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三大“鬼節”之一,成為日本盛大節日,在國內卻日漸衰落消亡'

"

清明節、中元節和寒衣節,都是祭祀祖先和亡靈的節日,在中國民間傳統習俗中並稱三大“鬼節”。其中“中元節”融合了佛、道、俗三家的元素,經過漫長的歷史演變,形成了獨特的節日文化體系。

"

清明節、中元節和寒衣節,都是祭祀祖先和亡靈的節日,在中國民間傳統習俗中並稱三大“鬼節”。其中“中元節”融合了佛、道、俗三家的元素,經過漫長的歷史演變,形成了獨特的節日文化體系。

中國三大“鬼節”之一,成為日本盛大節日,在國內卻日漸衰落消亡

一、“中元節”的形成:俗、佛、道的三流合一

中元節植根於博大精深的民族傳統文化之中,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的“秋嘗”習俗。古人認為,福禍旦夕都賴祖宗神靈所賜,因而祭祀天地神祉和祖先亡靈就是頭等大事,每逢重要節令都會舉行隆重的祭祀祈禱活動。西漢董仲舒《春秋繁露·四祭》記載:“古者歲四祭。四祭者,因四時之所生孰,而祭其先祖父母也。故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嘗,冬曰烝。此言不失其時,以奉祀先祖也。” 所謂“秋嘗”,指的是指秋天的祭祀。秋天是農作物收穫的季節,古人會將豐收的新谷獻祭給祖先神靈品嚐享用,是一種彰顯孝心的表現,也是為了感謝祖先神靈的蔭佑庇護,更是為了祈祝來年風調雨順。魏晉之前,“秋嘗”的日期並不確定,後來逐漸固定在農曆的七月十五,因為這天是立秋之後的第一個月圓之夜,在傳統意識中是陽氣旺盛的日子,也是祭祀祖先亡靈的最佳時機。

"

清明節、中元節和寒衣節,都是祭祀祖先和亡靈的節日,在中國民間傳統習俗中並稱三大“鬼節”。其中“中元節”融合了佛、道、俗三家的元素,經過漫長的歷史演變,形成了獨特的節日文化體系。

中國三大“鬼節”之一,成為日本盛大節日,在國內卻日漸衰落消亡

一、“中元節”的形成:俗、佛、道的三流合一

中元節植根於博大精深的民族傳統文化之中,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的“秋嘗”習俗。古人認為,福禍旦夕都賴祖宗神靈所賜,因而祭祀天地神祉和祖先亡靈就是頭等大事,每逢重要節令都會舉行隆重的祭祀祈禱活動。西漢董仲舒《春秋繁露·四祭》記載:“古者歲四祭。四祭者,因四時之所生孰,而祭其先祖父母也。故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嘗,冬曰烝。此言不失其時,以奉祀先祖也。” 所謂“秋嘗”,指的是指秋天的祭祀。秋天是農作物收穫的季節,古人會將豐收的新谷獻祭給祖先神靈品嚐享用,是一種彰顯孝心的表現,也是為了感謝祖先神靈的蔭佑庇護,更是為了祈祝來年風調雨順。魏晉之前,“秋嘗”的日期並不確定,後來逐漸固定在農曆的七月十五,因為這天是立秋之後的第一個月圓之夜,在傳統意識中是陽氣旺盛的日子,也是祭祀祖先亡靈的最佳時機。

中國三大“鬼節”之一,成為日本盛大節日,在國內卻日漸衰落消亡

隨著佛教文化的融入,“秋嘗”祭祀活動被賦予了新的內涵。西晉時期佛經典籍《佛說盂蘭盆經》傳入中土,“目連救母”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信徒為了感念父母、報答親恩,救度父母和世俗之人的宗親亡靈免受地獄倒懸之苦,便按佛經所言在七月十五這日設齋佈施,供奉諸佛僧侶。《荊楚歲時記》記載:“七月十五日僧尼道俗悉營盆供奉諸佛”,可見盂蘭盆齋已為大眾所廣泛接受。公元538年,篤信佛教的梁武帝蕭衍在同泰寺設立盂蘭盆齋,盂蘭盆節成為官方認可的節日。值得注意的是,佛教源自印度,本無“孝”的概念,為了教義能夠為民眾所接受,在翻譯傳入過程中,吸收了儒家孝道的元素,完成了本土化的改良。這也使得以“孝”為主旨的盂蘭盆會和以“慎終追遠”為主旨的秋嘗祭祀有了交匯融合的切入點。

"

清明節、中元節和寒衣節,都是祭祀祖先和亡靈的節日,在中國民間傳統習俗中並稱三大“鬼節”。其中“中元節”融合了佛、道、俗三家的元素,經過漫長的歷史演變,形成了獨特的節日文化體系。

