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最終要灸出這三個才算成功

中醫 艾灸 穴位 便祕 古艾媛艾灸 古艾媛艾灸 2017-09-01

《灸法醫鑑》第二章在介紹艾灸的作用時,用了三十二個字:

溫經通絡、祛溼散寒

昇陽舉陷、回陽固脫

消淤散腫、拔毒洩熱

預防疾病、保健強身

但對於我們來說,其實用3個字就可概括艾灸之所以能治病,那就是能——“排三濁”。三濁主要是指體內的濁氣、濁水、濁物(宿便),這是致病的三大根源,艾灸只有排出這三個,才算成功。

一、為何說體內“三濁”是人的病根

1、濁氣

濁氣是相對於清氣來說的,清氣是人體的正氣,濁氣是代謝廢物,要排出體外的。濁氣與廢氣不同,我們呼出的氣就是廢氣。濁氣不是正常的代謝產物,所以濁氣常散發出一種異味。

你跟別人吵架生氣,或者有事總悶在心裡的氣,這就是濁氣。你飲食過度,暴飲暴食,造成消化不良,食物腐爛,也會產生濁氣。

濁氣亂串就是各種病,《黃帝內經》中“百病生於氣”。濁氣沒有正常的通路可宣發,就會在體內橫衝直撞。濁氣堵在心窩,就會覺得胸口堵悶,心裡憋得慌,走到腦袋處就會覺得頭暈眼花,竄到胃部就會胃脹胃痛,噁心嘔吐。

這種氣停而不走,阻礙氣血正常運行,很容易在體內鬱結成塊,甚至形成腫瘤,因為氣滯必血瘀,血瘀的地方多了,必然會表現出各種症狀。

2、濁水

濁水就是溼濁。愛吐痰的人,就是因為體內濁水太多。濁水若竄到腿上,就是水腫;若跑到皮膚表面,就成了溼疹;若上到頭部就導致暈眩症;若集聚在盆腔,就是盆腔積液。

體內溼氣重的人一定要少喝水,因為喝進去根本代謝不出去,只能存在體內加重溼濁,人越來越難受。

3濁物

主要指的是宿便。 “宿便”並不是一個醫學上的概念,但糞便積存在腸道里過久確實會產生問題。積存在腸道的糞便會隨著水分被不斷吸收而變得愈發乾硬,產生便祕,除了加重腸道負擔,導致毒素內積,還會引發痔瘡等病症,所以絕不能輕視。

艾灸,最終要灸出這三個才算成功

二、怎樣知道艾灸排出了三濁

排濁物我們很好理解,其他2項這就涉及到排病反應。

排濁氣的反應:會通過經絡、血管、關節、皮膚毛孔,使體內的病邪以汗液和放屁、打嗝的形式不斷排出。

鬱氣的外排以煩躁易怒,看誰都不順眼,悲傷或委屈易哭等情緒變化為主,多伴有打呃逆,肛門排氣,肝膽區和反射區痠痛等反應。

排濁水的反應:多咳吐,嘔吐,痰涎或腹瀉,洩水樣稀便,膠涼樣粘稠大便。頭面、四肢浮腫,半側身體浮腫,乃至全身浮腫,排尿困難或小便頻數渾濁刺鼻。

出水泡是排溼常見現象,小泡會自行吸收,大的可用消毒過的針挑破後自行恢復。

出汗出疹子:出汗是很典型的排溼反應,如果大汗就不好了,可能是你灸量太大,或者時間太長。有的人出汗一段時間後,開始起紅疹,溼疹,這也是排病的一種體現。

三、如何艾灸直排三濁

1、排濁氣:

腎精不足,氣的推動、溫煦、防禦、固攝和氣化功能就會減退。所以溫腎扶陽是排濁氣的根本。

艾灸扶陽固本,升清降濁,是很好的排濁療法。艾灸時可以達到使濁氣下降,降於湧泉穴,升至百會穴。很多灸友很奇怪,為啥灸完總會放屁,這就是很好的艾灸反應,屁和打嗝都是很好的濁氣排出方式。

艾灸扶陽排濁氣穴位:脾俞、腎俞、神闕、命門、湧泉穴

腎俞穴:

艾灸,最終要灸出這三個才算成功

另外,老愛生氣也會產生濁氣,艾灸太沖、行間疏肝解鬱也是排濁的重要方式

2、排濁水:

由於內生之溼多因脾虛, 因此排濁水,健脾祛溼是關鍵,艾灸健脾祛溼,一般不超過三個月就會有明顯改善。

推薦幾個常用的艾灸穴位:陰陵泉、血海、脾俞、承山、豐隆

脾俞穴:

艾灸,最終要灸出這三個才算成功

3、排濁物:

其實排濁物,老祖宗的方法就很有效。而且辯證調理,才是真正的科學療法。

便祕主要灸天樞、上巨虛、大腸腧、脾俞;如果是熱祕配曲池,氣祕配氣海,血虛配血海,陰虛配三陰交

天樞穴:

艾灸,最終要灸出這三個才算成功

想了解更多灸療資訊,或者在線諮詢灸療相關問題,

可手機關注:艾灸匠心居 公眾平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