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乾卦卦辭給現代人什麼啟示?

——談古論今話管理之二十七

《易經》很玄,古時是占筮之書,後來,《易經》被認為是經典,是中國本源傳統文化的精髓,是中華民族智慧與文化的結晶。《易經》確實很了不得,七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它不但沒有被泯沒,而且影響卻越來越大,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易經》是最具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名著。

直到近現代,仍有很多人把《周易》(包括《易經》和《易傳》)看成是學習中國古代經典學術的重要著作。據說,當年張之洞在兩廣任總督時,剛從國外回來的辜鴻銘向張之洞請教國學,張之洞便向辜鴻銘推薦了《周易》,讓他反覆精讀這一本經典,幾年之後,辜鴻銘這一位精通西洋文化的學者,也成了國學的名家。

《周易》被譽為“群經之首,大道之言”。之所以說它是“群經之首”,是因為從漢代開始,古文學家便將《易經》作為是六經之一,且是排在第一位:《易》《書》《詩》《禮》《樂》《春秋》。比如,鄭玄就認為“六經”的邏輯順序是:講政教內容的《易》排第一,其次是講世法的《書》,再其次是講輔諫的《詩》,再來是講制度的《禮》,最後是講歷史的《春秋》。當然,在戰國時,排序有些不同,比如,今文學家以難易程度排列,“六經”的排序為:《詩》《書》《禮》《樂》《易》《春秋》;其實這種排列在《莊子·天下》裡就有了:“《詩》以道志,《書》以道事,《禮》以道行,《樂》以道和,《易》以道陰陽,《春秋》以道名分。”《易》居倒數第二。不管是怎麼排列的,歷來,儒家皆是將《易經》看成是最重要經典。

之所以說它是“大道之源”,是因為各家學說,凡是論及“道”的,探索事物的本源問題的,皆是淵源於《易》,《漢書·藝文志》曰:“蓋五常之道,相須而備,而《易》為之原。”而魏晉玄學將《易》列為“三玄”(《易經》《老子》《莊子》)之一,且列在首位。)

《易經》確實是中國古代各種學術、學派的“發源地”,正如國學大師、新儒家開創者熊十力先生所言:“中國一切學術思想,其根源都在《大易》,此是智慧的大寶藏。”

《易經》的影響非常廣泛,它不僅影響了學術、學派,影響了中國古代哲學,而且,對古代各個學科也都有影響,《四庫全書總目·經部易類小序》曰:“又《易》道廣大,無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樂律、兵法、音員學、算術,以逮方外之爐火,皆可援《易》以為說,而好異者又援以入《易》,故《易》說愈繁。”《易經》在民間的傳播也很廣,巫術、方術、民俗,以及民間醫術和民間信仰等,也都能看到《易經》的深刻影響。

1973年初,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了帛書《周易》(《文物》1984年第3期有釋文),引起了《周易》研究熱潮,專家、學者和各種行業對《周易》的興趣者都參與了討論,可以說“易學”研究盛況空前。至今,對《周易》的探索和研究仍然保持著相當的“熱度”。

那麼,《周易》的內容包羅萬象,該從什麼方面,選擇什麼視角去進行研究呢?這裡,我們選擇一個視角,即從管理學的角度去看《周易》,選擇一個簡要但不簡單的問題來進行研究,這個問題是:《周易》乾卦的卦辭對現代管理學有什麼啟示?

《周易》六十四卦包含的內容非常豐富,《易傳》是最早對六十四卦進行排列和說解的書,六十四卦非常奇妙,不僅卦與卦之間,卦象與卦辭之間,爻象與爻辭之間,卦與爻之間等都有內在聯繫,而且,卦象符號、釋卦言辭與其中的術數變化也有奇妙的關係,《周易》六十四卦是一個整體,具有有機性、邏輯性和數字化的表現,同時,六十四卦的變化又很神祕,很奇妙。

仔細研究周易六十四卦,需要好幾本厚厚的書才能說清楚,這裡,只研究一個卦:乾卦,而且,重點研究其卦辭,研究卦辭對於管理學的啟示。

《周易》每一卦由卦符、標題、卦辭、爻辭四部分組成,而六十四卦由基本的“八卦”即乾、坎、艮、震、巽、離、坤、兌的重疊濟變而成。每個卦符都有六行,爻分陰陽,而陽性稱為“九”,陰性稱為“六”。由下而上排列成六行,依次叫做初、二、三、四、五、上。六十四個卦畫共有三百八十四爻。標題與卦辭、爻辭的內容有關,經常是下與上兩部分組合的提示。卦辭在爻辭之前,主要是用來說明題義。爻辭乃內容的主體,爻辭內容按六爻次序先後排列。

乾卦是《周易》第一卦,其符號、卦辭、爻辭是:

周易乾卦卦辭給現代人什麼啟示?