中國三大“鬼節”之一,成為日本盛大節日,在國內卻日漸衰落消亡

一、“中元節”的形成:俗、佛、道的三流合一

中元節植根於博大精深的民族傳統文化之中,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的“秋嘗”習俗。古人認為,福禍旦夕都賴祖宗神靈所賜,因而祭祀天地神祉和祖先亡靈就是頭等大事,每逢重要節令都會舉行隆重的祭祀祈禱活動。西漢董仲舒《春秋繁露·四祭》記載:“古者歲四祭。四祭者,因四時之所生孰,而祭其先祖父母也。故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嘗,冬曰烝。此言不失其時,以奉祀先祖也。” 所謂“秋嘗”,指的是指秋天的祭祀。秋天是農作物收穫的季節,古人會將豐收的新谷獻祭給祖先神靈品嚐享用,是一種彰顯孝心的表現,也是為了感謝祖先神靈的蔭佑庇護,更是為了祈祝來年風調雨順。魏晉之前,“秋嘗”的日期並不確定,後來逐漸固定在農曆的七月十五,因為這天是立秋之後的第一個月圓之夜,在傳統意識中是陽氣旺盛的日子,也是祭祀祖先亡靈的最佳時機。

中國三大“鬼節”之一,成為日本盛大節日,在國內卻日漸衰落消亡

隨著佛教文化的融入,“秋嘗”祭祀活動被賦予了新的內涵。西晉時期佛經典籍《佛說盂蘭盆經》傳入中土,“目連救母”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信徒為了感念父母、報答親恩,救度父母和世俗之人的宗親亡靈免受地獄倒懸之苦,便按佛經所言在七月十五這日設齋佈施,供奉諸佛僧侶。《荊楚歲時記》記載:“七月十五日僧尼道俗悉營盆供奉諸佛”,可見盂蘭盆齋已為大眾所廣泛接受。公元538年,篤信佛教的梁武帝蕭衍在同泰寺設立盂蘭盆齋,盂蘭盆節成為官方認可的節日。值得注意的是,佛教源自印度,本無“孝”的概念,為了教義能夠為民眾所接受,在翻譯傳入過程中,吸收了儒家孝道的元素,完成了本土化的改良。這也使得以“孝”為主旨的盂蘭盆會和以“慎終追遠”為主旨的秋嘗祭祀有了交匯融合的切入點。

中國三大“鬼節”之一,成為日本盛大節日,在國內卻日漸衰落消亡

無獨有偶,中國土生土長的道教也不甘落後,選擇七月十五這天做為重要節日。道教有“三官”之說,即上元天官、中元地官、下元水官,也叫三元大帝,他們分別掌管人間賜福、赦惡、解厄。唐代歐陽詢的《藝文類聚》引用的道教經典《大獻經》說:“七月十五日,中元之辰。地官校戒,擢選眾人分別善惡。諸天天聖,普詣宮中,簡定劫數人鬼簿錄,餓鬼因徒時俱集,於其日夜講說是經,十方大聖,齊詠靈篇,囚徒餓鬼,當得解脫,一俱飽滿,免於眾苦,得還人中,自非如斯,難可拔贖。”按照這一說法,七月十五是中元地官的赦罪之日,因此這日地獄大門洞開,眾鬼都要離開冥界,接受中元地官的考校,有主的回家去享受後人供奉,沒主的就在人間四處遊蕩。道士在這一天誦經作法事,普濟超度已逝的亡魂。道教的這種“使餓鬼免於眾苦”的說法,目的其實和佛教相似,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到了唐代,由於統治者崇奉道教,“中元節”也就成了七月十五這一節日的固定名稱。

"

清明節、中元節和寒衣節,都是祭祀祖先和亡靈的節日,在中國民間傳統習俗中並稱三大“鬼節”。其中“中元節”融合了佛、道、俗三家的元素,經過漫長的歷史演變,形成了獨特的節日文化體系。

中國三大“鬼節”之一,成為日本盛大節日,在國內卻日漸衰落消亡

一、“中元節”的形成:俗、佛、道的三流合一

中元節植根於博大精深的民族傳統文化之中,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的“秋嘗”習俗。古人認為,福禍旦夕都賴祖宗神靈所賜,因而祭祀天地神祉和祖先亡靈就是頭等大事,每逢重要節令都會舉行隆重的祭祀祈禱活動。西漢董仲舒《春秋繁露·四祭》記載:“古者歲四祭。四祭者,因四時之所生孰,而祭其先祖父母也。故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嘗,冬曰烝。此言不失其時,以奉祀先祖也。” 所謂“秋嘗”,指的是指秋天的祭祀。秋天是農作物收穫的季節,古人會將豐收的新谷獻祭給祖先神靈品嚐享用,是一種彰顯孝心的表現,也是為了感謝祖先神靈的蔭佑庇護,更是為了祈祝來年風調雨順。魏晉之前,“秋嘗”的日期並不確定,後來逐漸固定在農曆的七月十五,因為這天是立秋之後的第一個月圓之夜,在傳統意識中是陽氣旺盛的日子,也是祭祀祖先亡靈的最佳時機。

