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契丹喪膽的英雄,差點收回燕雲十六州,最終卻為他人作嫁衣

周世宗 遼朝 郭威 馮道 我們愛歷史 我們愛歷史 2017-10-13

令契丹喪膽的英雄,差點收回燕雲十六州,最終卻為他人作嫁衣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任豔

公元907年,隨著唐哀宗“禪位”於朱溫,大唐帝國在藩鎮割據的撕裂聲中,轟然倒塌,碎成了散落在華夏大地上的若干的割據勢力。在這個“超級亂世”裡,各路梟雄紛紛登場,朝代更迭如走馬燈,老百姓更是苦不堪言。

戰亂不斷的近半個世紀後,終於出現一位明君,他勵精圖治,立志統一河山,開創盛世,只可惜,任誰都沒有想到的是,這位英主年紀輕輕就染疾病倒,意外去世,打理得已具統一雛形的國家卻白白給別人作了嫁衣裳,創建了另一個朝代。這位英主不是別人,正是柴榮。

一、艱難出身

柴榮是邢州(今河北)人,若提起他的家世,在當地也曾算是富豪,只是家道中落,到柴榮跟前,別提“豪”,連富都摸不著邊了。生活艱難,柴榮只好投奔姑母,而姑父正是郭威。這時郭威家裡生活也不容易,柴榮就跟人往返江陵等地,販賣貨物貼補家用。

這期間,他在兵荒馬亂中親眼目睹了百姓的貧苦生活,對於民間疾苦深有體會;空閒時間他讀書習武,練就了一身的本領,這段經商的歲月,成了柴榮重要的經歷,為他日後的一番作為設下了伏筆。而郭威看柴榮謹言慎行,厚道得體,辦事可靠,心內喜愛,便收為養子。

與此同時,郭威因為襄助劉知遠建立後漢有功,已經加官進爵,成為統帥大軍的將領,便把柴榮招呼到自己身邊當助手。柴榮跟隨姑父四處征戰,能力漸漸顯露。郭威也因為戰功顯著,在軍中很有威信,卻因此招來後漢隱帝的各種猜忌,竟暗中派人誅殺,還把郭威留在京城的家屬全部殺光,一個不留。

惱怒的郭威被逼上梁山,以“清君側”為名舉起討伐大旗,後來“黃袍加身”(你沒看錯,郭威才是“黃袍加身”的鼻祖),正式稱帝,建國“大周”。只剩下孤家寡人的郭威已經無一子嗣,柴榮順理成章地成了皇位的合法繼承人。

令契丹喪膽的英雄,差點收回燕雲十六州,最終卻為他人作嫁衣

二、高平之戰

郭威非等閒之輩,立國後大力革除積弊,任用賢良,減輕賦稅,國家治理初見成效。然而立國三年後,也就是顯德元年(公元954年),郭威就因病去世,柴榮尊遺命即皇帝位,是為周世宗。這一年,他34歲,正當年富力強,面對養父留下的一片江山,立志要幹出一番事業來。

事業不好打拼。郭威雖然銳意改革,但畢竟時間太短,留給柴榮的仍舊是一副爛攤子——內憂加外患。

按下內憂不說,柴榮剛一登基,龍椅還沒坐穩,北漢就趁火打劫勾結契丹來犯。消息傳來,柴榮決定御駕親征,朝廷內部炸開了鍋,大臣們一致表示不可行,特別是老臣——馮道反對聲最高,幾十年裡效力的皇帝快一打了,眼前的這個小年輕不知天高地厚,哪得懂得保住小命要緊。柴榮風輕雲淡一句話:“反對是吧?貶!”馮道在生命的最後,沒能保住自己的相位。

力排眾議後,柴榮率軍急速前進,踏上征途。

兩軍在高平相遇,擺下陣勢。剛一開戰,後周右路將領樊愛能、何徽兩人看到敵方兵士眾多,又迎頭遇上北漢驍將張元徽,本就畏戰這會更加膽怯,佯裝廝殺一陣後就倉皇逃走,一時陣腳大亂,千餘兵士倒戈投降北漢,右路潰不成軍。

眼看敗局已定,在陣前督戰的柴榮一看形勢危急,顧不得箭石危險,策馬領親兵向北漢軍中殺將而去。怯敵的將士們看到皇帝都拼了,還有啥說的?殺吧!士氣大受鼓舞,紛紛轉身拼死力戰。形勢突然來了個驚天大逆轉,後周兵卒個個都殺紅了眼,北漢怎麼抵抗得住?連張元徽都被斬殺於馬下,只剩下百餘騎潰敗而退,死屍佈滿山谷,器械滿地。閃在一旁“坐山觀虎鬥”的遼軍看傻了眼,說好的不堪一擊呢?後周將士竟然如此驍勇!哪裡還理會敗得一塌糊塗的聯盟北漢軍?一拍屁股開拔撤退。