《周易》乾卦

下面具體分析:

第一,乾卦的標題是“下乾上乾”,這表明是兩個“乾”重疊,這在六十四卦裡是唯一一個由六陽爻組成的卦,即六根陽畫疊在一起,是最具陽氣的。乾卦與坤卦恰好是對應對立的,坤卦由六陰爻組成,即由六根陰畫疊在一起,是最為陰氣的。乾卦陽剛之氣十足,象徵天,象徵剛健,象徵強盛,所以,象辭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就是說,乾卦所代表的天道,是剛強雄健的,它持續運行,永不休息。君子如順應了此卦,便能法天貴真,自強不息。

《易經》乾卦象辭的這一句話表達一種剛強健偉的氣度,一種積極進取的毅力,一種勇往直前的氣勢。因為六爻純陽,其性剛健,至正至強,昭示大通而有利,而君子要法天貴真,就是要行正道,養正氣,昭顯氣派。

周易乾卦卦辭給現代人什麼啟示?

易 經

對於企業家來說,乾卦象辭是富有啟發的,一個企業管理者,必須蓄養陽剛之氣,培養剛強健偉的氣度,也就是要養正氣,走正道,做正事,讓自己真正強大起來,這就是“自強不息”;對於一個企業來說,要穩健經營,要通過做正經的生意來增強實力,逐漸做大做強,健康發展才是硬道理。企業一定要培育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只有靠自己的創新技術、企業文化、特色管理和競爭優勢來做強,才是真正成功的企業。而那些靠關係,靠幫忙,靠別人買給你的專利技術而做起來的企業,不是自強的,自然很難保持強大。舉個例子,前一陣子,中興遭美國製裁,十分被動,一箇中國企業任憑美國用他們的規則來折騰,中興還得忍氣吞聲,就是因為缺少專利技術,被美國掐住脖子了,也可以說,就是沒有悟到老祖宗說的“君子以自強不息”這話的深刻含義。與此不同,在華為公司,能讓人感覺到有一種“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宏大氣度。

周易乾卦卦辭給現代人什麼啟示?

元亨利貞

第二,乾卦卦辭曰:“元、亨、利、貞。”

那麼,對這一卦辭該怎麼理解呢?對於“元、亨、利、貞”的解釋,學術界存在著不小的分歧。

有一種觀點認為,應根據古人對字的訓解,如許慎《說文》訓“貞”字為“卜問”,甲骨文“貞”字,亦為“卜問”之義,而“元亨”即“大亨”之意,這描述的是古人舉行大亨祭禮,占筮時得了此卦,而後便記載於卦辭中,用以表示吉利。所以,在《易經》中,應該是“元亨,利貞。”這指的是占筮之辭,佔了一卦,很吉利,僅此而已,別無深意。

另一種觀點是以《易傳》為依據,認為,“元亨利貞”該是每個字斷開的,表示的是乾卦的四種基本性質,可引申為四季、四德等,而“元”,即大、始之意,引義為“善之長”,引申為利於初長,對應於春季;“亨”,即通之意,引義為“嘉之會”,引申為事物順聚,對應於夏季。“利”,即獲利之意,引義為“義之和”,引申為收成,對應於秋季;“貞”,即承擔之意,引義為“事之幹”,引申為有收藏,對應於冬季。而在人的倫理修養方面,“元、亨、利、貞”對應的是仁、禮、義、智。宋程頤《程氏易傳》卷一曰:“元亨利貞,謂之四德。元者,萬物之始;亨者,萬物之長;利者,萬物之遂;貞者,萬物之成。”概括的就是這一觀點的含義。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元、亨、利、貞,分別表示氣、形、命、性。如宋李靚於《刪定易圖序論》之五曰:“元以始物,亨以通物,利以宜物,貞以幹物,始者其氣也,通者其形也,宜者其命也,幹者其性也。”這是關於中醫學和氣功義理方面的,也是很有趣的解釋。