中國三大“鬼節”之一,成為日本盛大節日,在國內卻日漸衰落消亡

隨著佛教文化的融入,“秋嘗”祭祀活動被賦予了新的內涵。西晉時期佛經典籍《佛說盂蘭盆經》傳入中土,“目連救母”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信徒為了感念父母、報答親恩,救度父母和世俗之人的宗親亡靈免受地獄倒懸之苦,便按佛經所言在七月十五這日設齋佈施,供奉諸佛僧侶。《荊楚歲時記》記載:“七月十五日僧尼道俗悉營盆供奉諸佛”,可見盂蘭盆齋已為大眾所廣泛接受。公元538年,篤信佛教的梁武帝蕭衍在同泰寺設立盂蘭盆齋,盂蘭盆節成為官方認可的節日。值得注意的是,佛教源自印度,本無“孝”的概念,為了教義能夠為民眾所接受,在翻譯傳入過程中,吸收了儒家孝道的元素,完成了本土化的改良。這也使得以“孝”為主旨的盂蘭盆會和以“慎終追遠”為主旨的秋嘗祭祀有了交匯融合的切入點。

中國三大“鬼節”之一,成為日本盛大節日,在國內卻日漸衰落消亡

無獨有偶,中國土生土長的道教也不甘落後,選擇七月十五這天做為重要節日。道教有“三官”之說,即上元天官、中元地官、下元水官,也叫三元大帝,他們分別掌管人間賜福、赦惡、解厄。唐代歐陽詢的《藝文類聚》引用的道教經典《大獻經》說:“七月十五日,中元之辰。地官校戒,擢選眾人分別善惡。諸天天聖,普詣宮中,簡定劫數人鬼簿錄,餓鬼因徒時俱集,於其日夜講說是經,十方大聖,齊詠靈篇,囚徒餓鬼,當得解脫,一俱飽滿,免於眾苦,得還人中,自非如斯,難可拔贖。”按照這一說法,七月十五是中元地官的赦罪之日,因此這日地獄大門洞開,眾鬼都要離開冥界,接受中元地官的考校,有主的回家去享受後人供奉,沒主的就在人間四處遊蕩。道士在這一天誦經作法事,普濟超度已逝的亡魂。道教的這種“使餓鬼免於眾苦”的說法,目的其實和佛教相似,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到了唐代,由於統治者崇奉道教,“中元節”也就成了七月十五這一節日的固定名稱。

中國三大“鬼節”之一,成為日本盛大節日,在國內卻日漸衰落消亡

俗、佛、俗三者在七月十五的節日名稱和活動形式上雖然有所差異,但是本質卻是相同的,倡導的都是以“孝”為核心、知恩超本的人道倫理精神,因而得以三俗合一、和諧融合發展,形成了內容豐富多彩的“中元”節日民俗文化。

二、古代“中元節”的民俗文化:莊重與狂歡並行

自唐朝開始,中元節形成了完整的節日形態,影響也更加廣泛,上自皇室貴族,下至士庶黎民都十分重視,隆重程度堪比春節,節日活動也日趨豐富,形式也是多彩多樣。

"

清明節、中元節和寒衣節,都是祭祀祖先和亡靈的節日,在中國民間傳統習俗中並稱三大“鬼節”。其中“中元節”融合了佛、道、俗三家的元素,經過漫長的歷史演變,形成了獨特的節日文化體系。

中國三大“鬼節”之一,成為日本盛大節日,在國內卻日漸衰落消亡

一、“中元節”的形成:俗、佛、道的三流合一

中元節植根於博大精深的民族傳統文化之中,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的“秋嘗”習俗。古人認為,福禍旦夕都賴祖宗神靈所賜,因而祭祀天地神祉和祖先亡靈就是頭等大事,每逢重要節令都會舉行隆重的祭祀祈禱活動。西漢董仲舒《春秋繁露·四祭》記載:“古者歲四祭。四祭者,因四時之所生孰,而祭其先祖父母也。故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嘗,冬曰烝。此言不失其時,以奉祀先祖也。” 所謂“秋嘗”,指的是指秋天的祭祀。秋天是農作物收穫的季節,古人會將豐收的新谷獻祭給祖先神靈品嚐享用,是一種彰顯孝心的表現,也是為了感謝祖先神靈的蔭佑庇護,更是為了祈祝來年風調雨順。魏晉之前,“秋嘗”的日期並不確定,後來逐漸固定在農曆的七月十五,因為這天是立秋之後的第一個月圓之夜,在傳統意識中是陽氣旺盛的日子,也是祭祀祖先亡靈的最佳時機。

中國三大“鬼節”之一,成為日本盛大節日,在國內卻日漸衰落消亡

隨著佛教文化的融入,“秋嘗”祭祀活動被賦予了新的內涵。西晉時期佛經典籍《佛說盂蘭盆經》傳入中土,“目連救母”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信徒為了感念父母、報答親恩,救度父母和世俗之人的宗親亡靈免受地獄倒懸之苦,便按佛經所言在七月十五這日設齋佈施,供奉諸佛僧侶。《荊楚歲時記》記載:“七月十五日僧尼道俗悉營盆供奉諸佛”,可見盂蘭盆齋已為大眾所廣泛接受。公元538年,篤信佛教的梁武帝蕭衍在同泰寺設立盂蘭盆齋,盂蘭盆節成為官方認可的節日。值得注意的是,佛教源自印度,本無“孝”的概念,為了教義能夠為民眾所接受,在翻譯傳入過程中,吸收了儒家孝道的元素,完成了本土化的改良。這也使得以“孝”為主旨的盂蘭盆會和以“慎終追遠”為主旨的秋嘗祭祀有了交匯融合的切入點。

