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宴:宋朝為了收復幽雲十六州,連自己都搭了進去'

"

文/郭建龍

北宋聯金滅遼在戰略上是臭棋無疑,但在具體操作層面上,畢竟一度收回的燕雲十六州中的大部分,宋朝君臣在當地也未始派出賢臣良將佈防。只不過,當金軍南下時,幾乎並不血刃就奪走燕雲,然後迅速通過不設防的內地,打到汴京城下,這隻能說明北宋燕雲政策的總失敗。欲知這個過程的詳細情形,請看本文分析。

"

文/郭建龍

北宋聯金滅遼在戰略上是臭棋無疑,但在具體操作層面上,畢竟一度收回的燕雲十六州中的大部分,宋朝君臣在當地也未始派出賢臣良將佈防。只不過,當金軍南下時,幾乎並不血刃就奪走燕雲,然後迅速通過不設防的內地,打到汴京城下,這隻能說明北宋燕雲政策的總失敗。欲知這個過程的詳細情形,請看本文分析。

文史宴:宋朝為了收復幽雲十六州,連自己都搭了進去

兩路侵宋——金軍的戰略

1

宋金邊境從山西延伸到河北,大致以燕山劃界,分別稱為山前和山後地區。另外,在河北地區,由於金軍佔領了營平灤三州,已經進入了山前的地界。

在宋代時,從山後進入中原,一般有兩條路可以走。

第一條路(西線)是從塞外經過山西的大同(雲州,雲中)南下,從雁門關穿越句注山之後進入太原盆地,從太原盆地繼續南下,穿越太嶽山的南北關,進入上黨地區,如今的 上黨地區最著名的城市叫長治,在宋代稱為隆德府。再從上黨經過現在的晉城以南的天井關翻越太行山餘脈,到達黃河北岸的濟源、沁陽(宋代稱懷州)一帶, 然後渡過黃河,向汴京進攻。這條路需要翻越一系列的山脈和高地,行軍並不容易,對於防守方非常有利。

第二條路(東線)則是從河北地區南下,經過華北平原,渡過黃河,向汴京進攻。這條路對於金人更加容易,因為它主要在一望無際的大平原上。宋軍的防線主要靠平原上一個個城市之間互相支援,缺乏地理上的防禦屏障。不過, 金人如果想要從這條路進攻,必須首先翻越燕山山脈佔領燕京,才能進入華北平原。另外,營平灤三州也給金人提供了另一條出兵線路。不管是佔領燕京, 還是從營州出兵,難度都比第一條線路低很多。

兩條線路之間隔著巨大的太行山脈。太行山脈之間有八條孔道,稱為太行八陘,其中主要有三條孔道可以溝通兩條進攻線路。


"

文/郭建龍

北宋聯金滅遼在戰略上是臭棋無疑,但在具體操作層面上,畢竟一度收回的燕雲十六州中的大部分,宋朝君臣在當地也未始派出賢臣良將佈防。只不過,當金軍南下時,幾乎並不血刃就奪走燕雲,然後迅速通過不設防的內地,打到汴京城下,這隻能說明北宋燕雲政策的總失敗。欲知這個過程的詳細情形,請看本文分析。

文史宴:宋朝為了收復幽雲十六州,連自己都搭了進去

兩路侵宋——金軍的戰略

1

宋金邊境從山西延伸到河北,大致以燕山劃界,分別稱為山前和山後地區。另外,在河北地區,由於金軍佔領了營平灤三州,已經進入了山前的地界。

在宋代時,從山後進入中原,一般有兩條路可以走。

第一條路(西線)是從塞外經過山西的大同(雲州,雲中)南下,從雁門關穿越句注山之後進入太原盆地,從太原盆地繼續南下,穿越太嶽山的南北關,進入上黨地區,如今的 上黨地區最著名的城市叫長治,在宋代稱為隆德府。再從上黨經過現在的晉城以南的天井關翻越太行山餘脈,到達黃河北岸的濟源、沁陽(宋代稱懷州)一帶, 然後渡過黃河,向汴京進攻。這條路需要翻越一系列的山脈和高地,行軍並不容易,對於防守方非常有利。

第二條路(東線)則是從河北地區南下,經過華北平原,渡過黃河,向汴京進攻。這條路對於金人更加容易,因為它主要在一望無際的大平原上。宋軍的防線主要靠平原上一個個城市之間互相支援,缺乏地理上的防禦屏障。不過, 金人如果想要從這條路進攻,必須首先翻越燕山山脈佔領燕京,才能進入華北平原。另外,營平灤三州也給金人提供了另一條出兵線路。不管是佔領燕京, 還是從營州出兵,難度都比第一條線路低很多。

兩條線路之間隔著巨大的太行山脈。太行山脈之間有八條孔道,稱為太行八陘,其中主要有三條孔道可以溝通兩條進攻線路。


文史宴:宋朝為了收復幽雲十六州,連自己都搭了進去


金滅北宋示意圖

第一次攻宋,西路軍粘罕受阻於太原,未能南下

金人的進攻策略也是圍繞著這兩條線路展開。具體安排是:

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的次子斡離不掌管東路軍。攻克燕京後,斡離不把樞密院建在了燕京,由一個遼國的投降官員劉彥宗擔任書記官,劉彥宗對北宋非常瞭解,是金國內部最強力的主戰派之一。

金國元帥粘罕掌管西路軍,樞密院設在了雲中府(金人佔領西京後設立雲中府),由一位叫作時立愛的官員掌管書記事務。

當時金人內部稱這兩個分別位於燕京和雲中的樞密院為“東朝廷”和“西朝廷”。

負責東路的二太子是晚輩,軍事經驗相對不足,性格也較為和善,又很好色,與西路的國相比起來更好打交道。國相在和遼國作戰時積累了豐富的戰爭經驗,他曾經對北宋也比較友善,但在和北宋打交道的過程中,卻逐漸變成了強硬派,同時,他對地理非常熟悉,知道金國必須控制哪些地理樞紐,才更加有利於未來的擴張。

在進攻線路上,更加友善的二太子選擇了更加容易進軍的東路,而經驗豐富的國相要啃西路的硬骨頭。這對於宋軍是一種幸運,他們只要藉助地理優勢抵禦更加老辣的國相,就更容易對付二太子的兵馬。因此,宋軍在戰爭中並非毫無勝算。

另外,既然東路是宋軍地理戰略上的薄弱環節,就應該加強東路的防禦, 避免被金軍利用。在戰爭剛打響時,還在童貫營中的馬擴就提出了一個策略。

他的策略強調:河東(即西路,山西通道)路險,地多關隘,士兵熟悉戰鬥, 金軍很難長驅直入。但河北(東路)就不同了,在雄州、霸州旁邊還有水塘保 護側翼,在廣信軍、中山、保州(現河北保定)一帶,全是平原坦途,金人最怕的是位於燕京的常勝軍,可一旦常勝軍出了意外,金人一定順著大平原長驅直入,直達黃河,並與西路形成策應。

在兵法中,進攻的最佳策略就是形成多路協同的鉗形攻勢。進攻方很少會 選擇單路冒進,總是選擇兩條或者多條通路,齊頭並進,如同一個鉗子的兩條或多條腿,將目標緊緊夾住。但要做到鉗形攻勢,必須兩個鉗腿形成策應,互 相減輕壓力,又共同打擊敵人。如果沒有策應,這樣的鉗形攻勢就是死的。

金人進攻的東西兩路就是鉗形攻勢的典型應用,而太行山上的通道,就是兩個鉗腿的策應點。馬擴意識到,在河北的真定存在一個關鍵點,真定距離太行山道的紫荊關通道和井陘通道都不算遠,這裡城池堅固糧草充足,只要長期堅守,就可以防止金人的兩路取得聯繫,又可以牽制敵人的東路軍。敵人只要佔領不了真定,就不敢輕易南下,即便南下,也要面臨被側翼襲擊的 風險。

馬擴的意思是,請童貫一方面死守山西(西線),另一方面將主戰場放在河北(東線),以真定為基地防止敵人東路軍的推進,並乘機決戰。

事實上,不見得一定是真定,只要宋軍能夠進行有效組織,實施守土抗戰, 不輕易放棄一城一池,那麼敵人雖然可以佔領一部分城池,但總會有城池沒有被攻克。金軍必須繞過這些堅固據點繼續前進,當他們的戰線拉得足夠長時, 後勤就必然會出問題。另外,金軍要守住已經佔領的城池,也需要花費兵力, 經過一段時間後,金軍的兵力也必然不夠用了。後勤出問題,兵力又不足,到 時宋軍反擊,金軍必敗無疑。


"

文/郭建龍

北宋聯金滅遼在戰略上是臭棋無疑,但在具體操作層面上,畢竟一度收回的燕雲十六州中的大部分,宋朝君臣在當地也未始派出賢臣良將佈防。只不過,當金軍南下時,幾乎並不血刃就奪走燕雲,然後迅速通過不設防的內地,打到汴京城下,這隻能說明北宋燕雲政策的總失敗。欲知這個過程的詳細情形,請看本文分析。

文史宴:宋朝為了收復幽雲十六州,連自己都搭了進去

兩路侵宋——金軍的戰略

1

宋金邊境從山西延伸到河北,大致以燕山劃界,分別稱為山前和山後地區。另外,在河北地區,由於金軍佔領了營平灤三州,已經進入了山前的地界。

在宋代時,從山後進入中原,一般有兩條路可以走。

第一條路(西線)是從塞外經過山西的大同(雲州,雲中)南下,從雁門關穿越句注山之後進入太原盆地,從太原盆地繼續南下,穿越太嶽山的南北關,進入上黨地區,如今的 上黨地區最著名的城市叫長治,在宋代稱為隆德府。再從上黨經過現在的晉城以南的天井關翻越太行山餘脈,到達黃河北岸的濟源、沁陽(宋代稱懷州)一帶, 然後渡過黃河,向汴京進攻。這條路需要翻越一系列的山脈和高地,行軍並不容易,對於防守方非常有利。

第二條路(東線)則是從河北地區南下,經過華北平原,渡過黃河,向汴京進攻。這條路對於金人更加容易,因為它主要在一望無際的大平原上。宋軍的防線主要靠平原上一個個城市之間互相支援,缺乏地理上的防禦屏障。不過, 金人如果想要從這條路進攻,必須首先翻越燕山山脈佔領燕京,才能進入華北平原。另外,營平灤三州也給金人提供了另一條出兵線路。不管是佔領燕京, 還是從營州出兵,難度都比第一條線路低很多。

兩條線路之間隔著巨大的太行山脈。太行山脈之間有八條孔道,稱為太行八陘,其中主要有三條孔道可以溝通兩條進攻線路。


文史宴:宋朝為了收復幽雲十六州,連自己都搭了進去


金滅北宋示意圖

第一次攻宋,西路軍粘罕受阻於太原,未能南下

金人的進攻策略也是圍繞著這兩條線路展開。具體安排是:

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的次子斡離不掌管東路軍。攻克燕京後,斡離不把樞密院建在了燕京,由一個遼國的投降官員劉彥宗擔任書記官,劉彥宗對北宋非常瞭解,是金國內部最強力的主戰派之一。

金國元帥粘罕掌管西路軍,樞密院設在了雲中府(金人佔領西京後設立雲中府),由一位叫作時立愛的官員掌管書記事務。

當時金人內部稱這兩個分別位於燕京和雲中的樞密院為“東朝廷”和“西朝廷”。

負責東路的二太子是晚輩,軍事經驗相對不足,性格也較為和善,又很好色,與西路的國相比起來更好打交道。國相在和遼國作戰時積累了豐富的戰爭經驗,他曾經對北宋也比較友善,但在和北宋打交道的過程中,卻逐漸變成了強硬派,同時,他對地理非常熟悉,知道金國必須控制哪些地理樞紐,才更加有利於未來的擴張。

在進攻線路上,更加友善的二太子選擇了更加容易進軍的東路,而經驗豐富的國相要啃西路的硬骨頭。這對於宋軍是一種幸運,他們只要藉助地理優勢抵禦更加老辣的國相,就更容易對付二太子的兵馬。因此,宋軍在戰爭中並非毫無勝算。

另外,既然東路是宋軍地理戰略上的薄弱環節,就應該加強東路的防禦, 避免被金軍利用。在戰爭剛打響時,還在童貫營中的馬擴就提出了一個策略。

他的策略強調:河東(即西路,山西通道)路險,地多關隘,士兵熟悉戰鬥, 金軍很難長驅直入。但河北(東路)就不同了,在雄州、霸州旁邊還有水塘保 護側翼,在廣信軍、中山、保州(現河北保定)一帶,全是平原坦途,金人最怕的是位於燕京的常勝軍,可一旦常勝軍出了意外,金人一定順著大平原長驅直入,直達黃河,並與西路形成策應。

在兵法中,進攻的最佳策略就是形成多路協同的鉗形攻勢。進攻方很少會 選擇單路冒進,總是選擇兩條或者多條通路,齊頭並進,如同一個鉗子的兩條或多條腿,將目標緊緊夾住。但要做到鉗形攻勢,必須兩個鉗腿形成策應,互 相減輕壓力,又共同打擊敵人。如果沒有策應,這樣的鉗形攻勢就是死的。

金人進攻的東西兩路就是鉗形攻勢的典型應用,而太行山上的通道,就是兩個鉗腿的策應點。馬擴意識到,在河北的真定存在一個關鍵點,真定距離太行山道的紫荊關通道和井陘通道都不算遠,這裡城池堅固糧草充足,只要長期堅守,就可以防止金人的兩路取得聯繫,又可以牽制敵人的東路軍。敵人只要佔領不了真定,就不敢輕易南下,即便南下,也要面臨被側翼襲擊的 風險。

馬擴的意思是,請童貫一方面死守山西(西線),另一方面將主戰場放在河北(東線),以真定為基地防止敵人東路軍的推進,並乘機決戰。

事實上,不見得一定是真定,只要宋軍能夠進行有效組織,實施守土抗戰, 不輕易放棄一城一池,那麼敵人雖然可以佔領一部分城池,但總會有城池沒有被攻克。金軍必須繞過這些堅固據點繼續前進,當他們的戰線拉得足夠長時, 後勤就必然會出問題。另外,金軍要守住已經佔領的城池,也需要花費兵力, 經過一段時間後,金軍的兵力也必然不夠用了。後勤出問題,兵力又不足,到 時宋軍反擊,金軍必敗無疑。


文史宴:宋朝為了收復幽雲十六州,連自己都搭了進去


以馬擴為主角的知名歷史小說《金甌缺》

對於宋軍來說,要想熬到反擊,最關鍵的是下定抗戰的決心。童貫雖然贊同馬擴的計謀,卻並不打算由他本人親自實施。身在太原的他想的唯一事情就是儘快回到汴京。他認為汴京才是安全的地方。於是,北宋就在童貫的心猿意馬中迎來了金軍的進攻。

常勝軍與義勝軍——燕雲政策的總失敗

2

公元 1125 年(宣和七年)十二月一日,金軍的東路軍攻破檀州。檀州位於現北京市密雲縣一帶,已經到了北京盆地,越過了燕山。

十二月二日,金人東路軍攻克薊州。

十二月五日,西路軍金國使者到達太原,向童貫下戰書。

十二月七日,宋軍統帥童貫決定從太原回汴京。童貫是宋徽宗防禦金國最指望的人,之前幾乎所有的策略都和他有關,如果他留在山西或者河北指揮抵抗,北宋的軍心會很快穩定下來,但他決定離開,軍心渙散就一發不可收了。

在他走之前,太原守衛張孝純和兒子張浹曾經勸說他留下,他回答:“我只是受命宣撫,不負有守土的責任,如果要宣撫司守土,還要你們幹什麼?” 他鼓勵張孝純好好堅守,等他到了京城,會立刻派兵馬來策應。言外之意是如果他童貫留在這裡,反而對整個戰局是沒有好處的。張孝純只好感嘆童貫平常耀武揚威,關鍵時期卻膽小如鼠。他對兒子說:“罷了罷了,咱們父子死守吧!”