這些觀點各有其道理,但是,筆者認為,或許初始時,元亨利貞真的是占筮之語,說的是大亨祭禮,卜到了吉卦,而到了後來,人們就對這一象辭作了引申發揮,有了新的解釋。

不管怎樣,元亨利貞的這一說法,其含義確實值得去探索,筆者認為,北宋周敦頤以元亨利貞來配四時,發揮了《周易·乾·象》的“天行健”說法,是很值得重視的,他說:“元,始也,子時配春。言萬物始生,得其元始之序。發育長養。亨,通也,於時配夏。夏以通暢含其嘉美之道。利,義也,於時配秋。秋以成實得其利物之宜;貞,正也,於時配冬。冬以物之終,納幹正之道”。(《《周子全書》)

如果從管理學角度去讀解這一論述,能感到深刻的管理學意義,每一個企業,每一個經濟體,都有開始,有成長,有通達,也有成熟的時候,也就是說,企業、經濟體基本上都會經歷猶如春、夏、秋、冬一樣的時節,都會經歷元、亨、利、貞的四個環節、過程,那麼,作為企業的經營者或管理者,就應該清醒地判斷,企業的發展是處於哪一個階段,是處於“元始之序”的時候,或是處於“發育長養”時期,或是處於“成實得其利物之宜”時,或者,已經臨近了“物之終”了根據企業處於什麼階段,就要有針對性地做出決策,讓企業能健康順利發展,所以“百年老店”老店的成功,就在於,它能順利地經過元、亨、利、貞,並能“貞下起元”,順利走過嚴冬,迎來春天,繼續有春華秋實。如果企業是處於春的時節,就要注意呵護、育養;如果處於夏的時節,就要促其發育成長;如果處於秋的階段,就要保證收成正常,成果豐富;而如果企業已開始“入冬”,那就要避免老化、衰竭,要進行改革創新,注入新的活力,培育更新更強核心競爭力,讓企業能順利“過冬”,能“貞下起元”,能重新煥發出青春的活力。此外,企業處於什麼樣的階段,管理者要善於對前一階段的經營進行總結,並對下一階段的發展進行預測、規劃和做好預案,避免誤入歧途。特別是當企業遇到了“冬”的寒冷,就需要未雨綢繆,籌劃好“過冬”的策略,才能保持“生生之謂易”的勃勃生機。所以,對於企業管理方法,對於經濟體的管理策略來說,“元以始物,亨以通物,利以宜物,貞以幹物”,是頗有啟發和借鑑意義的。

第三,乾卦是講龍的運命和氣勢的,從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再到上九,龍在不斷變化的,從潛龍、現龍、惕龍、躍龍、飛龍、到亢龍,再到群龍無首,這是一個龍由潛而現,由現而惕,由惕而躍,由躍而飛,由飛龍再到亢龍的過程,也是表現事物由醞釀到壯大,再到發展成熟的過程,也是事物由低級中級再到高級的不斷上升的過程。而每一個階段,都有不同的表現,於是,也須有不同的應對方略,這對管理學有非常有益的啟示。

周易乾卦卦辭給現代人什麼啟示?

飛 龍

首先,《易經》乾卦在初九的爻辭曰:“潛龍勿用”,這說的是,潛伏於水底的龍,是不宜有什麼大動作的,因為此時最重要的是要積蓄力量,需要的是韜光養晦,應待時而興。這就像一個隱士,首先要做的是潛伏修養德行,讓塵世的繁雜無法擾亂他靜養的心,哪怕得不到別人的肯定,她也不會感到煩悶和寂寞,“遁世而無悶,不見是而無悶。”當年,諸葛亮躬耕於南陽,不就是像“潛龍”一樣嗎?他在等待機會,等待時機一到,他便能現身飛騰。而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就是等來了機會。

企業家,企業管理者由此應該明白,企業處於“潛龍”階段,最重要的是積蓄力量,是打好企業的基礎,是等待時機,而不是冒進,不能不斷地折騰,不能大動作的招搖,更不能高調地展露自己,不能強勢亮相,只有穩步前進,積蓄能量,借勢發揮,實實在在夯實企業發展的根基,將來才會有好的發展前景。

其次,乾卦九二的爻辭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此時,龍不在潛伏於深淵了,它現身於地上了,這時候,它可以顯露了,可以見在位的“大人”了,也就是說,不用潛伏了,即便遇到掌管局勢的人,也是可以現身。這表明,事物已經有發展了,具備了一定的實力了,不必藏著、潛伏著,可以經風雨見世面,現身公開展示自己了。

結合企業發展來分析,當企業具備了一定的實力,就要積極地在市場上參與競爭,通過競爭來增強自己競爭力。要積極在市場上發展,鍛造自身,奮力前進。只有經風雨、見世面,敢於在激烈的市場博弈的企業,才有競爭的真功夫。而如果老是藏著掖著,不敢與競爭對手交手,老是躲在保護傘下面舒適學步,怎麼可能會有競爭力呢?怎麼可能培養出強有力的核心競爭力?