中國三大“鬼節”之一,成為日本盛大節日,在國內卻日漸衰落消亡

無獨有偶,中國土生土長的道教也不甘落後,選擇七月十五這天做為重要節日。道教有“三官”之說,即上元天官、中元地官、下元水官,也叫三元大帝,他們分別掌管人間賜福、赦惡、解厄。唐代歐陽詢的《藝文類聚》引用的道教經典《大獻經》說:“七月十五日,中元之辰。地官校戒,擢選眾人分別善惡。諸天天聖,普詣宮中,簡定劫數人鬼簿錄,餓鬼因徒時俱集,於其日夜講說是經,十方大聖,齊詠靈篇,囚徒餓鬼,當得解脫,一俱飽滿,免於眾苦,得還人中,自非如斯,難可拔贖。”按照這一說法,七月十五是中元地官的赦罪之日,因此這日地獄大門洞開,眾鬼都要離開冥界,接受中元地官的考校,有主的回家去享受後人供奉,沒主的就在人間四處遊蕩。道士在這一天誦經作法事,普濟超度已逝的亡魂。道教的這種“使餓鬼免於眾苦”的說法,目的其實和佛教相似,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到了唐代,由於統治者崇奉道教,“中元節”也就成了七月十五這一節日的固定名稱。

中國三大“鬼節”之一,成為日本盛大節日,在國內卻日漸衰落消亡

俗、佛、俗三者在七月十五的節日名稱和活動形式上雖然有所差異,但是本質卻是相同的,倡導的都是以“孝”為核心、知恩超本的人道倫理精神,因而得以三俗合一、和諧融合發展,形成了內容豐富多彩的“中元”節日民俗文化。

二、古代“中元節”的民俗文化:莊重與狂歡並行

自唐朝開始,中元節形成了完整的節日形態,影響也更加廣泛,上自皇室貴族,下至士庶黎民都十分重視,隆重程度堪比春節,節日活動也日趨豐富,形式也是多彩多樣。

中國三大“鬼節”之一,成為日本盛大節日,在國內卻日漸衰落消亡

中元節以“孝”為核心理念,以祭祀為主要活動。唐宋兩朝皇室在中元節隆重舉行祭祀儀式,形式多以祭告本朝歷代先帝陵墓,在御像前燒獻青詞、齋文為主。百姓之中的富貴之家可以延請僧侶道士設壇做法事,財力不濟者或到佛寺宮觀燒紙行禮,或到墓地祭掃膜拜,為祖先亡靈祈福,表達對先人的哀思。《帝京歲時紀勝》記載“中元祭掃,尤勝清明”,中元祭祖一度超過清明,成為一年中最重要的祭祖儀式。不同於清明、寒衣的是,中元節祭祀的對象由祖先亡靈擴展至一切孤魂野鬼。南宋時,這種中元普度活動已經頗具規模,《夢樑錄》記載“遇三元日諸琳宮建普度會,廣度幽冥”。在這天,各地的佛寺都會舉辦盂蘭盆法會,道觀也會設立醮壇,舉辦大型的法事普度孤魂野鬼。

"

清明節、中元節和寒衣節,都是祭祀祖先和亡靈的節日,在中國民間傳統習俗中並稱三大“鬼節”。其中“中元節”融合了佛、道、俗三家的元素,經過漫長的歷史演變,形成了獨特的節日文化體系。

中國三大“鬼節”之一,成為日本盛大節日,在國內卻日漸衰落消亡

一、“中元節”的形成:俗、佛、道的三流合一

中元節植根於博大精深的民族傳統文化之中,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的“秋嘗”習俗。古人認為,福禍旦夕都賴祖宗神靈所賜,因而祭祀天地神祉和祖先亡靈就是頭等大事,每逢重要節令都會舉行隆重的祭祀祈禱活動。西漢董仲舒《春秋繁露·四祭》記載:“古者歲四祭。四祭者,因四時之所生孰,而祭其先祖父母也。故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嘗,冬曰烝。此言不失其時,以奉祀先祖也。” 所謂“秋嘗”,指的是指秋天的祭祀。秋天是農作物收穫的季節,古人會將豐收的新谷獻祭給祖先神靈品嚐享用,是一種彰顯孝心的表現,也是為了感謝祖先神靈的蔭佑庇護,更是為了祈祝來年風調雨順。魏晉之前,“秋嘗”的日期並不確定,後來逐漸固定在農曆的七月十五,因為這天是立秋之後的第一個月圓之夜,在傳統意識中是陽氣旺盛的日子,也是祭祀祖先亡靈的最佳時機。