"

文/郭建龍

北宋聯金滅遼在戰略上是臭棋無疑,但在具體操作層面上,畢竟一度收回的燕雲十六州中的大部分,宋朝君臣在當地也未始派出賢臣良將佈防。只不過,當金軍南下時,幾乎並不血刃就奪走燕雲,然後迅速通過不設防的內地,打到汴京城下,這隻能說明北宋燕雲政策的總失敗。欲知這個過程的詳細情形,請看本文分析。

文史宴:宋朝為了收復幽雲十六州,連自己都搭了進去

兩路侵宋——金軍的戰略

1

宋金邊境從山西延伸到河北,大致以燕山劃界,分別稱為山前和山後地區。另外,在河北地區,由於金軍佔領了營平灤三州,已經進入了山前的地界。

在宋代時,從山後進入中原,一般有兩條路可以走。

第一條路(西線)是從塞外經過山西的大同(雲州,雲中)南下,從雁門關穿越句注山之後進入太原盆地,從太原盆地繼續南下,穿越太嶽山的南北關,進入上黨地區,如今的 上黨地區最著名的城市叫長治,在宋代稱為隆德府。再從上黨經過現在的晉城以南的天井關翻越太行山餘脈,到達黃河北岸的濟源、沁陽(宋代稱懷州)一帶, 然後渡過黃河,向汴京進攻。這條路需要翻越一系列的山脈和高地,行軍並不容易,對於防守方非常有利。

第二條路(東線)則是從河北地區南下,經過華北平原,渡過黃河,向汴京進攻。這條路對於金人更加容易,因為它主要在一望無際的大平原上。宋軍的防線主要靠平原上一個個城市之間互相支援,缺乏地理上的防禦屏障。不過, 金人如果想要從這條路進攻,必須首先翻越燕山山脈佔領燕京,才能進入華北平原。另外,營平灤三州也給金人提供了另一條出兵線路。不管是佔領燕京, 還是從營州出兵,難度都比第一條線路低很多。

兩條線路之間隔著巨大的太行山脈。太行山脈之間有八條孔道,稱為太行八陘,其中主要有三條孔道可以溝通兩條進攻線路。


文史宴:宋朝為了收復幽雲十六州,連自己都搭了進去


金滅北宋示意圖

第一次攻宋,西路軍粘罕受阻於太原,未能南下

金人的進攻策略也是圍繞著這兩條線路展開。具體安排是:

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的次子斡離不掌管東路軍。攻克燕京後,斡離不把樞密院建在了燕京,由一個遼國的投降官員劉彥宗擔任書記官,劉彥宗對北宋非常瞭解,是金國內部最強力的主戰派之一。

金國元帥粘罕掌管西路軍,樞密院設在了雲中府(金人佔領西京後設立雲中府),由一位叫作時立愛的官員掌管書記事務。

當時金人內部稱這兩個分別位於燕京和雲中的樞密院為“東朝廷”和“西朝廷”。

負責東路的二太子是晚輩,軍事經驗相對不足,性格也較為和善,又很好色,與西路的國相比起來更好打交道。國相在和遼國作戰時積累了豐富的戰爭經驗,他曾經對北宋也比較友善,但在和北宋打交道的過程中,卻逐漸變成了強硬派,同時,他對地理非常熟悉,知道金國必須控制哪些地理樞紐,才更加有利於未來的擴張。

在進攻線路上,更加友善的二太子選擇了更加容易進軍的東路,而經驗豐富的國相要啃西路的硬骨頭。這對於宋軍是一種幸運,他們只要藉助地理優勢抵禦更加老辣的國相,就更容易對付二太子的兵馬。因此,宋軍在戰爭中並非毫無勝算。

另外,既然東路是宋軍地理戰略上的薄弱環節,就應該加強東路的防禦, 避免被金軍利用。在戰爭剛打響時,還在童貫營中的馬擴就提出了一個策略。

他的策略強調:河東(即西路,山西通道)路險,地多關隘,士兵熟悉戰鬥, 金軍很難長驅直入。但河北(東路)就不同了,在雄州、霸州旁邊還有水塘保 護側翼,在廣信軍、中山、保州(現河北保定)一帶,全是平原坦途,金人最怕的是位於燕京的常勝軍,可一旦常勝軍出了意外,金人一定順著大平原長驅直入,直達黃河,並與西路形成策應。

在兵法中,進攻的最佳策略就是形成多路協同的鉗形攻勢。進攻方很少會 選擇單路冒進,總是選擇兩條或者多條通路,齊頭並進,如同一個鉗子的兩條或多條腿,將目標緊緊夾住。但要做到鉗形攻勢,必須兩個鉗腿形成策應,互 相減輕壓力,又共同打擊敵人。如果沒有策應,這樣的鉗形攻勢就是死的。

金人進攻的東西兩路就是鉗形攻勢的典型應用,而太行山上的通道,就是兩個鉗腿的策應點。馬擴意識到,在河北的真定存在一個關鍵點,真定距離太行山道的紫荊關通道和井陘通道都不算遠,這裡城池堅固糧草充足,只要長期堅守,就可以防止金人的兩路取得聯繫,又可以牽制敵人的東路軍。敵人只要佔領不了真定,就不敢輕易南下,即便南下,也要面臨被側翼襲擊的 風險。

馬擴的意思是,請童貫一方面死守山西(西線),另一方面將主戰場放在河北(東線),以真定為基地防止敵人東路軍的推進,並乘機決戰。

事實上,不見得一定是真定,只要宋軍能夠進行有效組織,實施守土抗戰, 不輕易放棄一城一池,那麼敵人雖然可以佔領一部分城池,但總會有城池沒有被攻克。金軍必須繞過這些堅固據點繼續前進,當他們的戰線拉得足夠長時, 後勤就必然會出問題。另外,金軍要守住已經佔領的城池,也需要花費兵力, 經過一段時間後,金軍的兵力也必然不夠用了。後勤出問題,兵力又不足,到 時宋軍反擊,金軍必敗無疑。


文史宴:宋朝為了收復幽雲十六州,連自己都搭了進去


以馬擴為主角的知名歷史小說《金甌缺》

對於宋軍來說,要想熬到反擊,最關鍵的是下定抗戰的決心。童貫雖然贊同馬擴的計謀,卻並不打算由他本人親自實施。身在太原的他想的唯一事情就是儘快回到汴京。他認為汴京才是安全的地方。於是,北宋就在童貫的心猿意馬中迎來了金軍的進攻。

常勝軍與義勝軍——燕雲政策的總失敗

2

公元 1125 年(宣和七年)十二月一日,金軍的東路軍攻破檀州。檀州位於現北京市密雲縣一帶,已經到了北京盆地,越過了燕山。

十二月二日,金人東路軍攻克薊州。

十二月五日,西路軍金國使者到達太原,向童貫下戰書。

十二月七日,宋軍統帥童貫決定從太原回汴京。童貫是宋徽宗防禦金國最指望的人,之前幾乎所有的策略都和他有關,如果他留在山西或者河北指揮抵抗,北宋的軍心會很快穩定下來,但他決定離開,軍心渙散就一發不可收了。

在他走之前,太原守衛張孝純和兒子張浹曾經勸說他留下,他回答:“我只是受命宣撫,不負有守土的責任,如果要宣撫司守土,還要你們幹什麼?” 他鼓勵張孝純好好堅守,等他到了京城,會立刻派兵馬來策應。言外之意是如果他童貫留在這裡,反而對整個戰局是沒有好處的。張孝純只好感嘆童貫平常耀武揚威,關鍵時期卻膽小如鼠。他對兒子說:“罷了罷了,咱們父子死守吧!”


文史宴:宋朝為了收復幽雲十六州,連自己都搭了進去


有絡腮鬍子的公公童貫

是宋軍防線敗壞的重要責任人

就在童貫決定南逃的當天,東路的郭藥師卻和金人打了一場生死大戰。由於金軍已經獲得了檀州和薊州,距離燕京已經很近,郭藥師屯兵燕京東郊已經二十餘天。他在十二月二日準備出戰,可宋軍中有人對他不放心,讓他不要單 兵突進,等待另兩位將軍張令徽和劉舜仁,然後三軍一起出擊。

十二月六日,三路軍馬集結完畢,並進到燕京東面的三河縣,三河縣附近 有一條河叫白河,宋軍在西岸,金軍在東岸。郭藥師的兵馬戈甲鋥亮,隊伍整肅,連金軍都感到有些發怵。半夜裡,郭藥師率軍渡過白河。金軍立刻迎上,阻止他們繼續前進。

第二天一早宋軍與金軍擺開了戰陣。宋軍在西面,北翼是張令徽和劉舜仁的軍隊, 南翼是郭藥師。金軍在東面,北翼是二太子斡離不,南翼是其他人的部隊。郭藥師的軍隊不愧為常勝軍,鏖戰三十餘里,將面前的金軍擊退,他們到達了金軍的寨子,卻發現沒有帶火種將對方的營壘燒燬。就在這時,傳來了宋軍北翼敗退的消息。張令徽首先被擊敗逃走,接著劉舜仁也被擊退了。郭藥師聽說後,只好率軍撤回,失去了全勝的機會。

雙方戰鬥的煙塵遠在燕京城都可以看到,白河距離燕京大約有八十里,據當時在城上的許採記載,站在城東城牆上,向著白河方向望去,塵埃如同雲氣遮蔽天空。很久之後,張令徽首先逃回,過了一會兒,劉舜仁也到了。直到晚上,郭藥師才回到了城內,三人互相詆譭,爭吵不休。根據統計,郭藥師最核心的所謂“硬軍”三百人,只剩下一百二十人活著回來。

但不管怎麼說,金軍也損失慘重。這場戰鬥以雙方勢均力敵,各遭遇損失而告終。這至少表明,宋軍的戰鬥力並不比金軍差,只要組織得當,燕京是可以保住的。接下來就看雙方怎樣部署了。

十二月八日,童貫按計劃離開太原南逃。與他一同離開的還有參議宇文虛中,機宜範訥、王雲、宋彥通等人。同日,馬擴離開太原,前往真定參與防守。他從童貫處要來了一個命令,允許他在中山、真定一帶招納三萬人,在真定參與防守。

到這時為止,事情還都在意料之中。但突然之間,傳來了令人震驚的消息:郭藥師投降了!不過,回頭覆盤,會發現整個事件中,郭藥師可以被人指責的地方並不多。反而是如果他不投降,就擺脫不了死於非命的命運,而且很可能不是死於敵人 之手,而是死於己方叛徒之手。

就在戰鬥結束後的當天夜裡,駐守燕京城東北門的守將決定投降。他想拿郭藥師當作見面禮,還專門詢問:“你們是要活的郭藥師,還是死的郭藥師?”這件事被郭藥師發現了,他隨後還發現,事情並不是一個小小的城門官投降這麼簡單,背後的大頭目實際上是當天吃了敗仗的張令徽和劉舜仁。

也就是說,當天的敗仗是已經註定的,不管常勝軍死多少人,花多少力氣,都不可能取得勝利。宋軍中複雜的關係讓這個只懂打仗的漢子感到無助。他的性格的確有很多問題,比如過於縱容他的軍隊,與別人無法相處,雖然投降北宋,卻保留了很多遼國的習俗,不肯被宋軍同化,等等。但他在投降之前,至少打仗從來沒有懈怠,但從北宋的皇帝到將軍,卻無一不對他充滿了防範,還不斷地預言他會惹麻煩,或者搞叛亂。但即便這樣,他還是在盡全力與金人打仗。

當宋軍內的叛軍要將他的人頭送給金人時,事情終於起了變化。郭藥師決定,與其讓別人將自己的人頭送過去,不如自己將個人和整支軍隊都送過去。他給金人寫了降表,又召集燕京城的官員蔡靖、呂頤浩、李興權、沈琯在家開會,人來後,他宣佈投降,將眾人軟禁。蔡靖想要自殺,被人攔下。郭藥師表示投降實在是迫不得已,不能和在座之人一樣保全節操了,說完痛哭流涕。


"

文/郭建龍

北宋聯金滅遼在戰略上是臭棋無疑,但在具體操作層面上,畢竟一度收回的燕雲十六州中的大部分,宋朝君臣在當地也未始派出賢臣良將佈防。只不過,當金軍南下時,幾乎並不血刃就奪走燕雲,然後迅速通過不設防的內地,打到汴京城下,這隻能說明北宋燕雲政策的總失敗。欲知這個過程的詳細情形,請看本文分析。

文史宴:宋朝為了收復幽雲十六州,連自己都搭了進去

兩路侵宋——金軍的戰略

1

宋金邊境從山西延伸到河北,大致以燕山劃界,分別稱為山前和山後地區。另外,在河北地區,由於金軍佔領了營平灤三州,已經進入了山前的地界。

在宋代時,從山後進入中原,一般有兩條路可以走。

第一條路(西線)是從塞外經過山西的大同(雲州,雲中)南下,從雁門關穿越句注山之後進入太原盆地,從太原盆地繼續南下,穿越太嶽山的南北關,進入上黨地區,如今的 上黨地區最著名的城市叫長治,在宋代稱為隆德府。再從上黨經過現在的晉城以南的天井關翻越太行山餘脈,到達黃河北岸的濟源、沁陽(宋代稱懷州)一帶, 然後渡過黃河,向汴京進攻。這條路需要翻越一系列的山脈和高地,行軍並不容易,對於防守方非常有利。

第二條路(東線)則是從河北地區南下,經過華北平原,渡過黃河,向汴京進攻。這條路對於金人更加容易,因為它主要在一望無際的大平原上。宋軍的防線主要靠平原上一個個城市之間互相支援,缺乏地理上的防禦屏障。不過, 金人如果想要從這條路進攻,必須首先翻越燕山山脈佔領燕京,才能進入華北平原。另外,營平灤三州也給金人提供了另一條出兵線路。不管是佔領燕京, 還是從營州出兵,難度都比第一條線路低很多。

兩條線路之間隔著巨大的太行山脈。太行山脈之間有八條孔道,稱為太行八陘,其中主要有三條孔道可以溝通兩條進攻線路。


文史宴:宋朝為了收復幽雲十六州,連自己都搭了進去


金滅北宋示意圖

第一次攻宋,西路軍粘罕受阻於太原,未能南下

金人的進攻策略也是圍繞著這兩條線路展開。具體安排是:

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的次子斡離不掌管東路軍。攻克燕京後,斡離不把樞密院建在了燕京,由一個遼國的投降官員劉彥宗擔任書記官,劉彥宗對北宋非常瞭解,是金國內部最強力的主戰派之一。

金國元帥粘罕掌管西路軍,樞密院設在了雲中府(金人佔領西京後設立雲中府),由一位叫作時立愛的官員掌管書記事務。

當時金人內部稱這兩個分別位於燕京和雲中的樞密院為“東朝廷”和“西朝廷”。

負責東路的二太子是晚輩,軍事經驗相對不足,性格也較為和善,又很好色,與西路的國相比起來更好打交道。國相在和遼國作戰時積累了豐富的戰爭經驗,他曾經對北宋也比較友善,但在和北宋打交道的過程中,卻逐漸變成了強硬派,同時,他對地理非常熟悉,知道金國必須控制哪些地理樞紐,才更加有利於未來的擴張。

在進攻線路上,更加友善的二太子選擇了更加容易進軍的東路,而經驗豐富的國相要啃西路的硬骨頭。這對於宋軍是一種幸運,他們只要藉助地理優勢抵禦更加老辣的國相,就更容易對付二太子的兵馬。因此,宋軍在戰爭中並非毫無勝算。

另外,既然東路是宋軍地理戰略上的薄弱環節,就應該加強東路的防禦, 避免被金軍利用。在戰爭剛打響時,還在童貫營中的馬擴就提出了一個策略。

他的策略強調:河東(即西路,山西通道)路險,地多關隘,士兵熟悉戰鬥, 金軍很難長驅直入。但河北(東路)就不同了,在雄州、霸州旁邊還有水塘保 護側翼,在廣信軍、中山、保州(現河北保定)一帶,全是平原坦途,金人最怕的是位於燕京的常勝軍,可一旦常勝軍出了意外,金人一定順著大平原長驅直入,直達黃河,並與西路形成策應。

在兵法中,進攻的最佳策略就是形成多路協同的鉗形攻勢。進攻方很少會 選擇單路冒進,總是選擇兩條或者多條通路,齊頭並進,如同一個鉗子的兩條或多條腿,將目標緊緊夾住。但要做到鉗形攻勢,必須兩個鉗腿形成策應,互 相減輕壓力,又共同打擊敵人。如果沒有策應,這樣的鉗形攻勢就是死的。

金人進攻的東西兩路就是鉗形攻勢的典型應用,而太行山上的通道,就是兩個鉗腿的策應點。馬擴意識到,在河北的真定存在一個關鍵點,真定距離太行山道的紫荊關通道和井陘通道都不算遠,這裡城池堅固糧草充足,只要長期堅守,就可以防止金人的兩路取得聯繫,又可以牽制敵人的東路軍。敵人只要佔領不了真定,就不敢輕易南下,即便南下,也要面臨被側翼襲擊的 風險。

馬擴的意思是,請童貫一方面死守山西(西線),另一方面將主戰場放在河北(東線),以真定為基地防止敵人東路軍的推進,並乘機決戰。

事實上,不見得一定是真定,只要宋軍能夠進行有效組織,實施守土抗戰, 不輕易放棄一城一池,那麼敵人雖然可以佔領一部分城池,但總會有城池沒有被攻克。金軍必須繞過這些堅固據點繼續前進,當他們的戰線拉得足夠長時, 後勤就必然會出問題。另外,金軍要守住已經佔領的城池,也需要花費兵力, 經過一段時間後,金軍的兵力也必然不夠用了。後勤出問題,兵力又不足,到 時宋軍反擊,金軍必敗無疑。


文史宴:宋朝為了收復幽雲十六州,連自己都搭了進去


以馬擴為主角的知名歷史小說《金甌缺》

對於宋軍來說,要想熬到反擊,最關鍵的是下定抗戰的決心。童貫雖然贊同馬擴的計謀,卻並不打算由他本人親自實施。身在太原的他想的唯一事情就是儘快回到汴京。他認為汴京才是安全的地方。於是,北宋就在童貫的心猿意馬中迎來了金軍的進攻。

常勝軍與義勝軍——燕雲政策的總失敗

2

公元 1125 年(宣和七年)十二月一日,金軍的東路軍攻破檀州。檀州位於現北京市密雲縣一帶,已經到了北京盆地,越過了燕山。

十二月二日,金人東路軍攻克薊州。

十二月五日,西路軍金國使者到達太原,向童貫下戰書。

十二月七日,宋軍統帥童貫決定從太原回汴京。童貫是宋徽宗防禦金國最指望的人,之前幾乎所有的策略都和他有關,如果他留在山西或者河北指揮抵抗,北宋的軍心會很快穩定下來,但他決定離開,軍心渙散就一發不可收了。

在他走之前,太原守衛張孝純和兒子張浹曾經勸說他留下,他回答:“我只是受命宣撫,不負有守土的責任,如果要宣撫司守土,還要你們幹什麼?” 他鼓勵張孝純好好堅守,等他到了京城,會立刻派兵馬來策應。言外之意是如果他童貫留在這裡,反而對整個戰局是沒有好處的。張孝純只好感嘆童貫平常耀武揚威,關鍵時期卻膽小如鼠。他對兒子說:“罷了罷了,咱們父子死守吧!”