再次,乾卦九三的爻辭是“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而九四的爻辭是:“或躍龍在淵,無咎。”此兩個爻辭皆判定“無咎”,就是無大礙,可免於追究過失。前一爻說的是,君子在日間勤奮努力,在夜裡憂懼警惕,雖可能遇險境,但也不會有大礙。這一般被認為是形容“惕龍”的處事方式的;而後一爻說的是,龍不安於隱藏,想飛躍出水面,但仍不敢魯莽,耐心等待時機,所以,不會有危險。這一般被認為是“躍龍”的處事方式。簡而言之,“惕龍”的特點是白天要努力,晚上要警惕,或會遇上危險,但並無大礙;“躍龍”的特點是,潛而欲飛,但仍能等,待機而飛,不會有危險。

周易乾卦卦辭給現代人什麼啟示?

承乾宮

從企業發展的角度看,這也是很有啟示的,長期打基礎,不在市場上露面的企業,總是想也能像別的企業一樣,在市場上亮亮相,展示一下企業風采,這有三種情況,一種是不顧一切的衝出去,大展身手,顯耀張揚,自我膨脹起來了,如果是這樣,那就不是“無咎”了,而是大大“有咎”了;第二種情況是,像“惕龍”那樣,白天勤奮努力,做好業務,而晚上保持小心警惕,謀劃好發展方案,做好發展的準備,即便是遇到了什麼困難,企業也不會有危險的;第三種是像“躍龍”一樣,雖然也積極想亮相,想展示,想在寬廣的市場上去表現風采,但是,僅是想想而已,衝動但沒有過分,沒有魯莽,而是積極做好準備,繼續等待時機,沒有貿然行動,如此,企業是不會走入困境,不會有沒有危險的。

還有,乾卦九五的爻辭是“飛龍在天,利見大人。”這說的是:龍已飛騰而起,不再有什麼拘束了,比喻事物已經發展到鼎盛階段,不必再隱藏了,可以有充分的自信和滿足,此時,因為實力已經很強,見“大人”也沒有什麼不利的了,可堂堂正正地面對掌管局勢的人。

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有時企業會迎來發展的鼎盛時期,此時,幾乎是沒有力量能制約企業發展了,企業的實力得到了充分展示,不僅做大而且也做強了,不要害怕什麼對手了,所以,展示是堂堂正正的,廣而告之反而是擴大影響力,這就是“飛龍在天”的氣勢。

周易乾卦卦辭給現代人什麼啟示?

乾卦上九

此外,乾卦上九的爻辭是“亢龍有悔”。如果“飛龍”騰飛在高高的天上,一直強勢地發揮和表現下去,飛得過高了,展示得太離譜了,就變成了過度張揚了,此時,就會超過了極限,走向反面,由強而轉弱,於是,就會有悔恨。這就是說,事物的發展有一個規律:物極必反!飛得太高了,會跌下來;強勢過頭了,會變成弱勢;事物的發展超過了一定的度,就會向對立面轉化,好事也就變成了壞事。

這一條對於企業管理來說,太重要了,企業發展史上,有多少強大的企業,因為不懂得“亢龍有悔”的道理,發展到了鼎盛時期,絲毫沒有警惕,一點也沒有危機感,一直追求高、大、強,強勢再強勢,而企業的老闆更是唯我獨尊,目空一切,最後,或者喪失了創新能力,或者樹敵太多,或者所出現危機萌芽沒有抑制措施,或者沾沾自喜地沉浸在行業老大的勝利美夢裡……,或者這些因素都有,最後,走下坡路了,甚至一夜之間轟然倒塌。

“亢龍有悔”的警示非常有用,經營和管理一個企業,時時刻刻都要有危機感,都應該有應急方案,在前進的道理上,必須準備好“B方案”,做大做強是必須的,但強勢過頭,自我膨脹,是沒有必要的,物極必反,只有善於危機管理的企業家,才有可能把企業做成“百年老店”。