中國三大“鬼節”之一,成為日本盛大節日,在國內卻日漸衰落消亡

隨著佛教文化的融入,“秋嘗”祭祀活動被賦予了新的內涵。西晉時期佛經典籍《佛說盂蘭盆經》傳入中土,“目連救母”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信徒為了感念父母、報答親恩,救度父母和世俗之人的宗親亡靈免受地獄倒懸之苦,便按佛經所言在七月十五這日設齋佈施,供奉諸佛僧侶。《荊楚歲時記》記載:“七月十五日僧尼道俗悉營盆供奉諸佛”,可見盂蘭盆齋已為大眾所廣泛接受。公元538年,篤信佛教的梁武帝蕭衍在同泰寺設立盂蘭盆齋,盂蘭盆節成為官方認可的節日。值得注意的是,佛教源自印度,本無“孝”的概念,為了教義能夠為民眾所接受,在翻譯傳入過程中,吸收了儒家孝道的元素,完成了本土化的改良。這也使得以“孝”為主旨的盂蘭盆會和以“慎終追遠”為主旨的秋嘗祭祀有了交匯融合的切入點。

中國三大“鬼節”之一,成為日本盛大節日,在國內卻日漸衰落消亡

無獨有偶,中國土生土長的道教也不甘落後,選擇七月十五這天做為重要節日。道教有“三官”之說,即上元天官、中元地官、下元水官,也叫三元大帝,他們分別掌管人間賜福、赦惡、解厄。唐代歐陽詢的《藝文類聚》引用的道教經典《大獻經》說:“七月十五日,中元之辰。地官校戒,擢選眾人分別善惡。諸天天聖,普詣宮中,簡定劫數人鬼簿錄,餓鬼因徒時俱集,於其日夜講說是經,十方大聖,齊詠靈篇,囚徒餓鬼,當得解脫,一俱飽滿,免於眾苦,得還人中,自非如斯,難可拔贖。”按照這一說法,七月十五是中元地官的赦罪之日,因此這日地獄大門洞開,眾鬼都要離開冥界,接受中元地官的考校,有主的回家去享受後人供奉,沒主的就在人間四處遊蕩。道士在這一天誦經作法事,普濟超度已逝的亡魂。道教的這種“使餓鬼免於眾苦”的說法,目的其實和佛教相似,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到了唐代,由於統治者崇奉道教,“中元節”也就成了七月十五這一節日的固定名稱。

中國三大“鬼節”之一,成為日本盛大節日,在國內卻日漸衰落消亡

俗、佛、俗三者在七月十五的節日名稱和活動形式上雖然有所差異,但是本質卻是相同的,倡導的都是以“孝”為核心、知恩超本的人道倫理精神,因而得以三俗合一、和諧融合發展,形成了內容豐富多彩的“中元”節日民俗文化。

二、古代“中元節”的民俗文化:莊重與狂歡並行

自唐朝開始,中元節形成了完整的節日形態,影響也更加廣泛,上自皇室貴族,下至士庶黎民都十分重視,隆重程度堪比春節,節日活動也日趨豐富,形式也是多彩多樣。

中國三大“鬼節”之一,成為日本盛大節日,在國內卻日漸衰落消亡

中元節以“孝”為核心理念,以祭祀為主要活動。唐宋兩朝皇室在中元節隆重舉行祭祀儀式,形式多以祭告本朝歷代先帝陵墓,在御像前燒獻青詞、齋文為主。百姓之中的富貴之家可以延請僧侶道士設壇做法事,財力不濟者或到佛寺宮觀燒紙行禮,或到墓地祭掃膜拜,為祖先亡靈祈福,表達對先人的哀思。《帝京歲時紀勝》記載“中元祭掃,尤勝清明”,中元祭祖一度超過清明,成為一年中最重要的祭祖儀式。不同於清明、寒衣的是,中元節祭祀的對象由祖先亡靈擴展至一切孤魂野鬼。南宋時,這種中元普度活動已經頗具規模,《夢樑錄》記載“遇三元日諸琳宮建普度會,廣度幽冥”。在這天,各地的佛寺都會舉辦盂蘭盆法會,道觀也會設立醮壇,舉辦大型的法事普度孤魂野鬼。

中國三大“鬼節”之一,成為日本盛大節日,在國內卻日漸衰落消亡

中元節最初是莊重嚴肅的祭祀節日,但是在發展的過程中漸漸由娛鬼向娛人的方向傾斜。除了祭祀活動以外,中元節更多的蒙上了全民狂歡的色彩。唐代開始,官方就確立了放假三天的制度,官員在中元節可以暫時拋卻繁雜公務的困擾,享受放鬆休閒的生活,儒雅一點的文人墨客會在中元之夜泛舟賞月,吟詩作賦。市井百姓則放河燈、聽目連戲、和元霄節一樣遊覽燈會,更多的則是通過呼朋喚友吃吃喝喝來過節。清代王凱泰在詩作《中元節有感》中就描繪了人們在中元節酒宴狂歡的場景:“道場普度妥幽魂,原有盂蘭古意存。卻怪紅箋貼門首,肉山酒海慶中元”。

"

清明節、中元節和寒衣節,都是祭祀祖先和亡靈的節日,在中國民間傳統習俗中並稱三大“鬼節”。其中“中元節”融合了佛、道、俗三家的元素,經過漫長的歷史演變,形成了獨特的節日文化體系。

