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經典《金匱要略》之越婢加麻黃湯治療咳喘

中醫 中藥 呼吸道疾病 生薑 中醫骨科筆記 中醫骨科筆記 2017-09-05

歡迎關注,閱讀,收藏並轉發!

中醫經典《金匱要略》之越婢加麻黃湯治療咳喘

中醫、中藥、方劑、腧穴、古籍搜索瀏覽利器,中醫人的掌上知識庫!


中醫經典《金匱要略》之越婢加麻黃湯治療咳喘

【原文】

咳而上氣,此為肺脹,其人喘,目如脫狀,脈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湯主之。(13)

越婢加半夏湯方:

麻黃六兩 石膏半斤 生薑三兩 大棗十五枚 甘草二兩 半夏半升

上六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黃,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原文解析】

條文(13)論述飲熱鬱肺,熱重於飲的肺脹證治。咳而上氣,此為肺脹是內有飲邪填塞胸中,外感風熱,誘發內飲,內外合邪,以致肺氣脹滿,咳嗽氣逆。其人喘,目如脫狀是水飲挾熱上逆,氣道不利,故其人喘極,兩目脹突,甚至有如脫出之狀。脈浮為風,主表,大為邪實,主熱,故為風熱挾飲上逆。治法為宣肺洩熱,蠲飲平喘。方用越婢加半夏湯。方中麻黃、石膏辛涼以散飲清熱;生薑散飲降逆;甘草、大棗和諸藥而安中;但越婢湯宣洩洩熱之力雖大,而飲降逆之力不足,故加半夏補其不足。

【應用與發揮】

越婢加半夏湯的應用。用於飲熱閉肺之證,臨床主症為咳嗽喘息,咳痰色黃或白黏,口渴喜飲,胸隔脹滿,甚則目如脫狀。常用於慢阻肺、哮喘、百日咳等呼吸系統疾病。臨床若痰熱內盛,痰黏不易咯出,可加魚腥草、栝樓皮、鮮竹瀝、海浮石、海蛤粉、風化硝等;痰鳴喘息,甚則喘息不得臥可加射干、葶藶子;熱盛津傷,口舌乾燥可加天花粉、蘆根、知母;咳甚可加前胡、杏仁、殭蠶;痰熱雍結,腹滿便祕者,加大黃。


中醫經典《金匱要略》之越婢加麻黃湯治療咳喘

【驗案】

越婢加半夏湯治療支氣管肺炎。

蘇某,男,76歲。於2001年7月20日來診,自訴患咳喘病40餘年,此次因外感風熱而使病情加重。症見咳嗽,痰黃質稠,喘促氣粗,倚坐不得平臥,口乾,口渴,便幹,無發熱,舌質紅少津,苔黃膩,脈滑數。

開始患者拒絕服用中藥,予西藥抗炎、平喘為主治療20余天而症狀無緩解,後改服中藥。

辨為:肺脹 痰熱鬱肺

故以越婢加半夏湯加減:麻黃10g,生石膏50g,半夏10g,生薑10g,生甘草5g,紅棗4枚,天花粉15g,知母15g。此方加減共服10餘劑而愈。

分析:患者素有喘疾,外感風熱而使病情加重,可知病因病機為外感風熱與內伏之痰相合而鬱閉肺氣,故見咳嗽、痰黃質稠、口乾渴、便幹、舌質紅少津、苔黃膩、脈滑數等脈證。病

屬中醫痰熱鬱肺之肺脹。治宜宣肺洩熱,化飲降逆。方選越婢加半夏湯加減。方中麻黃宣肺平喘;重用石膏清熱;生薑、半夏化飲降逆;甘草、大棗安中且調和諸藥。因熱盛津傷而見

口乾口渴,便幹,舌紅少津,故加天花粉、知母清熱生津。


歡迎關注中醫骨科筆記公眾號~:

中醫經典《金匱要略》之越婢加麻黃湯治療咳喘

請關注後點擊樓下傳送門,那裡有你想要的所有的內容:

傳送門:

中醫骨科筆記總目錄<=====這個是可以點擊的福利

相關推薦

推薦中...