文史宴:宋朝為了收復幽雲十六州,連自己都搭了進去


有絡腮鬍子的公公童貫

是宋軍防線敗壞的重要責任人

就在童貫決定南逃的當天,東路的郭藥師卻和金人打了一場生死大戰。由於金軍已經獲得了檀州和薊州,距離燕京已經很近,郭藥師屯兵燕京東郊已經二十餘天。他在十二月二日準備出戰,可宋軍中有人對他不放心,讓他不要單 兵突進,等待另兩位將軍張令徽和劉舜仁,然後三軍一起出擊。

十二月六日,三路軍馬集結完畢,並進到燕京東面的三河縣,三河縣附近 有一條河叫白河,宋軍在西岸,金軍在東岸。郭藥師的兵馬戈甲鋥亮,隊伍整肅,連金軍都感到有些發怵。半夜裡,郭藥師率軍渡過白河。金軍立刻迎上,阻止他們繼續前進。

第二天一早宋軍與金軍擺開了戰陣。宋軍在西面,北翼是張令徽和劉舜仁的軍隊, 南翼是郭藥師。金軍在東面,北翼是二太子斡離不,南翼是其他人的部隊。郭藥師的軍隊不愧為常勝軍,鏖戰三十餘里,將面前的金軍擊退,他們到達了金軍的寨子,卻發現沒有帶火種將對方的營壘燒燬。就在這時,傳來了宋軍北翼敗退的消息。張令徽首先被擊敗逃走,接著劉舜仁也被擊退了。郭藥師聽說後,只好率軍撤回,失去了全勝的機會。

雙方戰鬥的煙塵遠在燕京城都可以看到,白河距離燕京大約有八十里,據當時在城上的許採記載,站在城東城牆上,向著白河方向望去,塵埃如同雲氣遮蔽天空。很久之後,張令徽首先逃回,過了一會兒,劉舜仁也到了。直到晚上,郭藥師才回到了城內,三人互相詆譭,爭吵不休。根據統計,郭藥師最核心的所謂“硬軍”三百人,只剩下一百二十人活著回來。

但不管怎麼說,金軍也損失慘重。這場戰鬥以雙方勢均力敵,各遭遇損失而告終。這至少表明,宋軍的戰鬥力並不比金軍差,只要組織得當,燕京是可以保住的。接下來就看雙方怎樣部署了。

十二月八日,童貫按計劃離開太原南逃。與他一同離開的還有參議宇文虛中,機宜範訥、王雲、宋彥通等人。同日,馬擴離開太原,前往真定參與防守。他從童貫處要來了一個命令,允許他在中山、真定一帶招納三萬人,在真定參與防守。

到這時為止,事情還都在意料之中。但突然之間,傳來了令人震驚的消息:郭藥師投降了!不過,回頭覆盤,會發現整個事件中,郭藥師可以被人指責的地方並不多。反而是如果他不投降,就擺脫不了死於非命的命運,而且很可能不是死於敵人 之手,而是死於己方叛徒之手。

就在戰鬥結束後的當天夜裡,駐守燕京城東北門的守將決定投降。他想拿郭藥師當作見面禮,還專門詢問:“你們是要活的郭藥師,還是死的郭藥師?”這件事被郭藥師發現了,他隨後還發現,事情並不是一個小小的城門官投降這麼簡單,背後的大頭目實際上是當天吃了敗仗的張令徽和劉舜仁。

也就是說,當天的敗仗是已經註定的,不管常勝軍死多少人,花多少力氣,都不可能取得勝利。宋軍中複雜的關係讓這個只懂打仗的漢子感到無助。他的性格的確有很多問題,比如過於縱容他的軍隊,與別人無法相處,雖然投降北宋,卻保留了很多遼國的習俗,不肯被宋軍同化,等等。但他在投降之前,至少打仗從來沒有懈怠,但從北宋的皇帝到將軍,卻無一不對他充滿了防範,還不斷地預言他會惹麻煩,或者搞叛亂。但即便這樣,他還是在盡全力與金人打仗。

當宋軍內的叛軍要將他的人頭送給金人時,事情終於起了變化。郭藥師決定,與其讓別人將自己的人頭送過去,不如自己將個人和整支軍隊都送過去。他給金人寫了降表,又召集燕京城的官員蔡靖、呂頤浩、李興權、沈琯在家開會,人來後,他宣佈投降,將眾人軟禁。蔡靖想要自殺,被人攔下。郭藥師表示投降實在是迫不得已,不能和在座之人一樣保全節操了,說完痛哭流涕。


文史宴:宋朝為了收復幽雲十六州,連自己都搭了進去


被逼成三姓家奴的郭藥師

當晚,燕京四處起火,士兵們開始劫掠。這座以巨大代價換回的城池,在宋軍手中只保留了兩年,就再次,也是永久性易主了。

第三天,金軍進入燕京城,在休息四日後,斡離不離開燕京,繼續南進。蔡靖被留在了燕京,幫助維持燕京秩序,其餘官員中呂頤浩、李興權、沈琯、 杜時亮、陳杰五人被帶在軍中,以便隨時起用。郭藥師也率軍跟隨斡離不離開, 成了金軍入侵的幫手。

由於燕京失守,整個河北地區一片亂象。涇州守將鬱中正被金人囚禁, 景州守將吳震從海道逃走,薊州守將高公幹率領衛隊南逃,檀州守將徐傑也在 逃竄之中,順州守將林良肱還在向燕京方向移動,涿州守將葛逢更是在這之前 就逃亡了。易州守將黃烈在逃出城時,從城牆墜下摔斷了左腳,人們就把他的 右腳也折斷,死了。

就在河北地區亂套時,山西地區形勢也變得嚴峻起來。童貫逃走前後,金軍已經開始針對北宋邊境地區展開了行動。

北宋山西地區的中心在太原,金國的西部中心在雲中(大同)。太原和雲中 之間分佈著北宋的北方防線,而又以四個州最為重要——它們是朔州、武州、代州和忻州。朔州與大同在同一個盆地之中,是對雲中最好的牽制,武州位於朔州的西南山區之中,地理位置居高臨下,構成朔州防線必不可少的高地。過了朔州,就到了中國歷史上一道著名的關口——雁門關。雁門關之南是代州和忻州,這兩 個州也是太原的北方門戶,一旦北方入侵者佔領了這兩個州,順著一條谷地就可 以到達太原城的最後一個防守點石嶺關。過了石嶺關,就是太原城了。

這四個州中除了宋朝的軍隊之外,還有一支特殊的部隊——義勝軍,就是當初譚稹駐守山西時,利用原來遼國地區的漢人建立的部隊。這支部隊本來應該戰鬥力更強,加上裝備好,甚至讓常勝軍的統領郭藥師都羨慕。但隨著時間推移, 土著漢人與宋朝官軍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深,義勝軍除了消耗大量物資、找了不少麻煩之外,並沒有幫上忙,甚至還成了禍害。

金軍首先進攻的是距離大同最近的朔州,朔州守將孫翊是一位既忠誠又有勇氣的官員,但當他出戰時,城內的義勝軍立刻開城投降,朔州失守。隨後, 武州也因為義勝軍的投誠而丟失。拿到了朔州和武州之後,金軍通過雁門關,於十二月七日來到了代州城下。

與代州同時被圍困的還有代州南邊位於代州與忻州之間的崞縣。代州守將李嗣本和崞縣守將李翼都選擇了死守。這一次,就連金軍也認為不會再像前兩次那麼順利,一定會有一場大戰。但不想三天後,代州城內的義勝軍故技重施,將李嗣本抓獲,舉城投降。十二月十一日,金軍派遣李嗣本到崞縣勸降,被李翼射走。金軍意識到暫時無法攻克崞縣,率兵繞過崞縣,繼續南下。

在宋軍方面,隨著金軍南下,也開始準備加強防守。宋軍的防禦策略是這樣的:在崞縣以南的盆地中,還有一個重要城市忻州, 忻州南面有一座小山,山上有通往太原的最後一個關口石嶺關。

整個太原以北的防禦由位於太原的大元帥張孝純負責。張孝純決定讓各個城市各自為戰,但首先必須保衛住石嶺關,只有這樣,太原才不會受衝擊。一旦石嶺關安全了, 再派兵北上,尋找合適的機會與金軍決戰。

十二月九日,宋金兩軍在代州和崞縣還沒有決出勝負時,張孝純就已經佈置好了石嶺關附近的人馬。把守關口的守將叫王宗尹,張孝純一面讓王宗尹死守,一面派人去增援他,並做好反擊的準備。

張孝純派去增援石嶺關的將軍叫冀景,但冀景擔心危險,不願意北上。張孝純為了讓冀景同意,又派遣了八千義勝軍增援。義勝軍的首領叫耿守忠。張孝純以為這樣冀景就會同意了,不想冀景還是拒絕。但這一次,張孝純強迫他 動身了。

冀景心不甘情不願地到了石嶺關,他信不過耿守忠的義勝軍,於是將義勝軍繼續派往石嶺關以北,去與金軍決戰。他的策略是:自己的部隊必須處在義勝軍的後方,否則,義勝軍萬一投降金軍,自己就被包圍了。

耿守忠率領義勝軍來到了忻州以北的忻口,尋找與金軍的作戰機會。但這 時,他又回頭來找冀景,表示自己的部隊都是步兵,希望冀景撥出一部分騎兵給自己。冀景雖然不情願,但還是撥了一半騎兵給他,不敢把另一半也交出去。耿守忠獲得了騎兵之後,並沒有繼續向北尋找金軍,這個缺乏紀律的部隊已經失控了,人馬亂七八糟向石嶺關趕來。冀景一看大事不好,立刻棄關逃走了。耿守忠佔領了關口,隨即投降了金軍。石嶺關失守了。

金兵長驅直入,趕去搶佔石嶺關。經過忻州時,忻州守將賀權一看大事不好, 立刻大開城門,奏樂歡迎金軍的到來。金軍大喜,決定不進城,繼續趕路到了石嶺關。

十二月十七日,石嶺關以北的最後一個北宋據點崞縣也失守了。這一次, 仍然是義勝軍乾的,義勝軍在崞縣的首領崔忠發動叛亂,引賊入城,李翼被俘殉節。金軍長驅直入,來到了太原城下。太原以北的土地永久性失守了。

石嶺關失守時,北宋汴京的大臣們竟然還不知道金兵入寇的消息。至於消息後來如何傳到汴京,也是很值得研究的問題。

最初,燕京的蔡靖曾經發了一百七十多篇告警,但這些告警傳入宋徽宗手中就斷掉了,皇帝並沒有把它們拿給外廷官員去討論。他這麼做,一是對郭藥師和守衛部隊有足夠的信心,二是害怕影響了盛大的南郊祭祀活動。活動結束後,宋徽宗繼續將所有的警報消息捂住。但隨著金人入寇,零零星星的消息終於開始在汴京的官場和民間散佈開來。

十二月九日,北宋的兩位宰相白時中和李邦彥終於坐不住了,他們面見皇帝,請求皇帝將報警信交給外朝討論。兩位宰相拿到報警信,都倒吸一口涼氣, 但隨即決定不能告訴外人,而是在高級官員中先討論出個結果,再通報其他官員。人們每天看著高級官員心事重重地去開會,到了夜裡才回來,都知道出了大事,猜測紛紛,又沒有確定的消息。

十二月十二日,中山府知府詹度接連發了三封報警信,傳入汴京後,人心惶惶,朝野大驚失色。可是,皇帝和宰相們仍然沒有正式通報,繼續每天開會討論。十二月十六日,童貫從太原歸來,事情終於捂不住了。可是朝廷仍然沒有拿出像樣的決策。

到底應該怎麼辦?是痛擊,還是服軟?郭藥師投降的消息傳 來,甚至沒有人敢於相信,官員們都順從皇帝的意思,繼續討論封郭藥師為燕王, 擁有世襲的權力,彷彿這樣掩耳盜鈴,就可以抵禦金人的入侵了。

不管北宋君臣如何慌亂,金軍的入侵步伐並沒有停止。斡離不的軍隊最初的目標是收復燕京地區,併入侵河北地區。可自從郭藥師投降後,這位降將為了證明自己的價值,立刻將北宋的虛實都告訴了二太子,於是從這時開始,金軍就變得更加危險了。

十二月十四日,斡離不決定以汴京為目標,發動長途奔襲,郭藥師率領兩千人馬為先鋒。同時規定,途中路過的州縣一律不得隨便殺戮。在前期,金軍的攻擊是面狀的,也就是一路掃過所有的州縣,以奪取土地 為原則。從這時開始,金軍開始了線狀攻擊,如果某個州縣暫時拿不下來,就繞過去繼續前進,以最快的速度趕往北宋首都。

十八日,斡離不的軍隊已經到達保州、安肅軍,但沒有攻克。二十一日, 金軍兵圍中山府,中山府守將詹度進行了防禦,保住了這個重要據點。

內地不設防——金軍渡河圍汴京

3

在與群臣商量對策的日子裡,宋徽宗確實想出了一個辦法,這個辦法也是取經自遼國的末代皇帝天祚帝,那就是——逃跑。十二月二十日,宋徽宗封他二十六歲的太子趙桓為開封牧。在宋代,開封牧是一個不常封的職位,

宋代早期的太宗、真宗都曾經當過開封牧,之後就長期空缺了。首都行政職能歸於一個叫作開封知府的職位,即便是知府,也必須 加一個“權”字,稱為開封權知府,也就是暫且充任知府的意思。宋徽宗這次拾起開封牧的職位,實際上是想讓他的兒子趙桓守衛汴京,自己已經做好了溜走的準備。

如果皇帝溜走,把守衛首都的重任留給太子,肯定會引起巨大的恐慌,也向人們表明朝廷並沒有信心守住這裡。這等於是在金軍沒有到來之前就擾亂了 軍心。此時,一位叫李綱的人出場了。李綱在汴京保衛戰之前並不出名,由於性格原因長期得不到重用,還曾因言論被貶七年。宋徽宗封兒子為開封牧時,李綱的職位是太常少卿。

他在十二月二十二日夜晚去拜訪給事中吳敏,詢問吳敏接下來的情況。他憂心忡忡地表示:“如果皇帝走了,事情就麻煩了。當然,宋徽宗要走,別人是攔不住的,唯一的機會就是他離開前將皇位禪讓給太子,而不僅僅是讓太子當開封牧。這就像當年唐明皇被安祿山逼到了四川,太子卻北上靈武繼續抗戰。唐明皇退位給太子,讓他有了足夠的號召力,否則,僅僅以太子的身份,是不足以讓天下感到安心的。” 吳敏同意李綱的看法,第二天立刻求見宋徽宗。

就在吳敏求見宋徽宗之前,皇帝本人似乎也覺察到了問題所在,已經走出了第二步。二十一日,皇太子入朝時,徽宗將只有皇帝能夠使用的排方玉帶送給了太子,這可以視為他要讓太子負全責的標誌。

十二月二十二日,宋徽宗發出了著名的罪己詔。宋徽宗的罪己詔和涇原之變後唐德宗下的罪己詔一樣,將自己說得一無是處,請求人民原諒,並懇求各地趕快來勤王,以免社稷不保。

罪己詔並非宋徽宗本人所寫,而是一位叫作宇文虛中的大臣寫的。宇文虛中當初是海上之盟的重要反對者,當初主推海上之盟的是宰相王黼和樞密使童貫,反對的人數眾多,宇文虛中是其中反對聲音最大的一個。他因此惹怒了王黼,從中書舍人被降為集英殿修撰。後來童貫選擇宇文虛中當參議官,跟隨他前往太原。這次童貫逃回,又把宇文虛中帶了回來。

此時,宋徽宗向宇文虛中道歉,後悔沒有聽他的話,並詢問應該怎麼辦。宇文虛中表示,首先應該發罪己詔,將所有弊端革除,等人心迴轉,才能勝得 了金軍。宋徽宗連忙叫他去寫罪己詔。宇文虛中從袖中抽出早已經準備好的草 稿,原來他沒有等皇帝的命令,就私下裡先寫了個草稿。

皇帝也來不及提出質疑,立刻叫人在京城四處張掛。在罪己詔中,宇文虛中將皇帝罵得淋漓盡致,似乎將幾十年的積怨都發了出來。其中將皇帝形容為:

言路壅蔽,導諛日聞;恩幸持權,貪饕得志。縉紳賢能,陷於黨籍;政事興 廢,拘於紀年。賦斂竭生民之財,戍役困軍伍之力。多作無益,靡侈成風。利 源商榷已盡,而謀利者尚肆誅求;諸軍衣糧不得,而冗食者坐享富貴。災異屢見 而朕不悟,眾庶怨懟而朕不知。追惟己愆,悔之何及!

另外,罪己詔中提出了十項整改措施,大多是減少奢侈的做法,並沒有涉及具體如何抵禦金人。只是希望大家廣開言路,獻計獻策,同時號召天下方鎮 都趕往京師,勤王驅敵,皇帝給大家準備了賞賜和職位。二十三日,火上澆油的是,群臣此時才把金國的伐宋檄文給皇帝過目。檄文是金國使臣交給童貫的,但童貫一直不敢給皇帝看。直到這一天,宰相李邦彥才決定給皇帝過目。

這時人們也想起來,金人在發兵之後,派了兩位使臣前來宣戰,大臣們卻不敢引見給皇帝。宋徽宗知道使者來了,也不敢見,只好讓大臣們接待。使者見到大臣,立刻表示金軍已經兵分兩路前來討伐,宰相白時中、李邦彥,以及 大臣蔡攸等都目瞪口呆不敢發話。當他們問,北宋應該怎樣做,金國才肯息兵時, 使者答道只有割地稱臣一條路。大臣們不敢做主,好言好語將使者勸走。

皇帝看過檄文,又聯想起使者的宣戰,終於決定退位。他派遣陝西轉運判官李鄴出使金軍,將自己退位的消息帶過去,向金軍求和。李鄴要求帶三萬兩黃金前往,朝廷已經拿不出這麼多錢來,只好將祖傳的兩個金甕(各五千兩) 熔化掉,製成金牌讓李鄴帶走。

就在二十三日當天,宋徽宗在一片亂哄哄中完成了傳位。宋徽宗由於積勞成疾,突然間病倒,於是把太子招到了病榻之前,命人給毫無準備的太子穿上御衣。太子嚇得連忙躲避,哭著不敢接受。宋徽宗表示,如果他不接受,就是不孝。太子反駁說如果接受了更是不孝。就連皇后也來勸說,太子還是不幹。

眾人夾持著太子前往福寧殿即位,一 路上太子抗拒著不肯走,幾至氣絕,於是人們連忙找太醫來,等他醒了又拖著他走。太子來到了福寧殿,宰相高官們都已經在等候,將他強拉入殿完成了即位儀式。


"

文/郭建龍

北宋聯金滅遼在戰略上是臭棋無疑,但在具體操作層面上,畢竟一度收回的燕雲十六州中的大部分,宋朝君臣在當地也未始派出賢臣良將佈防。只不過,當金軍南下時,幾乎並不血刃就奪走燕雲,然後迅速通過不設防的內地,打到汴京城下,這隻能說明北宋燕雲政策的總失敗。欲知這個過程的詳細情形,請看本文分析。

文史宴:宋朝為了收復幽雲十六州,連自己都搭了進去

兩路侵宋——金軍的戰略

1

宋金邊境從山西延伸到河北,大致以燕山劃界,分別稱為山前和山後地區。另外,在河北地區,由於金軍佔領了營平灤三州,已經進入了山前的地界。

在宋代時,從山後進入中原,一般有兩條路可以走。

第一條路(西線)是從塞外經過山西的大同(雲州,雲中)南下,從雁門關穿越句注山之後進入太原盆地,從太原盆地繼續南下,穿越太嶽山的南北關,進入上黨地區,如今的 上黨地區最著名的城市叫長治,在宋代稱為隆德府。再從上黨經過現在的晉城以南的天井關翻越太行山餘脈,到達黃河北岸的濟源、沁陽(宋代稱懷州)一帶, 然後渡過黃河,向汴京進攻。這條路需要翻越一系列的山脈和高地,行軍並不容易,對於防守方非常有利。

第二條路(東線)則是從河北地區南下,經過華北平原,渡過黃河,向汴京進攻。這條路對於金人更加容易,因為它主要在一望無際的大平原上。宋軍的防線主要靠平原上一個個城市之間互相支援,缺乏地理上的防禦屏障。不過, 金人如果想要從這條路進攻,必須首先翻越燕山山脈佔領燕京,才能進入華北平原。另外,營平灤三州也給金人提供了另一條出兵線路。不管是佔領燕京, 還是從營州出兵,難度都比第一條線路低很多。

