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血不足的人,多數會有2個表現,該調理身體了

李女士近段時間常常感覺氣虛無力,而且臉色蒼白毫無血色,到了夜晚還常常有失眠多夢和手腳冰涼的症狀,白天的時候精神也不太好,因此李女士儘快諮詢了中醫師,最終被確診為“氣血不足”的問題,但是李女士卻對這個“氣血不足”一竅不通,中醫概念裡“氣血”究竟為何物?

氣血不足的人,多數會有2個表現,該調理身體了

“氣”指的是具有推動、固澀以及溫煦功效且看不見的東西,而“血”指的是在脈絡中運行且可見的環周不休的紅色液體。中醫認為人體“血”和“氣”的需要相互配合,氣為血之帥即氣虛會使血少而氣滯則會導致血瘀,血為氣之母即氣要依賴血液循環才能流動到各個器官組織。另外我們傳統的中醫還強調人體正常的生理活動需要以五臟六腑為中心,並且臟腑與氣血需要靠人體經絡聯繫在一起,經絡暢通的情況下氣血運行順暢,五臟六腑獲得氣血則能正常的運轉和運作,所以中醫將“氣血”看做是五臟六腑生長與運作的營養物質,也是人之根本。

當人體氣血不足的時候又會引發什麼不適的症狀呢?

一、氣虛症狀表現:

通常氣是人體基本物質且是腎臟、脾臟等器官吸收和運化液體的關鍵,所以氣虛主要指的是體內元氣不足而引發的不適病症,一般情況下氣虛會影響推動、固澀以溫煦能力並干擾血液的運行,最終使人的身體虛弱且面色蒼白,由於氣不足而還會有呼吸短促或者四肢乏力等不適。

氣血不足的人,多數會有2個表現,該調理身體了

二、血虛症狀表現:

血液中蘊含營養物質,而且血液也是推動氣體運行的關鍵,當出現血虛症狀則使身體的五臟六腑失於濡養並引發不適的症狀,由於失去血色而有面色蒼白的症狀,身體五臟六腑少了血液的滋養更呈現虛弱病態,還會使人產生頭暈眼花、心悸失眠等不適,特別是女性還會出現月經量少、月經色淡等月經不調的問題。

通常情況下氣虛和血虛的症狀會同時出現,即中醫上的“氣血不足”問題,如果不能及時補氣血則會使五臟六腑功能退化,擾亂內環境的穩定並加速衰老的速度,那麼面對氣血不足我們應該如何調理呢?先給大家3個建議

首先是服用中藥:中藥是中醫學的靈魂所在,利用特定的中藥可以疏通經絡並調理經氣,讓體內氣血恢復正常的運作能力並最終實現“標本兼治”的目的,比如將當歸、熟地、川芎以及芍藥等藥材同煎後服用可以補虛和調動氣血。

氣血不足的人,多數會有2個表現,該調理身體了

其次是穴位按摩:中醫認為人體內有大量的經絡和穴位,而氣血虧虛就是體內經絡堵塞的表現,因此適度的按摩和刺激皮膚表面的穴位可以激發人體的經絡之氣,從而起到調整內環境穩定並驅邪扶正的作用。

最後是鍼灸治療:脾被譽為是人體後天之本,因此傳統中醫可以鍼灸足三裡、氣海等部位,能夠調理脾胃並改善氣血虧虛症狀。

參考文獻:

王宏才,《男人養氣血有兩招》,健康時報,2015-03-05.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