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一部深奧難懂的奇書,並非占卜算卦這麼簡單

儒家是中國歷史上最具生命力的學派,創始人孔子,曾經治“六經”,成為儒家經典。“六經”分別是:《詩》、《書》、《禮》、《易》、《樂》、《春秋》。

  • 《詩》:即《詩經》,中國古代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詩歌,共311篇。
  • 《書》:即《尚書》,中國上古歷史文獻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蹟著作的彙編,今天我們看到的《尚書》是漢代人的偽作,這是清華大學整理戰國竹簡後,得出結論。
  • 《禮》:即《儀禮》,春秋戰國時代的禮制彙編。
  • 《易》:即《周易》,今本含《易經》和《易傳》兩部分。
  • 《樂》:即《樂經》,已佚失。
  • 《春秋》:一部編年體史書,孔子在魯國官修《春秋》基礎上,進行了重新編修,記錄了從魯隱公元年(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242年的大事。

《樂經》早就佚失,剩餘“五經”之中,尤以《周易》最為深奧難懂,兩千多年來,諸多學者,甚至方外之人都深入研究,進行解讀,出現眾多釋讀版本。

《周易》不僅涉及占卜,預吉凶,而且涉及到古代的歷史事件、戰爭情況、生產生活、商業貿易、婚姻習俗、宗教祭祀、民間歌謠,文化內涵十分豐富,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和人文實踐的理論根源,是中華民族思想、智慧的結晶,被譽為“大道之源”


《周易》:一部深奧難懂的奇書,並非占卜算卦這麼簡單

(《周易》

《周易》的基本內容

今天,我們所看到的《周易》分《經》和《傳》兩部分。

《經》為卦象,分為八卦、六十四卦。

八卦為:乾、震、坎、艮、坤、巽、離、兌。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巽代表風,震代表雷,坎代表水,離代表火,艮代表山,兌代表澤。八卦被稱為“經卦”

每卦又對應有“爻”(yao,二聲),這也是卦的基本單位。“爻”又分為兩種,一種為“陽爻”,用“—”表示,為奇畫,為剛意;一種為“陰爻”,用“--”表示,為偶畫,為柔意。每一卦從最底層數起,總共有六爻,以不同的奇畫與偶畫搭配,又演變成六十四卦。六十四卦被稱為“別卦”。

《周易》:一部深奧難懂的奇書,並非占卜算卦這麼簡單

(六十四卦卦畫及卦名)

說實話,非專業人士既看不懂(卦)畫線(符號),也記不住其中的卦名,古人為此總結了幾句話:

“乾三連,坤三斷。震仰盂,艮覆碗。離中虛,坎中滿。兌上缺,巽下斷”。

  • 每卦下面又有“卦辭”, 是對一卦六爻總的說明。
  • 每“爻”也分別有對應釋辭,稱“爻辭”。一卦有六爻,就有六條爻辭。在卦辭下,六條爻辭有“九”、“六”作為爻題,陽爻稱為“九”,陰爻稱為“六”。一卦六爻自下而上,若為陽爻依次為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若為陰爻則依次為初六、六二、六三、六四、六五、上六。
《周易》:一部深奧難懂的奇書,並非占卜算卦這麼簡單

(爻辭)

有的爻辭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為取象,用來敘述一件事、描述自然現象,以此說明一個道理;一部分為斷語,就是對現象下結論,即“吉”、“凶”、“悔”等辭。

《周易》:一部深奧難懂的奇書,並非占卜算卦這麼簡單

(爻辭)


《周易》原本沒有《傳》,後世學者為解釋《周易》中卦象,進行解讀,便出現了《傳》。《易傳》是現存最早、最系統的《周易》註釋,含十篇:《彖上下》、《象上下》、《文言》、《繫辭上下》、《說卦》、《序》、《雜卦》。

  • 《彖》:專釋《周易》卦辭,有裁斷之義。
  • 《象》:對自然之象加以概括解釋。
  • 《文言》:以文飾乾坤,依文言理。
  • 《繫辭》:系屬在卦爻之下的文辭。
  • 《說卦》:系統解說八卦,說明八卦產生、性質、功用、方位、卦象等。
  • 《序卦》:對六十四卦排列及排列的客觀根據進行總的說明。
  • 《雜卦》:錯綜六十四卦而進行解說卦義。
《周易》:一部深奧難懂的奇書,並非占卜算卦這麼簡單

(卦辭)

《經》、傳合二為一,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完整的《周易》版本。


關於《周易》的成書時代,現在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周易》的成書說法

  • 成書於西周。

認為《周易》卦、爻、辭的基本素材是西周初期或前期的產物,史學家顧頡剛、李學勤持此觀點。

  • 成書於戰國。

大多數學者認為《周易》中《傳》部分成書於戰國中後期,應在孔子之後,內容有黃老道家和陰陽家的痕跡,並非《史記》所說孔子所著。而《漢書.藝文志》中也說:“《易》者數家之傳,戰國從衡真偽分爭,諸子之言紛然殽亂。”