兩條線路之間隔著巨大的太行山脈。太行山脈之間有八條孔道,稱為太行八陘,其中主要有三條孔道可以溝通兩條進攻線路。


文史宴:宋朝為了收復幽雲十六州,連自己都搭了進去


金滅北宋示意圖

第一次攻宋,西路軍粘罕受阻於太原,未能南下

金人的進攻策略也是圍繞著這兩條線路展開。具體安排是:

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的次子斡離不掌管東路軍。攻克燕京後,斡離不把樞密院建在了燕京,由一個遼國的投降官員劉彥宗擔任書記官,劉彥宗對北宋非常瞭解,是金國內部最強力的主戰派之一。

金國元帥粘罕掌管西路軍,樞密院設在了雲中府(金人佔領西京後設立雲中府),由一位叫作時立愛的官員掌管書記事務。

當時金人內部稱這兩個分別位於燕京和雲中的樞密院為“東朝廷”和“西朝廷”。

負責東路的二太子是晚輩,軍事經驗相對不足,性格也較為和善,又很好色,與西路的國相比起來更好打交道。國相在和遼國作戰時積累了豐富的戰爭經驗,他曾經對北宋也比較友善,但在和北宋打交道的過程中,卻逐漸變成了強硬派,同時,他對地理非常熟悉,知道金國必須控制哪些地理樞紐,才更加有利於未來的擴張。

在進攻線路上,更加友善的二太子選擇了更加容易進軍的東路,而經驗豐富的國相要啃西路的硬骨頭。這對於宋軍是一種幸運,他們只要藉助地理優勢抵禦更加老辣的國相,就更容易對付二太子的兵馬。因此,宋軍在戰爭中並非毫無勝算。

另外,既然東路是宋軍地理戰略上的薄弱環節,就應該加強東路的防禦, 避免被金軍利用。在戰爭剛打響時,還在童貫營中的馬擴就提出了一個策略。

他的策略強調:河東(即西路,山西通道)路險,地多關隘,士兵熟悉戰鬥, 金軍很難長驅直入。但河北(東路)就不同了,在雄州、霸州旁邊還有水塘保 護側翼,在廣信軍、中山、保州(現河北保定)一帶,全是平原坦途,金人最怕的是位於燕京的常勝軍,可一旦常勝軍出了意外,金人一定順著大平原長驅直入,直達黃河,並與西路形成策應。

在兵法中,進攻的最佳策略就是形成多路協同的鉗形攻勢。進攻方很少會 選擇單路冒進,總是選擇兩條或者多條通路,齊頭並進,如同一個鉗子的兩條或多條腿,將目標緊緊夾住。但要做到鉗形攻勢,必須兩個鉗腿形成策應,互 相減輕壓力,又共同打擊敵人。如果沒有策應,這樣的鉗形攻勢就是死的。

金人進攻的東西兩路就是鉗形攻勢的典型應用,而太行山上的通道,就是兩個鉗腿的策應點。馬擴意識到,在河北的真定存在一個關鍵點,真定距離太行山道的紫荊關通道和井陘通道都不算遠,這裡城池堅固糧草充足,只要長期堅守,就可以防止金人的兩路取得聯繫,又可以牽制敵人的東路軍。敵人只要佔領不了真定,就不敢輕易南下,即便南下,也要面臨被側翼襲擊的 風險。

馬擴的意思是,請童貫一方面死守山西(西線),另一方面將主戰場放在河北(東線),以真定為基地防止敵人東路軍的推進,並乘機決戰。

事實上,不見得一定是真定,只要宋軍能夠進行有效組織,實施守土抗戰, 不輕易放棄一城一池,那麼敵人雖然可以佔領一部分城池,但總會有城池沒有被攻克。金軍必須繞過這些堅固據點繼續前進,當他們的戰線拉得足夠長時, 後勤就必然會出問題。另外,金軍要守住已經佔領的城池,也需要花費兵力, 經過一段時間後,金軍的兵力也必然不夠用了。後勤出問題,兵力又不足,到 時宋軍反擊,金軍必敗無疑。


文史宴:宋朝為了收復幽雲十六州,連自己都搭了進去


以馬擴為主角的知名歷史小說《金甌缺》

對於宋軍來說,要想熬到反擊,最關鍵的是下定抗戰的決心。童貫雖然贊同馬擴的計謀,卻並不打算由他本人親自實施。身在太原的他想的唯一事情就是儘快回到汴京。他認為汴京才是安全的地方。於是,北宋就在童貫的心猿意馬中迎來了金軍的進攻。

常勝軍與義勝軍——燕雲政策的總失敗

2

公元 1125 年(宣和七年)十二月一日,金軍的東路軍攻破檀州。檀州位於現北京市密雲縣一帶,已經到了北京盆地,越過了燕山。

十二月二日,金人東路軍攻克薊州。

十二月五日,西路軍金國使者到達太原,向童貫下戰書。

十二月七日,宋軍統帥童貫決定從太原回汴京。童貫是宋徽宗防禦金國最指望的人,之前幾乎所有的策略都和他有關,如果他留在山西或者河北指揮抵抗,北宋的軍心會很快穩定下來,但他決定離開,軍心渙散就一發不可收了。

在他走之前,太原守衛張孝純和兒子張浹曾經勸說他留下,他回答:“我只是受命宣撫,不負有守土的責任,如果要宣撫司守土,還要你們幹什麼?” 他鼓勵張孝純好好堅守,等他到了京城,會立刻派兵馬來策應。言外之意是如果他童貫留在這裡,反而對整個戰局是沒有好處的。張孝純只好感嘆童貫平常耀武揚威,關鍵時期卻膽小如鼠。他對兒子說:“罷了罷了,咱們父子死守吧!”


文史宴:宋朝為了收復幽雲十六州,連自己都搭了進去


有絡腮鬍子的公公童貫

是宋軍防線敗壞的重要責任人

就在童貫決定南逃的當天,東路的郭藥師卻和金人打了一場生死大戰。由於金軍已經獲得了檀州和薊州,距離燕京已經很近,郭藥師屯兵燕京東郊已經二十餘天。他在十二月二日準備出戰,可宋軍中有人對他不放心,讓他不要單 兵突進,等待另兩位將軍張令徽和劉舜仁,然後三軍一起出擊。

十二月六日,三路軍馬集結完畢,並進到燕京東面的三河縣,三河縣附近 有一條河叫白河,宋軍在西岸,金軍在東岸。郭藥師的兵馬戈甲鋥亮,隊伍整肅,連金軍都感到有些發怵。半夜裡,郭藥師率軍渡過白河。金軍立刻迎上,阻止他們繼續前進。

第二天一早宋軍與金軍擺開了戰陣。宋軍在西面,北翼是張令徽和劉舜仁的軍隊, 南翼是郭藥師。金軍在東面,北翼是二太子斡離不,南翼是其他人的部隊。郭藥師的軍隊不愧為常勝軍,鏖戰三十餘里,將面前的金軍擊退,他們到達了金軍的寨子,卻發現沒有帶火種將對方的營壘燒燬。就在這時,傳來了宋軍北翼敗退的消息。張令徽首先被擊敗逃走,接著劉舜仁也被擊退了。郭藥師聽說後,只好率軍撤回,失去了全勝的機會。

雙方戰鬥的煙塵遠在燕京城都可以看到,白河距離燕京大約有八十里,據當時在城上的許採記載,站在城東城牆上,向著白河方向望去,塵埃如同雲氣遮蔽天空。很久之後,張令徽首先逃回,過了一會兒,劉舜仁也到了。直到晚上,郭藥師才回到了城內,三人互相詆譭,爭吵不休。根據統計,郭藥師最核心的所謂“硬軍”三百人,只剩下一百二十人活著回來。

但不管怎麼說,金軍也損失慘重。這場戰鬥以雙方勢均力敵,各遭遇損失而告終。這至少表明,宋軍的戰鬥力並不比金軍差,只要組織得當,燕京是可以保住的。接下來就看雙方怎樣部署了。

十二月八日,童貫按計劃離開太原南逃。與他一同離開的還有參議宇文虛中,機宜範訥、王雲、宋彥通等人。同日,馬擴離開太原,前往真定參與防守。他從童貫處要來了一個命令,允許他在中山、真定一帶招納三萬人,在真定參與防守。

到這時為止,事情還都在意料之中。但突然之間,傳來了令人震驚的消息:郭藥師投降了!不過,回頭覆盤,會發現整個事件中,郭藥師可以被人指責的地方並不多。反而是如果他不投降,就擺脫不了死於非命的命運,而且很可能不是死於敵人 之手,而是死於己方叛徒之手。

就在戰鬥結束後的當天夜裡,駐守燕京城東北門的守將決定投降。他想拿郭藥師當作見面禮,還專門詢問:“你們是要活的郭藥師,還是死的郭藥師?”這件事被郭藥師發現了,他隨後還發現,事情並不是一個小小的城門官投降這麼簡單,背後的大頭目實際上是當天吃了敗仗的張令徽和劉舜仁。

也就是說,當天的敗仗是已經註定的,不管常勝軍死多少人,花多少力氣,都不可能取得勝利。宋軍中複雜的關係讓這個只懂打仗的漢子感到無助。他的性格的確有很多問題,比如過於縱容他的軍隊,與別人無法相處,雖然投降北宋,卻保留了很多遼國的習俗,不肯被宋軍同化,等等。但他在投降之前,至少打仗從來沒有懈怠,但從北宋的皇帝到將軍,卻無一不對他充滿了防範,還不斷地預言他會惹麻煩,或者搞叛亂。但即便這樣,他還是在盡全力與金人打仗。

當宋軍內的叛軍要將他的人頭送給金人時,事情終於起了變化。郭藥師決定,與其讓別人將自己的人頭送過去,不如自己將個人和整支軍隊都送過去。他給金人寫了降表,又召集燕京城的官員蔡靖、呂頤浩、李興權、沈琯在家開會,人來後,他宣佈投降,將眾人軟禁。蔡靖想要自殺,被人攔下。郭藥師表示投降實在是迫不得已,不能和在座之人一樣保全節操了,說完痛哭流涕。


文史宴:宋朝為了收復幽雲十六州,連自己都搭了進去


被逼成三姓家奴的郭藥師

當晚,燕京四處起火,士兵們開始劫掠。這座以巨大代價換回的城池,在宋軍手中只保留了兩年,就再次,也是永久性易主了。

第三天,金軍進入燕京城,在休息四日後,斡離不離開燕京,繼續南進。蔡靖被留在了燕京,幫助維持燕京秩序,其餘官員中呂頤浩、李興權、沈琯、 杜時亮、陳杰五人被帶在軍中,以便隨時起用。郭藥師也率軍跟隨斡離不離開, 成了金軍入侵的幫手。

由於燕京失守,整個河北地區一片亂象。涇州守將鬱中正被金人囚禁, 景州守將吳震從海道逃走,薊州守將高公幹率領衛隊南逃,檀州守將徐傑也在 逃竄之中,順州守將林良肱還在向燕京方向移動,涿州守將葛逢更是在這之前 就逃亡了。易州守將黃烈在逃出城時,從城牆墜下摔斷了左腳,人們就把他的 右腳也折斷,死了。

就在河北地區亂套時,山西地區形勢也變得嚴峻起來。童貫逃走前後,金軍已經開始針對北宋邊境地區展開了行動。

北宋山西地區的中心在太原,金國的西部中心在雲中(大同)。太原和雲中 之間分佈著北宋的北方防線,而又以四個州最為重要——它們是朔州、武州、代州和忻州。朔州與大同在同一個盆地之中,是對雲中最好的牽制,武州位於朔州的西南山區之中,地理位置居高臨下,構成朔州防線必不可少的高地。過了朔州,就到了中國歷史上一道著名的關口——雁門關。雁門關之南是代州和忻州,這兩 個州也是太原的北方門戶,一旦北方入侵者佔領了這兩個州,順著一條谷地就可 以到達太原城的最後一個防守點石嶺關。過了石嶺關,就是太原城了。

這四個州中除了宋朝的軍隊之外,還有一支特殊的部隊——義勝軍,就是當初譚稹駐守山西時,利用原來遼國地區的漢人建立的部隊。這支部隊本來應該戰鬥力更強,加上裝備好,甚至讓常勝軍的統領郭藥師都羨慕。但隨著時間推移, 土著漢人與宋朝官軍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深,義勝軍除了消耗大量物資、找了不少麻煩之外,並沒有幫上忙,甚至還成了禍害。

金軍首先進攻的是距離大同最近的朔州,朔州守將孫翊是一位既忠誠又有勇氣的官員,但當他出戰時,城內的義勝軍立刻開城投降,朔州失守。隨後, 武州也因為義勝軍的投誠而丟失。拿到了朔州和武州之後,金軍通過雁門關,於十二月七日來到了代州城下。

與代州同時被圍困的還有代州南邊位於代州與忻州之間的崞縣。代州守將李嗣本和崞縣守將李翼都選擇了死守。這一次,就連金軍也認為不會再像前兩次那麼順利,一定會有一場大戰。但不想三天後,代州城內的義勝軍故技重施,將李嗣本抓獲,舉城投降。十二月十一日,金軍派遣李嗣本到崞縣勸降,被李翼射走。金軍意識到暫時無法攻克崞縣,率兵繞過崞縣,繼續南下。

在宋軍方面,隨著金軍南下,也開始準備加強防守。宋軍的防禦策略是這樣的:在崞縣以南的盆地中,還有一個重要城市忻州, 忻州南面有一座小山,山上有通往太原的最後一個關口石嶺關。

整個太原以北的防禦由位於太原的大元帥張孝純負責。張孝純決定讓各個城市各自為戰,但首先必須保衛住石嶺關,只有這樣,太原才不會受衝擊。一旦石嶺關安全了, 再派兵北上,尋找合適的機會與金軍決戰。

十二月九日,宋金兩軍在代州和崞縣還沒有決出勝負時,張孝純就已經佈置好了石嶺關附近的人馬。把守關口的守將叫王宗尹,張孝純一面讓王宗尹死守,一面派人去增援他,並做好反擊的準備。

張孝純派去增援石嶺關的將軍叫冀景,但冀景擔心危險,不願意北上。張孝純為了讓冀景同意,又派遣了八千義勝軍增援。義勝軍的首領叫耿守忠。張孝純以為這樣冀景就會同意了,不想冀景還是拒絕。但這一次,張孝純強迫他 動身了。

冀景心不甘情不願地到了石嶺關,他信不過耿守忠的義勝軍,於是將義勝軍繼續派往石嶺關以北,去與金軍決戰。他的策略是:自己的部隊必須處在義勝軍的後方,否則,義勝軍萬一投降金軍,自己就被包圍了。

耿守忠率領義勝軍來到了忻州以北的忻口,尋找與金軍的作戰機會。但這 時,他又回頭來找冀景,表示自己的部隊都是步兵,希望冀景撥出一部分騎兵給自己。冀景雖然不情願,但還是撥了一半騎兵給他,不敢把另一半也交出去。耿守忠獲得了騎兵之後,並沒有繼續向北尋找金軍,這個缺乏紀律的部隊已經失控了,人馬亂七八糟向石嶺關趕來。冀景一看大事不好,立刻棄關逃走了。耿守忠佔領了關口,隨即投降了金軍。石嶺關失守了。

金兵長驅直入,趕去搶佔石嶺關。經過忻州時,忻州守將賀權一看大事不好, 立刻大開城門,奏樂歡迎金軍的到來。金軍大喜,決定不進城,繼續趕路到了石嶺關。

十二月十七日,石嶺關以北的最後一個北宋據點崞縣也失守了。這一次, 仍然是義勝軍乾的,義勝軍在崞縣的首領崔忠發動叛亂,引賊入城,李翼被俘殉節。金軍長驅直入,來到了太原城下。太原以北的土地永久性失守了。

石嶺關失守時,北宋汴京的大臣們竟然還不知道金兵入寇的消息。至於消息後來如何傳到汴京,也是很值得研究的問題。

最初,燕京的蔡靖曾經發了一百七十多篇告警,但這些告警傳入宋徽宗手中就斷掉了,皇帝並沒有把它們拿給外廷官員去討論。他這麼做,一是對郭藥師和守衛部隊有足夠的信心,二是害怕影響了盛大的南郊祭祀活動。活動結束後,宋徽宗繼續將所有的警報消息捂住。但隨著金人入寇,零零星星的消息終於開始在汴京的官場和民間散佈開來。

十二月九日,北宋的兩位宰相白時中和李邦彥終於坐不住了,他們面見皇帝,請求皇帝將報警信交給外朝討論。兩位宰相拿到報警信,都倒吸一口涼氣, 但隨即決定不能告訴外人,而是在高級官員中先討論出個結果,再通報其他官員。人們每天看著高級官員心事重重地去開會,到了夜裡才回來,都知道出了大事,猜測紛紛,又沒有確定的消息。

十二月十二日,中山府知府詹度接連發了三封報警信,傳入汴京後,人心惶惶,朝野大驚失色。可是,皇帝和宰相們仍然沒有正式通報,繼續每天開會討論。十二月十六日,童貫從太原歸來,事情終於捂不住了。可是朝廷仍然沒有拿出像樣的決策。

到底應該怎麼辦?是痛擊,還是服軟?郭藥師投降的消息傳 來,甚至沒有人敢於相信,官員們都順從皇帝的意思,繼續討論封郭藥師為燕王, 擁有世襲的權力,彷彿這樣掩耳盜鈴,就可以抵禦金人的入侵了。

不管北宋君臣如何慌亂,金軍的入侵步伐並沒有停止。斡離不的軍隊最初的目標是收復燕京地區,併入侵河北地區。可自從郭藥師投降後,這位降將為了證明自己的價值,立刻將北宋的虛實都告訴了二太子,於是從這時開始,金軍就變得更加危險了。

十二月十四日,斡離不決定以汴京為目標,發動長途奔襲,郭藥師率領兩千人馬為先鋒。同時規定,途中路過的州縣一律不得隨便殺戮。在前期,金軍的攻擊是面狀的,也就是一路掃過所有的州縣,以奪取土地 為原則。從這時開始,金軍開始了線狀攻擊,如果某個州縣暫時拿不下來,就繞過去繼續前進,以最快的速度趕往北宋首都。

十八日,斡離不的軍隊已經到達保州、安肅軍,但沒有攻克。二十一日, 金軍兵圍中山府,中山府守將詹度進行了防禦,保住了這個重要據點。

內地不設防——金軍渡河圍汴京

3

在與群臣商量對策的日子裡,宋徽宗確實想出了一個辦法,這個辦法也是取經自遼國的末代皇帝天祚帝,那就是——逃跑。十二月二十日,宋徽宗封他二十六歲的太子趙桓為開封牧。在宋代,開封牧是一個不常封的職位,

