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氏女科:脈診宜精

中醫 中藥 穴位 川芎 中醫出版 中醫出版 2017-09-23

沈氏女科全稱上海大場枸橘籬沈氏女科,懸壺濟世於明初,傳承20代,業經600餘載。所謂女科者只是治療女子疾病,但自18世傳人沈祥之先生起,擴大了診治範圍,男女均治,以婦、內科為主,而且涉及兒、外、腫瘤、皮膚、骨科、肛腸、五官各科,發展成為全科中醫。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共享一篇沈氏女科有關脈診的文章,希望能對各位中醫學子有所幫助。

沈氏女科全稱上海大場枸橘籬沈氏女科,懸壺濟世於明初,傳承20代,業經600餘載。所謂女科者只是治療女子疾病,但自18世傳人沈祥之先生起,擴大了診治範圍,男女均治,以婦、內科為主,而且涉及兒、外、腫瘤、皮膚、骨科、肛腸、五官各科,發展成為全科中醫。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共享一篇沈氏女科有關脈診的文章,希望能對各位中醫學子有所幫助。

沈氏女科:脈診宜精

脈診已自成體系,稱脈診學,屬中醫切診,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脈診是醫者通過接觸病人機體獲得重要辨證資料的一種診斷方法。

“脈理精微,其體難辨,在心易了,指下難明。”說明脈診學是一門十分綜合和複雜的技術操作,也體現了指下辨明脈體的難度。如弦、緊、洪、實、滑、疾諸脈,從理論、文字上皆能描述清楚、一一區分,但實際臨證時指下卻很難辨明。至於某些臨床不常見的脈象如“屋漏”、“雀啄”、“解索”、“蝦遊”、“釜沸”、“散葉”、“省客”、“橫絡”、“交漆”、“魚翔”、“彈石”、“轉豆”、“偃刀”、“麻促”、“頹土”等,指下就更難區分。

脈診源自《內經》,是經絡檢查方法之一,包含脈法和色脈。脈法屬“遍診法”,所診部位均在各經動脈跳動的穴位之上,是謂診“脈氣”。而色脈則是視察絡脈的顏色(嗣後歸入色診法而脫離脈診)。王叔和的《脈經》是脈診學的第一部專著,完善了“獨取寸口法”的技法和內涵,並定出脈名、脈形、主治病證的範圍、寸關尺三部分主臟腑的位置。李時珍著《瀕湖脈學》,以《內經》為宗,在24種病脈的基礎上修正了革、牢二脈,並補充長、短脈而形成較為合理的27種病脈。因其簡明易懂,利於推廣而成為現代脈診學的準繩。毋庸置疑,脈診學在辨證中的地位無法替代。

脈診古有遍診法、三部診法和寸口診法3種。後世則以寸口診法為主,並從脈的位、數、形、勢分為28種脈象,以察知身體內部的病變。診脈全憑醫者手指的靈敏觸覺來體驗,因此,要準確區分脈象,除熟練掌握脈診理論外,還要通過實踐,不斷總結、體驗、提高,才能做到得心應手,真正掌握這一技巧。所以從臨床實際需要出發,脈診既不可丟,亦不可雜,而是宜精不宜細。

從脈症的相應與相反,可辨別疾病的順逆。脈證相應為順,相反為逆。如病屬有餘之證,脈應見弦洪數實,是謂脈證相應,為順證;若反見沉細微弱之脈,是謂脈證相反,為逆證。脈證不相應如陽證見陰脈、虛證見實脈等,臨證須明辨脈的“從”與“舍”。“舍脈從證”與“舍證從脈”是辨別疾病的關鍵之一,不可主觀臆斷,必須四診合參、綜合分析,去偽存真,才能明辨真假,揭示本質,取捨得宜。

