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北宋的歷史上,

宋遼夏相對而立,

終因燕雲十六州喪失和朝政的腐敗,

北宋逐漸走到了歷史的盡頭。

自公元960年趙匡胤建立宋朝,

到1125年遼被金幹掉,

宋遼對峙局面長達165年。

有原來的南北對峙,

演變成後來的宋遼夏三足鼎立,

最後引金止渴於1127年自取滅亡。

戰亂期間大家耳熟能詳的便是

北宋楊家將和南宋岳飛。

下面穿越君帶你走進這段中華民族,

走走停停,不斷融合的歷史。

強攻燕雲十六州,解密楊家將楊業死亡的祕密


02

五代時期,中原地區每有叛亂,

常引契丹為援。

公元936年,河東節度使石敬瑭

與後唐末帝李從珂對抗時,

向契丹耶律德光即後來的遼太祖乞援,

請求對方支持自己奪取帝位,作為條件,

石敬瑭答應將燕雲十三州讓給契丹,

稱耶律德光為父,

每年進奉絹帛三十萬匹。

這十六州包括今天河北北部,

北京、內蒙古的一部分,

以及山西雁門關以北。

從此北方少數民族契丹、女真、蒙古,

可以長驅南下,華北平原無險可守,

河東也僅存雁門關一處險要。

使得華夏文明之邦在長達四百多年裡,

蒙受羞辱、威脅、攻掠之害。

而取得燕雲十六州則在遼國曆史上,

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

有別於以往遊牧政權,

具有多元社會經濟形態的新型國家。

強攻燕雲十六州,解密楊家將楊業死亡的祕密


03

趙匡胤武力統一天下的計劃也僅限於北漢,

他當時的目的不是武力解決北方契丹。

從這一方面來看,

趙匡胤這位能征善戰的皇帝是有準確判斷的,

但是不幸的是,在即將征服北漢的時刻,

出現了歷史上的斧聲燭影,

趙匡胤離奇死亡,弟弟趙光義繼位。

從膽識和魄力上講,

趙光義是遠遠不如他的哥哥。

趙匡胤死後的第三個年頭,

公元979年,趙光義也就是宋太宗,

起兵攻打北漢。

在攻滅北漢的戰爭中,

果不其然,遼朝派大軍南下增援,

不料被宋軍在太原東北的石嶺關幹敗,

退回了幽州。

結果此舉助長了宋太宗的信心,

幹掉北漢後,決定立即收復燕雲失地,

繼續北上進攻遼朝。

事實證明,

宋太宗也犯了後周柴榮的老毛病,

此舉太過沖動和輕率。

此時的宋軍已經持續作戰數月,

將士疲憊不堪,大戰之餘,

應該修正犒賞大軍,

正所謂強弩之末,

而此時進攻強悍的遼朝,

無疑是自欺欺人。

這還不算啥,在後來的進攻中,

宋太宗又犯了致命的軍事錯誤。

他使得宋軍主力雲集堅城之下,

沒做出任何應援之策,

等到耶律休哥援軍抵達,

在援方和幽州城守方軍隊的合擊下,

宋軍大敗於幽州城西的高梁河,

也就是今天北京西直門外。

宋太宗激戰中身受箭傷,狼狽難逃,

群龍無首,一片混戰,遼兵大獲全勝。

強攻燕雲十六州,解密楊家將楊業死亡的祕密


04

此後數年,遼軍屢屢進犯北宋重鎮。

雖然屢攻屢敗,但是勢頭不減。

公元982年9月,遼景宗去世,

十二歲的耶律隆緒繼位,

有蕭太后臨朝稱制。

邊將賀懷浦父子進言,

契丹主少,母后專政,寵幸用事,

正是攻取燕、薊的好機會,

宋太宗信以為然,決定再度騎兵。

公元986年,宋軍兵分三路向北進發。

西路以潘美、楊業為正副將領,

出雁門關,攻取雲、朔、應等山後各州;

中路以田重進為主將,

由定州出飛狐,直取蔚州;

東路以曹彬、米信率領主力軍出雄州,

目標為幽州。

然後三軍會師,再齊力攻打幽州。

強攻燕雲十六州,解密楊家將楊業死亡的祕密


05

起初各路軍進展順利,一路破敵,

但是,形式很快逆轉,

東路主力軍應該持重緩進,

吸引遼軍的注意力,

等待中、西路得手後再合圍幽州。

東路主力軍輕軍冒進,佔領涿州後,

因糧草不濟退回雄州。

聽到中西路節節勝利的消息後,

又急功近利,在準備不足的情況下,

匆匆向涿州進發,

結果沿途屢遭遼軍偷襲,

等到達涿州時已是人困馬乏,飢渴交加。

遼軍主將、南京留守耶律修哥是一位,

精通兵略的名將,對於宋軍的進攻,

他採取避其主力,輕騎夜襲,

伏兵斷糧,不正面較量,

使敵疲於應付,耗敵實力的戰術,

成功牽制了宋軍主力的進攻實力。

等到遼聖宗和蕭太后的援軍一到,

集中兵力發起進攻,

大敗宋軍主力於岐溝關。

強攻燕雲十六州,解密楊家將楊業死亡的祕密


06

東路主軍慘敗後,宋太宗急令各軍後撤。

中路軍迅速撤回定州。

但是,西路軍在後撤之時,

又接到宋太宗的命令,

要掩護雲、朔、寰、應四州邊民遷入內地。

而此時,遼軍已迅速集結,

正尋機幹掉西路軍。

在這種形勢下,副將楊業主張暫避敵鋒,

以偏師出寰州以東,

配合雲、朔守將,安全撤離兩州軍民。

這個正確的決定卻遭到

監軍王王侁、劉文裕的反對,

堅持要求楊業率軍正面迎敵,

還職責楊業畏敵怯戰、心懷不軌。

作為主帥的潘美竟然也默認這種錯誤的主張。

楊業無奈,只得出戰,

臨行前與主將潘美等人約定陳家谷佈陣迎接。

楊業出戰便遭到遼軍耶律斜軫的重兵伏擊,

且戰且退,等轉戰到陳家谷時,

滿以為會來個出奇制勝的攻擊。

誰知道,怕死的潘美、王侁等人早已退逃。

很顯然,這些人是在利用楊業牽制遼軍,

騰出時間來自己逃遁。

這既表現出軍事敗退路上的缺陷,

也反映出帥軍將領的人員安排的重要性。

如此猛將,千年難尋,損失巨大,

更可能會改變歷史的進程。

結果很明顯,悲憤的楊業率領部下

與眾多的遼軍拼死力戰,全軍覆滅。

楊業被擒,絕食而死,

楊家將的第一代就這樣無聲無息的隕落了。

楊業素以驍勇著稱,號稱“楊無敵”。

他的死亡給宋軍造成極大的影響,

此次慘敗後,宋太宗再也不談收復燕雲之事,

遇到這樣的皇帝也是名將們的悲哀。

領兵打仗,將帥的任用決定勝負,

而相信優秀將領的臨戰判斷更是成敗的關鍵。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