這個事實;《逍遙遊》和《齊物論》都提到“有待”,就是有所對待和依附;答案也正在這裡面,說白了就是“因果”。要下手的就是觀一切都是因果之網中的聚散假合,根本沒有什麼真實存在,所以說都是夢。莊子這裡的用意,可以說與《金剛經》主旨的那句“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一脈相承,很少有人注意,“如是觀”三個字正是大法門。佛教教義的最高概括是“緣起性空”,只有契入緣起,才能進入性空,這便是其中的道理。道家的齊物論和佛家的緣起論,本是一論。

莊子這裡為我們指出的是因果的根本性,並明白告訴我們,看清、看破這個因果,就是實在的入道之路。而因果又哪裡不在呢?人世間和生活中比比皆是,只是我們都沒用心,都不曾有意地去觀察和參究自己看到、聽到和遇到的因果,於是一再地錯過悟道的機會。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因為更加真切,體悟起來也更為得力,本是最好的下手處。可惜人們的眼睛都盯在所謂高大和光輝的事情上,以為那才是道,道卻只是平常而已,《心經》所謂“顛倒夢想”。

《知北遊》裡南郭子問莊子道在哪裡,莊子答無所不在,具體再問,就從螻蟻、雜草、瓦壁一路舉例到了屎尿,南郭子終於無語。而芸芸眾生,又哪個不是南郭子呢。所以說真正的問題不是尋不到道,而是不識得道,下手的關鍵不是找到,而是識得。要識得道,則要從識得自己和自己的生活開始。總之,從身邊的因果悟道,才是最真實的悟道之法;生活中的一切,才是最好的入道資糧。

人世間從來不缺乏變化,所有變化的底下其實都是因緣聚散。人的一言一行,無論真實虛偽,都是從所處的境遇而發出,都伴著相應的目的,並隨其變化而有千般變化,這同樣是因緣聚散。人的一切念頭皆因外境而起,不論是過去的記憶、當下的發生還是對未來的希冀與恐懼,沒有這些就沒有這些念頭,這還是因緣所起。而你有沒有從這些地方真正去觀察體會過?這卻正是觀世間如夢、觀造作如幻、觀自我如影的方法,憨山大師的話看似高大上,其實只是這般平常罷了。

在這樣的觀察參究中,我們就是在往萬法歸一的那個實相逼近。在對因果聚散的一再體會中,我們得到的就是空性的薰養。迷,便是被因果推著走;悟,只是自覺跟著因果走;因果,卻只在事上。所以六祖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兔角,便是子虛烏有。

事情做到極致,就是修道

我曾在我的社群“大陰陽社”,說過兩句話:“任何技藝到達極致,都是通往道境的。”“人是通過精通一件事來認識這個世界的。”不知道有沒有人在意。莊子的另一個法門,則就在這上面。

莊子《養生主》中家喻戶曉的“庖丁解牛”寓言,就是對這一法門的演說。庖丁宰牛的水平到了合於音律、如同舞蹈的境界,面對文惠君如何能夠做到如此的詢問,庖丁的回答是“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我因為追求的是道,所以體現在了技藝水平上。反過來其實也可以說,技藝水平到了極致,就能領悟道。總之,道與術是不分的,悟了道可神乎其技,能夠神乎其技也可悟道。由道入技或許只有極少數人才能勝任,由技入道卻是所有人都可以去做的。

武俠小說裡,掃地僧、張三丰等大宗師級的絕頂高手,都是武功修為和心性修為同步登峰造極。明末清初的文學批評大家金聖嘆曾說文章有三種境界:心至手也至是聖境,心不至手卻至是神境,心不至手也不至是化境,這化境就是大象無形大音希聲、言有盡而意無窮的道境。除了庖丁解牛,《莊子》中還有揮動大斧順手劈下可以劈掉人鼻子上的泥點、鼻子卻絲毫無損的石匠。除了莊子,歐陽修《賣油翁》裡還有可以將油從銅錢孔裡倒進葫蘆而錢口不溼的老者……這些人這些事,就是證明之所在。

推而廣之,不論你做的是什麼事業,不論你從事的是什麼行業,只要能做到極致,那時你體悟到的必是大道,你所進入的必是道境。那麼說到修道,還有什麼比這更適合塵世中的眾生呢。說到入世出世,還有什麼比這更能體現它們的不二呢。