中國三大“鬼節”之一,成為日本盛大節日,在國內卻日漸衰落消亡

一、“中元節”的形成:俗、佛、道的三流合一

中元節植根於博大精深的民族傳統文化之中,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的“秋嘗”習俗。古人認為,福禍旦夕都賴祖宗神靈所賜,因而祭祀天地神祉和祖先亡靈就是頭等大事,每逢重要節令都會舉行隆重的祭祀祈禱活動。西漢董仲舒《春秋繁露·四祭》記載:“古者歲四祭。四祭者,因四時之所生孰,而祭其先祖父母也。故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嘗,冬曰烝。此言不失其時,以奉祀先祖也。” 所謂“秋嘗”,指的是指秋天的祭祀。秋天是農作物收穫的季節,古人會將豐收的新谷獻祭給祖先神靈品嚐享用,是一種彰顯孝心的表現,也是為了感謝祖先神靈的蔭佑庇護,更是為了祈祝來年風調雨順。魏晉之前,“秋嘗”的日期並不確定,後來逐漸固定在農曆的七月十五,因為這天是立秋之後的第一個月圓之夜,在傳統意識中是陽氣旺盛的日子,也是祭祀祖先亡靈的最佳時機。

中國三大“鬼節”之一,成為日本盛大節日,在國內卻日漸衰落消亡

隨著佛教文化的融入,“秋嘗”祭祀活動被賦予了新的內涵。西晉時期佛經典籍《佛說盂蘭盆經》傳入中土,“目連救母”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信徒為了感念父母、報答親恩,救度父母和世俗之人的宗親亡靈免受地獄倒懸之苦,便按佛經所言在七月十五這日設齋佈施,供奉諸佛僧侶。《荊楚歲時記》記載:“七月十五日僧尼道俗悉營盆供奉諸佛”,可見盂蘭盆齋已為大眾所廣泛接受。公元538年,篤信佛教的梁武帝蕭衍在同泰寺設立盂蘭盆齋,盂蘭盆節成為官方認可的節日。值得注意的是,佛教源自印度,本無“孝”的概念,為了教義能夠為民眾所接受,在翻譯傳入過程中,吸收了儒家孝道的元素,完成了本土化的改良。這也使得以“孝”為主旨的盂蘭盆會和以“慎終追遠”為主旨的秋嘗祭祀有了交匯融合的切入點。

中國三大“鬼節”之一,成為日本盛大節日,在國內卻日漸衰落消亡

無獨有偶,中國土生土長的道教也不甘落後,選擇七月十五這天做為重要節日。道教有“三官”之說,即上元天官、中元地官、下元水官,也叫三元大帝,他們分別掌管人間賜福、赦惡、解厄。唐代歐陽詢的《藝文類聚》引用的道教經典《大獻經》說:“七月十五日,中元之辰。地官校戒,擢選眾人分別善惡。諸天天聖,普詣宮中,簡定劫數人鬼簿錄,餓鬼因徒時俱集,於其日夜講說是經,十方大聖,齊詠靈篇,囚徒餓鬼,當得解脫,一俱飽滿,免於眾苦,得還人中,自非如斯,難可拔贖。”按照這一說法,七月十五是中元地官的赦罪之日,因此這日地獄大門洞開,眾鬼都要離開冥界,接受中元地官的考校,有主的回家去享受後人供奉,沒主的就在人間四處遊蕩。道士在這一天誦經作法事,普濟超度已逝的亡魂。道教的這種“使餓鬼免於眾苦”的說法,目的其實和佛教相似,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到了唐代,由於統治者崇奉道教,“中元節”也就成了七月十五這一節日的固定名稱。

中國三大“鬼節”之一,成為日本盛大節日,在國內卻日漸衰落消亡

俗、佛、俗三者在七月十五的節日名稱和活動形式上雖然有所差異,但是本質卻是相同的,倡導的都是以“孝”為核心、知恩超本的人道倫理精神,因而得以三俗合一、和諧融合發展,形成了內容豐富多彩的“中元”節日民俗文化。

二、古代“中元節”的民俗文化:莊重與狂歡並行

自唐朝開始,中元節形成了完整的節日形態,影響也更加廣泛,上自皇室貴族,下至士庶黎民都十分重視,隆重程度堪比春節,節日活動也日趨豐富,形式也是多彩多樣。

中國三大“鬼節”之一,成為日本盛大節日,在國內卻日漸衰落消亡

中元節以“孝”為核心理念,以祭祀為主要活動。唐宋兩朝皇室在中元節隆重舉行祭祀儀式,形式多以祭告本朝歷代先帝陵墓,在御像前燒獻青詞、齋文為主。百姓之中的富貴之家可以延請僧侶道士設壇做法事,財力不濟者或到佛寺宮觀燒紙行禮,或到墓地祭掃膜拜,為祖先亡靈祈福,表達對先人的哀思。《帝京歲時紀勝》記載“中元祭掃,尤勝清明”,中元祭祖一度超過清明,成為一年中最重要的祭祖儀式。不同於清明、寒衣的是,中元節祭祀的對象由祖先亡靈擴展至一切孤魂野鬼。南宋時,這種中元普度活動已經頗具規模,《夢樑錄》記載“遇三元日諸琳宮建普度會,廣度幽冥”。在這天,各地的佛寺都會舉辦盂蘭盆法會,道觀也會設立醮壇,舉辦大型的法事普度孤魂野鬼。