上海沈氏女科認為脈診宜精不宜細,臨床應分清9種主脈。

浮 脈:脈位淺表,輕取即得,舉之有餘,按之不足,主表證。

沉 脈:脈位深沉,重按始得,舉之不足,按之有餘,主裡證。

遲 脈:脈率遲緩,一息不及四至,主寒證。

數 脈:脈率數疾,一息五至以上,主熱證。

滑 脈:脈來流利,如盤走珠,主痰濁或妊娠。

澀 脈:脈來不暢,如刀刮竹,主瘀血。

弦 脈:脈來有力,如按琴絃,主氣滯。

細 脈:脈體細小,如絲如線,主虛證。

促結代脈:脈率不整,緩時一止,止無定數為結;數時一止,止無定數為促;止有定數為代。促、結、代脈均系重症。

臨證常見多為兼脈,主病亦各不同:脈浮緊為風寒,脈浮數為風熱,脈浮濡為傷暑,脈浮而有力為表實,脈浮而無力為表虛;脈沉遲為裡寒,脈沉數為裡熱,脈沉滑為痰濁、食阻,脈沉澀為瘀血,脈沉細為血虛、陰虧;脈弦遲為氣滯寒凝,脈弦數為氣滯熱壅,脈弦滑為氣滯痰濁,脈弦澀為氣滯血瘀,脈弦細為陰虛陽亢;脈沉細為氣虛陽衰,脈細數為陰虛內熱;脈結代為痰濁、瘀血內阻、氣虛不能運血、陽衰不能溫血;脈代散為髒氣衰竭,瀕死之兆。

人體血脈的運行和氣血臟腑關係十分密切。氣血臟腑發生病變,脈象必受影響,甚至在疾病尚未顯露之前,脈已有了變化。可見脈診在中醫診斷中的重要性,不可等閒視之。

【驗 案】

孫 某,男,54歲。

病 史:患者胸悶脘疼,納少不思飲食,食後脘脹牽連脅腹,後背冷痛,心悸氣短,神疲乏力,大便不暢。曾服摩羅丹、腸胃康、嗎丁啉、雷尼替丁、加味保和丸、疏肝止痛丸、參苓白朮丸等中西藥物及補氣健脾、疏肝和胃等湯劑皆無明顯療效。

檢 查:舌紫暗有瘀斑,苔薄微黃,脈細澀。心電圖大致正常,24 h動態心電圖示偶發房早、室早,心臟彩超無異常,胃鏡檢查示慢性糜爛性胃炎。

辨 證:氣滯血瘀,不通則痛,故見胸悶脘疼,後背冷痛,心悸氣短,舌紫暗有瘀斑,脈細;脾胃失和則見納呆乏力,食後脘脹,大便不暢。病位在肝、胃,證屬氣滯血瘀,肝胃失和。

診 斷:胃脘痛,氣滯血瘀證。慢性糜爛性胃炎。

治 法:理氣化瘀,調和肝脾,《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失笑散加味。

處 方:生蒲黃包15 g,五靈脂包15 g,土鱉蟲15 g,川芎10 g,王不留行20 g,丹蔘30 g,柴胡10 g,鬱金15 g,青陳皮各10 g,生雞內金15 g,焦三仙各30 g,萊菔子20 g

結 果:上方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連服7劑,脘背疼痛皆除,納增便暢,仍有胸悶氣短。原方去青皮、焦三仙、萊菔子,加厚朴10g,再進7劑而症退身安。

按 語:本例雖有納少不思飲食、脘脅脹痛、大便不暢等脾胃症狀,胃鏡亦證實為慢性糜爛性胃炎,但胸悶心悸、後背冷痛、舌紫暗有瘀斑皆為氣血瘀阻所致,脈細澀亦為氣滯血瘀之證而非虛弱之象,治療當從理氣化瘀入手而不應單純囿於調理脾胃。方用失笑散加土鱉蟲、川芎、王不留行、丹蔘活血化瘀;柴胡、鬱金、青皮理氣疏肝;陳皮、焦三仙、雞內金、萊菔子和胃通便,諸藥合用共奏理氣化瘀、調和肝脾之功。服藥1周,初見成效,仍感胸悶氣短,加用厚朴寬胸理氣,續進7劑而安。脈診精簡後,有利於辨證的準確性,這直接關係著療效。本案以細澀脈辨為氣滯血瘀,而不以納少辨為脾胃運化失健,投理氣化瘀藥而奏效便是明證。

版權聲明

shengming

本文選自《上海沈氏女科全科臨證方略》(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沈紹功,沈依功 主編),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由中醫出版推薦發表。圖片來源於網絡。未經授權,嚴禁轉載。如有內容合作,請後臺留言。(歡迎廣大讀者原創投稿!)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