宋代早期的太宗、真宗都曾經當過開封牧,之後就長期空缺了。首都行政職能歸於一個叫作開封知府的職位,即便是知府,也必須 加一個“權”字,稱為開封權知府,也就是暫且充任知府的意思。宋徽宗這次拾起開封牧的職位,實際上是想讓他的兒子趙桓守衛汴京,自己已經做好了溜走的準備。

如果皇帝溜走,把守衛首都的重任留給太子,肯定會引起巨大的恐慌,也向人們表明朝廷並沒有信心守住這裡。這等於是在金軍沒有到來之前就擾亂了 軍心。此時,一位叫李綱的人出場了。李綱在汴京保衛戰之前並不出名,由於性格原因長期得不到重用,還曾因言論被貶七年。宋徽宗封兒子為開封牧時,李綱的職位是太常少卿。

他在十二月二十二日夜晚去拜訪給事中吳敏,詢問吳敏接下來的情況。他憂心忡忡地表示:“如果皇帝走了,事情就麻煩了。當然,宋徽宗要走,別人是攔不住的,唯一的機會就是他離開前將皇位禪讓給太子,而不僅僅是讓太子當開封牧。這就像當年唐明皇被安祿山逼到了四川,太子卻北上靈武繼續抗戰。唐明皇退位給太子,讓他有了足夠的號召力,否則,僅僅以太子的身份,是不足以讓天下感到安心的。” 吳敏同意李綱的看法,第二天立刻求見宋徽宗。

就在吳敏求見宋徽宗之前,皇帝本人似乎也覺察到了問題所在,已經走出了第二步。二十一日,皇太子入朝時,徽宗將只有皇帝能夠使用的排方玉帶送給了太子,這可以視為他要讓太子負全責的標誌。

十二月二十二日,宋徽宗發出了著名的罪己詔。宋徽宗的罪己詔和涇原之變後唐德宗下的罪己詔一樣,將自己說得一無是處,請求人民原諒,並懇求各地趕快來勤王,以免社稷不保。

罪己詔並非宋徽宗本人所寫,而是一位叫作宇文虛中的大臣寫的。宇文虛中當初是海上之盟的重要反對者,當初主推海上之盟的是宰相王黼和樞密使童貫,反對的人數眾多,宇文虛中是其中反對聲音最大的一個。他因此惹怒了王黼,從中書舍人被降為集英殿修撰。後來童貫選擇宇文虛中當參議官,跟隨他前往太原。這次童貫逃回,又把宇文虛中帶了回來。

此時,宋徽宗向宇文虛中道歉,後悔沒有聽他的話,並詢問應該怎麼辦。宇文虛中表示,首先應該發罪己詔,將所有弊端革除,等人心迴轉,才能勝得 了金軍。宋徽宗連忙叫他去寫罪己詔。宇文虛中從袖中抽出早已經準備好的草 稿,原來他沒有等皇帝的命令,就私下裡先寫了個草稿。

皇帝也來不及提出質疑,立刻叫人在京城四處張掛。在罪己詔中,宇文虛中將皇帝罵得淋漓盡致,似乎將幾十年的積怨都發了出來。其中將皇帝形容為:

言路壅蔽,導諛日聞;恩幸持權,貪饕得志。縉紳賢能,陷於黨籍;政事興 廢,拘於紀年。賦斂竭生民之財,戍役困軍伍之力。多作無益,靡侈成風。利 源商榷已盡,而謀利者尚肆誅求;諸軍衣糧不得,而冗食者坐享富貴。災異屢見 而朕不悟,眾庶怨懟而朕不知。追惟己愆,悔之何及!

另外,罪己詔中提出了十項整改措施,大多是減少奢侈的做法,並沒有涉及具體如何抵禦金人。只是希望大家廣開言路,獻計獻策,同時號召天下方鎮 都趕往京師,勤王驅敵,皇帝給大家準備了賞賜和職位。二十三日,火上澆油的是,群臣此時才把金國的伐宋檄文給皇帝過目。檄文是金國使臣交給童貫的,但童貫一直不敢給皇帝看。直到這一天,宰相李邦彥才決定給皇帝過目。

這時人們也想起來,金人在發兵之後,派了兩位使臣前來宣戰,大臣們卻不敢引見給皇帝。宋徽宗知道使者來了,也不敢見,只好讓大臣們接待。使者見到大臣,立刻表示金軍已經兵分兩路前來討伐,宰相白時中、李邦彥,以及 大臣蔡攸等都目瞪口呆不敢發話。當他們問,北宋應該怎樣做,金國才肯息兵時, 使者答道只有割地稱臣一條路。大臣們不敢做主,好言好語將使者勸走。

皇帝看過檄文,又聯想起使者的宣戰,終於決定退位。他派遣陝西轉運判官李鄴出使金軍,將自己退位的消息帶過去,向金軍求和。李鄴要求帶三萬兩黃金前往,朝廷已經拿不出這麼多錢來,只好將祖傳的兩個金甕(各五千兩) 熔化掉,製成金牌讓李鄴帶走。

就在二十三日當天,宋徽宗在一片亂哄哄中完成了傳位。宋徽宗由於積勞成疾,突然間病倒,於是把太子招到了病榻之前,命人給毫無準備的太子穿上御衣。太子嚇得連忙躲避,哭著不敢接受。宋徽宗表示,如果他不接受,就是不孝。太子反駁說如果接受了更是不孝。就連皇后也來勸說,太子還是不幹。

眾人夾持著太子前往福寧殿即位,一 路上太子抗拒著不肯走,幾至氣絕,於是人們連忙找太醫來,等他醒了又拖著他走。太子來到了福寧殿,宰相高官們都已經在等候,將他強拉入殿完成了即位儀式。


文史宴:宋朝為了收復幽雲十六州,連自己都搭了進去


宋徽宗甩鍋給兒子宋欽宗

人們將這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強拉上大位時,整個帝國大廈正處於危機之 中。他的父親隨時準備逃走,大臣們議論紛紛,不知道怎麼辦。更麻煩的是,一次思想危機正在首都上空盤旋。

宋徽宗時期,指導皇帝思想的是變了味的主戰派,比如童貫決定與遼國開戰,收復燕雲十六州,只是由於戰鬥力不強,這些主戰派不得不採取了坑蒙拐騙的手段,以贖買方式從金國手中收復了燕京。反對童貫等人的大都是主和派,認為不應該與遼國為敵,而應該遵守長期的和 平協議。現在,隨著宋徽宗的倒臺,主戰派已經失勢了。事實證明,當初主和派的建議更加可靠。

可宋徽宗下臺時已經是大敵當前,又如何才能恢復和平呢?到底是靠戰爭將金人趕走,還是通過議和祈求新的和平?事實上,皇帝的班子裡一直不乏祈求和平的人。比如,宋徽宗最後派去的使節李鄴就是個典型的例子,公元 1126 年(靖康元年)正月初七,李鄴歸來並對金軍的戰鬥力贊不 絕口,表示金軍“入水如蛟,入山如虎,登城如猿,不可敵也。”可是如果不抵禦金人的進攻,和平已經不可能了,經過形勢的轉換,更加積極的主戰派反 而更能拯救北宋。

讓一個剛上位的青年人決定是戰爭還是和平,恐怕已經超出了他的能力。唯一能夠依靠的,就是他的大臣班子了。幸運的是,在宋徽宗下臺前任命的幾個官員都主張抵抗。

宇文虛中雖然當初批評朝廷不該破壞與遼國的和約,但此刻卻主張抵抗。在他的堅持下,皇帝下令召集西北方向熙河路經略使姚古,以及秦鳳路經略使种師中前來勤王。西 北的士兵由於長期與西夏對峙,是宋軍之中最有戰鬥經驗的,如果北宋還有人能夠抵禦金兵,必然出自西北。皇帝還任命了吳敏擔任門下侍郎,讓他和宇文虛中共同負責召集勤王軍隊。

吳敏立刻行動,召集被貶斥,但是經驗豐富的种師道前來勤王,同時還召集了一位叫何灌的將領。又由於吳敏與李綱的關係較好,他向皇帝推薦了李綱。這就給後來李綱的上臺打下了基礎。

北宋更換皇帝時,金軍的進攻仍然在持續。十二月二十五日,金軍攻佔慶源府(現河北省趙縣)。十二月二十七日,金軍佔領信德府(現河北省邢臺市)。在兩次進攻中,郭藥師的常勝軍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金軍是傳統部落制的,每一次打完,都要進行一番劫掠,士兵們要靠搶劫戰敗者獲得生活資料。郭藥師的軍隊卻已經職業化,他們紀律嚴明,不濫殺無辜, 最多隻是稍微取點財物。

郭藥師對平民仁慈,對他的前主子卻足夠心狠。當二十九日,更換皇帝的 消息傳到了金軍營中,二太子斡離不聽說後,擔心宋朝有了防備,猶豫不決,郭藥師卻勸說二太子繼續進軍,表示南朝未必有防備。在西路,金軍也於二十七日完成了對太原的包圍。

北宋對西路的防禦錯漏百出。不僅前期朔州、武州、代州、忻州和石嶺關迅速丟失,到了金軍合圍太原後, 又錯失兩路救援人馬,分別是朔州守將孫翊,以及府州守將折可求的兵馬。

孫翊前來太原,是因為他所在的朔州已經投降,把他關在了城門外,他只好帶領兩千兵馬前往太原。來到太原後,由於守將張孝純不敢開門,孫翊在城外與金軍鏖戰兩日,全軍覆沒。折可求則是率領兩萬兵馬從與西夏接壤的麟州、府州趕來,在交城被金軍擊敗。

如果北宋有一個好的將領統籌全局,在粘罕進軍太原時,將折可求和孫翊 等人的部隊集中起來,直搗粘罕在雲中的老巢,採用圍魏救趙的計策,是有可能逼迫粘罕回軍的。

雖然沒有擊退粘罕,但幸運的是,張孝純守住了太原,並沒有讓粘罕的西路軍更進一步。這也減輕了汴京的壓力,在京城的宋軍只需要對付河北的金軍東路軍就足夠了。


"

文/郭建龍

北宋聯金滅遼在戰略上是臭棋無疑,但在具體操作層面上,畢竟一度收回的燕雲十六州中的大部分,宋朝君臣在當地也未始派出賢臣良將佈防。只不過,當金軍南下時,幾乎並不血刃就奪走燕雲,然後迅速通過不設防的內地,打到汴京城下,這隻能說明北宋燕雲政策的總失敗。欲知這個過程的詳細情形,請看本文分析。

文史宴:宋朝為了收復幽雲十六州,連自己都搭了進去

兩路侵宋——金軍的戰略

1

宋金邊境從山西延伸到河北,大致以燕山劃界,分別稱為山前和山後地區。另外,在河北地區,由於金軍佔領了營平灤三州,已經進入了山前的地界。

在宋代時,從山後進入中原,一般有兩條路可以走。

第一條路(西線)是從塞外經過山西的大同(雲州,雲中)南下,從雁門關穿越句注山之後進入太原盆地,從太原盆地繼續南下,穿越太嶽山的南北關,進入上黨地區,如今的 上黨地區最著名的城市叫長治,在宋代稱為隆德府。再從上黨經過現在的晉城以南的天井關翻越太行山餘脈,到達黃河北岸的濟源、沁陽(宋代稱懷州)一帶, 然後渡過黃河,向汴京進攻。這條路需要翻越一系列的山脈和高地,行軍並不容易,對於防守方非常有利。

第二條路(東線)則是從河北地區南下,經過華北平原,渡過黃河,向汴京進攻。這條路對於金人更加容易,因為它主要在一望無際的大平原上。宋軍的防線主要靠平原上一個個城市之間互相支援,缺乏地理上的防禦屏障。不過, 金人如果想要從這條路進攻,必須首先翻越燕山山脈佔領燕京,才能進入華北平原。另外,營平灤三州也給金人提供了另一條出兵線路。不管是佔領燕京, 還是從營州出兵,難度都比第一條線路低很多。

兩條線路之間隔著巨大的太行山脈。太行山脈之間有八條孔道,稱為太行八陘,其中主要有三條孔道可以溝通兩條進攻線路。


文史宴:宋朝為了收復幽雲十六州,連自己都搭了進去


金滅北宋示意圖

第一次攻宋,西路軍粘罕受阻於太原,未能南下

金人的進攻策略也是圍繞著這兩條線路展開。具體安排是:

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的次子斡離不掌管東路軍。攻克燕京後,斡離不把樞密院建在了燕京,由一個遼國的投降官員劉彥宗擔任書記官,劉彥宗對北宋非常瞭解,是金國內部最強力的主戰派之一。

金國元帥粘罕掌管西路軍,樞密院設在了雲中府(金人佔領西京後設立雲中府),由一位叫作時立愛的官員掌管書記事務。

當時金人內部稱這兩個分別位於燕京和雲中的樞密院為“東朝廷”和“西朝廷”。

負責東路的二太子是晚輩,軍事經驗相對不足,性格也較為和善,又很好色,與西路的國相比起來更好打交道。國相在和遼國作戰時積累了豐富的戰爭經驗,他曾經對北宋也比較友善,但在和北宋打交道的過程中,卻逐漸變成了強硬派,同時,他對地理非常熟悉,知道金國必須控制哪些地理樞紐,才更加有利於未來的擴張。

在進攻線路上,更加友善的二太子選擇了更加容易進軍的東路,而經驗豐富的國相要啃西路的硬骨頭。這對於宋軍是一種幸運,他們只要藉助地理優勢抵禦更加老辣的國相,就更容易對付二太子的兵馬。因此,宋軍在戰爭中並非毫無勝算。

另外,既然東路是宋軍地理戰略上的薄弱環節,就應該加強東路的防禦, 避免被金軍利用。在戰爭剛打響時,還在童貫營中的馬擴就提出了一個策略。

他的策略強調:河東(即西路,山西通道)路險,地多關隘,士兵熟悉戰鬥, 金軍很難長驅直入。但河北(東路)就不同了,在雄州、霸州旁邊還有水塘保 護側翼,在廣信軍、中山、保州(現河北保定)一帶,全是平原坦途,金人最怕的是位於燕京的常勝軍,可一旦常勝軍出了意外,金人一定順著大平原長驅直入,直達黃河,並與西路形成策應。

在兵法中,進攻的最佳策略就是形成多路協同的鉗形攻勢。進攻方很少會 選擇單路冒進,總是選擇兩條或者多條通路,齊頭並進,如同一個鉗子的兩條或多條腿,將目標緊緊夾住。但要做到鉗形攻勢,必須兩個鉗腿形成策應,互 相減輕壓力,又共同打擊敵人。如果沒有策應,這樣的鉗形攻勢就是死的。

金人進攻的東西兩路就是鉗形攻勢的典型應用,而太行山上的通道,就是兩個鉗腿的策應點。馬擴意識到,在河北的真定存在一個關鍵點,真定距離太行山道的紫荊關通道和井陘通道都不算遠,這裡城池堅固糧草充足,只要長期堅守,就可以防止金人的兩路取得聯繫,又可以牽制敵人的東路軍。敵人只要佔領不了真定,就不敢輕易南下,即便南下,也要面臨被側翼襲擊的 風險。

馬擴的意思是,請童貫一方面死守山西(西線),另一方面將主戰場放在河北(東線),以真定為基地防止敵人東路軍的推進,並乘機決戰。

事實上,不見得一定是真定,只要宋軍能夠進行有效組織,實施守土抗戰, 不輕易放棄一城一池,那麼敵人雖然可以佔領一部分城池,但總會有城池沒有被攻克。金軍必須繞過這些堅固據點繼續前進,當他們的戰線拉得足夠長時, 後勤就必然會出問題。另外,金軍要守住已經佔領的城池,也需要花費兵力, 經過一段時間後,金軍的兵力也必然不夠用了。後勤出問題,兵力又不足,到 時宋軍反擊,金軍必敗無疑。


文史宴:宋朝為了收復幽雲十六州,連自己都搭了進去


以馬擴為主角的知名歷史小說《金甌缺》

對於宋軍來說,要想熬到反擊,最關鍵的是下定抗戰的決心。童貫雖然贊同馬擴的計謀,卻並不打算由他本人親自實施。身在太原的他想的唯一事情就是儘快回到汴京。他認為汴京才是安全的地方。於是,北宋就在童貫的心猿意馬中迎來了金軍的進攻。

常勝軍與義勝軍——燕雲政策的總失敗

2

公元 1125 年(宣和七年)十二月一日,金軍的東路軍攻破檀州。檀州位於現北京市密雲縣一帶,已經到了北京盆地,越過了燕山。

十二月二日,金人東路軍攻克薊州。

十二月五日,西路軍金國使者到達太原,向童貫下戰書。

十二月七日,宋軍統帥童貫決定從太原回汴京。童貫是宋徽宗防禦金國最指望的人,之前幾乎所有的策略都和他有關,如果他留在山西或者河北指揮抵抗,北宋的軍心會很快穩定下來,但他決定離開,軍心渙散就一發不可收了。

在他走之前,太原守衛張孝純和兒子張浹曾經勸說他留下,他回答:“我只是受命宣撫,不負有守土的責任,如果要宣撫司守土,還要你們幹什麼?” 他鼓勵張孝純好好堅守,等他到了京城,會立刻派兵馬來策應。言外之意是如果他童貫留在這裡,反而對整個戰局是沒有好處的。張孝純只好感嘆童貫平常耀武揚威,關鍵時期卻膽小如鼠。他對兒子說:“罷了罷了,咱們父子死守吧!”