中國三大“鬼節”之一,成為日本盛大節日,在國內卻日漸衰落消亡

中元節最初是莊重嚴肅的祭祀節日,但是在發展的過程中漸漸由娛鬼向娛人的方向傾斜。除了祭祀活動以外,中元節更多的蒙上了全民狂歡的色彩。唐代開始,官方就確立了放假三天的制度,官員在中元節可以暫時拋卻繁雜公務的困擾,享受放鬆休閒的生活,儒雅一點的文人墨客會在中元之夜泛舟賞月,吟詩作賦。市井百姓則放河燈、聽目連戲、和元霄節一樣遊覽燈會,更多的則是通過呼朋喚友吃吃喝喝來過節。清代王凱泰在詩作《中元節有感》中就描繪了人們在中元節酒宴狂歡的場景:“道場普度妥幽魂,原有盂蘭古意存。卻怪紅箋貼門首,肉山酒海慶中元”。

中國三大“鬼節”之一,成為日本盛大節日,在國內卻日漸衰落消亡

三、中元節的影響和現狀:國外興盛而國內衰落

中元節在唐代形成固定節日之後,不僅在國內影響廣泛,也在整個東亞漢文化圈形成深遠的影響。以日本為例,早在公元7世紀中葉,中元節就隨著遣唐使遠播日本列島。根據《日本書紀》記載,“大化革新”時期,日本皇室就開始學習了中元節的祭祖文化,隨即流傳入民間,為舉國上下所廣泛接受,逐漸發展成為具有日本特色的“盆祭”活動。時至今日,中元節(主要受佛教影響,日本稱之為盂蘭盆會)在日本成為僅次於春節的重要節日,人們普遍會放假半月,舉辦放江燈、盆舟、跳集體化妝舞等祭祀慶祝活動。

"

清明節、中元節和寒衣節,都是祭祀祖先和亡靈的節日,在中國民間傳統習俗中並稱三大“鬼節”。其中“中元節”融合了佛、道、俗三家的元素,經過漫長的歷史演變,形成了獨特的節日文化體系。

中國三大“鬼節”之一,成為日本盛大節日,在國內卻日漸衰落消亡

一、“中元節”的形成:俗、佛、道的三流合一

中元節植根於博大精深的民族傳統文化之中,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的“秋嘗”習俗。古人認為,福禍旦夕都賴祖宗神靈所賜,因而祭祀天地神祉和祖先亡靈就是頭等大事,每逢重要節令都會舉行隆重的祭祀祈禱活動。西漢董仲舒《春秋繁露·四祭》記載:“古者歲四祭。四祭者,因四時之所生孰,而祭其先祖父母也。故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嘗,冬曰烝。此言不失其時,以奉祀先祖也。” 所謂“秋嘗”,指的是指秋天的祭祀。秋天是農作物收穫的季節,古人會將豐收的新谷獻祭給祖先神靈品嚐享用,是一種彰顯孝心的表現,也是為了感謝祖先神靈的蔭佑庇護,更是為了祈祝來年風調雨順。魏晉之前,“秋嘗”的日期並不確定,後來逐漸固定在農曆的七月十五,因為這天是立秋之後的第一個月圓之夜,在傳統意識中是陽氣旺盛的日子,也是祭祀祖先亡靈的最佳時機。

中國三大“鬼節”之一,成為日本盛大節日,在國內卻日漸衰落消亡

隨著佛教文化的融入,“秋嘗”祭祀活動被賦予了新的內涵。西晉時期佛經典籍《佛說盂蘭盆經》傳入中土,“目連救母”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信徒為了感念父母、報答親恩,救度父母和世俗之人的宗親亡靈免受地獄倒懸之苦,便按佛經所言在七月十五這日設齋佈施,供奉諸佛僧侶。《荊楚歲時記》記載:“七月十五日僧尼道俗悉營盆供奉諸佛”,可見盂蘭盆齋已為大眾所廣泛接受。公元538年,篤信佛教的梁武帝蕭衍在同泰寺設立盂蘭盆齋,盂蘭盆節成為官方認可的節日。值得注意的是,佛教源自印度,本無“孝”的概念,為了教義能夠為民眾所接受,在翻譯傳入過程中,吸收了儒家孝道的元素,完成了本土化的改良。這也使得以“孝”為主旨的盂蘭盆會和以“慎終追遠”為主旨的秋嘗祭祀有了交匯融合的切入點。