最後,乾卦的用九的爻辭是“見群龍無首,吉!”這是乾卦特有的爻題,在古代筮法上,本卦為乾,變卦亦為乾,無爻變,六爻皆九,這是乾卦獨有的現象,所以就以“用九”爻辭來斷佔。此爻辭說的是:群龍並出,沒有首龍,也沒有領居首位的,諸龍皆有繼續表現的極大可能性,所以,是吉利的。也就是說,當事物首尾相連,處於發展的混沌初始狀態時,沒有任何特點或缺點表露出來,反而有無限發展的可能性,這當然是很吉祥的,因為潛力巨大。如果以這種觀點了看待企業發展,那麼,在某種意義上,在企業創辦前的謀劃時期,有各種發展方案,此時沒有表露什麼缺陷,發展空間很大,所以,必須好好謀劃,讓積極有利的潛力發揮出來,千萬不能走錯方向,否則,誤入歧途,風險就大了,到那時,就不是“吉”,而是“凶”了,企業的前途就危險了。

第四,乾卦彖傳曰:“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這裡說的是:依照乾元變化的規律,世間萬物皆各具有其性命和特徵,而每一物通過變化到達其高級狀態,便充分顯示其性命特徵,充分顯示其存在價值,也確立了各自在世界上的應有位置。而這“各正性命”主要是用來解釋乾卦卦辭“元亨利貞”中的“利”這一要素的,自然界賦予了每一事物皆有其“性”,而每一事物又各有其“命”,性質是相同的,但表現卻是不一樣。事物在不同的階段,其生命的展示形式也大不一樣。在“元”的階段,事物的發展尚未展開,生命特徵的不明顯,而經過“亨”“利”,到了“貞”的階段,發展成熟了,生命特徵明顯了,能各就各位地表現自己的生命價值,能“各正性命”,這也就能達到“保合太和”的狀態。

那麼,什麼是“保合太和”呢?“保合”就是保持乾元坤元的交合,而“太和”就是乾坤二氣,陰陽二氣的對立統一,所以,二氣調和好了,事物發展也就很順利了,這就是“利貞”。換言之,當萬物按各自的稟賦成就各自的品性後,萬物便能協調並濟,積極互動,互相補充,成為一種最高的和諧狀態,這就稱為“太和”,當天道的變化長久保持“太和”狀態時,而萬物便能各得其性命以自全,各彰顯個性特徵以自強,這即是“利貞”。

中國傳統文化講“中和”,強調“保合太和”的思想特徵,便是從這裡發展開來的,這很容易讓人想起故宮三大殿,即“中和殿”“保和殿”和“太和殿”。三大殿其實就是蘊含古代建築者和管理者對中庸和諧的追求,《禮記·中庸》曰:“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道也。”《書·大禹謨》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這與乾卦彖傳的理念是一致的,故宮“中和殿”裡有乾隆親筆手書“允執厥中”的匾額,其追求的意蘊,與“保合太和”觀念也是相通的。

乾卦彖傳的這一段話太重要了,或許可以說,中國古代的管理思想,其真諦就在這“各正性命”“保合太和”的論述中,試想,如果一個經濟體的各個集團,一個集團中的各個企業,一個企業中的各個員工,都能各自發揮自己的秉性,成就各自的品性,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那麼,人才的各方面潛能就能得到極大激發,企業便既能富有創造力,同時又能得到和諧的發展,這不就是很理想的企業發展狀態嗎?經濟體與集團,集團與企業,企業與員工,員工與老闆,就是雙贏的,是能夠“允執厥中”的。總之,各自發揮稟賦時又能和諧發展,這就是一種“和而不同”的狀態,有區別,但能統一;有對立的方面,但能和諧相處;各自能充分創造,但創造的結果是雙贏的,“和而不同”,共榮共贏。在這裡,中國古代管理文化對於和諧共贏的追求,就是管理的真諦。直到現在,在大方向上,中國仍一貫堅持管理上對和諧的追求,一貫堅持互利雙贏的原則,中美貿易戰,特朗普像好鬥的公雞,不斷想狠鬥,而中國卻表現出了追求兼容共贏的善意,這其實也是“保合太和”理念的一種體現。

《易經》乾卦蘊含著十分豐富的管理謀略,這裡寫的,只是管錐之見,供讀者朋友們參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