文史宴:宋朝為了收復幽雲十六州,連自己都搭了進去


有絡腮鬍子的公公童貫

是宋軍防線敗壞的重要責任人

就在童貫決定南逃的當天,東路的郭藥師卻和金人打了一場生死大戰。由於金軍已經獲得了檀州和薊州,距離燕京已經很近,郭藥師屯兵燕京東郊已經二十餘天。他在十二月二日準備出戰,可宋軍中有人對他不放心,讓他不要單 兵突進,等待另兩位將軍張令徽和劉舜仁,然後三軍一起出擊。

十二月六日,三路軍馬集結完畢,並進到燕京東面的三河縣,三河縣附近 有一條河叫白河,宋軍在西岸,金軍在東岸。郭藥師的兵馬戈甲鋥亮,隊伍整肅,連金軍都感到有些發怵。半夜裡,郭藥師率軍渡過白河。金軍立刻迎上,阻止他們繼續前進。

第二天一早宋軍與金軍擺開了戰陣。宋軍在西面,北翼是張令徽和劉舜仁的軍隊, 南翼是郭藥師。金軍在東面,北翼是二太子斡離不,南翼是其他人的部隊。郭藥師的軍隊不愧為常勝軍,鏖戰三十餘里,將面前的金軍擊退,他們到達了金軍的寨子,卻發現沒有帶火種將對方的營壘燒燬。就在這時,傳來了宋軍北翼敗退的消息。張令徽首先被擊敗逃走,接著劉舜仁也被擊退了。郭藥師聽說後,只好率軍撤回,失去了全勝的機會。

雙方戰鬥的煙塵遠在燕京城都可以看到,白河距離燕京大約有八十里,據當時在城上的許採記載,站在城東城牆上,向著白河方向望去,塵埃如同雲氣遮蔽天空。很久之後,張令徽首先逃回,過了一會兒,劉舜仁也到了。直到晚上,郭藥師才回到了城內,三人互相詆譭,爭吵不休。根據統計,郭藥師最核心的所謂“硬軍”三百人,只剩下一百二十人活著回來。

但不管怎麼說,金軍也損失慘重。這場戰鬥以雙方勢均力敵,各遭遇損失而告終。這至少表明,宋軍的戰鬥力並不比金軍差,只要組織得當,燕京是可以保住的。接下來就看雙方怎樣部署了。

十二月八日,童貫按計劃離開太原南逃。與他一同離開的還有參議宇文虛中,機宜範訥、王雲、宋彥通等人。同日,馬擴離開太原,前往真定參與防守。他從童貫處要來了一個命令,允許他在中山、真定一帶招納三萬人,在真定參與防守。

到這時為止,事情還都在意料之中。但突然之間,傳來了令人震驚的消息:郭藥師投降了!不過,回頭覆盤,會發現整個事件中,郭藥師可以被人指責的地方並不多。反而是如果他不投降,就擺脫不了死於非命的命運,而且很可能不是死於敵人 之手,而是死於己方叛徒之手。

就在戰鬥結束後的當天夜裡,駐守燕京城東北門的守將決定投降。他想拿郭藥師當作見面禮,還專門詢問:“你們是要活的郭藥師,還是死的郭藥師?”這件事被郭藥師發現了,他隨後還發現,事情並不是一個小小的城門官投降這麼簡單,背後的大頭目實際上是當天吃了敗仗的張令徽和劉舜仁。

也就是說,當天的敗仗是已經註定的,不管常勝軍死多少人,花多少力氣,都不可能取得勝利。宋軍中複雜的關係讓這個只懂打仗的漢子感到無助。他的性格的確有很多問題,比如過於縱容他的軍隊,與別人無法相處,雖然投降北宋,卻保留了很多遼國的習俗,不肯被宋軍同化,等等。但他在投降之前,至少打仗從來沒有懈怠,但從北宋的皇帝到將軍,卻無一不對他充滿了防範,還不斷地預言他會惹麻煩,或者搞叛亂。但即便這樣,他還是在盡全力與金人打仗。

當宋軍內的叛軍要將他的人頭送給金人時,事情終於起了變化。郭藥師決定,與其讓別人將自己的人頭送過去,不如自己將個人和整支軍隊都送過去。他給金人寫了降表,又召集燕京城的官員蔡靖、呂頤浩、李興權、沈琯在家開會,人來後,他宣佈投降,將眾人軟禁。蔡靖想要自殺,被人攔下。郭藥師表示投降實在是迫不得已,不能和在座之人一樣保全節操了,說完痛哭流涕。


文史宴:宋朝為了收復幽雲十六州,連自己都搭了進去


被逼成三姓家奴的郭藥師

當晚,燕京四處起火,士兵們開始劫掠。這座以巨大代價換回的城池,在宋軍手中只保留了兩年,就再次,也是永久性易主了。

第三天,金軍進入燕京城,在休息四日後,斡離不離開燕京,繼續南進。蔡靖被留在了燕京,幫助維持燕京秩序,其餘官員中呂頤浩、李興權、沈琯、 杜時亮、陳杰五人被帶在軍中,以便隨時起用。郭藥師也率軍跟隨斡離不離開, 成了金軍入侵的幫手。

由於燕京失守,整個河北地區一片亂象。涇州守將鬱中正被金人囚禁, 景州守將吳震從海道逃走,薊州守將高公幹率領衛隊南逃,檀州守將徐傑也在 逃竄之中,順州守將林良肱還在向燕京方向移動,涿州守將葛逢更是在這之前 就逃亡了。易州守將黃烈在逃出城時,從城牆墜下摔斷了左腳,人們就把他的 右腳也折斷,死了。

就在河北地區亂套時,山西地區形勢也變得嚴峻起來。童貫逃走前後,金軍已經開始針對北宋邊境地區展開了行動。

北宋山西地區的中心在太原,金國的西部中心在雲中(大同)。太原和雲中 之間分佈著北宋的北方防線,而又以四個州最為重要——它們是朔州、武州、代州和忻州。朔州與大同在同一個盆地之中,是對雲中最好的牽制,武州位於朔州的西南山區之中,地理位置居高臨下,構成朔州防線必不可少的高地。過了朔州,就到了中國歷史上一道著名的關口——雁門關。雁門關之南是代州和忻州,這兩 個州也是太原的北方門戶,一旦北方入侵者佔領了這兩個州,順著一條谷地就可 以到達太原城的最後一個防守點石嶺關。過了石嶺關,就是太原城了。

這四個州中除了宋朝的軍隊之外,還有一支特殊的部隊——義勝軍,就是當初譚稹駐守山西時,利用原來遼國地區的漢人建立的部隊。這支部隊本來應該戰鬥力更強,加上裝備好,甚至讓常勝軍的統領郭藥師都羨慕。但隨著時間推移, 土著漢人與宋朝官軍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深,義勝軍除了消耗大量物資、找了不少麻煩之外,並沒有幫上忙,甚至還成了禍害。

金軍首先進攻的是距離大同最近的朔州,朔州守將孫翊是一位既忠誠又有勇氣的官員,但當他出戰時,城內的義勝軍立刻開城投降,朔州失守。隨後, 武州也因為義勝軍的投誠而丟失。拿到了朔州和武州之後,金軍通過雁門關,於十二月七日來到了代州城下。

與代州同時被圍困的還有代州南邊位於代州與忻州之間的崞縣。代州守將李嗣本和崞縣守將李翼都選擇了死守。這一次,就連金軍也認為不會再像前兩次那麼順利,一定會有一場大戰。但不想三天後,代州城內的義勝軍故技重施,將李嗣本抓獲,舉城投降。十二月十一日,金軍派遣李嗣本到崞縣勸降,被李翼射走。金軍意識到暫時無法攻克崞縣,率兵繞過崞縣,繼續南下。

在宋軍方面,隨著金軍南下,也開始準備加強防守。宋軍的防禦策略是這樣的:在崞縣以南的盆地中,還有一個重要城市忻州, 忻州南面有一座小山,山上有通往太原的最後一個關口石嶺關。

整個太原以北的防禦由位於太原的大元帥張孝純負責。張孝純決定讓各個城市各自為戰,但首先必須保衛住石嶺關,只有這樣,太原才不會受衝擊。一旦石嶺關安全了, 再派兵北上,尋找合適的機會與金軍決戰。

十二月九日,宋金兩軍在代州和崞縣還沒有決出勝負時,張孝純就已經佈置好了石嶺關附近的人馬。把守關口的守將叫王宗尹,張孝純一面讓王宗尹死守,一面派人去增援他,並做好反擊的準備。

張孝純派去增援石嶺關的將軍叫冀景,但冀景擔心危險,不願意北上。張孝純為了讓冀景同意,又派遣了八千義勝軍增援。義勝軍的首領叫耿守忠。張孝純以為這樣冀景就會同意了,不想冀景還是拒絕。但這一次,張孝純強迫他 動身了。

冀景心不甘情不願地到了石嶺關,他信不過耿守忠的義勝軍,於是將義勝軍繼續派往石嶺關以北,去與金軍決戰。他的策略是:自己的部隊必須處在義勝軍的後方,否則,義勝軍萬一投降金軍,自己就被包圍了。

耿守忠率領義勝軍來到了忻州以北的忻口,尋找與金軍的作戰機會。但這 時,他又回頭來找冀景,表示自己的部隊都是步兵,希望冀景撥出一部分騎兵給自己。冀景雖然不情願,但還是撥了一半騎兵給他,不敢把另一半也交出去。耿守忠獲得了騎兵之後,並沒有繼續向北尋找金軍,這個缺乏紀律的部隊已經失控了,人馬亂七八糟向石嶺關趕來。冀景一看大事不好,立刻棄關逃走了。耿守忠佔領了關口,隨即投降了金軍。石嶺關失守了。

金兵長驅直入,趕去搶佔石嶺關。經過忻州時,忻州守將賀權一看大事不好, 立刻大開城門,奏樂歡迎金軍的到來。金軍大喜,決定不進城,繼續趕路到了石嶺關。

十二月十七日,石嶺關以北的最後一個北宋據點崞縣也失守了。這一次, 仍然是義勝軍乾的,義勝軍在崞縣的首領崔忠發動叛亂,引賊入城,李翼被俘殉節。金軍長驅直入,來到了太原城下。太原以北的土地永久性失守了。

石嶺關失守時,北宋汴京的大臣們竟然還不知道金兵入寇的消息。至於消息後來如何傳到汴京,也是很值得研究的問題。

最初,燕京的蔡靖曾經發了一百七十多篇告警,但這些告警傳入宋徽宗手中就斷掉了,皇帝並沒有把它們拿給外廷官員去討論。他這麼做,一是對郭藥師和守衛部隊有足夠的信心,二是害怕影響了盛大的南郊祭祀活動。活動結束後,宋徽宗繼續將所有的警報消息捂住。但隨著金人入寇,零零星星的消息終於開始在汴京的官場和民間散佈開來。

十二月九日,北宋的兩位宰相白時中和李邦彥終於坐不住了,他們面見皇帝,請求皇帝將報警信交給外朝討論。兩位宰相拿到報警信,都倒吸一口涼氣, 但隨即決定不能告訴外人,而是在高級官員中先討論出個結果,再通報其他官員。人們每天看著高級官員心事重重地去開會,到了夜裡才回來,都知道出了大事,猜測紛紛,又沒有確定的消息。

十二月十二日,中山府知府詹度接連發了三封報警信,傳入汴京後,人心惶惶,朝野大驚失色。可是,皇帝和宰相們仍然沒有正式通報,繼續每天開會討論。十二月十六日,童貫從太原歸來,事情終於捂不住了。可是朝廷仍然沒有拿出像樣的決策。

到底應該怎麼辦?是痛擊,還是服軟?郭藥師投降的消息傳 來,甚至沒有人敢於相信,官員們都順從皇帝的意思,繼續討論封郭藥師為燕王, 擁有世襲的權力,彷彿這樣掩耳盜鈴,就可以抵禦金人的入侵了。

不管北宋君臣如何慌亂,金軍的入侵步伐並沒有停止。斡離不的軍隊最初的目標是收復燕京地區,併入侵河北地區。可自從郭藥師投降後,這位降將為了證明自己的價值,立刻將北宋的虛實都告訴了二太子,於是從這時開始,金軍就變得更加危險了。

十二月十四日,斡離不決定以汴京為目標,發動長途奔襲,郭藥師率領兩千人馬為先鋒。同時規定,途中路過的州縣一律不得隨便殺戮。在前期,金軍的攻擊是面狀的,也就是一路掃過所有的州縣,以奪取土地 為原則。從這時開始,金軍開始了線狀攻擊,如果某個州縣暫時拿不下來,就繞過去繼續前進,以最快的速度趕往北宋首都。

十八日,斡離不的軍隊已經到達保州、安肅軍,但沒有攻克。二十一日, 金軍兵圍中山府,中山府守將詹度進行了防禦,保住了這個重要據點。

內地不設防——金軍渡河圍汴京

3

在與群臣商量對策的日子裡,宋徽宗確實想出了一個辦法,這個辦法也是取經自遼國的末代皇帝天祚帝,那就是——逃跑。十二月二十日,宋徽宗封他二十六歲的太子趙桓為開封牧。在宋代,開封牧是一個不常封的職位,

宋代早期的太宗、真宗都曾經當過開封牧,之後就長期空缺了。首都行政職能歸於一個叫作開封知府的職位,即便是知府,也必須 加一個“權”字,稱為開封權知府,也就是暫且充任知府的意思。宋徽宗這次拾起開封牧的職位,實際上是想讓他的兒子趙桓守衛汴京,自己已經做好了溜走的準備。

如果皇帝溜走,把守衛首都的重任留給太子,肯定會引起巨大的恐慌,也向人們表明朝廷並沒有信心守住這裡。這等於是在金軍沒有到來之前就擾亂了 軍心。此時,一位叫李綱的人出場了。李綱在汴京保衛戰之前並不出名,由於性格原因長期得不到重用,還曾因言論被貶七年。宋徽宗封兒子為開封牧時,李綱的職位是太常少卿。

他在十二月二十二日夜晚去拜訪給事中吳敏,詢問吳敏接下來的情況。他憂心忡忡地表示:“如果皇帝走了,事情就麻煩了。當然,宋徽宗要走,別人是攔不住的,唯一的機會就是他離開前將皇位禪讓給太子,而不僅僅是讓太子當開封牧。這就像當年唐明皇被安祿山逼到了四川,太子卻北上靈武繼續抗戰。唐明皇退位給太子,讓他有了足夠的號召力,否則,僅僅以太子的身份,是不足以讓天下感到安心的。” 吳敏同意李綱的看法,第二天立刻求見宋徽宗。

就在吳敏求見宋徽宗之前,皇帝本人似乎也覺察到了問題所在,已經走出了第二步。二十一日,皇太子入朝時,徽宗將只有皇帝能夠使用的排方玉帶送給了太子,這可以視為他要讓太子負全責的標誌。

十二月二十二日,宋徽宗發出了著名的罪己詔。宋徽宗的罪己詔和涇原之變後唐德宗下的罪己詔一樣,將自己說得一無是處,請求人民原諒,並懇求各地趕快來勤王,以免社稷不保。

罪己詔並非宋徽宗本人所寫,而是一位叫作宇文虛中的大臣寫的。宇文虛中當初是海上之盟的重要反對者,當初主推海上之盟的是宰相王黼和樞密使童貫,反對的人數眾多,宇文虛中是其中反對聲音最大的一個。他因此惹怒了王黼,從中書舍人被降為集英殿修撰。後來童貫選擇宇文虛中當參議官,跟隨他前往太原。這次童貫逃回,又把宇文虛中帶了回來。

此時,宋徽宗向宇文虛中道歉,後悔沒有聽他的話,並詢問應該怎麼辦。宇文虛中表示,首先應該發罪己詔,將所有弊端革除,等人心迴轉,才能勝得 了金軍。宋徽宗連忙叫他去寫罪己詔。宇文虛中從袖中抽出早已經準備好的草 稿,原來他沒有等皇帝的命令,就私下裡先寫了個草稿。

皇帝也來不及提出質疑,立刻叫人在京城四處張掛。在罪己詔中,宇文虛中將皇帝罵得淋漓盡致,似乎將幾十年的積怨都發了出來。其中將皇帝形容為:

言路壅蔽,導諛日聞;恩幸持權,貪饕得志。縉紳賢能,陷於黨籍;政事興 廢,拘於紀年。賦斂竭生民之財,戍役困軍伍之力。多作無益,靡侈成風。利 源商榷已盡,而謀利者尚肆誅求;諸軍衣糧不得,而冗食者坐享富貴。災異屢見 而朕不悟,眾庶怨懟而朕不知。追惟己愆,悔之何及!

另外,罪己詔中提出了十項整改措施,大多是減少奢侈的做法,並沒有涉及具體如何抵禦金人。只是希望大家廣開言路,獻計獻策,同時號召天下方鎮 都趕往京師,勤王驅敵,皇帝給大家準備了賞賜和職位。二十三日,火上澆油的是,群臣此時才把金國的伐宋檄文給皇帝過目。檄文是金國使臣交給童貫的,但童貫一直不敢給皇帝看。直到這一天,宰相李邦彥才決定給皇帝過目。

這時人們也想起來,金人在發兵之後,派了兩位使臣前來宣戰,大臣們卻不敢引見給皇帝。宋徽宗知道使者來了,也不敢見,只好讓大臣們接待。使者見到大臣,立刻表示金軍已經兵分兩路前來討伐,宰相白時中、李邦彥,以及 大臣蔡攸等都目瞪口呆不敢發話。當他們問,北宋應該怎樣做,金國才肯息兵時, 使者答道只有割地稱臣一條路。大臣們不敢做主,好言好語將使者勸走。

皇帝看過檄文,又聯想起使者的宣戰,終於決定退位。他派遣陝西轉運判官李鄴出使金軍,將自己退位的消息帶過去,向金軍求和。李鄴要求帶三萬兩黃金前往,朝廷已經拿不出這麼多錢來,只好將祖傳的兩個金甕(各五千兩) 熔化掉,製成金牌讓李鄴帶走。

就在二十三日當天,宋徽宗在一片亂哄哄中完成了傳位。宋徽宗由於積勞成疾,突然間病倒,於是把太子招到了病榻之前,命人給毫無準備的太子穿上御衣。太子嚇得連忙躲避,哭著不敢接受。宋徽宗表示,如果他不接受,就是不孝。太子反駁說如果接受了更是不孝。就連皇后也來勸說,太子還是不幹。

眾人夾持著太子前往福寧殿即位,一 路上太子抗拒著不肯走,幾至氣絕,於是人們連忙找太醫來,等他醒了又拖著他走。太子來到了福寧殿,宰相高官們都已經在等候,將他強拉入殿完成了即位儀式。


文史宴:宋朝為了收復幽雲十六州,連自己都搭了進去


宋徽宗甩鍋給兒子宋欽宗

人們將這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強拉上大位時,整個帝國大廈正處於危機之 中。他的父親隨時準備逃走,大臣們議論紛紛,不知道怎麼辦。更麻煩的是,一次思想危機正在首都上空盤旋。

宋徽宗時期,指導皇帝思想的是變了味的主戰派,比如童貫決定與遼國開戰,收復燕雲十六州,只是由於戰鬥力不強,這些主戰派不得不採取了坑蒙拐騙的手段,以贖買方式從金國手中收復了燕京。反對童貫等人的大都是主和派,認為不應該與遼國為敵,而應該遵守長期的和 平協議。現在,隨著宋徽宗的倒臺,主戰派已經失勢了。事實證明,當初主和派的建議更加可靠。

可宋徽宗下臺時已經是大敵當前,又如何才能恢復和平呢?到底是靠戰爭將金人趕走,還是通過議和祈求新的和平?事實上,皇帝的班子裡一直不乏祈求和平的人。比如,宋徽宗最後派去的使節李鄴就是個典型的例子,公元 1126 年(靖康元年)正月初七,李鄴歸來並對金軍的戰鬥力贊不 絕口,表示金軍“入水如蛟,入山如虎,登城如猿,不可敵也。”可是如果不抵禦金人的進攻,和平已經不可能了,經過形勢的轉換,更加積極的主戰派反 而更能拯救北宋。