高平一戰,後周大獲全勝。柴榮在危急時刻挺身而出鼓舞了士氣,挽救了戰局,膽識過人!這一戰,既穩定了後周——這個中原王朝的統治,也豎立起柴榮的威信,沒有人敢再小看他。這一戰拉開了柴榮統一大業的序幕,也湧現出另一個重量級人物——趙匡胤,從一員小將晉升為殿前都虞侯,躋身政治前臺,歷史在這裡悄悄寫下了一個註腳。

令契丹喪膽的英雄,差點收回燕雲十六州,最終卻為他人作嫁衣

三、著手改革

外事稍安,內憂仍在。國內因常年戰亂,民不聊生,百業待興,若要站穩腳跟,就必須發展國力。柴榮在太祖郭威革除積弊的基礎上深入進行各項改革。

軍事上,高平一戰後,柴榮趁勢整肅軍紀,把臨陣逃脫的大將樊愛能、何徽等70多名將校全部斬首,重賞、提拔功臣。而戰中軍隊所顯示出來的弊端,柴榮也已瞭然於胸,他挑選精銳,淘汰老弱,向天下招募壯士,經過整頓,禁軍的戰鬥力大大提高,同時也加強了中央政府控制的武裝力量。

柴榮辦事謹慎,虛心求教,專門下詔要求群臣上書言事,並認真讀取大臣們的建議;修訂律法,選拔人才,大興文教;廣招流民開墾荒田,減輕賦稅,興修水利......總之,柴榮大刀闊斧地採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在恢復生產,發展經濟等方面取得卓著成效。

著手國內改革的同時,柴榮還馬不停蹄地南征北戰,向西擊潰西蜀,收復四州;三徵南唐,所向披靡,南唐幾乎將長江以北的州縣悉數割讓,去帝稱號,只稱“江南國主”。得到江淮、四川等大片富庶之地,大大地充盈了國庫。

此時,經過5年的政治經濟縱深改革,加上多年征伐,國庫充實,兵力強盛,後周已與建國時不可同日而語,若要掃平天下,一件至關重要的事是時候解決了。

令契丹喪膽的英雄,差點收回燕雲十六州,最終卻為他人作嫁衣

四、意外去世

被沙陀人石敬瑭割給契丹的燕雲十六州,是統一進程中最大的阻礙。這個時候,遼國皇帝穆宗的“名聲”在外——昏庸無能,不理朝政,白天睡覺、晚上娛樂,被戲稱做“睡王”,遼國勢力大減。柴榮英明果斷,看準了這正是收復十六州的最佳時機,便劍指燕雲,誓要收回。

顯德六年(959年),柴榮親率大軍揮師北上。遼將一路聞風而降,出兵月餘,柴榮已經兵不血刃地收復四州三關,取得了五代以來對遼最大的勝利。柴榮打算帶領部隊乘勝進攻,收復燕雲近在眼前,但就在這緊要關頭,常年勞累過度的柴榮病倒了,不得不下令班師回朝。

當初,柴榮繼帝位時,曾問過精於術數的王樸,自己能活多少年。王樸答道,我水平有限,按我所學進行推算,30年後的事我就不知道了。這意思就是說柴榮至少還有30年能活。柴榮一聽非常高興,當即道:“若如卿所言,朕當以十年開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足矣!”柴榮構想的宏偉藍圖正待實現,可誰都沒想到,年僅39歲,壯志未酬的柴榮一病不起,帶著滿腔的熱血和未能掃平天下的遺憾,無奈地離開了。

正是“出師示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如若天假其年,那麼燕雲十六州只怕早已從契丹人手裡奪回,大一統的局面將由柴榮開創,經濟發展,人民生活富足,說不定中國歷史上又多了一個“顯德盛世”或是某某盛世......可惜歷史從來不接受假設,當柴榮無奈的閉上雙眼後,所有的這些燦爛只能消散於無形。

令契丹喪膽的英雄,差點收回燕雲十六州,最終卻為他人作嫁衣

做了5年半的皇帝,堪稱“五代第一明君”的柴榮文治武功,做好了“開拓天下、養百姓、致太平”的一切準備,卻因為意外去世為別人做了嫁衣裳——被趙匡胤一個黃袍加身,盡收囊中。趙氏接手後周開創宋朝後,延續後周的政治、經濟、文化的基本框架,迎來了經濟文化的空前繁榮。只是,燕雲十六州自此四百多年裡,再沒能迴歸中原王朝。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