  • 成書於西漢後期。

顧頡剛認為《周易》中《傳》部成書於西漢後期,他通過考證認為,《說卦傳》和《繫辭傳》觀象制器章皆出自西漢人之手,主要因為其中牽涉的古史帝系人物為新朝劉歆所偽造。

而《周易》作者,也比較迷亂。

《史記.周本紀》載:

“西伯其囚羑里,蓋益易之八卦為六十四卦”,“文王拘而演周易”。

近現代學者一般認為,《周易》中《易經》(64卦及卦爻辭)為周初周人所作,而《易傳》部分卻無定論。

《周易》的研究

數千年來,研究《周易》的學者,一般分為兩上學派:義理派和象數派。義理派強調從卦名的含義來解釋卦爻象和卦辭、爻辭。代表人物三國時期的王弼、北宋時期的程頤。象數派則著重將《周易》用於占卜,代表人物為西漢時期的京房、北宋時期的邵雍。

《周易》:一部深奧難懂的奇書,並非占卜算卦這麼簡單

(《周易》)

《周易》的價值

《周易》是一本博大精深,深奧難懂的奇書,淺顯去看,它似乎是算命書。

其《周易》早期是與占筮算卜有密切聯繫,主要方式為排列蓍草,得出卦象,依此推斷人、事的吉凶。

“而《易》為筮卜之事,傳者不絕。”

但深入去看,它實則充滿了智慧,是中華思維的源頭。

  • 數學源頭。

《周易》卦象與龜甲占卜相比,龜甲占卜時燒出的紋理是自然形成的,沒有什麼邏輯性內容,但卦象則是依照數學的法則、排列組合的原理組成的。它的八卦、六十四卦、384爻,配以卦辭、爻辭,有著什麼嚴密、完善的內部數理結構,這也是目前已發現的上古文明中,層次最高、結構最嚴密的符號系統,為古代數學的源頭。魏晉時期,中國有一位大數學家劉徽,即從《周易》的陰陽爻變轉化的過程與法則中,得到啟發,以圓為陽,以方為陰,創立了著名的古代“割圓術”。

  • 中醫陰陽學說基礎。

《周易》中的實時定位思想、與時偕行思想,對中醫產生重要的影響,從《周易》中,中醫“一人一方”,“因病成方”的治療原則。《黃帝內經》受《易經》影響很大,它根據《易經》陰陽理論,提出三陰三陽開闔樞理論。

張仲景《傷寒論》融合《周易》中陰陽說、太極說,創六經脈辯證用藥的原則;“藥聖”孫思邈則更對《周易》推崇備至,曰:“不知《易》便不足以言知醫。”

“易”為何物?易,即為“變”。《易經》曰: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明代醫學家張介賓,按照卦爻象的變化和相反相成的法則,提出辯證治療的醫學理論,為中醫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 .軍事與武功的影響

宋代學者王應麟在《通鑑答問》中說,“蓋《易》之為書,兵法盡備。”《孫子兵法》深受《周易》影響,諸葛亮排兵佈陣也受《周易》影響,《三國志.蜀書五》載:

“亮性長於巧思,推演《兵法》,作《八陣圖》,鹹得其要雲”。
  • 中國哲學之源

《周易》表明,世界上的一切都是變化的,不變是相對的,變化才是絕對的,而任何事物產生、發展、變化又是有規律可循的,正所謂“易生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相反相成、和諧均衡、變化有序,充滿了中國人的邏輯思維、辯證思想。

  • 其它影響

《周易》還對建築學(風水)、天文學、史學、社會學、儒學、道家都產生過重要影響。


顯然,《周易》對上述各方面的影響,顯得十分晦澀難懂,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無論古代還是現代,我們將《周易》運用更普通的,應該是取名,有著“女詩經,男楚辭;文論語,武周易”傳統說法。歷史上有些著名人物,取名就參考了《周易》。

《周易》:一部深奧難懂的奇書,並非占卜算卦這麼簡單

(阮咸)

  • 阮咸,西晉“竹林七賢”之一,音樂家。

其名出自《易.鹹卦》:《象》曰:山上有澤,鹹。君子以虛受人。

  • 檀道濟:南北朝名將。

其名出自《繫辭傳》:智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

  • 駱賓王:唐代詩人,“初唐四傑”之一。

其名出自《易.觀卦》:六四。觀國之光,利用賓於王。

  • 劉知幾:唐代史學理論家,著有《史通》。

其名出自《易.繫辭下》“知幾其神乎”。

  • 陸羽:唐代茶品鑑賞家,著有《茶經》,被譽為“茶聖”。

其名出自《易.漸卦》:上九。鴻漸於陸,其羽可用為儀,吉。

  • 呂蒙正,宋代宰相,許國公。

其名出自《易.蒙卦》:蒙以養正,聖功也。

  • 張載:北宋理學創始人之一。

其名出自《易.坤卦》:《象》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周易》之中,警言警句:

  • 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 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
  • 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
  • 方以類聚,物以群分。
  •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 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理,其道光明。
  •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周易》,“大道之源”,它是一部中華文明的代表作,堪稱奇書。

參考文獻:

《李學勤文集》

《周易概論》

《顧頡剛先生的〈周易〉經傳研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