中國三大“鬼節”之一,成為日本盛大節日,在國內卻日漸衰落消亡

無獨有偶,中國土生土長的道教也不甘落後,選擇七月十五這天做為重要節日。道教有“三官”之說,即上元天官、中元地官、下元水官,也叫三元大帝,他們分別掌管人間賜福、赦惡、解厄。唐代歐陽詢的《藝文類聚》引用的道教經典《大獻經》說:“七月十五日,中元之辰。地官校戒,擢選眾人分別善惡。諸天天聖,普詣宮中,簡定劫數人鬼簿錄,餓鬼因徒時俱集,於其日夜講說是經,十方大聖,齊詠靈篇,囚徒餓鬼,當得解脫,一俱飽滿,免於眾苦,得還人中,自非如斯,難可拔贖。”按照這一說法,七月十五是中元地官的赦罪之日,因此這日地獄大門洞開,眾鬼都要離開冥界,接受中元地官的考校,有主的回家去享受後人供奉,沒主的就在人間四處遊蕩。道士在這一天誦經作法事,普濟超度已逝的亡魂。道教的這種“使餓鬼免於眾苦”的說法,目的其實和佛教相似,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到了唐代,由於統治者崇奉道教,“中元節”也就成了七月十五這一節日的固定名稱。

中國三大“鬼節”之一,成為日本盛大節日,在國內卻日漸衰落消亡

俗、佛、俗三者在七月十五的節日名稱和活動形式上雖然有所差異,但是本質卻是相同的,倡導的都是以“孝”為核心、知恩超本的人道倫理精神,因而得以三俗合一、和諧融合發展,形成了內容豐富多彩的“中元”節日民俗文化。

二、古代“中元節”的民俗文化:莊重與狂歡並行

自唐朝開始,中元節形成了完整的節日形態,影響也更加廣泛,上自皇室貴族,下至士庶黎民都十分重視,隆重程度堪比春節,節日活動也日趨豐富,形式也是多彩多樣。

中國三大“鬼節”之一,成為日本盛大節日,在國內卻日漸衰落消亡

中元節以“孝”為核心理念,以祭祀為主要活動。唐宋兩朝皇室在中元節隆重舉行祭祀儀式,形式多以祭告本朝歷代先帝陵墓,在御像前燒獻青詞、齋文為主。百姓之中的富貴之家可以延請僧侶道士設壇做法事,財力不濟者或到佛寺宮觀燒紙行禮,或到墓地祭掃膜拜,為祖先亡靈祈福,表達對先人的哀思。《帝京歲時紀勝》記載“中元祭掃,尤勝清明”,中元祭祖一度超過清明,成為一年中最重要的祭祖儀式。不同於清明、寒衣的是,中元節祭祀的對象由祖先亡靈擴展至一切孤魂野鬼。南宋時,這種中元普度活動已經頗具規模,《夢樑錄》記載“遇三元日諸琳宮建普度會,廣度幽冥”。在這天,各地的佛寺都會舉辦盂蘭盆法會,道觀也會設立醮壇,舉辦大型的法事普度孤魂野鬼。

中國三大“鬼節”之一,成為日本盛大節日,在國內卻日漸衰落消亡

中元節最初是莊重嚴肅的祭祀節日,但是在發展的過程中漸漸由娛鬼向娛人的方向傾斜。除了祭祀活動以外,中元節更多的蒙上了全民狂歡的色彩。唐代開始,官方就確立了放假三天的制度,官員在中元節可以暫時拋卻繁雜公務的困擾,享受放鬆休閒的生活,儒雅一點的文人墨客會在中元之夜泛舟賞月,吟詩作賦。市井百姓則放河燈、聽目連戲、和元霄節一樣遊覽燈會,更多的則是通過呼朋喚友吃吃喝喝來過節。清代王凱泰在詩作《中元節有感》中就描繪了人們在中元節酒宴狂歡的場景:“道場普度妥幽魂,原有盂蘭古意存。卻怪紅箋貼門首,肉山酒海慶中元”。

中國三大“鬼節”之一,成為日本盛大節日,在國內卻日漸衰落消亡

三、中元節的影響和現狀:國外興盛而國內衰落

中元節在唐代形成固定節日之後,不僅在國內影響廣泛,也在整個東亞漢文化圈形成深遠的影響。以日本為例,早在公元7世紀中葉,中元節就隨著遣唐使遠播日本列島。根據《日本書紀》記載,“大化革新”時期,日本皇室就開始學習了中元節的祭祖文化,隨即流傳入民間,為舉國上下所廣泛接受,逐漸發展成為具有日本特色的“盆祭”活動。時至今日,中元節(主要受佛教影響,日本稱之為盂蘭盆會)在日本成為僅次於春節的重要節日,人們普遍會放假半月,舉辦放江燈、盆舟、跳集體化妝舞等祭祀慶祝活動。

中國三大“鬼節”之一,成為日本盛大節日,在國內卻日漸衰落消亡

反觀中國,在外來文化的影響下,中元節這個盛極一時的傳統節日正在逐步走向衰落和消亡。特別是近代以來,在破舊立新思想的影響下,中元節被認為是封建迷信活動,和很多傳統節日一起被取締。改革開放以後,人們的思想認識又發生了變化,傳統節日又迴歸百姓的生活之中,但中元節的盛況卻一去不返,許多節俗活動漸漸失去了生命力。如何讓這一古老的習俗重新煥發生機,傳承和發展中國傳統民俗文化,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深思的問題。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