讓一個剛上位的青年人決定是戰爭還是和平,恐怕已經超出了他的能力。唯一能夠依靠的,就是他的大臣班子了。幸運的是,在宋徽宗下臺前任命的幾個官員都主張抵抗。

宇文虛中雖然當初批評朝廷不該破壞與遼國的和約,但此刻卻主張抵抗。在他的堅持下,皇帝下令召集西北方向熙河路經略使姚古,以及秦鳳路經略使种師中前來勤王。西 北的士兵由於長期與西夏對峙,是宋軍之中最有戰鬥經驗的,如果北宋還有人能夠抵禦金兵,必然出自西北。皇帝還任命了吳敏擔任門下侍郎,讓他和宇文虛中共同負責召集勤王軍隊。

吳敏立刻行動,召集被貶斥,但是經驗豐富的种師道前來勤王,同時還召集了一位叫何灌的將領。又由於吳敏與李綱的關係較好,他向皇帝推薦了李綱。這就給後來李綱的上臺打下了基礎。

北宋更換皇帝時,金軍的進攻仍然在持續。十二月二十五日,金軍攻佔慶源府(現河北省趙縣)。十二月二十七日,金軍佔領信德府(現河北省邢臺市)。在兩次進攻中,郭藥師的常勝軍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金軍是傳統部落制的,每一次打完,都要進行一番劫掠,士兵們要靠搶劫戰敗者獲得生活資料。郭藥師的軍隊卻已經職業化,他們紀律嚴明,不濫殺無辜, 最多隻是稍微取點財物。

郭藥師對平民仁慈,對他的前主子卻足夠心狠。當二十九日,更換皇帝的 消息傳到了金軍營中,二太子斡離不聽說後,擔心宋朝有了防備,猶豫不決,郭藥師卻勸說二太子繼續進軍,表示南朝未必有防備。在西路,金軍也於二十七日完成了對太原的包圍。

北宋對西路的防禦錯漏百出。不僅前期朔州、武州、代州、忻州和石嶺關迅速丟失,到了金軍合圍太原後, 又錯失兩路救援人馬,分別是朔州守將孫翊,以及府州守將折可求的兵馬。

孫翊前來太原,是因為他所在的朔州已經投降,把他關在了城門外,他只好帶領兩千兵馬前往太原。來到太原後,由於守將張孝純不敢開門,孫翊在城外與金軍鏖戰兩日,全軍覆沒。折可求則是率領兩萬兵馬從與西夏接壤的麟州、府州趕來,在交城被金軍擊敗。

如果北宋有一個好的將領統籌全局,在粘罕進軍太原時,將折可求和孫翊 等人的部隊集中起來,直搗粘罕在雲中的老巢,採用圍魏救趙的計策,是有可能逼迫粘罕回軍的。

雖然沒有擊退粘罕,但幸運的是,張孝純守住了太原,並沒有讓粘罕的西路軍更進一步。這也減輕了汴京的壓力,在京城的宋軍只需要對付河北的金軍東路軍就足夠了。


文史宴:宋朝為了收復幽雲十六州,連自己都搭了進去


太原保衛戰相當悲壯

宋欽宗上臺後,首先要做的是改元,徽宗的年號宣和已經用了七年,欽宗 與大臣們經過商議,取“日靖四方,永康兆民”的意思,定年號為“靖康”。於是,中國歷史上短暫而激烈的靖康之年到來了。

公元 1126 年(靖康元年)正月初一,金兵來到了黃河北岸的浚州。在幾 天前的十二月二十六日,皇帝曾派威武軍節度使樑方平率領七千兵馬守衛浚州, 步軍都指揮使何灌率軍三萬守衛黃河。

當時何灌就想盡辦法留在後方,他勸說宰相白時中,汴京才是更需要他的地方,不要把他派往前線。但白時中還是讓他出發了。正月初一,金軍在郭藥師的先導下到達浚州城外,樑方平並沒有想抵抗, 而是率軍向黃河南岸撤去。一旦過了橋,他立刻下令將黃河上的浮橋燒掉。由於倉促放火,大約數千宋軍沒有來得及過橋就淹沒在了河中。在黃河南岸陳軍三萬的何灌一看樑方平逃走,也立刻開始逃竄,黃河南岸的宋軍也逃得一個不剩。


"

文/郭建龍

北宋聯金滅遼在戰略上是臭棋無疑,但在具體操作層面上,畢竟一度收回的燕雲十六州中的大部分,宋朝君臣在當地也未始派出賢臣良將佈防。只不過,當金軍南下時,幾乎並不血刃就奪走燕雲,然後迅速通過不設防的內地,打到汴京城下,這隻能說明北宋燕雲政策的總失敗。欲知這個過程的詳細情形,請看本文分析。

文史宴:宋朝為了收復幽雲十六州,連自己都搭了進去

兩路侵宋——金軍的戰略

1

宋金邊境從山西延伸到河北,大致以燕山劃界,分別稱為山前和山後地區。另外,在河北地區,由於金軍佔領了營平灤三州,已經進入了山前的地界。

在宋代時,從山後進入中原,一般有兩條路可以走。

第一條路(西線)是從塞外經過山西的大同(雲州,雲中)南下,從雁門關穿越句注山之後進入太原盆地,從太原盆地繼續南下,穿越太嶽山的南北關,進入上黨地區,如今的 上黨地區最著名的城市叫長治,在宋代稱為隆德府。再從上黨經過現在的晉城以南的天井關翻越太行山餘脈,到達黃河北岸的濟源、沁陽(宋代稱懷州)一帶, 然後渡過黃河,向汴京進攻。這條路需要翻越一系列的山脈和高地,行軍並不容易,對於防守方非常有利。

第二條路(東線)則是從河北地區南下,經過華北平原,渡過黃河,向汴京進攻。這條路對於金人更加容易,因為它主要在一望無際的大平原上。宋軍的防線主要靠平原上一個個城市之間互相支援,缺乏地理上的防禦屏障。不過, 金人如果想要從這條路進攻,必須首先翻越燕山山脈佔領燕京,才能進入華北平原。另外,營平灤三州也給金人提供了另一條出兵線路。不管是佔領燕京, 還是從營州出兵,難度都比第一條線路低很多。

兩條線路之間隔著巨大的太行山脈。太行山脈之間有八條孔道,稱為太行八陘,其中主要有三條孔道可以溝通兩條進攻線路。


文史宴:宋朝為了收復幽雲十六州,連自己都搭了進去


金滅北宋示意圖

第一次攻宋,西路軍粘罕受阻於太原,未能南下

金人的進攻策略也是圍繞著這兩條線路展開。具體安排是:

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的次子斡離不掌管東路軍。攻克燕京後,斡離不把樞密院建在了燕京,由一個遼國的投降官員劉彥宗擔任書記官,劉彥宗對北宋非常瞭解,是金國內部最強力的主戰派之一。

金國元帥粘罕掌管西路軍,樞密院設在了雲中府(金人佔領西京後設立雲中府),由一位叫作時立愛的官員掌管書記事務。

當時金人內部稱這兩個分別位於燕京和雲中的樞密院為“東朝廷”和“西朝廷”。

負責東路的二太子是晚輩,軍事經驗相對不足,性格也較為和善,又很好色,與西路的國相比起來更好打交道。國相在和遼國作戰時積累了豐富的戰爭經驗,他曾經對北宋也比較友善,但在和北宋打交道的過程中,卻逐漸變成了強硬派,同時,他對地理非常熟悉,知道金國必須控制哪些地理樞紐,才更加有利於未來的擴張。

在進攻線路上,更加友善的二太子選擇了更加容易進軍的東路,而經驗豐富的國相要啃西路的硬骨頭。這對於宋軍是一種幸運,他們只要藉助地理優勢抵禦更加老辣的國相,就更容易對付二太子的兵馬。因此,宋軍在戰爭中並非毫無勝算。

另外,既然東路是宋軍地理戰略上的薄弱環節,就應該加強東路的防禦, 避免被金軍利用。在戰爭剛打響時,還在童貫營中的馬擴就提出了一個策略。

他的策略強調:河東(即西路,山西通道)路險,地多關隘,士兵熟悉戰鬥, 金軍很難長驅直入。但河北(東路)就不同了,在雄州、霸州旁邊還有水塘保 護側翼,在廣信軍、中山、保州(現河北保定)一帶,全是平原坦途,金人最怕的是位於燕京的常勝軍,可一旦常勝軍出了意外,金人一定順著大平原長驅直入,直達黃河,並與西路形成策應。

在兵法中,進攻的最佳策略就是形成多路協同的鉗形攻勢。進攻方很少會 選擇單路冒進,總是選擇兩條或者多條通路,齊頭並進,如同一個鉗子的兩條或多條腿,將目標緊緊夾住。但要做到鉗形攻勢,必須兩個鉗腿形成策應,互 相減輕壓力,又共同打擊敵人。如果沒有策應,這樣的鉗形攻勢就是死的。

金人進攻的東西兩路就是鉗形攻勢的典型應用,而太行山上的通道,就是兩個鉗腿的策應點。馬擴意識到,在河北的真定存在一個關鍵點,真定距離太行山道的紫荊關通道和井陘通道都不算遠,這裡城池堅固糧草充足,只要長期堅守,就可以防止金人的兩路取得聯繫,又可以牽制敵人的東路軍。敵人只要佔領不了真定,就不敢輕易南下,即便南下,也要面臨被側翼襲擊的 風險。

馬擴的意思是,請童貫一方面死守山西(西線),另一方面將主戰場放在河北(東線),以真定為基地防止敵人東路軍的推進,並乘機決戰。

事實上,不見得一定是真定,只要宋軍能夠進行有效組織,實施守土抗戰, 不輕易放棄一城一池,那麼敵人雖然可以佔領一部分城池,但總會有城池沒有被攻克。金軍必須繞過這些堅固據點繼續前進,當他們的戰線拉得足夠長時, 後勤就必然會出問題。另外,金軍要守住已經佔領的城池,也需要花費兵力, 經過一段時間後,金軍的兵力也必然不夠用了。後勤出問題,兵力又不足,到 時宋軍反擊,金軍必敗無疑。


文史宴:宋朝為了收復幽雲十六州,連自己都搭了進去


以馬擴為主角的知名歷史小說《金甌缺》

對於宋軍來說,要想熬到反擊,最關鍵的是下定抗戰的決心。童貫雖然贊同馬擴的計謀,卻並不打算由他本人親自實施。身在太原的他想的唯一事情就是儘快回到汴京。他認為汴京才是安全的地方。於是,北宋就在童貫的心猿意馬中迎來了金軍的進攻。

常勝軍與義勝軍——燕雲政策的總失敗

2

公元 1125 年(宣和七年)十二月一日,金軍的東路軍攻破檀州。檀州位於現北京市密雲縣一帶,已經到了北京盆地,越過了燕山。

十二月二日,金人東路軍攻克薊州。

十二月五日,西路軍金國使者到達太原,向童貫下戰書。

十二月七日,宋軍統帥童貫決定從太原回汴京。童貫是宋徽宗防禦金國最指望的人,之前幾乎所有的策略都和他有關,如果他留在山西或者河北指揮抵抗,北宋的軍心會很快穩定下來,但他決定離開,軍心渙散就一發不可收了。

在他走之前,太原守衛張孝純和兒子張浹曾經勸說他留下,他回答:“我只是受命宣撫,不負有守土的責任,如果要宣撫司守土,還要你們幹什麼?” 他鼓勵張孝純好好堅守,等他到了京城,會立刻派兵馬來策應。言外之意是如果他童貫留在這裡,反而對整個戰局是沒有好處的。張孝純只好感嘆童貫平常耀武揚威,關鍵時期卻膽小如鼠。他對兒子說:“罷了罷了,咱們父子死守吧!”


文史宴:宋朝為了收復幽雲十六州,連自己都搭了進去


有絡腮鬍子的公公童貫

是宋軍防線敗壞的重要責任人

就在童貫決定南逃的當天,東路的郭藥師卻和金人打了一場生死大戰。由於金軍已經獲得了檀州和薊州,距離燕京已經很近,郭藥師屯兵燕京東郊已經二十餘天。他在十二月二日準備出戰,可宋軍中有人對他不放心,讓他不要單 兵突進,等待另兩位將軍張令徽和劉舜仁,然後三軍一起出擊。

十二月六日,三路軍馬集結完畢,並進到燕京東面的三河縣,三河縣附近 有一條河叫白河,宋軍在西岸,金軍在東岸。郭藥師的兵馬戈甲鋥亮,隊伍整肅,連金軍都感到有些發怵。半夜裡,郭藥師率軍渡過白河。金軍立刻迎上,阻止他們繼續前進。

第二天一早宋軍與金軍擺開了戰陣。宋軍在西面,北翼是張令徽和劉舜仁的軍隊, 南翼是郭藥師。金軍在東面,北翼是二太子斡離不,南翼是其他人的部隊。郭藥師的軍隊不愧為常勝軍,鏖戰三十餘里,將面前的金軍擊退,他們到達了金軍的寨子,卻發現沒有帶火種將對方的營壘燒燬。就在這時,傳來了宋軍北翼敗退的消息。張令徽首先被擊敗逃走,接著劉舜仁也被擊退了。郭藥師聽說後,只好率軍撤回,失去了全勝的機會。

雙方戰鬥的煙塵遠在燕京城都可以看到,白河距離燕京大約有八十里,據當時在城上的許採記載,站在城東城牆上,向著白河方向望去,塵埃如同雲氣遮蔽天空。很久之後,張令徽首先逃回,過了一會兒,劉舜仁也到了。直到晚上,郭藥師才回到了城內,三人互相詆譭,爭吵不休。根據統計,郭藥師最核心的所謂“硬軍”三百人,只剩下一百二十人活著回來。

但不管怎麼說,金軍也損失慘重。這場戰鬥以雙方勢均力敵,各遭遇損失而告終。這至少表明,宋軍的戰鬥力並不比金軍差,只要組織得當,燕京是可以保住的。接下來就看雙方怎樣部署了。

十二月八日,童貫按計劃離開太原南逃。與他一同離開的還有參議宇文虛中,機宜範訥、王雲、宋彥通等人。同日,馬擴離開太原,前往真定參與防守。他從童貫處要來了一個命令,允許他在中山、真定一帶招納三萬人,在真定參與防守。

到這時為止,事情還都在意料之中。但突然之間,傳來了令人震驚的消息:郭藥師投降了!不過,回頭覆盤,會發現整個事件中,郭藥師可以被人指責的地方並不多。反而是如果他不投降,就擺脫不了死於非命的命運,而且很可能不是死於敵人 之手,而是死於己方叛徒之手。

就在戰鬥結束後的當天夜裡,駐守燕京城東北門的守將決定投降。他想拿郭藥師當作見面禮,還專門詢問:“你們是要活的郭藥師,還是死的郭藥師?”這件事被郭藥師發現了,他隨後還發現,事情並不是一個小小的城門官投降這麼簡單,背後的大頭目實際上是當天吃了敗仗的張令徽和劉舜仁。

也就是說,當天的敗仗是已經註定的,不管常勝軍死多少人,花多少力氣,都不可能取得勝利。宋軍中複雜的關係讓這個只懂打仗的漢子感到無助。他的性格的確有很多問題,比如過於縱容他的軍隊,與別人無法相處,雖然投降北宋,卻保留了很多遼國的習俗,不肯被宋軍同化,等等。但他在投降之前,至少打仗從來沒有懈怠,但從北宋的皇帝到將軍,卻無一不對他充滿了防範,還不斷地預言他會惹麻煩,或者搞叛亂。但即便這樣,他還是在盡全力與金人打仗。

當宋軍內的叛軍要將他的人頭送給金人時,事情終於起了變化。郭藥師決定,與其讓別人將自己的人頭送過去,不如自己將個人和整支軍隊都送過去。他給金人寫了降表,又召集燕京城的官員蔡靖、呂頤浩、李興權、沈琯在家開會,人來後,他宣佈投降,將眾人軟禁。蔡靖想要自殺,被人攔下。郭藥師表示投降實在是迫不得已,不能和在座之人一樣保全節操了,說完痛哭流涕。


文史宴:宋朝為了收復幽雲十六州,連自己都搭了進去


被逼成三姓家奴的郭藥師

當晚,燕京四處起火,士兵們開始劫掠。這座以巨大代價換回的城池,在宋軍手中只保留了兩年,就再次,也是永久性易主了。

第三天,金軍進入燕京城,在休息四日後,斡離不離開燕京,繼續南進。蔡靖被留在了燕京,幫助維持燕京秩序,其餘官員中呂頤浩、李興權、沈琯、 杜時亮、陳杰五人被帶在軍中,以便隨時起用。郭藥師也率軍跟隨斡離不離開, 成了金軍入侵的幫手。

由於燕京失守,整個河北地區一片亂象。涇州守將鬱中正被金人囚禁, 景州守將吳震從海道逃走,薊州守將高公幹率領衛隊南逃,檀州守將徐傑也在 逃竄之中,順州守將林良肱還在向燕京方向移動,涿州守將葛逢更是在這之前 就逃亡了。易州守將黃烈在逃出城時,從城牆墜下摔斷了左腳,人們就把他的 右腳也折斷,死了。

就在河北地區亂套時,山西地區形勢也變得嚴峻起來。童貫逃走前後,金軍已經開始針對北宋邊境地區展開了行動。

北宋山西地區的中心在太原,金國的西部中心在雲中(大同)。太原和雲中 之間分佈著北宋的北方防線,而又以四個州最為重要——它們是朔州、武州、代州和忻州。朔州與大同在同一個盆地之中,是對雲中最好的牽制,武州位於朔州的西南山區之中,地理位置居高臨下,構成朔州防線必不可少的高地。過了朔州,就到了中國歷史上一道著名的關口——雁門關。雁門關之南是代州和忻州,這兩 個州也是太原的北方門戶,一旦北方入侵者佔領了這兩個州,順著一條谷地就可 以到達太原城的最後一個防守點石嶺關。過了石嶺關,就是太原城了。

這四個州中除了宋朝的軍隊之外,還有一支特殊的部隊——義勝軍,就是當初譚稹駐守山西時,利用原來遼國地區的漢人建立的部隊。這支部隊本來應該戰鬥力更強,加上裝備好,甚至讓常勝軍的統領郭藥師都羨慕。但隨著時間推移, 土著漢人與宋朝官軍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深,義勝軍除了消耗大量物資、找了不少麻煩之外,並沒有幫上忙,甚至還成了禍害。

