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春耕生產向“優新綠”發力

種植業 三農 農業 水稻 農視網 2017-05-29
佳木斯春耕生產向“優新綠”發力

樺川縣五糧純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5000畝有機水稻,原生態人工插秧開始運行。

時下,佳木斯各地正陸續上演將水田變“綠洲”的神奇畫面。在水田區,這邊運苗機隆隆作響田埂穿行,那邊插秧機已經將一簇簇嫩綠扎進黑土。種植結構調整播種下新希望,更讓春耕生產向“優新綠”發力。

佳木斯市按照“減玉米、穩定並適當增加水稻、增大豆雜糧、擴草蓿和果蔬”的總體要求,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指導各縣(市)區向優勢作物、優質專用品種、高效經濟作物、飼草飼料作物、綠色有機和外向型農業六個方向調整。

調“優”品種結構,增加適銷有效供給,拓展特色高效供給。以湯原亮子奔騰、波巴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為帶動,積極發展壯大食用菌產業。目前,種植業結構已經形成了“四增一減”的態勢。今年調減玉米161萬畝,播種625萬畝;增加水稻49萬畝,播種640萬畝;增加大豆67萬畝,播種278萬畝;新增蔬菜瓜果種植面積30萬畝,達到50萬畝;新增其他經濟作物近15萬畝,達到90萬畝。食用菌計劃發展到4億袋,全市已完成棚室掛袋木耳栽培2.65億袋。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水稻育秧面積4357萬平方米,佔應育秧面積的100%。水整地作業機械已全面檢修調試到位,陸續開始水整地作業。隨著近期天氣回暖,旱田整地已陸續展開,全市已完成旱田整地235萬畝,佔春整地任務總量的47.8%。湯原縣、樺南縣等第二積溫帶區域已進入旱田整地高峰期。現已完成蔬菜播種(移栽)5.6萬畝,佔計劃播種面積的20.8%。發展林下特色經濟,已落實黑果花楸8000畝。

調“新”以“兩牛一豬一禽”為發力點,推進農牧結合、種養加一體、一二三產業融合。在樺南縣龍墾曙光驢業400多米長的驢舍內,飼養了近3000頭烏驢,這家企業以農作物秸稈綜合開發利用為突破口,以良種擴繁為基礎產業,利用現代農業生物技術,建立“種養加”一體化產業模式。據測算,烏驢一年將轉化大豆900餘噸,玉米4000餘噸,秸稈2萬餘噸。曙光驢業將依託烏驢的藥用(阿膠)、肉用、乳用(代乳)價值,打造皮、肉、奶精深加工為工業增值產業。年底前肉驢存欄將達到5000頭。

今年,佳木斯市重點推進雙兆生豬產業項目建設。投資41億元的雙兆豬業項目到2020年將建設年出欄300萬頭生豬產業,今年採取“1+2”模式建設5個單元,出欄量達到50萬頭。此外,北京盛世凱達有限公司投資7.4億元在湯原縣建設萬頭奶牛場和500噸液態奶及奶粉加工項目,還有德昱成肉雞養殖加工項目,將逐步釋放農牧業的潛力,向規模化、基地化和產業化的現代農牧業方向發展。

調“綠”實現提質增效。佳木斯市推進“互聯網+農業”高標準示範基地建設。圍繞田間物聯網、質量追溯系統、電商銷售平臺全力推進“互聯網+農業”高標準示範基地建設。綠色植保、航化作業,施用黃腐酸肥等新技術新品種被應用於生產中。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加大宣傳引導力度,充分調動農民實施“三減”主動性和積極性,科學實施農業“三減”。落實萬畝以上“三減”示範基地83處,開闢黃腐酸有機肥示範點152處。今年,這個市“互聯網+農業”高標準示範基地覆蓋面積增加到50萬畝以上,到2021年實現基地數量翻一番,推動互聯網與農業生產、加工、銷售各環節的深度融合,逐步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形成生產有基地,質量有監督,銷售有渠道,市場有品牌的現代農業發展模式。

在良田的基礎上,佳木斯市還強化產品質量和終端市場建設,著力提高優質農產品的市場影響,補齊市場營銷短板。在培育農業知名品牌,加快整合區域的整體優勢、品牌效應和產品競爭優勢上下力氣、做文章,用好佳木斯大米地標和佳木斯大米證明商標,提高市場競爭能力和市場份額,完善國內外優質農產品旗艦店、連鎖店、專賣店等實體店建設,積極發展農村電子商務、農超對接、農業眾籌等新型農產品流通銷售業態,為實現“賣得更好”拓寬道路。(文/攝王冬本報記者劉億服)

window.HLBath=1;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