這些故事的寓意,一般認為是熟能生巧,當然不錯。只是這熟是怎麼來的?把握住了這點,才能真正找到進入的那扇門。對此,莊子借庖丁之口也已經明白說了,這是一切技藝要想抵達極致之境所必須遵循的路徑。

庖丁說,他最開始宰牛時,“所見無非全牛者”,見到的只是全牛。這就像我們最開始做一件事或從事某一行業,眼前就只有這件事矗立在眼前,卻不知道如何下手。這時的辦法便是先對整個事情做一個瞭解、有一個印象,先消除那種陌生感。這是一個竅門,人們對一件事或一個領域望而生畏,往往是因為陌生,不知道是人之恐懼的深層來源,就像對鬼魅的感覺一樣。比如讀《易經》,很多人讀不了是因為其中太多生澀的名詞,道理太複雜,一讀就卡住了,因而覺得高深莫測。這時就可以先讀些別人寫易經的通俗文章和書籍,先對這部書有個整體的瞭解,先建立一種熟悉感,接下來的深入就會容易很多。

“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不再看到全牛了。看見的是什麼呢?牛的各個部位和筋骨分佈。這便是我們做事的深入階段,主要任務是準確、清楚、熟練地把握好每一個具體之處,再把握住其中的脈絡和規律。庖丁所謂“依乎天理”“因其固然”,說的就是這點。深入和細緻是這一階段的關鍵和重點,抵達這一階段庖丁用了三年,抵達最後的化境庖丁用了“十九年矣”,這又明白告訴我們:任何事情要想做好,都是要下大工夫的,這一階段的任務決定了這一切,沒什麼捷徑可走,再有天賦也不行。

最後是什麼階段呢,“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已經能不用眼睛看而只用神把握,就能絲毫不差。這就像我們在一個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環境,閉著眼睛也能走到想去的地方;就像我們用電腦,眼睛不用看鍵盤也不會打錯字。這是與物合一、通於變化的境地,王陽明“此心不動,隨機而動”的境界。它的達成,就是來自以上對整體和細節的同時精透和融貫一體,整體和細節,是一切事情最大的兩個關鍵。更深層的啟示則是,只有通透到知覺感官停止了,才能升起神的無窮妙用,抵達“以無厚入有間”的遊刃有餘之境,這便是覺的真諦。

這個三部曲,讓人想到宋代青原惟信禪師“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的參禪三境界說,可以說完全一致。我們由此也能明白,最初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與最後的差別在哪裡,便是在自己之外,還是在自己之內。

不僅如此,庖丁解牛的境界之路里,還有著貫通的兩大要點。一是必須要匹配相應的方向和目標,“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這方向和目標便是道,要向著道去,不要跟這個比那個比,就算暫時不知道道是什麼也沒關係,並不妨礙。否則道不可得,事情也很難做到極致,最容易落入心性不定、好走偏鋒的投機取巧之中,累積不起實際的工夫,樹立不起貫通的見識。這也是為什麼那些在各行各業登峰造極的人,思維往往都上升到了哲學層次。

二是要專注,這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大要點。所以庖丁最後說,雖然我宰牛到了這樣的境界,遇到筋骨盤結的地方,仍然“見其難為”,要小心謹慎地下手,眼神高度專注,下刀緩慢精微。莊子這裡告訴我們的就是專注的必要性——不專注便是心不靜,心不靜便難以察覺和處理精微處,道境則正是從精微處起,不能入精微便不可能抵達那個牛解體倒地後還不知道怎麼死的、宰牛者“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的極高明地步。

這種高明地步,讓人想到李白《俠客行》裡的“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這樣的人,我們稱為高人。

說到修行,最講修行的是佛家。佛家八萬四千法門,不過因眾生的不同根機而設立,歸結起來則不過止、觀兩種。觀的真諦是如實觀察覺知一切以了明實相,止的真諦是制心一處使萬念俱息以進入靜境,一個生智慧,一個養定力。莊子指給我們的兩個法門,則正一個是觀、一個是止。

結合現實,我們就可以說:身邊的因果看透了,就能做到“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這就是生活的智慧。手上的事情做到了極致,則內心自能安穩、生存自能安頓,這就是人生的定力。縱然不能得道成佛,如此也已足矣。

來源:大陰陽論/專注佛、道、易、王陽明的高品質原創公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