金軍首先進攻的是距離大同最近的朔州,朔州守將孫翊是一位既忠誠又有勇氣的官員,但當他出戰時,城內的義勝軍立刻開城投降,朔州失守。隨後, 武州也因為義勝軍的投誠而丟失。拿到了朔州和武州之後,金軍通過雁門關,於十二月七日來到了代州城下。

與代州同時被圍困的還有代州南邊位於代州與忻州之間的崞縣。代州守將李嗣本和崞縣守將李翼都選擇了死守。這一次,就連金軍也認為不會再像前兩次那麼順利,一定會有一場大戰。但不想三天後,代州城內的義勝軍故技重施,將李嗣本抓獲,舉城投降。十二月十一日,金軍派遣李嗣本到崞縣勸降,被李翼射走。金軍意識到暫時無法攻克崞縣,率兵繞過崞縣,繼續南下。

在宋軍方面,隨著金軍南下,也開始準備加強防守。宋軍的防禦策略是這樣的:在崞縣以南的盆地中,還有一個重要城市忻州, 忻州南面有一座小山,山上有通往太原的最後一個關口石嶺關。

整個太原以北的防禦由位於太原的大元帥張孝純負責。張孝純決定讓各個城市各自為戰,但首先必須保衛住石嶺關,只有這樣,太原才不會受衝擊。一旦石嶺關安全了, 再派兵北上,尋找合適的機會與金軍決戰。

十二月九日,宋金兩軍在代州和崞縣還沒有決出勝負時,張孝純就已經佈置好了石嶺關附近的人馬。把守關口的守將叫王宗尹,張孝純一面讓王宗尹死守,一面派人去增援他,並做好反擊的準備。

張孝純派去增援石嶺關的將軍叫冀景,但冀景擔心危險,不願意北上。張孝純為了讓冀景同意,又派遣了八千義勝軍增援。義勝軍的首領叫耿守忠。張孝純以為這樣冀景就會同意了,不想冀景還是拒絕。但這一次,張孝純強迫他 動身了。

冀景心不甘情不願地到了石嶺關,他信不過耿守忠的義勝軍,於是將義勝軍繼續派往石嶺關以北,去與金軍決戰。他的策略是:自己的部隊必須處在義勝軍的後方,否則,義勝軍萬一投降金軍,自己就被包圍了。

耿守忠率領義勝軍來到了忻州以北的忻口,尋找與金軍的作戰機會。但這 時,他又回頭來找冀景,表示自己的部隊都是步兵,希望冀景撥出一部分騎兵給自己。冀景雖然不情願,但還是撥了一半騎兵給他,不敢把另一半也交出去。耿守忠獲得了騎兵之後,並沒有繼續向北尋找金軍,這個缺乏紀律的部隊已經失控了,人馬亂七八糟向石嶺關趕來。冀景一看大事不好,立刻棄關逃走了。耿守忠佔領了關口,隨即投降了金軍。石嶺關失守了。

金兵長驅直入,趕去搶佔石嶺關。經過忻州時,忻州守將賀權一看大事不好, 立刻大開城門,奏樂歡迎金軍的到來。金軍大喜,決定不進城,繼續趕路到了石嶺關。

十二月十七日,石嶺關以北的最後一個北宋據點崞縣也失守了。這一次, 仍然是義勝軍乾的,義勝軍在崞縣的首領崔忠發動叛亂,引賊入城,李翼被俘殉節。金軍長驅直入,來到了太原城下。太原以北的土地永久性失守了。

石嶺關失守時,北宋汴京的大臣們竟然還不知道金兵入寇的消息。至於消息後來如何傳到汴京,也是很值得研究的問題。

最初,燕京的蔡靖曾經發了一百七十多篇告警,但這些告警傳入宋徽宗手中就斷掉了,皇帝並沒有把它們拿給外廷官員去討論。他這麼做,一是對郭藥師和守衛部隊有足夠的信心,二是害怕影響了盛大的南郊祭祀活動。活動結束後,宋徽宗繼續將所有的警報消息捂住。但隨著金人入寇,零零星星的消息終於開始在汴京的官場和民間散佈開來。

十二月九日,北宋的兩位宰相白時中和李邦彥終於坐不住了,他們面見皇帝,請求皇帝將報警信交給外朝討論。兩位宰相拿到報警信,都倒吸一口涼氣, 但隨即決定不能告訴外人,而是在高級官員中先討論出個結果,再通報其他官員。人們每天看著高級官員心事重重地去開會,到了夜裡才回來,都知道出了大事,猜測紛紛,又沒有確定的消息。

十二月十二日,中山府知府詹度接連發了三封報警信,傳入汴京後,人心惶惶,朝野大驚失色。可是,皇帝和宰相們仍然沒有正式通報,繼續每天開會討論。十二月十六日,童貫從太原歸來,事情終於捂不住了。可是朝廷仍然沒有拿出像樣的決策。

到底應該怎麼辦?是痛擊,還是服軟?郭藥師投降的消息傳 來,甚至沒有人敢於相信,官員們都順從皇帝的意思,繼續討論封郭藥師為燕王, 擁有世襲的權力,彷彿這樣掩耳盜鈴,就可以抵禦金人的入侵了。

不管北宋君臣如何慌亂,金軍的入侵步伐並沒有停止。斡離不的軍隊最初的目標是收復燕京地區,併入侵河北地區。可自從郭藥師投降後,這位降將為了證明自己的價值,立刻將北宋的虛實都告訴了二太子,於是從這時開始,金軍就變得更加危險了。

十二月十四日,斡離不決定以汴京為目標,發動長途奔襲,郭藥師率領兩千人馬為先鋒。同時規定,途中路過的州縣一律不得隨便殺戮。在前期,金軍的攻擊是面狀的,也就是一路掃過所有的州縣,以奪取土地 為原則。從這時開始,金軍開始了線狀攻擊,如果某個州縣暫時拿不下來,就繞過去繼續前進,以最快的速度趕往北宋首都。

十八日,斡離不的軍隊已經到達保州、安肅軍,但沒有攻克。二十一日, 金軍兵圍中山府,中山府守將詹度進行了防禦,保住了這個重要據點。

內地不設防——金軍渡河圍汴京

3

在與群臣商量對策的日子裡,宋徽宗確實想出了一個辦法,這個辦法也是取經自遼國的末代皇帝天祚帝,那就是——逃跑。十二月二十日,宋徽宗封他二十六歲的太子趙桓為開封牧。在宋代,開封牧是一個不常封的職位,

宋代早期的太宗、真宗都曾經當過開封牧,之後就長期空缺了。首都行政職能歸於一個叫作開封知府的職位,即便是知府,也必須 加一個“權”字,稱為開封權知府,也就是暫且充任知府的意思。宋徽宗這次拾起開封牧的職位,實際上是想讓他的兒子趙桓守衛汴京,自己已經做好了溜走的準備。

如果皇帝溜走,把守衛首都的重任留給太子,肯定會引起巨大的恐慌,也向人們表明朝廷並沒有信心守住這裡。這等於是在金軍沒有到來之前就擾亂了 軍心。此時,一位叫李綱的人出場了。李綱在汴京保衛戰之前並不出名,由於性格原因長期得不到重用,還曾因言論被貶七年。宋徽宗封兒子為開封牧時,李綱的職位是太常少卿。

他在十二月二十二日夜晚去拜訪給事中吳敏,詢問吳敏接下來的情況。他憂心忡忡地表示:“如果皇帝走了,事情就麻煩了。當然,宋徽宗要走,別人是攔不住的,唯一的機會就是他離開前將皇位禪讓給太子,而不僅僅是讓太子當開封牧。這就像當年唐明皇被安祿山逼到了四川,太子卻北上靈武繼續抗戰。唐明皇退位給太子,讓他有了足夠的號召力,否則,僅僅以太子的身份,是不足以讓天下感到安心的。” 吳敏同意李綱的看法,第二天立刻求見宋徽宗。

就在吳敏求見宋徽宗之前,皇帝本人似乎也覺察到了問題所在,已經走出了第二步。二十一日,皇太子入朝時,徽宗將只有皇帝能夠使用的排方玉帶送給了太子,這可以視為他要讓太子負全責的標誌。

十二月二十二日,宋徽宗發出了著名的罪己詔。宋徽宗的罪己詔和涇原之變後唐德宗下的罪己詔一樣,將自己說得一無是處,請求人民原諒,並懇求各地趕快來勤王,以免社稷不保。

罪己詔並非宋徽宗本人所寫,而是一位叫作宇文虛中的大臣寫的。宇文虛中當初是海上之盟的重要反對者,當初主推海上之盟的是宰相王黼和樞密使童貫,反對的人數眾多,宇文虛中是其中反對聲音最大的一個。他因此惹怒了王黼,從中書舍人被降為集英殿修撰。後來童貫選擇宇文虛中當參議官,跟隨他前往太原。這次童貫逃回,又把宇文虛中帶了回來。

此時,宋徽宗向宇文虛中道歉,後悔沒有聽他的話,並詢問應該怎麼辦。宇文虛中表示,首先應該發罪己詔,將所有弊端革除,等人心迴轉,才能勝得 了金軍。宋徽宗連忙叫他去寫罪己詔。宇文虛中從袖中抽出早已經準備好的草 稿,原來他沒有等皇帝的命令,就私下裡先寫了個草稿。

皇帝也來不及提出質疑,立刻叫人在京城四處張掛。在罪己詔中,宇文虛中將皇帝罵得淋漓盡致,似乎將幾十年的積怨都發了出來。其中將皇帝形容為:

言路壅蔽,導諛日聞;恩幸持權,貪饕得志。縉紳賢能,陷於黨籍;政事興 廢,拘於紀年。賦斂竭生民之財,戍役困軍伍之力。多作無益,靡侈成風。利 源商榷已盡,而謀利者尚肆誅求;諸軍衣糧不得,而冗食者坐享富貴。災異屢見 而朕不悟,眾庶怨懟而朕不知。追惟己愆,悔之何及!

另外,罪己詔中提出了十項整改措施,大多是減少奢侈的做法,並沒有涉及具體如何抵禦金人。只是希望大家廣開言路,獻計獻策,同時號召天下方鎮 都趕往京師,勤王驅敵,皇帝給大家準備了賞賜和職位。二十三日,火上澆油的是,群臣此時才把金國的伐宋檄文給皇帝過目。檄文是金國使臣交給童貫的,但童貫一直不敢給皇帝看。直到這一天,宰相李邦彥才決定給皇帝過目。

這時人們也想起來,金人在發兵之後,派了兩位使臣前來宣戰,大臣們卻不敢引見給皇帝。宋徽宗知道使者來了,也不敢見,只好讓大臣們接待。使者見到大臣,立刻表示金軍已經兵分兩路前來討伐,宰相白時中、李邦彥,以及 大臣蔡攸等都目瞪口呆不敢發話。當他們問,北宋應該怎樣做,金國才肯息兵時, 使者答道只有割地稱臣一條路。大臣們不敢做主,好言好語將使者勸走。

皇帝看過檄文,又聯想起使者的宣戰,終於決定退位。他派遣陝西轉運判官李鄴出使金軍,將自己退位的消息帶過去,向金軍求和。李鄴要求帶三萬兩黃金前往,朝廷已經拿不出這麼多錢來,只好將祖傳的兩個金甕(各五千兩) 熔化掉,製成金牌讓李鄴帶走。

就在二十三日當天,宋徽宗在一片亂哄哄中完成了傳位。宋徽宗由於積勞成疾,突然間病倒,於是把太子招到了病榻之前,命人給毫無準備的太子穿上御衣。太子嚇得連忙躲避,哭著不敢接受。宋徽宗表示,如果他不接受,就是不孝。太子反駁說如果接受了更是不孝。就連皇后也來勸說,太子還是不幹。

眾人夾持著太子前往福寧殿即位,一 路上太子抗拒著不肯走,幾至氣絕,於是人們連忙找太醫來,等他醒了又拖著他走。太子來到了福寧殿,宰相高官們都已經在等候,將他強拉入殿完成了即位儀式。


文史宴:宋朝為了收復幽雲十六州,連自己都搭了進去


宋徽宗甩鍋給兒子宋欽宗

人們將這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強拉上大位時,整個帝國大廈正處於危機之 中。他的父親隨時準備逃走,大臣們議論紛紛,不知道怎麼辦。更麻煩的是,一次思想危機正在首都上空盤旋。

宋徽宗時期,指導皇帝思想的是變了味的主戰派,比如童貫決定與遼國開戰,收復燕雲十六州,只是由於戰鬥力不強,這些主戰派不得不採取了坑蒙拐騙的手段,以贖買方式從金國手中收復了燕京。反對童貫等人的大都是主和派,認為不應該與遼國為敵,而應該遵守長期的和 平協議。現在,隨著宋徽宗的倒臺,主戰派已經失勢了。事實證明,當初主和派的建議更加可靠。

可宋徽宗下臺時已經是大敵當前,又如何才能恢復和平呢?到底是靠戰爭將金人趕走,還是通過議和祈求新的和平?事實上,皇帝的班子裡一直不乏祈求和平的人。比如,宋徽宗最後派去的使節李鄴就是個典型的例子,公元 1126 年(靖康元年)正月初七,李鄴歸來並對金軍的戰鬥力贊不 絕口,表示金軍“入水如蛟,入山如虎,登城如猿,不可敵也。”可是如果不抵禦金人的進攻,和平已經不可能了,經過形勢的轉換,更加積極的主戰派反 而更能拯救北宋。

讓一個剛上位的青年人決定是戰爭還是和平,恐怕已經超出了他的能力。唯一能夠依靠的,就是他的大臣班子了。幸運的是,在宋徽宗下臺前任命的幾個官員都主張抵抗。

宇文虛中雖然當初批評朝廷不該破壞與遼國的和約,但此刻卻主張抵抗。在他的堅持下,皇帝下令召集西北方向熙河路經略使姚古,以及秦鳳路經略使种師中前來勤王。西 北的士兵由於長期與西夏對峙,是宋軍之中最有戰鬥經驗的,如果北宋還有人能夠抵禦金兵,必然出自西北。皇帝還任命了吳敏擔任門下侍郎,讓他和宇文虛中共同負責召集勤王軍隊。

吳敏立刻行動,召集被貶斥,但是經驗豐富的种師道前來勤王,同時還召集了一位叫何灌的將領。又由於吳敏與李綱的關係較好,他向皇帝推薦了李綱。這就給後來李綱的上臺打下了基礎。

北宋更換皇帝時,金軍的進攻仍然在持續。十二月二十五日,金軍攻佔慶源府(現河北省趙縣)。十二月二十七日,金軍佔領信德府(現河北省邢臺市)。在兩次進攻中,郭藥師的常勝軍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金軍是傳統部落制的,每一次打完,都要進行一番劫掠,士兵們要靠搶劫戰敗者獲得生活資料。郭藥師的軍隊卻已經職業化,他們紀律嚴明,不濫殺無辜, 最多隻是稍微取點財物。

郭藥師對平民仁慈,對他的前主子卻足夠心狠。當二十九日,更換皇帝的 消息傳到了金軍營中,二太子斡離不聽說後,擔心宋朝有了防備,猶豫不決,郭藥師卻勸說二太子繼續進軍,表示南朝未必有防備。在西路,金軍也於二十七日完成了對太原的包圍。

北宋對西路的防禦錯漏百出。不僅前期朔州、武州、代州、忻州和石嶺關迅速丟失,到了金軍合圍太原後, 又錯失兩路救援人馬,分別是朔州守將孫翊,以及府州守將折可求的兵馬。

孫翊前來太原,是因為他所在的朔州已經投降,把他關在了城門外,他只好帶領兩千兵馬前往太原。來到太原後,由於守將張孝純不敢開門,孫翊在城外與金軍鏖戰兩日,全軍覆沒。折可求則是率領兩萬兵馬從與西夏接壤的麟州、府州趕來,在交城被金軍擊敗。

如果北宋有一個好的將領統籌全局,在粘罕進軍太原時,將折可求和孫翊 等人的部隊集中起來,直搗粘罕在雲中的老巢,採用圍魏救趙的計策,是有可能逼迫粘罕回軍的。

雖然沒有擊退粘罕,但幸運的是,張孝純守住了太原,並沒有讓粘罕的西路軍更進一步。這也減輕了汴京的壓力,在京城的宋軍只需要對付河北的金軍東路軍就足夠了。


文史宴:宋朝為了收復幽雲十六州,連自己都搭了進去


太原保衛戰相當悲壯

宋欽宗上臺後,首先要做的是改元,徽宗的年號宣和已經用了七年,欽宗 與大臣們經過商議,取“日靖四方,永康兆民”的意思,定年號為“靖康”。於是,中國歷史上短暫而激烈的靖康之年到來了。

公元 1126 年(靖康元年)正月初一,金兵來到了黃河北岸的浚州。在幾 天前的十二月二十六日,皇帝曾派威武軍節度使樑方平率領七千兵馬守衛浚州, 步軍都指揮使何灌率軍三萬守衛黃河。

當時何灌就想盡辦法留在後方,他勸說宰相白時中,汴京才是更需要他的地方,不要把他派往前線。但白時中還是讓他出發了。正月初一,金軍在郭藥師的先導下到達浚州城外,樑方平並沒有想抵抗, 而是率軍向黃河南岸撤去。一旦過了橋,他立刻下令將黃河上的浮橋燒掉。由於倉促放火,大約數千宋軍沒有來得及過橋就淹沒在了河中。在黃河南岸陳軍三萬的何灌一看樑方平逃走,也立刻開始逃竄,黃河南岸的宋軍也逃得一個不剩。


文史宴:宋朝為了收復幽雲十六州,連自己都搭了進去


昔日的弓神何灌,帶著弱兵也只能醜態百出

正月初三,在沒有宋軍抵抗的情況下,金軍開始從容不迫地用找到的十幾艘小船渡過黃河,到初六才渡河完畢。在此期間,如果南岸有宋軍把守,完全可以擊敗渡河的金軍。何灌的逃跑,讓宋軍丟失了最佳獲勝的時機。

這和宋徽宗長期不設防政策有關,他把燕京交給郭藥師的常勝軍,山西交給童貫後,在首都地區找不到一個有作戰經驗的將領,貪生怕死的人佔據了高位,導致了黃河失守。黃河失守的消息傳到了京城,就在當天夜裡(初三),宋徽宗開始了他的 逃亡之旅。

在新皇帝剛即位時,他的確做了兩件大快人心的事情,讓人們看到了希望。第一,懲罰之前的那些主政者,也就是所謂的“六賊”;第二,任命主戰派開始防衛。所幸的是,宋徽宗臨走前留給宋欽宗一個優秀的大臣。到李綱登場的時候了。


歡迎關注文史宴

專業之中最通俗,通俗之中最專業

熟悉歷史陌生化,陌生歷史普及化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